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7篇文章
< 1 2 6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经济赋能林业高质量发展的多元组态路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邹玉友 袁欢 +1 位作者 孔蓝蓝 田国双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5-234,共10页
基于中国30个省份的截面数据,采用NCA与fsQCA相结合的方法,从组态视角探究数字经济赋能林业高质量发展的多元作用路径。结果表明:林业高质量发展是数字基础、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等多维因素协同联动的结果;数字经济赋能林业高质量发... 基于中国30个省份的截面数据,采用NCA与fsQCA相结合的方法,从组态视角探究数字经济赋能林业高质量发展的多元作用路径。结果表明:林业高质量发展是数字基础、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等多维因素协同联动的结果;数字经济赋能林业高质量发展呈现出“数字基础-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联动型、“以数字人才为主导的数字基础”驱动型、“数字基础-产业数字化”均衡型以及“数字基础-数字产业化”推动型等4条路径,数字人才基础是驱动林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数字经济赋能林业高质量发展存在空间差异,其中数字经济各要素协同联动对东部地区林业高质量发展影响突出,数字产业化对中西部地区林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作用显著。据此,建议各地区因地制宜发挥资源禀赋条件,夯实数字基础和数字产业要素投入,推动跨地域合作以实现资源共享,并加大林业数字创新型人才供给助推林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高质量发展 数字经济 组态分析 fsQ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乡村建设赋能特色经济林业增长的效应与机制——基于油茶产业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 被引量:1
2
作者 万璐 梁璐 任祎峻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5-535,共11页
基于2005—2022年中国14个油茶生产省份的面板数据,从产业融合发展视角构建数字乡村建设评价体系,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数字乡村建设对油茶产业增长的直接效应,并通过中介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探究其增长机制及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 基于2005—2022年中国14个油茶生产省份的面板数据,从产业融合发展视角构建数字乡村建设评价体系,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数字乡村建设对油茶产业增长的直接效应,并通过中介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探究其增长机制及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数字乡村建设既能够促进本地区油茶产业增长,又对邻近地区产生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这一促进作用在技术市场发达、农村人力资本水平相对较低、城乡差距较大的地区更为显著,技术和基础设施的提升能够有效弥补教育资源不足,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油茶产业增长。机制分析表明,技术创新、劳动力转移和产业结构升级是促进油茶产业增长的关键路径,同时年降水量、年均温、水土流失治理及病虫害防治对该效应具有调节作用。据此,建议通过培育创新型油茶龙头企业,分类扶持各类产业主体,优化产业链结构与分工协同机制,同时因地制宜推进包括油茶在内的特色经济林业数字化转型,不断提升农户数字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乡村建设 特色经济林业 油茶产业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林业科技研究热点迁移——以《林业科学》2000—2024年刊载论文为例
3
作者 王艳娜 石红青 +1 位作者 张博文 王媛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60-68,共9页
以《林业科学》2000—2024年发文为研究对象,利用文献计量指标和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软件,对期刊文章的研究热点和期刊影响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0—2024年《林业科学》刊文主要的发文机构是东北林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以及中国林... 以《林业科学》2000—2024年发文为研究对象,利用文献计量指标和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软件,对期刊文章的研究热点和期刊影响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0—2024年《林业科学》刊文主要的发文机构是东北林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以及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杉木、马尾松、杨树等是《林业科学》刊文的主要关键词。文献计量分析结果表明,《林业科学》发文热点从早期的“单一树种培育”向“生态系统多功能管理”的机理性、系统性、应用性综合研究迁移。分析《林业科学》2000—2024年期刊文章研究热点与变迁,从而探究我国林业科技研究的热点变化趋势,为打造更高水平林业科技期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科学》 林业科技期刊 学术影响力 影响力分析 林业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木质林产品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4
作者 朱士铭 刘小金 +1 位作者 徐大平 苏宇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2-108,共7页
非木质林产品作为林业发展中的新兴领域,有着巨大的开发价值和利用前景,在促进生态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特殊效用。如今,非木质林产品的重要性逐渐被人们认识,越来越多的公司和企业投身于该类产品的开发利用研究当中... 非木质林产品作为林业发展中的新兴领域,有着巨大的开发价值和利用前景,在促进生态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特殊效用。如今,非木质林产品的重要性逐渐被人们认识,越来越多的公司和企业投身于该类产品的开发利用研究当中。因此,为促进非木质林产品的高质量开发和可持续利用,基于国内外在非木质林产品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对其定义和特点进行了阐述,并依据其应用部位及功能特点,将非木质林产品分为叶片、花、果实、种子、树皮和其他(树脂、树胶、树液;树根、树枝;菌类及附生产品)等6个主要类型,并对各类型产品的开发利用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总结出非木质林产品的发展趋势,即定向规模化、精深加工和价值创新(文化节、体验经济、游憩康养)等3个方向。未来,应重点完善非木质林产品认证分类体系,加大在资源监测和基础设施的投入,综合考虑利用与保护的协调,加强政策对其的扶持力度,以及对民众进行相关知识科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林业 非木质林产品 可持续利用 林业经济 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浙江林特业的林业机械化发展历程与机制研究
5
作者 吴安琪 金攀 +5 位作者 郝向阳 张建 张文福 郑洁锋 石晓燕 韩苏 《浙江林业科技》 2025年第5期107-116,共10页
林业机械化在全球林业生产中已成为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手段。作为林业大国,中国推进林业机械化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浙江省凭借丰富的竹林、油茶林等特色林业资源和强劲的经济发展,在全国林业机械化方面处于领... 林业机械化在全球林业生产中已成为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手段。作为林业大国,中国推进林业机械化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浙江省凭借丰富的竹林、油茶林等特色林业资源和强劲的经济发展,在全国林业机械化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本文系统回顾了浙江省林业机械化的发展历程,归纳总结了营造林、竹产业、花卉苗木、油茶、经济林果等特色产业链各环节的机械化模式,深入剖析制度供给、人才保障、创新协同等机制要素,以期为全国林业机械化发展提供有益的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机械 机械化模式 浙江林业 发展历程 林业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林融合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基于浙江省的实证分析
6
作者 翟郡 陈燕 +2 位作者 曾杰杰 汤灿 孔凡斌 《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23-235,共13页
【目的】检验浙江省11个地级市数字经济与林业产业融合(简称“数林融合”)发展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为我国林业高质量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2015—2022年市级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 【目的】检验浙江省11个地级市数字经济与林业产业融合(简称“数林融合”)发展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为我国林业高质量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2015—2022年市级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林融合发展对浙江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1)基准回归结果表明,数林融合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呈先扩大后缩小的“倒U型”变化趋势,且结果稳健;2)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林融合通过就业和收入效应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3)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林融合在城乡收入差距小、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高和城市规模大的地区作用效果更显著。【结论】2015—2022年浙江省数林融合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呈现先扩大后减小的趋势且存在区域异质性,通过就业效应和收入效应两种路径影响城乡收入差距。因此,浙江省应持续加强政策引导和资源配置,推动数字经济与林业产业深度融合,逐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林业产业 数林融合发展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数字化影响林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理论逻辑与作用机制
7
作者 徐彩瑶 钱一莹 +2 位作者 孔凡斌 柯水发 王浩 《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9-182,共24页
【目的】厘清并剖析乡村数字化影响林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理论逻辑、作用机制与路径,为数字赋能林业高质量发展并推动建设现代林业产业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2012—2020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单元面板数据,构建乡村数字化水平和林... 【目的】厘清并剖析乡村数字化影响林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理论逻辑、作用机制与路径,为数字赋能林业高质量发展并推动建设现代林业产业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2012—2020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单元面板数据,构建乡村数字化水平和林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等实证分析乡村数字化对林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1)基准回归结果表明,乡村数字化对林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乡村数字化水平每提升1个单位,林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增加0.0645个单位,经过工具变量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2)区域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乡村数字化能够显著促进中国东部和西部地区的林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不同林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低林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地区,乡村数字化能够显著促进林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维度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字基础设施和数字产业发展能够显著促进林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数字基础设施的促进作用更大;乡村数字化能够显著促进新型林业劳动者的形成。3)作用机制分析结果表明,乡村数字化通过发挥技术创新突破效应、劳动力资源配置效应、产业升级驱动效应和资源管理提质效应能够促进林业新质生产力发展。4)空间计量模型结果表明,乡村数字化对林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存在显著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结论】2012—2020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单元乡村数字化水平不断提高,对林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产生显著提升作用,且林业科技创新水平、林业人力资本存量、林业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和环境规制强度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乡村数字化促进林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各省级行政单元应坚持持续推进乡村数字化发展,加强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推动数字产业发展,积极鼓励林业技术创新,提升林业人力资本水平,持续推动林业产业结构高级化,优化环境规制并适度提高其强度,以加快提升中国林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数字化 新质生产力 林业产业发展 理论逻辑 路径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的林业高质量发展评估——以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为例
8
作者 黄显乔 李敬烨 +2 位作者 吴家欣 任月 曹玉昆 《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9-223,共15页
【目的】针对林业高质量发展理念、发展理论与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实践的错位,尝试提出一个可观测的概念框架,分析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能否推动重点国有林区林业高质量发展,解决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林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实践问题... 【目的】针对林业高质量发展理念、发展理论与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实践的错位,尝试提出一个可观测的概念框架,分析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能否推动重点国有林区林业高质量发展,解决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林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实践问题。【方法】优化重点国有林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运用ArcGIS、当量因子、Super-SBM模型、Super-Malmquist指数以及变异系数等技术和方法,测算重点国有林区87个森工林业局2003—2020年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这一林业高质量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准。【结果】1)重点国有林区森林生态资产价值流量巨大,主要由森林支持调节服务价值构成,符合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条件。截至2020年,支持调节服务价值量为7283.4亿元,供给服务价值量为460.6亿元,文化服务价值量为377.0亿元;然而,森林生态产品产值整体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2020年减至98.7亿元。2)重点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均值较低,林业高质量发展目标没有完全实现,2003—2020年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均值仅0.39,每年能够达到有效水平的林业局数量低于整域的25%。按区域分,吉林森工集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最高,均值为0.63;大兴安岭森工集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最低,均值为0.32。3)根据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结果发现,2003—2020年重点国有林区全要素生产率均值为1.025,技术进步指数均值为1.042,技术进步引发的创新效应是重点国有林区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增长的主要源泉。4)不同森工集团的效率变异系数先减小后增加,价值实现效率数值差距随着时间发展不断扩大,2009年整体变异系数最小为0.81,2020年最大为1.38。区域发展不协调,相较其他林业局,吉林森工集团下属林业局率先迈进林业高质量发展阶段。【结论】重点国有林区通过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推动科技创新和组织创新作为发展动力,厚植生态资本作为关键要素,贯彻创新、绿色的发展理念,推动林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然而,生态资本产出弹性水平低、区域间发展差距大以及发展成果共享程度低,依然是制约重点国有林区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需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地推动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加以克服。本研究结果可为贯彻“培育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力”的战略导向、因地制宜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可观测的概念框架与实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高质量发展 生态产品 价值实现效率 重点国有林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林业在林业工程中的作用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朱志诚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7期1-4,共4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智慧林业作为林业工程领域的新兴模式,正在逐步改变传统林业的管理和运营模式。智慧林业通过融合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实现对森林资源的精准监测、科学管理和高效利用,为林业工程的可持...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智慧林业作为林业工程领域的新兴模式,正在逐步改变传统林业的管理和运营模式。智慧林业通过融合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实现对森林资源的精准监测、科学管理和高效利用,为林业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该文通过分析智慧林业的当前发展状况,揭示其在林业工程发展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又剖析智慧林业应用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难题,并提出针对性的优化策略,以期为实现林业现代化转型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林业 林业工程 作用 可持续发展 优化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林业科学研究前沿动态与趋势展望——基于国际林业研究组织联盟第二十六届世界大会述评
10
作者 陈玉洁 刘世荣 《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0-145,共6页
国际林业研究组织联盟(IUFRO)是全球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林业科学共同体,通过分析该组织主办的全球性大会的学术交流成果,有助于精准把握世界林业科学研究的前沿热点和发展趋势,为我国林业领域科学家和学术团体制定前瞻性科研项目规... 国际林业研究组织联盟(IUFRO)是全球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林业科学共同体,通过分析该组织主办的全球性大会的学术交流成果,有助于精准把握世界林业科学研究的前沿热点和发展趋势,为我国林业领域科学家和学术团体制定前瞻性科研项目规划和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提供参考。国际林联第二十六届世界大会(IUFRO World Congress 2024)以“迈向2050年的森林与社会”为主题,聚焦森林与可持续社会、增强森林应对干扰压力的韧性和适应性、支撑绿色发展的林业生物经济、森林生物多样性及森林生态系统服务、面向未来的森林这5个议题,举办了437场学术会议,包括1 607个口头学术报告和1 783个海报。基于本次大会学术交流成果,本文分析梳理了当今世界林业科学研究前沿热点与未来发展趋势,包括森林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维持机制、森林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和适应、智慧型森林生态系统管理、基于生态产品的林业生物经济、多维度耦合的森林治理等5个前沿热点。未来世界林业科学研究发展趋势将聚焦在林木分子育种、适应性森林恢复、森林生态系统服务、智慧林业等新兴重点领域,林业科学研究体系将呈现更高水平的多学科交叉、新技术应用、多领域并进、多维度综合。相关研究进展和趋势分析可为从基础研究到政策制定的成果转化提供知识信息和决策参考,为2050年及以后的多功能林业可持续发展、改善人类福祉和林业系统治理提供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科学 全球变化 森林韧性 森林保护修复 智慧林业 林业系统治理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时代下林业发展研究
11
作者 郜文慧 陈竹 +1 位作者 宣云 任杰 《园艺与种苗》 2025年第1期71-75,共5页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林业的数字化转型已是必然趋势。该文以数字经济时代下林业发展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数字经济对林业发展的影响,探讨了数字经济时代下林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模式。研究发现,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林业生产的效率和效...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林业的数字化转型已是必然趋势。该文以数字经济时代下林业发展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数字经济对林业发展的影响,探讨了数字经济时代下林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模式。研究发现,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林业生产的效率和效益,实现智能化管理、精细化经营、科学化决策。安徽省作为林业大省,在数字经济时代下积极布局林业产业发展,通过政策规划引领、数字技术应用、产业转型升级和开展国际合作等措施,推动了林业产业的现代化进程。未来,需要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积极探索林业数字化技术,推动林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林业发展 数字化技术 转型升级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林业背景下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文宁 《林业科技情报》 2025年第2期208-210,共3页
生态林业背景下,林业能否持续发展引起了人们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了促进林业的健康发展、维护生态平衡,国家提出了生态建设目标,需要相关部门共同努力推进林业可持续发展。文章对林业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从健全林业科... 生态林业背景下,林业能否持续发展引起了人们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了促进林业的健康发展、维护生态平衡,国家提出了生态建设目标,需要相关部门共同努力推进林业可持续发展。文章对林业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从健全林业科技创新体制、加强林业管理、加强林业生产经营的监察、切实提升林业的生态服务功能等方面,探讨了生态林业背景下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 林业 可持续发展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赋能林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与效应评价
13
作者 李洪敏 张雨晨 田刚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45-556,共12页
基于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测度新质生产力与林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借助固定效应、中介效应及门槛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新质生产力对林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新质生产力对林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这一结论... 基于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测度新质生产力与林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借助固定效应、中介效应及门槛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新质生产力对林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新质生产力对林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这一结论在经过内生性处理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对于西部、资源富裕型和资源利用型地区,新质生产力对林业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更为显著。中介效应分析发现,新质生产力通过林业产业结构升级、林业产业集聚和林业技术创新间接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且林业产业集聚的中介效应最为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新质生产力对林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基于林业产业结构升级的门槛效应。据此,建议加大技术研发与数字化建设投入,促进林业生产要素转型与产业结构优化,推动跨地域合作交流,因地制宜实施差异化发展策略,以新质生产力赋能林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林业高质量发展 产业集聚 产业结构升级 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业技术融合发展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鸿宇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7期39-42,共4页
在林业可持续发展需求的背景下,林业技术的融合发展有利于林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保护。本文分析了当前林业技术融合发展中需重点关注的环节,并探索其融合发展策略。其融合发展中需重点关注技术更新及普及难度较大、应用成本较高、文化和... 在林业可持续发展需求的背景下,林业技术的融合发展有利于林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保护。本文分析了当前林业技术融合发展中需重点关注的环节,并探索其融合发展策略。其融合发展中需重点关注技术更新及普及难度较大、应用成本较高、文化和知识的传承局限、经济效益略低和气候变化等。基于此,提出通过加强基础培训、进阶培训等系统化技术培训来提升从业人员技术水平,建立知识更新机制,确保新技术有效融入林业实践;提供专项资金或补贴降低设备维护成本,推动分布式应用模式提高设备利用率,充分利用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搭建区域性数据共享平台;启动专项计划建立林业知识数据库,同时将现代林业科技整合融入相关课程体系;发展生态旅游和可持续林产品等绿色经济,推行经济激励措施,以推动林业可持续实践;推广实时数据监测、多样化林业管理,以强化林业适应性管理等策略。本文为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林业 融合发展 生态平衡 资源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天山地区林业生态旅游发展分析
15
作者 周佳瑶 向慧 周兴 《桉树科技》 2025年第2期123-128,共6页
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与统计分析法,系统梳理新疆天山地区林业生态旅游的优劣势,探讨在开发过程中的基础设施、人才储备与生态保护等方面的具体策略。研究发现:(1)天山地区林业生态旅游开发的优势表现在独特的自然景观、丰富... 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与统计分析法,系统梳理新疆天山地区林业生态旅游的优劣势,探讨在开发过程中的基础设施、人才储备与生态保护等方面的具体策略。研究发现:(1)天山地区林业生态旅游开发的优势表现在独特的自然景观、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深厚的民族底蕴文化、国家政策的支持以及旅游市场的需求等方面。(2)当前发展面临巨大挑战,交通、住宿等基础设施无法满足旅游需求增长,产业同质化、协同效应差,高质量旅游人才缺失,部分景区存在过度开发导致生态承载力出现预警问题。(3)结合分析结果提出优化策略,建议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本土培养,外部引进”的人才培育机制、合理保护天山生态旅游资源并分区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林业生态旅游 发展潜力 实施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我国森林可持续经营研究文献计量学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石浩友 宋亚斌 +2 位作者 江腾宇 许立 温坤剑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分析我国森林可持续经营研究的现状和热点,对促进我国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探索与实践,以及推动林业工作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在中国知识基础设施(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工程数据库检索到1047篇关... 分析我国森林可持续经营研究的现状和热点,对促进我国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探索与实践,以及推动林业工作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在中国知识基础设施(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工程数据库检索到1047篇关于我国森林可持续经营研究的中文文献,并以此为分析数据,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通过CiteSpace软件生成关键词共现图谱、关键词聚类表、关键词聚类时间线图谱、突现关键词图谱,以及作者合作网络与作者机构合作网络知识图谱来探究我国森林可持续经营研究的现状、主要内容和热点。结果表明:我国森林可持续经营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森林可持续经营认证、森林资源、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标准与指标体系、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措施与经营模式、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类型、森林可持续经营存在的问题、提高森林生产力与森林可持续经营、森林可持续经营与生态文明等;当前的研究热点是国有林场的森林可持续经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可持续经营 文献计量学 CITESPACE 林业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农架林区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17
作者 祝文睿 黄依群 +6 位作者 李元钧 胡新龙 李娇娇 范一峰 杨林 任泽梅 王明乐 《中国茶叶》 2025年第9期97-102,共6页
神农架林区茶树种植历史悠久,具备良好的茶产业发展基础。近年来林区茶产业在稳步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一系列问题和挑战。文章在对神农架林区茶产业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其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为茶园管理缺乏科学性、茶树野... 神农架林区茶树种植历史悠久,具备良好的茶产业发展基础。近年来林区茶产业在稳步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一系列问题和挑战。文章在对神农架林区茶产业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其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为茶园管理缺乏科学性、茶树野生资源未充分发掘、标准化生产程度低、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综合经济效益低下等,进而提出优化茶园管理、保护利用野生茶树资源、完善生产体系、增加科技投入、延伸产业链条等对策建议,以期为神农架林区茶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农架林区 茶产业 存在问题 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智慧林业系统在国有林场森林防火工作中的重要性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飞 唐俊洪 熊欣 《森林防火》 2025年第3期14-17,共4页
为保障国有林场安全并降低森林火灾风险,借鉴国内先进林场经验,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探讨了智慧林业系统在森林防火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价值。研究发现:该系统在国有林场火情监测、巡护、预警及应急指挥等方面,展现出精... 为保障国有林场安全并降低森林火灾风险,借鉴国内先进林场经验,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探讨了智慧林业系统在森林防火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价值。研究发现:该系统在国有林场火情监测、巡护、预警及应急指挥等方面,展现出精准性与科学性,可快速发现火情、优化资源调配,提升应急响应能力,有效降低火灾发生率、保障林场财产与人身安全。此外,智慧林业系统也是推动国有林场信息化、智能化的重要举措,对国有林场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林业系统 国有林场 森林防火 应用价值 发展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高质量发展视域下农林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玉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7期155-158,共4页
随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深入推进,农林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与研究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需要不断吸收新的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以适应新时代的教育要求。农林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可以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入学习与理解... 随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深入推进,农林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与研究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需要不断吸收新的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以适应新时代的教育要求。农林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可以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入学习与理解,适应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满足农林领域人才培养的特殊需求,从而推动农林院校思政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农林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通过红色文化铸魂、绿色文化培根、黄色文化固本有机融合,从而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将立德树人、绿色发展理念和河南历史文化相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高质量发展 农林院校 思政课 实践教学体系 保障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树造林技术与林业病虫害防治
20
作者 白银霞 《园艺与种苗》 2025年第3期43-45,共3页
在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的背景下,植树造林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对于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效果、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该文针对植树造林技术与林业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展开探讨,分析当前常见的植树造林技术以及应用... 在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的背景下,植树造林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对于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效果、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该文针对植树造林技术与林业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展开探讨,分析当前常见的植树造林技术以及应用这些技术需要注意的重点,而后针对林业病虫害防治方法及优化措施进行研究,以期为林业从业人员的植树造林工作、病虫害防治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树造林 林业病虫害防治 林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