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9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ole of Rehabilitation Counseling and Psychology in Working with Individuals with Work-related Chronic Pain Injuries: An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Chronic Pain and Work Injur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1
作者 Gloria K. Lee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6年第9期753-757,共5页
This paper addresses the topic of an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 of chronic pain management from a biopsychosocial perspective. The first section provide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definitions and theories of chronic pain... This paper addresses the topic of an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 of chronic pain management from a biopsychosocial perspective. The first section provide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definitions and theories of chronic pain and the various contributing factors (psychological, interpersonal/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support, and vocational). The second section presents the role of various health care professions (medical doctors, nurses, physical therapists, occupational therapists, psychologists and rehabilitation counselors) and the evidence of their treatment effectiveness. The third section discusses the concept of an interdisciplinary pain rehabilitation program (IPRP) and its evidence to support its effectiveness. Finally, the clinical implications of rehabilitation counseling and psychology as part of the inter-disciplinary program in treating individuals with chronic pain will be highligh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ronic pain WORK-RELATED REHABILITATION PSYCHOLOGY COUNSELING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胆泻肝汤结合雷火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蔡群 郭勤 +2 位作者 刘盈君 郭芳芳 袁康妮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36,共4页
目的研究龙胆泻肝汤结合雷火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2月诊治的160例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均分为4组,单纯西药组、西药+雷火灸组、... 目的研究龙胆泻肝汤结合雷火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2月诊治的160例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均分为4组,单纯西药组、西药+雷火灸组、单纯中药组、中药+雷火灸组各40例。观察并比较4组的疗效,疼痛症状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IPSS)、国际勃起功能评分表(international index of erectile function-5,IIEF-5)、最大尿流率(the maximum urine flow rate,Qmax)、尿量(urine volume,VV)、前列腺小体外泄蛋白(prostate-specific extracellular vesicle protein,PSEP),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单纯西药组、西药+雷火灸组、单纯中药组、中药+雷火灸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0%(32/40)、87.50%(35/40)、77.50%(31/40)、97.50%(39/40),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雷火灸组总有效率最高。治疗前4组VAS、IPSS、IIEF-5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组VAS、IPSS评分均降低,IIEF-5评分均升高,且以中药+雷火灸组各项评分变化更显著(P<0.05)。治疗前4组Qmax、VV、PSE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组患者Qmax、VV均显著升高,PSEP水平均显著下降,以中药+雷火灸组Qmax、VV值最高,PSEP水平最低,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西药组、西药+雷火灸组、单纯中药组、中药+雷火灸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00%(6/40)、12.50%(5/40)、7.50%(3/40)、10.00%(4/4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龙胆泻肝汤结合雷火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的效果显著,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症状,改善其排尿及性功能障碍状况,并且安全性良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 雷火灸 龙胆泻肝汤 左氧氟沙星 盐酸坦索罗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程序性坏死在慢性疼痛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赵庆祥 吴小娟 +1 位作者 王金燕 高勇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70-875,共6页
慢性疼痛是一种临床高发的顽固性疾病,但目前尚无显效的治疗措施,明确其发病机理一直是医学研究的重要方向。细胞程序性坏死(Nec)是一种新发现的可调控性细胞死亡模式,最新研究表明,Nec可通过不同的分子机制促使慢性疼痛的发生和发展,... 慢性疼痛是一种临床高发的顽固性疾病,但目前尚无显效的治疗措施,明确其发病机理一直是医学研究的重要方向。细胞程序性坏死(Nec)是一种新发现的可调控性细胞死亡模式,最新研究表明,Nec可通过不同的分子机制促使慢性疼痛的发生和发展,条件性敲除或给予靶向药物抑制Nec关键通路蛋白的活性均可显著改善动物模型所形成的疼痛异常行为,故Nec可能是一种有效治疗慢性疼痛的新突破口。基于上述背景,本文针对Nec的激活途径、在慢性疼痛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可能的分子机制进行重点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程序性坏死 慢性疼痛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护一体化延续护理模式在慢性伤口病人中的应用
4
作者 刘娜 刘洽 +6 位作者 安俊红 高凯霞 王娟 张敏锐 白丽 郑若楠 程俊香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97-1000,共4页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延续护理模式在慢性伤口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12月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伤口造口门诊就诊的100例慢性伤口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延...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延续护理模式在慢性伤口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12月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伤口造口门诊就诊的100例慢性伤口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延续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医护一体化延续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比较两组病人伤口愈合时间、伤口愈合情况、疼痛得分、生活质量得分、病人满意度及医疗费用。结果:干预后,试验组伤口愈合时间[(54.46±12.50)d]短于对照组[(64.78±7.95)d],伤口愈合率(94%)高于对照组(80%),疼痛得分[0(0,1)分]低于对照组[2(0,3)分],生活质量得分[(80.84±8.53)分]高于对照组[(74.28±11.05)分],医疗费用[(1824.40±583.66)元]少于对照组[(2893.90±1142.25)元],病人总满意度(98.0%)高于对照组(8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延续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慢性伤口病人的伤口愈合效果,降低疼痛,提高病人满意度和生活质量,降低医药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一体化模式 延续护理 慢性伤口 疼痛 满意度 生活质量 医疗费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超声深度学习模型诊断腰部多裂肌慢性损伤
5
作者 闫龙涛 毛鹏 +5 位作者 朱谦 张超 陈伊葶 郑锐 张明博 樊碧发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43-448,共6页
目的:多裂肌作为稳定脊柱的核心肌群,其慢性退行性改变导致腰痛。本研究通过三维超声成像解析多裂肌纹理,探索人工智能无创评估腰部慢性损伤的可行性。方法:纳入2024年5月至2025年1月在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就诊的46例腰痛病人,采用三维... 目的:多裂肌作为稳定脊柱的核心肌群,其慢性退行性改变导致腰痛。本研究通过三维超声成像解析多裂肌纹理,探索人工智能无创评估腰部慢性损伤的可行性。方法:纳入2024年5月至2025年1月在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就诊的46例腰痛病人,采用三维容积探头采集L2~S1节段双侧多裂肌共368个三维超声容积数据。同步记录病人临床资料。以MRI脂肪浸润诊断为金标准,分别构建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机器学习模型和深度卷积神经网络(deep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DCNN)模型进行特征分析,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比较模型性能。结果:DCNN模型诊断多裂肌脂肪浸润的准确率达69%(AUC=0.76),显著优于RF模型的62%(AUC=0.68)(P=0.032)。结论:基于三维超声的深度学习技术能有效评估多裂肌慢性损伤,为腰痛的精准诊疗提供了新型无创影像学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超声 多裂肌 深度学习 脂肪浸润 慢性腰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芍药散辅以循经按摩对气虚血瘀型慢性盆腔痛盆底康复患者疗效分析
6
作者 陈嫣 叶利群 +3 位作者 杨晨 王春华 冯洪波 郑书真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0-103,共4页
目的分析当归芍药散辅助循经按摩对气虚血瘀型慢性盆腔痛盆底康复患者临床疗效。方法纳入医院2021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112例气虚血瘀型慢性盆腔痛患者,使用简单随机法分别纳入研究组(56例)、对照组(56例),两组均接受盆底康复干预及... 目的分析当归芍药散辅助循经按摩对气虚血瘀型慢性盆腔痛盆底康复患者临床疗效。方法纳入医院2021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112例气虚血瘀型慢性盆腔痛患者,使用简单随机法分别纳入研究组(56例)、对照组(56例),两组均接受盆底康复干预及循经按摩,研究组加用当归芍药散口服;两组治疗均持续12周。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盆底静息电位、生活质量变化,并评估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12周后下腹疼痛、腰骶疼痛、带下异常、劳累后加重、神疲乏力症状积分,盆底前后静息电位均较治疗前下降,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研究组治疗12周后各项临床症状积分、盆底前后静息电位均低于对照组,其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周、4周、8周、12周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研究组治疗后各时点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12周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76.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盆底康复及循经按摩的基础上,应用当归芍药散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疼痛、调节盆底静息电位,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临床疗效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芍药散 循经按摩 气虚血瘀 慢性盆腔痛 盆底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伤口疼痛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被引量:4
7
作者 罗智燕 徐泽俊 +3 位作者 杨学芳 王丽 李萍 蒋晓华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56,共6页
目的评价和整合慢性伤口疼痛管理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按照“6S”证据金字塔模型,通过检索国内外专业网站以及数据库中关于慢性伤口疼痛评估与管理的相关证据。检索时间范围为建库至2024年4月。结果共纳入文献12篇,包括... 目的评价和整合慢性伤口疼痛管理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按照“6S”证据金字塔模型,通过检索国内外专业网站以及数据库中关于慢性伤口疼痛评估与管理的相关证据。检索时间范围为建库至2024年4月。结果共纳入文献12篇,包括1篇指南,4篇证据总结,3篇最佳临床实践,2篇系统评价,1篇专家共识,1篇类试验研究。从疼痛管理总原则、疼痛评估内容、疼痛评估时机和工具、非药物干预措施、药物干预措施5个维度32个条目总结了慢性伤口疼痛管理策略。结论总结目前关于慢性伤口疼痛管理的最佳证据,可为临床医护人员科学管理慢性伤口疼痛提供循证依据,减轻患者痛苦和疾病负担,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伤口 疼痛 评估 管理 生活质量 证据总结 循证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LR4/NF-κB-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前列腺炎大鼠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3
8
作者 陆良喜 史宏 +2 位作者 黄志敏 陆杰 王文杰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00-805,共6页
目的基于TLR4/NF-κB-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探讨EAP大鼠发病机制。方法将12只SD雄性大鼠数字表随机分为正常组(N)、模型组(M)、Caspase-1抑制剂组(Caspase-1)、NLRP3抑制剂MCC950组(NLRP3),每组3只。药物干预后,采用HE染色、ELISA、WB... 目的基于TLR4/NF-κB-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探讨EAP大鼠发病机制。方法将12只SD雄性大鼠数字表随机分为正常组(N)、模型组(M)、Caspase-1抑制剂组(Caspase-1)、NLRP3抑制剂MCC950组(NLRP3),每组3只。药物干预后,采用HE染色、ELISA、WB法等观察相关指标。结果与N组比较,M组大鼠前列腺腺体结构损伤明显,炎症细胞浸润。与M组比较,Caspase-1组、NLRP3组前列腺腺体结构损伤减轻。与N组比较,M组大鼠前列腺组织TLR4、P-NF-κB P65、NLRP3、ASC、Cleaced-Caspase-1、Cleaced-IL-1β、IL-18蛋白表达升高(P<0.01)。与M组比较,NLRP3组、Caspase-1组TLR4、P-NFκB P65、Cleaced-Caspase-1、NLRP3、ASC、Cleaced-IL-1β、IL-18蛋白表达降低(P<0.01)。与N组比较,M组大鼠血清炎症因子IL-1β、IL-6、IFN-γ、IL-8、IL-18、IL-17A、TNF-α水平升高(P<0.01);血清IL-10水平略低,无统计学意义。与M组比较,Caspase-1组、NLRP3组大鼠血清IL-1β、IL-6、IL-8、IL-17A、IL-18、IFN-γ、TNF-α水平显著下降(P<0.05或P<0.01);血清IL-10水平升高(P<0.01)。结论TLR4/NF-κB-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激活后促进EAP大鼠前列腺炎症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前列腺炎 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 NLRP3炎症小体 TLR4/NF-κB-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干预调节慢性疼痛致抑郁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侯方艺 张玺震 +6 位作者 李自发 张浩 胡明会 吴丽丹 耿希文 王新宇 魏盛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64-1072,共9页
慢性疼痛不仅给患者带来生理痛苦,而且对患者的精神和心理产生巨大影响,严重者诱发抑郁症。已有研究表明,慢性疼痛和抑郁症在临床上常常同时出现,这提示两者可能存在相似的致病机制。针刺作为一种替代疗法,已被广泛应用于镇痛和抗抑郁... 慢性疼痛不仅给患者带来生理痛苦,而且对患者的精神和心理产生巨大影响,严重者诱发抑郁症。已有研究表明,慢性疼痛和抑郁症在临床上常常同时出现,这提示两者可能存在相似的致病机制。针刺作为一种替代疗法,已被广泛应用于镇痛和抗抑郁的治疗,其作用机制与神经调节和内分泌调节密切相关。本文就慢性疼痛致抑郁可能的发病机制和针刺干预调节慢性疼痛致抑郁涉及的相关脑区和神经环路进行阐述,为慢性疼痛致抑郁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疼痛 抑郁症 针刺 神经环路 脑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盆腔炎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梦瑶 罗廷(综述) 魏兆莲(审校)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4-588,共5页
盆腔炎性疾病是一种育龄期女性常见的妇科疾病。早期可能无症状或症状轻微,若未得到及时治疗,则容易出现迁延反复,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殖健康,增加个体身心与家庭经济负担。随着对慢性盆腔炎的深入研究,该疾病的治疗方面取得很大进展。文... 盆腔炎性疾病是一种育龄期女性常见的妇科疾病。早期可能无症状或症状轻微,若未得到及时治疗,则容易出现迁延反复,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殖健康,增加个体身心与家庭经济负担。随着对慢性盆腔炎的深入研究,该疾病的治疗方面取得很大进展。文章从中西医多个方面进行阐述,希望推动对该疾病的健康管理,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盆腔炎 慢性盆腔痛 研究进展 中医 西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直流电刺激在慢性疼痛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11
作者 黄运健 杜涛 +3 位作者 倪兵 卢光 王云鹏 朱宏伟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36-342,共7页
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神经调控技术已被用于治疗各种神经精神类疾病。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疼痛脑网络机制的逐步深入认识,tDCS在疼痛学相关研究中逐渐成为热点内容。然而,tDCS... 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神经调控技术已被用于治疗各种神经精神类疾病。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疼痛脑网络机制的逐步深入认识,tDCS在疼痛学相关研究中逐渐成为热点内容。然而,tDCS治疗慢性疼痛的镇痛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临床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其适应证选择、刺激靶点、调控方法和远期疗效仍需探索。本文就tDCS治疗慢性疼痛的镇痛机制和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为该技术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推广提供科学依据和全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直流电刺激 神经调控 慢性疼痛 疼痛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疼痛伴焦虑动物模型的建立及针刺干预效应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司雨欣 张庆祥 +6 位作者 安家莹 张祐霖 张淼 傅予 于玉杰 张涵 房钰鑫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39-755,共17页
慢性疼痛已成为当今社会普遍的医疗难题之一。在遭受慢性疼痛困扰的同时,患者往往还伴随着焦虑、抑郁、创伤后应激障碍以及各类精神综合征等心理疾病。这些心理问题不仅严重影响着患者对疼痛的感知与反应,更可能成为疼痛治疗过程中的关... 慢性疼痛已成为当今社会普遍的医疗难题之一。在遭受慢性疼痛困扰的同时,患者往往还伴随着焦虑、抑郁、创伤后应激障碍以及各类精神综合征等心理疾病。这些心理问题不仅严重影响着患者对疼痛的感知与反应,更可能成为疼痛治疗过程中的关键阻碍。针灸,作为一种拥有悠久历史的临床实践方法,已被大量研究证实对多种类型疼痛具有显著的缓解效果,并且在改善焦虑和抑郁等情绪问题方面也展现出良好的疗效。然而,目前针刺镇痛以及抗焦虑的具体机制仍有待进一步探究。在此背景下,构建理想且稳定的动物模型对于深入研究疼痛情绪的发生发展以及针刺效应机制显得尤为关键。因此,本文综合近年来相关领域发表的文献,从实验动物的选择、模型的建立以及行为学评估等多维度对慢性疼痛伴发痛焦虑动物模型平台的现状进行总结;同时,从针刺参数、选穴、干预周期等多方面深入探讨了针刺干预慢性疼痛伴发痛焦虑动物模型效应平台的研究进展。本文旨在为针刺干预慢性疼痛伴随焦虑情绪的机制研究提供更为广泛且具有参考价值的前期动物模型构建思路,以期推动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慢性痛 焦虑 动物模型 行为学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学习在疼痛医学领域的应用现状和展望
13
作者 范盛宇 李赓 +3 位作者 夏煜 同思齐 孙杰 李水清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92-497,共6页
机器学习是一种通过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和模式识别来建立模型,实现数据分类、整合、评估和预测等功能的强大工具。机器学习在疼痛医学领域的应用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其与神经影像学等技术的结合为疼痛的客观评估和个体化治疗开拓了新的思... 机器学习是一种通过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和模式识别来建立模型,实现数据分类、整合、评估和预测等功能的强大工具。机器学习在疼痛医学领域的应用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其与神经影像学等技术的结合为疼痛的客观评估和个体化治疗开拓了新的思路,并为理解疼痛的神经机制提供了更深入的见解。然而,目前已有的机器学习在疼痛医学领域的研究方向繁多,彼此间缺少关联性,缺乏对该领域研究的系统性总结,导致相关研究者和临床医师对此仍缺乏全面认识。本文旨在系统性回顾机器学习在疼痛医学领域的应用,并讨论当下的挑战和未来发展前景,为相关研究者和临床医师提供系统性认识,也为未来机器学习在疼痛医学领域的进一步探索和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疼痛医学 慢性疼痛 神经影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MRI引导治疗慢性疼痛研究进展
14
作者 李荣荣 李瑞婷 +2 位作者 彭跃有 林增茂 孟延锋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3-66,共4页
慢性疼痛是临床常见病。影像学引导下多种治疗方法均可减轻患者慢性疼痛。介入磁共振(iMRI)对于治疗慢性疼痛及评估预后具有独特优势。本文围绕iMRI引导治疗慢性疼痛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介入性 慢性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路腰方肌阻滞对肾移植患者术后急慢性疼痛的影响
15
作者 安奕 李丽霞 +8 位作者 李中嘉 梁传玉 王沛 贾雪菲 宋宏怡 崔珂 罗荟方 王天龙 赵磊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09-714,共6页
目的探讨前路腰方肌阻滞(QLB)对肾移植患者术后急性和慢性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3—7月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患者52例,男33例,女19例,年龄18~64岁,BMI 18.5~32.0 kg/m^(2),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腰方肌阻滞... 目的探讨前路腰方肌阻滞(QLB)对肾移植患者术后急性和慢性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3—7月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患者52例,男33例,女19例,年龄18~64岁,BMI 18.5~32.0 kg/m^(2),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腰方肌阻滞组(Q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6例。Q组在麻醉诱导前接受前路QLB,C组于术毕接受切口局部浸润麻醉,使用药物均为0.5%罗哌卡因30 ml。记录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手术时间、麻醉时间。记录手术结束即刻、术后2、4、6、8、12、24、48 h静息和活动时NRS疼痛评分,评估术后4 h内中重度疼痛(NRS疼痛评分≥4分)的发生情况。记录补救镇痛例数、首次补救镇痛时间、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饮水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电话随访术后3、6个月术后慢性疼痛(CPSP)的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Q组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P<0.05),手术时间和麻醉时间明显延长(P<0.05);手术结束即刻、术后2、4、6、8、12 h静息和活动时NR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术后4 h内中重度疼痛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术后补救镇痛率明显降低(P<0.05)。两组首次补救镇痛时间、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饮水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3、6个月CPSP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前路QLB可显著缓解肾移植患者术后短期内患者活动时手术部位疼痛,镇痛效果可延长至术后12 h,不影响术后3、6个月慢性疼痛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方肌阻滞 肾移植 急性疼痛 慢性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多卡因联合塞来昔布预防开胸术后慢性疼痛的疗效
16
作者 史春雨 周森 +7 位作者 高献忠 华敏 王然 慕玮瑶 吴纯 邓友明 金毅 徐晨婕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0-115,共6页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贴剂联合塞来昔布胶囊预防开胸术后慢性疼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开胸术后慢性疼痛病人1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配入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试验组口服塞来昔布胶囊0.2 g, q12 h联合利多卡因贴剂;对照组口...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贴剂联合塞来昔布胶囊预防开胸术后慢性疼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开胸术后慢性疼痛病人1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配入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试验组口服塞来昔布胶囊0.2 g, q12 h联合利多卡因贴剂;对照组口服塞来昔布胶囊0.2 g, q12 h。记录两组用药后1、7、14天、1、3个月的疼痛数字分级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 NRS)评分和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杜勒神经病理性疼痛评估量表(douleur neuropathique 4 questions, DN4)评分、疼痛睡眠干扰指数(sleep interference score, SIS)评分。结果:试验组各时间点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试验组3个月时DN4评分> 4分病人数较对照组少,且睡眠质量改善明显。结论:利多卡因贴剂联合塞来昔布胶囊可安全有效的控制开胸术后慢性疼痛,降低开胸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多卡因凝胶贴剂 慢性切口痛 开胸术后 塞来昔布胶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疼痛与负性情绪的神经交互机制及综合干预策略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笑珂 舒晴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7-209,共13页
慢性疼痛患者普遍伴随不同程度的负性情绪,如焦虑、抑郁等,而这些负性情绪的持续存在可能会进一步加重慢性疼痛。在治疗慢性疼痛时,改善疼痛或负性情绪中的任何一个方面,另一症状也会有所缓解。慢性疼痛和负性情绪所涉及的脑区部分重叠... 慢性疼痛患者普遍伴随不同程度的负性情绪,如焦虑、抑郁等,而这些负性情绪的持续存在可能会进一步加重慢性疼痛。在治疗慢性疼痛时,改善疼痛或负性情绪中的任何一个方面,另一症状也会有所缓解。慢性疼痛和负性情绪所涉及的脑区部分重叠,且具有相似的神经生理机制,这可能是二者相互作用的重要原因之一。多个脑区在疼痛相关的情感、认知和动机处理中发挥协同作用,特别是大脑皮层-边缘系统中的杏仁核、前额叶皮层、伏隔核以及腹侧被盖区等脑区,对情感信息的识别与处理至关重要。目前,慢性疼痛的临床治疗仍面临诸多挑战,尤其是现有药物治疗的局限性。因此,负性情绪的良性调节作为重要的干预靶点之一,在慢性疼痛的治疗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本文在总结慢性疼痛产生负性情绪的神经机制基础上,归纳整理了目前针对慢性疼痛相关负性情绪的多种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无创神经调控、心理治疗、中医针灸治疗等。这些方案的综合应用不仅有助于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还能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更加精准的治疗靶点和更为有效的策略。本文旨在加深初学者对慢性疼痛病理生理学背景的理解,并为临床实践和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疼痛 负性情绪 药物治疗 无创神经调控 心理疗法 中医针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腰痛患者静止站立时躯干肌的激活特征及足底压力分布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钊强 李岩 +3 位作者 彭嘉慧 谢浩宇 陈宇 王楚怀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66-475,共10页
目的比较慢性腰痛(cLBP)患者与健康受试者在静止站立时躯干肌肉激活、肌肉共同收缩水平与足底压力分布的差异。方法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招募17例健康受试者(健康对照组)和18例cLBP患者(cLBP组),采集... 目的比较慢性腰痛(cLBP)患者与健康受试者在静止站立时躯干肌肉激活、肌肉共同收缩水平与足底压力分布的差异。方法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招募17例健康受试者(健康对照组)和18例cLBP患者(cLBP组),采集两组人口信息和cLBP组的疼痛程度、功能障碍程度及静止站立时身体质心位移参数。采用足底压力平板记录两组受试者执行静止站立任务时的足底压力分布情况,并同步使用无线表面肌电图记录腹横肌(TrA)、竖脊肌(ES)和腰椎多裂肌(LM)的活动,分析各肌肉的激活水平以及各肌肉对之间的共收缩指数(CCI)。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cLBP组双侧LM激活水平升高(∣t∣>2.479,P<0.05),腰腹部肌肉对左LM-左TrA(t=2.212,P=0.042)、左LM-右TrA(t=2.868,P=0.008)、右LM-右TrA(U=75.000,P=0.009)CCI升高。cLBP组右拇趾区域压力下降(t=2.825,P=0.009),右内和左外足跟区域压力升高(U<77.000,P<0.05)。结论在静止站立期间,cLBP患者需要更高水平的躯干肌肉激活和肌肉共收缩,足底压力分布后移,可能因为采取了不同的姿势补偿策略来维持静态姿势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腰痛 表面肌电 共收缩指数 足底压力 静止站立任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栓塞在慢性肌肉骨骼疼痛中的应用现状
19
作者 谭杰 方志勇 +3 位作者 王庆 田壮博 谷鹏 兰斌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3-217,共5页
慢性肌肉骨骼疼痛发病率高,是我国居民的主要致残病因之一,给社会造成了沉重的健康、经济负担。经保守治疗无效且不能手术的患者治疗方法有限,近期经导管栓塞已成为该部分患者一种潜在的治疗方式。慢性肌肉骨骼疼痛如膝骨性关节炎、粘... 慢性肌肉骨骼疼痛发病率高,是我国居民的主要致残病因之一,给社会造成了沉重的健康、经济负担。经保守治疗无效且不能手术的患者治疗方法有限,近期经导管栓塞已成为该部分患者一种潜在的治疗方式。慢性肌肉骨骼疼痛如膝骨性关节炎、粘连性肩关节囊炎(冻结肩)、肌腱病和颈背部肌肉疼痛等,均可形成病理性新生血管及炎性反应。通过经导管栓塞异常新生血管,可改善患者的疼痛和功能。目前国内关于慢性肌肉骨骼疼痛的栓塞治疗研究较少,国外也缺乏大规模的高质量临床研究。该综述探讨了介入栓塞治疗慢性肌肉骨骼疼痛的基本原理,简述该技术的操作以及最新临床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肌肉骨骼疼痛 经导管栓塞 膝骨性关节炎 粘连性肩关节囊炎 病理性新生血管 炎性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趋化因子及海马在抑郁与慢性疼痛共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晓洁 孙燕婷 +4 位作者 孙秀健 程甜甜 彭惠生 徐驰 刘景根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8-53,共6页
抑郁症是全球最常见精神类疾病之一,其发病因素多种多样,但慢性疼痛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慢性疼痛是一种长期存在迁延不愈的身体不适感,往往会导致多种并发症,其中抑郁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疼痛与抑郁往往互为因果,共同出现,其共病机... 抑郁症是全球最常见精神类疾病之一,其发病因素多种多样,但慢性疼痛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慢性疼痛是一种长期存在迁延不愈的身体不适感,往往会导致多种并发症,其中抑郁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疼痛与抑郁往往互为因果,共同出现,其共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众所周知,海马是调节慢性疼痛和抑郁症神经通路和神经递质的共同区域,疼痛和情绪障碍的产生可能通过海马进行联系。此外,趋化因子家族在神经炎症及海马神经元增殖及分化过程中均有重要的参与作用,同时也参与了抑郁情绪产生的关键过程。本文从近年来疼痛与抑郁之间可能存在的共同病理联系进行总结,以期为慢性疼痛伴发的抑郁情绪障碍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疼痛 抑郁症 神经炎症 趋化因子 海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