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龙胆泻肝汤结合雷火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蔡群 郭勤 +2 位作者 刘盈君 郭芳芳 袁康妮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36,共4页
目的研究龙胆泻肝汤结合雷火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2月诊治的160例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均分为4组,单纯西药组、西药+雷火灸组、... 目的研究龙胆泻肝汤结合雷火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2月诊治的160例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均分为4组,单纯西药组、西药+雷火灸组、单纯中药组、中药+雷火灸组各40例。观察并比较4组的疗效,疼痛症状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IPSS)、国际勃起功能评分表(international index of erectile function-5,IIEF-5)、最大尿流率(the maximum urine flow rate,Qmax)、尿量(urine volume,VV)、前列腺小体外泄蛋白(prostate-specific extracellular vesicle protein,PSEP),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单纯西药组、西药+雷火灸组、单纯中药组、中药+雷火灸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0%(32/40)、87.50%(35/40)、77.50%(31/40)、97.50%(39/40),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雷火灸组总有效率最高。治疗前4组VAS、IPSS、IIEF-5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组VAS、IPSS评分均降低,IIEF-5评分均升高,且以中药+雷火灸组各项评分变化更显著(P<0.05)。治疗前4组Qmax、VV、PSE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组患者Qmax、VV均显著升高,PSEP水平均显著下降,以中药+雷火灸组Qmax、VV值最高,PSEP水平最低,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西药组、西药+雷火灸组、单纯中药组、中药+雷火灸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00%(6/40)、12.50%(5/40)、7.50%(3/40)、10.00%(4/4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龙胆泻肝汤结合雷火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的效果显著,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症状,改善其排尿及性功能障碍状况,并且安全性良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 雷火灸 龙胆泻肝汤 左氧氟沙星 盐酸坦索罗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芍药散辅以循经按摩对气虚血瘀型慢性盆腔痛盆底康复患者疗效分析
2
作者 陈嫣 叶利群 +3 位作者 杨晨 王春华 冯洪波 郑书真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0-103,共4页
目的分析当归芍药散辅助循经按摩对气虚血瘀型慢性盆腔痛盆底康复患者临床疗效。方法纳入医院2021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112例气虚血瘀型慢性盆腔痛患者,使用简单随机法分别纳入研究组(56例)、对照组(56例),两组均接受盆底康复干预及... 目的分析当归芍药散辅助循经按摩对气虚血瘀型慢性盆腔痛盆底康复患者临床疗效。方法纳入医院2021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112例气虚血瘀型慢性盆腔痛患者,使用简单随机法分别纳入研究组(56例)、对照组(56例),两组均接受盆底康复干预及循经按摩,研究组加用当归芍药散口服;两组治疗均持续12周。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盆底静息电位、生活质量变化,并评估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12周后下腹疼痛、腰骶疼痛、带下异常、劳累后加重、神疲乏力症状积分,盆底前后静息电位均较治疗前下降,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研究组治疗12周后各项临床症状积分、盆底前后静息电位均低于对照组,其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周、4周、8周、12周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研究组治疗后各时点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12周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76.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盆底康复及循经按摩的基础上,应用当归芍药散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疼痛、调节盆底静息电位,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临床疗效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芍药散 循经按摩 气虚血瘀 慢性盆腔痛 盆底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LR4/NF-κB-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前列腺炎大鼠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3
3
作者 陆良喜 史宏 +2 位作者 黄志敏 陆杰 王文杰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00-805,共6页
目的基于TLR4/NF-κB-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探讨EAP大鼠发病机制。方法将12只SD雄性大鼠数字表随机分为正常组(N)、模型组(M)、Caspase-1抑制剂组(Caspase-1)、NLRP3抑制剂MCC950组(NLRP3),每组3只。药物干预后,采用HE染色、ELISA、WB... 目的基于TLR4/NF-κB-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探讨EAP大鼠发病机制。方法将12只SD雄性大鼠数字表随机分为正常组(N)、模型组(M)、Caspase-1抑制剂组(Caspase-1)、NLRP3抑制剂MCC950组(NLRP3),每组3只。药物干预后,采用HE染色、ELISA、WB法等观察相关指标。结果与N组比较,M组大鼠前列腺腺体结构损伤明显,炎症细胞浸润。与M组比较,Caspase-1组、NLRP3组前列腺腺体结构损伤减轻。与N组比较,M组大鼠前列腺组织TLR4、P-NF-κB P65、NLRP3、ASC、Cleaced-Caspase-1、Cleaced-IL-1β、IL-18蛋白表达升高(P<0.01)。与M组比较,NLRP3组、Caspase-1组TLR4、P-NFκB P65、Cleaced-Caspase-1、NLRP3、ASC、Cleaced-IL-1β、IL-18蛋白表达降低(P<0.01)。与N组比较,M组大鼠血清炎症因子IL-1β、IL-6、IFN-γ、IL-8、IL-18、IL-17A、TNF-α水平升高(P<0.01);血清IL-10水平略低,无统计学意义。与M组比较,Caspase-1组、NLRP3组大鼠血清IL-1β、IL-6、IL-8、IL-17A、IL-18、IFN-γ、TNF-α水平显著下降(P<0.05或P<0.01);血清IL-10水平升高(P<0.01)。结论TLR4/NF-κB-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激活后促进EAP大鼠前列腺炎症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前列腺炎 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 NLRP3炎症小体 TLR4/NF-κB-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盆腔炎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梦瑶 罗廷(综述) 魏兆莲(审校)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4-588,共5页
盆腔炎性疾病是一种育龄期女性常见的妇科疾病。早期可能无症状或症状轻微,若未得到及时治疗,则容易出现迁延反复,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殖健康,增加个体身心与家庭经济负担。随着对慢性盆腔炎的深入研究,该疾病的治疗方面取得很大进展。文... 盆腔炎性疾病是一种育龄期女性常见的妇科疾病。早期可能无症状或症状轻微,若未得到及时治疗,则容易出现迁延反复,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殖健康,增加个体身心与家庭经济负担。随着对慢性盆腔炎的深入研究,该疾病的治疗方面取得很大进展。文章从中西医多个方面进行阐述,希望推动对该疾病的健康管理,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盆腔炎 慢性盆腔痛 研究进展 中医 西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调控免疫反应对ⅢB型CP/CPPS患者的疗效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林斌 张兴艳 王亮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1498-1502,共5页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治疗(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ESWT)对ⅢB型慢性前列腺炎(CP)/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PPS)患者免疫反应的影响,并观察其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9月于我院就诊的120例CP/CPPS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治疗(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ESWT)对ⅢB型慢性前列腺炎(CP)/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PPS)患者免疫反应的影响,并观察其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9月于我院就诊的120例CP/CPPS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坦索罗辛治疗,试验组予ESWT+坦索罗辛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治疗后收集两组患者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前列腺液中TNF-α、IL-6、卵磷脂小体及外周血中CD3^+、CD4^+、CD8^+、CD4^+CD25^+、TGF-β1、CD4^+CD25^+Foxp3^+的表达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总体有效率明显提高(63.3%vs 93.3%,P<0.05);NIH-CPSI评分(13.12±1.71 vs 23.16±1.33)和IPSS评分(8.23±2.28 vs 13.14±2.69)明显降低。在炎症和免疫影响方面,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前列腺液中卵磷脂小体明显升高,炎性因子TNF-α、IL-1β水平明显降低;外周血中CD3^+、CD4^+、CD8^+、CD4^+CD25^+、TGF-β1、CD4^+CD25^+Foxp3^+表达均明显提高。结论 ESWT治疗ⅢB型CP/CPPS安全有效,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与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前列腺局部炎症应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冲击波治疗 炎症 免疫反应 慢性前列腺炎 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地那非通过促进巨噬细胞M2型极化缓解慢性盆腔疼痛大鼠痛觉和炎症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梅珠 罗琳 田毅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20-1624,1633,共6页
目的:探讨磷酸二酯酶5(PDE5)抑制剂西地那非对巨噬细胞极化介导的慢性盆腔疼痛痛觉和炎症的机制。方法:32只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Sham组、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前列腺炎(EAP)组、Sildenafil^(+)EAP组、MET^(+)Sildenafil^(+)EAP组,每... 目的:探讨磷酸二酯酶5(PDE5)抑制剂西地那非对巨噬细胞极化介导的慢性盆腔疼痛痛觉和炎症的机制。方法:32只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Sham组、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前列腺炎(EAP)组、Sildenafil^(+)EAP组、MET^(+)Sildenafil^(+)EAP组,每组8只。皮下注射前列腺抗原(PAg)和弗氏完全佐剂诱导EAP模型,Sham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西地那非治疗EAP大鼠,另外,Sildenafil^(+)EAP处理基础上注射巨噬细胞M2型极化抑制剂二甲双胍。HE染色分析前列腺组织病理变化;von Frey纤维法检测大鼠盆腔痛觉反应率;ELISA检测血清细胞因子IL-10和TNF-α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血清iNOS^(+)和CD16/32^(+)巨噬细胞数量及CD206^(+)、CD10^(+)巨噬细胞数量。结果:与Sham组相比,EAP组前列腺腹侧腺体组织出现明显局灶性或多灶性炎症,盆腔痛觉反应率、血清炎症因子TNF-α水平、巨噬细胞M1型极化特征iNOS^(+)和CD16/32^(+)细胞数量显著升高(均P<0.05),而巨噬细胞M2型极化特征IL-10水平和CD206^(+)、CD10^(+)巨噬细胞数量显著减少(均P<0.05)。与EAP组相比,Sildenafil^(+)EAP组盆腔痛觉反应率、TNF-α水平、iNOS^(+)和CD16/32^(+)细胞数量显著降低(均P<0.05),而IL-10水平和CD206^(+)、CD10^(+)巨噬细胞数量显著升高(均P<0.05)。与Sildenafil^(+)EAP组相比,MET^(+)Sildenafil^(+)EAP组盆腔痛觉反应率、TNF-α水平、iNOS^(+)和CD16/32^(+)细胞数量显著升高(均P<0.05),而IL-10水平和CD206^(+)与CD10^(+)巨噬细胞数量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PDE5抑制剂西地那非通过促进M2巨噬细胞极化阻断慢性盆腔疼痛和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 西地那非 巨噬细胞M2型极化 慢性盆腔疼痛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揿针在治疗慢性盆腔痛综合征中作用的临床回顾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赵立平 韩晓通 +1 位作者 劳凯雪 高淑红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4-77,共4页
目的探讨揿针联合西药治疗慢性盆腔痛(CP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22年5月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妇科收治的CPP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揿针治疗,... 目的探讨揿针联合西药治疗慢性盆腔痛(CP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22年5月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妇科收治的CPP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揿针治疗,取三阴交、子宫、足三里等穴位,连续治疗4周。盆底肌力牛津分级构成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盆底肌力;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Mc Cormack量表评分分别进行主观、客观疼痛评价,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症状;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生活质量量表(EHP-30)得分和盆底功能情况。结果(1)盆底肌力:观察组CPP患者治疗后盆底肌力牛津分级构成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Ⅳ级和Ⅴ级患者比例(76.67%,46/60)高于对照组(46.67%,28/60)。(2)VAS评分与Mc Cormack量表评分:两组CPP患者治疗后VAS评分与Mc Cormack量表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与Mc Cormack量表评分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临床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5.00%(51/60),高于对照组(63.33%,3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EHP-30问卷评分:观察组CPP患者治疗后EHP-30问卷中的疼痛、控制无力感、情感健康评分以及总分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5)盆底功能:两组患者治疗后盆底功能障碍类型包括膀胱垂落、阴道垂落、盆底陷窝疝、性功能障碍、尿失禁,对照组盆底功能障碍总发生率为40.00%(24/60),观察组为36.67%(22/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揿针联合西药治疗CPP能够改善患者盆底肌力,改善疼痛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好,研究可为临床治疗CPP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盆腔痛 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 温针灸 盆底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腹下丛阻滞治疗慢性盆腔痛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张庆玉 金星 +2 位作者 闫清华 刘彦群 金文哲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941-944,共4页
慢性盆腔痛是临床常见的难治性疼痛,病因复杂,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加重其经济和心理负担。治疗方法多样,疗效各异,尚无统一治疗方案。上腹下丛阻滞是一种微创介入性方法,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的各种盆腔痛。目前,国内外已... 慢性盆腔痛是临床常见的难治性疼痛,病因复杂,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加重其经济和心理负担。治疗方法多样,疗效各异,尚无统一治疗方案。上腹下丛阻滞是一种微创介入性方法,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的各种盆腔痛。目前,国内外已有多项研究报道了其在治疗慢性盆腔痛中的益处,但仍缺乏相关主题高质量临床证据。本文旨在综述上腹下丛阻滞治疗慢性盆腔痛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寻求进一步临床支持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腹下丛阻滞 慢性盆腔痛 穿刺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膈下逐瘀汤加减联合中医循经盆底肌康复对气虚血瘀型慢性盆腔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周璐 常淑华 陈嫣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5-78,共4页
目的探讨膈下逐瘀汤加减联合中医循经盆底肌康复对气虚血瘀型慢性盆腔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2月—2022年12月医院收治的120例气虚血瘀型慢性盆腔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通过简单随机的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 目的探讨膈下逐瘀汤加减联合中医循经盆底肌康复对气虚血瘀型慢性盆腔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2月—2022年12月医院收治的120例气虚血瘀型慢性盆腔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通过简单随机的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接受中医循经盆底肌康复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膈下逐瘀汤加减治疗,20 d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本研究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下腹疼痛、腰骶疼痛、带下异常、劳累后加重、神疲乏力等主要症状积分,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估两组疼痛程度,比较治疗前、治疗后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水平差异,比较两组随访时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下腹疼痛、带下异常、腰骶疼痛、神疲乏力、劳累后加重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IL-6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57/60)、83.33%(50/60)(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在随访时复发率分别为6.67%(4/60)、10.00%(6/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膈下逐瘀汤加减联合中医循经盆底肌康复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盆腔痛可明显缓解患者疼痛等症状,减轻炎症反应,具有较为显著的疗效,适合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膈下逐瘀汤 中医循经 盆底肌康复 气虚血瘀型 慢性盆腔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盆腔疼痛病症的中医药治疗 被引量:8
10
作者 黄金燕 魏绍斌 +1 位作者 文怡 王妍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43-445,共3页
慢性盆腔疼痛病症为妇科的常见和难治性疾病,其核心病机为瘀血内阻,湿热、肾虚、寒凝、气滞是导致瘀血内阻的常见病因,其中又以湿热瘀结最为常见。临床治疗可根据异病同治的原则,采用内外合治的综合疗法,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 慢性盆腔疼痛病症 异病同治 内外合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5例女性慢性盆腔痛的病因分析及诊治探索 被引量:30
11
作者 金莹 郭红燕 +4 位作者 韩劲松 贺豪杰 朱馥丽 孔东丽 梁华茂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4期279-283,共5页
目的:分析女性慢性盆腔痛的病因,探索诊断流程及治疗方法。方法:225例患者填写《慢性盆腔痛评估表》,结合查体及辅助检查,分析疼痛的病因、诊断流程及治疗方法。结果: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或子宫腺肌症、盆腔炎性疾病、阴部神经痛、间质... 目的:分析女性慢性盆腔痛的病因,探索诊断流程及治疗方法。方法:225例患者填写《慢性盆腔痛评估表》,结合查体及辅助检查,分析疼痛的病因、诊断流程及治疗方法。结果: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或子宫腺肌症、盆腔炎性疾病、阴部神经痛、间质性膀胱炎的患者各占36.4%、27.6%、5.3%、4.9%。14.2%的患者诊断不明原因的慢性盆腔痛。患者采取个体化的治疗,包括口服短效避孕药、手术、经皮穴位电刺激、膀胱灌洗、阴部神经阻滞术等,治疗后患者的疼痛缓解率在80%以上。结论:慢性盆腔痛病因多样,常见疾病包括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盆腔炎性疾病、间质性膀胱炎、阴部神经痛等。诊治时全面的查体及辅助检查很重要,治疗应采用个体化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盆腔痛 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腺肌症 间质性膀胱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诊治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慢性盆腔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2
12
作者 胡碧洪 李莉芳 +1 位作者 王帅 黄浩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751-753,共3页
目的:评价腹腔镜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T)相关性慢性盆腔痛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EMT相关性慢性盆腔痛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及疼痛程度与EMT分期及部位的关系。结果:腹腔镜手术治疗EMT相关性慢性盆腔痛疼痛... 目的:评价腹腔镜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T)相关性慢性盆腔痛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EMT相关性慢性盆腔痛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及疼痛程度与EMT分期及部位的关系。结果:腹腔镜手术治疗EMT相关性慢性盆腔痛疼痛缓解率90.7%。rAFS分期Ⅱ期患者Ⅰ度疼痛占71.4%,Ⅲ期和Ⅳ期患者Ⅱ度以上疼痛占95.5%。单纯卵巢巧克力囊肿和(或)盆腔腹膜EMT患者Ⅰ、Ⅱ度疼痛占88.4%,病灶侵犯宫骶韧带、直肠子宫陷凹和子宫后壁以及深部浸润的EMT患者Ⅱ、Ⅲ度疼痛占93.0%。结论: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病灶侵犯宫骶韧带、直肠子宫陷凹、子宫后壁和深部浸润是引起EMT相关性慢性盆腔痛的主要原因,腹腔镜能明确诊断及治疗EMT相关性慢性盆腔痛,治疗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子宫内膜异位症 慢性盆腔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静脉栓塞术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 被引量:11
13
作者 金龙 苏天昊 +2 位作者 肖国文 陈广 张宝丰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403-406,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卵巢静脉栓塞术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因慢性盆腔疼痛(CPP)拟诊盆腔淤血综合征(PCS)的患者36例,对确诊为PCS的患者以弹簧栓子及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栓塞双侧卵巢静脉。术后随访12~52个月,评... 目的探讨采用卵巢静脉栓塞术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因慢性盆腔疼痛(CPP)拟诊盆腔淤血综合征(PCS)的患者36例,对确诊为PCS的患者以弹簧栓子及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栓塞双侧卵巢静脉。术后随访12~52个月,评价应用卵巢静脉栓塞治疗PCS的技术方法、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8例患者确诊为PCS。对28例患者均成功栓塞双侧卵巢静脉,技术成功率为100%。栓塞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3.57%(1/28)。患者术中平均累积剂量为(80.7±23.7)m Gy,平均剂量面积乘积为(1677.7±570.9)c Gy·cm2。术后12个月,57.14%(16/28)的患者盆腔疼痛完全缓解,17.86%(5/28)的患者疼痛部分缓解,视觉模拟评分由术前(7.04±0.64)降至术后的2.04±2.87(P〈0.001),术后12个月的总体临床有效率为75.00%(21/28)。随访过程中,4例患者疼痛症状复发,复发时间分别为栓塞后8、13、14及16个月。结论采用卵巢静脉栓塞术治疗PCS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盆腔疼痛 盆腔淤血综合征 卵巢静脉 栓塞 治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物质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所致慢性盆腔疼痛患者子宫骶韧带中的表达 被引量:14
14
作者 胡艳 李环 +2 位作者 古漪玲 魏蔚霞 吴瑞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55-358,共4页
目的探讨P物质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所致慢性盆腔痛患者子宫骶韧带中的表达。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12月26例因子宫内膜异位症所致慢性盆腔疼痛拟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组,同期因妇科疾病需行子宫切除术且无子宫内膜异位症和慢性盆腔痛... 目的探讨P物质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所致慢性盆腔痛患者子宫骶韧带中的表达。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12月26例因子宫内膜异位症所致慢性盆腔疼痛拟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组,同期因妇科疾病需行子宫切除术且无子宫内膜异位症和慢性盆腔痛的33例患者为对照组。术中取骶韧带组织,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及免疫组化SP法检测P物质mRNA和蛋白在2组骶韧带中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研究组骶韧带中P物质mRNA的相对表达量(中位数0.2129,四分位数间距0.6954)和蛋白的阳性面积百分比(25.6531%±7.0761%)明显高于对照组(中位数0.0364,四分位数间距0.1674,20.2915%±4.3665%)(Z=-2.141,P=0.032;t=3.614,P=0.001)。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所致慢性盆腔痛患者子宫骶韧带中P物质mRNA的相对表达量和蛋白的阳性面积百分比均较无慢性盆腔痛患者高,提示子宫骶韧带中P物质表达增加可能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导致慢性盆腔痛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物质 慢性盆腔痛 子宫内膜异位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相关女性慢性盆腔痛的病因及诊治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侯征 牛子儒 +4 位作者 姚颖 王莎 韩劲松 郭红燕 贺豪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1-35,共5页
目的探讨女性术后慢性盆腔痛的病因、诊断流程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2020年6月我院诊治的60例术后慢性盆腔痛资料。根据病因进行个体化治疗,包括加巴喷丁、神经阻滞、抗生素、口服避孕药、手术、中成药等。疗效评价标准:... 目的探讨女性术后慢性盆腔痛的病因、诊断流程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2020年6月我院诊治的60例术后慢性盆腔痛资料。根据病因进行个体化治疗,包括加巴喷丁、神经阻滞、抗生素、口服避孕药、手术、中成药等。疗效评价标准:(1)完全缓解,疼痛消失,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降至0分;(2)部分缓解,疼痛减轻,VAS评分或疼痛频率降低≥50%;(3)无效,VAS评分及疼痛频率降低<50%。结果诊断神经病理性疼痛34例(56.7%),盆腔炎症性疾病11例(18.3%),子宫内膜异位症7例(11.7%),盆腔炎症性疾病合并神经病理性疼痛2例(3.3%),盆腔炎症性疾病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2例(3.3%),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神经病理性疼痛2例(3.3%),肠易激综合征1例(1.7%),原因不明1例(1.7%)。除5例因备孕未治疗外,55例治疗后随访1~9个月,平均2.6月。完全缓解18例,部分缓解34例,无效3例。有效率94.5%(52/55)。结论手术相关女性慢性盆腔痛可能的病因包括神经病理性疼痛、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症性疾病,亦可能为消化系统或泌尿系统疾病,诊断过程中应仔细鉴别,针对病因进行个体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盆腔痛 术后慢性疼痛 阴部神经痛 神经阻滞 加巴喷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枸橘汤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金保方 黄宇烽 +4 位作者 杨晓玉 商学军 邵常安 夏欣一 徐福松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5年第8期700-701,705,共3页
目的:观察加味枸橘汤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PPS)的临床疗效. 方法:通过对75例CPPS患者口服加味枸橘汤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与客观指标的测定,总结其疗效. 结果:75例CPPS患者口服加味枸橘汤治疗前及治疗1~2个月后,按美国国立卫生研究... 目的:观察加味枸橘汤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PPS)的临床疗效. 方法:通过对75例CPPS患者口服加味枸橘汤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与客观指标的测定,总结其疗效. 结果:75例CPPS患者口服加味枸橘汤治疗前及治疗1~2个月后,按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提出的前列腺炎分类及症状评分标准(NIH-CPSI)进行评分,其总均分、疼痛、排尿症状影响生活质量的平均分分别由(26.4±5.0)、(10.2±2.5)、(5.1±1.1)和(9.7±1.4)分下降至(14.5±5.1)、(6.0±3.2)、(2.5±1.2)和(5.6±3.0)分,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总有效率达81.3%(61/75). 结论:加味枸橘汤对CPPS有明显的临床疗效,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枸橘汤 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对免疫性前列腺炎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核因子-κB、环氧合酶-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8
17
作者 赵亮 陈玉琴 +1 位作者 程邵龙 肖明朝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10-914,共5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免疫性前列腺炎大鼠前列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免疫性前列腺炎大鼠前列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姜黄素腹腔注射组及塞来昔布组(阳性对照组),每组15只。大鼠腹腔注射百白破疫苗同时皮下多点注射经过乳化的前列腺蛋白提纯液和免疫佐剂构建免疫性前列腺炎模型。造模成功后,连续给药四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前列腺组织中TNF-α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前列腺组织NF-κB(p65)水平变化,免疫荧光测定前列腺组织COX-2水平变化,Western blot法测定前列腺组织NF-κB(p65)及COX-2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前列腺组织中TNF-α(F=382.730,P=0.000)、NF-κB(p65)(F=56.230,P=0.000)、COX-2(F=122.290,P=0.000)的表达明显高于其他3组。姜黄素治疗组大鼠前列腺组织中TNF-α、COX-2表达明显低于塞来昔布治疗组(P<0.01),而NF-κB(p65)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9)。结论:姜黄素对免疫性前列腺炎大鼠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前列腺组织中炎性细胞因子TNF-α、NF-κB(p65)、COX-2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 大鼠模型 姜黄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超引导与传统手法阴部神经阻滞治疗女性阴部神经痛的比较 被引量:17
18
作者 贺豪杰 郭红燕 +2 位作者 韩劲松 李水清 白志勇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1-154,共4页
目的探讨B超引导阴部神经阻滞(pudendal nerve block,PNB)与传统阴部神经阻滞治疗女性阴部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1月~2016年8月在我院就诊并接受阴部神经阻滞的40例阴部神经痛的资料,其中19例行B超引导下阴部神经阻滞(B超... 目的探讨B超引导阴部神经阻滞(pudendal nerve block,PNB)与传统阴部神经阻滞治疗女性阴部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1月~2016年8月在我院就诊并接受阴部神经阻滞的40例阴部神经痛的资料,其中19例行B超引导下阴部神经阻滞(B超组),21例行传统阴部神经阻滞(传统组)。根据疼痛缓解情况进行1~3次神经阻滞。治疗前、第一次治疗后24 h和治疗结束3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估疼痛情况。结果 2组第一次治疗后24 h、治疗结束后3个月的疼痛VAS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00),B超组治疗后24 h疼痛VAS较传统组更低(Z=-2.451,P=0.014),治疗后3个月2组无显著性差异(Z=-0.542,P=0.588)。主要不良反应及并发症:臀部及下肢麻木在B超组为31.6%(6/19),传统组为0(0/21),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检验,P=0.007);头晕在B超组为5.3%(1/19),传统组为38.1%(8/21),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27,P=0.035)。结论 B超引导与传统手法阴部神经阻滞治疗女性阴部神经痛均有效,2组在治疗结束后3个月疼痛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部神经痛 慢性盆腔痛 阴部神经阻滞 B超引导下神经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Ⅲ型慢性前列腺炎合并勃起功能障碍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9
作者 林中方 陈宝田 +2 位作者 曾抗 兰海梅 温炬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32-534,共3页
目的探讨花粉芪奴汤结合伐地那非治疗Ⅲ型慢性前列腺炎(CP/CPPS)合并勃起功能障碍(ED)的疗效。方法CP/CPPS合并ED患者13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0例,使用花粉芪奴汤4周后加用伐地那非治疗;对照组68例持续使用花粉芪奴汤8周。分别于第4... 目的探讨花粉芪奴汤结合伐地那非治疗Ⅲ型慢性前列腺炎(CP/CPPS)合并勃起功能障碍(ED)的疗效。方法CP/CPPS合并ED患者13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0例,使用花粉芪奴汤4周后加用伐地那非治疗;对照组68例持续使用花粉芪奴汤8周。分别于第4和第8周末进行NIH-CPSI评分和ⅡEF-5评分观察疗效。结果4周末治疗组和对照组NIH-CPSI分别为13.1±4.7和13.3±4.5,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ⅡEF-5评分分别为14.1±3.3和14.3±5.0,较治疗前有所上升(P<0.01),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周后治疗组NIH-CPSI评分7.8±2.8、ⅡEF-5评分20.1±4.4与4周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NIH-CPSI评分12.7±2.3、IIEF-5评分14.3±4.5、与4周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NIH-CPSI与ⅡEF-5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ⅡEF-5评分值与NIH-CPSI值呈负相关关系。结论对CP/CPPS合并ED患者在使用花粉芪奴汤加用伐地那非能有效治疗ED,同时使NIH-CPSI评分降低,促进CP/CPPS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Ⅲ型慢性前列腺炎 勃起功能障碍 花粉芪奴汤 伐地那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OINT分类因子对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患者勃起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郑涛 张亚东 +4 位作者 陈鑫 陈圣福 杨其运 韩大愚 邓春华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37-240,共4页
【目的】探讨UPOINT分类因子对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P/CPPS)患者勃起功能的影响。【方法】2014年1-7月,采用UPOINT系统对192例CP/CPPS患者进行评估,并应用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表(NIH-CPSI)、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 【目的】探讨UPOINT分类因子对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P/CPPS)患者勃起功能的影响。【方法】2014年1-7月,采用UPOINT系统对192例CP/CPPS患者进行评估,并应用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表(NIH-CPSI)、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疼痛灾难化量表(PCS)和国际勃起功能指数评分表(IIEF-5)评估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精神障碍和勃起功能。【结果】192例患者中,ED发生率为47.4%,其中轻、中、重度ED的发生率分别为40.6%、4.7%和2.1%。UPOINT分类因子阳性率分别为:U 70.8%,P 59.9%,O 80.7%,I 23.4%,N 45.3%,T 62.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精神心理障碍(P;OR=3.749,95%;CI 1.903-7.384,P<0.001)是CP/CPPS患者发生ED的独立危险因素。IIEF-5评分与NIHCPSI、PHQ、PC S评分呈负相关(Pearson系数为0.251、0.355、0.322,P<0.001)。PHQ评分与NIH-CPSI、PCS评分呈正相关(Pearson系数为0.586、0.662,P<0.001)。ⅢA和ⅢB型患者NIH-CPSI、PHQ、PCS及IIEF-5评分的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P/CPPS患者ED发生率较高,但多为轻度ED。精神心理障碍是此类患者发生ED的独立危险因素,排尿症状、疼痛症状以及前列腺局部炎症不是ED的危险因素。但严重的排尿、疼痛症状可能通过精神心理障碍而影响患者的勃起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 勃起功能障碍 UPOINT系统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