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松辽南部大情字井地区断裂构造特征及其控油作用 被引量:25
1
作者 李建忠 杨涛 +1 位作者 王立武 江涛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8-20,共3页
根据松辽盆地南部大情字井地区的三维地震和钻探资料,分析断裂构造特征及其控油作用。该地区发育北东和北西向两组断裂系统,其中北东向的中央断裂带是具有左行走滑性质的基底主断裂,控制北北西和北西向次级断层发育。中央断裂带以西发育... 根据松辽盆地南部大情字井地区的三维地震和钻探资料,分析断裂构造特征及其控油作用。该地区发育北东和北西向两组断裂系统,其中北东向的中央断裂带是具有左行走滑性质的基底主断裂,控制北北西和北西向次级断层发育。中央断裂带以西发育3条北西向浅层断裂带,呈垒堑相间的构造格局;中央断裂带以东浅层断层不发育,为西南倾的平缓斜坡带。断裂是油气运移的重要通道,控制着局部构造圈闭的形成并为岩性圈闭提供侧向遮挡条件。中央断裂带通过控制其两侧断层发育程度和变形样式控制油气分布总体特征:其以西地区以构造及构造 岩性油藏为主,油气分布于3个断垒带;以东地区以岩性油藏为主,大面积含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南部 长岭凹陷 大情字井地区 断裂构造 岩性油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南部长岭断陷登娄库组致密砂岩有利储层控制因素 被引量:17
2
作者 葛岩 黄志龙 +3 位作者 宋立忠 白连德 刘晓健 王颖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691-2700,共10页
应用普通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物性分析及粘土矿物衍射,对松辽盆地南部长岭断陷登娄库组致密砂岩储层基本特征进行分析。结合区域构造特征、沉积特征及成岩作用研究该套致密砂岩的成因,分析致密砂岩中优质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研... 应用普通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物性分析及粘土矿物衍射,对松辽盆地南部长岭断陷登娄库组致密砂岩储层基本特征进行分析。结合区域构造特征、沉积特征及成岩作用研究该套致密砂岩的成因,分析致密砂岩中优质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登娄库组储层为一套辫状河及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砂体,岩石类型主要是岩屑质长石砂岩或长石质岩屑砂岩。现今洼陷内储层均已致密,沉积作用是形成致密储层的最基本因素,物源区岩性决定后期成岩作用的类型和强度,成岩作用中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则是形成致密储层的关键。致密砂岩中优质储层受多种因素的控制作用,储层沉积相、砂岩粒径及深部流体溶蚀是控制登娄库组优质储层分布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南部 长岭断陷 登娄库组 致密砂岩 成岩作用 有机酸溶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南部断陷层碎屑岩天然气成藏主控因素分析——以长岭断陷龙凤山次凹为例 被引量:27
3
作者 秦都 黄桂雄 +3 位作者 李瑞磊 朱建峰 陈杏霞 徐文 《中国石油勘探》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2-61,共10页
以松辽盆地南部长岭断陷龙凤山次凹为例,通过对烃源岩、储层、盖层及成藏输导匹配等成藏条件进行分析,认为长岭断陷具备良好的生、储、盖等基本石油地质条件,发育断裂—砂体的垂向和侧向双重输导体系,深层构造定型时间早于主成藏期,有... 以松辽盆地南部长岭断陷龙凤山次凹为例,通过对烃源岩、储层、盖层及成藏输导匹配等成藏条件进行分析,认为长岭断陷具备良好的生、储、盖等基本石油地质条件,发育断裂—砂体的垂向和侧向双重输导体系,深层构造定型时间早于主成藏期,有利于油气运移聚集成藏。长岭断陷营城组碎屑岩天然气成藏主要有4个基本控制因素:深洼区沙河子组及营城组烃源岩质量及热演化程度控制了油气源条件;优势沉积微相控制有利砂体分布,储层物性决定了油气富集程度,次生孔隙发育对含气性贡献较大;营城组上部稳定的泥岩盖层与晚期断裂的组合控制保存条件,决定了油气主要富集层系;成藏期构造背景下断裂—砂体输导体系有效性控制了油气运移方向。研究认为,长岭断陷层碎屑岩领域具有"洼陷区供烃、断裂—砂体双重输导、构造—盖层控制聚集"的天然气成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南部 长岭断陷 龙凤山次凹 碎屑岩 天然气 成藏条件 主控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南长岭地区坳陷层油气富集规律 被引量:6
4
作者 沈武显 樊太亮 +3 位作者 王宏语 宫雪 侯伟 王进财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15-721,共7页
以构造、层序和沉积研究为基础,从'层序控砂'和'微相控储'的角度预测有利储层分布;结合油气成藏条件分析,探讨松南长岭地区坳陷层油气富集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层序旋回控制油气富集部位,重点含油层位靠近成熟烃源岩;沉... 以构造、层序和沉积研究为基础,从'层序控砂'和'微相控储'的角度预测有利储层分布;结合油气成藏条件分析,探讨松南长岭地区坳陷层油气富集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层序旋回控制油气富集部位,重点含油层位靠近成熟烃源岩;沉积相控制有利储层发育区带,主要含油区呈环带状分布于三角洲前缘与滨浅湖的交互区域,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微相中的油气显示较多,且含油气性较好,为有利储集相带;基底断裂带和有利油气聚集区紧密相联,含油气带主要受继承性发育的基底断裂控制与影响;油气富集与地层展布形态、圈闭类型密切相关,中部平缓区为低幅度构造圈闭发育带,东部构造反转区为反转上倾尖灭的岩性和构造-岩性复合型圈闭发育带,而西部斜坡区于西掉断层上升盘,可形成低幅度构造和构造-岩性油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南长岭地区 坳陷层 有利储层 成藏条件 油气富集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南部长岭断陷深层碎屑岩天然气成藏特征及主控因素 被引量:12
5
作者 李晶秋 苗宏伟 +1 位作者 李立立 王立鹏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9年第4期34-39,共6页
在总结现有勘探成果的基础上,从烃源岩条件、储层条件、盖层条件、输导条件及成藏期次5个方面,对松辽盆地南部深层登娄库组碎屑岩的天然气成藏条件进行探讨。认为深层碎屑岩领域具有生、储、盖条件优越、输导路径畅通、成藏期相对较晚... 在总结现有勘探成果的基础上,从烃源岩条件、储层条件、盖层条件、输导条件及成藏期次5个方面,对松辽盆地南部深层登娄库组碎屑岩的天然气成藏条件进行探讨。认为深层碎屑岩领域具有生、储、盖条件优越、输导路径畅通、成藏期相对较晚等有利于天然气成藏的条件,勘探前景广阔。同时指出该区天然气运移和聚集受到沙河子组烃源岩的展布、深大断裂分布、储层物性和有利沉积微相以及成藏条件与供烃时限的有效配置等多种因素的控制。最终归纳出"多灶供烃、复合输导、物性控藏","单灶供烃、垂向输导、构造控藏"和"单灶供烃、侧向输导、不整合控藏"3种成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 碎屑岩 成藏条件 主控因素 松辽盆地南部 长岭断陷 登娄库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南部长岭断陷火山岩气藏储量评价与计算 被引量:9
6
作者 张大伟 孙红 +4 位作者 马继明 赵立芬 马丽 孙文铁 徐晓宇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9年第4期47-52,共6页
利用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对松辽盆地南部长岭断陷火山岩分布及其火山喷发期次进行描述,并落实火山岩顶面构造特征和火山岩气藏圈闭类型;利用元素俘获测井和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技术对该火山岩岩性进行标定、识别,并定性、定量评价火山... 利用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对松辽盆地南部长岭断陷火山岩分布及其火山喷发期次进行描述,并落实火山岩顶面构造特征和火山岩气藏圈闭类型;利用元素俘获测井和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技术对该火山岩岩性进行标定、识别,并定性、定量评价火山岩储层裂缝发育程度;利用MDT、核磁点测、交叉偶极声波成像等资料对流体性质进行识别,描述了流体分布规律,确定气藏的气水界面;利用核磁、密度测井联合求取有效孔隙度;利用核磁T2谱转换毛管压力求取含气饱和度等,在此基础上计算长岭1号气田火山岩气藏探明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气藏 岩性识别 孔隙度 饱和度 气水界面 松辽盆地南部 长岭断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