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arration and Healing of Psychological Trauma in Chinese Left-behind Children
1
作者 Yan Jiezhi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99-306,共8页
The problem of left-behind children appear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hina’s industrialization,urban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with the deepening of its reform and opening up. From 1980s,literature began to give attent... The problem of left-behind children appear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hina’s industrialization,urban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with the deepening of its reform and opening up. From 1980s,literature began to give attention to this special phenomenon.Many writers wrote about children’s psychological trauma in alienated families and social environment,and also gave suggestions on the healing of left-behind children’ psychological trauma in their works.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weakening of family education,the deficiency of schooling and the low social coordination are essential factors that lead to the psychological trauma of left-behind children in rural China. Joint effort from family,school and society contribute to the healing of the trauma,among which,love,writings and speeches are effective way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心理 中国农村 创伤 康复 社会环境 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 工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评估中国儿童心理弹性现状的meta分析 被引量:29
2
作者 文一 刘琴 +4 位作者 张帆 黄轲 逯嘉 郭雪 王宏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826-832,共7页
目的:对目前国内使用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RSCA)评估儿童心理弹性的相关研究进行系统评价,了解中国儿童心理弹性现状及该领域研究现状。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 Database)、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CN... 目的:对目前国内使用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RSCA)评估儿童心理弹性的相关研究进行系统评价,了解中国儿童心理弹性现状及该领域研究现状。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 Database)、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在线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base)四个中文数据库从建库至2014年12月发表的文献,纳入使用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RSCA量表)测量我国儿童心理弹性现状的研究。运用均数和标准差的统计学公式对心理弹性数据进行合并;选取RSCA量表测量数据并计算标准化均数差(SMD)及其95%可信区间(95%CI),运用Review Manager5.2软件对儿童内部的差异性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39项研究共计16 493名儿,RSCA量表心理弹性总均分为(3.3±0.6),处于良好心理弹性水平。Meta分析结果显示,女童、非留守儿童、城市儿童、汉族儿童和独生子女的心理弹性总均分分别高于男童[SMD(95%CI):0.09(-0.14^-0.05),P<0.05]、留守儿童[SM D(95%CI):-0.37(-0.56^-0.19)]、农村儿童[SM D(95%CI):0.26(0.13~0.38)]、少数民族儿童[SMD(95%CI):0.12(0.04~0.21)]和非独生子女[SMD(95%CI):0.30(0.16~0.44)]。结论:目前中国儿童的整体心理弹性水平良好,但不同群体儿童的心理弹性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守儿童 心理弹性 中国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伴拒绝、同伴接纳与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适应:亲子亲合与逆境信念的作用 被引量:175
3
作者 赵景欣 刘霞 张文新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97-810,共14页
以424名农村儿童为被试,基于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之间的比较,在同伴关系的背景下探讨了亲子亲合与个体逆境信念对儿童攻击、学业违纪与孤独感的作用。结果表明:(1)同伴拒绝能显著增加儿童的攻击、学业违纪与孤独感,同伴接纳则显著降低... 以424名农村儿童为被试,基于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之间的比较,在同伴关系的背景下探讨了亲子亲合与个体逆境信念对儿童攻击、学业违纪与孤独感的作用。结果表明:(1)同伴拒绝能显著增加儿童的攻击、学业违纪与孤独感,同伴接纳则显著降低儿童的学业违纪与孤独感,亲子亲合、积极的逆境信念能够显著降低儿童的孤独感;(2)亲子亲合对同伴拒绝与儿童攻击、学业违纪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在双亲外出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群体中存在差异:高亲合条件下,同伴拒绝与非留守儿童的攻击、学业违纪之间存在显著关联,但是在双亲外出儿童中,这些关联不再显著;(3)亲子亲合能够调节同伴接纳与儿童孤独感之间的关系:在低亲合条件下,同伴接纳能够显著降低儿童的孤独感,但是二者在高亲合条件下不再存在关联。结果提示,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间的紧密情感联结对于促进其心理适应具有保护作用,同伴接纳对儿童的亲情缺失具有补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留守儿童 同伴 亲子亲合 逆境信念 心理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地理学视角下的留守儿童研究述评 被引量:9
4
作者 陈淳 肖润琦 +1 位作者 谷小容 吴乐慰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73-384,共12页
文章通过梳理在WOS(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集、谷歌学术、中国知网(CNKI)等平台筛选出的较高引用率、方法比较规范、与留守儿童主题相关性强的国内外文献159篇,从理论层面总结了儿童地理学研究的新转向:关注儿童与空间的关系,强调儿... 文章通过梳理在WOS(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集、谷歌学术、中国知网(CNKI)等平台筛选出的较高引用率、方法比较规范、与留守儿童主题相关性强的国内外文献159篇,从理论层面总结了儿童地理学研究的新转向:关注儿童与空间的关系,强调儿童在空间使用中的主体性,重视不同情境下儿童地理体验的差异性。并梳理了跨国迁移背景下留守儿童的3个研究主题:从空间视角探讨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实践;从主体性出发探讨儿童在迁移链中的体验;在童年的差异性基础上讨论本土儿童的问题。同时从问题视角和积极视角分析了国内城乡迁移背景下留守儿童的研究主题,指出因现有研究范式中的经验主义和成人中心主义而存在的局限性。尝试勾勒出符合中国情境的留守儿童研究新范式,提出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空间,留守儿童的能动性、异质性和多样性是国内留守儿童研究亟需关注的内容。呼吁学者采用历时和动态的研究设计,充分展现儿童如何理解、体验和应对复杂的流动背景下的日常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地理学 留守儿童 空间 主体性 城乡迁移 中国情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社会保障权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董溯战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2期80-86,共7页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社会保障权是农村留守儿童享有的请求政府依法维护其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权利,兼有社会权与自由权属性,并以公平与需求作为其价值基础。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社会保障权的内容非常丰富,主要包括基本生活保障权、照管保障权、...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社会保障权是农村留守儿童享有的请求政府依法维护其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权利,兼有社会权与自由权属性,并以公平与需求作为其价值基础。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社会保障权的内容非常丰富,主要包括基本生活保障权、照管保障权、教育保障权、健康保障权;这些权利的实现皆建立于中央政府、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流出地政府与流入地政府的积极作为与具体援助之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 社会保障权 公平 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融合与边缘重生:新时期侨乡留守儿童的媒介使用与满足 被引量:14
6
作者 王佑镁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2013年第1期86-92,共7页
数字技术与学习困难研究成为近年来学习科学领域关注的新议题,从本质上看,这一议题实际上关注数字社会中个体的社会包容问题。以存在于发展中国家的边缘群体——侨乡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以数字融合为视角,基于传播学的使用与满足理论,... 数字技术与学习困难研究成为近年来学习科学领域关注的新议题,从本质上看,这一议题实际上关注数字社会中个体的社会包容问题。以存在于发展中国家的边缘群体——侨乡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以数字融合为视角,基于传播学的使用与满足理论,对新时期侨乡留守儿童正式与非正式学习中的媒介使用现象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数字媒介环境中侨乡留守儿童弥合数字隔离、实现边缘重生的可能及途径,为学习困难群体的数字融合提供物质可及、使用可及、精神可及、技能可及和政策可及等五个方面的对策,促进数字时代的学习公平与社会公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困难 数字技术 数字融合 边缘重生 使用与满足 侨乡留守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