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novel model for cost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pulverized coal injected into blast furnace based on effective calorific value 被引量:4
1
作者 徐润生 张建良 +3 位作者 左海滨 李克江 宋腾飞 邵久刚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0期3990-3998,共9页
The combustion process of pulverized coal injected into blast furnace involves a lot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reactions. Based on the combustion behaviors of pulverized coal, the conception of coal effective calorific... The combustion process of pulverized coal injected into blast furnace involves a lot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reactions. Based on the combustion behaviors of pulverized coal, the conception of coal effective calorific value representing the actual thermal energy provided for blast furnace was proposed. A cost performance evaluation model of coal injection was built up for the optimal selection of various kinds of coal based on effective calorific value. The model contains two indicators: coal effective calorific value which has eight sub-indicators and coal injection cost which includes four sub-indicators. In addition, the calculation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cost performance evaluation model in a Chinese large-scale iron and steel company were comprehensively introduced. The evaluation results finally confirm that this novel model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optimal selection of blast furnace pulverized co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ast furnace pulverized coal injection effective calorific value cost performance evaluation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钢高炉喷吹干熄焦除尘灰生产试验及效果
2
作者 曹锋 杨军昌 《炼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1-55,共5页
长钢2座1080m^(3)高炉进行在喷吹煤粉中配加干熄焦除尘灰的生产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改造喷煤系统及优化高炉操作,成功实现了在喷吹煤粉中配加干熄焦除尘灰,配比由2%逐步提高至7%,平均配比5.92%,在保证炉况稳定顺行,燃料消耗降... 长钢2座1080m^(3)高炉进行在喷吹煤粉中配加干熄焦除尘灰的生产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改造喷煤系统及优化高炉操作,成功实现了在喷吹煤粉中配加干熄焦除尘灰,配比由2%逐步提高至7%,平均配比5.92%,在保证炉况稳定顺行,燃料消耗降低的前提下,有效降低了生铁成本,扣除设备改造、材料更换投资,创经济效益1006万元。生产试验期间,基本实现了焦炉本体干熄焦除尘灰的产、用动态平衡,替代部分喷吹煤粉,对扩展替换资源,提高固废资源的再利用,改善环境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喷吹煤粉 干熄焦除尘灰 生产试验 燃料比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气高炉不同喷吹机构下煤粉燃烧行为的数值模拟研究
3
作者 张立坤 彭星 +4 位作者 王静松 左海滨 王广 薛庆国 佘雪峰 《冶金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共6页
文章通过构建直吹管—喷枪—风口—回旋区的气粉流动燃烧三维数值模型,深入分析了三种不同风口喷吹机构(传统高炉TBF-T、氧气高炉OBF-T1和OBF-T2)下的煤粉燃烧行为。结果显示,相较于传统高炉TBF-T,OBF-T1和OBF-T2显著提高了回旋区的温... 文章通过构建直吹管—喷枪—风口—回旋区的气粉流动燃烧三维数值模型,深入分析了三种不同风口喷吹机构(传统高炉TBF-T、氧气高炉OBF-T1和OBF-T2)下的煤粉燃烧行为。结果显示,相较于传统高炉TBF-T,OBF-T1和OBF-T2显著提高了回旋区的温度和高温区面积,煤粉燃尽率从58.2%分别提高到80.5%和76.9%。OBF-T1工况虽然提高了燃尽率,但可能引起风口内部较大的温度梯度,缩短风口使用寿命;而OBF-T2避免了高温区的产生,但氧气向回旋区下侧的扩散受阻。通过剖析煤粉与煤气在风口回旋区内的燃烧机理,为设计更长寿命和更高效的风口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气高炉 风口机构 回旋区 煤粉燃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钢高炉喷吹煤粉利用率的测定 被引量:1
4
作者 杨帆 白晓光 +4 位作者 于恒亮 郑占斌 张建良 党晗 徐润生 《炼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3-67,共5页
利用透射光偏光显微镜,对包钢高炉重力除尘灰、旋风除尘灰和布袋除尘灰中的碳素种类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以测定高炉喷吹煤粉利用率。测定结果表明,3号高炉喷吹煤粉利用率上下限分别为89.03%和79.46%,4号高炉的喷吹煤粉利用率上下限分别... 利用透射光偏光显微镜,对包钢高炉重力除尘灰、旋风除尘灰和布袋除尘灰中的碳素种类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以测定高炉喷吹煤粉利用率。测定结果表明,3号高炉喷吹煤粉利用率上下限分别为89.03%和79.46%,4号高炉的喷吹煤粉利用率上下限分别为91.51%和84.14%。认为,3号高炉和4号高炉所使用喷吹煤粉来自同一系列,因此可以通过采取稳定煤粉粒度波动、优化富氧鼓风和提高入炉焦炭强度等措施,来提高喷吹煤粉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煤比 喷吹煤粉利用率 除尘灰 未燃煤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炉喷吹煤粉预热工艺技术进展及应用
5
作者 王保 张建良 +4 位作者 徐润生 张宗旺 李飞 吕国明 尹玉 《炼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0,16,共6页
煤粉预热可提高高炉喷吹煤粉的初始温度,加强煤粉在风口前的气化热解过程,降低喷煤对风口区域热风的冷却效应,进而提高煤粉燃烧率,为高煤比创造条件。对现有几种煤粉预热工艺,如高炉废烟气对流预热、电磁感应预热、立式筒仓管板预热和... 煤粉预热可提高高炉喷吹煤粉的初始温度,加强煤粉在风口前的气化热解过程,降低喷煤对风口区域热风的冷却效应,进而提高煤粉燃烧率,为高煤比创造条件。对现有几种煤粉预热工艺,如高炉废烟气对流预热、电磁感应预热、立式筒仓管板预热和流化床预热技术特点依次进行了分析。高炉废烟气对流预热工艺,充分利用高炉煤气和热风炉废烟气余热,既能提高煤粉初始温度,又能减少能源浪费。攀钢钒高炉和舞钢高炉预热煤粉工业试验结果表明,提高煤比和降低焦比的效果良好,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煤粉预热 煤粉温度 煤粉燃烧率 煤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高炉燃料替代的降碳路径 被引量:5
6
作者 周翔 白永强 《炼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15,共4页
为有效降低高炉工序的CO_(2)排放量,向高炉喷吹气体、液体或固体燃料来替代焦炭受到广泛的关注。以我国6家典型钢铁企业7座1800m^(3)级高炉2021年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为基础,重点分析了燃料比和煤比对高炉CO_(2)排放量的作用和影响。结... 为有效降低高炉工序的CO_(2)排放量,向高炉喷吹气体、液体或固体燃料来替代焦炭受到广泛的关注。以我国6家典型钢铁企业7座1800m^(3)级高炉2021年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为基础,重点分析了燃料比和煤比对高炉CO_(2)排放量的作用和影响。结果表明,6家典型钢铁企业高炉CO_(2)排放量约为1.419~1.595Vt,影响高炉CO_(2)排放量相关性最强的因素且最重要的指标是燃料比,而单纯提高喷煤比的技术手段并不是降低高炉CO_(2)排放量的决定性因素。因此,通过优化喷吹燃料的种类,以氢代碳,实现有效替代,才是降低高炉CO_(2)排放量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CO_(2)排放量 燃料比 喷煤比 燃料替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煤质特性的京唐高炉喷吹煤结构优化
7
作者 杨玉卓 滕召杰 王广伟 《炼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1-75,共5页
为优化首钢京唐高炉喷吹煤结构和降低冶炼成本,对京唐高炉喷吹煤粉的煤质特性进行了分析,用煤焦置换比理论公式计算了单种煤的理论置换比,并计算了京唐高炉喷吹煤的煤粉利用率。认为,随着高炉煤比的提高,煤焦置换比逐步降低;通过对配煤... 为优化首钢京唐高炉喷吹煤结构和降低冶炼成本,对京唐高炉喷吹煤粉的煤质特性进行了分析,用煤焦置换比理论公式计算了单种煤的理论置换比,并计算了京唐高炉喷吹煤的煤粉利用率。认为,随着高炉煤比的提高,煤焦置换比逐步降低;通过对配煤结构及高炉操作参数进行优化,京唐三座高炉的煤粉利用率得到进一步提升。1号高炉煤粉利用率达到了97.64%,2号高炉达到了97.58%,3号高炉达到了98.14%,较2022年6月分别提高了3%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型高炉 喷吹煤结构 燃烧性 煤焦置换比 煤粉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高炉喷吹煤粉性能评价 被引量:20
8
作者 苏步新 张建良 +3 位作者 车晓梅 郭建 郑常乐 任山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234-2240,共7页
针对高炉喷吹煤性能评价指标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高炉喷吹煤综合特性指标提取方法。该方法综合考虑了高炉喷吹煤发热值、着火点、燃烧性、反应性、流动性和可磨性等性能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了高炉喷吹... 针对高炉喷吹煤性能评价指标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高炉喷吹煤综合特性指标提取方法。该方法综合考虑了高炉喷吹煤发热值、着火点、燃烧性、反应性、流动性和可磨性等性能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了高炉喷吹煤的综合特性指标:综合燃烧特性指标P1,综合反应特性指标P2,综合流动特性指标P3和综合可磨特性指标P4。新的综合特性指标不仅减少评价指标的数量,且综合特性指标之间相互独立,避免指标之间的重叠。在4个新综合特性指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入煤粉喷吹性能评价指标P,并结合基础性能评价指标F,最终得到煤粉性能的总体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喷吹煤粉 主成分分析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氯化物对高炉喷吹用煤粉燃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张淑会 武兵强 +3 位作者 刘小杰 姜海宾 吕庆 郭爱红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526-530,共5页
为了提高高炉喷吹煤粉的燃烧率,分析了Ca Cl2,Mg Cl2,Na Cl和Fe Cl3添加剂对高炉喷吹用煤粉燃烧性能的影响,得到各物质添加量对煤粉燃烧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适量的Ca Cl2,Mg Cl2,Na Cl和Fe Cl3均能改善高炉喷吹用煤的燃烧性能。当Ca... 为了提高高炉喷吹煤粉的燃烧率,分析了Ca Cl2,Mg Cl2,Na Cl和Fe Cl3添加剂对高炉喷吹用煤粉燃烧性能的影响,得到各物质添加量对煤粉燃烧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适量的Ca Cl2,Mg Cl2,Na Cl和Fe Cl3均能改善高炉喷吹用煤的燃烧性能。当Ca Cl2和Mg Cl2添加量小于1%、Fe Cl3添加量小于2%时,煤粉燃烧率分别随Ca Cl2,Mg Cl2和Fe Cl3添加量的增加而提高;继续增加各物质的添加量,煤粉燃烧率均下降;煤粉燃烧率随Na Cl添加量的增加而提高。与原煤燃烧后产生的未燃煤粉相比,加入氯化物添加剂后高炉喷吹用煤的未燃煤粉颗粒均变得不规则,且粒度明显减小。综合考虑,高炉喷吹用煤粉中Ca Cl2和Mg Cl2适宜的添加比例均为1%,Fe Cl3适宜的比例为2%,Na Cl的添加比例应小于1%。为改善高炉喷吹用煤粉的燃烧性能,4种氯化物添加剂优的先选用顺序为Fe Cl3,Ca Cl2,Mg Cl2和Na C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物 喷吹煤粉 燃烧性能 高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阶煤低温热解半焦在模拟高炉喷吹条件下的燃烧性能 被引量:10
10
作者 何选明 付鹏睿 +3 位作者 张杜 曾宪灿 程晓晗 易霜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702-1706,共5页
采用自制固定床热解装置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制备神木长焰煤热解终温分别为400℃、450℃、500℃及550℃的热解半焦,利用管式沉降炉模拟高炉喷吹条件研究神木长焰煤低温热解半焦的燃烧性能,并考察了热解终温、半焦喷吹粒径以及燃烧反应温... 采用自制固定床热解装置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制备神木长焰煤热解终温分别为400℃、450℃、500℃及550℃的热解半焦,利用管式沉降炉模拟高炉喷吹条件研究神木长焰煤低温热解半焦的燃烧性能,并考察了热解终温、半焦喷吹粒径以及燃烧反应温度对半焦燃烧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低温热解半焦的燃烧性能优于实验所选用无烟煤的燃烧性能,半焦的燃烧性能与其燃料比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即燃料比越高,燃烧性能越差;降低热解终温、减小半焦喷吹粒径以及提高燃烧反应温度均能改善半焦的燃烧性能,当热解终温为400℃、喷吹粒径100~200目、燃烧反应温度为1100℃时半焦的燃尽度最佳为96%。本实验半焦制备及燃烧条件与现有低温热解和高炉喷吹工艺相符,且热解半焦各项性能均符合喷吹用煤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半焦 管式沉降炉 高炉喷吹 燃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烟煤对高炉喷吹用混合煤燃烧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欧阳曙光 许杰 +3 位作者 吴天礼 苏晓丽 王子侃 杨超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108-111,共4页
采用非等温热重分析法研究了5种单种煤及9种混合煤的燃烧特性,根据TG-DTG曲线得出各试验煤样的着火温度、燃尽温度、最大燃烧速率和平均燃烧速率,并进一步计算出其燃烧特性指数。探讨了不同无烟煤对高炉喷吹用混合煤燃烧性的影响,并对... 采用非等温热重分析法研究了5种单种煤及9种混合煤的燃烧特性,根据TG-DTG曲线得出各试验煤样的着火温度、燃尽温度、最大燃烧速率和平均燃烧速率,并进一步计算出其燃烧特性指数。探讨了不同无烟煤对高炉喷吹用混合煤燃烧性的影响,并对不同粒度区间的混合煤燃烧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混合煤的燃烧性与配入单种煤的燃烧性相关,同时也受其可磨性的影响,当配入无烟煤的燃烧性能相近时,无烟煤对混合煤燃烧性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无烟煤的可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喷吹用煤 热重分析 燃烧性 可磨性 无烟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炉富氧条件下喷煤极限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朱子宗 张丙怀 徐楚韶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9年第1期82-87,共6页
通过对攀钢4号高炉富氧条件下煤粉在风口回旋区内的燃烧率的数学模拟研究可知:在攀钢4号高炉入炉焦比580kg/t,风温1050℃等生产条件下,当喷煤量超过155kg/t,风中富氧率高于2%,才能使高炉顺行。如果风中富氧... 通过对攀钢4号高炉富氧条件下煤粉在风口回旋区内的燃烧率的数学模拟研究可知:在攀钢4号高炉入炉焦比580kg/t,风温1050℃等生产条件下,当喷煤量超过155kg/t,风中富氧率高于2%,才能使高炉顺行。如果风中富氧低于4%,吨铁最大喷煤量为175kg/t.当喷煤量超过210kg/t,风中富氧率即使达到10%,也不能满足高炉最佳热状态,将造成未燃煤粉量过高,导致高炉不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喷煤 极限 燃烧率 富氧条件 煤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炉喷煤助燃剂的催化燃烧效果及其工业应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罗晔 孙思平 +3 位作者 徐蕾 郭嘉 秦殷 李鹏 《洁净煤技术》 CAS 2009年第3期56-58,70,共4页
研究了二氧化锰、三氧化二铝、碳酸钙等无机粉体对煤粉的催化助燃效果,以及其按一定比例混合制备的助燃剂对煤粉着火、燃烬的影响。探讨了无机盐助燃剂的催化燃烧机理,并阐述了炼铁高炉喷煤助燃剂的工业应用前景。
关键词 高炉 喷煤 催化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燃煤粉在高炉内的分布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刘新 陈星秋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77-180,共4页
对未燃煤粉在炉内的分布特性进行了二维模型实验研究·通过实验发现进入高炉的未燃煤粉主要聚积在气流流动缓慢和气流发生转折的区域或部位 ;在块状带 ,主要滞留在矿石层中· 在煤气流主通道未燃煤粉难以聚积 ,对料柱的纵向透... 对未燃煤粉在炉内的分布特性进行了二维模型实验研究·通过实验发现进入高炉的未燃煤粉主要聚积在气流流动缓慢和气流发生转折的区域或部位 ;在块状带 ,主要滞留在矿石层中· 在煤气流主通道未燃煤粉难以聚积 ,对料柱的纵向透气性和压差影响不大· 未燃煤粉积聚的不均匀性造成了局部横向压差增加 ,从而导致了煤气流的重新分布·特别是回旋区前方和前上方透气性恶化 ,使中心气流难以发展 ,促使软熔带向“平底的倒V型”或“倒W型”转变·实际操作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喷吹煤粉 未燃煤粉 分布特性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粉锅炉掺烧高炉煤气对煤粉燃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湛志钢 陈刚 《动力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79-182,共4页
针对某钢铁企业实际燃用的燃料,计算得到了高炉煤气掺烧率变化引起的烟气生产量变化和燃料理论燃烧温度变化曲线,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高炉煤气掺烧对煤粉燃尽影响的各种因素,其中煤粉在炉膛内停留时间缩短、炉膛温度水平下降是最主要的因... 针对某钢铁企业实际燃用的燃料,计算得到了高炉煤气掺烧率变化引起的烟气生产量变化和燃料理论燃烧温度变化曲线,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高炉煤气掺烧对煤粉燃尽影响的各种因素,其中煤粉在炉膛内停留时间缩短、炉膛温度水平下降是最主要的因素。通过在一维炉和滴管炉上进行的温度对该种煤粉燃尽影响的试验研究,分析了高炉煤气掺烧率超过20%时飞灰可燃物含量急剧上升的原因,从而提出基于燃尽的煤粉锅炉掺烧高炉煤气的最佳热量掺烧率应该在25%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机械工程 高炉煤气 煤粉 燃尽掺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炉喷吹配煤催化燃烧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培平 陈旺生 孟康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6期432-436,共5页
为进一步提高高炉喷吹配煤的燃烧效率,通过在配煤中干法混合不同比率的催化助燃剂轻烧白云石、冷轧酸洗氧化铁粉和锰矿粉,采用热重分析和半工业化沉降炉试验方法,探讨催化助燃剂种类及其添加量对煤粉着火点和燃尽率的影响,以确定匹配的... 为进一步提高高炉喷吹配煤的燃烧效率,通过在配煤中干法混合不同比率的催化助燃剂轻烧白云石、冷轧酸洗氧化铁粉和锰矿粉,采用热重分析和半工业化沉降炉试验方法,探讨催化助燃剂种类及其添加量对煤粉着火点和燃尽率的影响,以确定匹配的催化助燃剂种类和最佳添加量。结果表明,轻烧白云石、氧化铁粉、锰矿粉及三者的复合催化助燃剂都对煤粉的燃烧反应具有较好的助燃作用;最适宜的催化助燃剂为冷轧酸洗氧化铁粉和复合催化剂,其最佳添加量分别为3.0%和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喷煤 助燃剂 燃尽率 沉降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炉风口回旋区工作状态监控技术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
17
作者 温良英 白晨光 +3 位作者 欧阳奇 陈登福 董凌燕 邱贵宝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39-41,共3页
在高炉生产过程中,只有从风口窥视孔可以直接观察高炉内的情况,操作者十分关注高炉风口区的工作状况,并将其作为判断和控制高炉操作的重要依据之一.风口前的监测可以获得喷煤高炉在风口处煤粉输送情况,还可以根据风口亮度与煤粉燃烧数... 在高炉生产过程中,只有从风口窥视孔可以直接观察高炉内的情况,操作者十分关注高炉风口区的工作状况,并将其作为判断和控制高炉操作的重要依据之一.风口前的监测可以获得喷煤高炉在风口处煤粉输送情况,还可以根据风口亮度与煤粉燃烧数值模拟结合,研判煤粉在风口回旋区的燃烧状况及温度分布等.简述了国内外在高炉风口回旋区温度检测、工作状态的监控技术的研究现状,提出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与数值模拟结合,解决高炉风口回旋区工作状况监测和控制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回旋压 煤粉燃烧 监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对高炉喷吹煤粉燃烧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15
18
作者 胡宾生 贵永亮 +1 位作者 张学飞 郭华楼 《冶金能源》 2012年第1期42-45,共4页
氯对高炉喷吹煤粉燃烧过程的影响与氯在煤粉中的赋存状态有关。当煤粉中的氯以C1-离子形态与金属离子形成化合物的状态存在时,煤粉中的氯则会抑制煤粉在高炉风口区域的燃烧过程。当煤粉中氯以HCl的形式存在时,煤粉中的氯则会改善煤粉在... 氯对高炉喷吹煤粉燃烧过程的影响与氯在煤粉中的赋存状态有关。当煤粉中的氯以C1-离子形态与金属离子形成化合物的状态存在时,煤粉中的氯则会抑制煤粉在高炉风口区域的燃烧过程。当煤粉中氯以HCl的形式存在时,煤粉中的氯则会改善煤粉在高炉风口区域的燃烧过程。在高炉喷吹煤粉燃烧过程中,17%左右的氯进入未燃煤粉中,进入到高炉煤气中的氯为83%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粉燃烧 高炉喷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秦1号高炉不同喷煤比条件下炉尘灰中含碳物质的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丁汝才 吴铿 +3 位作者 吴玮璐 费三林 张建民 倪碧帅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301-1304,共4页
通过矿相分析高喷煤比时高炉炉尘(重力灰和布袋灰)中岩矿相的组成,给出了在不同喷煤比条件下未消耗煤粉和焦炭颗粒的面积比.分析了不同喷煤比对高炉炉尘中碳质量分数的影响和碳质量分数对未消耗煤粉比例的影响.给出了首秦1号高炉在提高... 通过矿相分析高喷煤比时高炉炉尘(重力灰和布袋灰)中岩矿相的组成,给出了在不同喷煤比条件下未消耗煤粉和焦炭颗粒的面积比.分析了不同喷煤比对高炉炉尘中碳质量分数的影响和碳质量分数对未消耗煤粉比例的影响.给出了首秦1号高炉在提高喷煤比的过程中,高炉炉尘中未消耗煤粉和焦炭颗粒的量及煤粉在高炉内利用率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炼铁 喷煤比 高炉炉尘(重力灰和布袋灰) 含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炉三维气固湍流和煤粉燃烧过程数值模拟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丽丽 周慎杰 陈举华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3-167,218,共6页
基于欧拉气相方程组、欧拉颗粒连续方程和动量方程以及拉氏颗粒能量和质量变化方程,建立并发展了高炉风口回旋区湍流气固两相流动和煤粉燃烧的三维数学模型。用所建模型分别对冷态模型内气固两相流动和某企业750 m3高炉风口回旋区内的... 基于欧拉气相方程组、欧拉颗粒连续方程和动量方程以及拉氏颗粒能量和质量变化方程,建立并发展了高炉风口回旋区湍流气固两相流动和煤粉燃烧的三维数学模型。用所建模型分别对冷态模型内气固两相流动和某企业750 m3高炉风口回旋区内的气固两相三维流动与煤粉燃烧进行了数值模拟。采用三维激光相位多普勒分析仪(PDA)对冷态模型内气固两相流场进行了测量,实验结果与冷态两相流动的模拟结果基本一致。热态模拟结果给出了气相温度和组分浓度分布,模拟结果与实验测量结果较吻合,揭示了风口回旋区内气固两相流动和煤粉燃烧的基本性质和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风口回旋区 湍流 气固两相流 煤粉燃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