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different high temperatures and incubation time periods on embryogenesis in isolated microspore culture of Chinese cabbage (Brassica campestris L. ssp pekinensis) 被引量:1
1
作者 高睦枪 栗根义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2期16-18,共3页
Effects of five incubation temperatures (25℃ ,28℃ ,31℃ ,35℃ and 37℃ for 24hours) and four incubation time periods (0.4,16 and 24 hours at 35℃) on isolated microspore culture of Chinese cabbage were studied. The ... Effects of five incubation temperatures (25℃ ,28℃ ,31℃ ,35℃ and 37℃ for 24hours) and four incubation time periods (0.4,16 and 24 hours at 35℃) on isolated microspore culture of Chinese cabbage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ultured microspores of Chinese cabbage developed into embryos at all the incubation temperatues from 28℃ to 37℃ ,but the best response to high temperature occured at 35℃. Among the four kinds of time periods, the highest yield of embryos was obtained at the 24h treatment. Therefore, the isolated microspore culture of Chinese cabbege ran be efficiently carried out at 35℃ for 24 hou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ese cabbage isolated microspore culture .temperature embry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大白菜小孢子胚胎发生及植株获得率的几个因素研究 被引量:39
2
作者 申书兴 梁会芬 +5 位作者 张成合 王文雅 刘世雄 李振秋 王东平 郭英华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65-68,共4页
春季生长在露地条件下的大白菜供体植株,在适宜开花期采集花蕾进行小孢子培养可显著提高小孢子胚胎发生率。连续摘除即将开花花蕾,也可提高适宜花蕾内小袍子胚胎发生率。 NLN培养基添加0. 05~0.1mg· m L-1活性... 春季生长在露地条件下的大白菜供体植株,在适宜开花期采集花蕾进行小孢子培养可显著提高小孢子胚胎发生率。连续摘除即将开花花蕾,也可提高适宜花蕾内小袍子胚胎发生率。 NLN培养基添加0. 05~0.1mg· m L-1活性炭可使小孢子胚胎发生率提高1倍以上,并使子叶型胚率提高27.5%~69.0%。小孢子培养2周后进行摇床培养1周,可促进原胚迅速发育成子叶型胚,并提高胚发育同步性。培养3周的小孢子子叶型胚再生植株率明显高于培养5周的子叶型胚再生植株率,分别为64.5%和4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小孢子培养 胚状体 植株再生 胚胎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及其再生植株 被引量:38
3
作者 蒋武生 原玉香 +3 位作者 张晓伟 耿建峰 韩永平 郅玉宝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98-401,共4页
在NLN-13添加活性炭的液体培养基中,20个小白菜品种有18个诱导出小孢子胚.各品种间小孢子胚产量差别较大,每花蕾产胚在0.026~26.89个之间.比较NLN培养基中蔗糖、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浓度效果表明,NLN+蔗糖130 mg·L-1效果较好.接种后... 在NLN-13添加活性炭的液体培养基中,20个小白菜品种有18个诱导出小孢子胚.各品种间小孢子胚产量差别较大,每花蕾产胚在0.026~26.89个之间.比较NLN培养基中蔗糖、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浓度效果表明,NLN+蔗糖130 mg·L-1效果较好.接种后小孢子在33℃高温预处理24 h产胚量较高.B5+6-BA 0.1 mg·L-1+NAA 0.01 mg·L-1+蔗糖30 mg·L-1+琼脂11mg·L-1培养基有利于小孢子胚长成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白菜 游离小孢子培养 诱导率 小孢子胚 植株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大白菜游离小孢子胚诱导率的研究 被引量:42
4
作者 蒋武生 原玉香 +4 位作者 张晓伟 耿建峰 韩永平 高睦枪 栗根义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4-37,共4页
采用游离小孢子培养方法,对提高大白菜小孢子胚诱导和形成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4个大白菜品种(品系)在NLN-13液体培养基中有21个品种诱导出胚.各品种间小孢子胚产量差别极大,每花蕾产胚在0.1~14.66个之间.比较添加不同浓度蔗糖... 采用游离小孢子培养方法,对提高大白菜小孢子胚诱导和形成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4个大白菜品种(品系)在NLN-13液体培养基中有21个品种诱导出胚.各品种间小孢子胚产量差别极大,每花蕾产胚在0.1~14.66个之间.比较添加不同浓度蔗糖和激素的NLN培养基的培养效果,以NLN+13%蔗糖的效果较好.接种后,小孢子在33℃高温预处理24~48 h,产胚量较高.B5+6-BA 0.2 mg/L+3%蔗糖+1%琼脂培养基有利于小孢子胚长成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游离小孢子培养 诱导率 小孢子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麻叶大白菜小孢子培养及新品种选育 被引量:13
5
作者 赵冰 闻凤英 +3 位作者 王玉龙 宋连久 刘晓晖 张斌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6-29,共4页
对影响青麻叶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供体植株的基因型与小孢子胚胎发生密切相关;33℃,24h高温处理有助于小孢子转化成胚状体,每蕾成胚数比25℃恒温培养提高4 5倍;在培养基中加入外源激素和多种氨基酸可以提... 对影响青麻叶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供体植株的基因型与小孢子胚胎发生密切相关;33℃,24h高温处理有助于小孢子转化成胚状体,每蕾成胚数比25℃恒温培养提高4 5倍;在培养基中加入外源激素和多种氨基酸可以提高胚状体的诱导效率,平均比对照增加59.64%;培养基的琼脂含量增加到12g/L能显著提高小孢子胚的成苗率,比含琼脂8g/L的高出40.5个百分点。通过对青麻叶大白菜小孢子胚的培养,获得二倍性的双单倍体植株,从中选出性状优良的纯系进行杂交组合的选配,培育出青麻叶大白菜的新品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麻叶大白菜 新品种选育 游离小孢子培养 单倍体植株 胚胎发生 高温处理 恒温培养 诱导效率 外源激素 杂交组合 胚状体 培养基 基因型 氨基酸 成苗率 新品系 琼脂 供体 倍性 纯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研究初报 被引量:29
6
作者 方淑桂 陈文辉 +1 位作者 曾小玲 朱朝辉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3年第2期123-126,共4页
以中晚熟大白菜为试材,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研究,结果表明,在10~25℃下生长的供体植株适宜小孢子培养;不同基因型反应不同,拧抱炮弹型的诱导率达66.7%,其中18-1-4-2-2-2每蕾产胚量高达100胚;NLN中添加适量活性炭对小孢子胚胎发育的同步... 以中晚熟大白菜为试材,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研究,结果表明,在10~25℃下生长的供体植株适宜小孢子培养;不同基因型反应不同,拧抱炮弹型的诱导率达66.7%,其中18-1-4-2-2-2每蕾产胚量高达100胚;NLN中添加适量活性炭对小孢子胚胎发育的同步性有很好的作用;在MS中附加1.2%琼脂的培养基适宜植株再生,成苗率达62%,已培育出一批健壮苗,并开花结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游离小孢子 培养技术 基因型 培养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对小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的影响 被引量:16
7
作者 蒋武生 张晓伟 +2 位作者 姚秋菊 原玉香 耿建峰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3-96,共4页
以24个小白菜品种为材料,通过在NLN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活性炭,研究其对游离小孢子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LN-13培养基中添加活性炭(0.5 g/L),有利于小孢子胚的诱导和形成,供试材料(N4,N8)添加活性炭处理胚诱导率较未添加活性... 以24个小白菜品种为材料,通过在NLN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活性炭,研究其对游离小孢子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LN-13培养基中添加活性炭(0.5 g/L),有利于小孢子胚的诱导和形成,供试材料(N4,N8)添加活性炭处理胚诱导率较未添加活性炭的处理分别提高19,66.5倍。采用添加活性炭(0.5 g/L)的NLN培养基对24份小白菜品种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有20份材料诱导出胚,培养成功率为83.3%。表明添加活性炭的培养基对小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有较好的效果。不同基因型间胚诱导率差别较大,每花蕾诱导胚数为0.4-86.7个。依据胚诱导率的高低可将其分为极易诱导、易诱导、难诱导和不能诱导出胚4类。B5+6-BA 0.2 mg/L+NAA 0.02 mg/L+活性炭0.5 g/L+3%蔗糖+1%琼脂培养基有利于幼胚长成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白菜 游离小孢子培养 小孢子胚 诱导率 活性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型和供体植株生长环境对大白菜游离小孢子胚胎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72
8
作者 曹鸣庆 李岩 刘凡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1-6,共6页
17个用于大白菜常规育种的基因型在NLN-13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结果有16个基因型经由小孢子胚胎发生途径获得小孢子胚.这些基因型包括从早熟到晚熟的各种类型.各基因型之间在小孢子胚胎发生频率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产量最高的... 17个用于大白菜常规育种的基因型在NLN-13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结果有16个基因型经由小孢子胚胎发生途径获得小孢子胚.这些基因型包括从早熟到晚熟的各种类型.各基因型之间在小孢子胚胎发生频率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产量最高的两个基因型T11和CC11,平均每百花蕾分别达35 928和34 132个胚.供体植株生长环境对小孢子胚胎发生具有明显影响:在10/20℃(夜/昼)的部分控温温室生长的供体植株,其小孢子胚产量较高;而在温度无法调控、午间最高温达30-40℃、夜间降至10-15℃左右田间生长的供体植株,胚产量仅为前者的2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孢子 胚胎 基因型 温度 大白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育成豫白菜7号(豫园1号) 被引量:27
9
作者 栗根义 高睦枪 +6 位作者 杨建平 徐小利 史宣杰 蒋武生 张晓伟 耿建峰 龙云铭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6-19,共4页
对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进行了研究,并比较了此技术与花药培养胚诱导效率的差异。结果表明游离小孢子培养诱导效率比花药培养高数十倍。常规育种需5~6代自交才能得到相对纯合的自交系,而游离小孢子培养只要1~2年就能获得基... 对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进行了研究,并比较了此技术与花药培养胚诱导效率的差异。结果表明游离小孢子培养诱导效率比花药培养高数十倍。常规育种需5~6代自交才能得到相对纯合的自交系,而游离小孢子培养只要1~2年就能获得基因完全纯合的双单倍体系。豫白菜7号(豫园1号)为两个游离小孢子培养产生的自交不亲和系(纯系)配制的一代杂种,表现整齐一致、抗病、高产、优质、耐贮藏,生育期75~80天。每667m2净菜产量6036.7~7538.8kg,比鲁白8号增产8.36%~24.4%。1994~1997年累计推广3.01万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小孢子培养 大白菜 豫白菜7号 品种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若干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王秀英 巫东堂 +5 位作者 赵军良 李改珍 赵俊 郭尚 郭瑞锋 崔桂梅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3期243-247,共5页
以太原地区大白菜主栽品种的F1“科萌夏秋王”、“科萌78”、“德阳01”等30个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游离小孢子培养方法,研究了基因型、蔗糖、活性炭、细胞分裂素6-BA、生长素NAA、高温热激、氨基酸对小孢子胚胎发生的影响,培养基对子叶... 以太原地区大白菜主栽品种的F1“科萌夏秋王”、“科萌78”、“德阳01”等30个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游离小孢子培养方法,研究了基因型、蔗糖、活性炭、细胞分裂素6-BA、生长素NAA、高温热激、氨基酸对小孢子胚胎发生的影响,培养基对子叶期胚分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30个品种大白菜在植物组织培养基NLN-13液体培养基中有15个诱导出胚;添加不同浓度蔗糖以NLN-13培养效果最好;合适的活性炭浓度可明显提高小孢子的出胚率;NLN液体培养基中添加NAA和6-BA对小孢子出胚率影响不大,浓度超过一定剂量时出胚率反而降低;高温热激在12-48 h范围内小孢子出胚率差异不大,在此范围以外小孢子出胚率明显降低;添加一定量的氨基酸可提高小孢子出胚率;1 L B5+0.2 mg 6-BA+20 g蔗糖+12 g琼脂培养基有利于小孢子子叶期胚长成再生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游离小孢子培养 出胚率 小孢子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秋水仙碱对甘蓝游离小孢子胚胎发生及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杨安平 张恩慧 +3 位作者 郑爱泉 尚丽荣 许念芳 马勇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31-137,共7页
【目的】研究秋水仙碱对甘蓝小孢子胚胎发生及发育的影响,为促进甘蓝小孢子培养技术的有效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甘蓝一代杂种及不同自交代数的高代自交系、低代自交系为试材,在游离小孢子培养基中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秋水仙碱,处理时间... 【目的】研究秋水仙碱对甘蓝小孢子胚胎发生及发育的影响,为促进甘蓝小孢子培养技术的有效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甘蓝一代杂种及不同自交代数的高代自交系、低代自交系为试材,在游离小孢子培养基中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秋水仙碱,处理时间为48h,以不添加秋水仙碱为对照(CK),在同等条件下进行小孢子培养,分别比较产胚量和胚胎发育状况的差异。【结果】(1)培养基中添加10mg/L秋水仙碱的40份甘蓝材料中,有19份产生了胚状体,产胚材料比率为47.5%,较对照提高25%;(2)以9份甘蓝一代杂种及不同自交代数的高代自交系、低代自交系为试材,在培养基中添加1,10,50mg/L秋水仙碱后,每蕾产胚数、子叶形胚率均较对照有所增加,其中一代杂种及低代自交系材料在1或10mg/L秋水仙碱处理时增加幅度较大,每蕾产胚数和子叶形胚率分别为1.30~2.20个和15.0%~69.1%,而高代自交系材料在10或50mg/L秋水仙碱处理时增加幅度较大,每蕾产胚数和子叶形胚率分别为0.78~1.98个和14.1%~70.6%;(3)在培养48h时,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各试材的小孢子,发现培养基中分别添加1,10,50mg/L秋水仙碱时,膨大小孢子数量均较对照明显增多;在静止培养期间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各试材小孢子的胚胎发育情况,发现培养基中添加1,10,50mg/L秋水仙碱处理的多细胞原胚、球形胚、心形胚、鱼雷形胚频率均较对照高。【结论】在甘蓝小孢子培养基中添加秋水仙碱,可使培养无反应材料的部分材料产胚,使培养有反应材料的产胚量提高,同时也对胚胎的良好发育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Brasscia OLERACEA var.capitata) 小孢子培养 秋水仙碱 胚胎发生 胚胎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熟大白菜游离小孢子胚诱导及植株再生的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张亚丽 张鲁刚 +1 位作者 张华敏 张立志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5-49,共5页
为了优化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研究了影响大白菜游离小孢子胚状体诱导及植株再生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的小孢子胚状体的发生频率有明显差异,试验的10个基因型中有7个基因型诱导出了胚,其中以早熟大白菜‘陕秋白’产胚量... 为了优化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研究了影响大白菜游离小孢子胚状体诱导及植株再生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的小孢子胚状体的发生频率有明显差异,试验的10个基因型中有7个基因型诱导出了胚,其中以早熟大白菜‘陕秋白’产胚量最高,达到每蕾54.8个胚,耐抽薹的‘05BRF1-20’、‘05BRF1-22’和晚熟的‘秦白3号’没有诱导出胚.研究发现植株的生理状态与小孢子的发育关系密切,盛花期取样的小孢子出胚率最高,分别是初花期和末花期的4.65和15.4倍.在NLN-13培养基中附加0.2 mg.L-16-BA能促进胚状体的发生.B5培养基中附加0.1 mg.L-1GA3是小孢子胚芽分化的最佳培养基.1/2MS培养基中附加0.1 mg.L-1NAA为小孢子植株的最适生根培养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游离小孢子培养 胚状体 植株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白菜小孢子胚状体诱导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超楠 冯辉 +2 位作者 姜凤英 刘如娥 周英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8期204-206,共3页
以10个小白菜杂交种为试材,采用游离小孢子培养方法,研究影响小孢子胚状体形成因素的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胚状体的诱导率不同;NLN培养基中大量元素减半有利于小孢子胚诱导,其诱导率达到100%;培养基中添加0.05 mg/L的6-BA和0.2 mg/L的NAA... 以10个小白菜杂交种为试材,采用游离小孢子培养方法,研究影响小孢子胚状体形成因素的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胚状体的诱导率不同;NLN培养基中大量元素减半有利于小孢子胚诱导,其诱导率达到100%;培养基中添加0.05 mg/L的6-BA和0.2 mg/L的NAA可以提高胚状体诱导率;活性炭和琼脂糖对诱导胚状体发生和发育有促进作用,可使子叶胚的比例达90%以上;花蕾经4℃低温预处理24 h后的成胚率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白菜 游离小孢子培养 胚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结球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成胚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马丽华 沈火林 +2 位作者 郭爽 王娟娟 谭芳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3-66,共4页
以17个不同基因型的不结球白菜为供试材料,对影响小孢子胚胎发生频率的若干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秋冬季日光温室内,供试植株主花序第一朵花开后第7.14天取样,即初花期是最佳取样时期;不同基因型间小孢子胚胎发生能力差异... 以17个不同基因型的不结球白菜为供试材料,对影响小孢子胚胎发生频率的若干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秋冬季日光温室内,供试植株主花序第一朵花开后第7.14天取样,即初花期是最佳取样时期;不同基因型间小孢子胚胎发生能力差异很大,在接种的17个基因型中,有12个诱导出胚,诱导成功率71%;其中102号产胚量最高,达到32.78个/蕾;在已产胚材料中,产胚量最高的基因型是产胚量最低的基因型的546倍;较易抽薹型材料的产胚能力大于易抽薹型和不易抽薹型。以取有机成分代替NLN有机成分,能够提高产胚量,尤其是对难成胚基因型的小孢子胚胎发生有较好的促进作用,甘露醇对小孢子分裂无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结球白菜 游离小孢子培养 胚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秋适应型大白菜新品种豫白菜11号的选育 被引量:7
15
作者 栗根义 高睦枪 +4 位作者 耿建峰 原玉香 张晓伟 蒋武生 韩永平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1999年第3期24-26,共3页
以采用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获得的双单倍体自交不亲和系Q2-1及(W3-1×M65-1-1)-1为亲本材料,选育出早熟大白菜新品种豫白菜11号。该品种生育期60天,抗病、丰产、优质,菜型整齐,适于春、秋两季种植。净菜... 以采用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获得的双单倍体自交不亲和系Q2-1及(W3-1×M65-1-1)-1为亲本材料,选育出早熟大白菜新品种豫白菜11号。该品种生育期60天,抗病、丰产、优质,菜型整齐,适于春、秋两季种植。净菜产量4113.4~5001.3kg/亩,比对照新早89-8增产8.4%~8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品种 豫白菜11号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和振荡培养对提高大白菜胚诱导率的影响 被引量:16
16
作者 蒋武生 姚秋菊 +2 位作者 张晓伟 原玉香 耿建峰 《中国瓜菜》 CAS 2008年第4期1-3,共3页
以11个大白菜品种(品系)为材料,采用NLN培养基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研究了活性炭和振荡培养对小孢子胚诱导和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1个大白菜品种有9个诱导出胚,每花蕾诱导胚数0.056~12.67个。在NLN-13培养基中添加活性炭(0.5g/L),有... 以11个大白菜品种(品系)为材料,采用NLN培养基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研究了活性炭和振荡培养对小孢子胚诱导和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1个大白菜品种有9个诱导出胚,每花蕾诱导胚数0.056~12.67个。在NLN-13培养基中添加活性炭(0.5g/L),有利于小孢子胚的诱导和形成,Y536和Y585胚诱导率分别提高了16.1和4.8倍,极难诱导出胚的材料Y516也诱导出胚;采用振荡培养方式(65r/min),Y531和Y445胚诱导率较静置培养分别提高了18.23%和30.91%,出胚时间提早2~4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游离小孢子培养 小孢子胚 诱导率 活性炭 振荡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型和活性炭对大白菜小孢子胚胎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14
17
作者 孙丹 王涛涛 +1 位作者 叶志彪 李汉霞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3-75,共3页
对7个不同来源不同类型的大白菜基因型进行了小孢子培养,筛选出4个较易出胚的基因型,它们是:HY、KF、BL和SZ;在NLN-13培养基中,产胚量最高的HY是产胚量最低的SZ的12.32倍,而ZX、QX和CQ 3个品种没有诱导出胚。在培养基中添加0.1mg.mL-1... 对7个不同来源不同类型的大白菜基因型进行了小孢子培养,筛选出4个较易出胚的基因型,它们是:HY、KF、BL和SZ;在NLN-13培养基中,产胚量最高的HY是产胚量最低的SZ的12.32倍,而ZX、QX和CQ 3个品种没有诱导出胚。在培养基中添加0.1mg.mL-1活性炭对大多数品种的大白菜小孢子培养的胚胎发生具有较明显的作用,能增加胚状体产量。其中活性炭对BL效果最明显,产胚量平均每蕾为14.58个,对照为0.67个,处理是对照的21.76倍;KF效果其次,产胚量平均每蕾为17.08个,对照为1.25个,处理是对照的13.66倍;HY产胚量平均每蕾为3.42个,对照为3.17个,处理仅是对照的1.08倍,效果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小孢子培养 胚胎发生 基因型 活性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热大白菜豫早1号(豫白1号)的选育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晓伟 耿建峰 +4 位作者 原玉香 蒋武生 徐小利 高睦枪 栗根义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8-19,共2页
豫早 1号是利用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选育的大白菜一代杂种。该品种生育期 55d(天 ) ,早熟 ,抗病毒病、霜霉病、黑腐病、黑斑病 ,耐热 ,单球质量 1.5kg ,净菜产量 52 .5~ 60 .0t·hm- 2 。
关键词 耐热大白菜 豫早1号 豫白1号 选育 游离小孢子培养 一代杂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高效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李菲 张淑江 +3 位作者 章时蕃 张慧 孙日飞 张振贤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2-16,共5页
以大白菜吉红82、#534DH群体及#438群体为试材,研究了利用细胞破碎仪机械提取小孢子与人工挤压提取小孢子对大白菜游离小孢子活力及提取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提取替代人工挤压可在短时间内同时提取多份样品,并可快速调整小孢子的培... 以大白菜吉红82、#534DH群体及#438群体为试材,研究了利用细胞破碎仪机械提取小孢子与人工挤压提取小孢子对大白菜游离小孢子活力及提取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提取替代人工挤压可在短时间内同时提取多份样品,并可快速调整小孢子的培养浓度。收集40个适期花蕾于5 mL离心管内,3 000 r·min-1破碎10 s,将提取的小孢子定容于25 mL NLN-13培养基,可确保小孢子浓度在适宜培养范围内,并成功诱导胚胎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游离小孢子培养 细胞破碎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白菜小孢子培养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3
20
作者 韩阳 叶雪凌 冯辉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6-18,共3页
以福田50、长快两个大白菜一代杂种为试材,对影响小孢子胚状体形成的几个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0.1~1.0 mg·L^-1的NAA对大白菜小孢子胚的发生有抑制作用,而且随生长素浓度增高抑制作用加大.2,4-D对小孢子胚的形成有强烈的抑制... 以福田50、长快两个大白菜一代杂种为试材,对影响小孢子胚状体形成的几个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0.1~1.0 mg·L^-1的NAA对大白菜小孢子胚的发生有抑制作用,而且随生长素浓度增高抑制作用加大.2,4-D对小孢子胚的形成有强烈的抑制作用.较低浓度的细胞分裂素能促进胚状体的发生,而较高浓度则产生抑制作用,ZT的最适宜浓度为0.2 mg·L^-1,6-BA的最适浓度为0.4 mg·L^-1,且6-BA的作用大于ZT.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综合影响是两者影响的叠加.NLN培养基是最适于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的基本培养基.活性炭对大白菜小孢子胚的发生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游离小孢子培养 胚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