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专项规划技术路径探讨——以荆州市为例 被引量:5
1
作者 陈剑 王嵩 +1 位作者 刘李琨 马林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3-151,共9页
解析传统生态规划存在的问题,提炼出新时期生态规划转型趋势,以及“综合评估—明确目标指标及生态保护格局—统筹生态修复总体布局—强化传导实施”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专项规划技术路线。以荆州市为例探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专项规划技术... 解析传统生态规划存在的问题,提炼出新时期生态规划转型趋势,以及“综合评估—明确目标指标及生态保护格局—统筹生态修复总体布局—强化传导实施”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专项规划技术路线。以荆州市为例探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专项规划技术路径,即针对其存在的生态问题,借助大数据及GEE云平台等新技术手段,通过综合评估形成“生态问题一张图”、明确目标指标并构建生态保护网络格局、谋划“空间—工程—项目”系统化布局、多元机制保障落地实施等,统筹推进国土空间全域生态保护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修复规划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专项规划 GEE平台 全域生态保护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海豹渤黄海生态廊道 被引量:1
2
作者 庄鸿飞 鹿志创 +2 位作者 刘增力 王宗灵 赵林林 《国家公园(中英文)》 2024年第2期81-90,共10页
生态廊道是野生动物迁徙、扩散,完成生命周期活动的重要通道。斑海豹是渤黄海海洋海岛生态地理区布局的三个国家公园的唯一旗舰物种。亟待识别斑海豹生态廊道以完善相关国家公园海上空间保护规划和管控措施,降低该物种的局部灭绝风险。... 生态廊道是野生动物迁徙、扩散,完成生命周期活动的重要通道。斑海豹是渤黄海海洋海岛生态地理区布局的三个国家公园的唯一旗舰物种。亟待识别斑海豹生态廊道以完善相关国家公园海上空间保护规划和管控措施,降低该物种的局部灭绝风险。基于2010—2020年开展卫星信标跟踪调查和2023年在长岛开展参与式地理信息调查,运用生态位模型和阻力模型,识别了斑海豹在渤黄海尺度的生态廊道,基于水文分析进一步细化了斑海豹在渤海海峡的生态廊道。结果表明两个尺度的生态廊道都有斑海豹活动历史。在空间分布上,大尺度廊道与斑海豹季节性迁徙洄游的关键路径吻合,小尺度廊道符合斑海豹的栖息捕食活动规律。但上述廊道基本未被现有国家级海洋保护地覆盖,大尺度下渤海海峡廊道被老铁山水道和长山水道的航运热点阻隔,小尺度下的关键生态廊道可能同时受到养殖区影响。研究建议根据生态廊道的时空分布,在国家公园候选区设置季节性核心保护区和外围保护地带,根据迁徙和活动规律实施动态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海豹 旗舰物种 海洋保护地 生态廊道 渤海海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保护地社区:时代背景、概念内涵及应用案例
3
作者 刘芳明 于国旭 +2 位作者 姜迅 赵林林 张朝晖 《国家公园(中英文)》 2024年第3期133-140,共8页
海洋保护地建设和社区发展密不可分,如何促进二者相协调是亟待研究的问题。运用政策分析和文献研究方法,从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海洋保护地发展实践两个视角展开分析,明晰了海洋保护地社区的政策定位和功能作用。基于社区的自然空间属性... 海洋保护地建设和社区发展密不可分,如何促进二者相协调是亟待研究的问题。运用政策分析和文献研究方法,从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海洋保护地发展实践两个视角展开分析,明晰了海洋保护地社区的政策定位和功能作用。基于社区的自然空间属性和社会功能属性分析,认为当前海洋社区概念还存在“定义不明确、概念表述不准确、在海洋生态保护领域适用性不足”等问题。基于海洋综合管理理论和“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基础及生态文明政策需求,提出“海洋保护地社区”的概念、内涵和分析框架,将海洋保护地社区概念划分为界内社区、界外社区(毗邻社区和邻近社区),阐明了海洋保护地与社区间的相互作用及“依赖-冲突”关系。通过对长岛海洋保护地社区的系统分析,表明分析框架能够为海洋保护地社区治理提供清晰的思路。为理顺海洋保护地与社区关系提供了系统视角的分析方法,对于构建海洋保护地社区管理制度、促进海洋保护地社区治理现代化建设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保护地 社区 社会生态系统 长岛 生态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昌邑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土壤养分的空间异质性与植物群落的分布 被引量:21
4
作者 汤爱坤 刘汝海 +2 位作者 许廖奇 王金玉 刘一霆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8-93,共6页
2009年9月对昌邑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了土壤水分、盐分、养分(有机质、氮和磷)等要素的空间异质性及其与植被群落生态分布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土壤含水率与可溶性盐、有机质之间,以及可溶性盐和有机质之间均在0.01水... 2009年9月对昌邑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了土壤水分、盐分、养分(有机质、氮和磷)等要素的空间异质性及其与植被群落生态分布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土壤含水率与可溶性盐、有机质之间,以及可溶性盐和有机质之间均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有机质与全氮在0.05水平上显著正相关,与全磷的相关性不显著。从陆向海方向,土壤含水率和可溶性盐含量升高,有机质含量降低,群落组成种类减少,群落盖度降低;由以狗尾草为优势种多种植物伴生的杂草群落演变成单一的柽柳、碱蓬群落,最后耐盐大的翅碱蓬成为群落的单优势种,物种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均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昌邑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 土壤养分 空间异质性 植被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海洋生态保护制度的转型发展--从海洋保护区走向海洋生态红线区 被引量:45
5
作者 曾江宁 陈全震 +2 位作者 黄伟 杜萍 杨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0,共10页
海洋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与生态学认知的提高使海洋生态红线区管理制度成为必然。总结了中国海洋保护区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了发展海洋生态红线的必要性、区划原则、概念及组成体系;提出海洋保护区与海洋生态红线区可分别籍空间统一性、... 海洋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与生态学认知的提高使海洋生态红线区管理制度成为必然。总结了中国海洋保护区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了发展海洋生态红线的必要性、区划原则、概念及组成体系;提出海洋保护区与海洋生态红线区可分别籍空间统一性、决策统一性、工作内容与管理要求的一致性相关联,海洋保护区的核心、关键和重要因素与海洋生态红线的范围划定、宏观应对策略制定、微观管理规定一一对应。对海洋保护区管理向海洋生态红线区划与管理的转变给出了若干建议,认为海洋生态红线区划指标体系可以参照海洋保护区绩效评估、保护区选划与评估指标;并从海洋生态红线的尺度,陆海统筹的生态系统格局-结构\过程-机理,复杂生态系统与海洋生态红线的结合,海洋生态红线基点观测等方面对海洋生态红线的研究和工作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保护区 海洋生态红线区 生态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生态红线区划--以海南省为例 被引量:39
6
作者 黄伟 曾江宁 +3 位作者 陈全震 杜萍 汤雁滨 杨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68-276,共9页
随我国沿海地区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各种不合理的资源开发活动已使海洋生态系统遭受严重威胁,亟需实施海洋生态红线制度为海洋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优化区域开发与产业布局提供合理空间边界。介绍了生态红线概念的起源和内涵,提出了海洋... 随我国沿海地区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各种不合理的资源开发活动已使海洋生态系统遭受严重威胁,亟需实施海洋生态红线制度为海洋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优化区域开发与产业布局提供合理空间边界。介绍了生态红线概念的起源和内涵,提出了海洋生态红线的定义和基本原则,并以海南省为例介绍了海洋生态红线区划的技术框架,同时针对海洋生态红线区划面临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海洋生态红线区划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态红线 生态系统 海洋保护区 海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昌邑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4
7
作者 冷宇 张守本 +2 位作者 刘一霆 赵升 刘旭东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4-169,共6页
于2011年3、6、8、10、12月在昌邑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内对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进行采样,共采集到潮间带动物55种,以多毛类、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为主。各潮带间密度、生物量及多样性指数(H')差异极显著(P<0.01),月份间差异均不显著... 于2011年3、6、8、10、12月在昌邑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内对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进行采样,共采集到潮间带动物55种,以多毛类、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为主。各潮带间密度、生物量及多样性指数(H')差异极显著(P<0.01),月份间差异均不显著。Bray-Curtis相似性聚类分析显示,该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可划分为3个群落(P<0.01),潮汐与季节是影响大型底栖动物分布的主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昌邑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 大型底栖动物 潮间带空间分布 季节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国土空间规划中自然保护地规划之定位 被引量:48
8
作者 赵智聪 杨锐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5-11,共7页
面对自然保护地规划作为国土空间专项规划的新要求,在分析国土空间规划、自然保护地体系、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从5个方面讨论国土空间规划中自然保护地规划的定位。在功能定位方面,自然保护地规划是以自然保护为首要目... 面对自然保护地规划作为国土空间专项规划的新要求,在分析国土空间规划、自然保护地体系、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从5个方面讨论国土空间规划中自然保护地规划的定位。在功能定位方面,自然保护地规划是以自然保护为首要目标的专项规划;在层次定位方面,自然保护地规划是贯穿国土空间规划三级体系的专项规划;在时序定位方面,自然保护地规划是在国家和省域2个层面前置的专项规划;在地类定位方面,自然保护地规划存在新设一类“生态用地”的需求;在法定地位方面,自然保护地规划需在自身法律体系、国土空间规划法律体系和相关既有自然资源法律体系等3个层面明确法律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国土空间 自然保护地 规划 自然保护 定位 生态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保护对象的海岛特别保护区范围划定技术 被引量:4
9
作者 王在峰 徐敏 包蓉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7-113,共7页
海岛生态系统独特且脆弱.建设海岛特别保护区对于减缓海岛生态环境恶化、防止生态系统退化和海岛侵蚀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目前,尚未有海岛特别保护区范围划定的方法和标准,制约了海岛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本文针对不同保护目标和属性... 海岛生态系统独特且脆弱.建设海岛特别保护区对于减缓海岛生态环境恶化、防止生态系统退化和海岛侵蚀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目前,尚未有海岛特别保护区范围划定的方法和标准,制约了海岛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本文针对不同保护目标和属性的海岛特别保护区,依据其保护对象、管理水平和外在风险,开展保护区范围划定的案例研究,据此提出了单一保护对象和多目标保护对象海岛特别保护区范围的划定依据和方法,为海岛特别保护区范围的划定提供理论和实践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对象 生态系统 海岛特别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建立国家海洋公园的法律建议 被引量:13
10
作者 蒋小翼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19,共9页
建成统一规范高效的中国特色国家公园体制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国家公园包括国家海洋公园。现行法律法规中存在国家海洋公园的概念缺失、不清晰,使用混淆、专项立法缺失、相关法律规范的法律位阶低以及相关法律规定内容... 建成统一规范高效的中国特色国家公园体制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国家公园包括国家海洋公园。现行法律法规中存在国家海洋公园的概念缺失、不清晰,使用混淆、专项立法缺失、相关法律规范的法律位阶低以及相关法律规定内容不合理等问题。因此,需要对已设立的国家级海洋公园进行整改,修订和完善相关的法律规定。同时,采取自上而下的立法模式、明确国家海洋公园的基本内容、管理体制以及制定配套性规则,从而制定新的法律法规,为建立国家海洋公园提供法律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海洋公园 海洋特别保护区 国家公园体制 法律法规 海洋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岛礁型海洋生物保护区(IMPA)的设计和管理:理论和实例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徐嵩龄 孙建璋 +4 位作者 钟晓东 唐飞 刘芫 曹光招 葛伟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95-103,共9页
本文提出和论述了岛礁型海洋生物保护区(IMPA)设计和管理的7条原则;生物多样性和稀缺性,生境典型性和完整性,物种-面积关系,海-陆生态交错带,人工自然化.生态脆弱性和自养型经济。并且结合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海洋生物保护... 本文提出和论述了岛礁型海洋生物保护区(IMPA)设计和管理的7条原则;生物多样性和稀缺性,生境典型性和完整性,物种-面积关系,海-陆生态交错带,人工自然化.生态脆弱性和自养型经济。并且结合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海洋生物保护区──南麂列岛自然保护区(NINR)的设计和规划的实践,说明如何实施这些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岛礁型 海洋生物保护区 人工野化 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中东营黄河三角洲海洋保护区建设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管筱牧 李震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27-231,共5页
健康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基石。西方国家从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将生态环境保护列为重点关注对象,并制定了一系列国家政策和配套措施。我国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生态文明’概念,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建设和保护生... 健康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基石。西方国家从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将生态环境保护列为重点关注对象,并制定了一系列国家政策和配套措施。我国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生态文明’概念,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与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等问题的新视角,而海洋保护区管理作为海洋环境的综合管理工具也正逐渐被接受。通过归纳现阶段东营黄河三角洲海洋生态保护区发展面临的问题,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主要发展模式与路径,在黄蓝国家战略规划部署下为海洋保护区的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态文明 海洋保护区 公众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路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严良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67-169,共3页
西部矿产资源丰富,但环境十分脆弱。既合理开发利用西部矿产资源,又利于保护西部生态环境是人们异常关注的现实问题。从不同方面论述西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路径,其中加强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是基础,建立西部矿产资源特区促使资源合... 西部矿产资源丰富,但环境十分脆弱。既合理开发利用西部矿产资源,又利于保护西部生态环境是人们异常关注的现实问题。从不同方面论述西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路径,其中加强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是基础,建立西部矿产资源特区促使资源合理利用与加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是关键,加强矿产资源管理与市场建设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 生态保护 西部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北冰洋国际治理进程检视及其协调 被引量:2
14
作者 桂静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3-84,共12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中北冰洋面临商业性活动的威胁不断增大,将对北极海洋生物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产生不利。BBNJ国际协定旨在为国家管辖范围以外海域海洋生物多样性建立统一的机制,包括海洋保护区在内的划区管理工具是重要议题之一。...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中北冰洋面临商业性活动的威胁不断增大,将对北极海洋生物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产生不利。BBNJ国际协定旨在为国家管辖范围以外海域海洋生物多样性建立统一的机制,包括海洋保护区在内的划区管理工具是重要议题之一。中北冰洋存在重要生态海区进程,也有国际组织提出公海保护区提案。这些为未来中北冰洋治理措施的采用提供了依据。同时,存在着海洋保护区与其他划区管理工具之间、BBNJ国际协定与相关国际公约之间,以及相关国际机制之间的协调与衔接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北冰洋 BBNJ国际协定 公海保护区 重要生态海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潮堤坝对山东昌邑滨海湿地植物及土壤性质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琤 刘玉虹 +2 位作者 陆滢 王光美 张华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0-58,共9页
为研究防潮堤坝对滨海湿地植物及土壤性质的影响,本研究在昌邑国家级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内,通过样线法进行野外调查采样,进行防潮堤坝内外土壤、植被以及两者之间联系的分析,研究了堤坝内外植被及土壤性质差异。结果表明:堤坝内外土壤... 为研究防潮堤坝对滨海湿地植物及土壤性质的影响,本研究在昌邑国家级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内,通过样线法进行野外调查采样,进行防潮堤坝内外土壤、植被以及两者之间联系的分析,研究了堤坝内外植被及土壤性质差异。结果表明:堤坝内外土壤、植被有一定的差异;堤坝外部土壤C、N、P含量小于堤坝内部,堤坝外部土壤盐度大于堤坝内部;堤坝外部是以盐地碱蓬(Suaeda salsa)和獐毛(Aeluropus sinensis)为主滨海湿地景观,堤坝内部则是以柽柳(Tamarix chinensis)为主的灌草丛景观;保护区内物种丰富度与土壤盐度值呈负相关关系,随着盐度的升高,堤坝外部物种丰富度低于堤坝内部;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体内TC、TN、TP及C︰N︰P与土壤C、N、P含量及C︰N︰P没有明显相关性,而柽柳体内N含量与土壤P含量呈明显负相关关系,说明木本植物比草本植物更加依赖土壤中营养元素的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潮堤坝 滨海湿地 昌邑国家级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重要性评价的福建海洋保护格局优化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石晓雨 余静 +1 位作者 曾容 杨璐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32-239,共8页
借鉴国际上流行的EBSA、KBA等成熟的评价准则,选取福建海域为研究对象,从遗传、物种、群落和生态系统4个层面构建海洋生态重要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ArcGIS软件开展综合分析、集成,确定福建省海洋生态重要性评价结果,分析出福建省海洋... 借鉴国际上流行的EBSA、KBA等成熟的评价准则,选取福建海域为研究对象,从遗传、物种、群落和生态系统4个层面构建海洋生态重要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ArcGIS软件开展综合分析、集成,确定福建省海洋生态重要性评价结果,分析出福建省海洋保护空缺主要分布在7个区域,近岸包括福宁湾、闽江河口、泉州湾、围头湾和东山湾,远岸包括莆田外海和东山外海两个渔业资源集中分布区。研究结果可为福建省以及其他沿海省份开展相关保护格局优化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重要性评价 海洋生态保护 保护空缺分析 ARCGIS 福建海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bexcel和Pajek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科学计量与知识图谱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尹希刚 吕阳 沙忠利 《海洋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39-251,共13页
利用文献处理工具Bibexcel和网络分析工具Pajek对SCIE和SSCI文献数据库1990—2020年全球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文献数据进行统计与可视化分析,以期揭示该领域的科研产出情况、领域知识基础、研究热点分布及前瞻发展态势。研究结果表明:海洋... 利用文献处理工具Bibexcel和网络分析工具Pajek对SCIE和SSCI文献数据库1990—2020年全球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文献数据进行统计与可视化分析,以期揭示该领域的科研产出情况、领域知识基础、研究热点分布及前瞻发展态势。研究结果表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文献产出近30年来持续增长;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等国家在该领域内有着较强的科研竞争力和学术影响力,其中美国处于研究合作核心地位,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等机构为主要发文机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研究的热点方向主要为海洋生态环境修复与管控、气候变化、生态系统服务、海洋保护区等;该领域研究学科交融趋势明显,研究者应充分借鉴、吸收其他学科理念和方法,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与气候变化、人为活动及生态物种等因素的制衡与协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可视化分析 发展态势 海洋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生态环境损害:政府索赔权的法理审视与规范构造 被引量:12
18
作者 张文松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1-59,共9页
海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目标实现的关键在于政府索赔权的优化配置。作为政府索赔权正当性来源的国家环保义务与海域国家所有权,要求政府进行海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应从公法规范中寻求合法性支持。新一轮国务院机构改革对海洋生态环境损害... 海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目标实现的关键在于政府索赔权的优化配置。作为政府索赔权正当性来源的国家环保义务与海域国家所有权,要求政府进行海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应从公法规范中寻求合法性支持。新一轮国务院机构改革对海洋生态环境损害索赔主体的确定提出了挑战。《海洋环境保护法》的修订,应以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两大要素为基础,明确生态环境部与自然资源部在海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中的权限分工,构建以生态环境部为主导、多部门协调的索赔机制,实现海洋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的衔接与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态环境损害 政府索赔权 国家环保义务 海域所有权 权限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太平洋岛国特殊海洋保护区建设探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彭勃 董艺翀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5-106,共12页
建立特殊海洋保护区是南太平洋岛国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南太平洋岛国的特殊海洋保护区建设主体多元且呈现出较高的积极性,建设的内部动因包括渔业、旅游业的发展需求和国内非政府力量的推动,西方国家资本推进和西方企业技术拉... 建立特殊海洋保护区是南太平洋岛国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南太平洋岛国的特殊海洋保护区建设主体多元且呈现出较高的积极性,建设的内部动因包括渔业、旅游业的发展需求和国内非政府力量的推动,西方国家资本推进和西方企业技术拉动是其外部动因。通过分析斐济、所罗门群岛、帕劳及库克群岛等岛国特殊海洋保护区建设模式与措施得知,南太平洋岛国的特殊海洋保护区建设已经取得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不足之处。注重传统管理方法与现代管理技术的融合,并进一步寻求区域合作是南太平洋岛国特殊海洋保护区建设的未来走向。作为世界上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最为成功的区域之一,南太平洋岛国特殊海洋保护区建设不仅推动了全球海洋保护区网络加快成型,也为中国的海洋保护区建设提供有效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海洋保护区 南太平洋岛国 现实动因 未来走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七星列岛省级海洋特别保护区资源特点及建设管理研究
20
作者 唐迎迎 任海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32期71-75,共5页
以浙江七星列岛省级海洋特别保护区为例,阐述其地理区位特殊性,介绍原生态岛礁、贝藻类资源、海岛植被和鸟类、渔业资源以及石珊瑚等海洋资源特点,并明确保护对象和功能分区主导功能。保护区拥有典型独特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 以浙江七星列岛省级海洋特别保护区为例,阐述其地理区位特殊性,介绍原生态岛礁、贝藻类资源、海岛植被和鸟类、渔业资源以及石珊瑚等海洋资源特点,并明确保护对象和功能分区主导功能。保护区拥有典型独特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保护和科研价值。总结了海洋特别保护区的建设管理现状,在分析其存在问题和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保护生态环境及资源、协调保护和开发利用关系、健全管理机制、明确管理权责等建议,以期为浙江省级海洋特别保护区的规范建设和综合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特别保护区 资源特点 建设管理 七星列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