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6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无人机多光谱影像的冬小麦SPAD值和氮素值估测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冰杰 苑东豪 +3 位作者 丁力 李昱岐 徐一高 王万章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4-150,共7页
为探究无人机多光谱反演冬小麦SPAD值和氮素值含量的模型估算潜力,采用大疆精灵4多光谱版一体化无人机获得冬小麦返青期与拔节期30 m和60 m两个高度下的多光谱影像。利用ENVI和ArcGIS软件对图像进行分析处理,与地面采集的叶绿素含量和... 为探究无人机多光谱反演冬小麦SPAD值和氮素值含量的模型估算潜力,采用大疆精灵4多光谱版一体化无人机获得冬小麦返青期与拔节期30 m和60 m两个高度下的多光谱影像。利用ENVI和ArcGIS软件对图像进行分析处理,与地面采集的叶绿素含量和氮含量进行回归分析。采用线性、非线性、二元、逐步回归、BP神经网络、随机森林回归的方法对植被指数与SPAD值、氮含量建立拟合模型以对叶绿素含量和氮含量进行估测,综合比较返青期与拔节期的数据。研究表明,拔节期数据拟合精度明显高于返青期,30 m高度下的植被指数与SPAD值和氮含量通过线性与非线性方法获得的模型拟合精度优于60 m,最优模型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825和0.813。60 m高度下,二元回归分析、逐步回归分析、BP神经网络以及随机森林回归模型中的拟合精度均优于30 m,对应两个生长时期的最优模型决定系数R^(2)分别为0.882和0.852、0.891和0.895、0.952和0.949、0.924和0.9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氮含量 无人机 spad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连续小波变换和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的水稻SPAD值估测
2
作者 胡文瑞 高倩文 +1 位作者 阳会兵 高志强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4-162,共9页
为构建水稻叶片SPAD值的高光谱精确估算模型,本试验以“晶两优华占”为供试材料,设置3个施肥处理,于全生育期内连续定期测定高光谱反射率与SPAD值数据,利用植被指数和连续小波变换(CWT)提取光谱的敏感信息,再利用传统的线性和非线性拟... 为构建水稻叶片SPAD值的高光谱精确估算模型,本试验以“晶两优华占”为供试材料,设置3个施肥处理,于全生育期内连续定期测定高光谱反射率与SPAD值数据,利用植被指数和连续小波变换(CWT)提取光谱的敏感信息,再利用传统的线性和非线性拟合以及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算法建立水稻叶片SPAD值的估测模型,并利用决定系数(R2)、均方根误差(RMSE)和相对分析误差(RPD)对模型的估测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基于传统方法(线性函数、对数函数、指数函数、二次函数拟合),以9个常用植被指数为自变量构建的SPAD值反演单变量模型精度较低(RPD<1.4);选用6种母小波函数进行CWT,可以有效提高叶片高光谱反射率与SPAD值之间的相关性,以各母小波函数的最佳小波系数为自变量构建单变量模型,精度明显提高,可以达到SPAD值的粗略评估水平(RPD在1.523~1.581之间)。基于BPNN算法构建的水稻叶片SPAD值估测模型精度较单变量模型明显提高,RPD均在1.823~2.342,其中以bior3.3、gaus4作为母小波函数构建的BPNN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RPD分别为2.342、2.178,但以gaus4作为母小波函数构建的BPNN模型存在过拟合现象。综合来看,用bior3.3作为母小波函数分解得到的前10个最佳小波系数构建的BPNN模型精度最高,R2、RMSE分别为0.818、1.441,可以对水稻叶片SPAD值进行良好的预测。本研究证明了CWT可以有效提取水稻叶片光谱特征中的敏感信息,建立的bior3.3-BPNN模型可用于其SPAD值的监测,这可为后续水稻全生育期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快速无损监测提供参考,并为水稻生长发育动态的实时监测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spad 高光谱 植被指数 连续小波变换 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多光谱遥感技术的玉米SPAD值监测研究
3
作者 张开 任远 +3 位作者 王琳 郭延超 马淏 李金广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2025年第4期23-28,共6页
为探究无人机多光谱遥感技术监测玉米SPAD值的可行性。研究采用无人机搭载五波段多光谱相机,在采集拔节期玉米光谱影像后,根据提取的反射率特征参数构建了多种植被指数,结合地面调查叶绿素相对值,分别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支持向量回归及... 为探究无人机多光谱遥感技术监测玉米SPAD值的可行性。研究采用无人机搭载五波段多光谱相机,在采集拔节期玉米光谱影像后,根据提取的反射率特征参数构建了多种植被指数,结合地面调查叶绿素相对值,分别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支持向量回归及遗传算法优化支持向量回归的方法建立SPAD值的反演模型,并采用决定系数(R^(2))和均方根误差(RMSE)指标对模型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玉米冠层、穗位的SPAD值与植被指数的相关性较强;遗传算法优化支持向量回归方法建立SPAD值反演模型的预测能力最强,其决定系数和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886,1.067。该研究可为无人机多光谱遥感监测作物长势、实现精准农业生产管理提供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多光谱 玉米 spad值监测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12个茶树品种(系)叶片SPAD、氮素值及光合特性分析
4
作者 蒲国涛 黎钊 +3 位作者 李佼 李秀峰 席彦军 刘明鲁 《茶叶通讯》 2025年第2期194-199,共6页
利用叶绿素仪测定茶树当年生成熟功能叶片的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和氮素值,利用CID CI-340手持式光合作用测量系统测量同一叶片光合特性。结果表明,陕西12个茶树品种(系)的SPAD、氮素值与光合特性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细胞间C... 利用叶绿素仪测定茶树当年生成熟功能叶片的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和氮素值,利用CID CI-340手持式光合作用测量系统测量同一叶片光合特性。结果表明,陕西12个茶树品种(系)的SPAD、氮素值与光合特性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细胞间CO_(2)浓度(Int CO_(2))、蒸腾速率(E)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从SPAD上看,品系‘X15-20’和‘B15-7’高于‘陕茶1号’及对照‘福鼎大白茶’(CK),在以色泽程度为选育目标时可作为重点材料。从聚类分析结果看,品系‘X15-21’‘B14-2’‘B14-5’和‘DJB’有较强的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率,可用于高光效和抗旱目标茶树新品种的选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品种 spad 光合特性 陕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多光谱遥感和机器学习的棉花SPAD值预测
5
作者 方万成 林涛 +7 位作者 崔建平 贾涛 鲍龙龙 王亮 樊世语 胡正东 邵亚杰 汤秋香 《新疆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41-1050,共10页
【目的】通过无人机多光谱影像和机器学习算法估测棉花SPAD值,快速准确的获取棉花叶绿素含量(SPAD值),为精准监测棉花生长状态、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预测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多光谱遥感技术结合机器学习方法,反演新疆阿克苏地区棉花S... 【目的】通过无人机多光谱影像和机器学习算法估测棉花SPAD值,快速准确的获取棉花叶绿素含量(SPAD值),为精准监测棉花生长状态、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预测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多光谱遥感技术结合机器学习方法,反演新疆阿克苏地区棉花SPAD值。采用裂区试验设计,选择3个施氮水平和3个灌溉定额,分析不同水氮处理下棉花SPAD值的响应规律,研究不同时期棉花多光谱影像的光谱特征并构建植被指数,分析植被指数与SPAD值的相关性,筛选出相关性高的植被指数。通过4种机器学习算法对试验1和试验2全生育期SPAD值数据和多光谱指数进行建模分析,筛选出最优监测模型,分别预测反演不同时期棉花SPAD值,用不同田块数据验证模型。【结果】棉花不同生长期受到灌水和施肥条件影响显著。筛选合适的光谱指数并用随机森林模型建模取得了较好的估测精度,在花铃期模型估测结果最佳,模型的估测进度R^(2)介于0.68~0.73。RF模型在不同田块间进行叶片SPAD值估算具有较优的稳定性。【结论】基于无人机多光谱影像计算光谱指数采用RF算法建模估测棉花叶片SPAD值具有较优的精度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多光谱 棉花 spad 机器学习 随机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多光谱影像结合机器学习的棉花SPAD值估算
6
作者 李珂 印彩霞 +4 位作者 陈茂光 崔涵予 王科 刘立杨 汤秋香 《新疆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91-799,共9页
【目的】基于SPAD值估算进行快速无损监测棉花田间管理,为棉田精准施肥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采用大疆创新M350 RTK无人机搭载多光谱传感器获取多时相冠层遥感影像,并计算多光谱植被指数,筛选与SPAD值显著相关的特征,结合极限学习机、... 【目的】基于SPAD值估算进行快速无损监测棉花田间管理,为棉田精准施肥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采用大疆创新M350 RTK无人机搭载多光谱传感器获取多时相冠层遥感影像,并计算多光谱植被指数,筛选与SPAD值显著相关的特征,结合极限学习机、随机森林回归、支持向量回归、多元逐步回归四种机器学习算法构建棉花各生育时期SPAD值估算模型。【结果】各植被指数与棉花SPAD值在各生育时期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其中CCCI(冠层叶绿素含量指数)和CIrededge(红边叶绿素指数)与SPAD值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高达0.81、0.78。对比不同生育时期模型精度,开花期模型精度最高,最佳估测模型为ELM,R^(2)为0.741,RMSE为1.448,rRMSE为0.025,现蕾期和吐絮期的最优估算模型为ELM,R^(2)分别为0.656、0.587,盛铃期最优估测模型为RFR,R^(2)为0.577。【结论】棉花叶片SPAD值估算的最佳生育时期处于开花期,最优模型表现为ELM,模型精度R^(2)最高达0.7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多光谱遥感 棉花 叶绿素相对含量 机器学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AD值精准施氮模式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7
作者 陈帮杨 杨高亮 +1 位作者 张小莉 王初亮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6期157-160,共4页
[目的]研究基于SPAD值精准施氮模式对不同品种烤烟产质量的影响。[方法]以烤烟105和K326品种为研究对象,设置4种施氮方式,分别为全生育期不施氮(N0);当地施氮水平(N1:105 kg/hm^(2));2个基于SPAD值的实时氮肥管理,SPAD值分别为40(S40)、... [目的]研究基于SPAD值精准施氮模式对不同品种烤烟产质量的影响。[方法]以烤烟105和K326品种为研究对象,设置4种施氮方式,分别为全生育期不施氮(N0);当地施氮水平(N1:105 kg/hm^(2));2个基于SPAD值的实时氮肥管理,SPAD值分别为40(S40)、43(S43)。比较氮肥传统施用与分期多次施用模式对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烤烟农艺性状及化学品质在105和K326品种中均表现为S40、S43处理优于N0、N1处理。S43处理的烤后烟叶产量、产值、上等烟比例及中上等烟比例在105品种中表现最优,分别达2279.45 kg/hm^(2)、67152.60元/hm^(2)、36.66%、85.34%;K326品种中S40处理上述表现最优,分别达2438.21 kg/hm^(2)、73707.09元/hm^(2)、38.33%、86.87%;[结论]基于SPAD值精准施氮模式有利于提高烤烟农艺性状、化学品质和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spad 氮素 农艺性状 化学成分 经济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苗木叶层SPAD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氮含量的关系
8
作者 高钰博 周凯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6-64,73,共10页
【目的】精确快速无损诊断银杏的氮素状况,有利于对银杏进行氮肥调控,可有效地提高银杏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方法】以白马基地的3年生的大佛指银杏苗为对象,于2020年不同时期,采用SPAD叶绿素仪对银杏苗不同层次的叶片进行研究。【... 【目的】精确快速无损诊断银杏的氮素状况,有利于对银杏进行氮肥调控,可有效地提高银杏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方法】以白马基地的3年生的大佛指银杏苗为对象,于2020年不同时期,采用SPAD叶绿素仪对银杏苗不同层次的叶片进行研究。【结果】1)随着银杏苗1年内的生长,叶片中的氮含量逐渐降低,而在植株体内累积的氮含量逐渐增加,在6月份后两个氮素指标呈现逐渐稳定的趋势;2)银杏苗木的SPAD指标与氮素营养指标之间存在良好相关性关系,但不稳定,受到年内不同时期、不同高度层次叶片影响较大。以银杏苗叶中层叶的SPAD值与氮含量之间关系最为稳定,不受时期的限制,6月时,相关决定系数达到最大(R2=0.56,P<0.001);而与氮累积量较为不稳定,9月时,相关决定系数达到最大(R2=0.60,P<0.000 1);3)通过比较SPAD与叶片氮含量以及氮累积量的相关关系,SPAD与叶片氮含量的相关性更为稳定,因而更适宜作为银杏苗氮含量估测的有效技术手段;4)基于L2与LNC之间建立了3个单时期模型和4个全时期模型,通过比较与验证,均可以取得较好的氮含量估测效果。其中,单期模型中4月模型(R2=0.53,RMSE=0.18)和6月至9月模型(R2=0.37,RMSE=0.28)较为可靠;全时期模型的二元二次回归模型估测精度最高(R2=0.62,RMSE=0.26)。【结论】SPAD叶绿素仪法可以作为一种评价银杏幼苗氮素营养状况的简单方法,可以为林木监测氮肥提供一个简便可行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 spad 氮素估测 叶绿素仪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多光谱影像的春小麦SPAD值估测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鹏 王砚涵 +2 位作者 吴强 李赛如 张永平 《北方农业学报》 2024年第4期120-134,共15页
【目的】探究无人机遥感技术对春小麦SPAD值的无损估测,建立小田块尺度上的春小麦SPAD值估测模型。【方法】利用多光谱无人机获取2022年内蒙古河套地区春小麦冠层多光谱数据,并提取5种植被指数,通过分析植被指数与植株SPAD值的相关性,... 【目的】探究无人机遥感技术对春小麦SPAD值的无损估测,建立小田块尺度上的春小麦SPAD值估测模型。【方法】利用多光谱无人机获取2022年内蒙古河套地区春小麦冠层多光谱数据,并提取5种植被指数,通过分析植被指数与植株SPAD值的相关性,结合支持向量机回归(SVR)、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和随机森林回归(RFR)构建春小麦关键生育时期SPAD值估测模型,并筛选各时期SPAD值最优估测模型。【结果】通过与5种植被指数配对来确定最佳模型,在春小麦的拔节期、抽穗期、开花期和灌浆期,这15种组合方法均可对SPAD值进行估测。对3种建模方法的最优模型进行比较发现,NDVI+RFR模型在估测春小麦SPAD值方面具有最高的准确性和良好的鲁棒性,其R^(2)=0.96,RMSE=0.19。【结论】利用无人机估测春小麦的SPAD值是可行的,最优模型为NDVI+RFR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监测 多光谱影像 春小麦 sp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AD值的不同海拔烤烟采收成熟度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汪薇 王振华 +5 位作者 唐经祥 徐经年 任四海 郭飞 汪升友 朱俊俊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0期30-33,38,共5页
为探索不同海拔下烟叶成熟度采收标准及采收时间,以张家界市主栽品种K326为研究对象,使用SPAD-502叶绿素仪测定了400和600 m海拔区域下上、中、下各部位不同成熟度鲜烟叶的SPAD值,分析不同成熟度下烟叶外观质量、感官质量及经济性状,找... 为探索不同海拔下烟叶成熟度采收标准及采收时间,以张家界市主栽品种K326为研究对象,使用SPAD-502叶绿素仪测定了400和600 m海拔区域下上、中、下各部位不同成熟度鲜烟叶的SPAD值,分析不同成熟度下烟叶外观质量、感官质量及经济性状,找出不同海拔下各部位烟叶适宜采收的SPAD值。结果表明:400 m海拔下部烟叶适宜采收的SPAD值为26.57~29.99,中部鲜烟叶SPAD值为15.48~23.08,上部鲜烟叶SPAD值为17.19~20.81;600 m海拔下部烟叶适宜采收的SPAD值为21.60~24.06,中部鲜烟叶SPAD值为19.82~24.40,上部鲜烟叶SPAD值为13.49~16.65,烤后烟叶外观质量表现较优,感官质量属于较高档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海拔 spad 成熟度 烟叶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田间即时鲜烟叶SPAD值预测和成熟度识别方法 被引量:5
11
作者 裴文灿 孙光伟 +2 位作者 黄金国 徐丁辉 刘竞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48-360,共13页
成熟程度判定作为烟叶采收时的重要工作,需要满足即时性、科学性和准确性要求。目前烟叶成熟度识别实施存在测量仪器价格昂贵且操作繁琐,无法在田间推广使用;手机摄像头的内嵌图像处理算法干扰图像有效特征,田间复杂天气环境影响图像采... 成熟程度判定作为烟叶采收时的重要工作,需要满足即时性、科学性和准确性要求。目前烟叶成熟度识别实施存在测量仪器价格昂贵且操作繁琐,无法在田间推广使用;手机摄像头的内嵌图像处理算法干扰图像有效特征,田间复杂天气环境影响图像采集一致性;现存识别算法忽略植物学领域信息,影响模型准确性和普适性等问题。据此提出一种低成本且有效的田间即时鲜烟叶SPAD值预测和成熟度识别方法,通过提高识别准确率保障烟叶后续调制质量。研发便携式拍摄装置,实现田间高质量图片采集;并以CX-26烟叶品种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适配于田间烟叶图像的分割方法,通过提取图像目标区域特征数据,利用XGBoost算法依次搭建鲜烟叶SPAD值预测模型和成熟度识别模型。提出两个模型的集成思路,集成模型能够利用SPAD值和成熟度的强相关关系,通过预测SPAD值提高成熟度识别准确性。该方法在各项评价指标中均表现优秀,其中SPAD值预测平均误差为0.4703,成熟度识别宏F1-Score为95.27%。研发手机APP完成拍摄装置和云端模型之间烟叶图像和预测结果的传输,实现在田间对烟叶成熟程度快速、客观、准确的即时预测。该成果可为田间农作物精准采收提供有效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叶成熟度 spad 机器学习 图像特征 即时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杂交水稻叶片SPAD值的氮素营养诊断模型的初步构建 被引量:2
12
作者 任红军 许桂玲 +6 位作者 冯跃华 李杰 王晓珂 高钰琪 由晓璇 韩志丽 李家乐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2,共8页
为探明水稻叶片SPAD值的最佳测定叶位和最佳的SPAD值次级指标,并构建基于水稻叶片SPAD值的氮素营养诊断模型,开展以品种为主区,氮肥施用量为副区的双因素裂区设计试验。参试品种为Q优6号和宜香优2115,氮肥施用量设5个水平(纯N 0、75、15... 为探明水稻叶片SPAD值的最佳测定叶位和最佳的SPAD值次级指标,并构建基于水稻叶片SPAD值的氮素营养诊断模型,开展以品种为主区,氮肥施用量为副区的双因素裂区设计试验。参试品种为Q优6号和宜香优2115,氮肥施用量设5个水平(纯N 0、75、150、225、300 kg/hm^(2)),分析叶片的敏感性、代表性和稳定性,并探讨SPAD值次级指标与施氮量和叶片含氮量之间,及叶片氮积累量与叶片含氮量和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叶片敏感性、代表性和稳定性大小顺序分别为L4(顶4叶)>L3(顶3叶)>L1(顶1叶)>L2(顶2叶)和L3>L4>L2>L1、L2>L3>L4>L1,可见,L3、L4可作为氮素营养诊断的共同理想指示叶。选择L3、L4的SPAD值几何平均数(GMSI34)作为最佳的SPAD值次级指标。由叶片氮积累量与产量和叶片含氮量的抛物线方程、一元线性回归方程,GMSI34与叶片含氮量的指数方程,求得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的SPAD值次级指标的临界值(GMSI34_(临))分别为48.5、44.3和42.9,与实际获取的GMSI34实相比较,若GMSI34_(实)-GMSI34_(临)<0时,则表明水稻缺氮,需要追氮,若GMSI34_(实)-GMSI34_(临)≥0,则表明水稻氮营养充足,无需追氮。综上,基于杂交水稻叶片SPAD值的氮素营养诊断模型,可为杂交水稻高效氮肥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叶位 spad 营养诊断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叶片SPAD值的微型盆栽月季氮素营养诊断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曹婷婷 范又维 +3 位作者 马力 任志雨 刘春 袁素霞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2-163,共12页
氮素是微型盆栽月季生长发育的必需元素,实时监测植株生长过程中氮素的变化,精准估测氮素含量尤为重要。设置4个施氮水平(包含高氮处理),分析施氮量对微型盆栽月季生长发育的影响,测定不同施氮水平下4种微型盆栽月季在不同生长时期、不... 氮素是微型盆栽月季生长发育的必需元素,实时监测植株生长过程中氮素的变化,精准估测氮素含量尤为重要。设置4个施氮水平(包含高氮处理),分析施氮量对微型盆栽月季生长发育的影响,测定不同施氮水平下4种微型盆栽月季在不同生长时期、不同叶片层位的SPAD值,利用线性及非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构建基于叶片SPAD值的单一品种和混合品种叶片氮含量估测模型,并对此模型进行检验和通用性评价,利用SPAD氮饱和指数评估临界氮含量。结果显示,4个不同微型月季品种在整个生长发育时期的营养生长趋势相似,且在不同施氮水平下性状指标具有差异。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叶片氮含量和叶片SPAD值均呈先上升后平稳的趋势。叶片SPAD值与叶片氮含量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且不同层位的叶片SPAD值与叶片氮含量的相关性存在差异。多品种混合构建的综合模型在通用性上优于单一品种模型,S1和S2时期的下层叶片、S3和S4时期的上层叶片SPAD值与叶片氮含量回归决定系数较高,构建的模型分别为y=0.0009x^(2)+0.6115x+0.8047、y=0.002x2+0.7118x+2.3382、y=0.1279x^(1.4938)、y=-0.0015x^(2)+0.5204x+3.7738。氮饱和指数利用多项式模型估测较为可靠。综上所述,施氮水平、生育期、叶片层位均会影响SPAD值与叶片氮含量的相关性,可利用混合品种建立的叶片氮含量估测综合模型作为通用模型,利用氮饱和指数多项式方程进行氮素诊断较为准确,为微型盆栽月季氮素营养实时诊断提供理论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盆栽月季 氮素营养诊断 spad 回归分析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AD值的滴灌冬小麦氮肥推荐模型分析
14
作者 孙法福 赖宁 +5 位作者 耿庆龙 李永福 吕彩霞 信会男 李娜 陈署晃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366-2373,共8页
【目的】分析监测滴灌冬小麦关键生育期内氮素营养状况实时动态,为氮肥科学合理施用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叶绿素仪SPAD-502获取不同氮梯度滴灌冬小麦拔节期、孕穗期、扬花期、灌浆期和乳熟期叶片SPAD值,分析冬小麦叶片SPAD值、施氮量... 【目的】分析监测滴灌冬小麦关键生育期内氮素营养状况实时动态,为氮肥科学合理施用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叶绿素仪SPAD-502获取不同氮梯度滴灌冬小麦拔节期、孕穗期、扬花期、灌浆期和乳熟期叶片SPAD值,分析冬小麦叶片SPAD值、施氮量和产量三者之间的关系,建立基于SPAD值的冬小麦各关键生育期氮肥推荐模型。【结果】滴灌冬小麦叶片SPAD值从拔节期至孕穗期缓慢下降,从孕穗到灌浆期均快速增大,进入灌浆期后开始减小,除乳熟期外各生育期不同氮处理间SPAD值差异显著;拔节期、孕穗期、扬花期和灌浆期叶片SPAD值与施氮量之间呈极显著线性相关,相关系数在0.826以上;产量和施氮量为二次函数关系,关系表达式为Y=-0.0345X2+19.494X+6035,最高产量8789 kg/hm^(2),对应的施氮量为282.52 kg/hm^(2),施氮量为268.67 kg/hm^(2)可实现最佳经济产量8782.12 kg/hm^(2);拔节期、孕穗期、扬花期和灌浆期临界SPAD值分别为43.07、42.09、49.35和52.07。【结论】根据各生育时期SPAD值与施氮量的关系建立了氮肥推荐模型,基于冬小麦叶片SPAD值建立的关键生育期氮肥推荐模型可以实现营养诊断和指导分期施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冬小麦 spad 施氮量 氮肥推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滴肥时机对干旱区盐渍化棉田盐氮分布及叶片SPAD值和产量的影响
15
作者 蔡帆 许咏梅 +2 位作者 谢香文 兰茜 刘曼琪 《中国土壤与肥料》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0-118,共9页
滴灌条件下如何实现作物根层的氮素富集与盐分驱离,为棉花根系提供适宜的土壤环境,对提高干旱区盐渍化棉花产量具有重要意义。以新疆北部典型盐渍化棉田为对象,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进行了氮肥不同滴施时机对棉花根系层水、盐、氮分布... 滴灌条件下如何实现作物根层的氮素富集与盐分驱离,为棉花根系提供适宜的土壤环境,对提高干旱区盐渍化棉花产量具有重要意义。以新疆北部典型盐渍化棉田为对象,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进行了氮肥不同滴施时机对棉花根系层水、盐、氮分布及棉花长势和产量的影响研究,在统一的水肥管理制度下,即N 290 kg/hm^(2)、P_(2)O_(5)110 kg/hm^(2)、K_(2)O 95 kg/hm^(2)和施肥8次、灌溉定额4500 m^(3)/hm^(2),通过调控氮肥滴入时间,研究氮素与盐分在土壤剖面上的分域。考虑到棉花自苗期至成熟期每次灌水时长不同,一般为6~10 h,设置变量t为棉花各生育时期每次灌水时长,以氮肥投入时间节点为不同处理,分别如下:①T1:先滴水1 h再加入氮肥;②T2:滴水(1+1/3t)h加入氮肥;③T3:滴水(1+2/3t)h加入氮肥。结果表明:氮肥不同滴施时机显著影响了土壤盐分含量和氮素分布。从土壤盐分分布情况看,棉花苗期、蕾期和花铃期,采用先滴水5~5.6 h后再滴入氮肥(T3处理)可显著降低土壤根系层盐分胁迫,推迟氮肥加入的时间也有效提升了根层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形成了较为明显的“肥盐分域”。后期滴入氮肥(T3处理),显著提高了棉花苗期和花铃期植株叶片SPAD值,为棉花关键期光合提供了适宜条件。棉花单铃重和籽棉产量随着氮肥滴施时机延后显著增加,T3较T1、T2处理的单铃重和籽棉产量分别提高7.18%、4.04%和6.35%、1.52%。综合土壤盐分、氮素分布和棉花产量等指标,建议采用氮肥滴施时机为(1+2/3t)h,即苗期、蕾期和吐絮期先滴水5 h再加入氮肥滴施,花铃期则推荐滴水时长为5.6 h再加入氮肥,与农户习惯施肥相比,滴入氮肥的时间推迟3~3.3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素滴施时机 干旱区 盐渍化棉田 盐氮分布 spad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量CO_(2)对不同品种小麦光合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艾伟伟 林珊 +3 位作者 张月 吴一超 杨在君 魏淑红 《江苏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1-241,共11页
以内麦9、川麦44和中国春为试验材料,以高含量(约900μmol/mol)CO_(2)为处理,环境含量(约410μmol/mol)CO_(2)为对照,测定叶片光合参数、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叶绿素荧光参数,探讨不同品种小麦对CO_(2)含量升高的响应。结果显示,高含... 以内麦9、川麦44和中国春为试验材料,以高含量(约900μmol/mol)CO_(2)为处理,环境含量(约410μmol/mol)CO_(2)为对照,测定叶片光合参数、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叶绿素荧光参数,探讨不同品种小麦对CO_(2)含量升高的响应。结果显示,高含量CO_(2)条件下,3个品种小麦的净光合速率(P_(n))、胞间CO_(2)含量(C_(i))和水分利用率(WUE)总体增加,气孔导度(G s)、蒸腾速率(T_(r))总体下降;不同小麦品种的SPAD对高含量CO_(2)响应不同,抽穗期川麦44、内麦9的SPAD低于对照,抽穗期和灌浆期中国春的SPAD高于对照;3个小麦品种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 v/F m)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但均保持在0.750以上,仍然在健康生理状态范围内;中国春在拔节期和抽穗期出现K-波段与L-波段,川麦44在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出现K-波段与L-波段,内麦9在拔节期、灌浆期出现K-波段与L-波段,内麦9在抽穗期只出现K-波段,说明光系统Ⅱ(PSⅡ)供体侧受损,中国春在灌浆期没有出现K-波段与L-波段,光反应得以正常进行。中国春单位活性反应中心吸收的能量通量(ABS/RC)在灌浆期显著低于对照,川麦44 ABS/RC、单位活性反应中心捕获的能量通量(TR o/RC)和单位活性反应中心耗散的总能量(DI_(o)/RC)在抽穗期显著高于对照,内麦9 ABS/RC、TR_(o)/RC在拔节期与灌浆期以及单位活性反应中心传递的电子通量(ET o/RC)、DI_(o)/RC在灌浆期均显著高于对照。综上所述,在900μmol/mol的CO_(2)含量下,3个小麦品种的CO_(2)“施肥效应”依然显著。中国春对高含量CO_(2)耐受性相对较强,而川麦44和内麦9对高含量CO_(2)较敏感。3个小麦品种为了保护叶片免受光氧化损伤,将吸收的多余光能转化为热,以减少光抑制作用,从而保证在高含量CO_(2)条件下的能量供应,并促进小麦光合作用的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CO_(2) 光合作用 叶绿素相对含量 叶绿素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SPAD值预测小麦叶片叶绿素和氮含量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46
17
作者 朱新开 盛海君 +2 位作者 顾晶 张容 李春燕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6-50,共5页
2003~2004年以中筋小麦品种扬麦11号、WH510和徐州26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生育时期(拔节、孕穗、抽穗)不同叶位叶片SPAD值变化特征及其与叶片叶绿素含量、全氮含量及NO3--N含量的关系,旨在为小麦上应用SPAD快速诊断施肥提供理论依据。... 2003~2004年以中筋小麦品种扬麦11号、WH510和徐州26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生育时期(拔节、孕穗、抽穗)不同叶位叶片SPAD值变化特征及其与叶片叶绿素含量、全氮含量及NO3--N含量的关系,旨在为小麦上应用SPAD快速诊断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及不同叶位小麦叶片SPAD值明显不同;小麦叶片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之间的关系因品种和生育时期的不同而有明显差异,同一品种小麦不同叶位叶片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小麦叶片SPAD值与全氮含量呈正相关,SPAD值高,全氮含量也高,可以用SPAD值估算全氮含量进行小麦氮素营养状况诊断,但同一品种不同叶位SPAD值与全氮含量的关系表现不一致,即用SPAD值来诊断小麦叶片氮含量时应选择完全展开并已进入功能盛期的叶片。小麦叶片SPAD值与NO3-N含量相关性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筋小麦 spad 叶绿素含量 氮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遮荫对水稻冠层叶片SPAD值及光合、形态特性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44
18
作者 杨虎 戈长水 +3 位作者 应武 杨京平 李金文 何俊俊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80-587,共8页
SPAD(soil-plant analysis and development)计是一种快速、方便、非破坏性的诊断植物叶片相对叶绿素或氮含量的仪器,与传统的氮营养诊断方法相比,此仪器节省时间、劳力和资源。本试验通过未遮荫和遮荫的方法观察水稻冠层叶片SPAD值、... SPAD(soil-plant analysis and development)计是一种快速、方便、非破坏性的诊断植物叶片相对叶绿素或氮含量的仪器,与传统的氮营养诊断方法相比,此仪器节省时间、劳力和资源。本试验通过未遮荫和遮荫的方法观察水稻冠层叶片SPAD值、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光合参数、叶片厚度和比叶重(叶片干重除以叶片的面积)等生理形态指标的变化,建立SPAD值与光系统II(PSII)最大量子产量(Fv/Fm)之间的回归关系。结果表明,遮荫条件下,甬优9号(YY9)和丙9363(B9363)冠层叶片变薄、SPAD值、叶绿素a/b、比叶重、电子传递速率(ETR)降低,但快速光曲线的初始斜率无明显变化;同时,遮荫导致了叶片的呼吸速率、最大净光合(Pmax)、量子效率、光补偿点和饱和点降低,表明水稻叶片为适应弱光环境,降低光合能力、减少呼吸消耗,以增加对有限光能的利用。不同光照条件下,水稻冠层叶片SPAD值与PSII的Fv/Fm的回归方程呈指数式关系(YY9 R2=0.896;B9363 R2=0.833),表明SPAD计可以快速、无损、有效地评估水稻冠层叶片的光合作用进程,当SPAD值小于35时,其光合过程可能处于受损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叶绿素荧光 spad 遮荫 光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小檗科植物叶片SPAD值与叶绿素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 被引量:36
19
作者 卢晓萍 杨丙贤 +2 位作者 徐婵娟 田景奎 张琳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61-266,共6页
阔叶十大功劳、狭叶十大功劳及南天竹同为小檗科植物,其叶片表观性状存在较大差异。为了考察上述3种植物叶片SPAD值与叶绿素的相关性,运用SPAD-502Plus叶绿素仪和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这3种植物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并引入叶鲜质量与叶面积比... 阔叶十大功劳、狭叶十大功劳及南天竹同为小檗科植物,其叶片表观性状存在较大差异。为了考察上述3种植物叶片SPAD值与叶绿素的相关性,运用SPAD-502Plus叶绿素仪和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这3种植物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并引入叶鲜质量与叶面积比(ratio of leaf fresh mass and leaf area,SLW)作为叶片厚薄的特征参数;再应用通径分析进一步探讨叶片特征参数和各叶绿素参数对SPAD值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最后建立SPAD值与叶绿素a及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的线性函数、二次多项式函数、指数函数及乘幂函数的拟合方程,并根据决定系数(R2)确定最佳拟合曲线。研究表明: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在单位叶鲜质量表示下相关性不强,但在单位叶面积表示下成极显著相关;通过通径分析发现在考察的各参数中对SPAD值影响最大的是叶绿素a含量,说明SPAD-502Plus叶绿素仪有效地消除了叶片厚度等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在所建立的拟合方程中,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的非线性拟合效果要优于线性,并且不同种植物的最佳数学模型各有不同。上述分析说明,利用SPAD-502Plus叶绿素仪快速、无损地评估在体植物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d 叶绿素 相关性 通径分析 拟合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叶片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88
20
作者 王瑞 陈永忠 +4 位作者 陈隆升 彭邵锋 王湘南 杨小胡 马力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7-80,共4页
为了探究油茶叶片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的相关性,采用SPAD-502叶绿素仪与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了油茶叶片的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研究结果表明,油茶叶片SPAD值与叶绿素a、叶绿素b以及总叶绿素含量间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通过线性回归得出... 为了探究油茶叶片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的相关性,采用SPAD-502叶绿素仪与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了油茶叶片的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研究结果表明,油茶叶片SPAD值与叶绿素a、叶绿素b以及总叶绿素含量间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通过线性回归得出了SPAD值与叶绿素a、叶绿素b以及总叶绿素含量间的回归方程。通过15个不同品种叶片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实测值与预测值的统计检验,叶绿素a与总叶绿素含量的实测值与预测值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可以通过回归方程利用SPAD值来预测油茶叶片叶绿素的绝对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spad 叶绿素含量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