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西太平洋中国富钴结壳勘探合同区矿床地质
被引量:
7
1
作者
何高文
杨永
+16 位作者
韦振权
杨胜雄
刘永刚
邓希光
姚会强
邓义楠
高晶晶
方念乔
王洋
王汾连
任江波
姜静
邓贤泽
梁东红
马维林
张立敏
姚翔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649-2664,共16页
利用我国富钴结壳勘探合同区多年航次调查资料和大量样品测试分析结果,对合同区结壳矿床地质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板状结壳是合同区主要结壳类型,主要连片发育在海山平顶边缘及海山斜坡基岩之上;砾状结壳和钴结核零星分布于海山山...
利用我国富钴结壳勘探合同区多年航次调查资料和大量样品测试分析结果,对合同区结壳矿床地质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板状结壳是合同区主要结壳类型,主要连片发育在海山平顶边缘及海山斜坡基岩之上;砾状结壳和钴结核零星分布于海山山顶、斜坡平缓处、斜坡坡脚等平坦地形处。合同区结壳主要由水羟锰矿与铁相矿物(FeOOH)组成,还可见微量自然金、自然银、自然铜、自然锡等单质矿物及铜锡合金矿物;结壳中Co平均含量为0.40%,ΣREE平均含量为2158μg/g。成因类型属水成型大洋铁锰沉积矿床,主要生长期包括79~66 Ma、54 Ma、41 Ma、35~28 Ma、18~10 Ma和6~0 Ma,平均生长速率为3.69mm/Ma。结壳成矿经历了铁锰矿物相形成、微量元素富集和后期改造三个主要过程;结壳中有用元素的富集与铁锰矿物表面能有关,磷酸盐化事件促进了钇的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钴结壳
矿床地质
中国合同区
西太平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东北太平洋中国合同区的叶绿素a和初级生产力
被引量:
6
2
作者
陈兴群
林荣澄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46-153,共8页
根据东北太平洋中国合同区东区和西区从1994年至2003年6个航次(DY85-4,DY95-7,DY95-8,DY95-10,DY105-11和DY105-12.14)初级生产力调查资料编写.结果表明:次表层高值分布为叶绿素a分布的一般特征,从表层至水深50 m,数值为0.1 mg/m^3左...
根据东北太平洋中国合同区东区和西区从1994年至2003年6个航次(DY85-4,DY95-7,DY95-8,DY95-10,DY105-11和DY105-12.14)初级生产力调查资料编写.结果表明:次表层高值分布为叶绿素a分布的一般特征,从表层至水深50 m,数值为0.1 mg/m^3左右,在水深50-100 m上下,数值约在0.2-0.4 mg/m^3之间,在水深大于100 m,特别是150 m以深数值逐渐减小为零;东区初级生产力(C)测值在76.8-191.9 mg/(m^2·d),平均为116.1 mg/(m^2·d);西区的在73.1-222.5 mg/(m^2·d),平均为127.1 mg/(m^2·d);在水深0-125 m,0.2-2μm颗粒的微微型浮游植物的叶绿素a比例占叶绿素a总量的70%以上,而在水深125 m以深,占50%以下;反之,2-20μm和大于20μm两种粒级所占比例的和在0-125 m深度范围占30%以下,在水深125m以深时为50%以上.调查显示东、西两区属于初级生产力比较低的海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太平洋中国合同区
叶绿素A
粒级分布
初级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富钴结壳合同区维嘉海山漂移历史和沉降过程
3
作者
韦振权
杨永
+2 位作者
何高文
杨胜雄
姚翔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60-266,共7页
应用全球板块构造-水深模型,对西太平洋中国富钴结壳合同区海山——维嘉海山的水平漂移轨迹和垂向沉降过程进行反演,获取海山各个历史时期的水深和古纬度信息,探讨海山演化过程中热点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维嘉海山最初形成于南太平洋...
应用全球板块构造-水深模型,对西太平洋中国富钴结壳合同区海山——维嘉海山的水平漂移轨迹和垂向沉降过程进行反演,获取海山各个历史时期的水深和古纬度信息,探讨海山演化过程中热点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维嘉海山最初形成于南太平洋同位素和热异常区,之后向NW向漂移约7500 km至现今位置。维嘉海山初始位置与其附近热点尚有一定的距离(约为200 km),随板块漂移过程中也未经过热点,与热点最近距离为150 km,结合海山现今的构造特征分析,推测热点作用并非形成海山的唯一成因,但在海山形成及漂移过程中为其打上"热点"烙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漂移历史
沉降过程
维嘉海山
西太平洋
富钴结壳合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太平洋中国富钴结壳勘探合同区矿床地质
被引量:
7
1
作者
何高文
杨永
韦振权
杨胜雄
刘永刚
邓希光
姚会强
邓义楠
高晶晶
方念乔
王洋
王汾连
任江波
姜静
邓贤泽
梁东红
马维林
张立敏
姚翔
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部海底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中国地质大学海洋学院
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
出处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649-2664,共16页
基金
中国大洋协会项目(DY135-C1-1,DY135-C1-1-01,DY135-C1-1-03,DY135-C1-1-04,DY135-C1-1-06)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人才团队引进重大专项(GML2019ZD01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91958202)。
文摘
利用我国富钴结壳勘探合同区多年航次调查资料和大量样品测试分析结果,对合同区结壳矿床地质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板状结壳是合同区主要结壳类型,主要连片发育在海山平顶边缘及海山斜坡基岩之上;砾状结壳和钴结核零星分布于海山山顶、斜坡平缓处、斜坡坡脚等平坦地形处。合同区结壳主要由水羟锰矿与铁相矿物(FeOOH)组成,还可见微量自然金、自然银、自然铜、自然锡等单质矿物及铜锡合金矿物;结壳中Co平均含量为0.40%,ΣREE平均含量为2158μg/g。成因类型属水成型大洋铁锰沉积矿床,主要生长期包括79~66 Ma、54 Ma、41 Ma、35~28 Ma、18~10 Ma和6~0 Ma,平均生长速率为3.69mm/Ma。结壳成矿经历了铁锰矿物相形成、微量元素富集和后期改造三个主要过程;结壳中有用元素的富集与铁锰矿物表面能有关,磷酸盐化事件促进了钇的富集。
关键词
富钴结壳
矿床地质
中国合同区
西太平洋
Keywords
cobalt-rich Fe-Mn crusts
m
in
eral deposit characteristics
COMRA
contract
area
Western
pacific
ocean
分类号
TF11.31 [冶金工程—冶金物理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北太平洋中国合同区的叶绿素a和初级生产力
被引量:
6
2
作者
陈兴群
林荣澄
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出处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46-153,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专项经费资助项目(G2000078500)
中国大洋矿产资源勘探开发专项基金资助项目(DY105-02-01DY105-02-03)
文摘
根据东北太平洋中国合同区东区和西区从1994年至2003年6个航次(DY85-4,DY95-7,DY95-8,DY95-10,DY105-11和DY105-12.14)初级生产力调查资料编写.结果表明:次表层高值分布为叶绿素a分布的一般特征,从表层至水深50 m,数值为0.1 mg/m^3左右,在水深50-100 m上下,数值约在0.2-0.4 mg/m^3之间,在水深大于100 m,特别是150 m以深数值逐渐减小为零;东区初级生产力(C)测值在76.8-191.9 mg/(m^2·d),平均为116.1 mg/(m^2·d);西区的在73.1-222.5 mg/(m^2·d),平均为127.1 mg/(m^2·d);在水深0-125 m,0.2-2μm颗粒的微微型浮游植物的叶绿素a比例占叶绿素a总量的70%以上,而在水深125 m以深,占50%以下;反之,2-20μm和大于20μm两种粒级所占比例的和在0-125 m深度范围占30%以下,在水深125m以深时为50%以上.调查显示东、西两区属于初级生产力比较低的海域.
关键词
东北太平洋中国合同区
叶绿素A
粒级分布
初级生产力
Keywords
chinese contract area in the ne of pacific ocean
chlorophyll a
chlorophyll a
in
particle size
primary production
分类号
Q178.53 [生物学—水生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富钴结壳合同区维嘉海山漂移历史和沉降过程
3
作者
韦振权
杨永
何高文
杨胜雄
姚翔
机构
自然资源部海底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
出处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60-266,共7页
基金
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十三五”课题《合同区海山形成演化及铁锰矿床成矿模型研究》(编号:DY135-C1-1-06)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编号:DD20190629-SP01)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项目《西太平洋富稀土沉积物、富钴结核成矿机制及其时空关系研究》(编号:GML2019ZD0106)。
文摘
应用全球板块构造-水深模型,对西太平洋中国富钴结壳合同区海山——维嘉海山的水平漂移轨迹和垂向沉降过程进行反演,获取海山各个历史时期的水深和古纬度信息,探讨海山演化过程中热点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维嘉海山最初形成于南太平洋同位素和热异常区,之后向NW向漂移约7500 km至现今位置。维嘉海山初始位置与其附近热点尚有一定的距离(约为200 km),随板块漂移过程中也未经过热点,与热点最近距离为150 km,结合海山现今的构造特征分析,推测热点作用并非形成海山的唯一成因,但在海山形成及漂移过程中为其打上"热点"烙印。
关键词
漂移历史
沉降过程
维嘉海山
西太平洋
富钴结壳合同区
Keywords
drift history
subsidence process
Weijia Guyot
Western
pacific
ocean
contract
area
of
Co-rich crust
分类号
P618.62 [天文地球—矿床学]
P5 [天文地球—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西太平洋中国富钴结壳勘探合同区矿床地质
何高文
杨永
韦振权
杨胜雄
刘永刚
邓希光
姚会强
邓义楠
高晶晶
方念乔
王洋
王汾连
任江波
姜静
邓贤泽
梁东红
马维林
张立敏
姚翔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东北太平洋中国合同区的叶绿素a和初级生产力
陈兴群
林荣澄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中国富钴结壳合同区维嘉海山漂移历史和沉降过程
韦振权
杨永
何高文
杨胜雄
姚翔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