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2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成式人工智能辅助学科情报服务途径探析——以利用ChatGPT生成学科领域论文分析报告为例 被引量:5
1
作者 江珊 常定姁 +3 位作者 张开阳 龚芙蓉 张宁 盛芳 《大学图书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3-102,共10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出现为图书馆的学科情报服务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文章基于工作实例,以ChatGPT-4为具体工具,探讨了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辅助制作学科领域论文分析报告的途径与方法。研究涵盖了从学科领域的确定到报告内容的生成,论述...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出现为图书馆的学科情报服务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文章基于工作实例,以ChatGPT-4为具体工具,探讨了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辅助制作学科领域论文分析报告的途径与方法。研究涵盖了从学科领域的确定到报告内容的生成,论述了在检索式生成、数据准备、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文献内容挖掘等环节中有效利用该工具的策略。研究结果表明,ChatGPT在学科领域分析报告的多个阶段均能发挥重要作用,其灵活性、智能化与高效性显著提升了文献分析的深度和质量,为学科情报服务的优化提供了实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tgpt 生成式人工智能 学科情报服务 论文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atGPT类生成式人工智能写作的运行机理、风险挑战和应对策略 被引量:3
2
作者 高萍 丁宁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4-151,F0003,共9页
ChatGPT类生成式人工智能写作作为智能时代不可忽视的写作现象,具有交互的主体性、流动的劳动分工和“镜像化”的文本内容等特点。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各类写作实践中的普及,人类或将面临写作主体性被消解、政治秩序被撕裂和写作劳动... ChatGPT类生成式人工智能写作作为智能时代不可忽视的写作现象,具有交互的主体性、流动的劳动分工和“镜像化”的文本内容等特点。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各类写作实践中的普及,人类或将面临写作主体性被消解、政治秩序被撕裂和写作劳动被异化的风险。因此,应立足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运行机理和价值本源,通过重塑人机共享主体性、重构国家安全智能治理生态和重建智能劳动体系来应对和化解潜在风险,促进ChatGPT类生成式人工智能写作实践的良性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tgpt 生成式人工智能 写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AI训练数据源版权风险与规范重塑——以ChatGPT应用场景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宋伟锋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0-110,共11页
ChatGPT应用场景作为生成式AI技术发展的表现形式,对数字社会转型和新一轮科技革命具有跨时代意义。在版权法语境下,为保障ChatGPT应用场景合规发展,其训练数据源合法性问题是版权与AI立法亟待解决的问题。以训练数据源为主线,分析其从... ChatGPT应用场景作为生成式AI技术发展的表现形式,对数字社会转型和新一轮科技革命具有跨时代意义。在版权法语境下,为保障ChatGPT应用场景合规发展,其训练数据源合法性问题是版权与AI立法亟待解决的问题。以训练数据源为主线,分析其从输入阶段与输出阶段双重风险:相关ChatGPT开发者、数据源作者、使用者三方主体版权风险,数据源作品与ChatGPT生成物版权风险。在版权与AI立法完善路径上,遵循以哲学主体间性原理,协同上述三方主体权益,既尊重数据源作者权益,又兼顾AI技术合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AI chatgpt生成物 训练数据源 主体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性质及其生成物权利归属 被引量:2
4
作者 易在成 宾兴扬 《国际商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1-101,共11页
我国法律尚未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及其生成物的属性加以界定,随着ChatGPT的流行,社会对此的关注度不断增加,厘清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性质能够为技术的运用和推广提供法律基础。生成式人工智能本质上就与人类的思维模式不同,需分析它及其生成... 我国法律尚未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及其生成物的属性加以界定,随着ChatGPT的流行,社会对此的关注度不断增加,厘清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性质能够为技术的运用和推广提供法律基础。生成式人工智能本质上就与人类的思维模式不同,需分析它及其生成物使用时的规范问题。生成式人工智能存在人类非直接参与的自主性,而著作权法的设立目标针对的是“人”,工具属性也因自主性而不存在。当前生成式人工智能不是主体也非工具,轻易突破著作权法中日常语言边界为生成式人工智能规定特定的“人”过于激进,尚未对其权利与义务划分进行系统性研究,法律也无法苛求其能够承担责任。生成式人工智能生成物的权利归属不能直接归于特定法律主体,归于公有领域并通过“署名推定”规范特殊情况,更能体现著作权法激励创作的立法初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著作权 生成式人工智能 法律主体 chatgp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ChatGPT嵌入微博网络舆情生成图景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易臣何 周佳瑾 赵雨芊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9-127,共9页
[研究目的]探讨类ChatGPT生成式人工智能在网络信息传播领域可能带来的影响风险,并以微博平台为例分析类ChatGPT嵌入社交媒体对网络舆情生成演化的图景,以实现对人工智能环境下网络舆情演化的科学认知和有效防范。[研究方法]以社会燃烧... [研究目的]探讨类ChatGPT生成式人工智能在网络信息传播领域可能带来的影响风险,并以微博平台为例分析类ChatGPT嵌入社交媒体对网络舆情生成演化的图景,以实现对人工智能环境下网络舆情演化的科学认知和有效防范。[研究方法]以社会燃烧理论为基础,采用Python爬取微博数据,并利用Stata软件进行双固定效应模型的回归分析。研究从“燃烧物质”“助燃剂”和“点火温度”三个因素出发,探讨类ChatGPT生成式人工智能如何影响微博网络舆情的生成演化图景。[研究结果/结论]研究表明,类ChatGPT人工智能在网络舆情传播中的嵌入,将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加剧网络舆情“引燃”的可能性:类ChatGPT“内容自创造”扩展了网络舆情触发的“可燃物质”,增加了潜在的舆情触发点;其“跨模态融合”拓展了网络舆情的“助燃剂”功能,放大了舆情传播平台空间和信息流速;其“认知交互力”高强度、主动性的信息互动与对话引燃网络舆情“点火温度”,引发更强烈的公众反应和舆情态势。因此,有必要重视类ChatGPT人工智能的价值输出,强化相关法律规制,发展预警技术,构建类ChatGPT人工智能环境下的网络舆情防范与治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tgpt 生成式人工智能 微博 网络舆情 社会燃烧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背景下的跨境数据安全规制——基于DeepSeek、ChatGPT等主流AI的思考 被引量:12
6
作者 张亮 陈希聪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0-128,F0003,共10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新质生产力,其迭代发展须依赖数据要素的自由流动及合理配置。跨境数据流动与生成式人工智能已形成协同共生的客观事实,但数据要素依其分类分级引致程度不一的跨境数据安全问题。在耦合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逻辑与特性... 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新质生产力,其迭代发展须依赖数据要素的自由流动及合理配置。跨境数据流动与生成式人工智能已形成协同共生的客观事实,但数据要素依其分类分级引致程度不一的跨境数据安全问题。在耦合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逻辑与特性的背景下,亟需规制措施确保国家、组织及个人数据在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中处于被有效保护及合法利用的安全状态。观之主要国家已出台的生成式人工智能规制方案,由于国家间的利益关切需求不同,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进程中的跨境数据安全规制尚存在无法弥合的差异。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为标志的新一代产业革命叠加全球人工智能治理规则变革的浪潮下,我国应从总体国家安全观出发,遵循“数据本位—技术本位—合作本位”的规制进路,就生成式人工智能中的跨境数据安全尽快建立符合本土实际且引领国际的规制架构,为构建生成式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体系贡献中国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数据安全 数据跨境 新质生产力 DeepSeek chatgp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与金融业变革:典型事实、潜在问题与应对策略--以ChatGPT为例 被引量:3
7
作者 王鹏 尹伟贤 《江淮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5-125,共11页
作为数字经济时代前沿人工智能应用变革与创新的代表,ChatGPT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着深刻影响。解析在ChatGPT支撑下金融领域的智能交互与个性化服务、数据驱动与决策支持、风险管理与合规监控等典型事实,梳理ChatGPT在金融领域的应... 作为数字经济时代前沿人工智能应用变革与创新的代表,ChatGPT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着深刻影响。解析在ChatGPT支撑下金融领域的智能交互与个性化服务、数据驱动与决策支持、风险管理与合规监控等典型事实,梳理ChatGPT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引发的金融劳动力的结构性冲击、收入分配的失衡困境、数据应用的风险性挑战等问题。进而提出以新型举国体制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自主性发展,并在金融业就业稳定与保障领域强化制度建设,划定生成式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的应用边界,强化以行业伦理来约束短期行为等措施,通过多重手段合力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与金融业务的融合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tgpt 人工智能 金融业 数字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ChatGPT到DeepSeek:生成式人工智能迭代对图书馆的影响
8
作者 郭亚军 徐苑茜 +2 位作者 梁艳丽 黄鑫 刘代军 《图书馆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0-149,共10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为图书馆智慧化发展带来新契机,从ChatGPT到DeepSeek的演进将对图书馆产生深远影响。文章采用横向对比分析法和技术特征解构法,比较ChatGPT与DeepSeek的技术差异,通过分析DeepSeek的技术特征,如开源协同、算法透明、动态... 生成式人工智能为图书馆智慧化发展带来新契机,从ChatGPT到DeepSeek的演进将对图书馆产生深远影响。文章采用横向对比分析法和技术特征解构法,比较ChatGPT与DeepSeek的技术差异,通过分析DeepSeek的技术特征,如开源协同、算法透明、动态知识进化等,揭示其在图书馆的创新应用前景。服务层面,图书馆引入DeepSeek能够推动参考咨询服务、信息素养教育、知识发现服务与特殊群体服务等领域的创新;资源层面,DeepSeek有助于促进图书馆资源体系在生产、组织、评价与管理上的全流程变革;治理层面,DeepSeek能够扩展图书馆服务边界、推动资源形式转变和馆员角色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Seek 图书馆 AIGC 生成式人工智能 chatgp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扩散特征及群体行为——从ChatGPT到DeepSeek
9
作者 曾润喜 秦维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7-106,170,共11页
基于创新扩散理论和鸿沟理论,以ChatGPT与DeepSeek为案例,分析并呈现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扩散的过程特征及其群体行为差异。研究认为,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扩散的钟形曲线存在两道裂隙与双重鸿沟,在扩散初期发展迅猛,但因用户体验分化、技... 基于创新扩散理论和鸿沟理论,以ChatGPT与DeepSeek为案例,分析并呈现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扩散的过程特征及其群体行为差异。研究认为,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扩散的钟形曲线存在两道裂隙与双重鸿沟,在扩散初期发展迅猛,但因用户体验分化、技术不确定性及采纳门槛差异等呈现非线性递进趋势,尤其是在向晚期大众和落后者渗透时面临诸多阻碍。创新者、早期采纳者、早期大众、晚期大众和落后者等五类用户群体在技术认知、采纳动机和行为模式上差异显著,成为技术扩散过程特征的内在驱动因素。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扩散,需要从产品、技术、社会、政府、国际五个维度跨越发展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鸿沟 智能传播 人工智能素养 技术扩散 技术采纳 chatgpt DeepSee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脑机接口生成物的版权保护
10
作者 许中好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5-117,共13页
不同于传统的人工智能生成物,脑机接口生成物通过人类直接参与创作,延展人类思维的表达路径,展现与众不同的创作特性。基于思想/表达二分法、独创性及固定性等版权核心要素,脑机接口生成物符合全球版权法的保护要求并顺应技术变革的历... 不同于传统的人工智能生成物,脑机接口生成物通过人类直接参与创作,延展人类思维的表达路径,展现与众不同的创作特性。基于思想/表达二分法、独创性及固定性等版权核心要素,脑机接口生成物符合全球版权法的保护要求并顺应技术变革的历史必然。其版权保护的合法性通过思想与表达的清晰区分得以确立,用户在创作过程中的选择与安排确保独创性,而固定性则通过将大脑信号转化为有形表达实现。美国、欧盟和中国的法律框架不同:美国严格坚持版权只能由人类创作享有;欧盟在尊重人类独创性的同时,逐步开放对技术生成物的版权保护态度;中国在延续“智力创造”传统的同时,开始探索脑机接口生成物的版权保护机制。应该从国际层面和中国方案两个维度构建适应脑机接口技术发展的版权保护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机接口 版权保护 知识产权 人工智能 生成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多样性视角下人工智能生成物版权保护之殇
11
作者 黄杰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7-82,共16页
面对当前人工智能生成物多以文学艺术作品的形式表现,文化多样性不失为一种论证人工智能生成物是否应获得著作权保护的逻辑视角。文化多样性不仅是著作权法的立法宗旨,更是著作权法内权利保护与公共领域机制共生的逻辑必然,它们分别从... 面对当前人工智能生成物多以文学艺术作品的形式表现,文化多样性不失为一种论证人工智能生成物是否应获得著作权保护的逻辑视角。文化多样性不仅是著作权法的立法宗旨,更是著作权法内权利保护与公共领域机制共生的逻辑必然,它们分别从产权激励与资源支持两方面推动了职业作者与社会大众的创作活动,并实现了作品样态的多样化。但以DeepSeek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即便输入提示词也几乎依靠机器本身产出的生成物,因存在单一化、普遍化和同质化的问题,它们不仅无法实现文化创新,也难以形成具有人文精神的作品,对其的保护更不能促发有效的创作激励,容易陷入文化多样性的危机。因此,输入提示词的行为更接近于“劳动/创造二分”中的劳动,其生成物更应归入公共领域之范畴。因此,著作权法的保护应当适用于有人类深度参与的人工智能生成物中,如此才能激励人类利用人工智能创作出更多具有文化意义的作品,以充沛人类文化的表现形式和样态,进而推进文化多样性价值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生成物 文化多样性 著作权保护 建设性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ChatGPT到Sora:生成式人工智能如何重塑深度学习场景 被引量:6
12
作者 曾明星 廖柏林 覃遵跃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23,共13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正在重塑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学习方式。ChatGPT和Sora作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典型代表,分别在文本生成和视频制作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这些进步不仅推动了可视化、沉浸式和高度交互式学习环境的发展,也为探索人...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正在重塑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学习方式。ChatGPT和Sora作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典型代表,分别在文本生成和视频制作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这些进步不仅推动了可视化、沉浸式和高度交互式学习环境的发展,也为探索人机双向知识建构下的深度学习路径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人机双向知识建构下的深度学习路径由四个递进且循环的认知阶段组成:激活感知、知识建构、知识迁移和知识创新,涵盖了深度学习的12个具体环节。研究在知识创新阶段引入SECI知识创新扩展模型,将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有机融入学习的每一个环节,构建了生成式人工智能重塑的深度学习模型,并基于此模型搭建更加丰富多元的学习场景。为了进一步提升整合效果,提出独立增强型、综合集成型和定制化模型三种策略。这些策略旨在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深入理解、迁移内化和创造,培养高阶思维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tgpt SORA 生成式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 教育场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atGPT生成中文学术内容分析——以情报学领域为例 被引量:11
13
作者 郭鑫 王一博 王继民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4-143,共10页
学术写作是ChatGPT的主要应用方向之一。文章以情报学领域的核心期刊论文为研究对象,首先从词、句、篇3个维度出发,使用词性标注、n-gram等文本处理方法对ChatGPT和人类产出的论文引言内容进行对比分析。然后将判断学术内容是否由ChatGP... 学术写作是ChatGPT的主要应用方向之一。文章以情报学领域的核心期刊论文为研究对象,首先从词、句、篇3个维度出发,使用词性标注、n-gram等文本处理方法对ChatGPT和人类产出的论文引言内容进行对比分析。然后将判断学术内容是否由ChatGPT生成视作一个二元分类任务,采用朴素贝叶斯、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算法进行文本分类实验,并使用SHAP方法对文本结构特征的重要性进行分析。研究发现:ChatGPT在描述有具体时间节点的事实性信息和引用政策文件或研究报告等方面表现较弱,生成引言的篇幅较集中,撰写论文相较于人类更加“循规蹈矩”;查重工具通常无法准确检测出ChatGPT生成内容的原创性,但分类模型可以比较容易地区分出引言是否由ChatGPT生成,平均句子长度、词汇多样性和文本长度是影响分类结果最重要的文本结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tgpt 论文写作 情报学 文本分类 查重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ChatGPT支持的CUREs教学模式 被引量:14
14
作者 吴忭 李凤鸣 胡艺龄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0,28,共9页
为促进高等教育中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科研训练与课程教学整合模式是有效途径。当前基于课程的本科生科研体验(CUREs)教学模式虽在增强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在激发学生研究动机方面存在一些不... 为促进高等教育中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科研训练与课程教学整合模式是有效途径。当前基于课程的本科生科研体验(CUREs)教学模式虽在增强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在激发学生研究动机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将支持高效反馈的生成式人工智能ChatGPT引入人机协作研究过程中,有助于改善学生的科研体验,推动科研项目化学习。通过对ChatGPT支持的CUREs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施,发现该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提升他们的科研知识水平、科研技能水平和科研情感水平。尽管学生认同该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和易用性,但其实际效果的发挥仍需人类智慧的参与。未来需要持续升级和优化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确保技术应用高效且符合伦理标准;应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重构教学模式,并通过长周期、跨场域实践检验其应用效果;强调人工智能与人类智慧的互补协作,真正实现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学生科研能力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chatgpt 科研能力 CUREs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传播中的偏向与规制——以ChatGPT为例 被引量:9
15
作者 周茂君 郭斌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3-41,共9页
ChatGPT的诞生标志着人类信息传播技术出现了重大突破。它凭借预训练和大模型获得了强大的“泛化能力”,可以基于上下文内容推断出最合适的答案。然而,作为基于概率推断的生成式人工智能,ChatGPT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从内部推断逻辑来看... ChatGPT的诞生标志着人类信息传播技术出现了重大突破。它凭借预训练和大模型获得了强大的“泛化能力”,可以基于上下文内容推断出最合适的答案。然而,作为基于概率推断的生成式人工智能,ChatGPT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从内部推断逻辑来看,基于人类文本知识进行预训练的模型,会复刻人类社会的偏见与缺陷,在传播过程中会进一步强化偏向,忽视边缘群体。受制于外部环境的介入,ChatGPT也会受到资本力量和政治立场的影响。对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要从训练数据和模型设计阶段防止偏向的发生,同时也要发挥行业力量、制度优势和用户技术素养,共同引导其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tgpt 人工智能 传播偏向 规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认语言学视阈下ChatGPT语言生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智义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25,43,112,共8页
近来兴起的ChatGPT改变了人们对语言生成的认知。本研究基于体认语言学的语言生成观审视ChatGPT的语言生成和语言性能,以期获得语言研究和人工智能融合的启示。本研究首先回溯了ChatGPT语言生成技术的三个环节,分析了相关的理论语言学内... 近来兴起的ChatGPT改变了人们对语言生成的认知。本研究基于体认语言学的语言生成观审视ChatGPT的语言生成和语言性能,以期获得语言研究和人工智能融合的启示。本研究首先回溯了ChatGPT语言生成技术的三个环节,分析了相关的理论语言学内涵;其次,结合体认语言学从现实到认知再到语言的语言生成观,分析人们真实使用的语言是现实、认知的产物,进而结合ChatGPT语言生成的三个环节,分析其语言生成基本遵循从“语言到语言”的生成范式,其语言生成只有少量的认知间接参与。ChatGPT庞大的语料使其具备强大的语言生成能力,但是由于缺乏现实和认知作为基础,会形成与事实不相符、语义混淆、无意义废话等性能偏误。最后,本研究认为优化ChatGPT语言性能的关键要解决其具身认知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认语言学 chatgpt 语言生成 性能偏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域协调视角下生成式人工智能产物涉知识产权问题研究——以ChatGPT为例 被引量:10
17
作者 何萍 刘继琨 《法治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56,共10页
人类情感的表达是人类器官独有的自然反应,而并非是某种规则的产物。作品的认定应当包含作者的情感表达。现阶段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并不具备情感表达能力,只是智能化程度更高的弱人工智能产品。其自身无法承担侵权责任,其生成物并不属于... 人类情感的表达是人类器官独有的自然反应,而并非是某种规则的产物。作品的认定应当包含作者的情感表达。现阶段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并不具备情感表达能力,只是智能化程度更高的弱人工智能产品。其自身无法承担侵权责任,其生成物并不属于作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带有情感的生成式强人工智能产品终有一天会被设计并投入使用,应对相关法律提前进行完善,以满足生成式强人工智能自身能够承担责任的需要。为了保证法律完善的顺利进行,应当坚持政策导向,并遵守法秩序统一性原则。具体完善路径包括:第一,肯定生成式强人工智能作为作者与被侵权人的主体地位;第二,应当明确生成式强人工智能在刑法上的地位,肯定其既可能成为刑法的犯罪主体,也能成为刑法中的被害人;第三,为生成式强人工智能设置专属的处罚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chatgpt 产权保护 法秩序统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atGPT类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提供者之刑事责任 被引量:11
18
作者 刘杰 《法治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1-71,共11页
ChatGPT类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数据处理不可控,提供者刑事责任不明确,将会引发刑事治理难题。在产品投入流通时,如果ChatGPT类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并不存在当前科学技术水平能够发现的缺陷,一般不宜追究产品提供... ChatGPT类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数据处理不可控,提供者刑事责任不明确,将会引发刑事治理难题。在产品投入流通时,如果ChatGPT类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并不存在当前科学技术水平能够发现的缺陷,一般不宜追究产品提供者的刑事责任;在产品投入流通后,产品提供者应承担适度的安全管理义务。违反安全管理义务,有可能承担刑事责任。有限度追究产品提供者的刑事责任,既符合网络领域积极主义刑法观的趋势,也有利于实现鼓励科技创新和防范产品风险之间的平衡,还符合社会公众的期待。提倡“全面性考察”方案,用以限制产品提供者成立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范围。在具体贯彻“全面性考察”方案时,可以“超过半数规则”作为产品提供者主观“明知”的认定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tgpt 生成式人工智能 数据安全 安全管理义务 刑事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时代学术传播规范的重构——以生成式人工智能ChatGPT为例 被引量:4
19
作者 赵豪迈 郑福涛 赵佳悦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7-102,共16页
学术传播经过长期的演变,逐渐形成了其独特的传播形式和严谨的传统学术传播规范。学术传播规范有助于保障学术活动的有效进行。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对学术传播带来了新的挑战,也对传统学术传播规范产生了巨大冲击。鉴于人... 学术传播经过长期的演变,逐渐形成了其独特的传播形式和严谨的传统学术传播规范。学术传播规范有助于保障学术活动的有效进行。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对学术传播带来了新的挑战,也对传统学术传播规范产生了巨大冲击。鉴于人工智能时代学术传播的局限,尤其是在学术传播规范方面还存在重大缺陷,我们需要认真思考人工智能时代学术传播规范的重构,以既能充分发挥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作用,又能防范其所带来的巨大学术风险。人工智能时代重构学术传播规范的原则应当综合考虑数据隐私、信息真实性、公平公正、知识产权保护和学术诚信等因素,同时从学术传播主体、学术传播内容、学术传播途径和学术传播环境等方面,采取整体性、系统性的举措,重新形成学术传播活动中规范使用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方法,方冀达成人工智能时代学术传播善治之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chatgpt 生成式人工智能 学术传播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对学术期刊的影响与建议:以ChatGPT为例 被引量:10
20
作者 尤凯 王雪 李新红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7-80,76,共5页
近年来,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出版业中的应用有了突破性进展,能够帮助学术期刊优化选题策划、内容创作、编辑审校等工作流程,提高论文加工质量,提升个性化服务水平,优化学术出版资源配置并提升编辑价值创造力,但也为学术... 近年来,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出版业中的应用有了突破性进展,能够帮助学术期刊优化选题策划、内容创作、编辑审校等工作流程,提高论文加工质量,提升个性化服务水平,优化学术出版资源配置并提升编辑价值创造力,但也为学术期刊带来技术应用成熟度问题、文章内容同质化问题、侵犯版权和隐私权风险、学术不端风险。对此,学术期刊从业者需要加强ChatGPT与人工编辑深度融合,加大对内容质量和创新性的审查,建立健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规范和标准,建立技术人才储备和人才梯队,以应对上述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chatgpt 学术期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