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1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aplygin气体方程在不变子空间中的精确解和爆破界面
1
作者 朱春蓉 朱丹霞 黄守军 《高校应用数学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71-279,共9页
通过不变子空间方法,Chaplygin气体方程被约化为有限维动力系统.它很多有意义的精确解被构造,包括有限时间爆破解,整体解和关于时间的周期解,其中一些解的爆破界面被刻画.
关键词 不变子空间方法 chaplygin气体方程 精确解 爆破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ltzmann-Rykov模型方程气体动理论统一算法与喷管流动
2
作者 李凡 李志辉 陈爱国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53-562,共10页
为研究气体分子转动非平衡效应对喷管内流动的影响,在气体动理论统一算法(GKUA)计算框架下,发展了分子速度分布函数层次下考虑转动能影响的喷管流动边界条件数学模型,构造了直接求解分子速度分布函数的气体动理论数值格式,数值求解了考... 为研究气体分子转动非平衡效应对喷管内流动的影响,在气体动理论统一算法(GKUA)计算框架下,发展了分子速度分布函数层次下考虑转动能影响的喷管流动边界条件数学模型,构造了直接求解分子速度分布函数的气体动理论数值格式,数值求解了考虑转动能影响的Boltzmann-Rykov模型方程。通过对一维非定常激波管内流动、一维定常正激波结构及二维型面喷管内流动问题进行模拟研究,计算结果与理论解、文献值及实验数据相吻合,验证了统一算法对内流动问题的可行性与计算精度。分析了考虑转动能影响的喷管内流动流场,结果表明:可使用克努森数作为喷管流动特性和性能的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动理论 玻尔兹曼模型方程 气体动理论统一算法 转动非平衡 喷管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aplygin气体Euler方程组的轴对称解
3
作者 郭俐辉 盛万成 《数学年刊(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3-204,共12页
构造了两维Chaplygin气体Euler方程组的三参数、自相似的弱解.在自相似和轴对称的假设下,两维Chaplygin气体Euler方程组可以化为无穷远边值的常微分方程组,由此得到了解的存在性和解的结构.与多方气体不同的是Chaplygin气体的Euler方程... 构造了两维Chaplygin气体Euler方程组的三参数、自相似的弱解.在自相似和轴对称的假设下,两维Chaplygin气体Euler方程组可以化为无穷远边值的常微分方程组,由此得到了解的存在性和解的结构.与多方气体不同的是Chaplygin气体的Euler方程组是完全线性退化的.即使在轴向速度大于零的时候解也会出现间断现象.这些解展示了宇宙演化过程中的一些现象,例如黑洞的形成与演化以及宇宙的暴涨和膨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plygin气体的Euler方程 完全线性退化 轴对称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立方型气体状态方程的激波风洞准一维流动数值研究
4
作者 张洲铭 李贤 +3 位作者 朱雨建 李祝飞 龚红明 罗喜胜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9-115,共17页
采用基于立方型气体状态方程的准一维流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反射式高焓激波风洞的真实气体流动,重点关注了高压真实气体效应对风洞全场流动时空结构和驻室区气流参数的影响,并以理论分析揭示了高压真实气体效应对激波管内流动的作用机... 采用基于立方型气体状态方程的准一维流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反射式高焓激波风洞的真实气体流动,重点关注了高压真实气体效应对风洞全场流动时空结构和驻室区气流参数的影响,并以理论分析揭示了高压真实气体效应对激波管内流动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对于以冷高压气体驱动的激波风洞,使用考虑分子体积和分子间作用力的真实气体状态方程能够更准确地描述气体的状态和风洞内的流动状况。高压真实气体效应主要在冷驱动气体中发生作用,其作用效果主要是使当地声速增大,从而使得入射稀疏波和反射稀疏波的传播速度加快;另一方面,高压气体效应在高温气体效应较显著的被驱动气体中作用微弱,且对激波管产生激波的强度和激波后的流动状态影响甚微。稀疏波的加快传播改变了激波管波系的相干时空关系。提前抵达的稀疏波可在一定情况下侵蚀激波风洞的有效试验时间。对于所测试的激波风洞构型,在150 MPa氢气驱动110 kPa氮气的工况下,高压效应导致的有效试验时间缩短约38%。适当加长驱动段长度和采用高温气体驱动均可有效减弱高压真实气体效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波风洞 高压真实气体效应 立方型气体状态方程 准一维数值模拟 有效试验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对称Chaplygin气体相对论Euler方程组的奇性形成 被引量:2
5
作者 侍迎春 赖耕 《数学物理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81-490,共10页
该文研究了具有Chaplygin气体状态方程的相对论Euler方程组经典解的奇性形成.给出了关于初值的一个充分条件,使得Chaplygin气体相对论方程组的一维Cauchy问题经典解的质能密度ρ本身在有限时间内发生破裂.
关键词 相对论Euler方程 chaplygin气体 奇性形成 特征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有源项的广义Chaplygin气体磁流体Euler方程组Riemann解的极限 被引量:2
6
作者 俞康宁 郭俐辉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20-437,共18页
研究了带有源项的广义Chaplygin气体磁流体Euler方程组Riemann解的极限.由于非齐次项的影响,带有源项的广义Chaplygin气体磁流体Euler方程组Riemann解不再是自相似的.当压力和磁感强度同时消失时,它的解会收敛到零压流输运方程组的Riem... 研究了带有源项的广义Chaplygin气体磁流体Euler方程组Riemann解的极限.由于非齐次项的影响,带有源项的广义Chaplygin气体磁流体Euler方程组Riemann解不再是自相似的.当压力和磁感强度同时消失时,它的解会收敛到零压流输运方程组的Riemann解,解中会出现δ-激波和真空现象.同时研究还得到了仅当磁感强度消失时,它的解会收敛到非齐次广义Chaplygin气体Euler方程组的Riemann解,并且解中只出现δ-激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chaplygin气体 磁流体Euler方程 源项 非自相似 RIEMANN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元学习的气体放电等离子体电子Boltzmann方程数值求解 被引量:3
7
作者 仲林林 吴冰钰 吴奇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457-3466,共10页
在气体放电等离子体中,电子的输运行为可由Boltzmann方程精确描述,该方程的解是许多等离子体仿真模型的基础。物理信息神经网络作为一种求解Boltzmann方程的新型方法,虽克服了传统数值方法网格剖分和方程离散的缺陷,但其参数空间规模大... 在气体放电等离子体中,电子的输运行为可由Boltzmann方程精确描述,该方程的解是许多等离子体仿真模型的基础。物理信息神经网络作为一种求解Boltzmann方程的新型方法,虽克服了传统数值方法网格剖分和方程离散的缺陷,但其参数空间规模大,在求解多任务时训练效率较低。为此,该文构建了一种基于元学习的双循环物理信息神经网络,在内循环中对多个Boltzmann方程求解任务进行优化训练,得到各任务优化后的元损失函数,用于在外循环中进行网络参数更新,从而提高网络在求解新任务时的计算效率。计算结果表明,基于元学习的双循环物理信息神经网络在求解新的Boltzmann方程时,网络损失函数值和L2误差值的下降速度均显著快于普通的物理信息神经网络。此外,该文还研究了网络容量和内循环迭代次数对Boltzmann方程多任务求解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计算效率并不随网络容量的增大而提高,且受内循环迭代次数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放电等离子体 BOLTZMANN方程 元学习 物理信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元混合气体等温吸附实验结果与扩展Langmuir方程预测值的比较 被引量:17
8
作者 唐书恒 杨起 汤达祯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68-70,共3页
通过实验获得了CH4和N2及其二元混合气体的等温吸附方程,并利用扩展Langmuir方程对二元混合气体的吸附行为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利用纯CH4气体的等温吸附方程和扩展Langmuir方程对二元混合气体吸附行为的预测结果,均与二元混合气体的... 通过实验获得了CH4和N2及其二元混合气体的等温吸附方程,并利用扩展Langmuir方程对二元混合气体的吸附行为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利用纯CH4气体的等温吸附方程和扩展Langmuir方程对二元混合气体吸附行为的预测结果,均与二元混合气体的等温吸附实验数据存在较大误差。所以,当煤层气中含有一定数量的非甲烷气体时,只有通过混合气体的等温吸附实验,才能获得准确的吸附特性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混合气体 等温吸附方程 甲烷气体 煤层气 扩展Langmuir方程 吸附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界点附近的H_2气体的状态方程 被引量:7
9
作者 杨传路 朱正和 +7 位作者 谭明亮 蒋刚 汪蓉 王明达 郑永铭 唐永建 郑志坚 赵永宽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75-380,共6页
将BenedictWebbRubin(BWR)方程应用于H2气体,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精选参与拟合的实验数据和初始参数,拟合出了适用于温度30K—700K、压强0.1atm—100.00atm范围H2气体的有关... 将BenedictWebbRubin(BWR)方程应用于H2气体,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精选参与拟合的实验数据和初始参数,拟合出了适用于温度30K—700K、压强0.1atm—100.00atm范围H2气体的有关参数,进而作了全部PVT回代计算,通过计算值与实验值的比较发现:H2气体温度在临界点附近(30K—40K),压强达100.00atm和密度超过临界密度ρc的两倍时,BWR方程仍能计算出可靠的结果,这组参数在温度50K—700K的大范围内结果也与实验值符合得很好(全局平均误差为0.23%),说明该方程和我们的参数不仅对H2气体临界点附近的PVT行为能准确描述,而且适用范围还很宽。文中还讨论了如何获得满意的拟合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WR方程 氢分子气体 临界点 状态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计算汤逊气体放电参数的 Boltzmann 方程分析法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子瑞 邱毓昌 李彦明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52-56,共5页
介绍一种用于计算稳态汤逊条件下气体放电参数的Boltzmann方程分析法,在169×10-21V·m2≤E/N≤424×10-21V·m2范围对SF6和N2的计算结果与实验测量值吻合,表明了这一算法的... 介绍一种用于计算稳态汤逊条件下气体放电参数的Boltzmann方程分析法,在169×10-21V·m2≤E/N≤424×10-21V·m2范围对SF6和N2的计算结果与实验测量值吻合,表明了这一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放电 分析 放电参数 Boltzmnn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oltzmann方程的C_3F_8及C_3F_8-N_2混合气体绝缘性能 被引量:19
11
作者 李冰 邓云坤 肖登明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4150-4157,共8页
为研究一种替代SF_6的气体绝缘介质,通过采用基于稳态汤逊(SST)法的两项近似Boltzmann方程对300 K下C_3F_8及其混合气体的绝缘特性进行了研究。由于C3F8的电子碰撞截面不完全,提出了一组新的C_3F_8气体电子碰撞截面,运用此组碰撞截面对... 为研究一种替代SF_6的气体绝缘介质,通过采用基于稳态汤逊(SST)法的两项近似Boltzmann方程对300 K下C_3F_8及其混合气体的绝缘特性进行了研究。由于C3F8的电子碰撞截面不完全,提出了一组新的C_3F_8气体电子碰撞截面,运用此组碰撞截面对纯C3F8的约化电离系数α/N、约化吸附系数η/N、约化有效电离系数(α-η)/N和电子漂移速度ve进行了仿真计算,并与其他文献的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进而计算出了不同比例下C3F8-N_2混合气体的(α-η)/N、ve,并得到了不同比例下C_3F_8-N_2混合气体的约化临界击穿场强(E/N)lim。结果表明,C3F8的(E/N)lim为SF6的0.93倍,其绝缘性能与SF_6相当,因此具有很大的潜力作为SF_6的替代气体应用于中低压气体绝缘开关柜(C-GIS)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3F8 绝缘性能 SF6替代物 BOLTZMANN方程 混合气体 碰撞截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下环面节流静压气体轴承适用的润滑方程探讨 被引量:6
12
作者 孙昂 马文琦 王祖温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2090-2094,共5页
采用纯黏性润滑方程和基于层流模式、SSTk-ω湍流模式的N-S方程,对环面节流静压气体润滑推力轴承内的压力分布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随着气膜厚度的变化,轴承流场内压力的变化及其变化机理。实验证明,在轴承厚度很小时两种方程求得的压力值... 采用纯黏性润滑方程和基于层流模式、SSTk-ω湍流模式的N-S方程,对环面节流静压气体润滑推力轴承内的压力分布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随着气膜厚度的变化,轴承流场内压力的变化及其变化机理。实验证明,在轴承厚度很小时两种方程求得的压力值与实验结果一致,然而随着气膜厚度的增大,采用纯黏性润滑方程计算所得结果的偏差很大,而采用N-S方程计算所得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但在逆压力梯度段存在偏差;SSTk-ω湍流模式能较好地处理湍流剪切应力在逆压梯度边界层内的输运和激波与边界层的相互作用,准确模拟出气膜入口附近复杂的流动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轴承 N—S方程 纯黏性润滑方程 SST k-ω湍流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炮实用内弹道方程及应用 被引量:26
13
作者 赵俊利 曹锋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8-51,共4页
根据气体炮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建立了其内弹道数学模型,推导了实用的气体炮内弹道方程的解法。结合实际应用,对气体炮发射理论的有关参数进行了分析和简化处理。试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可以方便、快捷、准确地用于气体炮研制和工程开发。
关键词 气体 内弹道方程 应用 工作原理 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钻井钻速方程的建立与验证 被引量:8
14
作者 石祥超 万尚贤 +3 位作者 孟英峰 李皋 杨谋 赵向阳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56-58,共3页
实践业已证明,优化钻井技术在钻井液钻井过程中能够提高机械钻速、降低钻井成本,但目前缺乏其对气体钻井过程中应用情况的研究。为此,以气体钻井过程中的优化钻井技术为研究对象,应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初步建立了气体钻井的机械钻速预测... 实践业已证明,优化钻井技术在钻井液钻井过程中能够提高机械钻速、降低钻井成本,但目前缺乏其对气体钻井过程中应用情况的研究。为此,以气体钻井过程中的优化钻井技术为研究对象,应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初步建立了气体钻井的机械钻速预测方程。所建立的方程考虑了钻压、转速、岩石强度等对机械钻速的影响,并将测井参数计算的岩石强度引入该方程,提高了预测的精度。为了验证所建立方程的正确性和实用性,对四川盆地元坝地区侏罗系已完成气体钻井的3口井进行了机械钻速分段预测,预测结果与实际钻井速度基本相符,平均相对误差小于15%,说明该预测方程能够满足工程需要。该方程的建立,为气体钻井过程中优化钻井技术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钻井 钻速方程 多元回归方法 预测 提高机械钻速 岩石强度 优化钻井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薄流到连续流的气体运动论模型方程算法研究 被引量:21
15
作者 李志辉 张涵信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5-155,共11页
通过引入碰撞松弛参数和当地平衡态分布函数对BGK模型方程进行修正,确定含流态控制参数可描述不同流域气体流动特性的气体分子速度分布函数的简化控制方程.发展和应用离散速度坐标法于气体分子速度空间,利用一套在物理空间和时间... 通过引入碰撞松弛参数和当地平衡态分布函数对BGK模型方程进行修正,确定含流态控制参数可描述不同流域气体流动特性的气体分子速度分布函数的简化控制方程.发展和应用离散速度坐标法于气体分子速度空间,利用一套在物理空间和时间上连续而速度空间离散的分布函数来代替原分布函数对速度空间的连续依赖性.基于非定常时间分裂数值计算方法和无波动、无自由参数的NND耗散差分格式,建立直接求解气体分子速度分布函数的气体运动论有限差分数值方法.推广应用改进的 Gauss-Hermite无穷积分法和华罗庚-王元提出的以单和逼近重积分的黄金分割数论积分方法等,对离散速度空间进行宏观取矩获取物理空间各点的气体流动参数,由此发展一套从稀薄流到连续流各流域统一的气体运动论数值算法.通过对不同Knudsen数下一维激波管问题、二维圆柱绕流和三维球体绕流的初步数值实验表明文中发展的数值算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薄流 连续流 气体运动论 BOLTZMANN模型方程 离散速度坐标法 NND有限差分格式 BGK模型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钻井液压系统污染物方程及过滤装置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清友 唐洋 +1 位作者 谢冲 魏晓东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3-159,共7页
气体钻井现场环境恶劣,工况复杂,现用液压系统油液过滤装置过滤效果差,致使油液污染严重,液压系统中泵、阀、执行元件、管路等出现磨损、测漏、堵塞以及活动件卡死等情况,增加了对气体钻井作业的风险。对气体钻井现场所用液压系统污染... 气体钻井现场环境恶劣,工况复杂,现用液压系统油液过滤装置过滤效果差,致使油液污染严重,液压系统中泵、阀、执行元件、管路等出现磨损、测漏、堵塞以及活动件卡死等情况,增加了对气体钻井作业的风险。对气体钻井现场所用液压系统污染源进行分析,对其建立了污染物平衡方程及污染物控制方程。根据污染物控制方程提出了液压系统过滤装置改进措施,通过多方案设计与分析,优选出过滤装置设计方案,并计算出新型过滤装置的主要设计参数。建立新型回油过滤装置的下游污染物颗粒浓度方程,并对安装回油过滤装置和无回油过滤装置的下游污染物颗粒浓度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液压系统安装新型回油过滤装置时,过滤速度明显提高,下游污染物颗粒浓度明显下降,更好地满足了气体钻井液压系统对油液清洁度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系统 污染物 控制方程 油液 气体钻井 过滤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oltzmann方程的CF_3I混合气体协同效应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赵谡 邓云坤 +1 位作者 钟蕊霜 肖登明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553-1558,共6页
CF_3I是一种极具潜力的SF_6替代气体,为了研究CF_3I在不同缓冲气体中的绝缘特性和协同效应,通过求解两项近似Boltzmann方程,对不同混合比例CF_3I/N_2和CF_3I/CO_2混合气体的协同效应系数进行了计算分析,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计算结果... CF_3I是一种极具潜力的SF_6替代气体,为了研究CF_3I在不同缓冲气体中的绝缘特性和协同效应,通过求解两项近似Boltzmann方程,对不同混合比例CF_3I/N_2和CF_3I/CO_2混合气体的协同效应系数进行了计算分析,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计算结果表明,300 K时CF_3I的绝缘强度是SF_6气体的1.2倍,CF_3I/N_2和CF_3I/CO_2混合气体都出现了协同效应现象,CF_3I/CO_2混合气体的协同效应系数显著高于CF_3I/N_2混合气体,但CF_3I/N_2混合气体的绝缘强度高于相同条件下的CF_3I/CO_2混合气体。当CF_3I含量超过20%时,CF_3I/N_2及CF_3I/CO_2混合气体的绝缘强度随CF_3I含量变化基本呈线性变化。试验结果显示,CF_3I/N_2混合气体的击穿电压同样高于CF_3I/CO_2混合气体,但两种混合气体的协同效应系数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LTZMANN方程 临界击穿 CF3I 混合气体 协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际气体Redlich-Kwong方程的SF6断路器开断特性 被引量:13
18
作者 林莘 苏安 +2 位作者 李学斌 夏亚龙 王飞鸣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04-710,共7页
准确的气体状态参数是计算灭弧室气流特性的关键,对SF6断路器的优化设计有重要意义。联合求解实际气体Redlich-Kwong状态方程与流场控制方程,依据Leslie S.Frost焓流电弧模型与等离子体微观参数建立非平衡态电弧能量动态模型,对40.5 kV... 准确的气体状态参数是计算灭弧室气流特性的关键,对SF6断路器的优化设计有重要意义。联合求解实际气体Redlich-Kwong状态方程与流场控制方程,依据Leslie S.Frost焓流电弧模型与等离子体微观参数建立非平衡态电弧能量动态模型,对40.5 kV电容器组SF_6气体断路器灭弧室进行冷态与热态气流场分析,在空载与容性小电流开断条件下,得到灭弧室内气体的压强、密度、温度分布。在开断过程中分析断路器的压力特性,通过电场与气流场的耦合计算得到弧触头间电弧熄灭后的介质恢复特性曲线。计算结果表明:Redlich-Kwong状态方程的计算误差可低至2.11%,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相比,采用Redlich-Kwong状态方程进行计算具有更高的准确度。气体流速较大时,气体状态方程对气体压强的影响较大,实际气体状态方程得到的气体压强高于理想气体。断路器开距〉7 mm后,电场强度最大值下降速度趋于平缓。断路器在开断容性小电流时,如果开断相角分别为1/10π、1/5π、3/10π、2/5π、1/2π,计算得相应燃弧时间分别为0.6、0.73、1.8、2.9、3.7 ms,存在提前熄弧现象。熄弧后断口间击穿电压始终高于瞬态恢复电压值,能够成功开断电弧不出现重燃,为获得较高的击穿裕度,开断相角应大于1/5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F6断路器 压力特性 电弧能量模型 介质恢复特性 气体状态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不平衡状态理论方程的推广应用(Ⅶ)——液体定压比热容理论方程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克武 张宇英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17-423,共7页
将由氩模型微分方程创立的气体不平衡状态理论方程推广应用于液体,导出液体定压比热容理论方程,经以极性与非极性等32种结构类型220种纯质的986个实验数据检验,平均误差为0.85%,优于前人公式,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广泛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氩模型 气体不平衡状态 理论方程 液体比热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完全气体的热力学特性及其N-S方程的求解 被引量:33
20
作者 梁德旺 李博 容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24-429,共6页
首先用五次多项式拟合给出了温度在 5 0~ 3 0 0 0 K范围内的热完全空气的焓值与温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导出了其它热力参数 e,cp,cv 和 γ的表达式。接着提出了热完全空气总温、总压的计算方法 ,并将其计算结果与量热完全空气的结果进... 首先用五次多项式拟合给出了温度在 5 0~ 3 0 0 0 K范围内的热完全空气的焓值与温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导出了其它热力参数 e,cp,cv 和 γ的表达式。接着提出了热完全空气总温、总压的计算方法 ,并将其计算结果与量热完全空气的结果进行了比较。最后 ,将该热完全空气模型用于 N-S方程求解 ,对 NAPA软件进行了改进 ,并用该软件对高马赫数钝体绕流流场和乘波体流场进行了计算 ,分析了气体真实效应对流场结构及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 ,本文提出的总温、总压计算方法及对 NAPA软件的改进是成功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完全气体 计算流体力学 热力学特性 N-S方程 解题方法 空天飞行器 气动构型 数值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