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语言教育和语言传承研究十年进展与展望
1
作者 祝晓宏 《语言战略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13,共9页
《语言战略研究》重视语言教育和语言传承研究,创刊10年来,在这两个领域发文202篇,其中包含17个专题,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形成了一定的学术辐射力。从话题延展、主题聚焦、理论术语、新认识、材料方法应用、研究队伍、知识生产、学术... 《语言战略研究》重视语言教育和语言传承研究,创刊10年来,在这两个领域发文202篇,其中包含17个专题,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形成了一定的学术辐射力。从话题延展、主题聚焦、理论术语、新认识、材料方法应用、研究队伍、知识生产、学术影响等8个角度考察,《语言战略研究》在语言教育和语言传承领域的研究进展及其影响力可以归因于3个方面的努力:(1)紧跟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学术力量推动语言文字事业发展;(2)关注社会需求,聚焦现实语言问题,为语言教育规划提供参考;(3)引领学术思潮,提出新概念并创新理论方法,助力语言生活研究发展。语言教育和语言传承研究的未来路向,可以从深化研究体系、拓展功能研究、注重实证研究和加强案例研究4个方面来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战略研究》 语言教育 语言传承 进展 路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民族地区学前儿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 政策历程、创新实践与发展路向
2
作者 石琳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9-49,共11页
新时代我国语言文字工作的中心任务之一是充分发挥语言减贫与教育扶智的积极作用,面向重点地区和关键人群,尤其是非义务教育阶段学前儿童,持续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本研究聚焦承担民族地区推广“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试点任务的... 新时代我国语言文字工作的中心任务之一是充分发挥语言减贫与教育扶智的积极作用,面向重点地区和关键人群,尤其是非义务教育阶段学前儿童,持续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本研究聚焦承担民族地区推广“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试点任务的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阐释学前儿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在“普及普惠→专项措施→质量保障”政策历程中,逐步形成具有我国民族地区特色的语言政策框架。同时,总结新时代民族地区在语言教育要素与体系建设上的新举措、新成效和新经验,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办学条件、优化课程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加强测评督导等,实现学前儿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从重视普及转向质量优先的发展跃迁,并构建起“政府主导-分层推进-精准施策”的协同教育治理模式,为我国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积累了成功经验。未来,应着力落实以“提质量”为靶向目标,持续推进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巩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成果,全方位构建教育服务体系,立体构筑特色化发展道路,扩大数字资源覆盖面,通过提升教育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促进区域化均质发展、革新教育教学模式、推动数智化技术赋能等,为民族地区学前阶段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扩优提质开辟发展新路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学前儿童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 语言政策 语言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语言管理思想的历时演进
3
作者 滕延江 王立非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5-61,共17页
西方学者认为,语言规划不仅包括自上而下的政府行为,还应包括基层及个体自下而上的行为,后者同样重要,也可以影响语言的现实应用。因此,他们在语言规划与语言政策实践的基础上发展了语言管理这一概念。我国从古至今一直重视语言的规划... 西方学者认为,语言规划不仅包括自上而下的政府行为,还应包括基层及个体自下而上的行为,后者同样重要,也可以影响语言的现实应用。因此,他们在语言规划与语言政策实践的基础上发展了语言管理这一概念。我国从古至今一直重视语言的规划管理工作,尽管没有提出语言管理的概念,但在实践中却有着朴素的语言管理思想,推动我国的语言文字事业不断向前发展。本文从语言管理这一概念的内涵出发,简要回顾了我国古代、近代及新中国成立后的语言管理工作,发现语言管理在不同历史时期承担了不同的使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古代主要以官方自上而下的语言管理为主,参与主体较为单一;近代语言管理的多元主体参与性增强,基层声音受到重视;新中国成立后,语言管理被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管理并重,从组织语言管理逐渐向和谐语言管理、生态语言管理的方向迈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管理 中国语言管理 语言政策 语言规划 历时演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英语教育“文化认同”规划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刘媛媛 邓飞 赵蓉晖 《语言战略研究》 2019年第2期74-82,共9页
分析1982年以来中国大学阶段的38份英语教育政策文本内容,发现其文化认同规划意识及变化趋势:(1)2000年前的政策文本强调语言的"工具性",缺乏科学的文化认同规划意识;(2)2000年后的政策文本强调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关注学... 分析1982年以来中国大学阶段的38份英语教育政策文本内容,发现其文化认同规划意识及变化趋势:(1)2000年前的政策文本强调语言的"工具性",缺乏科学的文化认同规划意识;(2)2000年后的政策文本强调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关注学习者的母语文化认同,并注意处理母语语言文化与外语语言文化之间的关系;(3)相关政策话语主要集中在外语人才定位和课程设置上。影响学习者文化认同建构的还有其他一些政策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教育政策 文化认同 语言规划 中国文化 历史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70年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政策变迁 被引量:15
5
作者 马永全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1-75,共5页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政策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就广受关注,其政策也随着时代的发展经历了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建设,语言文字法制化建设等阶段,当前推普脱贫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政策的主要社会责任,同时学校和教师承担...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政策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就广受关注,其政策也随着时代的发展经历了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建设,语言文字法制化建设等阶段,当前推普脱贫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政策的主要社会责任,同时学校和教师承担着提高国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的重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70年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政策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