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陇东地区长9油层组砂岩储层成岩作用精细研究
被引量:
24
1
作者
郑荣才
王海红
+2 位作者
侯长冰
王昌勇
吴艳艳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4年第1期1-9,131,共9页
长9油层组是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最具石油勘探潜力的地层单元之一,而有关该地层单元的储层特征研究非常薄弱,成为制约该区长9油层组高效勘探开发的难点。在薄片鉴定、扫描电镜、镜质体反射率和物性分析的基础上,对陇东地区长9油层组砂...
长9油层组是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最具石油勘探潜力的地层单元之一,而有关该地层单元的储层特征研究非常薄弱,成为制约该区长9油层组高效勘探开发的难点。在薄片鉴定、扫描电镜、镜质体反射率和物性分析的基础上,对陇东地区长9油层组砂岩储层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有利储层发育的岩性主要为水下分流河道微相的中—细粒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砂岩,是储层发育的物质基础;机械压实和方解石、石英及伊/蒙混层、伊利石、高岭石和浊沸石等次生矿物的胶结作用对孔喉具有不同程度的封堵,是储层孔隙缩减、渗透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早期次生绿泥石环边和伊/蒙混层环边胶结物虽然占据了部分孔隙和降低了储层的孔隙度与渗透率,但同时也增强了砂岩的抗压实能力和抑制了次生石英沉淀,是部分原生粒间孔隙得以保存和有利储层发育的重要条件;深部有机酸热液对不稳定组分的溶蚀作用有利于各类次生孔隙的发育,对改善储层的孔渗性贡献最大,是形成优质储层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储层
成岩作用
长
9
油层组
上三叠统延长组
陇东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吴起王洼子地区长9致密砂岩油藏成藏条件及勘探突破
被引量:
6
2
作者
庞军刚
王桂成
+2 位作者
石勇
李赛
朱鹏辉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2-38,43,共8页
近年来,鄂尔多斯盆地石油勘探在延长组下组合长9油层组获得了新发现,但对该致密油藏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认识的不足严重制约了致密油藏勘探开发。根据钻井、测井及分析测试资料,对王洼子地区长9致密砂岩油藏成藏条件进行了分析,探讨...
近年来,鄂尔多斯盆地石油勘探在延长组下组合长9油层组获得了新发现,但对该致密油藏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认识的不足严重制约了致密油藏勘探开发。根据钻井、测井及分析测试资料,对王洼子地区长9致密砂岩油藏成藏条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油藏富集规律及其勘探潜力。研究表明,该区长9油层组具有较好的成藏条件,长91和长93已见多口高产井,石油勘探已有较大的突破。烃源岩、沉积微相、优质砂体、鼻状隆起等几个因素的优化匹配是长9致密砂岩油藏勘探能够取得突破的关键。据综合分析,洼4井区及洼14—洼11井区成藏条件较好,为下一步的有利勘探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
9
油层组
延长组下组合
致密砂岩油藏
王洼子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9油层组层序-岩相古地理
被引量:
7
3
作者
王欣欣
王海红
+2 位作者
郑荣才
侯长冰
王昌勇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4年第1期67-74,共8页
通过岩心描述、岩石薄片鉴定、古生物、物源区及测井曲线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对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9油层组沉积相和层序地层学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确定长9油层组属于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可划分为1个长期、2个中期和4个短...
通过岩心描述、岩石薄片鉴定、古生物、物源区及测井曲线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对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9油层组沉积相和层序地层学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确定长9油层组属于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可划分为1个长期、2个中期和4个短期旋回层序。以古盐度的定量计算和盐度分区为依据,进一步确定了陇东地区长9油层组沉积期的古湖岸线位置。在此基础上,以物源区、沉积相和层序分析等资料为基础,选取中期旋回层序的上升和下降相域作为等时地层单元编制陇东地区长9油层组各时期层序-岩相古地理图。结果表明,各时期古地理面貌和砂体展布格局主要受湖平面升降和物源区方向控制,最有利储层发育的水上和水下分流河道主要出现在各中期旋回的湖侵相域,砂体的延伸方向与西南部的主物源方向相平行。该研究成果对陇东地区长9油藏的后续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岩相古地理
古盐度
古湖岸线
三角洲沉积体系
长
9
油层组
陇东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鄂尔多斯盆地英旺地区长9、长10油层组油源及成藏分析
被引量:
16
4
作者
何雁兵
傅强
+1 位作者
金艳
李元昊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2年第5期55-60,共6页
近年来,在鄂尔多斯盆地英旺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9、长10油层组发现了油气藏。通过烃源岩特征分析、油-源对比、成藏特征分析等发现,英旺地区长9油层组烃源岩为一套好烃源岩,但其生成的油气可能优先侧向运移到了志丹等地区成藏,对英旺...
近年来,在鄂尔多斯盆地英旺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9、长10油层组发现了油气藏。通过烃源岩特征分析、油-源对比、成藏特征分析等发现,英旺地区长9油层组烃源岩为一套好烃源岩,但其生成的油气可能优先侧向运移到了志丹等地区成藏,对英旺地区长9、长10油层组油气藏贡献不大。英旺地区长9、长10油层组中的油气主要来自华池—太白—正宁—英旺一带的长7油层组烃源岩。烃源岩成岩演化过程中产生的异常压力为油气运移的主要动力,孔隙和裂缝为油气运移的主要输导体系,油气沿孔隙-裂缝输导体系进行垂向-侧向运移,遇砂体即充注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
9
、长10油层组
油源对比
成藏分析
英旺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环县-正宁地区长9油层组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
2
5
作者
陈梦娜
罗安湘
+5 位作者
李军
时孜伟
赵靖舟
邵晓州
耳闯
白卓立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6,15,共7页
运用ZEISS双通道荧光-透射光显微镜、雷尼绍inVia Relflex型显微拉曼光谱仪和Linkam MDS-600冷热台,对研究区长9油层组流体包裹体岩相特征、均一温度/冰点温度和古压力特征进行了研究,并结合研究区地层埋藏史、热演化史厘定了石油的充注...
运用ZEISS双通道荧光-透射光显微镜、雷尼绍inVia Relflex型显微拉曼光谱仪和Linkam MDS-600冷热台,对研究区长9油层组流体包裹体岩相特征、均一温度/冰点温度和古压力特征进行了研究,并结合研究区地层埋藏史、热演化史厘定了石油的充注史,恢复了长9油层组原油充注时的动力条件。结果表明,研究区长9油层组盐水包裹体和液态烃包裹体主要分布在石英颗粒内的裂隙中,其次在石英次生加大边、胶结物和穿石英颗粒的裂纹中。与油包裹体共生的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测试和古压力恢复结果表明,研究区长9油层组主要为长7烃源岩生烃增压驱动的一期石油充注,对应地质时间为早白垩世中晚期(105~125Ma),其中石英颗粒内裂隙中与石油包裹体共生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主要分布在105~130℃,古压力系数集中在1.0~1.5;石英次生加大边及胶结物中的包裹体均一温度主要分布在100~125℃,古压力系数集中在1.1~1.3;穿石英颗粒裂纹的主要分布在120~130℃,古压力系数集中在1.2~1.4;总体上充注次序为石英次生加大边及胶结物略早于石英颗粒内裂纹略早于穿石英颗粒裂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均一温度
成藏期次
古压力
长
9
油层组
环县-正宁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陇东地区长9油层组砂岩储层成岩作用精细研究
被引量:
24
1
作者
郑荣才
王海红
侯长冰
王昌勇
吴艳艳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长庆油田超低渗透油藏第四项目部
出处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4年第1期1-9,131,共9页
基金
国家"十二五"重大科技专项"鄂尔多斯盆地重点探区碎屑岩沉积体系
储层特征与主控因素"(编号:2011ZX05002-001-001)资助
文摘
长9油层组是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最具石油勘探潜力的地层单元之一,而有关该地层单元的储层特征研究非常薄弱,成为制约该区长9油层组高效勘探开发的难点。在薄片鉴定、扫描电镜、镜质体反射率和物性分析的基础上,对陇东地区长9油层组砂岩储层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有利储层发育的岩性主要为水下分流河道微相的中—细粒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砂岩,是储层发育的物质基础;机械压实和方解石、石英及伊/蒙混层、伊利石、高岭石和浊沸石等次生矿物的胶结作用对孔喉具有不同程度的封堵,是储层孔隙缩减、渗透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早期次生绿泥石环边和伊/蒙混层环边胶结物虽然占据了部分孔隙和降低了储层的孔隙度与渗透率,但同时也增强了砂岩的抗压实能力和抑制了次生石英沉淀,是部分原生粒间孔隙得以保存和有利储层发育的重要条件;深部有机酸热液对不稳定组分的溶蚀作用有利于各类次生孔隙的发育,对改善储层的孔渗性贡献最大,是形成优质储层的关键。
关键词
砂岩储层
成岩作用
长
9
油层组
上三叠统延长组
陇东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Keywords
sandstone
reservoir
diagenesis
chang 9 oil reservoir set
Upper Triassic Yan
chang
Formation
Longdong area
Ordos Basin
分类号
TE122.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吴起王洼子地区长9致密砂岩油藏成藏条件及勘探突破
被引量:
6
2
作者
庞军刚
王桂成
石勇
李赛
朱鹏辉
机构
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下寺湾采油厂
出处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2-38,43,共8页
基金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鄂尔多斯盆地大型低渗透地层油气藏开发示范工程"(编号:2011ZX05044)
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坳陷湖盆几种事件性沉积耦合关系"(编号:2013JK0844)联合资助
文摘
近年来,鄂尔多斯盆地石油勘探在延长组下组合长9油层组获得了新发现,但对该致密油藏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认识的不足严重制约了致密油藏勘探开发。根据钻井、测井及分析测试资料,对王洼子地区长9致密砂岩油藏成藏条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油藏富集规律及其勘探潜力。研究表明,该区长9油层组具有较好的成藏条件,长91和长93已见多口高产井,石油勘探已有较大的突破。烃源岩、沉积微相、优质砂体、鼻状隆起等几个因素的优化匹配是长9致密砂岩油藏勘探能够取得突破的关键。据综合分析,洼4井区及洼14—洼11井区成藏条件较好,为下一步的有利勘探区。
关键词
长
9
油层组
延长组下组合
致密砂岩油藏
王洼子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Keywords
chang 9 oil reservoir set
lower assemblage of Yanehang Formation
tight sandstone
reservoir
Wangwazi area
Ordos Basin
分类号
TE122.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9油层组层序-岩相古地理
被引量:
7
3
作者
王欣欣
王海红
郑荣才
侯长冰
王昌勇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长庆油田超低渗透油藏第四项目部
出处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4年第1期67-74,共8页
基金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陇东地区长9油藏特征及油藏富集规律研究"(编号:2008ZX05003-001)资助
文摘
通过岩心描述、岩石薄片鉴定、古生物、物源区及测井曲线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对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9油层组沉积相和层序地层学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确定长9油层组属于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可划分为1个长期、2个中期和4个短期旋回层序。以古盐度的定量计算和盐度分区为依据,进一步确定了陇东地区长9油层组沉积期的古湖岸线位置。在此基础上,以物源区、沉积相和层序分析等资料为基础,选取中期旋回层序的上升和下降相域作为等时地层单元编制陇东地区长9油层组各时期层序-岩相古地理图。结果表明,各时期古地理面貌和砂体展布格局主要受湖平面升降和物源区方向控制,最有利储层发育的水上和水下分流河道主要出现在各中期旋回的湖侵相域,砂体的延伸方向与西南部的主物源方向相平行。该研究成果对陇东地区长9油藏的后续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层序-岩相古地理
古盐度
古湖岸线
三角洲沉积体系
长
9
油层组
陇东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Keywords
sequence-based lithofacies and paleogeography
paleosalinity
palaeo-lake strandline
delta depositional system
chang 9 oil reservoir set
Longdong area
Ordos Basin
分类号
TE121.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鄂尔多斯盆地英旺地区长9、长10油层组油源及成藏分析
被引量:
16
4
作者
何雁兵
傅强
金艳
李元昊
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2年第5期55-60,共6页
文摘
近年来,在鄂尔多斯盆地英旺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9、长10油层组发现了油气藏。通过烃源岩特征分析、油-源对比、成藏特征分析等发现,英旺地区长9油层组烃源岩为一套好烃源岩,但其生成的油气可能优先侧向运移到了志丹等地区成藏,对英旺地区长9、长10油层组油气藏贡献不大。英旺地区长9、长10油层组中的油气主要来自华池—太白—正宁—英旺一带的长7油层组烃源岩。烃源岩成岩演化过程中产生的异常压力为油气运移的主要动力,孔隙和裂缝为油气运移的主要输导体系,油气沿孔隙-裂缝输导体系进行垂向-侧向运移,遇砂体即充注成藏。
关键词
长
9
、长10油层组
油源对比
成藏分析
英旺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Keywords
chang
9
and
chang
10
oil
reservoir
set
;
oil
-source correlation;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analysis; Yingwang area; Ordos Basin
分类号
TE12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环县-正宁地区长9油层组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
2
5
作者
陈梦娜
罗安湘
李军
时孜伟
赵靖舟
邵晓州
耳闯
白卓立
机构
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陕西省油气成藏地质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震局第二检测中心
出处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6,15,共7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07-004)
陕西省教育厅重点项目(15JS093)
文摘
运用ZEISS双通道荧光-透射光显微镜、雷尼绍inVia Relflex型显微拉曼光谱仪和Linkam MDS-600冷热台,对研究区长9油层组流体包裹体岩相特征、均一温度/冰点温度和古压力特征进行了研究,并结合研究区地层埋藏史、热演化史厘定了石油的充注史,恢复了长9油层组原油充注时的动力条件。结果表明,研究区长9油层组盐水包裹体和液态烃包裹体主要分布在石英颗粒内的裂隙中,其次在石英次生加大边、胶结物和穿石英颗粒的裂纹中。与油包裹体共生的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测试和古压力恢复结果表明,研究区长9油层组主要为长7烃源岩生烃增压驱动的一期石油充注,对应地质时间为早白垩世中晚期(105~125Ma),其中石英颗粒内裂隙中与石油包裹体共生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主要分布在105~130℃,古压力系数集中在1.0~1.5;石英次生加大边及胶结物中的包裹体均一温度主要分布在100~125℃,古压力系数集中在1.1~1.3;穿石英颗粒裂纹的主要分布在120~130℃,古压力系数集中在1.2~1.4;总体上充注次序为石英次生加大边及胶结物略早于石英颗粒内裂纹略早于穿石英颗粒裂纹。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均一温度
成藏期次
古压力
长
9
油层组
环县-正宁地区
Keywords
fluid inclusions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
accmnulation period
paleo-perssure
chang 9 oil reservoir set
Huawdan- Zhengning area
分类号
TE12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陇东地区长9油层组砂岩储层成岩作用精细研究
郑荣才
王海红
侯长冰
王昌勇
吴艳艳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4
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吴起王洼子地区长9致密砂岩油藏成藏条件及勘探突破
庞军刚
王桂成
石勇
李赛
朱鹏辉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5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9油层组层序-岩相古地理
王欣欣
王海红
郑荣才
侯长冰
王昌勇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4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鄂尔多斯盆地英旺地区长9、长10油层组油源及成藏分析
何雁兵
傅强
金艳
李元昊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2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环县-正宁地区长9油层组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地质意义
陈梦娜
罗安湘
李军
时孜伟
赵靖舟
邵晓州
耳闯
白卓立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