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细胞肺癌血清NSE、CIC、CEA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
作者 韩葆惠 高育瑶 +1 位作者 贾友明 周敏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3期187-190,共4页
对48名肺癌病人治疗前的神经烯醇化酶(NSE)、循环免疫复合物(CIC)、癌胚抗原(CEA)分别进行了测定,并对部分小细胞肺癌(SCLC)进行了治疗前后NSE的动态观察。结果显示:NSE对SCLC病人阳性诊断率为66... 对48名肺癌病人治疗前的神经烯醇化酶(NSE)、循环免疫复合物(CIC)、癌胚抗原(CEA)分别进行了测定,并对部分小细胞肺癌(SCLC)进行了治疗前后NSE的动态观察。结果显示:NSE对SCLC病人阳性诊断率为66.7%,其中广泛期达80%,而CEA和CIC对SCLC病人分别为11.1%和46.6%。SCLC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良性肺部疾病(BPD)相比较,其血清NSE显著升高(P<0.05)。对小细胞肺癌病人连续观察:化疗完全缓解及部分缓解者血清NSE明显下降,而病情恶化或出现转移时,血清NSE持续升高。血清NSE作为诊断小细胞肺癌、预测疗效、判断复发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胚抗原 免疫复合物 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DDM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和C_3与CIC含量关系的研究
2
作者 徐静 王玉环 戴信刚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3期241-242,共2页
应用改良的红细胞酵母花环法测定了50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并与40例正常人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NIDDM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于正常人(P<0.01)。本文还对红细胞免疫功能下降在NIDDM中的发病机理... 应用改良的红细胞酵母花环法测定了50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并与40例正常人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NIDDM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于正常人(P<0.01)。本文还对红细胞免疫功能下降在NIDDM中的发病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对红细胞免疫功能与循环免疫复合物(CIC)及补体C_3的关系也作了初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红细胞 免疫功能 循环免疫复合物 补体C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灌流清除体内免疫复合物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于美丽 贾克培 +2 位作者 吕文岚 杨彦 郭贤权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2-16,共5页
本文从 5种亲和吸附剂 (AffinityAbsorbent,AA)中筛选出对病理性循环免疫复合物 (CycleImmuneComplex ,CIC)具有特异性吸附的吸附剂AA3 ,测定其孔结构参数 ,讨论了不同吸附条件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用纯种大白兔作为实验动物 ,建立高循环... 本文从 5种亲和吸附剂 (AffinityAbsorbent,AA)中筛选出对病理性循环免疫复合物 (CycleImmuneComplex ,CIC)具有特异性吸附的吸附剂AA3 ,测定其孔结构参数 ,讨论了不同吸附条件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用纯种大白兔作为实验动物 ,建立高循环免疫动物模型 ,用AA3 吸附剂对动物模型进行血液灌流实验 ,观察该吸附剂血灌流清除血中CIC的功效。考察了AA3 吸附剂的血液相容性及对蛋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AA3 吸附剂对血中CIC的吸附率达 41 7% ,动物模型血灌流对CIC的吸附率达 38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和吸附剂 循环免疫复合物 血液灌流 血液相容性 血液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因子在免疫复合物型肾小球肾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9
4
作者 丁秋兰 王文余 +3 位作者 赵育莹 刘萍 毕柳 宋恩来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00-203,共4页
按Dixon方法制造血清病型肾小球肾炎动物模型,进而研究其发病机制。模型AESSR血清CIC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值(P<0.01);CMSC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值(P<0.01)。sIL-2R、IL-8、IFN、TNF和IL... 按Dixon方法制造血清病型肾小球肾炎动物模型,进而研究其发病机制。模型AESSR血清CIC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值(P<0.01);CMSC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值(P<0.01)。sIL-2R、IL-8、IFN、TNF和IL-2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值(P<0.01)。CIC与CMSC呈高度负相关,r=-0.943(P<0.05);CIC与IL-8呈高度正相关,相关系数r=0.829(P<0.05)。进一步证明ICGN发病机制大多是由于IC大量形成,机体排除IC功能低下,IC沉积于肾小球,细胞因子调控功能异常,造成肾损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 细胞因子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血清中肺炎衣原体免疫复合物及抗体检测的临床分析(英文) 被引量:4
5
作者 孙芸芸 蒋文玲 +1 位作者 罗宪玲 陈纪言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65-366,391,共3页
目的了解冠心病患者肺炎衣原体感染状况,探讨肺炎衣原体(Cpn)感染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法、间接ELISA法检测了16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和40例非冠心病患者血清中肺炎衣原体免疫复合物(CPn CIC)和IgG... 目的了解冠心病患者肺炎衣原体感染状况,探讨肺炎衣原体(Cpn)感染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法、间接ELISA法检测了16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和40例非冠心病患者血清中肺炎衣原体免疫复合物(CPn CIC)和IgG抗体。结果冠心病组Cpn IgG型免疫复合物的阳性率(63.8%)高于对照组(40.0%, P<0.05)。CPn IgG抗体阳性率冠心病组为65.0%对照组为32.5%,前者阳性率显著同于后者(P<0.05)。结论Cpn感染与冠心病关系密切,但尚需进一步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血清 肺炎衣原体 免疫复合物 抗体 检测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行性出血热中晚期病人免疫疗法 被引量:5
6
作者 王文余 王晓农 +6 位作者 张凤蕴 田景先 李永德 罗桂复 栾禄君 遇洁 邱守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244-246,共3页
本文报导了流行性出血热(EHF)中晚期病人血清中循环免疫复合物(CIC)水平上升,补体介导的免疫复合物溶解活性(CRA)显著地低于正常人(P<0.01).应用联合抗过敏疗法加用新鲜血浆进行治疗,获得了良好的疗效.病人血清 CRA 增强,CIC 浓度下... 本文报导了流行性出血热(EHF)中晚期病人血清中循环免疫复合物(CIC)水平上升,补体介导的免疫复合物溶解活性(CRA)显著地低于正常人(P<0.01).应用联合抗过敏疗法加用新鲜血浆进行治疗,获得了良好的疗效.病人血清 CRA 增强,CIC 浓度下降,临床各项指标及肾功能指标明显改善,病死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出血热 免疫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鲜家兔血清对家兔急性实验性血清病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3
7
作者 康洋 王文余 +3 位作者 徐红薇 王晓农 毕彦忠 李钰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21-124,共4页
根据补体具有溶解免疫复合物(CMSC)作用,本文应用家兔急性实验性血清病(AESSR)动物模型,用新鲜家兔血清进行治疗。结果表明:新鲜血清可明显提高 CMSC 及 CH_(50)水平,明显降低 CIC,与阳性对照组比 P<0.01;肾脏损伤明显减轻,与阳性对... 根据补体具有溶解免疫复合物(CMSC)作用,本文应用家兔急性实验性血清病(AESSR)动物模型,用新鲜家兔血清进行治疗。结果表明:新鲜血清可明显提高 CMSC 及 CH_(50)水平,明显降低 CIC,与阳性对照组比 P<0.01;肾脏损伤明显减轻,与阳性对照组比 P<0.05。在高峰期,大剂量组与小剂量组各项指标除 CMSC 有显著差异(P<0.01)外,其余名项均无显著差异。本文证明应用新鲜家兔血清,可明显降低 AESSR 血清中 CIC 水平,减轻家兔肾脏病理损伤,为临床应用新鲜血清治疗免疫复合物病,提供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ESSR IC 免疫复合物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行性出血热病人特异性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检测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凤蕴 赵育莹 +1 位作者 王文余 栾禄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63-64,共2页
应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了33例4~7病日流行性出血热(EHF)病人血清中特异性循环免疫复合物(CIC)水平;并比较了联合抗过敏加输新鲜血浆疗法治疗前后的血清特异性CIC消长情况。结果表明,EHF病人可检出... 应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了33例4~7病日流行性出血热(EHF)病人血清中特异性循环免疫复合物(CIC)水平;并比较了联合抗过敏加输新鲜血浆疗法治疗前后的血清特异性CIC消长情况。结果表明,EHF病人可检出EHF病毒抗原的特异性IgE型和IgG型CIC。联合抗过敏加输新鲜血浆治疗后的病人血清中特异性IgE型和IgG型CIC均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出血热 循环免疫复合物 抗过敏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通用循环免疫复合物抗体解离技术的建立及应用评价 被引量:2
9
作者 王童 崔大伟 +3 位作者 徐旭剑 孙长贵 戴玉柱 成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4-68,73,共6页
目的:建立一种通用循环免疫复合物(CIC)抗体解离技术,并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已建立的聚乙二醇(PEG)二次沉淀分离技术对标本中的CIC进行高效分离,然后运用Gly-HCl缓冲系统和正交设计方法对HBs Ag-IC中的anti-HBs解离实验条件进行... 目的:建立一种通用循环免疫复合物(CIC)抗体解离技术,并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已建立的聚乙二醇(PEG)二次沉淀分离技术对标本中的CIC进行高效分离,然后运用Gly-HCl缓冲系统和正交设计方法对HBs Ag-IC中的anti-HBs解离实验条件进行优化选择,建立通用的CIC抗体解离技术,并对其方法学性能及应用进行初步评价。结果:HBs Ag-IC中anti-HBs的最佳解离条件为:CIC抗体解离剂p H1. 80,15℃解离5~10 min,振荡频率>60次/min,加入CIC抗体中和剂后10min内测定;该技术对HBs Ag-IC的anti-HBs平均解离率为64. 3%,重现性<5. 97%,线性良好(r=0. 993 2),平均回收率95. 4%,特异性100%,试剂稳定性均>12个月; HCV-IC、HIV-IC、Ins-IC、TG-IC的解离条件与HBs Ag-IC基本相同,但CIC中抗体解离率有差异;该技术对不同HBV-M模式HBs Ag-IC中的anti-HBs含量和检出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 05),对HCV-IC、HIV-IC、INS-IC、TG-IC中的相应抗体检出率分别为34. 8%、66. 7%、20. 0%、14. 3%。结论:CIC抗体解离技术是一种通用前处理技术,它能够对多种CICs进行沉淀、分离、解离后直接测定抗体,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免疫复合物 PEG沉淀分离法 cic抗体解离技术 应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特异性免疫核糖核酸治疗乙型慢性肝炎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孟令先 刘庆成 +6 位作者 刘风云 李翔 李颖 梅雅馨 扬蒲月 诸福珍 王燕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85年第2期128-131,共4页
本文对临床诊断为乙型慢性肝炎68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卡介苗免疫羊的肝脾等组织提取的免疫糖核酸治疗。对照组用一般保肝药物治疗。结果:GPT、TTT、ZTT、恢复正常例数的百分数,治疗组各为62.5%,55.5%,64.2%;对照组各为14.8%,19... 本文对临床诊断为乙型慢性肝炎68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卡介苗免疫羊的肝脾等组织提取的免疫糖核酸治疗。对照组用一般保肝药物治疗。结果:GPT、TTT、ZTT、恢复正常例数的百分数,治疗组各为62.5%,55.5%,64.2%;对照组各为14.8%,19.0%,30.0%。两组差异显著(前者P<0.01,后两者P<0.05)。HBeAg及循环免疫复合物的阴转率,治疗组各为60.7%及67.7%;对照组各为22.2%及31.5%,两组差异非常显著(P<0.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特异性免疫核糖核酸 E抗原 循环免疫复合物 DNA分子杂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