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1949年政治协商会议对新中国国家认同的建构 被引量:3
1
作者 刘世华 王雪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6-112,共7页
1949年政治协商会议通过协商建国,以协商民主的形式确立了国体、政体及象征性国家符号,建构了新中国国家认同的社会基础;通过起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确立了现代民族国家的结构体系和制度体系,建构了新中国国家认同的政治基础;通... 1949年政治协商会议通过协商建国,以协商民主的形式确立了国体、政体及象征性国家符号,建构了新中国国家认同的社会基础;通过起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确立了现代民族国家的结构体系和制度体系,建构了新中国国家认同的政治基础;通过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嵌入到国家体制中,解决了多民族国家、多利益社会格局的凝聚力问题,建构了新中国国家认同的核心和主体。正是在坚实的国家认同基础上,新中国虽经历磨难与挫折,却仍能披荆斩棘迎来新时代,这也历史地说明国家认同是国家建设的根本目标,更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执政宗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新中国 国家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商民主中“大会发言”的机制与效率——基于全国政协全体会议的观察 被引量:10
2
作者 金安平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13,共6页
人们司空见惯的"开会"其实是民主政治的重要形式之一。从古希腊的城邦民主到近代代议制民主以至今天各种各样的民主形式,无论议事还是决策,"开会"都是必要和主要的完成民主程序的形式之一。其中"发言"是&... 人们司空见惯的"开会"其实是民主政治的重要形式之一。从古希腊的城邦民主到近代代议制民主以至今天各种各样的民主形式,无论议事还是决策,"开会"都是必要和主要的完成民主程序的形式之一。其中"发言"是"开会"的最主要环节。通过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全体会议"大会发言"的观察,探讨协商民主机制中全国政协全体会议"大会发言"的机制和效率,指出政协全体会议"大会发言"的安排,是协商民主的重要形式和内容,它的重要价值在于应该承担起完成和实现协商民主的平等性、公开性、对话性甚至仪式感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商民主 大会发言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民主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政协参与地方立法协商的目标与路径 被引量:10
3
作者 殷啸虎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3-8,共6页
参与地方立法协商是人民政协政治协商的重要内涵。立法过程本身就是各种利益关系博弈协调的过程。政协由界别组成,是各界利益的代表,政协参与立法协商,借助政协的平台进行利益关系的博弈、协调与整合,可以保证立法的合理性与可操作性,... 参与地方立法协商是人民政协政治协商的重要内涵。立法过程本身就是各种利益关系博弈协调的过程。政协由界别组成,是各界利益的代表,政协参与立法协商,借助政协的平台进行利益关系的博弈、协调与整合,可以保证立法的合理性与可操作性,防止立法决策失误。要健全和完善人民政协参与地方立法协商,首先应当明确政协参与地方立法协商的性质与功能,不断健全和完善人民政协参与地方立法协商的程序设计,不断健全和完善政协参与地方立法协商的运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政协 立法协商 目标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体系视野下人民政协制度的功能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肖存良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9-14,共6页
人民政协作为一种政治结构,必定具有自身的功能。人民政协的功能不仅仅体现在人民政协自身的政治行为之中,还体现在政治体系中政党、政府、人大的政治行为之中,因而我们要从整个政治体系的视野来审视人民政协的功能。从这个视野出发,可... 人民政协作为一种政治结构,必定具有自身的功能。人民政协的功能不仅仅体现在人民政协自身的政治行为之中,还体现在政治体系中政党、政府、人大的政治行为之中,因而我们要从整个政治体系的视野来审视人民政协的功能。从这个视野出发,可以把人民政协的功能分为一般功能和特殊功能两大类。一般功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精英回应功能、协商领导功能和体系维持功能。在这三个一般功能的基础上细分为九项特殊功能:政治吸纳功能、回应性功能、咨询性功能、领导性功能、协商性功能、监督性功能、合法性功能、同意性功能和解除压力功能。一般功能与特殊功能的有机结合形成了人民政协的全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政协 功能 政治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人民政协性质定位新探 被引量:8
5
作者 赵连稳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7,共7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民政协工作,对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要求、新任务,相应地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也由统一战线的组织、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机构...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民政协工作,对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要求、新任务,相应地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也由统一战线的组织、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机构、发扬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发展为统一战线的组织、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机构、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以及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人民政协 统一战线 协商民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人民政协治理效能提升研究--基于民族地区X县“协商在一线”的考察 被引量:5
6
作者 朱士华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9-82,共14页
基层人民政协在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中日益呈现出重要的治理价值,但受内部组织结构不完整、外部治理机制不健全等因素的掣肘,其陷入“组织悬浮”等治理困境,从而弱化了自身参与国家治理的能力。通过梳理民族地区X县人民政协推动“协商在... 基层人民政协在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中日益呈现出重要的治理价值,但受内部组织结构不完整、外部治理机制不健全等因素的掣肘,其陷入“组织悬浮”等治理困境,从而弱化了自身参与国家治理的能力。通过梳理民族地区X县人民政协推动“协商在一线”治理工作实践发现,在不断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始终牢记人民利益至上初心、因地制宜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充分发挥专门协商组织效能的基础上,人民政协能够呈现出较好的治理效能,成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通过完善组织内部资源结构、调适外部条块关系、创新治理机制等路径,人民政协可以进一步化解现有的治理困境,提升自身在国家治理现代化实践中的治理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现代化 基层人民政协 治理效能 基层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