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菜抽薹性状相关基因的cDNA-AFLP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邹艳敏 于拴仓 +3 位作者 张凤兰 余阳俊 赵岫云 张德双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755-762,共8页
先期抽薹严重制约着我国春大白菜及高原或高海拔地区的春夏白菜栽培,给生产造成重大损失,因而研究白菜作物低温春化途径抽薹和开花的相关基因对白菜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选取极早抽薹株系DH-54和极晚抽薹株系DH-43为材料,利用256对引... 先期抽薹严重制约着我国春大白菜及高原或高海拔地区的春夏白菜栽培,给生产造成重大损失,因而研究白菜作物低温春化途径抽薹和开花的相关基因对白菜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选取极早抽薹株系DH-54和极晚抽薹株系DH-43为材料,利用256对引物组合进行cDNA-AFLP分析,筛选到与抽薹开花相关的差异表达的转录衍生片段(Transcript-derived fragment,TDF)191条,对其中82个TDF进行克隆测序。结果表明:52个TDF与NCBI或TIGR已有序列同源,功能涉及代谢、胁迫及逆境应答、信号转导、转录调控等等;22个TDF在NCBI或TIGR找到同源序列,但功能未知;有8个TDF在NCBI或TIGR找不到同源序列,可能是一些新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brassica rapa l.ssp.pekinensis) 春化 cDNA—AFlP 抽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菜核雄性不育两用系AFLP扩增特异片段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符庆功 余小林 +2 位作者 曹家树 王永勤 向珣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95-499,共5页
利用AFLP技术从白菜核不育两用系"矮脚黄"可育系DNA中得到一个特异扩增片段MF-14.Southern杂交结果证实不育系也存在该片段的同源序列;回收该特异扩增片段并将其克隆到pGEM-TEasy载体进行序列测定.测序结果表明,该片段全长289... 利用AFLP技术从白菜核不育两用系"矮脚黄"可育系DNA中得到一个特异扩增片段MF-14.Southern杂交结果证实不育系也存在该片段的同源序列;回收该特异扩增片段并将其克隆到pGEM-TEasy载体进行序列测定.测序结果表明,该片段全长289bp,其碱基组成为A+T=46.02%.与白菜RAPD特异片段S107及其他育性相关基因核苷酸序列比较,同源性均低于50%.表明该片段为一新的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 brassica campestris.l.ssp.chinensis Makino 核雄性不育 AFlP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薹与广东菜心及红菜薹的品质初步评价比较
3
作者 肖婕 孔佳涛 +10 位作者 蔡露阳 姜岳 江梓桐 杨铭 徐娟 蒯婕 王晶 徐正华 赵杰 汪波 周广生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76-784,共9页
甘蓝型油菜薹已逐步进入市场,明确甘蓝型油菜作为蔬菜的食用品质及消费者喜好度,可为油菜薹的生产及推广提供重要支撑。本研究以早熟甘蓝型油菜品种WH14、中熟甘蓝型油菜品种华油杂62(HZ62)与市面冬季常见蔬菜广东菜心(GD)和红菜薹(HS)... 甘蓝型油菜薹已逐步进入市场,明确甘蓝型油菜作为蔬菜的食用品质及消费者喜好度,可为油菜薹的生产及推广提供重要支撑。本研究以早熟甘蓝型油菜品种WH14、中熟甘蓝型油菜品种华油杂62(HZ62)与市面冬季常见蔬菜广东菜心(GD)和红菜薹(HS)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比较WH14和GD、HZ62和HS的营养品质,包括菜薹中可溶性糖、蔗糖、淀粉、纤维素、果胶与木质素等物质含量指标,并进行烹饪后样品的感官评价。营养品质测定结果表明:WH14比GD可溶性糖含量高13.1%,木质素含量高22.7%,纤维素含量低26.2%;HZ62比HS可溶性糖含量高55.2%,木质素含量高9.5%,纤维素含量低4.2%。感官评价结果表明:消费者对于三种菜薹均表现为喜好的情绪;认为WH14的甜度、整体品质和整体喜好度显著优于GD,而HZ62与HS相比,甜度略高、质地略差、整体喜好度没有显著差异。以上结果表明甘蓝型油菜薹综合品质较好,具备较高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油菜薹 红菜薹 广东菜心 品质比较 感官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菜心cDNA-AFLP分析体系的优化与建立 被引量:2
4
作者 肖旭峰 王恒 +1 位作者 黄敏 雷建军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96-300,共5页
以菜心的顶端分生组织为试材,对影响菜心cDNA-AFLP体系的关键因子进行了探讨,以期建立适于菜心转录组差异表达的cDNA-AFLP分析体系。结果表明:Trizol法适用于菜心总RNA提取;SMART双链cDNA合成法效率较高,其中第二链cDNA合成的最佳循环数... 以菜心的顶端分生组织为试材,对影响菜心cDNA-AFLP体系的关键因子进行了探讨,以期建立适于菜心转录组差异表达的cDNA-AFLP分析体系。结果表明:Trizol法适用于菜心总RNA提取;SMART双链cDNA合成法效率较高,其中第二链cDNA合成的最佳循环数为24个;Taq I/Ase I分步各酶切3 h可使双链cDNA酶切完全;预扩增体系以模板稀释20倍,27个循环扩增效果较好,退火温度对扩增结果影响不大,但Mg2+对PCR扩增影响较大,经比较加入2.5μL Mg2+(25 mmoL/L)的预扩及选扩电泳的效果均最佳;预扩产物稀释20倍用于选择性扩增,其PAGE电泳可以获得丰富且重复性好的带型。cDNA-AFLP分析体系的优化与建立为菜心抽薹开花分子机理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心 CDNA-AFlP 分析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cDNA-AFLP分析大白菜、萝卜及其杂交种差异表达基因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庶 李利斌 +4 位作者 王凤德 刘立锋 李化银 高建伟 高玲 《山东农业科学》 2011年第7期1-4,8,共5页
为更好地理解十字花科蔬菜杂种优势的分子机理,对大白菜(Brassica rapa L. ssp. pekinensis)、萝卜(Raphanus sativus L.)及其杂交种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了初步研究。利用cDNA-AFLP技术对杂种F1及其双亲进行基因差异表达分析,共得到44个... 为更好地理解十字花科蔬菜杂种优势的分子机理,对大白菜(Brassica rapa L. ssp. pekinensis)、萝卜(Raphanus sativus L.)及其杂交种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了初步研究。利用cDNA-AFLP技术对杂种F1及其双亲进行基因差异表达分析,共得到44个在杂种F1特异表达的差异片段,分属40个Unigene;通过Blast搜索,有43个差异片段可以在GenBank数据库中找到同源序列(包括EST序列),其中仅32个序列功能已知。这些已知功能基因参与了碳代谢、激素合成、转录、细胞周期、物质运输、信号转导、逆境响应和花发育等相关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差异表达 大白菜 萝卜 杂种F1 cDNA—AFl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白菜叶片长宽性状的QTL定位 被引量:5
6
作者 李威 王晓武 武剑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14-19,共6页
利用一套大白菜双单倍体(DH)群体和包含287个分子标记的遗传图谱,运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对叶长、无柄叶长、有柄叶长、叶宽、叶柄长、叶柄宽6个叶部形态学性状进行QTL定位及遗传效应的分析。结果表明:在4个连锁群上共检测到12个QTL,分别为... 利用一套大白菜双单倍体(DH)群体和包含287个分子标记的遗传图谱,运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对叶长、无柄叶长、有柄叶长、叶宽、叶柄长、叶柄宽6个叶部形态学性状进行QTL定位及遗传效应的分析。结果表明:在4个连锁群上共检测到12个QTL,分别为叶长相关的3个,无柄叶长相关的2个,有柄叶长相关的2个,叶宽相关的1个,叶柄长相关的2个,叶柄宽相关的2个。各位点的遗传贡献率介于7.5%~18.9%之间。其中,叶长与叶柄长的QTL存在共定位,叶宽与叶柄宽的QTL也存在共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DH群体 叶片形态学性状 数量性状位点(QT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热、抗根肿病、萝卜胞质雄性不育(Ogura CMS)大白菜材料的创制 被引量:2
7
作者 赵雅兰 胡靖锋 +2 位作者 杨红丽 董相书 和江明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12期81-86,104,共7页
为获得耐热、抗根肿病的Ogura胞质雄性不育(Ogura CMS)大白菜(Brassica rapa L.ssp.Pekinensis)材料,以耐热大白菜为母本,抗根肿病娃娃菜为父本获得F_(1),经鉴定后和抗根肿病Ogura胞质雄性不育娃娃菜杂交,获得CMSF_(1),再将F_(1)自交获... 为获得耐热、抗根肿病的Ogura胞质雄性不育(Ogura CMS)大白菜(Brassica rapa L.ssp.Pekinensis)材料,以耐热大白菜为母本,抗根肿病娃娃菜为父本获得F_(1),经鉴定后和抗根肿病Ogura胞质雄性不育娃娃菜杂交,获得CMSF_(1),再将F_(1)自交获得的F_(2)经鉴定筛选后作为父本,CMSF_(1)鉴定筛选后作为母本进行回交,得到BC_(1)。抗根肿病表型鉴定结果显示F_(1)、CMSF_(1)、BC_(1)表现为抗病,分子标记鉴定结果显示,F_(1)植株均携带根肿病抗性基因,CMSF_(1)和BC_(1)大部分植株携带根肿病抗性基因。耐热鉴定结果表明,F_(1)、CMSF_(1)、BC_(1)在高温胁迫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增幅大于迷您黄1号。CMSF_(1)和BC_(1)花器官观察结果表明雄蕊败育无花粉,是Ogura胞质雄性不育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brassica rapa l.ssp.pekinensis) 根肿病 耐热 Ogura胞质雄性不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五”我国大白菜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8
作者 张凤兰 于拴仓 +4 位作者 余阳俊 张德双 赵岫云 苏同兵 汪维红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6-22,共7页
"十二五"期间,我国大白菜遗传育种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选育出一批优、特、异育种材料,进一步完善了双单倍体育种技术体系,高通量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初步应用于育种实践,实现了杂交种全程机械化制种,培育出一批满足生产和消... "十二五"期间,我国大白菜遗传育种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选育出一批优、特、异育种材料,进一步完善了双单倍体育种技术体系,高通量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初步应用于育种实践,实现了杂交种全程机械化制种,培育出一批满足生产和消费需求的大白菜新品种并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应用基础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本文系统总结了过去5年大白菜应用基础和育种技术研究、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等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讨论分析了存在问题和今后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遗传育种 细胞育种 分子育种 新品种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白菜与紫甘蓝种间杂种的获得与鉴定 被引量:10
9
作者 乔海云 李菲 +3 位作者 张淑江 章时蕃 张慧 孙日飞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07-414,共8页
以不同类型的大白菜与紫甘蓝为材料,运用蕾期授粉结合胚挽救技术获得大白菜与紫甘蓝的种间杂种,并对其进行细胞学鉴定。结果表明,大白菜与紫甘蓝杂交,获得了57株F1代幼苗;对根尖染色体数量进行观察和杂种花粉特性调查发现,其中47株具有... 以不同类型的大白菜与紫甘蓝为材料,运用蕾期授粉结合胚挽救技术获得大白菜与紫甘蓝的种间杂种,并对其进行细胞学鉴定。结果表明,大白菜与紫甘蓝杂交,获得了57株F1代幼苗;对根尖染色体数量进行观察和杂种花粉特性调查发现,其中47株具有预期的染色体数目,2n=19,鉴定为真杂种,其花粉败育;另有6株具有38条染色体,鉴定为种间异源双二倍体,应该是发生了染色体自然加倍,其花粉可育。可育的杂种F1代与大白菜回交,获得了大白菜—紫甘蓝BC1代材料。田间观测结果显示,杂种F1代植株综合性状均介于双亲之间,BC1代植株包球明显,综合性状偏向母本大白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紫甘蓝 种间杂交 胚挽救 细胞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型和供体植株生长环境对大白菜游离小孢子胚胎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72
10
作者 曹鸣庆 李岩 刘凡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1-6,共6页
17个用于大白菜常规育种的基因型在NLN-13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结果有16个基因型经由小孢子胚胎发生途径获得小孢子胚.这些基因型包括从早熟到晚熟的各种类型.各基因型之间在小孢子胚胎发生频率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产量最高的... 17个用于大白菜常规育种的基因型在NLN-13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结果有16个基因型经由小孢子胚胎发生途径获得小孢子胚.这些基因型包括从早熟到晚熟的各种类型.各基因型之间在小孢子胚胎发生频率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产量最高的两个基因型T11和CC11,平均每百花蕾分别达35 928和34 132个胚.供体植株生长环境对小孢子胚胎发生具有明显影响:在10/20℃(夜/昼)的部分控温温室生长的供体植株,其小孢子胚产量较高;而在温度无法调控、午间最高温达30-40℃、夜间降至10-15℃左右田间生长的供体植株,胚产量仅为前者的2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孢子 胚胎 基因型 温度 大白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白菜新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6w-9605A的育性鉴定和花药败育的细胞学观察 被引量:8
11
作者 施展 万正杰 +3 位作者 徐跃进 邹瑞昌 黄涛 傅廷栋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9-54,共6页
采用石蜡切片技术,研究了大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L. ssp. pekinensis)细胞质雄性不育系6w-9605A及其保持系6w-9605B的花药发育过程的细胞形态学特征,确定不育系花药败育时期及方式,并对不育系6w-9605A进行花器官观察和育性鉴定。... 采用石蜡切片技术,研究了大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L. ssp. pekinensis)细胞质雄性不育系6w-9605A及其保持系6w-9605B的花药发育过程的细胞形态学特征,确定不育系花药败育时期及方式,并对不育系6w-9605A进行花器官观察和育性鉴定。结果表明:保持系6w-9605B花药发育正常;不育系6w-9605A花药发育受阻于孢原分化时期,占总败育花药的66.7%,不形成花粉囊和花粉粒,属于无花粉囊型败育;另外33.3%的败育花药可形成花粉囊,小孢子均受阻于单核靠边期或者二胞期,败育特点为绒毡层细胞异常肥大,挤压小孢子,导致小孢子和绒毡层解体;6w-9605A的不育性稳定、彻底,不育株率和不育度均为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花药发育 小孢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取大白菜基因组DNA的几种方法比较 被引量:11
12
作者 王永飞 王鸣 +1 位作者 郑学勤 张鲁刚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85-88,共4页
对用 SDS法、尿素法、改良 SDS法、氯化苄和 CTAB法提取的大白菜基因组DNA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改良 SDS法提取的 DNA具有典型的天然 DNA分子的标准紫外吸收光谱特点 ,其 A2 6 0 /A2 80 为 1 .7~ 1 .9,A2 6 0 /A2 30 为 1 .8~ 2 .0 ... 对用 SDS法、尿素法、改良 SDS法、氯化苄和 CTAB法提取的大白菜基因组DNA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改良 SDS法提取的 DNA具有典型的天然 DNA分子的标准紫外吸收光谱特点 ,其 A2 6 0 /A2 80 为 1 .7~ 1 .9,A2 6 0 /A2 30 为 1 .8~ 2 .0 ,叶片的 DNA产量为 40 0μg/g。用该法提取的大白菜 DNA适于进行 RAPD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DNA提取方法 改良SDS法 基因组 遗传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菜雄性不育相关基因BcMF4基因功能的RNAi验证 被引量:11
13
作者 刘乐承 向珣 曹家树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428-1434,共7页
BcMF4(Brassica campestris Male Fertility 4)是前一阶段从普通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ssp.chinensis var.communis,syn.B.rapa ssp.chinensis var.communis)核雄性不育两用系的可育株中分离到的雄性不育相关基因。本研究根据... BcMF4(Brassica campestris Male Fertility 4)是前一阶段从普通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ssp.chinensis var.communis,syn.B.rapa ssp.chinensis var.communis)核雄性不育两用系的可育株中分离到的雄性不育相关基因。本研究根据BcMF4基因的cDNA序列设计两对特异引物,从普通白菜花蕾cDNA中扩增出两个片断后连接至双元载体pBI121中,得到了RNAi(RNA interference)植物表达栽体pBI-B4R,并导入了农杆菌LBA4404菌株中;通过组织培养途径转化菜心(B.campestris ssp.chinensis var,parachinensis),72.2%的菜心转基因植株中45.8%的花粉为缩小而空瘪的畸形,而且这些植株的花粉离体萌发率降低至23.7%;Northern杂交显示,转基因植株的花粉畸形,是由于BcMF4基因片段的插入使BcMF4基因的表达受到了抑制。结果表明,采用RNAi技术下调了BcMF4基因的表达,导致了菜心转基因植株部分花粉的不育,证明BcMF4基因在普通白菜和菜心等白菜植物的花粉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白菜 BcMF4 菜心 花粉 RNAi(RNA interfere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EST-SSR标记鉴定大白菜杂交种纯度的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张庶 周新成 +5 位作者 李利斌 刘立锋 李化银 宋梅芳 高建伟 高玲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0年第6期1-4,共4页
利用EST-SSR分子标记技术,选用自主开发的3对EST-SSR引物,对13个大白菜品种的总DNA进行了PCR扩增。结果表明:EST-SSR标记可以体现品种内的一致性、亲本间以及品种间的多态性,具有共显性、稳定性和可重复性的特点;EST-SSR标记可以快速、... 利用EST-SSR分子标记技术,选用自主开发的3对EST-SSR引物,对13个大白菜品种的总DNA进行了PCR扩增。结果表明:EST-SSR标记可以体现品种内的一致性、亲本间以及品种间的多态性,具有共显性、稳定性和可重复性的特点;EST-SSR标记可以快速、准确地鉴别大白菜品种的真实性和杂交种纯度,为大白菜种子质量的高效检测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种子纯度 鉴定 EST—SSR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白菜Ogura雄性不育系及保持系生理生化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书强 崔辉梅 石国亮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0-115,共6页
【目的】研究大白菜Ogura雄性不育系及保持系生理生化特性。【方法】对2个大白菜Ogura雄性不育系(‘OJC’、‘OQS’)及保持系(‘JC’、‘QS’)的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含量以及过抗氧化酶(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 【目的】研究大白菜Ogura雄性不育系及保持系生理生化特性。【方法】对2个大白菜Ogura雄性不育系(‘OJC’、‘OQS’)及保持系(‘JC’、‘QS’)的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含量以及过抗氧化酶(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2个不育系小蕾时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低于保持系;中蕾时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含量以及CAT、POD、SOD活性均低于保持系;大蕾时可溶性蛋白质,脯氨酸含量以及CAT、SOD活性均低于保持系。【结论】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含量和酶活性的变化与大白菜Ogura细胞质雄性不育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胞质雄性不育 可溶性蛋白质 可溶性糖 脯氨酸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白菜质地品质与组织结构的关系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李敏 吕家龙 +1 位作者 祝金明 孙利祥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201-204,共4页
研究结果表明,大白菜的组织结构对质地品质有明显的影响,叶柄细胞的密度越大、细胞壁越薄、呈矩柱体或正方体的细胞越多的品种。
关键词 大白菜 质地品质 组织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白菜SRAP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被引量:21
17
作者 杨琦 张鲁刚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19-123,共5页
以大白菜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从Mg2+、Taq酶、dNTPs、引物、模板5种因素4个水平对大白菜SRAP(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序列相关扩增多态性)反应体系进行优化,建立了适合于大白菜的SRAP-PCR优化反应体系... 以大白菜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从Mg2+、Taq酶、dNTPs、引物、模板5种因素4个水平对大白菜SRAP(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序列相关扩增多态性)反应体系进行优化,建立了适合于大白菜的SRAP-PCR优化反应体系,该体系为25μL:Mg2+浓度为3.0 mmol/L,dNTPs为0.2mmol/L,Taq酶1.5 U,引物为0.2μmol/L,模板DNA73.2 ng。PCR反应程序为:94℃预变性5 min;94℃变性1 min,35℃复性1 min,72℃延伸1 min,5个循环;94℃变性1 min,50℃复性1 min,72℃延伸1 min,35个循环,72℃延伸1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SRAP 优化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对白菜幼苗的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肖丽 孙宁波 隋方功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08-612,共5页
采用土培实验,研究了外源氯(CK,低氯,中氯,高氯)对大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L.ssp.Pekinesis(Lour)Ols- son]幼苗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以及对N、P、K养分吸收、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氯处理对大白菜幼苗没有明显的影响。中氯... 采用土培实验,研究了外源氯(CK,低氯,中氯,高氯)对大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L.ssp.Pekinesis(Lour)Ols- son]幼苗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以及对N、P、K养分吸收、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氯处理对大白菜幼苗没有明显的影响。中氯和高氯处理,都显著降低了白菜幼苗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随着氯浓度的升高,白菜幼苗叶片和根Cl^-含量显著升高,中氯处理Cl^-累积量最高,过量的氯降低了N、P、K养分在白菜幼苗体内的累积。氯胁迫抑制作物根系活力和光合作用从而减少主动养分的有效供应是造成生物量降低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叶绿素 根系活力 养分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白菜花药和游离小孢子培养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胡齐赞 龚亚明 +2 位作者 韦顺恋 曹家树 毛伟海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7年第5期352-355,共4页
对大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ssp. pekinensis)的花药和游离小孢子培养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品种间基因型差异是影响大白菜花粉胚诱导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的花粉胚诱导效率约比花药培养高10倍;游离小孢... 对大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ssp. pekinensis)的花药和游离小孢子培养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品种间基因型差异是影响大白菜花粉胚诱导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的花粉胚诱导效率约比花药培养高10倍;游离小孢子培养花粉胚的植株再生率只有花药培养的10%-15%。因此,游离小孢子培养需进一步提高植株再生率等技术才能更有效地应用于实际育种工作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花药培养 游离小孢子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白菜带柄子叶离体不定芽再生过程中的组织学观察 被引量:3
20
作者 邓永玲 张鲁刚 +3 位作者 董美云 吴洋 惠麦侠 张明科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38-243,共6页
以普通大白菜品种秋早55和彩色大白菜材料06J28的带柄子叶为试验材料,对离体带柄子叶不定芽再生过程中的组织学变化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在带柄子叶离体培养过程中,培养2-3 d,子叶柄切口端皮层及维管束薄壁细胞开始启动,细胞迅速... 以普通大白菜品种秋早55和彩色大白菜材料06J28的带柄子叶为试验材料,对离体带柄子叶不定芽再生过程中的组织学变化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在带柄子叶离体培养过程中,培养2-3 d,子叶柄切口端皮层及维管束薄壁细胞开始启动,细胞迅速分裂形成分生细胞团,秋早55和06J28分别在培养5 d、6 d时出现明显芽原基,不定芽的产生方式为直接出芽,在秋早55中还观察到有个别芽再生发生于愈伤组织内部,为内起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带柄子叶 不定芽再生 组织学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