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耳内镜与显微镜下鼓室成形术疗效分析
1
作者 杨晶 陆涛 +1 位作者 高竞逾 郭敏 《中华耳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45-749,共5页
目的比较老年慢性化脓性中耳炎(chronic suppurative otitis media,CSOM)患者耳内镜与显微镜下Ⅰ型鼓室成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4月至2022年12月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一科行Ⅰ型鼓室成形术的老年CSOM患者9... 目的比较老年慢性化脓性中耳炎(chronic suppurative otitis media,CSOM)患者耳内镜与显微镜下Ⅰ型鼓室成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4月至2022年12月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一科行Ⅰ型鼓室成形术的老年CSOM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耳内镜组和显微镜组。耳内镜组于耳内镜下以耳屏软骨-软骨膜行Ⅰ型鼓室成形术,显微镜组于显微镜下取颞肌筋膜采取内植法行Ⅰ型鼓室成形术。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术前、术后6个月鼓膜移植成功率、听力改善疗效、生活质量、术后并发症。结果耳内镜组鼓膜移植成功率95.00%,与显微镜组92.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6个月,显微镜组和耳内镜组气导听阈、骨导听阈、气骨导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显微镜组和耳内镜组气导听阈、气骨导差均低于本组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6个月,显微镜组和耳内镜组活动限制评分、症状评分、医疗资源占用评分、慢性耳病调查量表(chronic ear survey,CES)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显微镜组和耳内镜组活动限制评分、症状评分、医疗资源占用评分、CES总分均高于本组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Ⅰ型鼓室成形术对于老年CSOM患者安全且有效。耳内镜与显微镜下行Ⅰ型鼓室成形术的效果无显著差异,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安全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室成形术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老年人 耳内镜 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中耳炎合并脑膜脑膨出1例并文献复习
2
作者 林小雪 张德军 +3 位作者 傅则名 郭颖媛 郭芳 管国芳 《中华耳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10-912,共3页
脑膜脑膨出是指脑组织连同其被覆的硬脑膜经颅骨缺损区域膨出颅外,根据其病因可分为先天性、创伤性、医源性和感染继发性[1]。脑膜脑膨出发病率低,约为1/35000,其中仅10%累及颅底[2]。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脑膜脑膨出多见于鼻颅底外科,耳... 脑膜脑膨出是指脑组织连同其被覆的硬脑膜经颅骨缺损区域膨出颅外,根据其病因可分为先天性、创伤性、医源性和感染继发性[1]。脑膜脑膨出发病率低,约为1/35000,其中仅10%累及颅底[2]。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脑膜脑膨出多见于鼻颅底外科,耳科病例较为罕见,合并慢性中耳炎者更为少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中耳炎 脑膜脑膨出 中耳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鼓室成形术后咽鼓管功能的评估 被引量:2
3
作者 邓原 杨梅 +4 位作者 朱维维 黄兴玉 李强 刘兆辉 张春林 《中华耳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4-219,共6页
目的评估慢性化脓性中耳炎(chronic suppurative otitis media,CSOM)鼓室成形术后患者的咽鼓管功能状态,并分析其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1月至2022年9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CSOM患者139例(141耳)... 目的评估慢性化脓性中耳炎(chronic suppurative otitis media,CSOM)鼓室成形术后患者的咽鼓管功能状态,并分析其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1月至2022年9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CSOM患者139例(141耳)作为试验组,因创伤性鼓膜穿孔行鼓膜修补术的患者36例(36耳)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在全麻下完成手术并按时随访。术后3月时采用耳内镜检查评分、Valsalva测试、7项咽鼓管功能障碍问卷(7-item eustachian tube dysfunction questionnaire,ETDQ-7)评估鼓室成形术后咽鼓管功能状态并赋值评分,进一步分析术后咽鼓管功能状态对鼓室成形术临床疗效的影响。结果试验组术后鼓膜愈合率为96.5%,术后平均气导听阈(pure tone threshold average,PTA)和气骨导差值(Air-bone conduction gap,ABG)分别为(31.80±14.84)dB HL和(18.67±10.12)dB HL,术后PTA较术前明显降低,术后ABG较术前明显缩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咽鼓管功能评分(postoperative eustachian tube score,post-ETS)分值分别为(1.36±1.46)分和(0.75±1.22)分,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术后咽鼓管功能状态,试验组分为咽鼓管功能良好(eustachian tube well,ETW)(115耳)和咽鼓管功能障碍(eustachian tube dysfunction,ETD)(26耳)两亚组,两亚组术后鼓膜愈合率分别为97.4%(112/115耳)和92.3%(24/26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亚组术后PTA分别为(29.23±13.59)dB HL和(43.19±15.03)dB HL,术后ABG分别为(17.10±9.46)dB HL和(25.62±10.50)dB HL,两亚组的术前术后PTA差值分别为(13.48±8.52)dB HL和(6.19±5.39)dB HL,术前术后ABG差值分别为(11.97±8.91)dB HL和(4.92±5.40)dB HL,ETD组的PTA差值和ABG差值均小于ETW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部分患者术前无明显ETD的CSOM,术后综合评估存在ETD,并且术后咽鼓管功能状态与术后听力改善程度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鼓室成形术 咽鼓管功能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龄慢性中耳炎患者Ⅰ型鼓室成形术后咽鼓管功能变化与耳鸣的关系
4
作者 李兴程 徐静 《中华耳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5-192,共8页
目的探究不同年龄慢性中耳炎(chronic otitis media,COM)患者Ⅰ型鼓室成形术后咽鼓管功能变化与耳鸣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科2021年1月到2023年12月收治的行鼓室成形术的COM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年龄分... 目的探究不同年龄慢性中耳炎(chronic otitis media,COM)患者Ⅰ型鼓室成形术后咽鼓管功能变化与耳鸣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科2021年1月到2023年12月收治的行鼓室成形术的COM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年龄分为A组、B组、C组,根据患者术前是否伴有耳鸣分为耳鸣组和无耳鸣组。比较COM患者临床资料、术前、术后1周、术后3月、术后6月七项咽鼓管功能障碍症状评分量表(sevenitem eustachian tube dysfunction questionnaire,ETDQ-7)评分、听力水平。分析耳鸣组临床疗效、耳鸣残障量表(tinnitus handicap inventory,THI)评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组、B组、C组耳鸣的危险因素、ETDQ-7评分与耳鸣的关系。结果术后A组、B组、C组ETDQ-7评分、听力水平均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术后3月、术后6月,A组、B组、C组ETDQ-7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高于A组、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耳鸣组与无耳鸣组性别、年龄、ETDQ-7评分、病程、气导听阈、气骨导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A组、B组、C组治愈率分别为60.00%、25.00%、1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术后6月,A组、B组、C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耳鸣组术后THI评分显著下降。年龄、ETDQ-7评分、气导听阈、气骨导差是影响COM患者耳鸣的危险因素。咽鼓管功能与术前耳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独立相关性(OR=1.95,95%CI:1.86~2.05,P<0.01)。结论不同年龄COM患者鼓室成形术后ETDQ-7评分、听力水平均有所提高,咽鼓管功能与术前耳鸣显著相关,存在独立相关性,是影响患者耳鸣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中耳炎 年龄 鼓室成形术 咽鼓管功能 耳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耳道袖套皮瓣+舌状筋膜瓣技术在鼓膜重建中的应用
5
作者 万苡辰 孙建军 《中华耳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4-88,共5页
目的研究外耳道袖套皮瓣-舌状筋膜瓣技术修复鼓膜大穿孔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6月至2024年6月在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施行的袖套-舌形瓣鼓室成形手术患者73例,穿孔面积占鼓膜截面积50%~75%的大穿孔66例,穿孔面积大于鼓膜截面积75... 目的研究外耳道袖套皮瓣-舌状筋膜瓣技术修复鼓膜大穿孔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6月至2024年6月在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施行的袖套-舌形瓣鼓室成形手术患者73例,穿孔面积占鼓膜截面积50%~75%的大穿孔66例,穿孔面积大于鼓膜截面积75%的特大穿孔7例,观察患者的鼓膜愈合情况与手术前-后听力学指标。结果应用该技术重建鼓膜的愈合率达94.52%(69/73例),术后纯音测听(pure tone audiometry,PTA)较前提高,PTA提升中位数8.75(1.25,16.25)dB;术后气骨导差(air-bone gap,ABG)较术前缩小,ABG缩小中位数7.5(0.63,13.75)dB。鼓膜大穿孔和特大穿孔的愈合率无显著性差异(P=0.338)。结论外耳道袖套皮瓣-舌形筋膜瓣技术兼顾了局部血运、耳道成形、鼓膜形态以及与耳道的解剖关系,显现出良好的鼓膜愈合率和听力学改善,为临床复杂鼓膜的重建提供了一种新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鼓膜穿孔 鼓室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聋左慈丸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俊 司远征 +1 位作者 马赛 张乐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7-120,共4页
目的 观察耳聋左慈丸联合西医疗法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2022年1月—2022年12月于医院耳鼻喉科治疗的200例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00例,对照... 目的 观察耳聋左慈丸联合西医疗法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2022年1月—2022年12月于医院耳鼻喉科治疗的200例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西医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耳聋左慈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和不良反应情况,以及治疗前后听力水平、耳积液炎症因子水平变化。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为(80.00%,80/100),试验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0.00%,90/100),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的有效率明显升高(P<0.05)。治疗前、治疗后1周两组患者的ETDQ-7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3周后,试验组患者的ETDQ-7水平相较于对照组均明显下降(P<0.01)。干预完成后,试验组患者耳鸣、耳闷、听力下降以及鼓室积液等主要症状评分水平相较于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1)。干预完成后,与对照组患者比较,试验组患者0.5、1、2 kHz的纯音听阈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耳积液炎症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完成后,试验组患者耳积液中IL-1β、IL-8以及TNF-α水平相较于对照组均明显下降(P<0.01)。干预过程中所有患者的主要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痛腹泻、头晕头痛等,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聋左慈丸联合西医疗法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提高患者听力水平,改善临床症状,抑制局部炎症反应,且无不良反应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聋左慈丸 慢性分泌性中耳炎 听力水平 炎症因子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鼓膜穿孔特征与听力损失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柴静 边盼盼 +1 位作者 徐百成 郭玉芬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6-220,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鼓膜穿孔特征与听力损失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7月~2023年7月于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确诊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并行Ⅰ型鼓室成形术治疗的80例患者(104耳)的纤维耳内镜图像及完整的听力学资... 目的探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鼓膜穿孔特征与听力损失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7月~2023年7月于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确诊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并行Ⅰ型鼓室成形术治疗的80例患者(104耳)的纤维耳内镜图像及完整的听力学资料。采用ImageJ图像软件测量鼓膜穿孔面积,以穿孔边界面积占完整鼓膜边界面积的百分比(RAp值)为鼓膜穿孔相对面积。分析不同面积鼓膜穿孔、穿孔涉及象限、穿孔边缘是否钙化以及穿孔范围是否累及锤骨柄与气骨导差(ABG)的关系。结果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鼓膜穿孔患者的鼓膜穿孔面积与平均气骨导差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2)=0.141,P<0.0001),相对穿孔面积越大者ABG越大;穿孔累及锤骨柄的患者较未累及锤骨柄的患者气骨导差更大(P<0.05);鼓膜穿孔边缘钙化情况和穿孔位置对听力损失的影响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结论鼓膜穿孔引起的传导性听力损失与穿孔大小和穿孔是否累及锤骨柄有关,穿孔相对面积越大及穿孔累及锤骨柄患者的传导性听力损失往往更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鼓膜穿孔 传导性听力损失 鼓膜钙化 锤骨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生活质量量表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中的差异比较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琴 李思璇 +3 位作者 陈迟 边盼盼 郭玉芬 徐百成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7-182,共6页
目的使用慢性中耳炎疗效调查量表(chronic otitis media outcome test,COMOT-15)和苏黎世慢性中耳炎量表(Zurich chronic middle ear inventory,ZCMEI-21)评估慢性化脓性中耳炎(chronic suppurative otitis media,CSOM)及中耳胆脂瘤患... 目的使用慢性中耳炎疗效调查量表(chronic otitis media outcome test,COMOT-15)和苏黎世慢性中耳炎量表(Zurich chronic middle ear inventory,ZCMEI-21)评估慢性化脓性中耳炎(chronic suppurative otitis media,CSOM)及中耳胆脂瘤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HRQoL)的总体情况,比较两份问卷相关性及差异。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行手术治疗的101例CSOM和中耳胆脂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COMOT-15及ZCMEI-21,结合患者性别及气导平均听阈(air conduction-pure tone average,AC-PTA)比较患者的HRQoL,采用Cronbach'sα评价内部一致性并作为信度指标,使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量表之间的相关性及与患耳AC-PTA间的相关性,使用Mann-Whitney U检验探究性别与量表间的相关性。结果101例患者两种量表得分均呈正态分布,除COMOT-15耳部症状维度(Cronbach'sα=0.602)和ZCMEI-21耳部症状维度(Cronbach'sα=0.473)外,两份问卷总维度和子维度均表现出满意的内部一致性。CO-MOT-15和ZCMEI-21的总维度与子维度之间存在中等到强的相关性;术侧患耳AC-PTA与两份量表总维度、耳部症状、听力、社会心理维度之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耳部症状维度与两份量表总维度、听力、社会心理维度之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COMOT-15和ZCMEI-21在性别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结论两种量表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强相关性,但侧重点不同。COMOT-15侧重听力,涉及不同场景下的听力情况,适合以听力为重点的研究。ZCMEI-21提供了慢性中耳炎耳部症状的综合评估,如眩晕、耳流脓等症,在社会心理、就医问题上,更能反映患者心理健康及对医疗需求的真实情况,同时应严格规范量表的时间窗以确保数据的真实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中耳胆脂瘤 慢性中耳炎疗效调查量表 苏黎世慢性中耳炎量表 性别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咽鼓管功能检测和结果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倩 田家旺 +2 位作者 李凌伟 黎志成 李永奇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60-764,共5页
目的系统性评估慢性化脓性中耳炎(chronic suppurative otitis media,CSOM)患者咽鼓管功能障碍(eustachian tube dysfunction,ETD)发生率,并对常用几种咽鼓管功能检测方法的结果进行综合比较,探讨咽鼓管功能评估的最佳方法组合。方法选... 目的系统性评估慢性化脓性中耳炎(chronic suppurative otitis media,CSOM)患者咽鼓管功能障碍(eustachian tube dysfunction,ETD)发生率,并对常用几种咽鼓管功能检测方法的结果进行综合比较,探讨咽鼓管功能评估的最佳方法组合。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2年11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接受住院手术治疗的CSOM患者116例(合并中耳胆脂瘤17例)。应用7项咽鼓管功能障碍问卷(7-item eustachian tubedysfunctionquestionnaire,ETDQ-7)评分、咽鼓管鼓室气流动态图(tubotympanoaerodynamicgraphy,TTAG)法、音响法、动态慢动作视频内镜(dynamic slow motion video endoscopy,DSVE)法检测和评估咽鼓管功能,对上述4种检查方法评估ETD阳性率、结果一致性进行分析,比较患耳与健耳咽鼓管功能。结果116例(120耳)完成ETDQ-7法、TTAG法和音响法检测,85例(88耳)完成DSVE法检查。ETDQ-7评分、TTAG法、音响法、DSVE法检测ETD阳性率分别为53.3%(64/120)、70.0%(84/120)、45.8%(55/120)、94.3%(83/88)。TTAG法与DSVE法的一致率最高;音响法与DSVE法一致率最低;ETDQ-7评分、TTAG法和音响法一致性较好。单耳CSOM患者患耳ETDQ-7评分、TTAG法ETD阳性率均高于健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耳DSVE法、音响法ETD阳性率与健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SOM患者中ETD发生率较高,TTAG法检测ETD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主观、客观检测方法联合应用,即ETDQ-7评分结合TTAG法和音响法,可提高CSOM患者咽鼓管功能检测结果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咽鼓管功能 咽鼓管-鼓室气流动态图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术前术后听力分析
10
作者 刘雯宇 李光启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7-561,共5页
目的通过收集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术前术后的纯音测听数据,分析其听力在术后不同时期不同频率的恢复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8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医院收治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54例,共56耳,所有患... 目的通过收集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术前术后的纯音测听数据,分析其听力在术后不同时期不同频率的恢复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8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医院收治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54例,共56耳,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了乳突CT、耳内镜检查和纯音测听检查及术后定期门诊观察鼓膜愈合情况和进行纯音测听,并分析其术后不同时期的气导(AC)、骨导(BC)及气骨导差(ABG)的变化情况。结果患者各频率的ABG在术前及术后均有差异性(P<0.05);比较术后不同时期气导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500 Hz和1000 Hz的ABG在术后不同时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0 Hz的ABG在术后不同时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按术中是否置入人工听骨分组,比较术前500 Hz、1000 Hz和4000 Hz的AB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术前术后各频率各时期的气导均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各个频率的听力损失及术后听力恢复是有差异的,有人工听骨置入者术前听力较差,且500 Hz、1000 Hz和4000 Hz的ABG大于无人工听骨置入者;术后各频率的恢复的时间也有差异,患者的听力总体上会在术后3~6个月内得到提高并维持稳定;其中,2000 Hz的听力在术后1~2月稳定,500 Hz、1000 Hz听力提高的时间需要延长至术后3~6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纯音测听 气骨导差 听力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MM与主观评分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和分泌性中耳炎咽鼓管功能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22
11
作者 江黎珠 钟时勋 +2 位作者 胡国华 宗小芳 康厚墉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05-309,共5页
目的探讨咽鼓管测压(Tubomanometry,TMM)联合主观评分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和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咽鼓管功能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对180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229患耳,对侧正常耳131耳,68例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98患耳,对侧正常耳38耳,以及... 目的探讨咽鼓管测压(Tubomanometry,TMM)联合主观评分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和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咽鼓管功能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对180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229患耳,对侧正常耳131耳,68例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98患耳,对侧正常耳38耳,以及作为正常对照的24例耳鸣患者48耳,采用TMM检测获得客观咽鼓管(ET)功能评分。其次,另选择Valsalva动作能否完成和吞咽是否可听到click声作为主观评分。而客观ET评分加上主观评分获得总分。分析比较慢性化脓中耳炎和正常耳,分泌性中耳炎与正常耳在ET评分、主观评分、总分间的差异。结果1、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中患耳ET评分、主观评分、总分分别为2.86±2.41、2.01±1.42、4.87±3.24,正常耳分别为4.96±1.73、3.21±1.13、8.17±2.27,结果显示患耳ET评分、主观评分及总分显著低于正常耳(P=0.000,P=0.000,P=0.000)。2、5例外耳道或鼓室内有肉芽形成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耳,ET评分低,但主观评分却较高,结果互相矛盾。3、10例单侧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穿孔耳ET评分为5.80±0.42(满分6分)、主观评分3.50±0.53(满分4分),而对侧未穿孔耳ET评分为5.60±0.52(满分6分),主观评分1.50±0.53(满分4分),结果显示未穿孔耳ET评分与主观评分互相矛盾。4、慢性分泌性中耳炎中患耳ET评分、主观评分、总分分别为2.17±2.13、1.58±1.38、3.76±2.78,正常耳分别为4.96±1.73、3.21±1.13、8.17±2.27,结果显示ET评分、主观评分及总分显著低于正常耳(P=0.000,P=0.000,P=0.000)。5、7例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症状耳ET评分和主观评分高,而无症状耳ET评分和主观评分却低,两组间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7,P=0.026)。结论1、评估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咽鼓管功能,ET评分、主观评分、总分三者具同等价值。2、当外耳道或鼓室有肉芽阻塞,可出现ET评分与主观评分矛盾,评判功能时需结合耳镜或颞骨CT了解患耳外耳道及中耳鼓室情况,这样可更客观地分析患耳的咽鼓管开放功能。3、对单侧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鼓膜大穿孔患者,当穿孔耳ET、主观评分高时,无穿孔耳可出现ET评分高,而主观评分低的矛盾现象。4、评估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咽鼓管功能,ET评分、主观评分、总分三者具同等价值。5、部分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可出现症状耳与无症状耳评分结果相反,需结合纯音测听和声阻抗综合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鼓管测压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慢性分泌性中耳炎 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细菌学监测和药物敏感性动态分析 被引量:35
12
作者 熊观霞 白晶 +3 位作者 吴旋 江广理 陈锡辉 文卫平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28-234,259,共8页
【目的】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脓性分泌物的细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进行动态检测,以了解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致病菌的变化趋势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取近3年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住院患者的鼓室内脓液行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取得细菌分... 【目的】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脓性分泌物的细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进行动态检测,以了解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致病菌的变化趋势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取近3年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住院患者的鼓室内脓液行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取得细菌分离率的排序,致病菌的药物敏感度、各类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和相应的抑菌株数,并与本课题组在2002-2005年间同样题材的研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近3年369耳中培养有微生物生长254耳,其中细菌231耳、真菌23耳,1例患耳同时检出细菌和真菌。细菌检出率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71耳(占30.74%),铜绿假单胞菌53耳(占22.94%),金黄葡萄球菌44耳(占19.05%),奇异变形杆菌12耳(占5.19%);(2)胆脂瘤型中耳炎以奇异变形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为主,非胆脂瘤型中耳炎中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感染为主。绿脓杆菌感染耳中骨质破坏相对较重。(3)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和亚胺培南敏感;奇异变形杆菌对实验药物的敏感度都很高;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金黄葡萄球菌对喹努普汀/达福普汀、替考拉宁、万古霉素、莫西沙星、庆大霉素、环丙沙星都敏感。环丙沙星和莫西沙星的浓度在0.5μg/mL时对上述四种细菌有90%以上的抑菌作用。(4)近3年与2002-2005年期间的药物敏感试验相比,4种常见致病菌的药物敏感度基本相似。【结论】近年来慢性中耳炎活动期患者分泌物的致病菌分布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奇异变形杆菌为主;四种常见细菌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分型和骨质破坏中各有特点;药敏实验对临床用药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细菌培养 药物敏感 最小抑菌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突病变切除加鼓室成形术与单纯鼓室成形术治疗中耳炎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18
13
作者 方敏 杨贵军 +3 位作者 李朝军 杨莉 邝邵景 莫海兰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5-80,共6页
目的比较乳突病变切除加鼓室成形术与单纯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OVID、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创建到2015年1月的文献数据,纳入比较乳突病变切除加鼓室成形... 目的比较乳突病变切除加鼓室成形术与单纯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OVID、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创建到2015年1月的文献数据,纳入比较乳突病变切除加鼓室成形术与单纯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随机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文献,采用RevMan5.2软件包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分析两种术式的鼓膜修补愈合率、气导和骨导听阈。结果共检索到13篇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其中5篇随机对照研究,8篇队列研究;总患病耳数为2 136耳,行乳突病变切除加鼓室成形术812耳,行单纯鼓室成形术1 324耳。两种手术方式的鼓膜愈合率分别为87.11%(696/799)和87.55%(1 139/1 3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2,95%CI(0.99,1.06),P=0.20];两种术式患者术后气骨导差≤20dB的耳数分别占79.42%(328/413)和79.17%(475/6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99,95%CI(0.93,1.06),P=0.76];两种术式术后气导平均听阈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0.01,95%CI(-0.29,0.31),P=0.93]。结论治疗乳突感染已被良好控制、非活动期但鼓室长期潮湿、中耳黏膜增厚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乳突病变切除不能提高鼓室成形术后鼓膜愈合率,也不会影响鼓室成形术后听力提高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突切除 鼓室成形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手术前后患者生活质量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35
14
作者 谭沛 陈阳 +3 位作者 邱建华 陈俊 高伟 许敏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11年第2期195-199,共5页
目的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评价手术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chronic suppurative otitis media,CSOM)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2009年9月至2010年5月符合纳入标准的78例CSOM患者术前、术后分别接受中文版《慢性耳病调查量表》(The Chinese ver... 目的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评价手术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chronic suppurative otitis media,CSOM)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2009年9月至2010年5月符合纳入标准的78例CSOM患者术前、术后分别接受中文版《慢性耳病调查量表》(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Chronic Ear Survey,CCES)问卷调查,分析手术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57名患者在术后2~6月完成术后随访及调查,结果如下:(1)手术前后生活质量CCES总评分无显著变化;(2)术后症状评分较术前有明显改善;(3)术后生活限制及心理影响评分较术前无明显变化;(4)听骨链重建手术患者术后生活限制较术前增加。11名患者完成术后10~12月随访调查。术后各项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中耳炎手术患者术后恢复是长期过程,术前谈话应充分解释术后半年内的症状、生活限制及心理影响,使其对手术预后有正确的认知,减轻术后心理困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问卷调查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人工听骨在Ⅰ期鼓室成形术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7
15
作者 罗五根 张剑 +2 位作者 曾亮 蔡艳臣 江红群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观察钛人工听骨在慢性中耳炎患者进行Ⅰ期听力重建鼓室成形术中的应用情况,为钛人工听骨的临床使用提供参考。方法以2008年9月至2010年6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住院手术的慢性中耳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29... 目的观察钛人工听骨在慢性中耳炎患者进行Ⅰ期听力重建鼓室成形术中的应用情况,为钛人工听骨的临床使用提供参考。方法以2008年9月至2010年6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住院手术的慢性中耳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299例(耳)使用钛人工听骨进行I期听力重建鼓室成形术的疗效,对患者进行纯音听力检查,比较术前和术后气骨导差的变化。手术方法均为开放式鼓室成形术,视上鼓室外侧壁(桥)保留与否和植入人工听骨类型的不同,将术后听力结果随访完整的112例病例分为三组:组一:留桥鼓室成形术,植入PORP;组二:断桥鼓室成形术,植入PORP;组三:断桥鼓室成形术,植入TORP。结果 :术后随访3月至1年,术后气骨导差≤20dB者共43例,其中植入部分人工听骨(PORP)42例,植入全人工听骨(TORP)1例。组一与组二比较,术后气骨导差无统计学意义,但各组之间术前与术后气骨导差改善均有统计学意义,植入PORP组比植入TORP组术后气骨导差改善更明显,且有统计学意义。所有病例无胆脂瘤复发,3例人工听骨排出。结论手术方式与术后听力改善无关,植入的方式与术后听力改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小骨假体 鼓室成形术 听骨链重建 慢性中耳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耳内镜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手术中上鼓室隔分区比较研究 被引量:21
16
作者 刘静 蔡鑫章 +2 位作者 冯永 贺楚峰 梅凌云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90-894,共5页
目的通过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耳内镜手术中上鼓室隔分区比较研究,探讨以上鼓室隔为界的中耳分区方法对耳内镜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手术的指导意义。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于我科就诊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患者69名(69耳)。所有的患者... 目的通过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耳内镜手术中上鼓室隔分区比较研究,探讨以上鼓室隔为界的中耳分区方法对耳内镜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手术的指导意义。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于我科就诊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患者69名(69耳)。所有的患者均进行术前听力学、颞骨HRCT检查,并根据患者术前颞骨HRCT分为中耳腔有阴影组和无阴影组,并对有阴影组的患耳病变区CT值进行测量。所有的患者均在耳内镜下手术。术中分别于以上鼓室隔为界的前下部分和后上部分取0.2×0.2cm^2的粘膜标本,术后对收取的粘膜标本进行P物质(SP)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有阴影组和无阴影组术前气骨导差、手术方式、前下部分和后上部分SP表达量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通过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术前颞骨HRCT、耳内镜手术中所见以及对术后不同分区粘膜SP免疫组化的病理学研究发现:以上鼓室隔为界的中耳前下和后上两部分无论是在CT、手术发现还是病理都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为上鼓室隔分区方法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耳内镜手术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中耳炎 上鼓室隔 耳内镜手术 HRCT P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55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病原学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13
17
作者 刘佳丽 王维 +5 位作者 王子萌 金春芳 范芳梅 马毓蓉 何於娟 余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2349-2352,共4页
目的了解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耳分泌物病原微生物类型及致病菌的药物敏感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住院患者(纳入患者555例,共计571耳,其中男性272耳,女性299耳)耳分泌物,经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目的了解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耳分泌物病原微生物类型及致病菌的药物敏感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住院患者(纳入患者555例,共计571耳,其中男性272耳,女性299耳)耳分泌物,经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进行病原微生物分离率的排序,检测致病菌的药物敏感度。结果 571耳中培养有微生物生长379耳(占66.37%),其中细菌334耳(占88.13%)、真菌47耳(占12.40%)。细菌检出率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91耳(占57.19%)、金黄色葡萄球菌58耳(占17.37%)、铜绿假单胞菌31耳(占9.28%)。药物敏感性因菌种而异。结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活动期患者耳分泌物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药敏试验对临床用药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细菌培养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耳胆脂瘤的HRCT诊断 被引量:23
18
作者 杨军乐 董季平 宁文德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5期330-332,共3页
目的 :探讨中耳胆脂瘤HRCT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 66例中耳胆脂瘤患者术前临床和HRCT检查资料 ,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66例中耳胆脂瘤HRCT表现为鼓室 /鼓窦内团块状软组织影和骨质改变 ,包括听骨硬化、... 目的 :探讨中耳胆脂瘤HRCT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 66例中耳胆脂瘤患者术前临床和HRCT检查资料 ,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66例中耳胆脂瘤HRCT表现为鼓室 /鼓窦内团块状软组织影和骨质改变 ,包括听骨硬化、移位、破坏 ,盾板破坏及中耳腔扩大 ,有的还伴有乙状窦、天盖、面神经管及水平半规管的破坏。结论 :依据中耳腔内软组织影的分布、形态及骨质改变等特点 ,中耳胆脂瘤可通过HRCT做出诊断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脂瘤 慢性中耳炎 高分辨力CT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术前颞骨CT检查对术式选择的意义 被引量:10
19
作者 季立 刘阳 +2 位作者 华清泉 廖华 孙建军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18-220,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术前颞骨CT检查在术式选择中的作用。方法 101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术前行颞骨HRCT检查,结合听力学及耳内镜检查情况选择不同手术方式,并将术中所见(包括乳突、鼓窦、上鼓室以及听骨链及鼓室粘膜状态)与... 目的探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术前颞骨CT检查在术式选择中的作用。方法 101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术前行颞骨HRCT检查,结合听力学及耳内镜检查情况选择不同手术方式,并将术中所见(包括乳突、鼓窦、上鼓室以及听骨链及鼓室粘膜状态)与术前颞骨CT扫描结果比较。结果 101例患者中,39例术前CT显示乳突鼓窦未见密度增高影,均行鼓室成形术,其中术前CT显示听骨病变1例,而术中发现听骨链病变8例,二者符合率为12.5%(1/8);62例术前CT显示鼓窦、乳突腔有低密度影充填,但乳窦气房存在,无骨质吸收及破坏,鼓窦入口无扩大45例,行鼓室成形术,其中4例显示听骨链有病变,28例显示鼓室粘膜增厚,均行鼓室成形术,而术中发现听骨病变15例,鼓室黏膜病变19例,两种病变的术前CT与术中所见的符合率分别为26.67%(4/15)和67.86%(19/28);其余17例术前CT显示鼓室、鼓窦入口、乳突有低密度影充填,且乳窦气房骨质吸收和破坏,鼓室入口扩大,均行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术前CT与术中所见一致,均可见听骨链及乳突、鼓窦病变。所有患者术后三个月的干耳率为93.07%(94/101),言语频率平均气导听力提高15~18dB。结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术前颞骨CT检查对听骨链、鼓室粘膜病变的评估的准确性有限,部分患者需要行颞骨高分辨率CT三维重建检查,不能仅凭CT决定术式,应结合听力学检查决定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CT 鼓室成形术 乳突开放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整鼓室的乳突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与开放式鼓室成形术的比较 被引量:14
20
作者 王文 周勤 +1 位作者 伍春霞 刘少峰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2期190-193,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中耳炎和胆脂瘤中耳炎手术方式及适应症的选择,比较完整鼓室的乳突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与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二种术式治疗慢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7年5月期间97例(99耳),其中胆脂瘤中耳炎71耳,慢性中耳... 目的探讨慢性中耳炎和胆脂瘤中耳炎手术方式及适应症的选择,比较完整鼓室的乳突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与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二种术式治疗慢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7年5月期间97例(99耳),其中胆脂瘤中耳炎71耳,慢性中耳炎28耳,根据病灶范围选用完整鼓室的乳突开放式鼓室成形术(A组)22例(22耳)与开放式鼓室成形术(B组)75例(77耳)。对二组病例术前和术后纯音测听平均值PAT(500、1kHz、2kHz、4kHz)、气骨导差(ABG)等进行统计与比较。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 ̄34个月,总干耳率93.9%(93/99),胆脂瘤复发率为7.0%(5/71);术后气导(AC)提高值≥10dB为60.6%,气骨导差(ABG)≤20dB为29.3%;其中A组术后AC提高值≥10dB为90.9%,ABG≤20dB为54.5%;B组术后AC提高值≥10dB为51.9%,ABG≤20dB为22.1%。慢性中耳炎两组术后AC提高值及ABG经独立样本t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完整鼓室的乳突开放式鼓室成形术较开放式鼓室成形术听力提高效果满意,干耳时间相似,但要选择适合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脂瘤 中耳炎 听力 乳突切除术 鼓室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