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区域CGCS2000坐标获取的欧拉矢量法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宝建 宋学忠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2022年第4期108-114,共7页
为了解决无控制点或少控制点区域迅速建立2000中国大地坐标系(CGCS2000)高等级控制网的问题,基于欧拉矢量法建立区域速度场模型,实现了最新国际地球参考框架(ITRF)框架瞬时历元坐标向CGCS2000坐标的转换,根据区域连续运行参考站(CORS)... 为了解决无控制点或少控制点区域迅速建立2000中国大地坐标系(CGCS2000)高等级控制网的问题,基于欧拉矢量法建立区域速度场模型,实现了最新国际地球参考框架(ITRF)框架瞬时历元坐标向CGCS2000坐标的转换,根据区域连续运行参考站(CORS)站点水平位移速度及已知CGCS2000控制成果,对相关结论进行验算。结果表明,基于欧拉矢量法获取的站速度优于2.6 mm/a,通过框架和历元转换求取的CGCS2000平面坐标中误差优于3 cm,大地高中误差优于5 cm,能够满足2000中国大地控制网点的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0中国大地坐标系 欧拉矢量法 框架转换 历元归算 速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数据处理的若干技术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程传录 谢方 +1 位作者 王小瑞 马新莹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106-110,共5页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成果的获取技术涉及国际地球参考框架(ITRF)、参考历元、卫星星历及站点速度场等归算问题。介绍了不同参考框架的转换模型和参数,讨论了获取CGCS2000成果的数据处理方法,利用实测观测数据分析了IERS发布的...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成果的获取技术涉及国际地球参考框架(ITRF)、参考历元、卫星星历及站点速度场等归算问题。介绍了不同参考框架的转换模型和参数,讨论了获取CGCS2000成果的数据处理方法,利用实测观测数据分析了IERS发布的不同ITRF参考框架和不同国际机构发布的各种不同类型的星历对基线结果的影响,以及直接平差与采用框架转换方法求得CGCS2000坐标成果的差异。结果表明:IGS发布的星历精度要高于其他机构发布的精密星历;不同参考框架的精密星历对基线长度在4 000km以内的基线影响小于1.3mm,一般在控制网基线解算时可不考虑卫星星历参考框架的影响;在获取CGCS2000成果时,可不考虑星历的类型、参考框架及历元问题;非ITRF97、2000.0成果可采用框架转换公式及转换参数进行成果归算得到CGCS2000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参考框架 参考历元 精密星历 基线 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中国大地坐标系及其与WGS84的比较 被引量:208
3
作者 魏子卿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5,共5页
阐述2000中国大地坐标系(CGCS2000)的定义和实现及其与WGS84的比较。CGCS2000是地心大地坐标系,采用GRS80椭球,由2000国家GPS大地网的点在历元2000.0的坐标和速度实现。CGCS2000与ITRF一致,同WGS84相容。
关键词 2000中国大地坐标系 地心大地坐标系 2000国家GPS大地网 WGS84 GRS80椭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坐标系转换模型的试验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巍 高良博 +1 位作者 王昶 李强龙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57-561,共5页
针对适用于较大区域内进行坐标转换的问题,对2000坐标系转换的四参数模型进行研究.分别采用了三种试验方案进行分析比较,重点描述从1980西安坐标系到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的过程及要求,对实验数据的精度进行分析以及不同方案中重合点... 针对适用于较大区域内进行坐标转换的问题,对2000坐标系转换的四参数模型进行研究.分别采用了三种试验方案进行分析比较,重点描述从1980西安坐标系到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的过程及要求,对实验数据的精度进行分析以及不同方案中重合点的参数进行检校.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四参数模型转换是可行的,该模型控制点坐标的转换精度可以满足控制点转换精度需求,同时为大地测量坐标系的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坐标系 2000坐标系 1980西安坐标系 坐标系转换 8邻域 重合点 最小二乘 精度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中国大地坐标系 被引量:105
5
作者 魏子卿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5,共5页
2000中国大地坐标系是我国新一代大地坐标系。在扼要叙述我国新一代大地坐标系建立的背景和基本原则之后,详细介绍2000中国大地坐标系的定义和实现,给出参考椭球的定义常数和导出常数,以及相关的正常重力公式,最后对坐标系进行几点说明。
关键词 2000中国大地坐标系(cgcs2000) 地心大地坐标系 参考椭球 正常重力公式 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1980西安坐标系到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坐标变换 被引量:16
6
作者 钟业勋 童新华 王龙波 《海洋测绘》 2010年第1期1-3,共3页
对1980西安坐标系和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转换关系,给出了应用CASIOfx-4800P计算器由平面直角坐标反解地理坐标的计算程序。应用这项程序,实现了从1980西安坐标系到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坐标变换。根据计算结果及其在1:2.5万地形图... 对1980西安坐标系和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转换关系,给出了应用CASIOfx-4800P计算器由平面直角坐标反解地理坐标的计算程序。应用这项程序,实现了从1980西安坐标系到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坐标变换。根据计算结果及其在1:2.5万地形图上的图解精度,1:2.5万~1:50万地形图上同名点的坐标差异很小,都在图解精度0.2mm以内,所以地图改版时只需改变坐标系的名称即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标变换 1980西安坐标系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高斯-克吕格投影 地理坐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2000中国大地坐标系的建议 被引量:58
7
作者 魏子卿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共4页
简述了建议的我国新一代大地坐标系——2000中国大地坐标系的定义和实现,给出了参考椭球的定义常数和导出常数的计算公式及其常数值,以及椭球面及其外部的正常重力公式。
关键词 2000中国大地坐标系 参考椭球的定义常数和导出常数 正常重力公式 定义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拟合推估的1980西安坐标系到2000国家坐标系的变换 被引量:18
8
作者 曾安敏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25-128,共4页
考虑到不同坐标系所定义的几何意义与物理意义之差异以及坐标系间存在局部变形和累积误差,把拟合推估应用于1980西安坐标系到2000国家坐标系的转换中,计算结果表明,基于拟合推估的坐标变换精度明显优于相似变换。
关键词 拟合推估 BURSA模型 2000国家坐标系 1980西安坐标系 相似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GCS2000的青藏高原地区城市平面坐标系建立方法
9
作者 胡斌 陈可可 +1 位作者 黄志伟 李春华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2021年第3期80-85,共6页
针对青藏高原地区大部分城市具有东西跨度大、海拔高、地形要素简单、人口密度低、城市建设相对缓慢等特点,探讨了处理城市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控制网中的投影长度变形的控制方法。以某城市C级GNSS控制网为实例,计算分析了城市平面... 针对青藏高原地区大部分城市具有东西跨度大、海拔高、地形要素简单、人口密度低、城市建设相对缓慢等特点,探讨了处理城市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控制网中的投影长度变形的控制方法。以某城市C级GNSS控制网为实例,计算分析了城市平面坐标系的三种建立方法。结果表明:该城市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的椭球参数、任意带加平均高程面(主要城市建设发展区域)的投影方法建立城市平面控制网,能够满足城市控制网对长度变形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城市平面坐标系 长度变形 任意带 平均高程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分幅数字线划图的坐标转换 被引量:3
10
作者 来丽芳 陈桂珍 余华芬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313-316,共4页
数字线划图(DLG)数据坐标转换是测绘中较重要的一项工作.笔者在扼要介绍了DLG数据坐标转至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试生产研究的背景后,分析了标准分幅DLG数据坐标转换分幅的作业流程及技术方法,并着重对转换分幅过程中较易遇到的一些问题进... 数字线划图(DLG)数据坐标转换是测绘中较重要的一项工作.笔者在扼要介绍了DLG数据坐标转至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试生产研究的背景后,分析了标准分幅DLG数据坐标转换分幅的作业流程及技术方法,并着重对转换分幅过程中较易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说明.转换技术方法在2011年度浙江省测绘部门的基础测绘生产的多个项目中得到了应用,结果表明:该转换方法满足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时DLG坐标转换分幅生产的技术要求,转换分幅效率大大提高,为浙江省标准分幅DLG数据批量生产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线划图 坐标转换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标准分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少已知控制点时的平面控制测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柯敏 刘杰 +2 位作者 杨鲲 王旭杰 杜宁 《海洋测绘》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7-41,共5页
在目前海洋测绘中,平面控制测量主要采用静态同步观测方式,通过联测不少于2个已知控制点实施。为探究少于3个已知控制点时能否有效开展平面控制测量,结合工程试验,采用RTX后处理(RTX-PP)技术获得控制点ITRF2014框架当前历元坐标,然后根... 在目前海洋测绘中,平面控制测量主要采用静态同步观测方式,通过联测不少于2个已知控制点实施。为探究少于3个已知控制点时能否有效开展平面控制测量,结合工程试验,采用RTX后处理(RTX-PP)技术获得控制点ITRF2014框架当前历元坐标,然后根据已知控制点数量情况,分别采用四参数平面坐标转换、坐标平移转换、框架及历元转换将上述坐标转换至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 2000)坐标,并与控制点已知坐标对比。结果表明:点位精度介于0.01~0.03 m之间,满足海洋测绘中控制点点位精度要求。该测量方法可作为静态同步观测的有益补充,也可作为现行规范后续修订完善的有益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测绘 平面控制测量 RTX后处理 四参数平面坐标转换 坐标平移转换 框架及历元转换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imble RTX后处理在填海验收测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柯敏 温华 +1 位作者 刘昔 刘亮 《海洋测绘》 CSCD 2020年第6期70-73,共4页
为探究Trimble RTX后处理(RTX-PP)用于海洋测绘领域填海验收测量的可行性,以港珠澳大桥项目东人工岛、西人工岛为例,利用RTX-PP技术在线解算控制点ITRF2014框架当前历元坐标,通过历元转换及框架变换得到控制点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 2... 为探究Trimble RTX后处理(RTX-PP)用于海洋测绘领域填海验收测量的可行性,以港珠澳大桥项目东人工岛、西人工岛为例,利用RTX-PP技术在线解算控制点ITRF2014框架当前历元坐标,通过历元转换及框架变换得到控制点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 2000)坐标,与静态解算成果对比,点位精度不超过±0.05 m,满足规范要求。表明RTX-PP可应用于填海验收平面控制点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测绘 填海验收测量 RTX后处理 坐标转换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密单点定位在建立海岛礁大地基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娜 尤宝平 +1 位作者 邓孟真 崔杨 《海洋测绘》 CSCD 2019年第2期26-29,共4页
为探究精密单点定位(PPP)技术用于海岛礁大地基准建立的可行性,将PPP解算的坐标结果及其经过历元和框架转换后的坐标结果,分别与其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 2000)的已知坐标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经过历元和框架转换后的PPP坐标结果与... 为探究精密单点定位(PPP)技术用于海岛礁大地基准建立的可行性,将PPP解算的坐标结果及其经过历元和框架转换后的坐标结果,分别与其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 2000)的已知坐标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经过历元和框架转换后的PPP坐标结果与CGCS 2000坐标仅存在厘米级的差异,能够满足布设海控一级点的精度要求,可为PPP技术用于我国海岛礁大地基准的建立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单点定位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海岛礁 大地基准 历元转换 框架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回归格网改正量模型的大区域坐标转换方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国创 尹彤 +2 位作者 王金月 高严 孙泽宇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2023年第3期185-190,共6页
为了解决我国存量地理信息成果向2000中国大地坐标系(CGCS2000)的整体无缝转换问题,提出一种多元回归格网改正量模型的大区域坐标转换方法:采用格网改正量法建立统一的转换模型,格网节点改正量采用多元回归算法实现,待转点改正量采用双... 为了解决我国存量地理信息成果向2000中国大地坐标系(CGCS2000)的整体无缝转换问题,提出一种多元回归格网改正量模型的大区域坐标转换方法:采用格网改正量法建立统一的转换模型,格网节点改正量采用多元回归算法实现,待转点改正量采用双线性内插法获取,研究整套转换模型及其使用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多元回归模型计算精度较高,且可保证转换结果的唯一性;格网改正量法是大区域转换的统一模型,能够实现大区域的无缝转换;格网转换方法效率高、可实施性强、准确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0中国大地坐标系(cgcs2000) 多元回归 格网改正量 双线性内插 坐标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地勘测量中常用坐标系的转换方法
15
作者 苏长武 王剑 《黄金科学技术》 2011年第5期65-68,共4页
通过介绍地质勘查测量工作中常见的几种坐标系的定义和相互联系,阐述独立坐标系、54北京坐标系、80西安坐标系、WGS84以及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之间的转换方法和实际运用,并且展望了我国大地坐标系的发展趋势,以三维地心坐标系替代二维参... 通过介绍地质勘查测量工作中常见的几种坐标系的定义和相互联系,阐述独立坐标系、54北京坐标系、80西安坐标系、WGS84以及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之间的转换方法和实际运用,并且展望了我国大地坐标系的发展趋势,以三维地心坐标系替代二维参心坐标系,多级网络图取代比例尺地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4北京坐标系 80西安坐标系 WGS84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地勘测量 坐标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