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抑制栉孔扇贝第一极体对受精卵染色体行为及胚胎倍性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李永仁 阙华勇 张国范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66-70,共5页
采用细胞松弛素B(CB)处理,栉孔扇贝(Chlamysferreri)抑制其受精卵的第一极体(PB1),研究抑制PB1对受精卵减数分裂过程及胚胎倍性组成的影响。结果发现,抑制第一极体显著改变了受精卵的染色体行为,在第二次减数分裂过程中共发现4种典型染... 采用细胞松弛素B(CB)处理,栉孔扇贝(Chlamysferreri)抑制其受精卵的第一极体(PB1),研究抑制PB1对受精卵减数分裂过程及胚胎倍性组成的影响。结果发现,抑制第一极体显著改变了受精卵的染色体行为,在第二次减数分裂过程中共发现4种典型染色体分离类型,分别是三极分离(41.7%)、二极分离(11.7%)、双二极分离(24.9%)和非同步分离(2.8%),其余的受精卵(19.0%)染色体分离行为紊乱。对4-8细胞期胚胎的倍性组成进行分析,发现处理组中含有二倍体(10.9%)、三倍体(12.5%)、四倍体(19.5%)、五倍体(12.6%)以及非整倍体(46.6%)胚胎。研究结果表明,二极分离和双二极分离分别是形成三倍体和四倍体的主要机制,而其他的染色体分离行为将主要形成非整倍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栉孔扇(Chlamys ferregi) 第一极体 染色体分离 胚胎 倍性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