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9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issolution Kinetics of Calcined Ulexite in Ammonium Chloride Solutions at High Solid-to-Liquid Ratios
1
作者 GR Aycan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287-1290,共4页
The dissolution kinetics of calcined ulexite in ammonium chloride solutions at high solid-to-liquid ratios were investigated. In the experiments, calcination temperature, solution concentration, reaction temperature, ... The dissolution kinetics of calcined ulexite in ammonium chloride solutions at high solid-to-liquid ratios were investigated. In the experiments, calcination temperature, solution concentration, reaction temperature, and pre-hydration were chosen as parameters. It was observed that the dissolution rate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calcination temperature, solution concentration, and reaction temperature, whereas it was not affected by pre-hydration. Employing graphical and statistic methods, the dissolution rate, based on homogeneous reaction model, can be given as: (1-X(B2O3))-1-1= k(c(NH4Cl))1.982t. The activation energy for the dissolution of the ulexite sample calcined at 160 ℃ was found to be 84.04 kJ·mo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LEXITE Dissolution kinetics High solid-to-liquid ratios Ammonium chlorid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lvent Extraction of Niobium from Alkali Solution by Methyltrioctylammonium Chloride
2
作者 ZHOU Kang-gen TOKUDA Masanor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0年第4期175-177,共3页
For the purpose of developing an alkali leaching solvent extraction directly from alkali solution process, the extraction of niobium from alkali solution by long chain alkyl quaternary ammonium salt (methyltrioctylamm... For the purpose of developing an alkali leaching solvent extraction directly from alkali solution process, the extraction of niobium from alkali solution by long chain alkyl quaternary ammonium salt (methyltrioctylammonium chloride R 4NCl) in toluene was investigated. The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under conditions of 25 ℃, Nb(Ⅴ) concentration 0.01 mol/L, pH 10.7 13.8, R 4NCl concentration 0.02 0.14 mol/L. It has been found that the distribution ratio of niobium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R 4NCl concentration and with decreasing KCl concentration, but it shows maximum value at pH value of about 12 and decreases below or above this pH value. Distribution ratio of niobium goes up to over 1 000 in appropriate conditions, and so it has been proved that R 4NCl is an effective extractant for extraction of niobium from alkali solu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OBIUM SOLVENT EXTRACTION distribution ratio methyltrioctylammonium chlorid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43.15 K下NaCl-NaNO_(3)-Na_(2)SO_(4)-H_(2)O四元体系相平衡研究
3
作者 陈鑫 陈杭 +1 位作者 边超 宋兴福 《化工环保》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4-240,共7页
采用等温溶解平衡法测定了343.15 K时NaCl-NaNO_(3)-H_(2)O、NaCl-Na_(2)SO_(4)-H_(2)O、NaNO_(3)-Na_(2)SO_(4)-H_(2)O 3种三元体系和NaCl-NaNO_(3)-Na_(2)SO_(4)-H_(2)O四元体系的相平衡数据。实验结果表明:NaCl-NaNO_(3)-H_(2)O、NaC... 采用等温溶解平衡法测定了343.15 K时NaCl-NaNO_(3)-H_(2)O、NaCl-Na_(2)SO_(4)-H_(2)O、NaNO_(3)-Na_(2)SO_(4)-H_(2)O 3种三元体系和NaCl-NaNO_(3)-Na_(2)SO_(4)-H_(2)O四元体系的相平衡数据。实验结果表明:NaCl-NaNO_(3)-H_(2)O、NaCl-Na_(2)SO_(4)-H_(2)O三元体系属于简单共饱和型体系,无复盐和共溶体产生;NaNO_(3)-Na_(2)SO_(4)-H_(2)O三元体系存在NaNO_(3)·Na_(2)SO_(4)·H_(2)O复盐结晶区,但复盐结晶区较小;NaCl-NaNO_(3)-Na_(2)SO_(4)-H_(2)O四元体系包含Na_(2)SO_(4)结晶区、NaCl结晶区、NaNO_(3)结晶区和NaNO_(3)·Na_(2)SO_(4)·H_(2)O复盐结晶区,NaCl和NaNO_(3)对Na_(2)SO_(4)存在强盐析作用,Na_(2)SO_(4)结晶区面积远大于其他结晶区;为降低复盐结晶区对分质结晶工艺的影响,相应结晶操作温度应高于343.15 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盐废水 分质结晶 相平衡 氯化钠 硫酸钠 硝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漠砂混凝土的氯离子渗透性研究
4
作者 连泽立 杨建森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95-2200,共6页
为了考察细骨料全部为沙漠砂的沙漠砂混凝土(DSC)的氯离子渗透性能,采用电通量法试验研究了不同水胶比的DSC电通量,运用回归分析建立了DCS电通量与水胶比的数值相关性模型。结果表明,沙漠砂具有数量更多的小中心质效应,分散和均匀了混... 为了考察细骨料全部为沙漠砂的沙漠砂混凝土(DSC)的氯离子渗透性能,采用电通量法试验研究了不同水胶比的DSC电通量,运用回归分析建立了DCS电通量与水胶比的数值相关性模型。结果表明,沙漠砂具有数量更多的小中心质效应,分散和均匀了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浆体,也使水化产物分布更加均匀,骨料界面过渡区连结更加牢固,混凝土基体结构更加致密,故DSC的氯离子渗透性低;DSC电通量(Q)与水胶比(x)符合Q=7572.7636x-537.6053函数关系的模型,且在显著性水平α=0.01下相关性显著,根据水胶比可以估算DSC的氯离子渗透性能,进而评估DSC的渗透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砂混凝土(DSC) 水胶比 氯离子渗透性 电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析结晶用于盐湖卤水提钾和镁锂分离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成春春 李玉龙 +1 位作者 张志强 刘雪菁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4-39,共6页
采用溶析结晶法快速分离盐湖卤水中氯化钾并降低卤水中的镁锂比,解决青海盐湖盐田摊晒存在的生产周期长、需要修建大面积盐田等难题。以有机溶剂为溶析剂,考察了不同种类溶析剂加入量、溶析温度、溶析时间等对盐湖氯化钾收率及镁锂比的... 采用溶析结晶法快速分离盐湖卤水中氯化钾并降低卤水中的镁锂比,解决青海盐湖盐田摊晒存在的生产周期长、需要修建大面积盐田等难题。以有机溶剂为溶析剂,考察了不同种类溶析剂加入量、溶析温度、溶析时间等对盐湖氯化钾收率及镁锂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无水乙醇为溶析剂与盐湖卤水体积比为2∶1,溶析温度为-15℃,时间为90 min时,氯化钾和氯化钠的收率分别达到93.15%和99.84%。溶析结晶后的母液经过过滤,在70~80℃,以0.5℃/min的降温速率进行动态降温,析出氯化镁晶体,镁锂质量比由原卤中的388.44降低至266.63,最终达到快速分离氯化钾的目的及为后续对镁锂进一步分离提供更有利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析结晶 氯化钾 高镁锂比 盐湖卤水 镁锂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石灰石粉混凝土耐久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武业忱 吕恒林 +2 位作者 章明明 李杭 戚传康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3-98,104,共7页
为探究不同水胶比及石灰石粉等矿物掺合料对复合石灰石粉混凝土耐久性能的影响,对普通混凝土、石灰石粉-矿渣混凝土以及石灰石粉-矿渣-粉煤灰混凝土的抗碳化、抗冻融、抗氯离子侵蚀等耐久性能展开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矿物掺合料总掺... 为探究不同水胶比及石灰石粉等矿物掺合料对复合石灰石粉混凝土耐久性能的影响,对普通混凝土、石灰石粉-矿渣混凝土以及石灰石粉-矿渣-粉煤灰混凝土的抗碳化、抗冻融、抗氯离子侵蚀等耐久性能展开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矿物掺合料总掺量固定为50%情况下,(1)降低水胶比可以提高复合石灰石粉混凝土的抗碳化、抗冻融、抗氯离子侵蚀性能;(2)加入石灰石粉可以优化复合石灰石粉混凝土胶凝材料体系的颗粒级配,从而改善了抗冻融和抗氯离子侵蚀性能;(3)矿渣因火山灰效应引起二次水化,一方面降低了复合石灰石粉混凝土的碱性,弱化了抗碳化性能,另一方面水化胶凝产物提高了复合石灰石粉混凝土的密实性,改善了抗冻融和抗氯离子侵蚀性能;(4)粉煤灰等比例代替部分矿渣,对复合石灰石粉混凝土早期的抗碳化、抗冻融和抗氯离子侵蚀等耐久性能不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胶比 复合石灰石粉混凝土 碳化 冻融 氯离子侵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钛尾渣基硅酸钙板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7
作者 安心宇 李林 +1 位作者 张兰 姜涛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294-3302,共9页
提钛尾渣作为含钛高炉渣提钛后产生的一种含氯废弃物,一直缺乏有效的规模化利用技术,对环境具有潜在的危害。本文以提钛尾渣为主要原料,制备保温隔热材料——硅酸钙板,研究了不同钙硅比、硅藻土含量、水灰比、原渣与脱氯渣配比对材料性... 提钛尾渣作为含钛高炉渣提钛后产生的一种含氯废弃物,一直缺乏有效的规模化利用技术,对环境具有潜在的危害。本文以提钛尾渣为主要原料,制备保温隔热材料——硅酸钙板,研究了不同钙硅比、硅藻土含量、水灰比、原渣与脱氯渣配比对材料性能、物相和微观形貌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脱氯渣含量的增加,硅酸钙板的抗折强度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过量的硅藻土、过高的钙硅比和水灰比均不利于样品性能的改善。当提钛尾渣质量分数为46%(原渣和脱氯渣配比为1∶1)、硅酸盐水泥质量分数为15%、硅藻土质量分数为17%、钙硅比为0.84和水灰比为0.75时,硅酸钙板样品性能最优,其体积密度为1.25 g/cm^(3),抗折强度为10.4 MPa,导热系数为0.297 W/(m·K),样品中固化的氯离子质量分数为0.36%,固氯比达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钛尾渣 水洗脱氯渣 硅酸钙板 抗折强度 导热系数 固氯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物与硫酸盐浓度比对黄铜-铅电偶腐蚀的影响
8
作者 马湘蒙 董磊 +3 位作者 黄明风 靳元容 吴京阳 魏群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2-139,共8页
以供水管道中黄铜与铅焊接的电偶连接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氯化物与硫酸盐浓度比(CSMR)对黄铜-铅电偶腐蚀的影响。分析了黄铜-铅电偶腐蚀的金属释放量、电化学行为及腐蚀产物。结果表明,CSMR使得多电偶对中阳极极性改变。在CSMR=0~0.5时... 以供水管道中黄铜与铅焊接的电偶连接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氯化物与硫酸盐浓度比(CSMR)对黄铜-铅电偶腐蚀的影响。分析了黄铜-铅电偶腐蚀的金属释放量、电化学行为及腐蚀产物。结果表明,CSMR使得多电偶对中阳极极性改变。在CSMR=0~0.5时,铅锌同作为阳极;CSMR=1时锌单独作为阳极;而CSMR=∞时,铅单独作为阳极。铅的腐蚀产物为棒状的PbCO_(3)及片状的Pb_(3)(CO_(3))2(OH)2,锌的产物为板状的ZnO_(2),而铜和锡的产物分别为颗粒状Cu2O和块状SnO_(2)。当供水管道中黄铜与含铅材料电偶连接时,为减少铅的释放,建议将CSMR控制在1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物与硫酸盐浓度比(CSMR) 黄铜 电偶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镁铝比LDHs对钢筋阻锈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易钰奇 李静 +3 位作者 韦柳媚 田浩 庄恩德 黎雪杰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1-127,共7页
为了探究镁铝比对MgAl型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MgAl-LDHs)的晶体结构、阴离子控释能力及阻锈效果的影响规律,本文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镁铝摩尔比为2∶1、3∶1和4∶1的MgAl-LDHs,利用XRD和FTIR分析了合成样品的物相组成,并通过氯离子吸附和... 为了探究镁铝比对MgAl型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MgAl-LDHs)的晶体结构、阴离子控释能力及阻锈效果的影响规律,本文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镁铝摩尔比为2∶1、3∶1和4∶1的MgAl-LDHs,利用XRD和FTIR分析了合成样品的物相组成,并通过氯离子吸附和电化学试验研究了合成样品的氯离子吸附性能及其在模拟混凝土孔溶液中对钢筋的阻锈性能。结果表明,随着镁铝摩尔比从2∶1增至4∶1,LDHs的层间距从0.888 nm降低至0.796 nm,LDHs负载阴离子数减少,氯离子吸附能力降低。掺有Mg_(2)Al-NO_(3)^(-)、Mg_(3)Al-NO_(3)^(-)和Mg_(4)Al-NO_(3)^(-)组的临界氯离子浓度分别为0.16、0.14和0.14 mol/L,分别比空白组的临界氯离子浓度(0.10 mol/L)提高了60%、40%和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铝比 LDHS 腐蚀 氯离子 层间距 吸附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盐和铝盐混凝剂对消毒副产物的控制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永吉 南军 +4 位作者 刘前军 刘志生 杨义飞 周玲玲 李圭白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20-423,共4页
以三氯化铁和硫酸铝为研究对象 ,探讨了两种混凝剂对三氯甲烷生成量的控制作用及控制机制 .结果表明 ,与硫酸铝相比 ,三氯化铁可以更好地控制三氯甲烷的生成量 ,对有机物的去除方面 ,也具有良好的效果 .E4/E6 变化表明 ,三氯化铁和硫酸... 以三氯化铁和硫酸铝为研究对象 ,探讨了两种混凝剂对三氯甲烷生成量的控制作用及控制机制 .结果表明 ,与硫酸铝相比 ,三氯化铁可以更好地控制三氯甲烷的生成量 ,对有机物的去除方面 ,也具有良好的效果 .E4/E6 变化表明 ,三氯化铁和硫酸铝对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机制不同 ,硫酸铝主要去除水中大分子的有机物 ,三氯化铁更倾向于去除水中小分子有机物 ,而这些小分子有机物通常是消毒副产物的前体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盐 铝盐 混凝剂 消毒工艺 饮用水 三氯甲烷 三氯化铁 硫酸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石膏水热法合成硫酸钙晶须 被引量:19
11
作者 刘江 杨红艳 +3 位作者 石文建 秦军 吕晴 田瑶珠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1-144,共4页
以磷石膏为原料,二水合硫酸钙、硫酸镁、甘油为添加剂,采用水热法合成硫酸钙晶须,考察了料浆含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体系pH等因素对晶须的直径和长径比的影响;并采用SEM技术观察硫酸钙晶须的形貌。实验结果表明,当磷石膏含量2.5%(w... 以磷石膏为原料,二水合硫酸钙、硫酸镁、甘油为添加剂,采用水热法合成硫酸钙晶须,考察了料浆含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体系pH等因素对晶须的直径和长径比的影响;并采用SEM技术观察硫酸钙晶须的形貌。实验结果表明,当磷石膏含量2.5%(w)、反应温度130℃、反应时间4 h、体系pH 4时,制备得到的硫酸钙晶须长径比为56.24,平均直径为0.17μm。SEM表征结果显示,硫酸钙晶须形貌规整、分散均匀、直径较小,达百纳米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石膏 硫酸钙晶须 水热法 长径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和氯盐对混凝土硫酸盐化学腐蚀的影响 被引量:14
12
作者 姚维益 金祖权 +1 位作者 高嵩 张淑媛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75-480,共6页
为揭示混凝土在不同硫酸盐腐蚀环境下的损伤过程及腐蚀机理,进行了硫酸盐浸泡实验,研究了在复合溶液浸泡作用下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演变、腐蚀产物类型及硫酸根离子反应能力.结果表明:混凝土在硫酸钠溶液中抗压强度先增加后降低,且主要腐... 为揭示混凝土在不同硫酸盐腐蚀环境下的损伤过程及腐蚀机理,进行了硫酸盐浸泡实验,研究了在复合溶液浸泡作用下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演变、腐蚀产物类型及硫酸根离子反应能力.结果表明:混凝土在硫酸钠溶液中抗压强度先增加后降低,且主要腐蚀产物是钙矾石和石膏.在复合溶液腐蚀环境下,腐蚀产物以钙矾石为主,且混凝土亚微观缺陷减少6.46%.当提高腐蚀溶液温度至50℃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演变速度加快,硫酸根离子反应能力提高20%,腐蚀产物以石膏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硫酸盐 腐蚀产物 温度 氯盐 化学腐蚀 损伤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应力状态下混凝土抗氯离子侵蚀的研究 被引量:59
13
作者 袁承斌 张德峰 +2 位作者 刘荣桂 梁正平 吕志涛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0-54,共5页
提出混凝土试件在不同应力状态下氯离子侵蚀试验的方法,分析了混凝土的应力水平、水灰比对氯离子侵蚀速度的影响,建立了混凝土在应力状态下氯离子侵蚀速度预测的数学模型,推断出预应力混凝土抗氯离子侵蚀能力强于普通混凝土的结论.
关键词 混凝土 应力水平 水灰比 氯离子 侵蚀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海岸气溶胶中氯亏损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姚小红 郝吉明 +1 位作者 王玮 崔平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4-38,共5页
对厦门海岸两个采样点大气气溶胶进行观测分析,研究发现在1号采样点由于人为排放的影响,使粗、细粒径气溶胶中Cl-/Na+比值大于1.16,研究还表明,在人为污染较轻的2号采样点,当粗粒径气溶胶中Na+/Ca2+比值大于... 对厦门海岸两个采样点大气气溶胶进行观测分析,研究发现在1号采样点由于人为排放的影响,使粗、细粒径气溶胶中Cl-/Na+比值大于1.16,研究还表明,在人为污染较轻的2号采样点,当粗粒径气溶胶中Na+/Ca2+比值大于1.0,细粒径气溶胶中Na+/Ca2+比值大于2.0时,气溶胶中Cl-/Na+比值小于1.16,存在氯亏损现象,反之,气溶胶中存在氯富集。前者是由于二次反应产生;后者由于人为一次排放源的贡献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 大气污染 厦门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钾肥种类和施用量对大蒜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7
15
作者 秦月丽 孙治强 梁毅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99-401,407,共4页
研究了氯化钾和硫酸钾施用量对大蒜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正常施用氮、磷肥的基础上施用氯化钾可使蒜头增产22.2%~42.4%,平均增产30.95%,使蒜头Vc、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平均增加12.2%,21.9%,15.09%;在正常施用氮、磷肥基... 研究了氯化钾和硫酸钾施用量对大蒜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正常施用氮、磷肥的基础上施用氯化钾可使蒜头增产22.2%~42.4%,平均增产30.95%,使蒜头Vc、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平均增加12.2%,21.9%,15.09%;在正常施用氮、磷肥基础上施用硫酸钾可使蒜头增产27.4%~50.2%,平均增产35.56%,使蒜头Vc、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平均增加18.51%,26.69%,16.57%.最佳钾肥施用量按K2O计为225 kg.hm-2,等钾量的硫酸钾效果略好于氯化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钾 硫酸钾 大蒜品质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掺硅灰、粉煤灰对青藏铁路用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7
16
作者 马强 朋改非 +1 位作者 谢永江 朱长华 《混凝土》 CAS CSCD 2004年第3期45-48,共4页
 本文采用在混凝土中双掺硅灰和粉煤灰及添加引气剂的方法,向青藏铁路建设用混凝土浇筑施工提供配合比,确保混凝土性能满足施工与使用要求。试验研究表明,对于水胶比为0 41左右的混凝土,该方法能明显改善混凝土的抗硫酸盐腐蚀能力,有...  本文采用在混凝土中双掺硅灰和粉煤灰及添加引气剂的方法,向青藏铁路建设用混凝土浇筑施工提供配合比,确保混凝土性能满足施工与使用要求。试验研究表明,对于水胶比为0 41左右的混凝土,该方法能明显改善混凝土的抗硫酸盐腐蚀能力,有效提高混凝土抗冻融循环达300次。根据抗氯离子渗透试验结果推测,这主要是由于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与氢氧化钙发生进一步水化,增强了混凝土的密实性,改善了混凝土耐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混凝土 耐久性 矿物掺合料 抗冻性 氯离子渗透 硫酸盐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钾与硫酸钾配施对马铃薯干物质及产量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黄美华 冯剑 +4 位作者 徐鹏举 张新明 王凯 刘宏伟 曹先维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3期101-105,共5页
通过比较施用硫酸钾、氯化钾及其配施(1∶1)结果,探讨氯化钾全部或部分替代硫酸钾对马铃薯干物质积累量、品质、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明确氯化钾替代硫酸钾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不同钾肥处理对马铃薯干物质积累和各器官干物质分配率均... 通过比较施用硫酸钾、氯化钾及其配施(1∶1)结果,探讨氯化钾全部或部分替代硫酸钾对马铃薯干物质积累量、品质、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明确氯化钾替代硫酸钾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不同钾肥处理对马铃薯干物质积累和各器官干物质分配率均有影响。各处理块茎淀粉和粗蛋白含量大小依次为:氯化钾>配施>硫酸钾和氯化钾>硫酸钾>配施,配施处理块茎总产量(60 914.83 kg/h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较硫酸钾处理增产10.08%,而氯化钾处理产量最低、比硫酸钾处理减少0.68%。配施处理经济效益最高,但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在供试条件下,用氯化钾部分替代硫酸钾可提高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作马铃薯 硫酸钾 氯化钾 配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砂对C60海工混凝土工作性和耐久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黎鹏平 姜宏 +1 位作者 熊建波 范志宏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92-94,98,共4页
采用级配不合格的机制砂与河砂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得到了合格的混合砂,研究了不同比例组成的混合砂对混凝土工作性、抗压强度、弹性模量、氯离子扩散系数和抗硫酸盐耐蚀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混合砂中机制砂的比例会降低混凝土的工作性... 采用级配不合格的机制砂与河砂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得到了合格的混合砂,研究了不同比例组成的混合砂对混凝土工作性、抗压强度、弹性模量、氯离子扩散系数和抗硫酸盐耐蚀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混合砂中机制砂的比例会降低混凝土的工作性,但混合砂试件的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要高于纯河砂试件;混合砂混凝土试件的氯离子扩散系数要低于纯河砂混凝土试件,且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的变化趋势是随机制砂比例的提高而降低;混凝土的抗硫酸盐耐蚀系数随机制砂比例的提高而降低,原因是提高机制砂的比例会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导致抗压强度比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砂 海工混凝土 工作性 氯离子扩散系数 抗硫酸盐侵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钾与氯化钾混施对生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朱宏斌 武际 +2 位作者 王文军 叶舒娅 郭熙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3年第5期737-738,共2页
在安徽沿江生姜产区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硫酸钾和氯化钾配施对生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施用钾肥可明显促进生姜的生长发育 ,株高、分枝数、姜块重显著提高。氯化钾更有利于生姜分枝数的增加 ,而硫酸钾能显著提高单枝... 在安徽沿江生姜产区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硫酸钾和氯化钾配施对生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施用钾肥可明显促进生姜的生长发育 ,株高、分枝数、姜块重显著提高。氯化钾更有利于生姜分枝数的增加 ,而硫酸钾能显著提高单枝姜块重。钾肥可显著提高生姜产量。钾肥混施既可增加分枝数 ,又可提高姜块重 ,所以生姜产量显著高于对照和其他施钾处理 ;钾肥混施既可改善生姜外观质量 ,又可提高内在品质。实际生产中应采取硫酸钾与氯化钾混施 ,以最大限度地发挥钾肥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 硫酸钾 氯化钾 配施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表面氯离子浓度时变规律试验研究 被引量:53
20
作者 赵羽习 王传坤 +1 位作者 金伟良 许晨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13,共6页
采用氯盐浸泡试验,定期检测了混凝土表面处的氯离子浓度,并对数据进行了拟合分析,研究了混凝土表面氯离子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分析了氯盐溶液浓度、水灰比和粉煤灰掺量对表面氯离子浓度大小及其累积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氯离子... 采用氯盐浸泡试验,定期检测了混凝土表面处的氯离子浓度,并对数据进行了拟合分析,研究了混凝土表面氯离子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分析了氯盐溶液浓度、水灰比和粉煤灰掺量对表面氯离子浓度大小及其累积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氯离子浓度随时间的增加逐渐增长并最终达到稳定状态。随着氯盐溶液浓度的增加,表面氯离子浓度将更快地达到稳定状态,表面氯离子浓度也相应增大;水灰比越大,表面氯离子浓度累积速率越快,表面氯离子浓度越大;掺入粉煤灰可加快表面氯离子浓度的累积速率,表面氯离子浓度随粉煤灰掺量的增加而增大。通过对现有模型的比较与修正,提出了一个更为完善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表面氯离子浓度 时变规律 氯盐溶液浓度 水灰比 粉煤灰掺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