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围岩压力-承载区特征曲线的挤压大变形隧道支护原则研究
1
作者 马凯蒙 刘勇 +4 位作者 樊浩博 刘志春 朱正国 张俊儒 冯冀蒙 《中国铁道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9-139,共11页
挤压大变形隧道常常出现初期支护侵限、喷射混凝土局部开裂、钢架扭曲甚至局部塌方等灾变。以高速铁路大埋深Ⅳ级围岩双线隧道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模拟法建立围岩压力-承载区特征曲线;依托中老铁路会排山隧道进行现场测试,验证围岩压力... 挤压大变形隧道常常出现初期支护侵限、喷射混凝土局部开裂、钢架扭曲甚至局部塌方等灾变。以高速铁路大埋深Ⅳ级围岩双线隧道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模拟法建立围岩压力-承载区特征曲线;依托中老铁路会排山隧道进行现场测试,验证围岩压力、变形与松弛范围的关系;基于松弛区对埋深的敏感性,给出不同埋深下Ⅳ级围岩隧道支护原则。结果表明:随着变形的增加,围岩压力逐渐减小,而松弛区逐渐增大,岩体离散阈值出现在松弛区范围内;围岩压力-承载区特征曲线的结果基本可以反映现场的实际情况;Ⅳ级围岩隧道在埋深达到千米级时,围岩开挖后可先进行混凝土初喷及锚杆支护,锚杆长度建议为6~8 m,如遇变形速度快或变形量大时可采用预应力锚杆,适当增加支护刚度,可采用刚柔结合的支护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围岩压力-承载区特征曲线 现场验证 挤压大变形 支护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片-豆砾石-围岩组合结构承载特性分析
2
作者 刘麟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39-45,共7页
管片-豆砾石-围岩组合结构是TBM有压输水隧洞的主要承载结构,以湖北某输水隧洞TBM段为研究对象,建立管片-豆砾石-围岩组合结构三维有限元数值分析模型,研究考虑开挖荷载释放影响条件下组合结构内压承载特性。结果表明:考虑部分开挖荷载... 管片-豆砾石-围岩组合结构是TBM有压输水隧洞的主要承载结构,以湖北某输水隧洞TBM段为研究对象,建立管片-豆砾石-围岩组合结构三维有限元数值分析模型,研究考虑开挖荷载释放影响条件下组合结构内压承载特性。结果表明:考虑部分开挖荷载释放情况下管片整体应力、接缝开度、螺栓应力均较小,更有利于管片承担内水压力;斜螺栓附近为裂缝出现主要位置,是否考虑开挖荷载释放会影响裂缝分布;内水压力作用下,楔形封顶块位置会影响管片螺栓的应力分布,靠近封顶块同一接缝处螺栓应力差异明显;组合结构中内水压力主要由围岩承担,豆砾石几乎不承担内水压力,管片仅在内水压力较小时承担少量内水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片-豆砾石-围岩组合结构 TBM 承载特性 内水压力 围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层带不同含石率土石混合体渗流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王鹏飞 李长洪 +3 位作者 马学文 李子建 刘景军 武洋帆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2期53-61,共9页
将断层带现场取出的断层泥及断层角砾混合物制成含石率分别为20%、30%、40%、50%、60%和70%的土石混合体重塑试样,应用GDS饱和-非饱和三轴试验系统测试在不同围压加、卸载条件下土石混合体试样的渗透特性,研究不同含石率土石混合体试样... 将断层带现场取出的断层泥及断层角砾混合物制成含石率分别为20%、30%、40%、50%、60%和70%的土石混合体重塑试样,应用GDS饱和-非饱和三轴试验系统测试在不同围压加、卸载条件下土石混合体试样的渗透特性,研究不同含石率土石混合体试样在不同围压水平作用下渗透系数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1)不同含石率土石混合体(SRM)试样的渗透系数均随围压的增加而减小,且在围压加载初期试样渗透系数的降低速度较快,在围压加载中后期试样渗透系数的降低速度相对减缓;(2)在围压加载和卸载阶段,不同围压水平下土石混合体试样的渗透系数随着含石率的升高,均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含石率40%试样的渗透系数最小,含石率70%试样的渗透系数最大;(3)在围压卸载阶段,土石混合体试样渗透系数的恢复程度随着含石率的升高而增大,含石率70%试样渗透系数的恢复率达到50.2%;(4)在围压加载和卸载阶段,随着含石率升高,土石混合体试样渗透系数对含石率变化的敏感系数均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的趋势,在含石率60%时,试样渗透系数对含石率变化的敏感性最强;(5)围压加载和卸载阶段土石混合体试样渗透系数与围压的关系均可用指数函数进行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带 含石率 土石混合体(SRM) 围压加卸载 渗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埋软岩大变形隧道支护变形特征及承载机理研究 被引量:21
4
作者 孔超 张俊儒 +3 位作者 王海彦 古松 顾颖 任松波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3-111,共9页
为解决某深埋软岩单线铁路隧道大变形问题,在隧道内设置试验段;现场测试分析隧道支护受力及变形特征,发现边墙处支护变形与其承受的围岩压力、支护刚度及围岩内部变形均不匹配,拱顶支护变形与其承受的围岩压力也不匹配;通过数值模拟及... 为解决某深埋软岩单线铁路隧道大变形问题,在隧道内设置试验段;现场测试分析隧道支护受力及变形特征,发现边墙处支护变形与其承受的围岩压力、支护刚度及围岩内部变形均不匹配,拱顶支护变形与其承受的围岩压力也不匹配;通过数值模拟及理论分析,分别计算该隧道拱顶及边墙处的围岩特征曲线,并根据隧道变形及破坏特征建立隧道支护变形失稳模型,研究支护承载及失稳机理。结果表明:软弱围岩可承担的围岩荷载比例有极限,无法通过释放围岩变形让围岩承担大部分荷载,现场测试得到工程中拱顶及边墙处围岩承担荷载比例分别为63.5%和34.7%;马蹄形断面隧道出现的大变形现象,是由于边墙支护结构刚度失效与稳定失效共同作用引起的。针对工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将隧道断面由马蹄形改为圆形断面、预留合理变形量以及增设长锚索等大变形控制措施。采用该措施后,初支变形基本得到控制,且隧道施工进度由1~3 m·月^(-1)增至20 m·月^(-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深埋软岩 围岩大变形 围岩特征曲线 支护承载 支护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水软岩隧道破碎带围岩稳定性及预留变形量优化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宋洋 于英杰 +2 位作者 杨辉 王广州 赵常青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0-105,共6页
为了掌握穿越富水断层破碎带隧道围岩大变形规律及改善支护参数。首先推导渗流力作用下圆形洞室弹塑性解析表达式,并且引入Caquot公式和Kastner公式,得到考虑渗流力条件下的围岩形变压力和松动压力与围岩变形之间的关系,确定围岩特征曲... 为了掌握穿越富水断层破碎带隧道围岩大变形规律及改善支护参数。首先推导渗流力作用下圆形洞室弹塑性解析表达式,并且引入Caquot公式和Kastner公式,得到考虑渗流力条件下的围岩形变压力和松动压力与围岩变形之间的关系,确定围岩特征曲线。根据隧道支护方式,得到隧道支护特征曲线。并通过现场监测,验证理论分析正确性,优化破碎带围岩预留变形量值。研究结果表明:考虑渗流力、围岩塑性形变压力和松动压力共同作用下围岩变形规律与现场监测结果比较接近。考虑渗流力、围岩形变和松动压力求出的围岩压力大于不考虑渗流时得到的结果,考虑渗流力、围岩形变和松动压力时地层与支护结构达到平衡时的变形量比不考虑渗流时大0.15 m。根据围岩-支护相互作用全过程规律曲线,通过曲线交点,得到预留变形量理论值,对比隧道大变形段的监测结果,确定破碎带围岩最优预留变形量为300 mm。研究结果能准确表征渗流效应、围岩形变和松动压力对富水软弱破碎带围岩大变形影响规律,对类似工程的支护设计优化有明确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流力 松动压力 形变压力 围岩特征曲线 支护特征曲线 预留变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