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央型肺栓塞短期不良预后危险因素及Charlson合并症指数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刘云峰 刘红艳 +3 位作者 孙静 刘颖 何琪圆 赵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43-1647,共5页
目的探讨中央型肺栓塞(PE)患者短期不良预后危险因素及Charlson合并症指数(CCI)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5例中央型PE患者,根据住院期间不良预后结果,将观察对象分为发生不良事件组和未发生不良事件组,分析不良事件组临床特征,对两... 目的探讨中央型肺栓塞(PE)患者短期不良预后危险因素及Charlson合并症指数(CCI)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5例中央型PE患者,根据住院期间不良预后结果,将观察对象分为发生不良事件组和未发生不良事件组,分析不良事件组临床特征,对两组患者收集危险因素、CCI、血栓位置分组评分并进行单因素分析,对于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中央型PE患者临床症状以胸闷或呼吸困难最为常见(77.4%),其余依次为咳嗽(35.7%)、胸痛(28.7%)、晕厥(9.6%)、咯血(7.8%)。两组间性别、吸烟史、饮酒史、症状及体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单因素分析中,CCI、血栓位置分组评分、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尿素氮与中央型PE患者发生不良事件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后,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OR=1.494,95%CI:1.073~2.080,P=0.017)为独立危险因素(P<0.05)。发生不良事件组CCI高于未发生不良事件组(P=0.004),多因素分析显示CCI升高(OR=1.342,95%CI:1.022~1.763,P=0.034)为独立危险因素,且CCI每增加1分,发生不良事件风险增加34.2%。发生不良事件组血栓位置分组评分显著高于未发生不良事件组(OR=2.586,95%CI:1.366~4.896,P=0.004),且血栓位置分组评分每增加1分,发生不良事件风险增加1.586倍。结论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CCI升高、血栓位置分组评分升高与中央型PE患者短期发生不良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型 肺栓塞 危险因素 不良预后 charlson合并症指数 血栓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arlson合并症评分对脆性髋部骨折患者死亡率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培文 李毅中 +3 位作者 庄华烽 林金矿 姚学东 许昊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005-1008,共4页
目的探讨Charlson合并症指数(charlson complication index,CCI)评分对于脆性髋部骨折患者死亡率的影响。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并获得有效随访的老年脆性髋部骨折患者的资料,从住院病历资料中对患者... 目的探讨Charlson合并症指数(charlson complication index,CCI)评分对于脆性髋部骨折患者死亡率的影响。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并获得有效随访的老年脆性髋部骨折患者的资料,从住院病历资料中对患者进行回顾性CCI评分,分别计算出每个患者的CCI总评分(合并症评分+年龄评分)和合并症评分,随访患者的存活情况,统计分析CCI评分与患者1年死亡率、随访期死亡率的关系。结果 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年龄超过50岁的并获得有效随访的老年脆性髋部骨折患者共690例,平均年龄(77.19±10.38)岁,患者随访时间为7~52个月,平均(28.53±9.75)个月。在这些患者中,1年内累计死亡99例,死亡率为15.60%(99/635);随访期总共累计死亡166例,随访期总死亡率为24.06%(166/690)。根据CCI总评分分成两组(<5分和≥5分),<5分组的患者1年死亡率、随访期总死亡率更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CCI合并症评分分成两组(<1分和≥1分),<1分组患者1年死亡率、随访期总死亡率更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的CCI评分对老年脆性髋部骨折的1年死亡率、随访期总死亡率有一定的影响,住院时对患者进行CCI评分为老年脆性髋部骨折患者提供良好的术前指标,有助预测治疗结果,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 脆性骨折 charlson合并症指数评分 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跌倒风险与Charlson合并症指数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张洪君 苏春燕 +1 位作者 李晓 张燕辉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58-60,共3页
目的探讨Charlson合并症指数(CCI)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跌倒风险的关系,为开展针对性跌倒预防护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661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人口学资料和相关临床指标,采用跌倒风险评估表进行跌倒风险评分,CCI评估合并症情... 目的探讨Charlson合并症指数(CCI)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跌倒风险的关系,为开展针对性跌倒预防护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661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人口学资料和相关临床指标,采用跌倒风险评估表进行跌倒风险评分,CCI评估合并症情况,并分析患者跌倒风险与CCI的关系。结果患者跌倒风险评分为(8.39±3.48)分,中位分值为8分。跌倒风险低者435例(65.81%),高风险者226例(34.1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既往有跌倒史、心功能分级高和CCI得分高是跌倒风险的危险因素(均P<0.01)。CCI得分(3.15±1.80)分,CCI得分和跌倒风险评分呈正相关(P<0.01)。跌倒高风险者CCI得分显著高于跌倒低风险者(P<0.01)。CCI预测跌倒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90(95%CI0.753~0.827,P<0.01),有较好的预测价值。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跌倒风险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护士可结合CCI,早期快速识别跌倒高风险人群,并给予预见性、个性化的护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跌倒 charlson合并症指数 风险评估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并症负担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影响:一项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 被引量:29
4
作者 吕亚军 黄艳红 张久荣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2498-2502,2519,共6页
背景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可明显改善肺癌手术患者的预后,但是合并症负担是否增加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仍存在争议。目的评估合并症负担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2017年在... 背景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可明显改善肺癌手术患者的预后,但是合并症负担是否增加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仍存在争议。目的评估合并症负担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2017年在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接受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或肺段切除术的早期NSCLC患者512例。采用查尔森合并症指数(CCI)评估患者总体合并症负担,并将患者分为高合并症负担组(CCI评分≥3分)和低合并症负担组(CCI评分<3分)。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模型进行数据调整,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分析高合并症负担对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结果高合并症负担193例(37.7%),低合并症负担319例(62.3%)。高合并症负担组和低合并症负担组术后死亡、肺部并发症、心血管并发症、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调整后,高合并症负担组和低合并症负担组各包括193例患者。倾向性评分匹配后,高合并症负担组和低合并症负担组术后死亡、肺部并发症、心血管并发症、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分析结果表明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高合并症负担对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可降低多合并症早期NSCLC患者术后死亡率以及合理范围内的并发症发生率。高合并症负担与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 合并症 charlson合并症指数 倾向性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查尔森合并症指数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4
5
作者 边士淇 寿松涛 +1 位作者 李望 赵静静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1637-1640,共4页
目的探讨查尔森合并症指数(CCI)对脓毒症患者28 d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4年7月入住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急诊医学科病房、出院诊断为脓毒症的20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CCI评分与脓毒症患者28 d病死率的关系及其... 目的探讨查尔森合并症指数(CCI)对脓毒症患者28 d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4年7月入住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急诊医学科病房、出院诊断为脓毒症的20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CCI评分与脓毒症患者28 d病死率的关系及其对28 d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 204例患者中72例(35.3%)在28 d内死亡。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CCI评分与脓毒症患者28 d病死率相关(rs=-0.349,P〈0.01)。对不同CCI评分患者的病死率进行趋势χ2检验,结果显示随CCI评分升高(0~7分),脓毒症患者28 d病死率增加(χ2趋势=31.293,P〈0.05)。存活组与死亡组CCI评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1.8)、(4.1±2.5)分,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CI评分是脓毒症患者28 d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OR=1.281,95%CI(1.067,1.538),P=0.008〕。CCI评分预测脓毒症患者28 d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08〔95%CI(0.635,0.782),P〈0.01〕,低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的0.816〔95%CI(0.758,0.874),P〈0.01〕(Z=2.269,P〈0.05)。结论 CCI与脓毒症患者28 d病死率相关,CCI评分系统对脓毒症患者28 d预后的评估价值逊于APACHEⅡ,但较简便快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查尔森合并症指数 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 预后 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地区部分二、三级甲等医院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合并症特征调查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6
作者 冯秀敏 葛海燕 +13 位作者 顾文超 杭晶卿 周敏 韩锋锋 钱叶长 金晓燕 李圣青 高蓓兰 包红 余莉 揭志军 王健 张景熙 朱惠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7-188,共12页
目的调查并分析上海地区二、三级甲等医院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合并症的分布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多中心、横断面调查设计,通过普查的方法,连续收集2018年10月至2019年8月上海地区14家二、三级甲等医院呼吸与危重症... 目的调查并分析上海地区二、三级甲等医院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合并症的分布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多中心、横断面调查设计,通过普查的方法,连续收集2018年10月至2019年8月上海地区14家二、三级甲等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门诊诊治的532例稳定期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及8个类别33种合并症资料,并采用Charlson合并症指数(CCI)对合并症进行评分。根据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和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学会呼吸困难指数(mMRC)评分,将患者分为多症状(CAT评分≥10分或mMRC评分≥2分)与少症状(CAT评分<10分且mMRC评分为0~1分)组;根据过去1年内COPD急性加重次数,将患者分为频繁急性加重(FE,过去1年内急性加重≥2次或≥1次但导致住院)与非频繁急性加重(NFE,未出现急性加重或1次急性加重但未导致住院)组。比较不同组间的合并症分布特点,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合并症与COPD患者多症状和FE的相关性。以CCI评分4分为界,将研究对象分为CCI高分(≥4分)与低分(<4分)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532例患者平均年龄为(70.44±8.98)岁,男472例(88.7%),吸烟指数为30(20,42)包年;有合并症的患者比例为73.9%(393例),发生率居前4位的合并症依次是肺动脉高压症(182例,34.2%)、高血压(144例,27.1%)、支气管哮喘(135例,25.4%)、代谢综合征(122例,22.9%);按系统分类,居前4位的依次是慢性肺部疾病(221例,41.5%)、过敏性疾病(183例,34.4%)、心血管疾病(172例,32.3%)、代谢性疾病(141例,26.5%)。多症状组与少症状组有合并症的患者比例分别为72.4%(317/438)和80.9%(76/94),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E组与NFE组有合并症的患者比例分别为71.5%(191/267)、76.2%(202/26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E组支气管扩张症发生率高于NFE组[11.6%(31/267)vs 6.0%(16/265),P=0.024],且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支气管扩张症是COPD患者FE的危险因素(OR=2.127,95%CI 1.114~4.060,P=0.022)。CCI高分组患者年龄、吸烟指数、COPD病程和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水平均高于CCI低分组[分别为76(71,82)岁vs 66(61,69)岁、30(20,50)包年vs 30(20,40)包年、8(3,10)年vs 7(3,8)年、39×10^-9(22×10^-9,50×10^-9)vs 28×10^-9(19×10^-9,45×10^-9)],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前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用力肺活量(FVC)均低于CCI低分组[分别为(1.02±0.39)L vs(1.21±0.52)L、(1.97±0.60)L vs(2.33±0.77)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上海地区稳定期COPD患者合并症发生率高且不受患者症状多少及是否FE影响,并以慢性肺部疾病、过敏性疾病、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为主。CCI高分COPD患者的年龄更大、病程更长、肺功能更差。支气管扩张症可能是导致COPD患者FE的危险因素之一,及早发现并积极干预支气管扩张症将有助于提高COPD管理水平和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合并症 支气管扩张症 charlson合并症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衰弱评分下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化疗疗效及安全性的评估 被引量:10
7
作者 薛茹 程璐 +1 位作者 宋丽敏 马艳萍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70-174,共5页
目的:比较老年多发性骨髓廇(MM)患者不同衰弱评分下不同化疗方案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老年MM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治疗方案、疗效、不良反应以及衰弱评分,包含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及Charlson合并症... 目的:比较老年多发性骨髓廇(MM)患者不同衰弱评分下不同化疗方案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老年MM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治疗方案、疗效、不良反应以及衰弱评分,包含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及Charlson合并症指数,按照评分标准将患者分为身体状态良好、欠佳及虚弱3组。统计分析不同体质状况的老年MM不同化疗方案的治疗有效率、1年总生存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70例患者中,身体状态良好、欠佳和虚弱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9.5%、81%和40%。良好患者中二联组和三联组的有效率分别为54.5%、89.3%,欠佳患者中分别为70%、90.9%,虚弱患者中为42.9%和33.3%,良好患者中三联方案优势明显,较二联方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欠佳患者和虚弱患者二联、三联化疗方案疗效差异不显著。在硼替佐米诱导期间,三联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78.6%)高于二联组(67.9%),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1年总生存率及伴有分子遗传学异常的MM患者选用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无明显差异。结论:疗效与患者的体质状况相关,对于体质良好的患者,应优先使用三联方案,对于体质虚弱的患者,应从安全性考虑,选择药物毒性小的化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日常生活能力评分 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charlson合并症指数 硼替佐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患者慢性病负担对焦虑和抑郁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3
8
作者 王真 孙婧 +4 位作者 张悠扬 李宇航 马晓宇 马文林 陆莉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2923-2926,2932,共5页
背景有研究表明慢性病与心理情绪密切相关,既往研究多集中在单个慢性病与焦虑、抑郁关系的研究,而缺乏对老年患者慢性病负担综合系统的研究。目的探究综合性医院老年慢性病住院患者疾病负担与焦虑、抑郁的关系。方法收集2018年3-6月于... 背景有研究表明慢性病与心理情绪密切相关,既往研究多集中在单个慢性病与焦虑、抑郁关系的研究,而缺乏对老年患者慢性病负担综合系统的研究。目的探究综合性医院老年慢性病住院患者疾病负担与焦虑、抑郁的关系。方法收集2018年3-6月于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老年科住院的患者103例,运用Charlson合并症指数(CCI)来量化疾病负担,CCI评分≤3分为低疾病负担组,CCI评分>3分为高疾病负担组,采用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评估焦虑症状,健康问卷抑郁症状群量表(PHQ-9)评估抑郁症状,比较不同程度疾病负担的老年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生率。结果103例老年患者GAD-7评分0~21分,平均(3.7±4.8)分,伴焦虑者28例(27.2%);PHQ-9评分0~25分,平均(5.3±5.3)分,伴抑郁者42例(40.8%),其中,合并焦虑及抑郁者22例(21.4%)。低疾病负担组54例(52.4%),高疾病负担组49例(47.6%)。低疾病负担与高疾病负担的老年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亚组两组老年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住院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较高,但未发现老年住院患者高、低疾病负担在焦虑、抑郁情绪间存在明显差异,可能负性情绪对合并多种慢性病的高龄老年人群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疾病负担 焦虑 抑郁 charlson合并症指数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管支架置入患者的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牛越群 黄沙 +3 位作者 安舟 汤杰 吕望 胡坚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60-465,共6页
背景与目的气管支架被用于治疗各种良恶性气管疾病以及医源性操作引起的中央气道狭窄或气管瘘,其在迅速缓解症状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但患者的长期生存仍有赖于对原发病的个体化治疗。因此,探索影响气管支架置入患者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 背景与目的气管支架被用于治疗各种良恶性气管疾病以及医源性操作引起的中央气道狭窄或气管瘘,其在迅速缓解症状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但患者的长期生存仍有赖于对原发病的个体化治疗。因此,探索影响气管支架置入患者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对于优化支架置入术以及改善患者的个体化临床管理具有帮助作用。方法回顾性研究2014年1月-2017年6月在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接受支气管镜下气管支架置入治疗的66例患者,分析年龄、性别、基础Charlson合并症指数(Charlson comorbidity index,CCI)、支架植入操作时长等临床指标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年龄、性别对患者预后没有显著影响,而CCI评分较高(P=0.045)和操作时间超过60 min(P=0.037)均为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随后依据CCI评分和操作时长两个指标构建了患者预后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的曲线下面积为0.71,一致性指数为0.69。结论对于接受气管支架置入的患者,其基础的CCI评分和支架置入操作的时长对其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支架 charlson合并症指数 操作时间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