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樱桃杂交新品种蜀贵美的选育
1
作者 王燕 王浩 +7 位作者 张静 马艳 刘针杉 何文 吴志伟 伏晓科 陈清 王小蓉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42-1646,共5页
蜀贵美是由红妃×南早红杂交选育出的优良早熟中国樱桃新品种。果实椭圆形,果皮橙红色,有光泽,果肉乳黄色,肉质柔软多汁,风味甜酸;单果质量4.5~5.6 g,果形指数0.93。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14.5%~16.9%,葡萄糖含量392.48 g·k... 蜀贵美是由红妃×南早红杂交选育出的优良早熟中国樱桃新品种。果实椭圆形,果皮橙红色,有光泽,果肉乳黄色,肉质柔软多汁,风味甜酸;单果质量4.5~5.6 g,果形指数0.93。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14.5%~16.9%,葡萄糖含量392.48 g·kg^(-1),果糖含量301.67 g·kg^(-1);可滴定酸含量0.42%,固酸比37.33,鲜食品质佳。果实生育期48~52 d,在四川成都地区4月上中旬成熟;伞形花序3~6朵簇生,萌芽率高,成枝力强,成花易,树势健壮。适应性和抗病性强。适宜在四川省樱桃主栽区及相似气候区域栽植,高接后第2年开花结果,4~5 a(年)进入盛产期,盛产期平均产量8400~870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樱桃 新品种 蜀贵美 早熟 杂交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樱桃CpMADS47基因调控果实成熟软化的功能分析
2
作者 田泰 刘一璇 +8 位作者 王杨玥琨 黄凤庭 杨帅威 王浩 张静 何文 陈清 王小蓉 王燕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86-1194,共9页
【目的】探究中国樱桃CpMADS47基因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果实成熟软化中的作用。【方法】克隆获得与中国樱桃果实质地相关的MADS-box基因CpMADS47,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异源瞬时过表达草莓果实进行功能验证。【结果】中国樱桃CpMADS47属SEP... 【目的】探究中国樱桃CpMADS47基因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果实成熟软化中的作用。【方法】克隆获得与中国樱桃果实质地相关的MADS-box基因CpMADS47,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异源瞬时过表达草莓果实进行功能验证。【结果】中国樱桃CpMADS47属SEP1/2-like基因,CDS区全长741 bp,编码246个氨基酸。CpMADS47蛋白与蔷薇科物种的亲缘关系较近。瞬时过表达草莓果实表明,CpMADS47通过促进草莓果实硬度降低、花青素苷积累、细胞壁成分解聚和ABA合成从而介导果实的成熟软化。【结论】中国樱桃CpMADS47基因能够促进果实成熟软化,为后续中国樱桃果实质地品质改良奠定理论基础和提供基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樱桃 CpMADS47 果实成熟软化 生物信息学分析 瞬时过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堰市中华樱桃主要病虫害及防治策略
3
作者 王泽琼 李建明 +6 位作者 陈平 仝铸 肖玉雄 何秀娟 肖翠 蒋迎春 邱文明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S1期109-111,174,共4页
对湖北省十堰市中华樱桃(Prunu spseudocerasus Lindl.)田间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为害樱桃的主要病害有褐腐病、流胶病、褐斑病、根癌病等;主要虫害有梨小食心虫(Grapholita molesta)、果蝇、瘿瘤头蚜(Tuberocephalus higansakurae)、桑... 对湖北省十堰市中华樱桃(Prunu spseudocerasus Lindl.)田间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为害樱桃的主要病害有褐腐病、流胶病、褐斑病、根癌病等;主要虫害有梨小食心虫(Grapholita molesta)、果蝇、瘿瘤头蚜(Tuberocephalus higansakurae)、桑白蚧(Pseudaulacaspis pentagona)和舟形毛虫(Phalera flavescens)等。介绍了病虫害为害症状及为害特点,并根据中华樱桃生长期总结了周年防治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樱桃(prunu spseudocerasus Lindl.) 病虫害 防治策略 湖北省十堰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樱桃种质资源的考察、收集和评价 被引量:35
4
作者 陈涛 李良 +6 位作者 张静 黄智林 张洪伟 刘胤 陈清 汤浩茹 王小蓉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17-933,共17页
【目的】较全面客观地掌握中国樱桃[Cerasus pseudocerasus(Lindl.)G.Don]种质的遗传资源现状。【方法】最近5a,我们对分布于我国12个省(市)66个县(市)106个乡镇的中国樱桃地方种质进行了实地考察,对主栽地重要资源的主要经济性状列表... 【目的】较全面客观地掌握中国樱桃[Cerasus pseudocerasus(Lindl.)G.Don]种质的遗传资源现状。【方法】最近5a,我们对分布于我国12个省(市)66个县(市)106个乡镇的中国樱桃地方种质进行了实地考察,对主栽地重要资源的主要经济性状列表进行了比较评价。【结果】实地调查和主要农艺性状分析表明,中国樱桃地方种质适应性广,具有广泛的地理分布和多样化的生境,果实表型如颜色、形状和大小多样性丰富,大小介于0.95 cm/0.97 cm^1.92 cm/1.78 cm(横径/纵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90%~34.00%,其丰产性普遍较高。但调查涉及的106个乡镇的中国樱桃种质,约73%都属于小面积栽培或零星分布,且资源破坏和流失严重。【结论】基于现存分布现状和比较评价,提出了现存中国樱桃地方种质利用和保护策略,对考察采集的471份资源叶样,进行硅胶干燥室内保存,通过嫁接和实生繁殖对约200份优良种质进行田间保存,目前已有117份嫁接苗和49份种质的实生苗存活,其具体保存信息也做了列表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樱桃 资源调查收集 比较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个野生中国樱桃群体叶绿体DNA trnQ-rps16序列变异及其遗传结构分析 被引量:15
5
作者 陈涛 王小蓉 +3 位作者 罗华 王春涛 张家志 罗明敏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475-1483,共9页
中国樱桃(Cerasus pseudocerasus Lindl.)是我国古老的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栽培果树之一,个别性状突出的野生中国樱桃是对现有栽培品种进行遗传改良的重要资源。四川野生中国樱桃资源丰富,为了明确该地区野生中国樱桃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 中国樱桃(Cerasus pseudocerasus Lindl.)是我国古老的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栽培果树之一,个别性状突出的野生中国樱桃是对现有栽培品种进行遗传改良的重要资源。四川野生中国樱桃资源丰富,为了明确该地区野生中国樱桃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文章对9个野生中国樱桃群体(其中7个分布四川,2个来自陕西和贵州)共145个个体的叶绿体基因间隔区trnQ-rps16序列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9个群体145个个体的trnQ-rps16序列比对后共检测到13个多态位点,占位点总数的1.87%,其中3处碱基替换,10处插入/缺失。9个群体总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h=0.562,π=0.00184),相对于其他地区的2个群体(h=0.733;π=0.00243),四川的7个群体表现出更低的遗传多样性水平(h=0.544;π=0.00203),且群体间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存在较大差异(h=0-0.708;π=0-0.00298),其中北川桃龙群体最高(h=0.708,π=0.00298),而峨眉群体最低(h=0.000,π=0.000)。群体内低的遗传多样性可能与群体的边缘性所产生的奠基者效应以及近期群体收缩和随机遗传漂变造成的瓶颈效应导致群体内遗传多样性丢失有关。此外,9个群体遗传分化水平较低,平均FST为0.21573。分析认为主要是由于野生中国樱桃较强的种子传播能力增加了群体间的基因流动而导致遗传分化不明显,也可能与野生中国樱桃较长的世代周期有关。针对上述研究结果,建议在资源保护中采取减少群体数目而加大群体内的个体数量的保护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中国樱桃 叶绿体DNA 序列变异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光质对中国樱桃叶片离体再生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毛永成 刘璐 王小德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3期746-748,共3页
以中国樱桃(Prunus pseudocerasus Lindl.)组培苗为试验材料,采用新型照明光源—T5(28 W蓝光和红光)处理,日光灯为对照,对中国樱桃叶片再生的形态指标、叶绿素含量、POD活性、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进行测定,分析新型照明光源(蓝光、... 以中国樱桃(Prunus pseudocerasus Lindl.)组培苗为试验材料,采用新型照明光源—T5(28 W蓝光和红光)处理,日光灯为对照,对中国樱桃叶片再生的形态指标、叶绿素含量、POD活性、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进行测定,分析新型照明光源(蓝光、红光、蓝光∶红光=1∶2)对中国樱桃叶片再生各项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型照明光源处理的组培苗各项形态指标与日光灯光照处理具有明显差异,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OD活性、MDA含量与日光灯光照处理差别不大。新型照明光源对中国樱桃叶片再生具有一定的有利影响,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樱桃(prunus pseudocerasus Lindl.) 光质 离体再生 组织培养 叶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樱桃授粉结实和果实发育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王白坡 仰新民 +1 位作者 包根潮 童小玲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1990年第1期15-21,共7页
中国樱桃短柄和尖嘴品种在日平均气温4~5℃花芽开始萌动,12℃左右开花,14℃左右盛开。在10~25℃范围内花粉发芽率随气温上升而增高。在15℃条件下花粉经过4~8h开始发芽。短柄樱桃花粉发芽适应的气温范围广,低温下发芽率高于尖嘴樱桃... 中国樱桃短柄和尖嘴品种在日平均气温4~5℃花芽开始萌动,12℃左右开花,14℃左右盛开。在10~25℃范围内花粉发芽率随气温上升而增高。在15℃条件下花粉经过4~8h开始发芽。短柄樱桃花粉发芽适应的气温范围广,低温下发芽率高于尖嘴樱桃。雌蕊授粉结实能力一般持续4~5 d,阴雨潮湿天气相应延长。以开花后1 d授粉的座果率为最高,第6 d明显下降。开花后4 d内平均气温和座果率呈直线回归,达到显著水平。以自然传粉的授粉方式,座果率为最高,同品种不同单株授粉座果率低,但高于自花授粉。樱桃有3次落果高峰,采前落果严重。果实生长期从盛花至果熟约47~55d.果实鲜重增长最快时间在采前10~15d.果肉干重在采前15d达到高峰。果实纵横径增长均表现为迅速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樱桃 授粉 结实 果实发育 中国樱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樱桃S-RNase基因特异PCR扩增技术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小燕 于鹏 +3 位作者 李国栋 陈学森 李素真 陈晓流 《山东农业科学》 2008年第2期15-17,共3页
利用已报道的李属S-RNase基因特异PCR的2对引物,分别对中国樱桃的5个品种进行了S-RNase基因的PCR扩增。用2对引物先优化PCR体系,然后比较扩增效果。结果表明:2对引物对中国樱桃品种的扩增效果不同。其中,引物EM-PC2consFD+EM-PC3consRD... 利用已报道的李属S-RNase基因特异PCR的2对引物,分别对中国樱桃的5个品种进行了S-RNase基因的PCR扩增。用2对引物先优化PCR体系,然后比较扩增效果。结果表明:2对引物对中国樱桃品种的扩增效果不同。其中,引物EM-PC2consFD+EM-PC3consRD扩增效果最好;其次为PaConsⅠ-F+PaConsⅡ-R引物。因此,EM-PC2consFD+EM-PC3consRD及相应的PCR体系适于中国樱桃S-RNase基因的PCR扩增。本结果建立了中国樱桃S-RNase基因扩增的技术体系,为探讨中国樱桃自交亲和分子基础奠定了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樱桃 S-RNASE基因 自交不亲和 李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樱桃的特性及其早结果早丰产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白坡 戴文圣 钱银才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1990年第2期111-115,共5页
在良好的栽培条件下,樱桃发枝多,树冠形成快。早期产量与干径有密切关系。幼树短果枝数量多,座果率高;长果枝是主要结果枝,其产量占全树总产量的50.69%.试验园采用选择园地、土壤,挖大穴施足底肥,选用优良品种,搭配授粉树,合理整枝修... 在良好的栽培条件下,樱桃发枝多,树冠形成快。早期产量与干径有密切关系。幼树短果枝数量多,座果率高;长果枝是主要结果枝,其产量占全树总产量的50.69%.试验园采用选择园地、土壤,挖大穴施足底肥,选用优良品种,搭配授粉树,合理整枝修剪和加强土肥管理等综合措施。栽后第2年平均产量为25.0kg/667m^2,第3年单株平均产量7.7kg,最高为22.5kg,平均产量为275.7kg/667m^2,达到早果丰产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樱桃 特性 栽培 早结果 丰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樱桃泰山干樱S-RNase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10
作者 吴俊 李晓 +1 位作者 张绍铃 刘庆忠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32-337,共6页
以中国樱桃品种泰山干樱为试材,利用李属植物C2、C5保守区引物,扩增花柱S-RNase基因,获得4个S等位基因,测序结果表明序列大小分别为:1608、950、796、504bp。根据同源比较发现大小为796bp的等位基因与基因库中登录的S1-RNase为同一基因... 以中国樱桃品种泰山干樱为试材,利用李属植物C2、C5保守区引物,扩增花柱S-RNase基因,获得4个S等位基因,测序结果表明序列大小分别为:1608、950、796、504bp。根据同源比较发现大小为796bp的等位基因与基因库中登录的S1-RNase为同一基因,其它3个S-RNase基因为首次报道,依序列大小分别命名为S2(1608bp,登陆号EF541168)、S4(950bp,登陆号EF541173)和S6(504bp,登陆号EF541172)。序列分析表明S2-RNase在C3区存在终止密码子,导致翻译提早终止;S4-RNase的C5区前有插入片断;S6-RNase在高变区比其它S等位基因少一个氨基酸残基。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比较分析表明,中国樱桃S-RNase与樱花、扁桃的相似性高。在系统进化树中中国樱桃的4个S-RNase基因的氨基酸序列和樱花、扁桃、甜樱桃、酸樱桃等一起归于李亚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樱桃 自交亲和 S-RNASE 序列 系统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份中国樱桃品种资源的果实质地品质评价 被引量:12
11
作者 马蓝 陈隆隆 +9 位作者 马艳 田泰 刘针杉 周荆婷 涂红霞 王旨意 王浩 陈清 王小蓉 王燕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613-1616,共4页
中国樱桃[Cerasus pseudocerasus(Lindl.)G.Don],俗称樱桃、小樱桃,为蔷薇科(Rosaceae)李亚科(Prunoideae)樱属(Cerasus Mill.)植物,是起源于中国的特色核果类果树,已有3000余年的栽培历史[1]。中国樱桃具有早花早熟习性和高观赏价值,... 中国樱桃[Cerasus pseudocerasus(Lindl.)G.Don],俗称樱桃、小樱桃,为蔷薇科(Rosaceae)李亚科(Prunoideae)樱属(Cerasus Mill.)植物,是起源于中国的特色核果类果树,已有3000余年的栽培历史[1]。中国樱桃具有早花早熟习性和高观赏价值,果实风味浓郁,兼具营养和保健价值,素有“果中珍品”和“春果第一枝”的美誉[2]。此外,中国樱桃适应性广,抗逆性强,能够适应多种环境和气候条件,在当前的乡村振兴和都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樱桃 果实质地 质地多面分析法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樱桃优系八里旺研究初报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平 李建明 +2 位作者 戢正华 李涛 赵菲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S01期253-257,269,共6页
从中国樱桃(Prunus pseudocerasus)实生树中发现了优良单株,2008年高接于汉江樱桃,观察确定为优系。2009年建立无性系,暂定名八里旺,开展区域试验。八里旺具有果粒大、果色红艳、风味甜爽,自然保鲜期长的特点。它商品性好、品质优、抗... 从中国樱桃(Prunus pseudocerasus)实生树中发现了优良单株,2008年高接于汉江樱桃,观察确定为优系。2009年建立无性系,暂定名八里旺,开展区域试验。八里旺具有果粒大、果色红艳、风味甜爽,自然保鲜期长的特点。它商品性好、品质优、抗逆性强、丰产稳产,极具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里旺 中国樱桃(prunus pseudocerasus) 新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