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学修饰GOD传感器 被引量:2
1
作者 朱业湘 黄海潮 +2 位作者 何亮 博敏恭 任恕 《传感器技术》 CSCD 1997年第1期25-29,共5页
利用电化学修饰GOD工作电极及Ag/AgCl参考电极组装成了检测葡萄糖的GOD传感器.在0.7V的极化电位下,孩传感器对葡萄糖的响应电流小于1μA时,此电流与葡萄糖浓度成正比.传感器线性范围2.0×10-5至1.3×10-3mol/L,响应时... 利用电化学修饰GOD工作电极及Ag/AgCl参考电极组装成了检测葡萄糖的GOD传感器.在0.7V的极化电位下,孩传感器对葡萄糖的响应电流小于1μA时,此电流与葡萄糖浓度成正比.传感器线性范围2.0×10-5至1.3×10-3mol/L,响应时间10s,稳定工作寿命150次,测量变异系数为2.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修饰 葡萄糖 氧化酶 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普鲁士蓝(PB)膜修饰铂电极的葡萄糖传感器的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王荣 郭晓明 +1 位作者 吴霞琴 章宗穰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80-383,F002,共5页
在制备PB膜修饰铂盘电极的基础上 ,利用修饰电极对过氧化氢的电催化还原特性 ,制得了性能优良的葡萄糖传感器。作者系统地考察了有关修饰膜制备和测试实验条件对传感器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传感器的最佳工作电位是 0 .0 5V ,测试溶液的... 在制备PB膜修饰铂盘电极的基础上 ,利用修饰电极对过氧化氢的电催化还原特性 ,制得了性能优良的葡萄糖传感器。作者系统地考察了有关修饰膜制备和测试实验条件对传感器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传感器的最佳工作电位是 0 .0 5V ,测试溶液的最适pH值为 6 .5。在选定的工作条件下 ,传感器的检测灵敏度为 80nA mmol·L- 1 ,线性范围为 0 .1~ 5mmol·L- 1 ,响应时间为 1.5min ,寿命在 1个月以上 ,表观米氏常数为 2 1mmol·L- 1 。本方法制得的传感器能有效消除抗坏血酸、尿酸的干扰 ,有望用于血液中葡萄糖的直接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鲁士蓝 膜修饰电极 电催化 葡萄糖传感器 铂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和铂电极的葡萄糖氧化酶电极的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于洋 赵林 +1 位作者 闫博 谭欣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58-261,共4页
在制备由聚乙烯醇和二氧化硅溶胶凝胶掺杂而成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基础上,将葡萄糖氧化酶用此杂化材料包埋固定在铂盘电极上,利用修饰电极对过氧化氢的电催化还原特性,制得了高性能的安培型葡萄糖氧化酶电极.此酶电极可以在0.05V(vsS... 在制备由聚乙烯醇和二氧化硅溶胶凝胶掺杂而成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基础上,将葡萄糖氧化酶用此杂化材料包埋固定在铂盘电极上,利用修饰电极对过氧化氢的电催化还原特性,制得了高性能的安培型葡萄糖氧化酶电极.此酶电极可以在0.05V(vsSCE)下对葡萄糖进行测定,有效地消除了抗坏血酸和尿素的干扰.最适pH值为7.0,载酶量为6%.在选定的工作条件下,此酶电极的灵敏度和线性范围分别为211nA/mmol.L-1和0.1~4.0mmol.L-1,平均响应时间为2.8s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传感器 修饰电极 溶胶-凝胶 聚乙烯醇 杂化材料 铂盘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粒状氧化铜化学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对葡萄糖的检测 被引量:7
4
作者 邓敏 江奇 +3 位作者 段志虹 刘青青 蒋理 卢晓英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2-158,共7页
采用水热合成法与原位分解法相结合,在不使用软模板和强碱条件下制备得到了米粒状氧化铜(CuO)。将得到的CuO材料与Nafion溶液混合,制作成化学修饰电极(CME),开展葡萄糖的无酶检测。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别对所... 采用水热合成法与原位分解法相结合,在不使用软模板和强碱条件下制备得到了米粒状氧化铜(CuO)。将得到的CuO材料与Nafion溶液混合,制作成化学修饰电极(CME),开展葡萄糖的无酶检测。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别对所制备的材料和电极的结构、形貌进行表征、分析。采用线性扫描伏安法、循环伏安法、安培响应和交流阻抗技术对所制备电极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CuO形貌在微观下酷似米粒,长度为0.5~1.0μm,直径为250~320 nm。当CuO修饰量为0.35 mg (电极表面积为0.22 cm2)时,修饰电极对葡萄糖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检测性能。在0.0357~2.361 mmol/L浓度范围内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方程为:Ipa(mA)=?0.00187+0.05239c (mmol/L), R2=0.998。检出限为0.0647μmol/L,灵敏度为950.36μA·L/(mmol·cm2),且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粒状CuO 化学修饰电极 葡萄糖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茂铁及其衍生物作为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5
作者 阚显文 邓湘辉 +1 位作者 张文芝 方宾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4期478-482,共5页
本文对近二十年来国内外对二茂铁及其衍生物作为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进展做了较全面的综述。主要讨论了二茂铁及其衍生物修饰电极的制备、表征,介绍了二茂铁及其衍生物作为电化学传感器的应用情况,并探讨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二茂铁 二茂铁衍生物 电化学传感器 化学修饰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溶胶-凝胶技术结合多壁纳米碳管化学修饰电极的方法制备高灵敏葡萄糖生物传感器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黄加栋 宋昭 +4 位作者 杨钰 吴宝艳 史海滨 长哲郎 陈强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92-496,共5页
基于多壁纳米碳管修饰铂电极与二氧化硅溶胶-凝胶(sol-gel)固定化酶相结合的技术制备了葡萄糖氧化酶传感器,充分利用了溶胶-凝胶固定化酶稳定的优点和纳米碳管的高灵敏电催化作用,优化了该酶传感器的制备过程,提高了传感器的电流响应... 基于多壁纳米碳管修饰铂电极与二氧化硅溶胶-凝胶(sol-gel)固定化酶相结合的技术制备了葡萄糖氧化酶传感器,充分利用了溶胶-凝胶固定化酶稳定的优点和纳米碳管的高灵敏电催化作用,优化了该酶传感器的制备过程,提高了传感器的电流响应和反应线性.结果表明,sol-gel构建的优化条件是:H2O:TEOS为2.5~3.5,TritonX-100浓度为5%,pH值为5.5.在本实验条件下,多壁纳米碳管的最适固定量为5μl(0.25g/L),溶胶-凝胶与酶的优化体积比为3:2.工作电位+0.55V、pH 6.5、25℃为制备传感器的最适工作条件.该传感器对葡萄糖在0.5~6 mmol/L呈线性响应,响应时间为20 s,检出限为0.05mmol/L,45天时的响应值仍保持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 多壁纳米碳管 化学修饰电极 葡萄糖氧化酶 电流型生物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3-二茂铁乙酰胺基)丙基吡咯聚合物修饰的葡萄糖电极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田承云 陈静 张黎 《电化学》 CAS CSCD 1998年第4期418-422,共5页
于铂电极上修饰一层N(3二茂铁乙酰胺基)丙基吡咯聚合物膜,应用循环伏安法对聚合物的电化学性能进行研究,发现N位取代吡咯聚合物的电活性大大降低;聚合物中的二茂铁基团氧化还原性能稳定,制成酶电极后,在+0.2V对葡... 于铂电极上修饰一层N(3二茂铁乙酰胺基)丙基吡咯聚合物膜,应用循环伏安法对聚合物的电化学性能进行研究,发现N位取代吡咯聚合物的电活性大大降低;聚合物中的二茂铁基团氧化还原性能稳定,制成酶电极后,在+0.2V对葡萄糖有一明显的催化峰,而对抗坏血酸、尿酸则几乎没有响应.该葡萄糖电极性能稳定,连续工作十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氧化酶 固定化 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 被引量:2
8
作者 赵常志 宋元宁 赵国良 《传感器技术》 CSCD 2000年第1期5-6,4,共3页
介绍了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由于使用光纤、发光活性试剂固化和电极覆膜技术既保持了电致发光分析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操作简便的特点 ,又提高了分子识别能力且实现了仪器的小型化和实用化。在生化分析、药物检测、免疫分析等方面有广... 介绍了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由于使用光纤、发光活性试剂固化和电极覆膜技术既保持了电致发光分析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操作简便的特点 ,又提高了分子识别能力且实现了仪器的小型化和实用化。在生化分析、药物检测、免疫分析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致化学发光 化学传感器 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中杂原子对镉离子检测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金鑫 李惠惠 鲁理平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701-1705,共5页
本文基于氧化石墨烯(GO)、电化学还原氧化石墨烯(ERGO)和氮掺杂石墨烯(NG)三种石墨烯材料修饰的电极制备了镉离子(Cd^(2+))电化学传感器。利用循环伏安法和差分脉冲伏安法分析检测Cd^(2+),系统的比较了不同石墨烯材料修饰电极的电化学... 本文基于氧化石墨烯(GO)、电化学还原氧化石墨烯(ERGO)和氮掺杂石墨烯(NG)三种石墨烯材料修饰的电极制备了镉离子(Cd^(2+))电化学传感器。利用循环伏安法和差分脉冲伏安法分析检测Cd^(2+),系统的比较了不同石墨烯材料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性质及检测效果。结果表明GO修饰的传感器在灵敏度、检测限和可重复性方面优于ERGO和NG,说明了石墨烯上含氧基团的存在提高了Cd^(2+)检测的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电化学传感器 化学修饰电极 镉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负载氢氧化镍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应用
10
作者 金君 于浩 +3 位作者 王飞 宋诗稳 刘珍叶 齐广才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5-39,共5页
采用表面滴涂结合循环伏安法制备了碳纳米管负载氢氧化镍修饰电极(Ni(OH)2/MWNT/CCE)。研究了该修饰电极对葡萄糖的电催化氧化性能。结果表明,该修饰电极对葡萄糖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氧化活性。在优化条件下,安培法检测葡萄糖的线性范围为2... 采用表面滴涂结合循环伏安法制备了碳纳米管负载氢氧化镍修饰电极(Ni(OH)2/MWNT/CCE)。研究了该修饰电极对葡萄糖的电催化氧化性能。结果表明,该修饰电极对葡萄糖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氧化活性。在优化条件下,安培法检测葡萄糖的线性范围为2.0×10-7~5.7×10-4 mol.L-1(r=0.999 9,s=2 786.5μA.(mmol.L-1)-1.cm-2)和5.7×10-4~2.7×10-3 mol.L-1(r=0.999 1,s=2 005.2μA.(mmol.L-1)-1.cm-2),检出限(3sb)为8.0×10-8 mol.L-1。该法已成功用于血清中葡萄糖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化镍 碳纳米管 化学修饰电极 葡萄糖 电催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在亚硝基五氰合铁酸铁修饰碳糊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11
作者 刘素芹 戴高鹏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1-94,共4页
采用亚硝基五氰合铁酸铁(FePCNF)粉末与碳粉质量比为2∶3混合,制备了FePCNF修饰碳糊电极。研究了FePCNF修饰碳糊电极在KNO3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和扫速、pH值及不同支持电解质的影响。该电极可用于催化氧化检测葡萄糖。实验表明:FePCNF修... 采用亚硝基五氰合铁酸铁(FePCNF)粉末与碳粉质量比为2∶3混合,制备了FePCNF修饰碳糊电极。研究了FePCNF修饰碳糊电极在KNO3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和扫速、pH值及不同支持电解质的影响。该电极可用于催化氧化检测葡萄糖。实验表明:FePCNF修饰碳糊电极在0.5mol/L KNO3溶液中有一对灵敏的氧化还原峰,峰电流与扫速呈线性关系。氧化峰电流与葡萄糖的浓度在2.0×10-6~2.4×10-5 mol/L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34),检出限为6.3×10-7 mol/L。该电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现性,适合于微量葡萄糖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修饰碳糊电极 亚硝基五氰合铁酸铁 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浓度及序列检测的电化学传感器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叶永康 鞠熀先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94-496,共3页
综述近期本课题组有关DNA在化学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识别和检测方面的工作。
关键词 DNA 浓度 序列检测 电化学传感器 化学修饰电极 电化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微电极葡萄糖传感器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敬伟 边超 +2 位作者 韩泾鸿 夏善红 陈绍凤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396-397,411,共3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微电极葡萄糖传感器。以与IC兼容的硅作为基底材料,利用MEMS加工工艺,采用硅腐蚀及SU8微反应池方法制成了新型微电极传感器。与传统的电流型传感器相比,该传感器有较小的敏感面积(1mm×1mm),较低的检测下限(1×...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微电极葡萄糖传感器。以与IC兼容的硅作为基底材料,利用MEMS加工工艺,采用硅腐蚀及SU8微反应池方法制成了新型微电极传感器。与传统的电流型传感器相比,该传感器有较小的敏感面积(1mm×1mm),较低的检测下限(1×10-4M),较宽的检测范围(1×10-4~1×10-2M),较好的重现性与稳定性,以及易于与处理电路集成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 god 微电极 微反应池 硅腐蚀 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聚邻苯二胺修饰的镀铂玻碳电极为基底的葡萄糖传感器 被引量:3
14
作者 纪学峰 章咏华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97-98,共2页
生物电化学传感器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干扰和污染。具有选择渗透性的聚合物膜可以防止电活性物质到达电极表面和大分子物质对基底电极的污染,提高电极的选择性,延长使用寿命。这方面的报道已很多。电聚合的邻苯二胺膜的选择渗透性已... 生物电化学传感器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干扰和污染。具有选择渗透性的聚合物膜可以防止电活性物质到达电极表面和大分子物质对基底电极的污染,提高电极的选择性,延长使用寿命。这方面的报道已很多。电聚合的邻苯二胺膜的选择渗透性已有报道。其优点是薄(<10nm),且具有自身的绝缘性,可以被均匀地聚合在电极表面。我们用这种聚合物膜修饰电极为基底电极,化学交联法将葡萄糖氧化酶(GOD)固定在基底电极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邻苯二胺 玻碳电极 葡萄糖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重金属离子快速检测的化学修饰电极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5
作者 古瑞琴 付会兵 +2 位作者 赵雨农 李华曜 刘欢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5,共5页
重金属离子是水体主要污染物之一,严重危及人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水体污染物的快速检测与实时监测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化学修饰电极是电化学传感器领域的研究热点,具有检测速度快、成本低、操作简便、易集成等特点,... 重金属离子是水体主要污染物之一,严重危及人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水体污染物的快速检测与实时监测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化学修饰电极是电化学传感器领域的研究热点,具有检测速度快、成本低、操作简便、易集成等特点,可满足工业现场和智能家居等诸多领域对重金属离子的原位实时和动态监测需求。本文围绕化学修饰电极的设计理论与制备方法,对重金属离子快速检测用化学修饰电极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同时对化学修饰电极的可靠性和环境适应性研究进行了讨论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检测 重金属 化学修饰电极 电化学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O_(x)@BPC化学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对葡萄糖检测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东 王周雷 +1 位作者 李帆 喻德忠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21年第4期59-64,共6页
将竹粉分散于硝酸铜溶液中,经静置、过滤、干燥后高温碳化,制备了氧化亚铜/铜/生物质多孔碳复合材料(CuO_(x)@BPC),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对其进行表征;并将CuO_(x)@BPC制成化学修饰电极(CuO_(x)@BPC/GC... 将竹粉分散于硝酸铜溶液中,经静置、过滤、干燥后高温碳化,制备了氧化亚铜/铜/生物质多孔碳复合材料(CuO_(x)@BPC),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对其进行表征;并将CuO_(x)@BPC制成化学修饰电极(CuO_(x)@BPC/GCE),采用循环伏安法、安培时间法研究其对葡萄糖非酶检测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氧化亚铜/铜均匀分布在碳基体表面的狭缝和褶皱处;硝酸铜和竹粉的质量比为1∶1时,制备的CuO_(x)@BPC/GCE具有最佳电化学性能;所构建的传感器对葡萄糖展现出良好的检测性能,检测范围宽(0.5~4832μmol·L^(-1)),检出限低(0.15μmol·L^(-1)),选择性、重复性和稳定性很好,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修饰电极 葡萄糖 检测 多孔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碳纳米管固定葡萄糖氧化酶的ECL葡萄糖传感器的制备
17
作者 张然 杨善丽 +3 位作者 买楠楠 魏万之 罗胜联 聂舟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98-101,共4页
将葡萄糖氧化酶(GOD)固定在多壁碳纳米管(MWCNTs)修饰电极(ME)上,GOD催化氧化葡萄糖生成过氧化氢,并使鲁米诺产生电致化学发光(ECL),据此构建了一种新型ECL葡萄糖传感器。结果表明:CNTs修饰的电极对鲁米诺和H2O2反应具有显著的电催化活... 将葡萄糖氧化酶(GOD)固定在多壁碳纳米管(MWCNTs)修饰电极(ME)上,GOD催化氧化葡萄糖生成过氧化氢,并使鲁米诺产生电致化学发光(ECL),据此构建了一种新型ECL葡萄糖传感器。结果表明:CNTs修饰的电极对鲁米诺和H2O2反应具有显著的电催化活性和增敏效果。该传感器对葡萄糖检测的线性范围为0.01~10.0mmol/L,相关系数R=0.999(n=5),检测限为5.0μmol/L。此传感器响应快,稳定性高,测定条件接近人体自然pH。将所建立的方法用于临床血清样品中葡萄糖含量的测定,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修饰电极 电致化学发光 葡萄糖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