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黎锦熙的“统筹与救济”大学语文教育观 被引量:3
1
作者 曹凤霞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6-162,共7页
早在20世纪40年代前后,针对当时社会教育现状,黎锦熙发表了"大学国文之统筹与救济"等系列语文论著,最早提出了"统筹与救济"的大学语文教育观,黎锦熙的"统筹"意为全国统筹国文教材,注重"大中"衔... 早在20世纪40年代前后,针对当时社会教育现状,黎锦熙发表了"大学国文之统筹与救济"等系列语文论著,最早提出了"统筹与救济"的大学语文教育观,黎锦熙的"统筹"意为全国统筹国文教材,注重"大中"衔接,并在教学中兼顾教材的讲读与写作训练;"救济"是根据学生国文程度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以期整体提高国文水平。中国语文教育走过了百年历程,但今天仍然存在着大中小学语文教育衔接问题、大学生语文水平普遍不高的现象,因此,高等语文教育仍然要坚定语言能力的培养目标,培养以语用为核心的高层级语言运用能力,使学生不仅具有高层级的阅读与理解能力,而且具有高超的交际与写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语文 黎锦熙 统筹 救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初年初等学校教育的“文学”纠葛
2
作者 李敏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6-105,共10页
民初新式学校教育延续清末以日为师的整体趋势,“文学”观念受知识资源与教育理念等因素影响,呈现复杂的纠葛状态。小、中、师范等初等学校,定位于普通国民教育,不同人对“文学”的意涵、性质及取舍态度,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新学制虽... 民初新式学校教育延续清末以日为师的整体趋势,“文学”观念受知识资源与教育理念等因素影响,呈现复杂的纠葛状态。小、中、师范等初等学校,定位于普通国民教育,不同人对“文学”的意涵、性质及取舍态度,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新学制虽确定小学以上国文科以“涵养文学之兴趣”为要旨,但在实际教学中,在国文科与“文学”发生关联的同时,也有人质疑国民教育中“文学”的适用性。受西学影响而出现的《中国文学史》,在编撰体例、材料取舍上引发了极大的争议。这些问题正是19世纪以来,“文学”概念受不同知识资源影响,随时代而变化的特点在教科中的表现,影响着教育与学科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壬子学制 初等教育 国文科 文学 《中国文学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与课程改革——以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为例 被引量:6
3
作者 董晓慧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9期27-30,共4页
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传统课程体系中的老牌专业,一直在语言文字应用、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信息时代发展及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其内涵与外延都在发生改变,只有结合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实际,正视现状和问题,有针对性... 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传统课程体系中的老牌专业,一直在语言文字应用、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信息时代发展及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其内涵与外延都在发生改变,只有结合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实际,正视现状和问题,有针对性地对人才培养定位进行重新调整,有倾向地推进相应课程改革,才能从根本上扭转当下素养教育乏力、能力培养疲弱之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 汉语言文学 人才培养定位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