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婴儿Chiari畸形Ⅱ型1例报告
1
作者 胡凤娥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84-286,共3页
目的分析婴儿Chiari畸形Ⅱ型的临床资料,加深儿科医师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确诊为Chiari畸形Ⅱ型患儿的临床、实验室、影像学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儿,男,2个月,因颈部肿物2个月入院。颅脑MRI示小脑扁桃体部分疝入枕骨大孔... 目的分析婴儿Chiari畸形Ⅱ型的临床资料,加深儿科医师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确诊为Chiari畸形Ⅱ型患儿的临床、实验室、影像学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儿,男,2个月,因颈部肿物2个月入院。颅脑MRI示小脑扁桃体部分疝入枕骨大孔。予手术治疗后一直间断发热,不能竖头、独坐,前囟门进行性增大,CT诊断脑积水。结论 Chiari畸形Ⅱ型会导致神经功能异常,预后差,病死率高;早期诊断,积极手术,可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ari畸形ⅱ型 脑干症状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iari畸形Ⅰ型合并脊髓空洞症后颅窝减压术后影响脊髓空洞早期转归的影像学因素
2
作者 乔丹 杨军 韩芸峰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42-349,365,共9页
目的:探究Chiari畸形Ⅰ型(Chiari malformation typeⅠ,CMⅠ)合并脊髓空洞症(syringomyelia,SM)患者行后颅窝减压术(posterior fossa decompression,PFD)后影响脊髓空洞早期转归的影像学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22年11月北京... 目的:探究Chiari畸形Ⅰ型(Chiari malformation typeⅠ,CMⅠ)合并脊髓空洞症(syringomyelia,SM)患者行后颅窝减压术(posterior fossa decompression,PFD)后影响脊髓空洞早期转归的影像学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22年11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0例CMⅠ合并SM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8例,女42例;年龄48.8±9.1岁(27~65岁)。所有患者均行PFD治疗。在术前颈椎MRI及X线片上测量空洞最大前后径、空洞最大横径、脊髓前后径、延髓脑桥沟纵距、第四脑室顶点纵距、小脑扁桃体下端纵距、McRae线长度、斜坡长度、斜坡椎管角、C0-C2 Cobb角、C2-C7 Cobb角及颈椎矢状面轴向距离等参数,并计算空洞/脊髓最大比值及空洞最大截面积,通过术后1个月内颈椎MRI测量空洞最大前后径并计算其变化率,根据空洞最大前后径变化率反映的空洞转归情况进行分组,变化率≥20%者纳入改善组;变化率<20%者纳入未改善组,比较两组间影像学结果。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空洞转归的影响因素。结果:随访12.2±7.1d(5~31d),PFD术后空洞改善24例(改善组),未改善36例(未改善组),两组患者年龄与性别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出现发热2例,短暂性枕部疼痛2例,脑脊液漏4例,切口愈合不良1例,并发症的发生比例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改善组术前的斜坡椎管角和颈椎矢状面轴向距离(153.47°±9.99°,22.10±11.10mm)均显著大于未改善组(147.98°±9.55°,15.83±9.00mm)(P<0.05),术前空洞最大横径(8.34±3.20mm)显著性小于未改善组(10.36±3.71mm,P<0.05),其余术前影像学参数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空洞最大横径长度是空洞缩小的危险因素(OR=1.281,95%CI 1.042~1.576,P<0.05),术前颈椎矢状面轴向距离长度是空洞缩小的保护因素(OR=0.916,95%CI 0.853~0.984,P<0.05)。结论:对于Chiari畸形Ⅰ型合并脊髓空洞症患者,术前空洞最大横径与颈椎矢状面轴向距离是术后早期空洞转归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ari畸形 脊髓空洞症 后颅窝减压术 转归 影像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枕骨大孔减压伴硬膜外层切开术在治疗Chiari畸形Ⅰ型中的应用 被引量:8
3
作者 马维宁 李春 +1 位作者 张明杰 李少一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30-633,共4页
目的通过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确诊为Chiari畸形的患者,以改善枕大孔区脑脊液循环为目的,采用枕骨大孔减压伴硬膜外层切开的手术方法治疗,随访观察分析手术前后患者临床表现的改善程度,脊髓空洞大小的变化,及其与临床症状改善的相关性... 目的通过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确诊为Chiari畸形的患者,以改善枕大孔区脑脊液循环为目的,采用枕骨大孔减压伴硬膜外层切开的手术方法治疗,随访观察分析手术前后患者临床表现的改善程度,脊髓空洞大小的变化,及其与临床症状改善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整理行枕骨大孔减压伴硬膜外层切开术治疗的45名Chiari畸形I型患者的临床症状资料以及MRI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2组,Ⅰ组为不伴有脊髓空洞的Chiari畸形Ⅰ型患者17例,Ⅱ组为伴有脊髓空洞的患者28例,对比手术前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以及手术前后MRI的变化。结果Ⅰ组患者术后主要临床症状获得明显的缓解,术后均未再次出现临床症状,行MRI复查示小脑扁桃体位置上升,枕大池深度扩大,未出现脊髓空洞。而Ⅱ组的28例患者中尽管脊髓空洞的大小有不同程度的缩小甚至消失,但由于脊髓空洞导致的常见症状如肢体麻木、疼痛,感觉缺失虽有不同程度的缓解,而像肌肉萎缩,括约肌功能障碍等临床症状几乎无明显改善。结论枕骨大孔减压伴硬膜外层切除术治疗Chiari畸形Ⅰ型患者有较好疗效;对于Ⅰ组的患者,枕骨大孔减压伴硬膜外层切开术不仅能够使患者得到较高的临床症状缓解率,针对此组患者早期手术极有可能降低脊髓空洞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ari畸形 脊髓空洞 枕骨大孔减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镜下改良后颅窝减压术治疗Chiari畸形Ⅰ型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冒平 王乙锠 +5 位作者 李奇 宋千 王宁 廉民学 鲍刚 何百祥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08-611,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改良后颅窝减压术治疗Chiari畸形Ⅰ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3例Chiari畸形Ⅰ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8例行神经内镜下改良后颅窝减压术(观察组)...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改良后颅窝减压术治疗Chiari畸形Ⅰ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3例Chiari畸形Ⅰ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8例行神经内镜下改良后颅窝减压术(观察组),35例行后颅窝减压硬膜成形术(对照组)。对比两组术后Tator分级、脊髓空洞改善及并发症的发生,评估术后疗效。结果63例患者手术顺利,无死亡等严重并发症。其中,观察组术后有效率为78.6%,对照组为5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脊髓空洞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镜下改良后颅窝减压术治疗Chiari畸形Ⅰ型安全、有效,术中硬膜水密缝合加硬膜肌肉悬吊有利于减少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ari畸形 后颅窝减压 神经内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iariⅠ型畸形发病机理探讨 被引量:3
5
作者 沈光建 邹咏文 许民辉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46-148,共3页
目的 :探讨ChiariⅠ型畸形的发病机理。方法 :回顾总结 2 3例ChiariⅠ型畸形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 ,以16例正常人的MRI为对照 ,测量后颅凹的形态 ,结合临床 ,分析ChiariⅠ型畸形发生的可能机制。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ChiariⅠ型畸形患者... 目的 :探讨ChiariⅠ型畸形的发病机理。方法 :回顾总结 2 3例ChiariⅠ型畸形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 ,以16例正常人的MRI为对照 ,测量后颅凹的形态 ,结合临床 ,分析ChiariⅠ型畸形发生的可能机制。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ChiariⅠ型畸形患者的中轴骨结构、后颅凹及其内脑脊液容积显著改变。脊髓空洞和临床症状的发生与后颅凹形态改变显著相关。枕骨大孔区减压术治疗ChiariⅠ型畸形有较好效果。结论 :ChiariⅠ型畸形与中轴旁中胚层发育异常有关。脊髓空洞和临床症状的发生源于后颅凹的结构异常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ari 畸形 MRI 测量 发病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iariⅠ型畸形的MRI表现及其手术治疗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文治 李牧 +1 位作者 王守伦 井金洪 《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02年第2期87-89,共3页
目的 探讨Chiari Ⅰ型畸形的MRI分型及治疗方法。方法 23例Chiari Ⅰ型畸形患E,21例有颈神经根症状,16例表现为中央管周围损害症状,另有8例分别存在小脑及颅神经损害症状。MR检查显示,单纯小脑扁桃体下疝(B型)7例(30.43%),小脑扁桃体... 目的 探讨Chiari Ⅰ型畸形的MRI分型及治疗方法。方法 23例Chiari Ⅰ型畸形患E,21例有颈神经根症状,16例表现为中央管周围损害症状,另有8例分别存在小脑及颅神经损害症状。MR检查显示,单纯小脑扁桃体下疝(B型)7例(30.43%),小脑扁桃体下疝合并脊髓空洞症(A型)16例(69.57%)。根据MRI所显示病变部位,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其中11例行后颅窝减压术,7例行后颅窝减压井小脑扁桃体切除术,5例行后颅窝减压并脊髓空洞切开引流术。结果 手术后18例患者(78.26%)症状改善,5例(21.74%)与手术前比较无明显变化。对16例伴脊髓空洞症患者中的13例进行随访,其中3例空洞消失,7例空洞显著缩小,3例空洞较手术前缩小50%。结论 手术治疗可使延髓、颈髓充分减压,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并对脊髓空洞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诺德基阿里畸形 磁共振成像 脊髓空洞症 神经外科手术 治疗 先天性小脑扁桃体下疝综合征 chiari I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枕大池重建术治疗ChiariⅠ型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
7
作者 陈军 李爱民 +5 位作者 吴海滨 颜士卫 施辉 王富元 孙维晔 江伟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3期276-277,280,共3页
目的 探讨枕大池重建术治疗合并脊髓空洞症的Chiari Ⅰ型畸形操作要点.方法 枕下正中入路,用咬骨钳咬开下项线至枕大孔后缘及寰椎后弓,'Y'形切开硬脑脊膜和蛛网膜.显微镜下对下疝小脑扁桃体弱电流电凝或软脑膜下切除,开放正中... 目的 探讨枕大池重建术治疗合并脊髓空洞症的Chiari Ⅰ型畸形操作要点.方法 枕下正中入路,用咬骨钳咬开下项线至枕大孔后缘及寰椎后弓,'Y'形切开硬脑脊膜和蛛网膜.显微镜下对下疝小脑扁桃体弱电流电凝或软脑膜下切除,开放正中孔直至第四脑室底,打通两侧小脑延髓外侧池,切开脊髓中央管口假膜,修补硬脑脊膜及蛛网膜,重建枕大池.结果 36例手术均成功,术中发现30例有脊髓中央管口假膜.术后随访3个月~5年,感觉及肌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MRI复查6例脊髓空洞症消失,30例缩小.结论 后颅凹减压、显微镜下开放第四脑室正中孔与两侧小脑延髓外侧池相通、开通脊髓中央管口,是手术治疗Chiari Ⅰ型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的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ari畸形 脊髓空洞症 假膜 小脑扁桃体 枕大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iari Ⅰ型畸形MRI诊断(附9例报告)
8
作者 江魁明 肖新兰 邱运荣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1995年第4期250-251,共2页
ChiariⅠ型畸形MRI诊断(附9例报告)江魁明,肖新兰,邱运荣Chiari畸形是一种先天性小脑扁桃体延髓联合畸形,又称Arnold-Chiari畸形。传统放射学检查主要依靠碘水椎管造影及脑池造影,检出甚少。MRI... ChiariⅠ型畸形MRI诊断(附9例报告)江魁明,肖新兰,邱运荣Chiari畸形是一种先天性小脑扁桃体延髓联合畸形,又称Arnold-Chiari畸形。传统放射学检查主要依靠碘水椎管造影及脑池造影,检出甚少。MRI大大提高了该病的检出率。综合本院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诊断 小脑扁桃体延髓联合畸形 chiari畸形 chiari畸形 放射学检查 1992年 脑池造影 先天性 检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脑扁桃体软膜下切除术与硬膜扩大修补术治疗ChiariⅠ型畸形并脊髓空洞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9
作者 贾崇 李红伟 +4 位作者 吴俊儒 董阳 王浩 高坤 杨波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13-1018,共6页
目的 :观察小脑扁桃体软膜下切除术与硬膜扩大修补术治疗ChiariⅠ型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的手术效果及预后,为临床治疗提供决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2016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5例ChiariⅠ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4例,女81例;年龄... 目的 :观察小脑扁桃体软膜下切除术与硬膜扩大修补术治疗ChiariⅠ型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的手术效果及预后,为临床治疗提供决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2016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5例ChiariⅠ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4例,女81例;年龄16~60岁(42.3±11.3岁)。患者有脊髓空洞症表现49例次,枕大孔区神经刺激症状58例次,延颈髓受压症状9例次,后组颅神经及小脑功能障碍25例次,高颅压症状24例次。脊髓空洞26例累及颈段,85例累及胸段,4例累及腰段,3例合并有脑积水,2例合并有胸段脊柱侧凸。其中78例采用后颅窝减压+下疝的小脑扁桃体切除+四脑室流出道的膜性结构切除术(A组),37例采用枕骨大孔区减压+硬脑膜成形术(B组)。记录患者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前、术后6个月影像学特征,Klekamp神经评分,临床症状变化情况。结果:A组手术时间为159.32±40.06min,高于B组(134.10±30.76min)(P<0.05);术后A、B组分别有11例、8例发热,3例、1例皮下积液,3例、2例切口感染,A组术后头晕头痛发生率(25.6%,20/78)高于B组(8.1%,3/37)(P<0.05),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疼痛、感觉障碍、共济失调、运动障碍的Klekamp神经评分较前有改善(P<0.05);术后A组症状改善69例(88.4%),B组31例(83.8%);两组神经评分改变、临床表现改善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空洞闭合或缩小例数分别为54例、29例,无变化例数分别为22例、7例,扩大例数为2例、1例,两组术后空洞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脑扁桃体软膜下切除术治疗ChiariⅠ型畸形并脊髓空洞手术效果与硬膜扩大修补术无明显差异,但手术时间长,术后头晕头痛发生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扁桃体下疝切除术 chiari畸形 脊髓空洞症 后颅窝减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iari畸形的解剖学特点与分型 被引量:14
10
作者 韩诗远 李永宁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72-378,共7页
Chiari畸形(Chiari malformation,CM)又名先天性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或者阿基氏畸形,是一系列异质性很高的解剖异常。除后脑(hindbrain,主要指延髓、脑桥及小脑)下疝外,Chiari畸形还同时包括多种颅脑及脊柱畸形。1883年,英国解剖学家Joh... Chiari畸形(Chiari malformation,CM)又名先天性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或者阿基氏畸形,是一系列异质性很高的解剖异常。除后脑(hindbrain,主要指延髓、脑桥及小脑)下疝外,Chiari畸形还同时包括多种颅脑及脊柱畸形。1883年,英国解剖学家John Cleland首次在文献中描述了此类畸形。1891~1895年,奥地利病理学家Hans Chiari首次系统地将此类畸形分为四型,即目前的传统分型:Ⅰ、Ⅱ、Ⅲ和Ⅳ型。近年来,随着诊断工具的发展以及对Chiari畸形认识的深入,许多文献报道了临床描述不符合传统分型的Chiari分型。在此基础上,Chiari畸形延伸出一些更细致的分型:Chiari畸形0型、1.5型和3.5型;同时,由于其中某些罕见的分型并不为临床工作者所熟知,对Chiari畸形的认识至今仍存在许多错误。目前国内尚缺少描述Chiari畸形解剖学特点的文献,而其准确分型关系到患者的治疗原则及预后,甚至影响基因研究的准确性。笔者旨在阐述这类畸形的准确分型,以便理解其中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ari畸形 解剖学特点 解剖学家 病理学家 脊柱畸形 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 传统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脑扁桃体切除术与后颅窝减压及硬膜重建术治疗ChiariⅠ型畸形临床疗效对比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忠容 沈照立 +2 位作者 薛飞 秦家骏 陈先震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486-1490,共5页
目的:比较小脑扁桃体下疝切除术与后颅窝减压及硬膜重建术治疗ChiariⅠ型畸形的手术效果及预后,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7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35例ChiariⅠ型畸形患者的临... 目的:比较小脑扁桃体下疝切除术与后颅窝减压及硬膜重建术治疗ChiariⅠ型畸形的手术效果及预后,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7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35例ChiariⅠ型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9例小脑扁桃体下疝切除术患者为观察组,66例后颅窝减压及硬脑膜重建术患者为对照组,记录两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资料等。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事件率低于对照组(4.3%vs. 18.2%,P <0.05);观察组症状改善率(87.0%)及脊髓空洞改善率(94.4%)优于对照组的症状改善率(66.7%)及脊髓空洞改善率(81.2%,P <0.05)。结论:小脑扁桃体切除术治疗ChiariⅠ型畸形症状改善率优于硬膜扩大修补术,且术后不良反应率、住院时长低于硬膜扩大修补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扁桃体下疝切除术 chiari畸形 后颅窝减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rankel Ⅱ型功能矫治器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赵丹 王秀蓉 王佛汉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1995年第3期172-174,共3页
作者对8例处于生长发育快速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应用FrankelⅡ型功能矫治器矫治,取得良好的矫治效果。作者认为,明显改善覆盖是该矫治器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的一个独特优势。
关键词 错HE畸形 功能矫治器 Frankel 覆H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ingⅡ型特发性脊柱侧凸融合节段的选择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270-271,共2页
随着骨科矫形器械的发展,脊柱侧凸三维畸形通过手术一次性获得矫正成为可能。但在保证良好矫形的同时,如何实现更短节段的固定融合,以保留更多的脊柱活动功能,仍是目前存在的问题。这除关系到前、后路手术的选择外,融合节段的选择,特别... 随着骨科矫形器械的发展,脊柱侧凸三维畸形通过手术一次性获得矫正成为可能。但在保证良好矫形的同时,如何实现更短节段的固定融合,以保留更多的脊柱活动功能,仍是目前存在的问题。这除关系到前、后路手术的选择外,融合节段的选择,特别是对KingⅡ型脊柱侧凸患者融合节段的选择尚存在不同认识。本期邀请了部分专家对此进行讨论,以期对读者有所启迪与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ng-特发性脊柱侧凸 融合节段 手术治疗 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Ⅱ型呼衰下直肠癌根治术麻醉一例
14
作者 陈强 葛衡江 刘怀琼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43-143,共1页
关键词 直肠癌根治术 胸椎 呼衰 后凸畸形 患者 麻醉 查体 不明原因 双下肢水肿 心前区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KingⅡ型特发性脊柱侧凸选择性融合的认识
15
作者 海涌 陈志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267-268,共2页
随着骨科矫形器械的发展,脊柱侧凸三维畸形通过手术一次性获得矫正成为可能。但在保证良好矫形的同时,如何实现更短节段的固定融合,以保留更多的脊柱活动功能,仍是目前存在的问题。这除关系到前、后路手术的选择外,融合节段的选择,特别... 随着骨科矫形器械的发展,脊柱侧凸三维畸形通过手术一次性获得矫正成为可能。但在保证良好矫形的同时,如何实现更短节段的固定融合,以保留更多的脊柱活动功能,仍是目前存在的问题。这除关系到前、后路手术的选择外,融合节段的选择,特别是对KingⅡ型脊柱侧凸患者融合节段的选择尚存在不同认识。本期邀请了部分专家对此进行讨论,以期对读者有所启迪与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ng-特发性脊柱侧凸 选择性融合 手术治疗 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尖牙Ⅱ型牙中牙1例
16
作者 徐鑫 张耀国 姚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5期429-429,共1页
病例介绍:患者。女性.13岁,左上尖牙自发痛3日就诊。检查:23已完全萌出建[牙合],牙冠舌侧窝纵形裂沟深陷,牙冠色泽正常,无异常松动。叩诊(+).探诊(+),冷热刺激痛.刺激去除十余秒后疼痛有所缓解.唇腭侧牙龈色泽正常。 ... 病例介绍:患者。女性.13岁,左上尖牙自发痛3日就诊。检查:23已完全萌出建[牙合],牙冠舌侧窝纵形裂沟深陷,牙冠色泽正常,无异常松动。叩诊(+).探诊(+),冷热刺激痛.刺激去除十余秒后疼痛有所缓解.唇腭侧牙龈色泽正常。 X线片显示:23为牙中牙发育畸形。舌侧窝向髓腔陷人较深,显示出高起的趾状舌尖,位于牙齿中央低密度的腔隙中,形似一小牙被包于牙髓中。主根管宽大通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中牙 上颌尖牙 牙龈色泽 冷热刺激痛 左上尖牙 发育畸形 自发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前伸对成年大鼠髁突软骨Ⅹ型胶原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威 焦雪雯 刘月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1-184,共4页
目的:建立年轻成年大鼠下颌前伸动物模型,以X型胶原为检测指标,观察髁突软骨内成骨及其与下颌前伸持续时间的关系。方法:9周龄雌性大鼠75只,分为3组,其中2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实验组动物戴用统一规格自制的咬合前导矫治器,分别戴... 目的:建立年轻成年大鼠下颌前伸动物模型,以X型胶原为检测指标,观察髁突软骨内成骨及其与下颌前伸持续时间的关系。方法:9周龄雌性大鼠75只,分为3组,其中2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实验组动物戴用统一规格自制的咬合前导矫治器,分别戴用12h和24h。3组动物分别在实验后3、7、14、21、30d处死后取双侧髁突组织,使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方法从蛋白水平和基因水平检测髁突软骨组织切片中X型胶原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24h实验组X型胶原表达量在21d时最高,且高于其他实验组;而12h实验组峰值出现在30d。原位杂交结果与免疫组化结果基本吻合。结论:功能矫治下颌前伸均能诱导年轻成年大鼠髁突软骨发生改建,但与12h间歇性加力方式相比,24h持续加力方式作用效果明显,且见效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类错[牙合]畸形 下颌前伸 髁突软骨 功能矫治器 X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庭导水管扩大患儿影像与听力结果分析
18
作者 杨亚利 黄丽辉 +1 位作者 程晓华 刘莎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35-539,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前庭导水管扩大患儿的耳部影像表现及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及听力测试结果,探讨单纯前庭导水管扩大及合并其他内耳畸形的患儿的新生儿听力筛查通过率及听力损失程度是否有差异。方法2009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 目的回顾性分析前庭导水管扩大患儿的耳部影像表现及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及听力测试结果,探讨单纯前庭导水管扩大及合并其他内耳畸形的患儿的新生儿听力筛查通过率及听力损失程度是否有差异。方法2009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儿童听力诊断中心就诊,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显示有前庭导水管扩大伴或不伴其他内耳畸形的患儿92例(182耳),入组者均接受过新生儿听力筛查。收集患儿新生儿听力筛查、听力学测试结果及耳部影像学资料。根据影像学表现分为3组:A组为单纯前庭导水管扩大;B组为Mondini畸形伴前庭导水管扩大及前庭池扩大即不完全分隔Ⅱ型(incomplete partition typeⅡ,IP-Ⅱ);C组为前庭导水管扩大伴前庭池扩大或半规管畸形。采用卡方检验对比组间的新生儿听力筛查通过率;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对比组间听力损失程度。结果92例患儿首次就诊年龄为1.5~65个月,其中男性47例(51.1%)、女性45例(48.9%)。182耳中,A组占40.11%(73/182)、B组占26.37%(48/182)、C组占33.52%(61/182),B+C组约占59.89%。3组新生儿听力筛查通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22,P=0.571);伴与不伴Mondini畸形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01,P=0.526)。3组听力损失程度及伴与不伴Mondini畸形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庭导水管扩大合并其他内耳畸形约占60%;无论前庭导水管扩大伴与不伴其他内耳畸形,新生儿听力筛查通过率及听力损失程度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前庭导水管扩大所致的迟发性听力损失与伴随的其他畸形类型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导水管扩大 新生儿听力筛查 MONDINI畸形 听力损失程度 不完全分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