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吕氏春秋》对儒家音乐美学思想的继承与衍化——以礼乐、孔、孟思想为核心
1
作者 蔡曌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6-112,共7页
《吕氏春秋》作为先秦诸子音乐思想的集大成者,以王治为目的,对儒家音乐美学思想进行了继承与衍化。它继承了儒家“乐与政通”的思想,将音乐作为施行教化的利器;同时吸收了礼乐思想,强调音乐的制作与使用都应合于“礼”的规范。在乐教... 《吕氏春秋》作为先秦诸子音乐思想的集大成者,以王治为目的,对儒家音乐美学思想进行了继承与衍化。它继承了儒家“乐与政通”的思想,将音乐作为施行教化的利器;同时吸收了礼乐思想,强调音乐的制作与使用都应合于“礼”的规范。在乐教的施行、音乐可观的作用方面,沿用了孔子的“正乐”思想。但其推崇的“大乐”以遵循自然和谐运行规律为基础,在排斥“郑卫之音”的理由、推行乐教的类型、音乐德治的内容等方面,与孔子有着不同见解。《吕氏春秋》认同孟子的民本思想,将音乐作为得民心、实施德治的重要内容之一,但不像孟子那般一味地强调美感的共性,它认为审美主体的审美能力和审美趣味存在差异,在平和的审美心境下才能获得审美愉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氏春秋》 礼乐 孔子思想 孟子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个人志趣到学术探索——《春秋繁露》英译史钩沉
2
作者 吴雨轩 徐云秋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2-142,共11页
西汉“儒家宗”董仲舒结合阴阳学说重新阐发了儒家思想,使其成为中国社会思想的正统,《春秋繁露》集中反映了董学思想的精粹。该著作的英语译者以汉学家为主,译者对其学术探索逐渐超越个人志趣,董学研究专家的投入使译文更加呈现学术化... 西汉“儒家宗”董仲舒结合阴阳学说重新阐发了儒家思想,使其成为中国社会思想的正统,《春秋繁露》集中反映了董学思想的精粹。该著作的英语译者以汉学家为主,译者对其学术探索逐渐超越个人志趣,董学研究专家的投入使译文更加呈现学术化的特征。作为典籍外译的一个缩影,《春秋繁露》英译史在翻译主体、翻译受众和翻译策略上为当下推进中国典籍的跨文化传播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繁露》 董仲舒 典籍 英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预释地与西晋郡县沿革考略
3
作者 熊少聪 《历史地理研究》 CSSCI 2024年第4期36-45,148,共11页
杜预《春秋释例》与《春秋经传集解》中所见西晋郡县,主要依泰始初政区,只荆、扬、徐三州稍杂太康郡县。今依杜预释地考补西晋郡县沿革。将杜预释地与西晋分封史事联系,可推考东朝阳县改隶乐安国、下曲阳县改隶赵国当在咸宁三年,太康元... 杜预《春秋释例》与《春秋经传集解》中所见西晋郡县,主要依泰始初政区,只荆、扬、徐三州稍杂太康郡县。今依杜预释地考补西晋郡县沿革。将杜预释地与西晋分封史事联系,可推考东朝阳县改隶乐安国、下曲阳县改隶赵国当在咸宁三年,太康元年分下邳所置为临淮郡而非临淮国。从杜预疏释县境内古地名体例,可证徐县泰始初曾废,春秋时娄林当在徐国国都东。依杜预释水数河流经行郡国体例,可考南顿、鄀县、高唐、茌平等县沿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预 西晋 郡县沿革 泰始 《春秋释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诸侯不再娶”与“惠公再娶”之间的理论张力分析
4
作者 崔锁江 《蚌埠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20-26,共7页
春秋时代诸侯婚姻制度主要包括嫡夫人制、媵妾制、不再娶制。《公羊传》提出“诸侯不再娶”的义理,维护了嫡夫人制与嫡子继承制,防止出现废立之事。春秋多次出现因诸侯再娶造成的争位现象,《春秋》对此以不书进行避讳。《公羊传》提出... 春秋时代诸侯婚姻制度主要包括嫡夫人制、媵妾制、不再娶制。《公羊传》提出“诸侯不再娶”的义理,维护了嫡夫人制与嫡子继承制,防止出现废立之事。春秋多次出现因诸侯再娶造成的争位现象,《春秋》对此以不书进行避讳。《公羊传》提出“子以母贵、母以子贵”的理论进行灵活处理,后世学者肯定了“诸侯不再娶”的理论价值,这对于现代一夫一妻婚姻制度有所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羊传》 《春秋》 诸侯 惠公再娶 诸侯不再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吕氏春秋》之动物学知识管窥
5
作者 王思昊 《古今农业》 2024年第3期23-32,共10页
《吕氏春秋》欲“备天地古今万物之事”,涵盖了大量与自然科学相关的内容。其中自然也包括了动物学等在内的诸多生物学知识,且蕴含着“万物一体”“尊重生命”等朴素的生态观。故《吕氏春秋》中记载有先秦以来关于动物学的知识,对于我... 《吕氏春秋》欲“备天地古今万物之事”,涵盖了大量与自然科学相关的内容。其中自然也包括了动物学等在内的诸多生物学知识,且蕴含着“万物一体”“尊重生命”等朴素的生态观。故《吕氏春秋》中记载有先秦以来关于动物学的知识,对于我们研究中国古代动物学史具有借鉴意义。本文将对《吕氏春秋》之动物学知识做一系统地整理、分析与归纳,并试图以此管窥战国末期至秦汉之际中国动物学知识的积累水平与时人保护动物资源的生态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以来 《吕氏春秋》 生态观 动物学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晏子春秋》词句考辨六则
6
作者 谢祥娟 《现代语文》 2024年第4期53-58,共6页
综合运用语言学、文献学等相关知识,对《晏子春秋》中的六处词句进行辨析。“臣不敢不知”中的第二个“不”应为衍文,“不敢知”是一个古成语,大体相当于现在所说的“难保、不敢保,不敢说”。“固”是一个表程度高的程度副词,用在谓词... 综合运用语言学、文献学等相关知识,对《晏子春秋》中的六处词句进行辨析。“臣不敢不知”中的第二个“不”应为衍文,“不敢知”是一个古成语,大体相当于现在所说的“难保、不敢保,不敢说”。“固”是一个表程度高的程度副词,用在谓词性词语“多心”之前,可释为“本来、确实”。“言不疾、指不及血者死”,不属于盟誓内容,而是交待故事情节发展的叙述性语言。“可立而以闻”中的“立”,应为“泣”之借字,“使吏养之,可立而以闻”是一个假设复句。“臣闻下无直辞……”中的“闻”后,当有“之”字;“仲尼闻之”中的“之”字,也应保留,两者均是回指用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晏子春秋》 歧义辨析 古籍整理 汉语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中国民营航空业低成本策略 被引量:6
7
作者 吴斌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33-36,共4页
航空客运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服务型行业,具有典型的高技术、高资金投入、长产出周期等特点.从低成本航空概念出发,对比国际低成本航空公司的主要策略,研究目前国内低成本航空的困境,分析了春秋航空的做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若干经营策... 航空客运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服务型行业,具有典型的高技术、高资金投入、长产出周期等特点.从低成本航空概念出发,对比国际低成本航空公司的主要策略,研究目前国内低成本航空的困境,分析了春秋航空的做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若干经营策略以及与其他方合作等方面的建议,同时也建议这些企业努力争取能得到更多政策方面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营航空业 低成本航空 春秋航空 经营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厚足以安世,行广足以容众——从《晏子春秋》谏上、谏下论晏子谏君思想 被引量:2
8
作者 耿国华 朱岚 《管子学刊》 CSSCI 2006年第3期19-23,共5页
谏君是晏子思想的一项重要内容和重要特征。本文以《晏子春秋·内篇》谏上、谏下为解读文本,从爱民恤民、任贤远谗、赏善罚恶、重人远神、守礼中节、社稷无常奉等方面,对晏子的谏君思想进行了深入系统地考辨。
关键词 晏子 《晏子春秋》 谏君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春秋笔法及其历史书写中的客观性 被引量:3
9
作者 骆扬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8-104,共7页
传统的观点认为春秋笔法是孔子设立褒贬的标准,是一种历史书写主观意识的体现。然而《春秋》的书写中本就包含了两个层面:一是反映客观历史的,即曾经发生过的史事;二是反映主观意识的,即书写者的主观判断。历史文本是主体(书写者)与所... 传统的观点认为春秋笔法是孔子设立褒贬的标准,是一种历史书写主观意识的体现。然而《春秋》的书写中本就包含了两个层面:一是反映客观历史的,即曾经发生过的史事;二是反映主观意识的,即书写者的主观判断。历史文本是主体(书写者)与所记录客观对象(史事)结合的产物,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张力。《春秋》对史事的记录是经过判断的结果。而史官(孔子)的判断又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对史实的认定,即客观史事首先要经过史官主观的分析与决断,是书写者所认定的客观真实,但其认定的事实受礼法传统的影响,要理解他们对客观真实的认识不应超越那个时代的意义体系;二是史官的书写规则,即把经过分析认定的事实用合适的语言表达出来。而这也在长期的历史传统中客体化为春秋笔法,是那个时代历史观念的一种客观体现,在史官传统及主体间的相互认同中不断得以固化和加强,是历史真实赖以存在的条件。在《春秋》的书写中,史官并非不注重历史记录的客观真实性,但他们试图通过凸显自身主体性的方式更好地展示心中的历史之真。这种主观意识来源并受限于客观存在的历史传统,其背后体现了时代的客观合理性。所以,春秋笔法是一种书写客观历史之真的特殊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 春秋笔法 历史书写 客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春秋战国时期土地所有制关系的变化 被引量:2
10
作者 于琨奇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4-48,共5页
春秋战国时期土地所有制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 ,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与庶人多层重迭的土地所有制向单纯的国家所有制和私人所有制的转变 ,是春秋战国时期土地所有制变化的总趋势 ,井田制。
关键词 春秋战国时期 土地所有制 Yuan田制 井田制 土地私有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春秋的世子制度 被引量:1
11
作者 秦平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93-297,共5页
世子制度是春秋时代统治权力继承的典型模式,周代宗法制从世子的确立及后天保障等多个方面对其进行了规定。但西周晚期以来出现的自上而下破坏正常的统治权力传承秩序的现象,对世子制度带来严重冲击,使其解决统治权力继承问题的效能逐... 世子制度是春秋时代统治权力继承的典型模式,周代宗法制从世子的确立及后天保障等多个方面对其进行了规定。但西周晚期以来出现的自上而下破坏正常的统治权力传承秩序的现象,对世子制度带来严重冲击,使其解决统治权力继承问题的效能逐渐丧失,进而引发了春秋时代一系列的社会、政治动荡,并导致社会政治重心不断下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子 春秋 统治权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奇龄《诗》学理论的逻辑推演与困境突围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昕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69-575,共7页
毛奇龄《白鹭洲主客说诗》由反驳朱熹"淫诗"说,推演出一套"以《春秋》解《诗》"的逻辑,依靠对《春秋》史事与义理的选择性吸收,建立起区别于《毛诗序》《诗集传》的解《诗》体系。这一阐释逻辑通过《春秋》与《诗... 毛奇龄《白鹭洲主客说诗》由反驳朱熹"淫诗"说,推演出一套"以《春秋》解《诗》"的逻辑,依靠对《春秋》史事与义理的选择性吸收,建立起区别于《毛诗序》《诗集传》的解《诗》体系。这一阐释逻辑通过《春秋》与《诗经》两部经典之间的深层联系,为《诗经》问题的破解找寻出路。但其驳论有偏执之失,立论存僵化之弊,致使自己陷入理论困境。而一旦看破作诗与用诗的区别和联系,其解诗理论便能找到突围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奇龄 《白鹭洲主客说诗》 淫诗 《春秋》解《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秋笔法的框架语义观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晓军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5-69,共5页
"春秋五例"表达了框架语义思想,与Fillmore的框架语义学和Langacker的认知语法有相通之处,它隐含了"一字褒贬"的丰富内涵,解释了框架解读的主观性,加深了对《文心雕龙》隐秀观的理解。
关键词 《文心雕龙》 春秋笔法 框架语义 认知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秋》经的语言特征及其表达机制 被引量:1
14
作者 薛宏武 《语言与翻译》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4-27,32,共5页
《春秋》体现其主题、经验或意识等,就语言而言主要是通过有标表达与象似临摹造成句法上的繁省与语序来实现的。其次,词汇选择也是一个重要方面。二者是《春秋》所谓微言大义形成的根本性手段与构成因素。
关键词 《春秋》 有标 象似 选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秋秦晋河西之争中的崤函古道战事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久昌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1-7,共7页
春秋中期,晋国灭虢吞虞,占领崤函后,形成了"西向足以制秦,东向足以争霸"的战略优势,这使得以东进图霸中原为基本国策的秦国犹骨鲠在喉,必欲取之。双方因此对位于黄河之滨的河西地区(今陕西渭南,河南灵宝、陕县一带)展开激烈... 春秋中期,晋国灭虢吞虞,占领崤函后,形成了"西向足以制秦,东向足以争霸"的战略优势,这使得以东进图霸中原为基本国策的秦国犹骨鲠在喉,必欲取之。双方因此对位于黄河之滨的河西地区(今陕西渭南,河南灵宝、陕县一带)展开激烈的争夺,焦点是对战略要地桃林、崤山的控制。对此点,史学界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秦晋"河西之争"因晋献公灭虢吞虞,占领崤函而起,崤之战则是这场旷日持久战争中最著名、影响也最深远的战役。"晋侯使詹嘉处瑕,以守桃林之塞",成为此后关塞驻防和函谷关建关的先声,也使秦国终春秋之世未能得志于中原。崤函天险及崤函古道在春秋秦晋"河西之争"中的作用,值得研究者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 河西之争 崤函 战事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春秋淹城的表演类职业服开发设计 被引量:2
16
作者 卞颖星 《纺织科技进展》 CAS 2013年第6期77-79,共3页
以春秋淹城主题乐园奄王这一角色的表演类职业服为研究对象,深入了解历史文化背景,重点分析春秋服饰元素对春秋淹城表演类职业服设计的影响,归纳设计原则与方法,合理设计出春秋淹城表演类职业服,完善了旅游景点表演类职业服的设计理论。
关键词 春秋淹城 表演类职业服 开发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远古及春秋前期的美学与服饰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华 《宁波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37-39,共3页
中国早在远古时期就已有了美学思想。中国的美学思想自产生之日起,便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完善。本文着重阐述远古和公元前21世纪至春秋前期的美学,并深入探讨了这一阶段的美学与服饰的联系。
关键词 中国 远古 春秋前期 美学 服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子·地员》、《吕氏春秋·音律》引发的与三分损益律相关问题之思考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洪军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61-266,共6页
通过对《管子·地员》、《吕氏春秋·音律》引发的与三分损益律相关问题之梳理思考,得出了《管子·地员》"四开以合九九"应点逗为:"四,开以合九九";"起五音"文献不可以作为先秦三分损益十二... 通过对《管子·地员》、《吕氏春秋·音律》引发的与三分损益律相关问题之梳理思考,得出了《管子·地员》"四开以合九九"应点逗为:"四,开以合九九";"起五音"文献不可以作为先秦三分损益十二律生律法"先益后损"的有力证据;《吕氏春秋.音律》"生十二律"文献为"先损后益"等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子·地员》 《吕氏春秋·音律》 点逗 三分损益生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秋公羊传解诂》中的齐鲁方言及其价值 被引量:4
19
作者 华学诚 《阴山学刊》 2003年第4期5-10,共6页
《春秋公羊传解诂》中有26条齐鲁方言材料,其中21条是方言词汇,2条是方音,3条是方言语法。这些材料为方言史和文化史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资料;所涉及到的构词现象,对汉语词汇史的研究具有一定的价值;方音的描写和方言语法现象的揭示,对... 《春秋公羊传解诂》中有26条齐鲁方言材料,其中21条是方言词汇,2条是方音,3条是方言语法。这些材料为方言史和文化史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资料;所涉及到的构词现象,对汉语词汇史的研究具有一定的价值;方音的描写和方言语法现象的揭示,对语音学史和语法学史的研究具有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公羊传解诂》 齐鲁方言 方言学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注疏注音信息的词性自动校正
20
作者 冯敏萱 刘浏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3年第1期176-181,共6页
为了提高先秦文献词性标注的精确率,提出一种利用注疏文献的注音信息来进一步校正词性标注结果的方法。《春秋左传正义》中对破读字音有注释,且有较为规范的注音体例,在标注了《广韵》中多音字词性的基础上,通过比对注音,确定《左传》... 为了提高先秦文献词性标注的精确率,提出一种利用注疏文献的注音信息来进一步校正词性标注结果的方法。《春秋左传正义》中对破读字音有注释,且有较为规范的注音体例,在标注了《广韵》中多音字词性的基础上,通过比对注音,确定《左传》中某多音字的读音,进而确定词性。实验一共检查了词性标注精确率达90%的《左传》中1231个含多音字的句子,涉及到单音节词词型423个,正确校正了41个词型共92处错误。对古籍校勘及古籍信息处理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左传正义》 词性标注 语言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