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融创新赋能沿边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现状、问题与策略
1
作者 李光辉 程仕杰 《当代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2-88,共7页
沿边地区是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枢纽,沿边自贸试验区在我国开放型经济体系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近年来,我国沿边自贸试验区把金融创新摆在突出位置,金融创新的政策框架体系不断完善,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 沿边地区是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枢纽,沿边自贸试验区在我国开放型经济体系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近年来,我国沿边自贸试验区把金融创新摆在突出位置,金融创新的政策框架体系不断完善,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水平持续提升,推动跨境开放合作能力不断增强,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取得新成效。但金融创新在赋能沿边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中也表现出一些突出问题:金融创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存在障碍,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动能有待提升,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功能尚需强化,对绿色发展带动能力不足。新形势下,为了更好地以金融创新赋能沿边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要优化资源配置、增强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服务能力,强化科技金融赋能、助力新质生产力培育,推动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支持生态文明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创新 沿边地区 自贸试验区 新质生产力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大中国对内对外开放:缘由、掣肘与路径
2
作者 张森 《当代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1-68,共8页
在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中强动力、增活力,是打开高质量发展新天地的重要举措。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是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应然使命和提升进路,以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大中国对内对外开放具有可行性与必要性。在探讨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大中... 在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中强动力、增活力,是打开高质量发展新天地的重要举措。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是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应然使命和提升进路,以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大中国对内对外开放具有可行性与必要性。在探讨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大中国对内对外开放的缘由和掣肘的基础上,提出如下政策建议:提升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自主权限以推进服务业领域高标准制度型开放,强化自由贸易试验区连接内外功能以提升对内对外开放的均衡协调水平,完善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联动机制以合力攻克扩大对内对外开放难题,健全自由贸易试验区经验推广机制以形成全方位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贸易试验区 对内对外开放 均衡协调性 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贸区多式联运“一单制”的实践与思考
3
作者 崔艳萍 《东北亚经济研究》 2025年第1期63-74,共12页
多式联运“一单制”改革是各个自贸区的发展重点,重庆、四川等内陆自贸区多式联运“一单制”试点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和经验。自贸区多式联运“一单制”实质上是以铁路为核心运输方式的多式联运,法律框架和运作模式遵循多式联运的既有... 多式联运“一单制”改革是各个自贸区的发展重点,重庆、四川等内陆自贸区多式联运“一单制”试点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和经验。自贸区多式联运“一单制”实质上是以铁路为核心运输方式的多式联运,法律框架和运作模式遵循多式联运的既有做法。交通部门、地方政府、商务部门、法律行政机关、各国际组织负责制定法律法规标准,不同性质的企业也开展了“一单制”的实践探索,目前正在针对不同业务场景形成多项经验和成果。从实践情况看,多式联运“一单制”还存在五个不足:标准单证应用不足,信息系统开放不足,物权凭证功能不足,法规规则支撑不足,多式联运经营人不足。多式联运“一单制”从试点到推广还存在物权属性推进难度大、组织国外各部门共同推进难度大、风险管控难度大等制约因素,可分企业实践期、国内认可期、国际认可期三个阶段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贸区 多式联运 “一单制” 试点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自贸试验区物流业集聚水平测度、区域差异及演变特征分析
4
作者 张学会 宋思航 +2 位作者 陈茂秋 张鑫甜 卢川鹏 《供应链管理》 2025年第1期19-32,共14页
自贸试验区物流业集聚水平的提升对于推动贸易便利化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其在全球供应链中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3—2022年的面板数据,通过区位熵系数测度自贸试验区的物流业集聚水平,并运用核密度估计、Dagum基尼系数等方... 自贸试验区物流业集聚水平的提升对于推动贸易便利化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其在全球供应链中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3—2022年的面板数据,通过区位熵系数测度自贸试验区的物流业集聚水平,并运用核密度估计、Dagum基尼系数等方法分析物流业集聚的演变特征与区域差异。结果表明:①我国自贸试验区物流业集聚水平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自贸试验区的设立对大部分城市物流业集聚水平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②自贸试验区物流业集聚水平总体上升,且“两极分化”现象显著改善,区域内差异是导致自贸试验区物流业集聚水平差异的主要原因。③我国自贸试验区物流业集聚尚未形成较为良好的空间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贸试验区 物流业集聚 Dagum基尼系数 空间自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贸易试验区助力新质生产力形成的机理与策略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周金凯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9-27,共9页
高水平对外开放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强大外部动力。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作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是以改革开放创设良好国际环境的开路先锋,是以制度型开放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先导示范。文章通过分析自由贸易... 高水平对外开放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强大外部动力。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作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是以改革开放创设良好国际环境的开路先锋,是以制度型开放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先导示范。文章通过分析自由贸易试验区助力新质生产力形成的机理发现,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改革开放的新高地,契合新质生产力高水平对外开放、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绿色发展的理念和定位。为进一步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对新质生产力的先行驱动作用,未来应从单一自由贸易试验区、区域跨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试验区与自由贸易区的视角出发,聚焦自由贸易试验区特色产业,布局创新链和产业链,构建新质生产力所需产业体系;推进区域多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合作,促进科技协同创新,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加强自由贸易试验区与自由贸易区的协同联动,主动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创新链和产业链,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贸易试验区 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 产业升级 绿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型开放、营商环境改善与新质生产力发展——基于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5
6
作者 刘洪铎 王梦飞 +1 位作者 徐雨欣 陈晓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22,共19页
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新时期我国推进制度型开放的“试验田”,能否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提供助力并发挥先导示范作用,是当前政策层与学术界普遍关注的焦点议题。基于自贸区设立这一准自然实验,构建交错型倍差法模型实证检验制度型开放对新... 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新时期我国推进制度型开放的“试验田”,能否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提供助力并发挥先导示范作用,是当前政策层与学术界普遍关注的焦点议题。基于自贸区设立这一准自然实验,构建交错型倍差法模型实证检验制度型开放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结果发现制度型开放能显著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自贸区的设立使所在地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平均提升了约7.490%。机制分析表明,制度型开放加快了市场制度的变革进程,改善了营商环境,从而有利于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异质性分析表明,制度型开放对新质生产力的促进效应存在差异,在自贸区设立时间较早和非正式制度较弱的地区更为明显。进一步分析表明,制度型开放具有显著的空间外溢效应,对毗邻省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具有辐射带动作用;自贸区制度创新水平越高、法律授权支持力度越大、产业集聚效应和吸引高端要素流动的效应越强,对新质生产力的促进效应越明显。研究结论对于进一步优化和完善自贸区建设、释放制度型开放红利、助推我国生产力能级跃迁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型开放 新质生产力 营商环境 自由贸易试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型开放背景下上海自贸区离岸贸易发展的国际经验
7
作者 王强 常一帆 匡增杰 《海关与经贸研究》 2024年第4期112-124,共13页
发展离岸贸易对于促进我国外贸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离岸贸易作为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推动其发展是上海自贸区打造国家制度型开放示范区的核心工作之一。本文通过对中国香港、新加坡和迪拜等具有代表性的国际贸易中心发展... 发展离岸贸易对于促进我国外贸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离岸贸易作为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推动其发展是上海自贸区打造国家制度型开放示范区的核心工作之一。本文通过对中国香港、新加坡和迪拜等具有代表性的国际贸易中心发展离岸贸易的做法进行经验总结,发现制度创新主要集中在:实施优惠的税率水平,自由的外汇制度和金融环境,宽松的合规管制,以及通过灵活的海关监管措施推进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提升等方面。针对上海自贸区离岸贸易发展面临的瓶颈,提出放宽外汇管制限制,推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税收政策,通过金融制度创新打造良好的金融环境,加强集约有效监管,提高营商环境这五方面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型开放 上海自贸区 离岸贸易 国际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自贸试验区油品融资新业态发展研究
8
作者 林纲 《浙江金融》 2024年第8期73-80,72,共9页
本文在分析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舟山片区(以下简称浙江自贸区舟山片区)油品仓储行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指出油品仓储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并根据油品现货质押融资业务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油品质押融资业务问题... 本文在分析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舟山片区(以下简称浙江自贸区舟山片区)油品仓储行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指出油品仓储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并根据油品现货质押融资业务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油品质押融资业务问题的路径。本文认为,通过打造数字化的油品仓储监管系统、委托专业的现货交易平台进行风险管理、提高保税油品可融资额度等方式可以盘活油品现货库存,以创新举措发展油品现货融资新业态。此外,借鉴国际金融市场大宗商品回购业务模式是金融机构发展油品现货融资的探索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自贸试验区 油品仓储 数字化 质押融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与企业数字化转型 被引量:43
9
作者 任晓怡 苏雪莎 +1 位作者 常曦 汤子隆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30-140,共11页
探究数字经济新时代下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对微观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影响。借助中国2007-2018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数据与宏观经济数据集,实证检验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与企业数字化转型二者间的内生关联机制。研究发现,自由贸易试验... 探究数字经济新时代下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对微观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影响。借助中国2007-2018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数据与宏观经济数据集,实证检验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与企业数字化转型二者间的内生关联机制。研究发现,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能够显著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进一步地,基于企业资本、业务结构和数字化转型维度等多视角分组,这种驱动作用展现了较强的异质性特征。深入研究传导路径发现,自由贸易试验区在宏观层面能够促进市场竞争和提高市场化程度,在微观层面提升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稳定财务状况以及促进创新投入,因而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大有裨益。特别地,不同设立批次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同样有着差异化影响,第三批内陆主导型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表现尚有较大提升空间,在与“一带一路”倡议加强联动后,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制度红利有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贸易试验区 企业数字化转型 机制检验 “一带一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贸区成立对其区位优势与协同互补性的影响研究:基于Dendrinos-Sonis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8
10
作者 任再萍 田思婷 施楠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75-183,共9页
本文通过基于Dendrinos-Sonis模型的实证分析,印证了自贸区成立带来了所在地区区位优势的提升,并且加强了地区间经济的协同互补关系,同时发现了第一、二批的四大自贸区的协同发展中上海起主导和引领作用。研究还修正加强了Dendrinos-So... 本文通过基于Dendrinos-Sonis模型的实证分析,印证了自贸区成立带来了所在地区区位优势的提升,并且加强了地区间经济的协同互补关系,同时发现了第一、二批的四大自贸区的协同发展中上海起主导和引领作用。研究还修正加强了Dendrinos-Sonis模型,验证了结论的稳健性。最后提出了加强自贸区联动及协同互补发展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贸区 区位优势 协同互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盟双边贸易结构分析与政策建议 被引量:16
11
作者 唐文琳 范祚军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4-47,共4页
本文认为,我国与东盟各国双边贸易快速发展有其内在的必然性,即双方在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和生产能力等方面各有所长,并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分工格局,在贸易商品结构方面具有较强的互补性。文章提出,发展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应针对其自然... 本文认为,我国与东盟各国双边贸易快速发展有其内在的必然性,即双方在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和生产能力等方面各有所长,并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分工格局,在贸易商品结构方面具有较强的互补性。文章提出,发展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应针对其自然资源丰富,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不平衡的特点,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资源结构、经济结构及经济技术水平,寻求合作领域;遵循经贸合作的双向性,积极吸引东盟国家的直接投资,同时鼓励企业走出国门到东盟国家投资办厂;建立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合作协调机制;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构筑产业梯度转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贸易结构 竞争性 互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城联动背景下自由贸易试验区升级研究--以深圳前海蛇口自由贸易试验区为例 被引量:4
12
作者 魏正波 李福映 罗彦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5-40,共6页
文章基于对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阶段和特征的分析,总结自由贸易试验区从侧重"货物贸易"到更加注重"人本服务"的改革发展趋势,提出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发展使命不仅是优化"物的生产贸易",更是改变"人的... 文章基于对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阶段和特征的分析,总结自由贸易试验区从侧重"货物贸易"到更加注重"人本服务"的改革发展趋势,提出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发展使命不仅是优化"物的生产贸易",更是改变"人的生活方式",是城市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先行示范窗口。未来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升级需要与所在城市区域的发展阶段及趋势紧密相关,同时不同类型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在发展重点及其与城市联动方式上也有差异。文章以中心型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圳前海蛇口自由贸易试验区为实证案例,提出在区城联动背景下自由贸易试验区升级的趋势及其与城市空间的互动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贸易试验区 升级 人本服务 空间互动 前海蛇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贸试验区与高技术产业研发投入——基于政府和企业投入的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曹翔 李慎婷 郭立萍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97-106,共10页
本文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首先评估自贸试验区对政府和企业在高技术产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及其异质性,然后考察自贸试验区通过哪些路径影响高技术产业研发投入。结果发现:(1)自贸试验区显著促进了政府对高技术产业的研发投入,但未能有效... 本文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首先评估自贸试验区对政府和企业在高技术产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及其异质性,然后考察自贸试验区通过哪些路径影响高技术产业研发投入。结果发现:(1)自贸试验区显著促进了政府对高技术产业的研发投入,但未能有效刺激企业对高技术产业的研发投入;(2)自贸试验区对政府在高技术产业的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仅在东部地区显著存在,而在中西部地区不明显;(3)自贸试验区显著促进了政府研发投入从非自贸试验区省份向自贸试验区省份转移,未能促进政府研发投入从非高技术产业向高技术产业转移;(4)自贸试验区显著促进了东部地区政府研发投入从非自贸试验区省份转向自贸试验区省份,但这一效应在中西部地区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贸试验区 高技术产业 研发投入 多期双重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贸试验区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了吗?——基于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64
14
作者 李世杰 赵婷茹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18-128,共11页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主要矛盾的转变,结构转型升级亟待找到新的突破。在此背景下,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制度创新能否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目前尚未有学者对此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为例,采用回归控制法从产业结构高级化...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主要矛盾的转变,结构转型升级亟待找到新的突破。在此背景下,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制度创新能否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目前尚未有学者对此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为例,采用回归控制法从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两个层面分析了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对产业结构的处理效应。实证结果显示,自贸试验区先行试验的政策能够显著地促进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而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促进作用表现为前期作用显著,后期作用不明显。本文认为,应进一步地加大“宽进严管”力度,缩短“负面清单”长度;进一步地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优化贸易环境;发挥贸易流通与产业结构变迁的带动作用,协调各产业之间比例关系,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贸易试验区 产业结构高级化 产业结构合理化 回归控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自贸区建设的经验归纳、问题检视与复制方法 被引量:13
15
作者 冯志峰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2016年第7期8-13,共6页
上海自贸区自成立以来,在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主要体现为"四项制度创新"和"三大保障体系"。为借鉴上海自贸区建设的有益经验,各地均对上海自贸区建设的主要经验进行认真学习,并加以积极地复制推... 上海自贸区自成立以来,在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主要体现为"四项制度创新"和"三大保障体系"。为借鉴上海自贸区建设的有益经验,各地均对上海自贸区建设的主要经验进行认真学习,并加以积极地复制推广。但是,上海自贸区建设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自贸区建设的效果。各地在复制上海自贸区制度经验的时候,必须对上海自贸区建设经验进行全方面检视,把握科学的复制原则和精准的复制方法,才能结合实际扬长避短,不断推进制度创新,从而实现经济稳定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自贸区 经验 问题 复制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自贸区给物流业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被引量:31
16
作者 丁俊发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4-7,共4页
上海自贸区设立一年多来,聚焦投资管理、贸易管理、金融管理、事中事后监管四大领域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功。对上海自贸区物流业运作成绩及经验教训进行总结发现:自贸区的设立促进了进出口贸易量的增长,带来了物流量的增大,但由于我国物... 上海自贸区设立一年多来,聚焦投资管理、贸易管理、金融管理、事中事后监管四大领域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功。对上海自贸区物流业运作成绩及经验教训进行总结发现:自贸区的设立促进了进出口贸易量的增长,带来了物流量的增大,但由于我国物流企业缺乏国际竞争力,在垮境电商物流、海外仓物流配送服务方面主要依靠外资企业,必须加快发展垮境电商物流;自贸区环境特别是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有利于物流企业转型发展,但物流企业如何"借势升级",并未引起高度关注,服务模式、服务质量、服务品牌成熟并具有囯际竞争力的物流企业还十分欠缺;自贸区作为一个供应链集成平台,促进了制造业的集聚与进出口贸易的集聚,带动了各种要素市场的集聚,推动了物流业的集聚,但在处理自贸区区内外关系、科学协调"五流"一体化、构建产品供应链与服务供应链、推进绿色供应链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自贸区的设立极大地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上海国际物流枢纽的形成,但由于国家综合运输体系尚不完善,自贸区海铁联运比例低,国际中转比例低,其区域扩散作用有待进一步提高;自贸区的"生产+贸易+金融+物流"模式,特别是各种服务创新与制度创新,为物流企业腾飞插上了翅膀,但总体看自贸区"亲商、营商"环境仍然不足。为更好地推动上海自贸区发展,建议随着中国经济的常态化发展,要充分估计进出口贸易与垮境投资新挑战;要把上海自贸区的试验推广到珠江三角洲与环渤海地区,形成南、北、中三足鼎立格局;要高度重视"全球供应链绩效指数",对照"全球供应链绩效指数"六大指标,找差距,提措施,促进上海自贸区更好更快发展,更好地与世界接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自贸区 物流业 机遇 挑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自贸试验区对上海城市功能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 被引量:2
17
作者 钱智 陈文彦 施维 《上海城市规划》 2014年第4期28-33,共6页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全球城市体系中的各城市功能演变出现了新格局和新趋势。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是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冲击的一张王牌,将对上海的城市功能和布局产生深远影响。从全球城市功能演变的特点、自贸试验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全球城市体系中的各城市功能演变出现了新格局和新趋势。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是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冲击的一张王牌,将对上海的城市功能和布局产生深远影响。从全球城市功能演变的特点、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的城市功能内涵、自贸试验区对城市功能再造的影响,以及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的响应策略等四个方面,深入剖析自贸试验区对上海全球城市功能的影响及其响应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城市 城市功能 自贸试验区 规划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贸试验区与RCEP产业合作的分析路径与实施策略 被引量:11
18
作者 周金凯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69-76,共8页
以自由贸易试验区推进与RCEP的产业合作是我国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的战略举措。因此,基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运用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和贸易结合度评价指标,构建自贸试验区与RCEP产业合作的分析框架,明确二者的产业合作领域。研... 以自由贸易试验区推进与RCEP的产业合作是我国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的战略举措。因此,基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运用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和贸易结合度评价指标,构建自贸试验区与RCEP产业合作的分析框架,明确二者的产业合作领域。研究表明:自贸试验区与RCEP产业合作既要考虑产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遵循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发展规律,也要结合国际贸易与国际分工理论,注重双边贸易结合程度对产业合作的引导作用。产业合作领域的确定是产业国际竞争力与国际贸易关系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此基础上,发挥自贸试验区与自贸区之间的“双自联动”机制,实施我国自贸试验区特色优势产业引领、区域自贸试验区之间抱团参与的RCEP产业合作策略,将自贸试验区打造成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和提升我国全球经贸话语权的试验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贸试验区 RCEP 产业国际竞争力 “双自联动” 产业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自贸区国际集装箱物流中转服务策略——基于韩国釜山港经验 被引量:7
19
作者 陈继红 朴南奎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5-32,共8页
发展国际集装箱物流中转服务,是上海建设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途径,也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从釜山港国际集装箱物流中转服务发展经验来看,上海自贸区国际集装箱物流中转面临... 发展国际集装箱物流中转服务,是上海建设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途径,也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从釜山港国际集装箱物流中转服务发展经验来看,上海自贸区国际集装箱物流中转面临着合理定位、口岸监管以及系统政策等问题,未来应推进广义的国际中转和狭义的国际中转服务及多种中转服务模式协同发展;拓展国际集装箱物流增值服务功能,提升国际竞争力;采取经济补偿措施和国际物流中转奖励方式,吸引国际集装箱物流货源;创新口岸监管机制,加快国际集装箱物流中转速度;建立政策动态创新机制,充分发挥各项政策的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自贸区 国际集装箱物流 中转服务 国际航运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功能定位、内在逻辑与发展前景 被引量:6
20
作者 涂山峰 陈姚朵 汪训佑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11-16,共6页
作为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重要载体,自贸试验区被赋予"开放升级"和"体制改革"双重功能:一是在服务业和投资领域实行进一步对外开放,进而促进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二是建立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行政管理体... 作为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重要载体,自贸试验区被赋予"开放升级"和"体制改革"双重功能:一是在服务业和投资领域实行进一步对外开放,进而促进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二是建立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行政管理体制,为全国整体融入世界经贸新规则提供压力测试。这种功能定位既有国际背景的压力驱使,也有国内环境的迫切需求,并且遵循着渐进式改革的内在逻辑,具有明确的试验目标、行动策略、路径选择和发展前景。虽然在推进过程中面临一些制约,但未来发展趋势不可阻挡。目前自贸试验区主要面临部分区域功能定位相互重叠、对外开放功能受限制、事中事后监管体系尚未建立、法律支撑有待加强等问题,需要从优化竞合格局、赋予更多实验政策和健全监管体系等方面入手加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自贸试验区 经济 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