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薄栅氧化层等离子体损伤的工艺监测 被引量:6
1
作者 赵文彬 李蕾蕾 于宗光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47-950,956,共5页
随着集成电路向深亚微米、纳米技术发展,等离子体充电对制造工艺造成的影响,尤其对超薄隧道氧化层的损伤越来越显著.本文分析了等离子体工艺损伤机理以及天线效应,设计了带有多晶、孔、金属等层次天线监测结构的电容和器件,并有不同的... 随着集成电路向深亚微米、纳米技术发展,等离子体充电对制造工艺造成的影响,尤其对超薄隧道氧化层的损伤越来越显著.本文分析了等离子体工艺损伤机理以及天线效应,设计了带有多晶、孔、金属等层次天线监测结构的电容和器件,并有不同的天线比.设计结构简单、完全工艺兼容,测试结果直观、测量灵敏度高等优点,实现了等离子体损伤芯片级工艺监控.测试分析表明,不同的膜层结构,等离子体损伤程度不同,当天线比大于103以后,充电损伤变得明显.同时测试也发现了工艺损伤较为严重的环节,为优化制造工艺,提高超薄栅氧化层抗等离子体损伤能力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栅氧化层 等离子体损伤 天线结构 工艺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充电损伤对氧化门厚度的依赖关系 被引量:2
2
作者 刘之景 刘晨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8-10,37,共4页
介绍了氧化门厚度在 8~ 2 0nm范围内等离子体充电损伤随其厚度减小而变得严重。但是 ,当氧化门厚度减小到 4nm以下时 ,这种超薄氧化门比起厚一些的氧化门对充电损伤具有更好的免疫性 ,对隧道电流具有极好的承受能力。分析了上述两种氧... 介绍了氧化门厚度在 8~ 2 0nm范围内等离子体充电损伤随其厚度减小而变得严重。但是 ,当氧化门厚度减小到 4nm以下时 ,这种超薄氧化门比起厚一些的氧化门对充电损伤具有更好的免疫性 ,对隧道电流具有极好的承受能力。分析了上述两种氧化门厚度范围内等离子体充电损伤的不同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电损伤 超薄氧化 等离子体加工 集成电路 ULS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薄氧化门的等离子体充电损伤机理
3
作者 刘之景 曹继 王克逸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3-66,共4页
探讨了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超薄氧化门在等离子体加工中造成的充电损伤机理,应用碰撞电离模型解释了超薄氧化门对充电损伤比厚氧化门具有更强免疫力的原因。
关键词 氧化门 等离子体 充电损伤 碰撞电离 陷阱 氧化物半导体 加工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