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樟树叶水浸提液对高羊茅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 被引量:14
1
作者 沈洁 吉星星 +2 位作者 袁堂如 赵兴兰 刘然然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3349-3353,共5页
试验探讨了不同浓度的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L.)Presl]叶水浸提液对草坪植物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Schreb.)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樟树叶水浸提液对受体植物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均有明显的化感抑制作用,... 试验探讨了不同浓度的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L.)Presl]叶水浸提液对草坪植物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Schreb.)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樟树叶水浸提液对受体植物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均有明显的化感抑制作用,且随着水浸提液浓度的升高,抑制效应增强。当水浸提液浓度达到150 mg/mL时,高羊茅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单株幼苗的苗长、苗鲜重、根长、根鲜重均与去离子水处理的对照差异极显著(P<0.01)。其中对高羊茅种子发芽指数的化感抑制效应高于对发芽率的化感抑制效应;对幼苗生长指标的化感抑制作用强度高低排序依次为根长、苗长、根鲜重、苗鲜重;显示出樟树叶片中含有较强活性和具稳定性的化感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L )presl] 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Schreb )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化感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樟树种子的脱水耐性和贮藏特性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田春娥 姜孝成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9-23,共5页
樟树种子的生育期约210d。在发育过程中,樟树种子的生物学性状(果皮颜色、种子鲜重和干重、含水量等)发生了显著变化:果实体积在150DAA(DAA表示花后天数,下同)时达最大值,直径约为0.98cm,但种子仍在继续生长,直到210DAA左右达到生理成熟... 樟树种子的生育期约210d。在发育过程中,樟树种子的生物学性状(果皮颜色、种子鲜重和干重、含水量等)发生了显著变化:果实体积在150DAA(DAA表示花后天数,下同)时达最大值,直径约为0.98cm,但种子仍在继续生长,直到210DAA左右达到生理成熟,此时果实黑而发亮。成熟种子每1000粒的鲜、干重分别为186.42g和138.90g,含水量约为0.33g/g(DW)。新鲜种子萌发率很低,只有2.4%左右;种皮有抑制种子萌发的作用,去种皮后,种子萌发率可达到21.0%。干燥脱水处理时,无论硅胶脱水(快干)或室内自然风干(慢干),都使种子电导率呈上升趋势;但脱水程度使种子萌发率呈现不同的变化:最初的轻度脱水都使种子的萌发率上升,分别达到90.0%和67.0%;随着脱水程度加大,种子萌发率呈下降趋势,但在种子脱水至趋于稳定的含水量之前,种子萌发率仍高于未脱水前的水平。结果表明:樟树种子具一定的脱水耐性,但较大程度的脱水会对种子造成伤害,而且慢干比快干对种子的伤害更大。0℃以上低温湿藏是解除樟树种子休眠的有效途径;温度较高时,种子达到最高萌发率的时间较短,但此后种子活力下降的速度也较快;0℃以下低温贮藏时,种子迅速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树种子 低温湿藏 活力 萌发率 脱水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樟内生细菌抑制植物病原真菌及对纤维素利用初步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欣龙 王涛 +2 位作者 游玲 杨学贵 黄乃耀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7-131,共5页
从香樟分离得到139株内生细菌,采用对峙生长法评价了内生细菌对常见植物病原真菌辣椒疫霉病原菌(Phytophthora Capsici Leonian)、苹果炭疽病原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棉花枯萎菌(Fusariumoxys-porumvasinfectum)、玉米... 从香樟分离得到139株内生细菌,采用对峙生长法评价了内生细菌对常见植物病原真菌辣椒疫霉病原菌(Phytophthora Capsici Leonian)、苹果炭疽病原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棉花枯萎菌(Fusariumoxys-porumvasinfectum)、玉米大斑病菌(Exserohilumturcicum(Pass.)Leonardet Suggs)的体外抑制情况.同时,通过内生细菌在微晶纤维平板上的生长情况,对其利用纤维素能力进行了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内生细菌中有35株至少对一种植物病原菌有抑制作用;对辣椒疫霉病原菌(Phytophthora Capsici Leonian)、玉米大斑病菌(Exserohi-lumturcicum(Pass.)Leonardet Suggs)有较为明显的抑制效果;20株能够利用纤维素生长,而且,XG10同时具备抑菌和纤维素分解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樟 内生细菌 植物病原菌 微晶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樟的几种繁殖技术 被引量:10
4
作者 晏增 马永涛 +1 位作者 罗晓雅 姚莹莹 《河南林业科技》 2012年第4期76-79,共4页
介绍了香樟的种子繁殖、嫁接繁殖和扦插繁殖3种繁殖方法的关键技术,其中,种子繁殖是香樟繁殖中最普遍的繁殖技术,嫁接繁殖和扦插繁殖是保持母株优良遗传性状稳定的繁殖技术。
关键词 香樟 种子繁殖 嫁接繁殖 扦插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栗链蚧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试验 被引量:5
5
作者 吴晖 杨祖敏 +1 位作者 叶剑雄 陈顺立 《华东昆虫学报》 1999年第1期47-51,共5页
栗链蚧 Asterolecanium castaneae Russell是危害锥栗的主要蚧虫之一。栗链蚧在福建一年发生2 代,以受精的雌虫在栗树枝条上越冬。防治试验表明,选用50% 快灭磷1∶1000 进行喷雾,原液进行... 栗链蚧 Asterolecanium castaneae Russell是危害锥栗的主要蚧虫之一。栗链蚧在福建一年发生2 代,以受精的雌虫在栗树枝条上越冬。防治试验表明,选用50% 快灭磷1∶1000 进行喷雾,原液进行涂干或注射效果最好,40% 氧化乐果次之。农药混合试验表明,50% 快灭磷+ 40% 氧化乐果+ 80% 敌敌畏原液混合进行涂干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栗链蚧 氧化乐果 注射效果 栗树 树枝 枝条 防治试验 雌虫 蚧虫 受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脑樟扦插育苗技术研究 被引量:26
6
作者 何洪城 马芳 殷菲 《湖南林业科技》 2009年第2期7-9,共3页
通过对龙脑樟扦插育苗技术的研究,提出了科学而经济的一次性育苗与分段综合育苗方案,提高龙脑樟扦插苗出圃率,降低单株成本,为龙脑樟规模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 龙脑樟 扦插育苗 出圃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樟采穗圃营建技术 被引量:4
7
作者 曲芬霞 陈存及 韩彦良 《湖北林业科技》 2007年第5期27-29,共3页
对樟采穗圃初步的研究表明:①施肥对樟穗条数量与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以3月份施肥,8月份再做同样的处理效果最好,插条质好且量大;②不同定干方式,以30cm促萌明显;③不同时期平茬,最适宜的时间是8月份。
关键词 采穗圃 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肥料对樟控根容器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陈慧玲 李爱华 +1 位作者 邓华平 杜拾平 《湖北林业科技》 2007年第5期22-24,共3页
选择有机肥、俄罗斯复合肥、尿素对1a生樟控根容器苗进行施肥处理,1a后测定树高、米径、冠幅等生长指标。结果表明:植物控根栽培的过程中,肥料的施用与否是影响控根苗木生长指标的关键;有机肥在樟控根容器栽培中是最适宜的。
关键词 控根容器苗 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叶芳樟叶油质量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罗忠生 顾育铭 《江西林业科技》 2008年第1期62-63,共2页
通过用气相色谱法测其精油中右旋芳樟醇的含量;比旋度法测定其精油比旋度;折光仪测定其精油折光指数;比重计法测定其精油相对密度。基本确定几个主要技术质量数据,给目前市场大叶芳叶油的商品交易提供一个相对质量准则。
关键词 大叶芳叶油 右旋芳樟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芳樟醇型樟树枝叶含油率及其主要成分含量的变异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莫建光 杨益林 +7 位作者 黄志标 谢一兴 卢安根 劳燕文 周翔 吴幼眉 潘艳坤 覃子海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2-76,共5页
水蒸气蒸馏法从芳樟醇型樟树的枝、叶中提取精油,测定其含油率,并用气相色谱仪和气-质联用对精油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发现,芳樟醇型樟树不同部位的精油含量及精油的化学成分含量有较大差异,树叶(嫩叶和老叶混合样,下同)中精油质... 水蒸气蒸馏法从芳樟醇型樟树的枝、叶中提取精油,测定其含油率,并用气相色谱仪和气-质联用对精油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发现,芳樟醇型樟树不同部位的精油含量及精油的化学成分含量有较大差异,树叶(嫩叶和老叶混合样,下同)中精油质量分数(1.39%)高于树枝(0.54%);树叶精油中芳樟醇质量分数(89.59%)高于树枝(74.49%);树叶精油中樟脑质量分数(0.61%)低于树枝(4.34%);树叶精油10月份采集的品质(芳樟醇92.69%、樟脑0.40%)优于7月份采集的(芳樟醇86.49%、樟脑0.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树 精油 芳樟醇 樟脑 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栽植时间和地点的香樟行道树根际土壤微生物及土壤肥力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冰颖 刘霞 +6 位作者 黄普鑫 杨晓龙 赵海舟 李杰 先旭东 青玲 吴根土 《植物医学》 2023年第5期41-50,共10页
以重庆市九龙坡区和缙云山不同栽植时间和地点的香樟树作为试验对象,通过涂布平板、土壤化学性质测定等方法分析香樟树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化学性质差异,并对土壤综合肥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香樟树根际土壤微生物中细菌数量最多,... 以重庆市九龙坡区和缙云山不同栽植时间和地点的香樟树作为试验对象,通过涂布平板、土壤化学性质测定等方法分析香樟树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化学性质差异,并对土壤综合肥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香樟树根际土壤微生物中细菌数量最多,细菌与放线菌的数量随着栽培年限的增加逐渐减少;重庆市九龙坡区香樟行道树土壤呈碱性状态,pH值为8.11~8.13,有机质含量偏低;而缙云山香樟树根际土壤呈碱性,pH值范围在5.2~6.46,其中缙云山-20有机质含量最高.各项指标分析显示重庆市九龙坡区和缙云山香樟树土壤肥力及土壤肥力均处于一般水平,九龙坡区行道树土壤肥力低于缙云山土壤肥力.研究结果通过比较不同地点香樟树的土壤环境,为城市行道树的种植和养护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樟树 根际微生物 土壤化学性质 土壤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基质对香樟扦插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5
12
作者 杨德轩 《四川林业科技》 2016年第3期110-111,24,共3页
以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扦插苗为研究对象,研究了3种不同栽培基质对扦插苗叶片、根系及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栽培基质对扦插苗生长指标的影响各不相同,珍珠岩对扦插苗的单叶叶片和根系生长有较好地促进作用,且成活率更高... 以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扦插苗为研究对象,研究了3种不同栽培基质对扦插苗叶片、根系及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栽培基质对扦插苗生长指标的影响各不相同,珍珠岩对扦插苗的单叶叶片和根系生长有较好地促进作用,且成活率更高,达到38.4%,显著高于砻糠灰和复合土,但砻糠灰对扦插苗的全株叶面积、全株叶鲜重以及苗高、地径有更好地促进作用。因此,认为不同基质对扦插苗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生长的促进作用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樟 扦插苗 栽培基质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胁迫对樟幼苗根系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夏晓 刘乐平 陈春芳 《湖北林业科技》 2011年第6期31-33,45,共4页
磷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之一,但其土壤中的有效性非常低,因而植物总是处于磷胁迫状态下。磷酸盐缺乏处理导致樟幼苗的总根长度比对照显著增加。根的总表面积和总体积也均随磷酸盐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磷酸盐浓度为2.5... 磷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之一,但其土壤中的有效性非常低,因而植物总是处于磷胁迫状态下。磷酸盐缺乏处理导致樟幼苗的总根长度比对照显著增加。根的总表面积和总体积也均随磷酸盐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磷酸盐浓度为2.5~10.0μmol范围内,幼苗根尖数量随磷酸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而后则逐渐下降。根系各个连接的平均直径在2.5~20.0μmol范围内逐渐增加,在20.0μmol时达到最大,并与其它磷酸盐缺乏处理(2.5~10.0μmol)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根系分叉数量的变化与根尖数量的变化趋势相同,且差异性也相同。总体上,根生物量呈现随磷酸盐供给水平的增加而增加,而地上部分的生物量则在磷酸盐缺乏处理(2.5~10.0μmol)时逐渐增大,而后下降。结果表明:磷缺乏对樟幼苗根系的发育产生很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胁迫 根系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