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收期对冷藏橄榄果实贮藏期间冷害的影响 被引量:17
1
作者 孔祥佳 周鹤 +3 位作者 林河通 林艺芬 陈艺晖 王慧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255-262,共8页
针对‘檀香’橄榄果实冷藏期间易发生冷害现象,本实验研究了7个采收期(Ⅰ、Ⅱ、Ⅲ、Ⅳ、Ⅴ、Ⅵ、Ⅶ)对(2±1)℃、相对湿度85%-90%条件下冷藏橄榄果实冷害的影响。定期测定贮藏期间橄榄果实冷害指数、果皮褐变指数、果实好果率... 针对‘檀香’橄榄果实冷藏期间易发生冷害现象,本实验研究了7个采收期(Ⅰ、Ⅱ、Ⅲ、Ⅳ、Ⅴ、Ⅵ、Ⅶ)对(2±1)℃、相对湿度85%-90%条件下冷藏橄榄果实冷害的影响。定期测定贮藏期间橄榄果实冷害指数、果皮褐变指数、果实好果率和质量损失率、果实呼吸强度和细胞膜相对渗透率、果实表面色度角、果皮叶绿素含量、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可溶性总糖和还原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与采收期Ⅰ、Ⅱ、Ⅲ、Ⅳ、Ⅵ、Ⅶ相比,采收期Ⅴ能保持冷藏橄榄果实较低的冷害指数、果皮褐变指数、果实质量损失率和较高的好果率,降低果实呼吸强度和呼吸峰值,延缓果实细胞膜相对渗透率升高,保持中后期较高的果实表面色度角、果皮叶绿素含量、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可溶性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因此认为,采收期Ⅴ可作为减轻冷藏‘檀香’橄榄果实冷害发生的适宜采收成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 果实 采收期 冷藏 贮藏品质 冷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成熟度橄榄果实冷藏期间细胞壁代谢对采后冷害的响应特性 被引量:16
2
作者 孔祥佳 任思琪 +3 位作者 林河通 李旎 林毅雄 卓司麒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29-235,共7页
研究冷藏期间橄榄果实细胞壁代谢的变化,探讨不同成熟度橄榄果实冷害发生与细胞壁组分含量、细胞壁降解酶活性的关系。以白露、寒露、立冬、大雪节气时采摘的‘檀香’橄榄果实为材料,在温度(2±1)℃、相对湿度85%~90%冷库内贮藏,定... 研究冷藏期间橄榄果实细胞壁代谢的变化,探讨不同成熟度橄榄果实冷害发生与细胞壁组分含量、细胞壁降解酶活性的关系。以白露、寒露、立冬、大雪节气时采摘的‘檀香’橄榄果实为材料,在温度(2±1)℃、相对湿度85%~90%冷库内贮藏,定期测定橄榄果实冷害指数、果肉细胞壁组分含量和细胞壁降解酶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成熟度橄榄果实冷藏期间冷害发生与其细胞壁组分降解密切相关,冷害指数与离子结合型果胶(ionic-soluble pectin,ISP)、共价结合型果胶(covalent-soluble pectin,CSP)、半纤维素和纤维素含量呈负相关;且果胶甲酯酶(pectin methylesterase,PME)、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olygalacturonase,PG)、β-半乳糖苷酶(β-galactosidase,β-Gal)和纤维素酶(cellulase,CEL)等细胞壁降解酶的活力变化不平衡或活力提高是导致冷藏橄榄果实细胞壁结构解体、细胞壁代谢异常、冷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同时,与成熟度Ⅰ、Ⅲ和Ⅶ的橄榄果实相比,成熟度Ⅴ保持较低的果实冷害指数及冷藏中后期果肉PME、PG、β-Gal和CEL活力,延缓冷藏中后期果肉水溶性果胶、ISP、CSP、半纤维素和纤维素含量降低。因此认为,成熟度Ⅴ的橄榄果实可较好维持细胞壁结构的完整性,有效减轻冷害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 成熟度 细胞壁组分 细胞壁降解酶 冷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橄榄多酚类物质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3
作者 赖瑞联 陈瑾 +4 位作者 冯新 程春振 钟春水 陈义挺 吴如健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532-2541,共10页
橄榄是中国传统的药用植物,其中多酚类物质是橄榄重要的功效成分之一。目前,橄榄多酚类物质研究较为广泛,常用的提取方法包括温浸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超声与微波协同辅助提取法等,分离纯化后采用液相色谱或液质联用... 橄榄是中国传统的药用植物,其中多酚类物质是橄榄重要的功效成分之一。目前,橄榄多酚类物质研究较为广泛,常用的提取方法包括温浸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超声与微波协同辅助提取法等,分离纯化后采用液相色谱或液质联用技术鉴定多酚类物质的种类和成分,并对其抗氧化、抗病毒、抗菌消炎、抗癌抑癌、解酒护肝和提高机体免疫等方面的药理活性进行验证。此外,橄榄多酚类物质合成和代谢分子机理也已经被初步阐释。基于上述研究报道,本文进一步对橄榄多酚类物质后续研究方向和产业化开发利用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 多酚 研究进展 药理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节圆橄榄果实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被引量:16
4
作者 钟明 陈玉芬 +1 位作者 甘廉生 王萍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94-495,共2页
采用固相微萃取法和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广东优良橄榄品种冬节圆果实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分离出22个峰,确认了22种化学物名称及其相对含量。结果表明:冬节圆橄榄挥发油主要成分为反式—石竹烯、D-大根香叶烯、α-蒎烯、... 采用固相微萃取法和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广东优良橄榄品种冬节圆果实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分离出22个峰,确认了22种化学物名称及其相对含量。结果表明:冬节圆橄榄挥发油主要成分为反式—石竹烯、D-大根香叶烯、α-蒎烯、DL-萜二烯、α-古巴烯、三角杜松烯、α-律草烯,这些成分占橄榄挥发油的91.81%,其中反式-石竹烯相对含量最多,达42.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果实 挥发油 固相微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叶与松针黄酮提取液对橄榄果实的保鲜效果 被引量:8
5
作者 叶清华 李泽坤 +3 位作者 张舒婷 周相助 谢倩 陈清西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479-2485,共7页
提取箬竹和马尾松叶片总黄酮作为天然保鲜剂用于橄榄浸泡处理,以研究竹叶和松针黄酮提取液对橄榄果实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竹叶和松针黄酮提取液均能对橄榄果实起到一定的保鲜作用,其中393 mg/L竹叶黄酮提取液、330 mg/L松... 提取箬竹和马尾松叶片总黄酮作为天然保鲜剂用于橄榄浸泡处理,以研究竹叶和松针黄酮提取液对橄榄果实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竹叶和松针黄酮提取液均能对橄榄果实起到一定的保鲜作用,其中393 mg/L竹叶黄酮提取液、330 mg/L松针黄酮提取液处理的橄榄果实好果率均高于对照,贮藏第77天时,橄榄好果率分别为76.11%、78.89%。2种处理均可延缓果实可溶性总糖含量下降,促进多酚含量下降,提高橄榄果实的糖酚比,能有效改善橄榄果实贮藏期内的鲜食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 竹叶 松针 黄酮 提取液 贮藏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后‘长营’和‘惠圆’橄榄果实的耐贮性比较 被引量:7
6
作者 林毅雄 林河通 +2 位作者 孔祥佳 陈艺晖 林艺芬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22-626,共5页
品种的差异是影响采后橄榄果实品质和货架期的重要因素之一。比较研究福建省2个主栽橄榄品种‘长营’和‘惠圆’果实的贮藏性差异。采后‘长营’和‘惠圆’橄榄果实经清洗并用抑霉唑杀菌剂处理(1.0 m L/L浸果5 min),晾干后用0.015 mm... 品种的差异是影响采后橄榄果实品质和货架期的重要因素之一。比较研究福建省2个主栽橄榄品种‘长营’和‘惠圆’果实的贮藏性差异。采后‘长营’和‘惠圆’橄榄果实经清洗并用抑霉唑杀菌剂处理(1.0 m L/L浸果5 min),晾干后用0.015 mm厚的聚乙烯薄膜袋密封包装,在(8±1)℃下贮藏140 d。贮藏期间定期测定果实呼吸强度、细胞膜透性、好果率、失重率和果皮褐变指数的变化。结果表明:2个品种的橄榄果实呼吸强度在贮藏0-60 d内上升,贮藏60 d之后下降;果实细胞膜透性、失重率和果皮褐变指数都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上升;果实好果率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但‘长营’和‘惠圆’橄榄果实的耐贮性不同。在同一贮藏期间,‘惠圆’橄榄果实的呼吸强度、细胞膜透性和果皮褐变指数都高于‘长营’橄榄果实,而好果率则低于‘长营’橄榄果实。据此认为,‘长营’橄榄果实比‘惠圆’果实更耐贮性,其原因可能与‘长营’橄榄果实可以保持较低的呼吸强度和较完整的细胞膜结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 果实 品种 耐贮性 采后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橄榄WRKY转录因子的克隆及其在低温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赖瑞联 冯新 +3 位作者 程春振 陈瑾 陈义挺 吴如健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455-1466,共12页
【目的】探讨橄榄WRKY转录因子的序列特征及其在生长发育与低温胁迫过程中的调控作用。【方法】以'福榄1号'橄榄为材料,采用RT-PCR技术克隆了4个WRKY转录因子家族成员(分别命名为CaWRKY21、CaWRKY33、CaWRKY50和CaWRKY55),并对... 【目的】探讨橄榄WRKY转录因子的序列特征及其在生长发育与低温胁迫过程中的调控作用。【方法】以'福榄1号'橄榄为材料,采用RT-PCR技术克隆了4个WRKY转录因子家族成员(分别命名为CaWRKY21、CaWRKY33、CaWRKY50和CaWRKY55),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和qRT-PCR表达模式分析,同时研究橄榄低温胁迫过程中总抗氧化能力的变化。【结果】CaWRKY21、33、50、55开放阅读框分别为561、1 644、357和1 044 bp,预测可分别编码186、547、118和347个氨基酸,GenBank登录号为MG356652、MG356653、MG356654和MG356655。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CaWRKY21、33、50、55的密码子偏好性普遍较弱,均编码不稳定疏水性蛋白质,其中CaWRKY21和CaWRKY55属于第Ⅱ类植物WRKY转录因子,定位于细胞核内,CaWRKY33和CaWRKY50分别属于第Ⅰ类和第Ⅲ类WRKY转录因子,可能分别定位在内质网膜和细胞质中;聚类分析发现,橄榄与番木瓜、甜橙、桉树WRKY的亲缘关系较近。低温胁迫过程中,随着温度下降,橄榄总抗氧化能力和CaWRKY21、33、50、55表达水平均明显上升,在-3℃处理组中达到最高点;此外,它们均呈现器官特异性表达。【结论】WRKY转录因子可能参与橄榄器官形态建成,并且受低温胁迫显著诱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 WRKY转录因子 克隆 表达 低温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橄榄叶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陈荣 梁敬钰 +2 位作者 卢海英 杨洋 刘睿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7年第2期45-48,共4页
对橄榄科橄榄属青橄榄树叶子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从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得8个化合物,经理化及光谱方法鉴定分别为:没食子酸乙酯(Ⅰ)、东莨菪素(Ⅱ)、没食子酸(Ⅲ)、穗花杉双黄酮(Ⅳ)、肌醇(Ⅴ)、槲皮素(Ⅵ)、β-谷甾醇(Ⅶ)、4,5-去氢... 对橄榄科橄榄属青橄榄树叶子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从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得8个化合物,经理化及光谱方法鉴定分别为:没食子酸乙酯(Ⅰ)、东莨菪素(Ⅱ)、没食子酸(Ⅲ)、穗花杉双黄酮(Ⅳ)、肌醇(Ⅴ)、槲皮素(Ⅵ)、β-谷甾醇(Ⅶ)、4,5-去氢诃子裂酸三乙酯(Ⅷ)。其中化合物Ⅷ为新化合物,化合物Ⅴ、Ⅵ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得到,化合物Ⅳ、Ⅶ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橄榄树 4 5-去氢诃子裂酸三乙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橄榄种子休眠生理与层积效应 被引量:5
9
作者 叶清华 王威 +1 位作者 谢倩 陈清西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646-1653,共8页
探究橄榄种子休眠生理与层积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效应,为橄榄及其他核果类果树种子休眠生理研究和种苗繁育提供参考。以未层积种子(层积0 d)为对照,对橄榄种子进行不同时间(每10 d一处理,共10个处理)的层积处理,研究橄榄种子在... 探究橄榄种子休眠生理与层积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效应,为橄榄及其他核果类果树种子休眠生理研究和种苗繁育提供参考。以未层积种子(层积0 d)为对照,对橄榄种子进行不同时间(每10 d一处理,共10个处理)的层积处理,研究橄榄种子在层积过程中营养物质、激素水平等生理生化变化,以及不同层积时间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层积处理缩短了橄榄种子发芽启动时间,对橄榄种子萌发均有促进作用。层积90 d和100 d的橄榄种子发芽率最高,均为82.22%,比CK种子(53.33%)高54.17%,发芽指数也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时间,层积100 d的橄榄种子发芽指数是CK的8.5倍(P<0.05)。层积能提高橄榄幼苗地上部生物量,以90、100 d处理的橄榄幼苗生长最好。橄榄种子的主要营养贮藏物质是粗脂肪(70.85%~81.67%),在层积过程中呈先升后降的趋势。新鲜橄榄种子(CK)中ABA含量较高(16.64 ng/g),而GA_3未检测到。随层积时间延长,ABA与SA含量快速下降,GA_3含量增加,IAA/ABA升高,利于种子休眠解除。层积处理橄榄种子有利于其营养物质达到萌发所需水平,加快内源激素变化,促进种子发芽和幼苗地上部生长,以层积90~100 d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 层积 内源激素 营养物质 休眠 发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橄榄基因组AFLP扩增体系的优化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燕平 陈勤 +1 位作者 周志钦 周俊辉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05-511,共7页
为建立适于橄榄研究用的AFLP技术体系,以10个橄榄品种为材料,对其基因组DNA从酶切、连接、预扩增和选择性扩增等方面进行条件优化。研究结果表明,DNA模板用量为500 ng,酶切体系中限制性内切酶EcoRⅠ和MseⅠ各加入3 U,37℃水浴4 h;连接... 为建立适于橄榄研究用的AFLP技术体系,以10个橄榄品种为材料,对其基因组DNA从酶切、连接、预扩增和选择性扩增等方面进行条件优化。研究结果表明,DNA模板用量为500 ng,酶切体系中限制性内切酶EcoRⅠ和MseⅠ各加入3 U,37℃水浴4 h;连接体系中T4DNA连接酶加入1.5 U,16℃连接6 h;并利用优化后的预扩增体系和选择性扩增体系筛选出6对适合于橄榄AFLP分析的引物组合:E/AAC-M/CAT、E/AAC-M/CTT、E/ACA-M/CAA、E/AGG-M/CAA、E/ACC-M/CAA、E/ACT-M/CAT。采用该体系得到的电泳条带清晰可靠、多态性好,可用于对橄榄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 AFLP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油树脂对采后橄榄果实抑菌效果和贮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团伟 卢菊 +2 位作者 康彬彬 张玲艳 林河通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176-181,共6页
小孢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microspora)是引起橄榄果实腐烂的最主要病原菌之一。为给姜油树脂在采后橄榄果实贮藏保鲜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本实验研究了姜油树脂对采后橄榄果实的抑菌效果和贮藏品质的影响。以‘长营’橄榄... 小孢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microspora)是引起橄榄果实腐烂的最主要病原菌之一。为给姜油树脂在采后橄榄果实贮藏保鲜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本实验研究了姜油树脂对采后橄榄果实的抑菌效果和贮藏品质的影响。以‘长营’橄榄果实为材料,通过损伤接种法,研究不同剂量的姜油树脂对P. microspora接种橄榄果实的抑菌效果,并进一步探讨最佳抑菌剂量的姜油树脂对采后橄榄果实在25℃下贮藏49 d期间果实病害发生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比较,姜油树脂可显著抑制P. microspora侵染所致橄榄果实采后病害发生,其中姜油树脂的最佳抑菌剂量为30μL/mL;30μL/mL的姜油树脂处理可显著降低橄榄果实病害指数和果皮褐变指数(P<0.01),延缓橄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可滴定酸、VC、总酚及类黄酮含量的下降,较好保持采后橄榄果实的外观颜色和营养品质。因此认为,30μL/mL的姜油树脂处理可有效控制橄榄果实采后病害发生,保持橄榄果实贮藏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 果实 小孢拟盘多毛孢 采后病害 抑菌活性 贮藏品质 姜油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橄榄品种果实营养成分的比较 被引量:7
12
作者 郑道序 谢晓娜 +2 位作者 詹潮安 林文欢 张福平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16期3967-3969,共3页
以潮汕地区6个橄榄[Canarium album(Lour.)Raeusch]品种果实为材料,分析其营养品质,为选育优良橄榄品种提供依据。采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考马斯亮蓝染色法、碱滴定法、阿贝折射仪测定法和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分别测定6个橄榄品种果... 以潮汕地区6个橄榄[Canarium album(Lour.)Raeusch]品种果实为材料,分析其营养品质,为选育优良橄榄品种提供依据。采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考马斯亮蓝染色法、碱滴定法、阿贝折射仪测定法和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分别测定6个橄榄品种果实的维生素C、蛋白质、有机酸、可溶性固形物(TSS)和钙等营养品质的含量。结果显示,在这6个橄榄品种中,蛋白质含量以丰玉1号为最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饶甜1号和呐种并列第一,有机酸含量以鸡心为最高,维生素C含量以丰玉2号为最好,而钙含量则以呐种位居榜首。丰玉1号和呐种可作为鲜食良种加以重点选育并推广,丰玉2号和饶甜1号适宜鲜食,可作配套品种推广,而鸡心和土呐适宜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canarium album(lour.)raeusch] 营养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系浸泡生长素对橄榄幼苗生长及其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叶清华 王威 +1 位作者 谢倩 陈清西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31-839,共9页
以1~2片真叶的橄榄健康幼苗为试材,研究2种外源生长素吲哚丁酸(IBA)和萘乙酸(NAA)在不同浓度(100、300和500μmol/L)及不同处理时间(1、3和5h)下对橄榄幼苗根系和地上部生长量的影响,并运用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评价,对测定排名前5个处理... 以1~2片真叶的橄榄健康幼苗为试材,研究2种外源生长素吲哚丁酸(IBA)和萘乙酸(NAA)在不同浓度(100、300和500μmol/L)及不同处理时间(1、3和5h)下对橄榄幼苗根系和地上部生长量的影响,并运用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评价,对测定排名前5个处理的橄榄幼苗的叶绿素荧光特性进行分析,以探寻促进橄榄幼苗生长的最佳处理,为橄榄实生砧木苗繁育提供理论及技术依据。结果显示:(1)外源生长素能促进橄榄幼苗生长,改善根系构型,以低浓度处理和高浓度短时长的处理表现较好,能提高橄榄幼苗生长势。(2)隶属函数分析橄榄幼苗生长的综合效果排名前五的处理为:N3001>N5001>N1005>N1001>I3003,前4个均为NAA处理,平均隶属函数值均大于0.65,且对株高、茎粗、地上部生物量、总根长、总根表面积、主根长及侧根数的促进作用比IBA大。(3)叶绿素荧光特性显示,N1001处理的橄榄幼苗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Y(Ⅱ)最高且比对照显著增加了8.16%,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最大,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最低且比CK显著降低了23.78%(P<0.05)。研究表明,N1001为促进橄榄幼苗生长的最佳处理,即选择100μmol/L外源生长素NAA处理橄榄实生砧木苗根系1h,能显著促进植株生长,提高幼苗的光能利用率和光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丁酸(IBA) 萘乙酸(NAA) 橄榄 根系构型参数 隶属函数值(MFV) 叶绿素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橄榄新品种棱尖橄榄的选育 被引量:4
14
作者 肖维强 赖多 +2 位作者 匡石滋 黄妙胜 邵雪花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25-1028,共4页
棱尖橄榄是从本地土橄榄的实生群体中,通过单株选育而成的鲜食型新品种。果实长椭圆形,成熟果实黄色,果形端正,果肉黄绿色,果核两端长尖。平均单果质量8.84 g,可食率83.7%,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为12.3%,总糖4.3g·100 g^(-1),... 棱尖橄榄是从本地土橄榄的实生群体中,通过单株选育而成的鲜食型新品种。果实长椭圆形,成熟果实黄色,果形端正,果肉黄绿色,果核两端长尖。平均单果质量8.84 g,可食率83.7%,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为12.3%,总糖4.3g·100 g^(-1),可滴定酸9.65 g·kg^(-1),维生素C 18.6 mg·100 g^(-1),粗纤维3.4%,单宁9.06×10^(3)mg·kg^(-1),钙842 mg·kg^(-1),口感化渣、涩轻、橄榄风味较浓,回甘明显。该品种树冠圆头形,树姿开张,分枝能力较强,当年高接,第三年可开花结果。每年3月至12月份抽梢3~4次,春梢3月上中旬萌动,至5月上中旬停止生长成为结果枝,5月中旬初花,5月底为盛花期。盛花期时间较短,6月上旬为终花期。果实生育期190~210 d,果实成熟期为12月中下旬,是晚熟品种。ISSR结果分析表明,棱尖橄榄与其他橄榄品种均不在同一类群上。在广东省潮汕地区种植,10 a(年)结果树每666.7 m^(2)产量达647.5 kg,表现丰产、稳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 新品种 棱尖橄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Cl胁迫对橄榄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陆自芹 娄予强 +1 位作者 刘家迅 高正清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78-782,共5页
用不同浓度的Na Cl溶液对橄榄种子进行胁迫萌发实验,观察其发芽率和发芽后种苗的生长情况,并测定淀粉酶活性。结果表明,供试4个品种橄榄种子对盐胁迫敏感程度。当Na Cl溶液浓度≤0.8%时,4个品种橄榄种子发芽率均在90%以上;但随着Na Cl... 用不同浓度的Na Cl溶液对橄榄种子进行胁迫萌发实验,观察其发芽率和发芽后种苗的生长情况,并测定淀粉酶活性。结果表明,供试4个品种橄榄种子对盐胁迫敏感程度。当Na Cl溶液浓度≤0.8%时,4个品种橄榄种子发芽率均在90%以上;但随着Na Cl溶液浓度的增加,种子萌发吸水受到抑制,淀粉酶活性降低,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呈逐渐下降趋势。但4个品种表现不一致。当Na Cl溶液浓度≤0.4%时,4个品种橄榄种子发出的幼苗基本没有影响;但当Na Cl溶液浓度增加时,4个品种橄榄胚根生长停止的临界指数:惠圆Na Cl盐度指数为1.0%;茶橄榄Na Cl盐度指数为1.2%;三方Na Cl盐度指数为1.4%;油橄榄Na Cl盐度指数为1.6%。4个品种盐胁迫敏感度:檀香﹥茶橄榄﹥三方﹥油橄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 NACL胁迫 种子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橄榄果实提取物中没食子酸含量及自由基清除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亮亮 林益明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10期192-194,共3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橄榄果实甲醇提取物中没食子酸的含量,并用二苯基苦基苯肼自由基(DPPH·)法研究了橄榄果实提取物的自由基清除能力。没食子酸质量浓度在8.4.42mg/L范围内,没食子酸峰面积与其进样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橄榄果实甲醇提取物中没食子酸的含量,并用二苯基苦基苯肼自由基(DPPH·)法研究了橄榄果实提取物的自由基清除能力。没食子酸质量浓度在8.4.42mg/L范围内,没食子酸峰面积与其进样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3),没食子酸平均质量分数4.03%,相对标准偏差(RSD)(n=6)1.77%,平均回收率98.75%,RSD(n=6)1.21%。该方法简单灵敏,准确可靠,重复性好。橄榄果实甲醇提取物具有较高的自由基清除能力,DPPH·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40.14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 没食子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 自由基清除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橄榄发育过程中风味物质的变化规律 被引量:5
17
作者 赵金星 彭远琴 +2 位作者 邱志浩 袁宏逸 佘文琴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747-1751,共5页
通过对‘长营’橄榄及其芽变品种‘清榄1号’果实发育过程中风味物质含量,包括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单宁、黄酮、多酚的测定,初步探讨橄榄果实风味形成机理。结果表明:(1)供试橄榄果形整齐,品种间糖、酸物质含量变化整体... 通过对‘长营’橄榄及其芽变品种‘清榄1号’果实发育过程中风味物质含量,包括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单宁、黄酮、多酚的测定,初步探讨橄榄果实风味形成机理。结果表明:(1)供试橄榄果形整齐,品种间糖、酸物质含量变化整体一致,酚类物质差异大。(2)花后50~110 d,橄榄果实体积增大,风味物质积累,其中,‘清榄1号’酚类物质在花后70~90 d出现小幅度降低;(3)花后110~170 d,橄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与糖含量积累,其他风味物质含量降低。(4)‘长营’花后110 d采收风味较佳,‘清榄1号’花后170 d采收风味佳。研究表明,橄榄果实风味形成与糖酸等物质关系不大,与酚类物质关系密切,花后110 d为研究橄榄风味形成的关键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 风味 生长发育 多酚 黄酮 单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气流细胞破壁技术对橄榄总黄酮提取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谋泉 孔美兰 +1 位作者 张福平 陈德宾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52-257,304,共7页
以橄榄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及Box-Benhnken中心组合法研究橄榄切片厚度、质构保护液浓度及真空气流细胞破壁技术(VAPB)对橄榄总黄酮提取率及破果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切片橄榄最适宜厚度为4-5mm;质构保护最佳处理工艺为:首先在浓度为... 以橄榄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及Box-Benhnken中心组合法研究橄榄切片厚度、质构保护液浓度及真空气流细胞破壁技术(VAPB)对橄榄总黄酮提取率及破果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切片橄榄最适宜厚度为4-5mm;质构保护最佳处理工艺为:首先在浓度为0.20g/100mL的海藻酸钠溶液中浸泡20min,接着在浓度为0.15g/100mL的氯化钙溶液中浸泡60min;真空气流细胞破壁前处理最佳工艺为:泄压温度110℃、压力差122kPa、停滞时间16min、泄压重复次数3次;最后采用亚临界水提取,其总黄酮提取率为64.93%,破果率20.60%,相比切片后直接进行亚临界水提取对照组,总黄酮提取率提高了21.23%,而破果率仅增加了3.89%。提取过总黄酮的橄榄切片79.40%结构保持完整,可以作为广式凉果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 真空气流细胞破壁 总黄酮 亚临界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木瓜、橄榄蜂花粉营养成分的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剑秋 张清其 +1 位作者 吴文珊 李晓青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1999年第4期44-48,共5页
经测定,番木瓜、橄榄蜂花粉的蛋白质含量分别为21.831%和19.194%;总糖含量分别为22.66%及22.08%冰解氨基酸的总含量分别为21.707%和23.307%,游离氨基酸的总含量分别是394.257mg/... 经测定,番木瓜、橄榄蜂花粉的蛋白质含量分别为21.831%和19.194%;总糖含量分别为22.66%及22.08%冰解氨基酸的总含量分别为21.707%和23.307%,游离氨基酸的总含量分别是394.257mg/100g和562.941mg/100g,两者均具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总含量分别为9.118%和8.851%,比值与FAO/WHO(1973)提出的理想蛋白质中人体必需氨基酸的比率模式接近,氨基酸分分别为77.7和92.6,番木瓜的限制性氨基酸为亮氨酸和缬氨酸,橄榄的限制性氨基酸为完氨酸。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含量的68.79%和67.79%,多烯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的比值分别为1.69及1.43。番木瓜、橄榄蜂花粉含10种维生素,其中维生素C含量最高,分别达到50.32mg/100g和35.41mg/100g;番木瓜、橄榄蜂花粉除磷、钙、锌的含量普遍较高外,多数矿质元素的含量与其他果树蜂花粉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木瓜 橄榄 蜂花粉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缩工艺对橄榄浊汁品质和抗氧化活性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婕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1期47-52,共6页
对比橄榄(Canarium album)原浊汁及真空浓缩、冷冻浓缩、常压浓缩后的还原汁的感官指标、褐变度、悬浮稳定性及其主要成分(总酸、总糖、维生素C、多酚)含量,结果表明:真空浓缩的橄榄汁风味、色泽和主要成分的保留情况稍差于冷冻浓缩,但... 对比橄榄(Canarium album)原浊汁及真空浓缩、冷冻浓缩、常压浓缩后的还原汁的感官指标、褐变度、悬浮稳定性及其主要成分(总酸、总糖、维生素C、多酚)含量,结果表明:真空浓缩的橄榄汁风味、色泽和主要成分的保留情况稍差于冷冻浓缩,但悬浮稳定性更佳;3种浓缩工艺中常压浓缩使橄榄浊汁品质下降最大。此外,随真空浓缩程度的提高,橄榄浊汁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无明显影响,而清除羟自由基能力和总抗氧化能力呈先下降后上升,最后复而下降的趋势,这均与浓缩过程中维生素C和多酚类物质含量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canarium album) 真空浓缩 冷冻浓缩 品质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