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基因型芥蓝硫代葡萄糖苷组分与含量分析 被引量:19
1
作者 司雨 陈国菊 +2 位作者 雷建军 曹必好 冯恩友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13,共7页
对43个芥蓝基因型硫代葡萄糖苷组分与含量进行了分析,共检测出5种脂肪族硫苷(2-羟基-3-丁烯基硫苷、2-丙烯基硫苷、4-甲基亚磺酰丁基硫苷、4-戊烯基硫苷和3-丁烯基硫苷)和4种吲哚族硫苷(4-羟基吲哚-3-甲基硫苷、吲哚-3-甲基硫苷、4-甲... 对43个芥蓝基因型硫代葡萄糖苷组分与含量进行了分析,共检测出5种脂肪族硫苷(2-羟基-3-丁烯基硫苷、2-丙烯基硫苷、4-甲基亚磺酰丁基硫苷、4-戊烯基硫苷和3-丁烯基硫苷)和4种吲哚族硫苷(4-羟基吲哚-3-甲基硫苷、吲哚-3-甲基硫苷、4-甲氧基吲哚-3-甲基硫苷和1-甲氧基吲哚-3-甲基硫苷),其中3-丁烯基硫苷为主要硫苷。总硫苷含量范围在3.3695~21.3378mg·g-1(DW)之间,总脂肪族硫苷含量范围在1.5397~17.2645mg·g-1(DW)之间,总吲哚族硫苷含量范围在0.7976~9.5900mg·g-1(DW)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蓝 基因型 硫代葡萄糖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离、鉴定芥蓝中脱硫芥子油苷 被引量:6
2
作者 腊贵晓 方萍 +1 位作者 李亚娟 王月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57-563,共7页
从芥蓝菜薹中提取芥子油苷,经阴离子交换柱DEAE-Sephadex A-25纯化和硫酸酯酶脱硫,得到脱硫芥子油苷提取液.比较了两种高效液相色谱的流动相体系(甲醇与水体系和乙腈与水体系)及两种长度(250 mm×4.6 mm和150 mm×4.6 mm)的C18... 从芥蓝菜薹中提取芥子油苷,经阴离子交换柱DEAE-Sephadex A-25纯化和硫酸酯酶脱硫,得到脱硫芥子油苷提取液.比较了两种高效液相色谱的流动相体系(甲醇与水体系和乙腈与水体系)及两种长度(250 mm×4.6 mm和150 mm×4.6 mm)的C18色谱柱(Prontosil ODS2,粒径5μm)对芥蓝脱硫芥子油苷的分离效果,确定分离条件为乙腈与水流动相体系和250 mm×4.6 mm C18柱.采用质谱联用及紫外扫描,在芥蓝菜薹中检测出7种脂肪族芥子油苷和4种吲哚族芥子油苷,其中4-甲硫基丁基芥子油苷为第一次在芥蓝中检测到.芥蓝中主要以脂肪族芥子油苷为主,占总芥子油苷含量的91.6%,而吲哚组芥子油苷的含量仅占8.4%.其中,3-丁烯基芥子油苷和4-甲基亚硫酰丁基芥子油苷为主要芥子油苷组分,分别占总含量的47.9%和35.5%,而含量最低的为4-羟基-3-吲哚甲基芥子油苷,只占总芥子油苷含量的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蓝 芥子油苷 DEAE-Sephadex A-25 硫酸酯酶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紫外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芥蓝种质资源的多样性和聚类分析 被引量:20
3
作者 张静 张鲁刚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85-289,共5页
对21份芥蓝(Brassica oleraceavar.alboglabra Bailey)种质资源进行了形态学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侧枝位置、叶柄颜色、花瓣颜色、花蕾颜色等农艺性状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的材料之间表现不同程度的多样性,其变异系数分别达到71.95%、57.24%... 对21份芥蓝(Brassica oleraceavar.alboglabra Bailey)种质资源进行了形态学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侧枝位置、叶柄颜色、花瓣颜色、花蕾颜色等农艺性状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的材料之间表现不同程度的多样性,其变异系数分别达到71.95%、57.24%、58.97%和54.76%,花蕾颜色的极差高达6;最特殊的花蕾颜色是绿紫相间,最淡的颜色是黄绿色。子叶长、子叶宽、子叶颜色、果荚长度等性状的变异系数较低。基于形态性状的聚类分析,在遗传距离7.61处,把21份芥蓝种质划分为4类,其中类群G1包括14份材料,其植株的生长势中等,株型较为一致,花瓣颜色均为白色,花薹粗细较为适中,平口时期较早,在遗传距离5.98处自然形成2个亚类,分别以Ba39和Ba35为代表;类群G2包括2份材料,即Ba27、Ba33,其植株的生长势较弱,花薹很细,平口时期相对居中,代表材料为Ba27;类群G3包括4份材料,即Ba05、Ba09、Ba38、Ba43,其植株的生长势较弱,子叶颜色、叶柄颜色、花茎颜色、花蕾颜色均为黄绿色,花瓣颜色为黄色,花薹较细,平口时期较晚,代表材料为Ba43;类群G4包括1份材料,即Ba41,其植株的生长势较强,平口时期很晚,并且叶片数很多。由此可见,21份芥蓝种质资源存在极显著的遗传差异和丰富的多样性,为芥蓝新品种选育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蓝 种质资源 形态性状 多样性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素水平对芥蓝生长及芥子油苷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腊贵晓 方萍 +2 位作者 滕一波 李亚娟 林成永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29-434,共6页
采用溶液培养方法,研究了不同供氮水平对芥蓝生物量及抗癌次生代谢物芥子油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素水平从N100 mg/L到常规营养液的N200 mg/L范围内,芥蓝地上部、根部及菜苔鲜重均随供N水平的提高而显著增加,但菜苔总芥子油苷含量... 采用溶液培养方法,研究了不同供氮水平对芥蓝生物量及抗癌次生代谢物芥子油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素水平从N100 mg/L到常规营养液的N200 mg/L范围内,芥蓝地上部、根部及菜苔鲜重均随供N水平的提高而显著增加,但菜苔总芥子油苷含量却随供N水平提高而显著降低;当N素水平提高到N300~400 mg/L时,芥蓝生物量不再显著增加;而菜苔总芥子油苷含量相对于N150和200 mg/L处理却显著增加。由于脂肪族和吲哚族芥子油苷分别来源于不同的氨基酸,两者的含量随供N水平的变化趋势不同。脂肪族芥子油苷含量以N100 mg/L处理最高,是常规供N(200 mg/L)处理的1.2倍,吲哚族芥子油苷以400 mg/L处理最高,是常规供N处理的1.5倍。显然,在常规营养液的供N水平下,可以获得理想的芥蓝生物产量;但适当提高供N水平,在保证高产的同时可显著提高芥蓝菜苔的芥子油苷含量,有利于提高其抗癌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蓝 菜苔 氮素水平 芥子油苷 脂肪族 吲哚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芥蓝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SRAP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桂花 陈汉才 +4 位作者 张艳 郭凤仪 李向阳 刘振翔 张桂权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1年第12期2214-2220,共7页
调查56份芥蓝种质的植物学性状,并利用SRAP标记分析其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从312对引物中筛选出24对引物,共扩增出稳定清晰的条带747条,其中多态性条带147条,多态性位点比例为19.6%。基于SRAP扩增结果 ,应用NTSYSpc2.1构建聚类树状图谱... 调查56份芥蓝种质的植物学性状,并利用SRAP标记分析其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从312对引物中筛选出24对引物,共扩增出稳定清晰的条带747条,其中多态性条带147条,多态性位点比例为19.6%。基于SRAP扩增结果 ,应用NTSYSpc2.1构建聚类树状图谱,供试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的变化范围是0.524~0.884,在相似系数为0.66的水平上,可将56份芥蓝分为6大类。由于芥蓝原产华南地区,其遗传多样性要小于芸薹属其它蔬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蓝 SRAP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苗期温度对芥蓝花芽分化、产量与品质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杨暹 杨运英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7,共3页
以中花芥蓝为材料 ,设置 4个不同的温度处理研究了苗期温度对芥蓝的生长发育、菜薹形成与品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 ,苗期温度与芥蓝的生长发育关系密切 ,低温可促进花芽分化 ,随着温度的升高 ,花芽分化逐渐推迟 ,分化时的叶位也逐渐升高 .... 以中花芥蓝为材料 ,设置 4个不同的温度处理研究了苗期温度对芥蓝的生长发育、菜薹形成与品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 ,苗期温度与芥蓝的生长发育关系密切 ,低温可促进花芽分化 ,随着温度的升高 ,花芽分化逐渐推迟 ,分化时的叶位也逐渐升高 .适宜的低温可促进植株生长 ,提高菜薹产量与品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期温度 芥蓝 花芽分化 产量形成 品质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芥蓝产量性状QTL定位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桂花 陈汉才 +2 位作者 张艳 黎庭耀 刘凯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220-1225,共6页
芥蓝的丰产性状是育种的重要目标性状,由于控制芥蓝的产量性状均为数量性状,常规育种进展缓慢,基因定位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可提高选择效率。本研究利用2个产量差异大的芥蓝自交不亲和系冬强♀(产量高)与Lb07M(产量低)为亲本,构建F2分离... 芥蓝的丰产性状是育种的重要目标性状,由于控制芥蓝的产量性状均为数量性状,常规育种进展缓慢,基因定位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可提高选择效率。本研究利用2个产量差异大的芥蓝自交不亲和系冬强♀(产量高)与Lb07M(产量低)为亲本,构建F2分离群体,F2自交获得F2∶3家系,对产量性状进行了QTL定位分析。对F2∶3家系中单株重、单薹重、株高、薹高、叶长、叶宽、薹粗进行了调查,利用已构建首张芥蓝变种内的SSR和SRAP遗传图谱,结合田间性状调查数据,用QTLNetwork2.0软件通过混合线性复合区间作图法(MCIM)对7个产量性状进行了QTL分析。在10个连锁群中共定位了8个QTL位点,其中控制单薹重、单株重、株高、叶宽的QTL各1个,分别解释表型变异的18.4%,17.8%,19.1%,15.1%;控制主薹高和叶长的QTL各为2个,共解释表型变异的23.8%、22.1%。芥蓝产量性状的QTL定位结果可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高产品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蓝 连锁群 表型变异 QTL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芥蓝种质资源营养成分及商品性评价 被引量:6
8
作者 张静 张鲁刚 张玉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41-44,共4页
对13份芥蓝种质资源的部分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及评价,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VC含量变化范围为0.80~1.41mg·g-1(FW);类胡萝卜素最高含量为0.0166mg·g-1(FW);还原糖含量变化范围为2.85~8.17mg·g-1(DW);可溶性糖含量... 对13份芥蓝种质资源的部分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及评价,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VC含量变化范围为0.80~1.41mg·g-1(FW);类胡萝卜素最高含量为0.0166mg·g-1(FW);还原糖含量变化范围为2.85~8.17mg·g-1(DW);可溶性糖含量变化范围为12.38~23.80mg·g-1(DW);13份芥蓝的蛋白质含量较低,粗纤维含量中等,材料间差异不大。商品性评价结果表明:风味最好的是Ba17,质地最好的是Ba35,外观最好的是Ba25和Ba44。相关性分析表明:还原糖含量与可溶性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甜味呈显著正相关,与蛋白质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鲜味呈显著负相关;蛋白质含量与可溶性糖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鲜味与甜味、VC含量与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脆度与纤维感呈显著正相关,且与其他性状没有显著相关关系;粗纤维含量与纤维感、脆度没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蓝 种质资源 营养成分 商品性评价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芥蓝与菘蓝族间原生质体融合及杂种愈伤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涂玉琴 孙建 +2 位作者 葛贤宏 张雪丽 李再云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22-526,共5页
运用聚乙烯乙二醇(PEG)和二甲基亚砜(DMSO)共同诱导融合的方法,成功获得芥蓝与菘蓝原生质体融合的再生愈伤。利用9对SRAP随机引物对亲本和再生愈伤DNA进行扩增以鉴别再生愈伤的基因组成,结果表明:在再生愈伤的DNA条带中,与供体... 运用聚乙烯乙二醇(PEG)和二甲基亚砜(DMSO)共同诱导融合的方法,成功获得芥蓝与菘蓝原生质体融合的再生愈伤。利用9对SRAP随机引物对亲本和再生愈伤DNA进行扩增以鉴别再生愈伤的基因组成,结果表明:在再生愈伤的DNA条带中,与供体菘蓝相同的带占93.07%~94.16%,与受体芥蓝相同的条带占70.24%~75.78%,并有少量新增带和缺失带出现,再生愈伤的DNA带型为双亲的叠加,为真正的族间杂种愈伤。类平均法(UPGMA)聚类分析表明,5个杂种愈伤明显聚在一起,其遗传组成十分相似,与菘蓝的遗传关系较近,而与芥蓝的遗传关系稍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蓝 菘蓝 原生质体融合 族间杂种愈伤 SR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蜡质芥蓝突变型叶表面蜡质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德双 孙雷 +8 位作者 张凤兰 何洪巨 于拴仓 余阳俊 赵岫云 赵学志 汪维红 苏同兵 卢桂香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40-45,共6页
以亮叶无蜡质紫色芥蓝突变型紫.中花芥蓝和多蜡质紫色芥蓝野生型为试材,对芥蓝叶片发育过程中最外层的表面蜡质进行系统地观察,并对无蜡质突变型紫.中花芥蓝、多蜡质野生型芥蓝和普通绿色芥蓝(CK)的干物质量、VC、可溶性糖、粗纤维、蛋... 以亮叶无蜡质紫色芥蓝突变型紫.中花芥蓝和多蜡质紫色芥蓝野生型为试材,对芥蓝叶片发育过程中最外层的表面蜡质进行系统地观察,并对无蜡质突变型紫.中花芥蓝、多蜡质野生型芥蓝和普通绿色芥蓝(CK)的干物质量、VC、可溶性糖、粗纤维、蛋白质、花青苷等主要营养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在叶片发育过程中,多蜡质野生型芥蓝的叶面蜡质明显多于无蜡质突变型紫.中花芥蓝;野生型芥蓝和紫.中花芥蓝叶片背面的蜡质均明显多于叶片腹面;野生型芥蓝叶片背面的蜡质退化速度明显慢于叶片腹面。无蜡质突变型紫.中花芥蓝的VC含量高于野生型芥蓝,而粗纤维(DW)含量低于野生型芥蓝,说明紫.中花芥蓝有利于改良现有芥蓝的营养品质,有望育成高VC含量、高花青苷含量、以生食为主的芥蓝品种。芥蓝叶片的无蜡质性状对多蜡质表现为隐性遗传,紫色对绿色表现为显性遗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蓝 无蜡质突变体 超微结构 花青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芥蓝离体再生体系的优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范爱丽 黄志鹏 +3 位作者 张曼 刘文君 周建辉 黄凤婵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171-2173,共3页
以芥蓝(Brassica oleracea)真叶和子叶段为外植体,研究了TDZ浓度、基因型及苗龄等因素对芥蓝不定芽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真叶和子叶段的最佳不定芽诱导培养基分别为MS+0.50~1.00 mg/L TDZ和MS+0.50 mg/L TDZ,真叶和子叶段再生频率分... 以芥蓝(Brassica oleracea)真叶和子叶段为外植体,研究了TDZ浓度、基因型及苗龄等因素对芥蓝不定芽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真叶和子叶段的最佳不定芽诱导培养基分别为MS+0.50~1.00 mg/L TDZ和MS+0.50 mg/L TDZ,真叶和子叶段再生频率分别达到82.56%和89.06%。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S+0.10 mg/L NAA,其生根率达到100.00%,再生植株移栽成活率为96.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蓝(brassica oleracea) TDZ 真叶 子叶段 离体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羽衣甘蓝DH_1代株系遗传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戴希刚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3056-3058,F0003,共4页
以羽衣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acephala)两个自交系(F6代)作比较,利用ISSR标记技术检测了羽衣甘蓝3个DH1代株系的遗传稳定性,并对5个群体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3个DH1代株系DN31、DP70、DT2和两个自交系B62、B111利用9条ISSR引... 以羽衣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acephala)两个自交系(F6代)作比较,利用ISSR标记技术检测了羽衣甘蓝3个DH1代株系的遗传稳定性,并对5个群体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3个DH1代株系DN31、DP70、DT2和两个自交系B62、B111利用9条ISSR引物分别扩增出55、51、50、54和51条清晰条带,其中,多态性位点DN31有3个,DP70有2个,DT2没有,B62有19个,B111有15个。羽衣甘蓝DH1代株系内基本不存在遗传差异,基因型是纯合的,两个自交系遗传稳定性相对较差。表明小孢子培养技术在获得纯合体材料上比人工自交的方法高效、快捷,而且获得的纯系基因型更纯、更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羽衣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 acephala) DH系 ISSR标记 遗传稳定性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芥蓝牻牛儿基牻牛儿基焦磷酸合成酶基因BoaGGPPS1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薛生玲 江敏 +5 位作者 常嘉琪 段妍雯 陈涛 郝宇 张芬 孙勃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59-265,共7页
本试验以芥蓝为试验材料,通过同源序列检索分析设计特异性引物,采用反转录PCR方法成功分离出芥蓝GGPPS1基因。BoaGGPPS1基因CDS全长为1 113 bp,编码370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BoaGGPPS1蛋白的等电点为6.07,相对分子量为39 7... 本试验以芥蓝为试验材料,通过同源序列检索分析设计特异性引物,采用反转录PCR方法成功分离出芥蓝GGPPS1基因。BoaGGPPS1基因CDS全长为1 113 bp,编码370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BoaGGPPS1蛋白的等电点为6.07,相对分子量为39 790,不含跨膜结构域和信号肽。序列分析结果显示,BoaGGPPS1与其他植物GGPPS高度保守,与结球甘蓝的一致性最高,达到98%。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BoaGGPPS1与十字花科其他植物的亲缘关系较近,与结球甘蓝的亲缘关系最近。BoaGGPPS1基因在芥蓝不同器官中均有表达,其中叶片中的表达量最高,根系中的表达量最低。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 EASY-Blunt E1-BoaGGPPS1,并对其进行诱导表达,结果发现该蛋白在大肠杆菌体内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蓝 牻牛儿基牻牛儿基焦磷酸合成酶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芥蓝BoaBKI1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14
作者 梁莎 黄文莉 +4 位作者 李香香 王依霖 张晨璐 张芬 孙勃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63-171,共9页
【目的】克隆芥蓝中的BoaBKI1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与表达分析。【方法】采用改良CTAB法提取芥蓝总RNA,并反转录为cDNA;设计引物,克隆BoaBKI1基因;使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BoaBKI1基因序列;用半定量PCR进行BoaBKI1基因的时空表达分析。【... 【目的】克隆芥蓝中的BoaBKI1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与表达分析。【方法】采用改良CTAB法提取芥蓝总RNA,并反转录为cDNA;设计引物,克隆BoaBKI1基因;使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BoaBKI1基因序列;用半定量PCR进行BoaBKI1基因的时空表达分析。【结果】成功克隆到BoaBKI1基因,序列分析显示其开放阅读框为1026 bp,编码20种氨基酸;理论分子量为37.30 kD,等电点为9.67,分子式为C1603H2586N476O534S7。同源性序列比对和进化树分析发现芥蓝BoaBKI1与同属植物甘蓝、欧洲油菜的序列一致性高达99%。半定量PCR分析发现,不同发育时期中,BoaBKI1基因在芥蓝真叶期表达量最高,萌动种子期最低;花蕾中花瓣表达水平最高,萼片表达水平最低;开放花朵中雌蕊表达量明显高于其他器官;随花朵开放,BoaBKI1基因在各个花组织中表达水平均出现上调,雌蕊和雄蕊趋势最显著。【结论】上述结果可为研究芥蓝BoaBKI1的功能与调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蓝 BoaBKI1 克隆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秋芥蓝品种比较试验
15
作者 陈伟 《福建农业科技》 2017年第6期34-36,共3页
于2016年秋季引进7个芥蓝新品种在福州市进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金品翠绿、金品1290、顺宝和顺宝2号等4个新品种综合表现好,且比对照品种港种迟花芥蓝增产17.9%~29.2%,适宜福州市秋季栽培。
关键词 福州市 秋季 芥蓝 新品种 品比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