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hibitory activity of Cinnamomum Cassia extract on hypersensitivity in mice
1
作者 Seunggyeong LEE Jungbin SONG +5 位作者 Donghun LEE Young Sik KIM HyunSoo KIM Hailing GUO Juyeon PARK Hocheol KIM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67-67,共1页
OBJECTIVE Cinnamomum cassia has been used in traditional medicine in East Asian countries to treatallergic disease.Previous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C.cassiainhibits the development of mite antigen-induced skin ... OBJECTIVE Cinnamomum cassia has been used in traditional medicine in East Asian countries to treatallergic disease.Previous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C.cassiainhibits the development of mite antigen-induced skin lesions in NC/Nga mice by suppressing the Thelper 2cell response.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whether C.cassia has an efficient inhibition on systemic anaphylaxis and contact hypersensitivity in mice.METHODS To induce systemic anaphylaxis,mice were injected intraperitoneally with compound 48/80.Mortality was monitored for 1h after the injection.Contact hypersensitivity reaction was induced by topical application of 2,4-dinitrofluorobenzene(DNFB)to the ears of mice.After DNFBchallenge,ear thickness was measured 0,24 and 48h.RESULTS We discovered that C.cassia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compound 48/80-induced anaphylaxis and DNFB-induced ear swelling.Compound 48/80-induced anaphylaxiswas completely inhibited at the dose of 60mg·kg-1 body weight.Ear swelling at 24 h after DNFB-challenge was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0.16±0.03 vs.0.32±0.03 mm,P<0.01),while C.cassia was administered at the dose of 200mg·kg-1.CONCLUSION Thes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C.cassiasuppresses allergic reactions,thus has potential value for mitigation of atopic dermatit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nnamomum cassia hypersensitivity contact hyper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桂种子质量分级标准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董青松 胡营 +3 位作者 韦筱媚 韦树根 张占江 朱艳霞 《种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3-229,共7页
为了建立肉桂种子质量分级标准,以29个产地的肉桂种子为材料,对其相关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种子净度、含水量、百粒重、面积、周长、长、宽、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分别为99.9%、33.7%、23.42 g、51.07 mm 2、27.16 mm、9.99 mm、... 为了建立肉桂种子质量分级标准,以29个产地的肉桂种子为材料,对其相关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种子净度、含水量、百粒重、面积、周长、长、宽、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分别为99.9%、33.7%、23.42 g、51.07 mm 2、27.16 mm、9.99 mm、6.77 mm、39.9%、86.3%和4.941,变异系数分别为0、2.2%、21.2%、14.3%、7.2%、7.7%、7.8%、45.1%、10.3%和14.0%。相关性分析表明,种子发芽指标与形态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将29份种子聚为三类,第Ⅰ类种子发芽势低,第Ⅱ类种子发芽率高且粒重大,第Ⅲ类种子发芽速度慢且粒重大。初步建立了以净度、含水量、发芽指数和百粒重为指标的肉桂种子质量分级标准,一级种子净度≥99.0%、含水量≥32.0%、发芽指数≥5.690、百粒重≥20.90 g;二级种子净度≥99.0%、含水量≥32.0%、发芽指数≥3.960、百粒重≥20.90 g;三级种子净度≥99.0%、含水量≥32.0%、发芽指数≥3.960、百粒重≥15.50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 种子质量 发芽率 发芽势 百粒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不同培养基质对牛樟芝生长特性及总三萜积累的影响
3
作者 张红玲 张静 +2 位作者 武自强 张颖 郑元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0-48,共9页
在基础培养基(PDA)中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肉桂和楠木的嫩枝、嫩叶及枝叶混合物作为牛樟芝的培养基质,研究不同培养基质对牛樟芝菌丝体生长特性及总三萜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DA培养基中添加肉桂和楠木基质,对牛樟芝生长、生物量和总... 在基础培养基(PDA)中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肉桂和楠木的嫩枝、嫩叶及枝叶混合物作为牛樟芝的培养基质,研究不同培养基质对牛樟芝菌丝体生长特性及总三萜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DA培养基中添加肉桂和楠木基质,对牛樟芝生长、生物量和总三萜积累有明显促进效果。添加16~32 g/L肉桂嫩枝能显著促进牛樟芝菌丝体生长和总三萜积累,总三萜含量显著提高了142.67%~207.85%;添加4 g/L肉桂枝叶混合物和8 g/L楠木嫩叶基质分别显著提高了牛樟芝鲜质量(196.00%)和干质量(112.50%)。相比于添加嫩叶、枝叶混合基质,添加肉桂和楠木的嫩枝更能有效促进牛樟芝菌丝体生长,添加肉桂嫩枝和楠木枝叶混合物更能有效提高牛樟芝总三萜含量。添加肉桂基质对牛樟芝的生长特性、鲜质量和总三萜含量的促进效果更好,而添加楠木基质则对牛樟芝的干质量积累更有利。总体上,在PDA培养基中添加浓度为16~32 g/L肉桂嫩枝,对牛樟芝的生长特性和总三萜积累的促进效果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樟芝 肉桂 楠木 总三萜 生长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里香和肉桂精油及其主要成分百里香酚和肉桂醛对花生果腐病的防治效果
4
作者 申思蕊 何磊鸣 +5 位作者 贾晨静 黄朝阳 王芹芹 张富龙 崔凯娣 周琳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6-457,共12页
花生果腐病是由茄腐镰刀菌和尖孢镰刀菌等病原菌引起的土传病害,目前尚无有效防治该病害的登记药剂及措施,给花生产业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为了筛选防治花生果腐病的绿色高效杀菌剂,本研究以茄腐镰刀菌和尖孢镰刀菌为靶标菌,采用菌丝生... 花生果腐病是由茄腐镰刀菌和尖孢镰刀菌等病原菌引起的土传病害,目前尚无有效防治该病害的登记药剂及措施,给花生产业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为了筛选防治花生果腐病的绿色高效杀菌剂,本研究以茄腐镰刀菌和尖孢镰刀菌为靶标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从26种植物精油中筛选出百里香和肉桂两种高抑菌活性精油,通过GC-MS分析了两种精油的主要化学成分,继而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了百里香和肉桂精油及其高效抑菌化合物百里香酚和肉桂醛对两种镰刀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活性,并通过离体接种测定其保护和治疗防效。结果表明,百里香酚和肉桂醛分别为百里香和肉桂精油的高效抑菌化合物。百里香精油、肉桂精油、百里香酚和肉桂醛抑制茄腐镰刀菌菌丝生长的EC_(50)值分别为444.44、295.66、74.35、286.09 mg/L,100 mg/L浓度下对茄腐镰刀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分别为63.33%、75.33%、94.67%和47.33%。各测试物质的治疗防效大于保护防效,且500 mg/L浓度下百里香酚(97.67%)、肉桂醛(94.57%)、肉桂精油(96.30%)防效显著高于百里香精油(45.18%)。由此可见,百里香酚、肉桂醛和肉桂精油具有用作植物源杀菌剂防治花生果腐病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果腐病 百里香精油 肉桂精油 百里香酚 肉桂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桂木对2种灵芝的生长及活性成分影响
5
作者 李一凡 石镇翔 +4 位作者 陈东梅 陈建 周振辉 谢意珍 张智 《中国食用菌》 2025年第2期50-54,共5页
采用收取桂皮后剩余的肉桂木材栽培赤灵芝与无柄灵芝,探究了肉桂段木、不同添加量肉桂木屑对2种灵芝生长及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肉桂段木栽培的2种灵芝产量均显著高于肉桂木屑栽培的灵芝。对赤灵芝而言,采用肉桂木屑添加量为78... 采用收取桂皮后剩余的肉桂木材栽培赤灵芝与无柄灵芝,探究了肉桂段木、不同添加量肉桂木屑对2种灵芝生长及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肉桂段木栽培的2种灵芝产量均显著高于肉桂木屑栽培的灵芝。对赤灵芝而言,采用肉桂木屑添加量为78%的配方栽培时子实体多糖含量最高(1.23%),采用段木栽培的赤灵芝子实体三萜含量更高。对无柄灵芝而言,采用肉桂段木栽培的子实体在产量、多糖及三萜含量上均较代料组有所提升,因此该种更适合采用肉桂段木栽培。采用肉桂段木及肉桂木屑栽培的2种灵芝各有优势,生产中可以依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栽培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灵芝 无柄灵芝 肉桂木 多糖 三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皮、八角和花椒中重金属的溶出及健康风险评估 被引量:2
6
作者 倪张林 栾洁 +2 位作者 谢一娇 陈春秋 汤富彬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11-1219,共9页
为研究八角、桂皮和花椒中的重金属摄入风险,从主产区采集15份桂皮(广西藤县)、15份八角(广西浦北县)和15份花椒(贵州德江县)样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串联质谱仪测定8种重金属(砷、钡、镉、铬、铜、锰、镍和铅)的含量,结合日常食用习... 为研究八角、桂皮和花椒中的重金属摄入风险,从主产区采集15份桂皮(广西藤县)、15份八角(广西浦北县)和15份花椒(贵州德江县)样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串联质谱仪测定8种重金属(砷、钡、镉、铬、铜、锰、镍和铅)的含量,结合日常食用习惯,分析了这3种香辛料中的重金属在不同煮沸时间下的溶出情况,采用溶出结果计算其靶标危害指数(THQ)和非致癌风险指数(HI)。结果表明,这3个地区采集的八角、桂皮和花椒样品均未超过GB 2762—202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要求,桂皮中Mn含量要显著高于其他香调料的含量。桂皮和八角中的As,八角中的Ba、Cd、Mn和Ni溶出率超过50%,Mn和Ni在16 h后溶出率超过了95%(分别为95%和96%)。桂皮和花椒的HI值在不同时间的煮沸浸提时间段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八角的HI值要显著高于桂皮和花椒(P≤0.05);通过计算发现:无论是单种香辛料摄入单个重金属的THQ值,还是单种香辛料摄入8种重金属的HI值或3种香辛料叠加摄入的HI值,正常摄入来自这些地区的八角、桂皮和花椒不会引起非致癌的健康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角 桂皮 花椒 重金属 溶出率 健康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椒和肉桂挥发性组成分析及对普通大蓟马的驱避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郇志博 于世幸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5-202,共8页
豇豆农药残留问题非常严峻,对豇豆上普通大蓟马的化学防治是造成豇豆农残超标的主要原因,开展普通大蓟马的绿色防治迫在眉睫。利用植物挥发物驱避害虫是一种重要的害虫绿色防控手段。本研究利用GC-MS分析了胡椒和肉桂的挥发性化合物组成... 豇豆农药残留问题非常严峻,对豇豆上普通大蓟马的化学防治是造成豇豆农残超标的主要原因,开展普通大蓟马的绿色防治迫在眉睫。利用植物挥发物驱避害虫是一种重要的害虫绿色防控手段。本研究利用GC-MS分析了胡椒和肉桂的挥发性化合物组成,并利用“Y”形嗅觉仪测定了胡椒和肉桂及5种主要挥发物对普通大蓟马的驱避作用。结果表明,在胡椒中鉴定出27种挥发性成分,主要成分为β-石竹烯,含量占43.1%;在肉桂中鉴定出21种挥发性成分,主要成分为肉桂醛(28.4%)、α-可巴烯(15.4%)、α-依兰油烯(14.1%)、γ-杜松烯(14.9%)。行为反应测定结果表明胡椒和肉桂对普通大蓟马分别具有极显著和显著的驱避作用;β-石竹烯、肉桂醛、α-可巴烯浓度为10%和1%时对普通大蓟马具有极显著的驱避作用,10%的α-依兰油烯和10%的γ-杜松烯对普通大蓟马分别具有极显著和显著的驱避作用。本研究对豇豆普通大蓟马绿色防控技术研发和驱避剂的开发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椒 肉桂 挥发性组分 普通大蓟马 驱避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桂多糖的提取纯化及体外抗氧化和降血糖活性分析 被引量:26
8
作者 张慧慧 李灿 +4 位作者 刘会平 马笑笑 张欣 王兵 刘盈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24,共10页
对肉桂多糖进行提取纯化,探究其理化性质及抗氧化和降血糖活性。采用水提醇沉法,通过响应面试验考察提取温度、时间、液料比对肉桂多糖得率的影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热重分析等方法探究肉桂多糖的理化性质,并通过体外实验测试其抗氧... 对肉桂多糖进行提取纯化,探究其理化性质及抗氧化和降血糖活性。采用水提醇沉法,通过响应面试验考察提取温度、时间、液料比对肉桂多糖得率的影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热重分析等方法探究肉桂多糖的理化性质,并通过体外实验测试其抗氧化及降血糖活性。结果显示,最佳提取条件为温度90℃、时间2.5 h、液料比20:1(mL/g)、提取2次,此条件下平均得率为3.22%。纯化出的多糖相对分子质量为1.95×106 Da,总糖含量90.11%±1.24%,230℃以内稳定。红外光谱图显示其具有多糖的特征吸收峰,核磁氢谱显示肉桂多糖具有α、β构型等结果与红外一致,刚果红染色分析其不具有三股螺旋结构。活性测试显示肉桂多糖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三种自由基DPPH·、ABTS^(+)·、·OH的IC_(50)值分别为0.191、2.835、3.221 mg/mL,多糖6 mg/mL的总还原力值为1.18。同时肉桂多糖还对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具有抑制效果,IC_(50)值分别为0.189、0.340 mg/mL。本研究提取纯化得到一种高分子量肉桂多糖,且具有良好的抗氧化、降血糖活性,可为肉桂的功能性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多糖 提取工艺优化 理化分析 抗氧化活性 降血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桂叶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亚伦 朱研洁 +5 位作者 代向阳 王小兰 郝志友 孙彦君 冯卫生 陈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42-1148,共7页
为研究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叶的化学成分,采用大孔树脂、ODS、硅胶柱色谱及半制备高效液相等色谱分离技术对肉桂叶正丁醇萃取部位进行分离纯化。共从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根据其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分别为(7 S,8 ... 为研究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叶的化学成分,采用大孔树脂、ODS、硅胶柱色谱及半制备高效液相等色谱分离技术对肉桂叶正丁醇萃取部位进行分离纯化。共从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根据其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分别为(7 S,8 S)-4,9,7′-trihydroxy-3,3′,5′-trimethoxy-8-O-4′-neolignan 7-O-β-D-glucopyranoside(1)、蚱蜢酮(2)、柑橘苷A(3)、loliolide-β-D-glucopyranoside(4)、methyl dihydromelilotoside(5)、methyl 2-phenylpropanoate-2-O-β-D-apiofuranosyl-(1→6)-O-β-D-glucopyranoside(6)、2,3-dihydroxy-1-(4-hydroxyl-3,5-dimethoxyphenyl)-1-propanone(7)、4-O-(2-hydroxy-1-hydroxymethylethyl)-dihydroconiferyl alcohol(8)。化合物1为新的苯丙素葡萄糖苷,化合物3~5、7、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采用HepG2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对化合物1~8进行体外降血糖活性筛选,结果显示,在10.0μmol/L浓度下,化合物2、3、7和8可以增加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的葡萄糖消耗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叶 化学成分 酚苷类 降血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桂醇提物对大口黑鲈虹彩病毒的体外抗病毒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廖文钰 竺利波 +7 位作者 刘明珠 余庆 玉洁莹 陈嘉 韦云依 黄吉利 黄琳 李鹏飞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24,共8页
【目的】探究肉桂醇提物在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虹彩病毒(LMBV)感染中的抗病毒效果及作用机制,为开发抗LMBV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结晶紫染色观察、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病毒滴度[半数组织... 【目的】探究肉桂醇提物在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虹彩病毒(LMBV)感染中的抗病毒效果及作用机制,为开发抗LMBV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结晶紫染色观察、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病毒滴度[半数组织培养感染剂量(TCID50)]测定等方法确定肉桂醇提物在胖头鱥肌肉细胞系(FHM)上的安全工作浓度,评估肉桂醇提物在细胞水平对LMBV的抗病毒效果,分析其抗LMBV机制。【结果】肉桂醇提物在≤12.5μg/mL的质量浓度范围内对FHM细胞无明显毒性。FHM细胞与LMBV以及质量浓度分别为12.5、6.25、3.125μg/mL肉桂醇提物共孵育后,细胞病变明显减少,结晶紫染色后可见活细胞数明显升高,MCP、ICP46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且抗病毒效果有剂量依赖性。12.5μg/mL肉桂醇提物与LMBV共孵育后接入FHM细胞,细胞中MCP、ICP46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以及TCID_(50)极显著下降(P<0.01);FHM细胞与经肉桂醇提物处理的LMBV共孵育后,细胞中LMBV MCP和ICP46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未用肉桂醇提物处理的LMBV感染组(P<0.01);在LMBV感染FHM细胞后,接入肉桂醇提物的FHM细胞中MCP和ICP46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在LMBV感染FHM细胞3 h后用肉桂醇提物处理8 h的FHM细胞中MCP和ICP46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结论】肉桂醇提物可降低LMBV的感染力,干扰LMBV侵染宿主细胞过程中的吸附、侵入及复制,有良好的抗LMBV作用,可作为环保、高效的抗LMBV渔用药物候选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 虹彩病毒 肉桂 抗病毒作用 渔用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道地药材肉桂及阴香的DNA分子鉴定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立 吴桂凡 +3 位作者 罗轶 李丽莉 凌婕 马双成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1-196,203,共7页
建立一种能够准确鉴别肉桂及阴香的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以保障肉桂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通过对比分析肉桂及阴香的psbA-trnH序列差异找到特异性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退火温度、循环次数,评估不同聚合酶... 建立一种能够准确鉴别肉桂及阴香的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以保障肉桂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通过对比分析肉桂及阴香的psbA-trnH序列差异找到特异性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退火温度、循环次数,评估不同聚合酶种类和不同基因扩增仪等扩增条件对不同来源的肉桂及阴香进行特异性扩增,根据特异性扩增条带进行鉴别。结果表明退火温度为54℃,循环次数为35次时,肉桂经肉桂特异性引物扩增后在100~200 bp处出现特异性条带,阴香无条带;退火温度为56℃,循环次数为40次时,阴香经阴香引物扩增后在200~300 bp处出现特异性条带,肉桂无条带。该研究所建立的特异性PCR方法可以快速准确鉴别出肉桂及阴香,为控制肉桂的质量安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 阴香 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 特异性引物 质量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不同产地肉桂中的重金属元素 被引量:1
12
作者 劳苏海 徐章丽 +4 位作者 韦壹灵 王丹 梁俊 刘新彩 罗贵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8期176-183,219,共9页
[目的]根据广西肉桂种植地域特点,测定广西肉桂产品中砷(As)、铅(Pb)、镉(Cd)、汞(Hg)、铜(Cu)、铬(Cr)、锌(Zn)、镍(Ni)8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评估肉桂外源性有害物质安全风险。[方法]采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对... [目的]根据广西肉桂种植地域特点,测定广西肉桂产品中砷(As)、铅(Pb)、镉(Cd)、汞(Hg)、铜(Cu)、铬(Cr)、锌(Zn)、镍(Ni)8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评估肉桂外源性有害物质安全风险。[方法]采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对广西肉桂主产区内43批肉桂的8种金属元素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样品中有7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均未超标;而Cd元素含量普遍超标,超标率占抽样数的90.70%。重金属污染评价发现,6个产区肉桂中Cd元素污染严重,而均值指数法(PI)提示桂平市、岑溪市、藤县肉桂中8种重金属已处于中污染,平南县、东兴市、防城区肉桂处于轻污染状态,所有产区最大污染因子均是Cd。人体健康风险评估结果显示,6个产区肉桂中8种重金属的日摄入量(ADD)均低于每日摄入参考剂量,每种重金属的危害商(HQ)均低于1,提示不会对人体造成非致癌健康危害。桂平市、岑溪市、藤县这3个产区肉桂中8种重金属累加的危害指数(HI)大于1,理论认为口服这3个产地肉桂可能对人体造成非致癌健康风险。[结论]广西不同产地肉桂样品的重金属元素含量存在一定差异,所用方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肉桂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的测定,为肉桂中重金属元素限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肉桂 重金属 微波消解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精油微粉中肉桂醛含量超高效液相色谱测定
13
作者 黎乃添 陆泳良 +2 位作者 雍燕 袁富威 赵敏端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8-42,共5页
建立了检测植物精油微粉中肉桂醛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CORTECS C18色谱柱,以乙腈-水(42∶58)为流动相,流速0.3 mL/min,波长280 nm,柱温为30℃,进样量0.6μL。结果表明,肉桂醛色谱峰峰形良好,在1.0~20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 建立了检测植物精油微粉中肉桂醛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CORTECS C18色谱柱,以乙腈-水(42∶58)为流动相,流速0.3 mL/min,波长280 nm,柱温为30℃,进样量0.6μL。结果表明,肉桂醛色谱峰峰形良好,在1.0~20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2为0.9999)。检测限为0.5μg/mL。精密度和稳定性考察结果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2.0%。加样回收率在96.76%~102.66%之间,符合方法学要求。采用上述方法进行了6批植物精油包被产品的检测,肉桂醛含量均符合要求。此方法具有检测限低,精密度和准确度高,分析快速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精油 包被制剂 肉桂醛 超高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桂枝枯病病原的分离、鉴定以及室内药剂筛选
14
作者 杨玉婷 郑滢淋 +4 位作者 梁赛玉 熊家辉 盘海媛 吴淑绵 单体江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4年第5期46-54,共9页
为明确广东罗定地区肉桂枝枯病的病原,筛选出防治肉桂枝枯病的最佳化学药剂,研究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病原菌,同时借助形态学、分子生物学和致病性测定相结合的方法鉴定其病原,进一步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8种供试杀菌剂对肉桂枝枯病菌... 为明确广东罗定地区肉桂枝枯病的病原,筛选出防治肉桂枝枯病的最佳化学药剂,研究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病原菌,同时借助形态学、分子生物学和致病性测定相结合的方法鉴定其病原,进一步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8种供试杀菌剂对肉桂枝枯病菌的室内毒力。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罗定地区肉桂枝枯病的病原为假可可毛色二孢Lasiodiplodia pseudotheobromae;室内药剂毒力测定结果表明,98.4%多菌灵对肉桂枝枯病菌的抑制效果最好,在终浓度12.5μg·mL^(-1)时抑制率可达96.4%,其次是98%溴菌腈、97%吡唑醚菌酯和98%福美双,EC_(50)值分别为17.7、17.9和37.6μg·mL^(-1),其他药剂的EC_(50)值均大于40μg·mL^(-1)。综上所述,肉桂枝枯病的病原为假可可毛色二孢,98.4%多菌灵、98%溴菌腈、97%吡唑醚菌酯和98%福美双可作为防治肉桂枝枯病菌的杀菌剂进行林间防效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枝枯病 病原 假可可毛色二孢 杀菌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树龄肉桂挥发油的成分比较 被引量:25
15
作者 黄亚非 黄际薇 +1 位作者 陶玲 张永明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2-85,共4页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肉桂的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共分离出60个成分,鉴定了53个。结果表明不同树龄肉桂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种类和含量均有明显的差别。
关键词 肉桂 挥发油 超临界CO2萃取法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桂三个不同部位提取肉桂油的化学成分比较分析 被引量:20
16
作者 刘红星 林森 +2 位作者 黄初升 孙崇华 黄可立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2-104,110,共4页
采用索式提取法从桂皮、桂枝、桂叶提取肉桂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手段对广西防城港市桂皮、桂枝、桂叶油的主要成分进行了分析比较,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通过比较研究表明:桂皮的提取率最高,桂叶的次之,桂枝的最低... 采用索式提取法从桂皮、桂枝、桂叶提取肉桂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手段对广西防城港市桂皮、桂枝、桂叶油的主要成分进行了分析比较,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通过比较研究表明:桂皮的提取率最高,桂叶的次之,桂枝的最低;在化学成分上,桂皮、桂枝、桂叶油的主要成分是相近的,桂皮油的主要成分为反式肉桂醛(53.11%)、α-古巴烯(13.02%)、δ-杜松烯(9.04%)等;桂枝油的主要成分为反式肉桂醛(67.67%)、反式邻甲氧基肉桂醛(19.68%)等;桂叶主要成分为反式肉桂醛(53.02%)、反式邻甲氧基肉桂醛(34.80%)、香豆素(9.39%)等;文章为桂树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油 化学成分 GC-MS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桂提取物对赣南脐橙的保鲜效果 被引量:15
17
作者 万春鹏 陈楚英 +2 位作者 陈明 曲雪艳 陈金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317-321,共5页
以"纽荷尔"赣南脐橙(Citrus reticulata Osbeck.cv.Newhall)为实验对象,研究肉桂乙醇提取物对赣南脐橙果实在冷藏(6±1)℃条件下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贮藏中后期(贮藏50-100 d)肉桂提取物处理显著降低了果实... 以"纽荷尔"赣南脐橙(Citrus reticulata Osbeck.cv.Newhall)为实验对象,研究肉桂乙醇提取物对赣南脐橙果实在冷藏(6±1)℃条件下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贮藏中后期(贮藏50-100 d)肉桂提取物处理显著降低了果实的腐烂率和失重率(p〈0.05),延缓果实可溶性固形物(TSS)、可滴定酸(TA)和维生素C(Vitamin C,VC)、总糖含量的降解,保持果实良好的营养品质和风味。另外,肉桂提取物处理可以抑制果实的呼吸强度和丙二醛(MDA)含量的积累,肉桂提取物处理能保持果实较高的超氧化物岐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和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活性,贮藏中后期较显著延缓抗氧化酶活性的降低。肉桂乙醇提取物对赣南脐橙具有较好的保鲜效果,是一种有潜在开发利用价值的天然保鲜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橙 肉桂 采后生理 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肉桂人工复层林生物量及生产力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杨梅 李丽娟 +2 位作者 蓝金宣 陈立金 叶绍明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85-591,共7页
应用相对生长法和样方收获法研究了广西岑溪市马尾松不同光环境处理下营造的马尾松-肉桂人工复层林的生物量及生产力。结果显示:(1)不同处理中,枯落物层生物量随林分郁闭度的增加而增加,灌木层、草本层生物量则随着林分郁闭度的增加而减... 应用相对生长法和样方收获法研究了广西岑溪市马尾松不同光环境处理下营造的马尾松-肉桂人工复层林的生物量及生产力。结果显示:(1)不同处理中,枯落物层生物量随林分郁闭度的增加而增加,灌木层、草本层生物量则随着林分郁闭度的增加而减少;马尾松-肉桂人工复层林模式下林分的生物量、生产力以及群落总生物量远大于马尾松单层林。(2)不同处理的马尾松-肉桂人工复层林林分净生产量均大于马尾松单层林,且上层林马尾松郁闭度在0.5~0.7条件下与肉桂形成的复层林更有利于提高环境资源的获取能力,其中以马尾松林分郁闭度为0.5、密度781株/hm2以及肉桂密度5 952株/hm2的人工复层林模式的成层性最明显,群落生物量、乔木层生物量、净生产力水平最高,分别达167.64t/hm2、160.549t/hm2、9.146t/(hm2.a),且分别高于马尾松单层林14.9%、18.5%、68.7%,是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最理想的复合林模式。研究表明,光环境处理对群落生物量空间分布有显著影响,对林分各器官生物量的分配有较大影响,复层林能提高乔木层生物量在总群落生物量中的分配。人工复层混交林比单层林更有利于提高获取环境资源的能力并增加林分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复层林 生产力 生物量 马尾松 肉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桂果实、种子形态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梁晓静 韦晓娟 +2 位作者 李开祥 梁文汇 李建林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65-68,共4页
对肉桂7个居群的果实、种子形态进行研究,测定果实、种子的长度、直径、长/直径以及单重等8项生态学指标。结果表明:果实、种子形态性状在种群间和种群内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异,变异系数范围0.185(果实单重,kFW)~0.054(种子整体形态,kSL... 对肉桂7个居群的果实、种子形态进行研究,测定果实、种子的长度、直径、长/直径以及单重等8项生态学指标。结果表明:果实、种子形态性状在种群间和种群内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异,变异系数范围0.185(果实单重,kFW)~0.054(种子整体形态,kSL/SD),相比较下种子整体形态最为稳定;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肉桂果实和种子形态在不同居群间差异极显著;果实的直径受经度和海拔高度的共同影响,种子形态(kSL/SD)与平均气温呈显著正相关;聚类分析表明,居群间的形态分化与彼此间的距离无明显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 果实 种子 形态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药材珍珠杆及其伪品的紫外/荧光/红外光谱法鉴别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许良 苏日塔拉图 +2 位作者 席海山 毕开顺 孙乌日娜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48-451,共4页
文章用紫外、荧光及红外三种光谱法对四种蒙药材进行了鉴别研究。分别用甲醇、石油醚、氯仿对蒙药材珍珠杆及其代用品钩藤、接骨木和混伪品桂枝进行了超声提取,对提取物分别进行了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测试,并对上述四种药材粉末的红外光... 文章用紫外、荧光及红外三种光谱法对四种蒙药材进行了鉴别研究。分别用甲醇、石油醚、氯仿对蒙药材珍珠杆及其代用品钩藤、接骨木和混伪品桂枝进行了超声提取,对提取物分别进行了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测试,并对上述四种药材粉末的红外光谱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四种药材的紫外光谱特征峰相异。用荧光光谱鉴别时,对药材的提取溶剂有选择性,以甲醇作提取溶剂时四种药材的荧光光谱能有明显的差异。四种药材粉末的红外光谱有明显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珠杆 钩藤 接骨木 桂枝 紫外光谱 荧光光谱 红外光谱 鉴别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