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枣树(Zizyphus jujuba Mill.)叶片内氮素贮藏和循环利用的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曾骧 郝中宁 《核农学报》 CAS CSCD 1991年第1期37-43,共7页
金丝小枣秋季叶施^(15)N-尿素后,研究了氮素在其体内的贮藏部位、形态及循环利用情况。结果表明,幼树秋季叶弛的^(15)N可以输送到树体的各器官,地上部和根系在贮藏氮素上有同等重要的作用,根系可以利用来自叶片的氮供其生长。枣树春季... 金丝小枣秋季叶施^(15)N-尿素后,研究了氮素在其体内的贮藏部位、形态及循环利用情况。结果表明,幼树秋季叶弛的^(15)N可以输送到树体的各器官,地上部和根系在贮藏氮素上有同等重要的作用,根系可以利用来自叶片的氮供其生长。枣树春季生长先利用地上部贮藏的氮,而叶片回流的氮则优先用于梢、叶、花的形成。成年树分配到花的氮的比例较幼树大。秋季在成年树枣股叶片施用^(15)N-尿素,次年该枣股中的`(15)N量高于其上、下邻近枣股,表现局部贮藏局部优先利用的特点。氮素有较长时期重复利用的效应,重复利用的氮主要来自叶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树 叶片 氮素 贮藏 循环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枣 (Zizyphus jujuba Mill)组织培养结合^(60)Co- γ射线辐照诱发突变株(英文)
2
作者 郑海柔 叶正文 +1 位作者 苏明申 金亚放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1期13-18,共6页
建立了酸枣离体组织培养结合 6 0 Co γ射线辐照获得突变株的技术。 (1)酸枣叶片外植体在含有ZEA 1mg L ,2 ,4 D 0 .5mg L和NAA0 .5mg L的MS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 :经 6 0 Co γ射线辐照后在含有ZEA 1mg L和NAA0 .5 mg L的MS培养基上... 建立了酸枣离体组织培养结合 6 0 Co γ射线辐照获得突变株的技术。 (1)酸枣叶片外植体在含有ZEA 1mg L ,2 ,4 D 0 .5mg L和NAA0 .5mg L的MS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 :经 6 0 Co γ射线辐照后在含有ZEA 1mg L和NAA0 .5 mg L的MS培养基上诱导幼苗 ;(2 )试管苗用 2 0~ 30Gy6 0 Co γ射线辐照后 ,在BAP 2mg L和IBA 0 .4mg L的MS培养基上进行不定苗繁殖。 (3)不定苗在含有IBA 1mg L和IAA0 .4mg L的MS培养基上生根。此外 ,用 2 0 0~ 4 5 0Gy6 0 Co γ射线辐照种仁 ,也能获得突变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枣 组织培养 ^60CO-Γ射线辐照 突变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枣(Ziziphus jujuba Mill.)品种结实特性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闫超 刘平 +4 位作者 刘孟军 王玖瑞 代丽 李登科 孔得仓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1-125,共5页
对河北省沧县枣种质资源圃124个和山西果树研究所国家枣种质资源圃156个枣品种(品系)在自花授粉和自然授粉条件下的结实及种仁发育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供试品种自然授粉和自花授粉条件下的平均结实率(结果数/100枣吊)分别为37.06%... 对河北省沧县枣种质资源圃124个和山西果树研究所国家枣种质资源圃156个枣品种(品系)在自花授粉和自然授粉条件下的结实及种仁发育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供试品种自然授粉和自花授粉条件下的平均结实率(结果数/100枣吊)分别为37.06%、20.63%,变幅分别为4.17%~175.00%、0%~163.64%,平均可育率(含仁果实/果实总数×100%)分别为12.10%、3.07%,变幅均为0%~100%;自花结实率和自然结实率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0.597;供试枣品种可分成自花不实异花可实不育、自花不实异花可育、自花异花均可实不育、自花可实不育异花可育、自花异花都可育等5种结实类型,分别占总品种数的10.27%、16.06%、45.19%、17.15%、11.33%;筛选出稳定表现自花不实或自花可实不育而异花授粉可育率高且种仁饱满的品种2个(小枣4、小墩墩枣),种仁较饱满的5个(洪赵十月红、广东白枣、大荔圆枣、小枣25、圆铃枣),利用这些品种做母本进行杂交育种时可省略去雄程序,有效解决因枣花小去雄难的问题;蛤蟆枣、团枣、无核小枣、马牙枣、核桃纹等自花不实而异花可实的品种,在栽植时应配置授粉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授粉 自花授粉 结实性 可育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枣高密度遗传图谱的构建与树干直径的QTL分析 被引量:20
4
作者 齐靖 董祯 +4 位作者 毛永民 申连英 张玉星 刘杰 王晓玲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44-49,共6页
以冬枣×临猗梨枣杂交F1代的150株个体为作图群体,利用AFLP标记和RAPD标记,对已有的枣遗传连锁图谱进行加密,构建1张包含388个AFLP标记和35个RAPD标记、由15个连锁群组成的高密度枣遗传连锁图谱,覆盖基因组总长度1309.4cM,标记间平... 以冬枣×临猗梨枣杂交F1代的150株个体为作图群体,利用AFLP标记和RAPD标记,对已有的枣遗传连锁图谱进行加密,构建1张包含388个AFLP标记和35个RAPD标记、由15个连锁群组成的高密度枣遗传连锁图谱,覆盖基因组总长度1309.4cM,标记间平均距离3.1cM。与原图谱相比,总图距增加72cM,标记间平均距离缩短0.8cM,大于10cM的标记间隔减少7个,图谱饱和度显著提高。在新构建图谱的基础上,利用JionmapQTL4.0软件,首次对控制枣树干直径性状的QTL进行分析。共检测到控制枣树干直径的QTL6个,分布在5个连锁群上,分别可解释38.1%,10.0%,14.4%,10.1%,13.4%和31.0%的表型变异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FLP标记 RAPD标记 遗传图谱 树干直径 QTL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Cl_2和GA_3处理对枣果采后衰老和膜脂过氧化的影响 被引量:30
5
作者 赵鑫 张继澍 王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8-120,124,共4页
以冬枣为材料 ,研究了 (0± 1)℃条件下用 Ca Cl2 和 GA3处理对枣果采后衰老和膜脂过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以清水为对照相比 ,10 g/L Ca Cl2 ,5 0 μg/L GA3和 10 g/L Ca Cl2 +5 0 μg/L GA3处理枣果 ,能抑制枣果 POD、SOD以及 ... 以冬枣为材料 ,研究了 (0± 1)℃条件下用 Ca Cl2 和 GA3处理对枣果采后衰老和膜脂过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以清水为对照相比 ,10 g/L Ca Cl2 ,5 0 μg/L GA3和 10 g/L Ca Cl2 +5 0 μg/L GA3处理枣果 ,能抑制枣果 POD、SOD以及 CAT活性下降 ,降低丙二醛 (MDA)积累 ,从而抑制枣果的成熟衰老。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后生理 衰老 膜脂过氧化 果实处理 赤霉素 氯化钙 丙二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方法对枣叶片总DNA提取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1
6
作者 李莉 彭建营 白瑞霞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89-392,共4页
以串杆枣的成熟鲜叶为试材,分别采用-20℃、-70℃和硅胶脱水干燥3种方法保存样品,采用简易CTAB法、高盐沉淀法与高盐低pH值法分别对3种方法保存的样品及对照样(鲜叶)进行了基因组DNA提取效果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3种方法均能有效地从... 以串杆枣的成熟鲜叶为试材,分别采用-20℃、-70℃和硅胶脱水干燥3种方法保存样品,采用简易CTAB法、高盐沉淀法与高盐低pH值法分别对3种方法保存的样品及对照样(鲜叶)进行了基因组DNA提取效果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3种方法均能有效地从枣叶片中获得质量较高的DNA,以高盐沉淀法所得的DNA纯度最高,高盐低pH值法次之。就DNA的产量而言,高盐沉淀法的DNA产量相对较低,低于其他的2种方法,但未达到显著水平。硅胶干燥法和-70℃超低温保存的样品与鲜叶相比,所提DNA的质量和产量均无明显差异,均能满足PCR扩增要求。硅胶保存法适于野外远距离采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 低温保存 硅胶保存 DNA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枣树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7
作者 王玖瑞 刘孟军 代丽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36-339,共4页
概述了枣树的茎尖、芽和茎段培养、花药培养、原生质体培养、胚乳培养、离体叶培养等方面的主要进展,并针对枣树组织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快繁是枣树组培最成功的方面,以茎尖、芽或茎段为外植体已经建立了十几个... 概述了枣树的茎尖、芽和茎段培养、花药培养、原生质体培养、胚乳培养、离体叶培养等方面的主要进展,并针对枣树组织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快繁是枣树组培最成功的方面,以茎尖、芽或茎段为外植体已经建立了十几个品种的快繁体系,而且,应用茎尖培养和热处理相结合的方法得到了脱除枣疯病病原-植原体的无毒苗。应深入研究花药培养、原生质体培养、叶片培养、胚乳培养及胚培养,并尽快应用于枣树的转基因育种和倍性育种。特别是幼胚培养的研究应该进一步加强,从而解决因优良品种胚败育难以获得杂种后代的问题,实现枣树的杂交育种和遗传图谱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培养 茎段培养 花药培养 原生质体培养 胚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枣品种改良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8
作者 王长柱 高京草 +3 位作者 高文海 曹导叶 王慧霞 李新岗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73-678,共6页
概述了枣品种选育成果和杂交育种基础等方面研究取得的主要进展。品种选育主要回顾了实生选种及其成果;杂交育种重点阐述了授粉生物学、授粉受精及胚胎发育、胚败育机理和胚培养等基础进展;同时对雄性不育种质鉴定,实生后代性状遗传规律... 概述了枣品种选育成果和杂交育种基础等方面研究取得的主要进展。品种选育主要回顾了实生选种及其成果;杂交育种重点阐述了授粉生物学、授粉受精及胚胎发育、胚败育机理和胚培养等基础进展;同时对雄性不育种质鉴定,实生后代性状遗传规律,利用分子生物技术对实生后代进行杂种鉴别等进行了总结;提出了枣育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枣育种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对枣果实采后软化衰老的生理效应 被引量:10
9
作者 吴延军 张继澍 +1 位作者 王春生 叶爱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7-49,共3页
以半红期采收的赞皇大枣为试材 ,研究低温 (0℃ )对枣软化衰老的生理效应。结果表明 ,0℃低温可明显抑制大枣呼吸 ,维持低水平代谢 ;抑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 (PG)活性 ,并抑制其前期果胶甲酯酶 (PE)活性 ,但抑制效果不明显 ;可使枣维持较... 以半红期采收的赞皇大枣为试材 ,研究低温 (0℃ )对枣软化衰老的生理效应。结果表明 ,0℃低温可明显抑制大枣呼吸 ,维持低水平代谢 ;抑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 (PG)活性 ,并抑制其前期果胶甲酯酶 (PE)活性 ,但抑制效果不明显 ;可使枣维持较高的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过氧化物酶 (POD)活性 ,减少 MDA累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贮藏 保鲜 软化衰老 果实 生理效应 低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枣树VA菌根侵染率的田间调查 被引量:7
10
作者 毛永民 范培格 +2 位作者 贾立涛 申连英 周俊义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55-57,共3页
本研究对河北省赞皇县、高邑县、望都县、河北农业大学标本园等地枣树的VA菌根自然侵染率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所调查的枣树均有VA菌根菌侵染,但VA菌根的自然侵染率因立地条件、树龄、品种不同而异。树龄越大,侵染率越高;土... 本研究对河北省赞皇县、高邑县、望都县、河北农业大学标本园等地枣树的VA菌根自然侵染率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所调查的枣树均有VA菌根菌侵染,但VA菌根的自然侵染率因立地条件、树龄、品种不同而异。树龄越大,侵染率越高;土壤肥力高或过低均不利菌根菌的侵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树 VA菌根 侵染率 田间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红枣优生区研究 被引量:33
11
作者 周丽 杨伟志 +1 位作者 王长柱 李新岗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53-459,522,共8页
【目的】明确新疆各枣区(县)的优生区地位,更好地指导新疆红枣的优质高效生产。【方法】根据新疆各枣区县20 a(年)(1993—2012年)的气象资料,用Arc GIS技术研究新疆红枣的优生区类别。【结果】新疆红枣优生区区划指标体系包括年平均温... 【目的】明确新疆各枣区(县)的优生区地位,更好地指导新疆红枣的优质高效生产。【方法】根据新疆各枣区县20 a(年)(1993—2012年)的气象资料,用Arc GIS技术研究新疆红枣的优生区类别。【结果】新疆红枣优生区区划指标体系包括年平均温度、无霜期、生长季≥10℃积温、极端最低温度、≤-20℃出现的天数和生长季干燥度。用Arc GIS技术将新疆(南疆和东疆)红枣产区分为4个等级,其中最佳优生区包括和田地区,以及若羌、且末、麦盖提、莎车、沙雅等县;优生区包括喀什、巴楚、岳普湖、伽师、疏勒、温宿、库车等县;适宜区包括叶城、疏附、托克逊、吐鲁番、阿图什、新和等县;次适宜区包括塔什库尔干、阿克陶、拜城及哈密地区。【结论】研究确定了新疆红枣优生区类别,提出了各区适宜栽培的红枣品种,为新疆红枣良种区域化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枣 优生区 新疆 判别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枣树数量性状的分布类型及其概率分级指标体系 被引量:35
12
作者 刘平 刘孟军 +1 位作者 周俊义 毕平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7-82,共6页
以收集于我国主要产枣区的 1 2 4个枣品种 1 9个重要数量性状的多年调查结果为基础资料 ,利用概率和数理统计理论 ,借助计算机对各数量性状取值的分布类型进行了 χ2 检验。结果表明 :鲜枣可滴定酸、生长期、干枣可溶性糖、二次枝长、... 以收集于我国主要产枣区的 1 2 4个枣品种 1 9个重要数量性状的多年调查结果为基础资料 ,利用概率和数理统计理论 ,借助计算机对各数量性状取值的分布类型进行了 χ2 检验。结果表明 :鲜枣可滴定酸、生长期、干枣可溶性糖、二次枝长、枣头平均节间长、枣吊长、枣吊花数、果核重等 1 0个数量性状符合正态分布 ;而单果重、鲜枣Vc、鲜枣可溶性糖含量、可食率、干枣可滴定酸、果吊率、二次枝节数等 9个性状符合 χ2 分布。正态分布性状可统一用 (X -1 2 81 8S)、(X -0 5 2 46S)、(X +0 5 2 46S)和 (X +1 2 81 8S)分为 5级 ,使 1~ 5级的出现概率分别为 1 0 %、2 0 %、40 %、2 0 %和 1 0 % ,或用中间 2个分点分为 3级。经比较研究 ,χ2 分布性状可近似的按正态分布性状处理。文中给出了枣树主要数量性状的概率分级指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树 数量性状 分布类型 概率分级 指标体系 数理统计理论 正态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贮藏方式对新疆梨枣采后生理和贮藏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潘俨 车凤斌 +4 位作者 张惠玲 肖雷 胡柏文 李萍 张婷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70-875,共6页
【目的】鲜枣极不耐贮,研究不同贮藏方式对新疆梨枣(Zizyphus jujuba Mill.)采后生理和贮藏效果的影响,为其贮藏保鲜技术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置7种不同贮藏方式的处理,分析了新疆梨枣贮期腐烂率、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等10个... 【目的】鲜枣极不耐贮,研究不同贮藏方式对新疆梨枣(Zizyphus jujuba Mill.)采后生理和贮藏效果的影响,为其贮藏保鲜技术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置7种不同贮藏方式的处理,分析了新疆梨枣贮期腐烂率、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等10个生理和品质指标的变化。【结果】预冷和温度直接影响梨枣的贮藏效果:及时预冷处理和冷藏环境(0℃)能有效抑制梨枣的腐烂发生、呼吸、乙烯释放、总酸含量下降、SSC含量减少和转红速率,有利于维持果肉细胞膜透性、硬度和可食率,贮藏效果好;而其它的推迟预冷处理与常温环境的梨枣生理代谢水平活跃,品质下降较快,贮藏效果差。【结论】梨枣贮藏时首先应及时预冷,预冷后冷藏在较低的温度环境才能获得较好的贮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梨枣 贮藏方式 生理指标 贮藏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枣树研究论文的统计与分析 被引量:13
14
作者 代丽 刘孟军 +2 位作者 甄文超 刘新云 王亚秋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0-43,共4页
从 1 95 0年至 1 998年 ,在国内 34 4种科技期刊上共计发表了约 1 6 99篇枣树论文。通过对这些论文的年代分布、期刊分布、内容分布及内容的期刊分布进行统计分析 ,提出了枣树论文的年代分布特征、内容分布特点、发表枣树论文的核心期... 从 1 95 0年至 1 998年 ,在国内 34 4种科技期刊上共计发表了约 1 6 99篇枣树论文。通过对这些论文的年代分布、期刊分布、内容分布及内容的期刊分布进行统计分析 ,提出了枣树论文的年代分布特征、内容分布特点、发表枣树论文的核心期刊和核心单位、以及各研究领域论文的重点期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枣树 统计 分析 科技论文 文献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枣树愈伤组织培养时不定根的分化 被引量:18
15
作者 何业华 胡芳名 +3 位作者 谢碧霞 何钢 杨伟 胡中沂 《经济林研究》 1999年第3期11-13,共3页
枣树愈伤组织培养所形成的不定芽(茎),在 M S(1/2 N O-3 )附加生长素的培养基上分化出了不定根。在三种生长素的应用中, I B A 效果最好,其次是 I A A, N A A 生根率低、且会脱分化形成大量愈伤组织。叶能... 枣树愈伤组织培养所形成的不定芽(茎),在 M S(1/2 N O-3 )附加生长素的培养基上分化出了不定根。在三种生长素的应用中, I B A 效果最好,其次是 I A A, N A A 生根率低、且会脱分化形成大量愈伤组织。叶能促进不定根分化。光和细胞分裂素 B A 则会抑制不定根分化,但在不定根产生后,光的抑制作用则被解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树 不定根 分化 愈伤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枣树的结实特性影响因素 被引量:24
16
作者 闫超 刘平 +3 位作者 刘孟军 王玖瑞 孔得仓 李登科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8-86,共9页
以河北沧县枣种质资源圃的124个枣品种和山西太谷国家枣种质资源圃的156个枣品种为试材,研究枣树的结实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枣树种质可分为自花可育、自花可实不育、自花不实3类,其中自花可实不育是基本类型,它与自花不实和自... 以河北沧县枣种质资源圃的124个枣品种和山西太谷国家枣种质资源圃的156个枣品种为试材,研究枣树的结实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枣树种质可分为自花可育、自花可实不育、自花不实3类,其中自花可实不育是基本类型,它与自花不实和自花可育类之间可相互转化,而自花可育和自花不实之间相互转化极少;在自然(异花)授粉条件下供试品种均可结实,但育性有不育和可育2类,其中可育的占42.31%。枣树的结实性和育性因基因型(品种和品系)、年份、地区、树冠方位不同而有显著差异,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基因型;供试品种间自花结实率(吊果率)和可育率的变幅分别为0~61.54%和0~100%,自然授粉结实率和可育率的变幅分别为4.17%~136.84%和0~100%;36个金丝小枣品系自花结实率和可育率的变幅分别为0.89%~163.64%和0~6.98%,自然授粉结实率和可育率的变幅分别为10.71%~138.89%和0~90.00%;5个无核小枣品系的分别为1.10%~81.72%,0~100%和8.06%~137.04%,0~2.70%;3个冬枣品系的分别为25.00%~62.93%,0~1.37%和11.32%~89.23%;不同年份和地区间结实性变化大而育性相对稳定,年份间自花和异花结实率均表现稳定的仅有4.17%、可育率稳定的则高达64.58%,地区间表现稳定的分别为15.38%和73.08%;西南-西北方向自花结实率高。初步筛选出一批自花不实或自花不育而异花高度可育、适宜作为杂交母本的优异种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授粉 自花授粉 结实特性 育性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AFLP技术分析冬枣优良单株选择的遗传基础 被引量:11
17
作者 马庆华 申连英 +1 位作者 王贵禧 梁丽松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04-510,共7页
为探讨冬枣优良单株选择的遗传基础,本研究收集了河北、山东冬枣优良单株及对照冬枣共52株,以金丝小枣和尖枣做类外对照进行AFLP分子标记研究。实验选用16对M/E引物组合,共扩增出565条带,基于SM相似系数,利用UPGMA法对多态性谱带进行聚... 为探讨冬枣优良单株选择的遗传基础,本研究收集了河北、山东冬枣优良单株及对照冬枣共52株,以金丝小枣和尖枣做类外对照进行AFLP分子标记研究。实验选用16对M/E引物组合,共扩增出565条带,基于SM相似系数,利用UPGMA法对多态性谱带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冬枣优良单株群体内存在一定的遗传差异,但这种差异小于冬枣与金丝小枣和尖枣间的遗传距离,因此在聚类图中将冬枣、金丝小枣和尖枣分为3类;冬枣优良单株群体在聚类图中分成若干组,其中河北黄骅原始冬枣林古树和源于原始冬枣林的黄骅采穗圃冬枣优良单株,遗传距离相对较远;山东滨州各县的冬枣优良单株和沾化冬枣古树遗传距离较近,但存在个别变异较大的单株。上述结果证实冬枣是一个存在变异的群体、包含不同类型的品系,不同来源的冬枣优良单株存在一定的遗传变异,说明冬枣优良单株的优良性状不完全是立地条件和栽培技术引起的环境饰变,这一研究结果为冬枣的遗传改良和品种内选优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枣 优良单株 选择 AFLP 遗传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源关系对枣树^(14)C-光合产物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刘平 温陟良 +1 位作者 彭士琪 郭振怀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7-42,共6页
运用1 4C示踪技术对赞皇大枣果实发育期库 -源比例和相对位置对1 4C -光合产物在不同器官中的分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果实缓慢生长期间 ,与单果枣吊相比 ,双果枣吊果实的放射比活性下降 ,但是果实获得的1 4C -光合产物量增加了 6 6... 运用1 4C示踪技术对赞皇大枣果实发育期库 -源比例和相对位置对1 4C -光合产物在不同器官中的分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果实缓慢生长期间 ,与单果枣吊相比 ,双果枣吊果实的放射比活性下降 ,但是果实获得的1 4C -光合产物量增加了 6 6 8% ;枣吊去叶处理 (均匀去掉一半叶片 )后 ,剩余叶片的光合产物输出率增加了 17 0 6 % ,果实获得的标记光合产物增加了 15 2 6 % ;当果实一侧叶片去除时 ,其异侧叶片也能提供一定量的光合产物供果实生长发育所需 ;并且 ,同一枣股不同枣吊之间也存在着光合产物的相互交换。本文从营养学角度对枣树低坐果率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源关系 枣树 ^14C-光合产物 运输分配规律 影响因素 果实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赞皇大枣的群体遗传多样性评价 被引量:9
19
作者 刘平 彭建营 +1 位作者 彭士琪 周俊义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85-689,共5页
为了探明三倍体赞皇大枣的遗传基础,利用22个多态性引物对赞皇县及周边县区的50个赞皇大枣类型、26个酸枣类型、8个枣品种等3个群体进行了RAPD扩增,共扩增285个位点。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赞皇大枣群体的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58%,小于枣... 为了探明三倍体赞皇大枣的遗传基础,利用22个多态性引物对赞皇县及周边县区的50个赞皇大枣类型、26个酸枣类型、8个枣品种等3个群体进行了RAPD扩增,共扩增285个位点。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赞皇大枣群体的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58%,小于枣品种群体(66%)和酸枣群体(89%);赞皇大枣群体共扩增出205种带型,而酸枣群体扩增出416种带型;赞皇大枣群体内平均遗传距离为0.087,小于枣品种群体(0.181)和酸枣群体(0.254)。说明:赞皇大枣的遗传多样性小于枣品种群体,酸枣群体有较丰富的遗传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赞皇大枣 酸枣 RAPD 群体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枣贮藏病害防治技术 被引量:12
20
作者 孙蕾 吴兴梅 +4 位作者 房用 曲永赟 刘翠兰 杨玉玲 赫广州 《经济林研究》 2004年第3期12-14,共3页
对冬枣贮藏期间主要病害种类的防治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对冬枣贮藏期间危害最为严重的浆胞病、霉腐病等病害,最佳防治药剂为DZ熏杀剂,最佳熏蒸浓度为7倍,熏蒸次数为3次。
关键词 冬枣 贮藏病害 贮藏期间 熏蒸 主要病害 防治药剂 浆胞病 严重 研究结果 熏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