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和胃止痛颗粒的质量控制研究
1
作者 韩康 姜鸿 +3 位作者 邸子真 陈妍 于永铎 吕冠华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6-149,I0004,共5页
目的建立和胃止痛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和胃止痛颗粒方中柴胡、延胡索两味药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和胃止痛颗粒中芍药苷含量进行测定。结果TLC鉴别分离度和专属性好,阴性供试液无干扰;芍药苷在0.202... 目的建立和胃止痛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和胃止痛颗粒方中柴胡、延胡索两味药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和胃止痛颗粒中芍药苷含量进行测定。结果TLC鉴别分离度和专属性好,阴性供试液无干扰;芍药苷在0.202~1.01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5),加样回收率均值为100.92%,RSD为1.8%。结论所建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此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胃止痛颗粒 质量 薄层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 柴胡 白芍 延胡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MS法研究5种柴胡皂苷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组织分布
2
作者 曾德浩 闫雪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1-146,共6页
目的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PLC)-高分辨率质谱联用仪(mass spectrometry,MS)探究5种柴胡皂苷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组织分布,在找出有效部位中的化学成分及其共性的同时研究其主要有效成分... 目的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PLC)-高分辨率质谱联用仪(mass spectrometry,MS)探究5种柴胡皂苷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组织分布,在找出有效部位中的化学成分及其共性的同时研究其主要有效成分的药代动力学。方法应用UPLC法对指标成分柴胡皂苷a(saikosaponin a,SSa)、柴胡皂苷c(saikosaponin c,SSc)、柴胡皂苷b1(saikosaponin b1,SSb1)、柴胡皂苷d(saikosaponin d,SSd)、柴胡皂苷b2(saikosaponin b2,SSb2)进行含量测定,应用于组织分布研究。选择柴胡醇提物灌胃SD大鼠,给药后0.25、0.5、0.75、3、5 h处死,取心、肝、脾、肺、肾组织,样品经预处理后,采用上述方法测定组织中各皂苷类成分的含量,进行组织分布研究。结果UPLC-MS法提示血清中的内源性物质对内标和待测物质均无干扰,柴胡皂苷类成分的线性良好,高、中、低浓度的日内和日间精密度SD值均低于10%,经冻融循环及长短期稳定性的考察,柴胡皂苷类无明显降解,稳定性良好,符合生物样本分析方法的指导原则。待测成分无明显的基质效应。该研究测定的5种柴胡皂苷类成分组织分布存在一定相似性。在肝、肺组织中的含量高于其他组织,其特点为肝、肺>心、肾>脾,并且在肝脏组织中0.5 h最高,在肺组织中0.75 h较高;SSa与SSd具有相似结构,在组织分布中提现出了相似的特点:肺>肝、肾>心、脾,肺组织中的含量高于其他组织,在0.75 h有最大值,而相对含量较高的肝组织中也是在0.5 h有最大值。结论该研究通过UPLC-MS分析柴胡中SSa、SSc、SSb1、SSd、SSb2等5种皂苷类成分,对其予以定量分析。提示UPLC-MS方法灵敏、快速、可靠,并成功地用于柴胡药代动力学及组织分布研究,获得了柴胡皂昔类成分的药动学参数,提示各成分在不同组织中分布特点。体外柴胡醇提物成分容易吸收,在临床应用时可依据药理作用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PLC-MS 柴胡 皂苷类 药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法评价调畅气机法治疗心肌桥回顾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吴希泽 康健 +3 位作者 刘之然 王晓玉 庞敏 高静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38,共6页
目的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SM)探讨“调畅气机法”(柴胡-桔梗-枳壳-牛膝)治疗心肌桥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158例心肌桥医案,将其分为暴露组与非暴露组,暴露组为接受中药汤剂中含有调畅气机法(包含柴胡-桔梗-枳壳... 目的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SM)探讨“调畅气机法”(柴胡-桔梗-枳壳-牛膝)治疗心肌桥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158例心肌桥医案,将其分为暴露组与非暴露组,暴露组为接受中药汤剂中含有调畅气机法(包含柴胡-桔梗-枳壳-牛膝)的医案,非暴露组为基础类中药临症加减的医案。运用PSM进行匹配后得到样本35对。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和心电图。结果匹配后暴露组与非暴露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有显著的改善(P<0.01),以暴露组改善更明显(P<0.01);匹配后暴露组的总有效率(94.29%,33/35)高于非暴露组(77.14%,27/35);暴露组的显效率(42.86,15/35%)高于非暴露组(20.00%,7/35),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匹配后暴露组的心电图总有效率(37.14%,13/35)高于非暴露组(14.29%,5/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畅气机法”治疗心肌桥疗效良好,缓解临床症状,且一定程度上减轻心电图心肌缺血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畅气机法 心肌桥 倾向性评分匹配 真实世界研究 柴胡-桔梗-枳壳-牛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代谢组学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分析平台的南北柴胡活性成分及差异代谢物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宝顺 王瀚 +6 位作者 曲雪洁 张佳琪 曹睿 宋泽 孙逸轩 罗容 刘长利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0-153,I0051-I0053,共7页
目的基于代谢组学,多元统计分析和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鉴定南北柴胡代谢物差异并分析造成二者临床疗效不同的物质基础。方法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UPLC-MS)和气相色谱-质... 目的基于代谢组学,多元统计分析和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鉴定南北柴胡代谢物差异并分析造成二者临床疗效不同的物质基础。方法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UPLC-MS)和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两种分析技术获得南北柴胡的代谢物,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筛选南北柴胡差异代谢物,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筛选南北柴胡中的关键活性成分,预测其可能治疗的疾病。结果在两种柴胡中共检测到1733个代谢物,其中有759个为差异代谢物。共筛选出96个关键活性成分,主要包括黄酮类、木脂素和香豆素类、挥发油和萜类化合物。这些关键活性成分与多种靶蛋白相关,对应癌症、肿瘤、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病、炎症、糖尿病、阿兹海默症等多种疾病。结论相较于北柴胡,南柴胡中黄酮和挥发油以及酚酸类成分含量相对较高。研究结果进一步证明了柴胡中除皂苷类成分,其黄酮、香豆素、挥发油、酚酸等成分也可能发挥了重要的药理作用。南北柴胡药效物质基础存在差异,其发挥药效各有不同,因此在临床中若能实现区分用药,对柴胡药用资源实现最大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 UPLC-MS GC-MS TCMS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皂苷a药理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48
5
作者 程玉鹏 姜丽丽 +3 位作者 王语哲 仁朋英 高宁 王博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4-27,共4页
柴胡是我国传统中药,其正品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由于柴胡广泛的药理活性及临床应用范围,使得关于柴胡及其有效成分的研究受到广泛重视。柴胡皂苷a是从柴胡中分离得到的具有多种药理活性的天然化合物,在抗肿瘤、抗炎、... 柴胡是我国传统中药,其正品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由于柴胡广泛的药理活性及临床应用范围,使得关于柴胡及其有效成分的研究受到广泛重视。柴胡皂苷a是从柴胡中分离得到的具有多种药理活性的天然化合物,在抗肿瘤、抗炎、抗癫痫、保肝护肝等方面均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基于CNKI与ISI Web of Knowledge数据库查找及追溯了近年来关于柴胡皂苷a的最新研究文献报道,归纳总结了其药理学研究进展,以期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 天然产物 抗肿瘤 抗炎 抗癫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药物体系质量评价模式的柴胡质量表征关联分析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潘婷 黄亚婷 +7 位作者 韩珂卿 孙雅姝 温静 迟蕾 陈唯 杨元 姜艳艳 石任兵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4期577-582,共6页
目的:运用药物体系质量评价模式对柴胡饮片进行质量表征及关联分析,以有效地评价柴胡饮片的质量。方法: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柴胡饮片中药物体系关联成分芦丁、柴胡皂苷c、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d的含量,同时表征主要黄酮类成分含量和及主... 目的:运用药物体系质量评价模式对柴胡饮片进行质量表征及关联分析,以有效地评价柴胡饮片的质量。方法: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柴胡饮片中药物体系关联成分芦丁、柴胡皂苷c、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d的含量,同时表征主要黄酮类成分含量和及主要皂苷类成分含量和,并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柴胡饮片中总酚类成分含量。结果:基于药物体系质量评价模式,对柴胡饮片中有效指标性成分含量及其相对比值进行质量表征,同时将不同批次的饮片与经过药效验证的基准饮片进行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样品7、8、14中有效指标性成分含量总体高于基准批号5,批号6中有效指标性成分含量与基准批次饮片5相近,样品7、8、13、14与基准批次饮片5关联度较高。综合质量表征及关联分析结果,样品7、8、14、5、13的品质居优。结论:基于药物体系质量评价模式对柴胡饮片的质量进行评价,通过有效指标性成分含量及其相对比值的质量表征,以经过药效验证的饮片为基准,结合关联度分析,可综合全面地评价柴胡饮片的质量,为柴胡饮片的资源筛选、药物原料的质量控制和应用提供依据,同时为中药质量评价提供了方法学及其应用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 关联分析 主要黄酮类成分和 总酚类成分含量 柴胡皂苷c、a、d 主要皂苷类成分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ELISA法检验柴胡药材的质量 被引量:4
7
作者 马丽玲 谭铭铭 晁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06-1008,共3页
目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广州市售柴胡药材中柴胡皂苷a(SSa)的含量,考察其质量情况。方法使用抗SSa单克隆抗体,建立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检测(ELISA)法,测定广州市售柴胡药材样品中的SSa含量。结果建立的竞争性ELISA法中,SS... 目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广州市售柴胡药材中柴胡皂苷a(SSa)的含量,考察其质量情况。方法使用抗SSa单克隆抗体,建立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检测(ELISA)法,测定广州市售柴胡药材样品中的SSa含量。结果建立的竞争性ELISA法中,SSa在0.162.5μg/ml浓度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10份市售柴胡药材中SSa的含量在0.326.87μg/mg之间。结论 ELISA是一种灵敏快捷、经济环保,特别适合于批量检测的SSa测定法。广州市售柴胡药材质量参差,约30%不符合药典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 质量检测 柴胡皂苷A 酶联免疫吸附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黄芩药对配伍及用量比例对抑郁小鼠行为学及脑海马BDNF/TrkB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6
8
作者 周丽萍 章宸一瑜 +1 位作者 马世平 瞿融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7-71,I0016,I0017,I0018,共8页
目的通过实验的方法探究柴胡-黄芩药对的抗抑郁功效及机制。方法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温和应激(CUMS)的方法造模,将造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组、柴胡-黄芩不同用量比例3组,灌胃给予柴胡-黄芩不同配伍比例的水煎剂,观察其对CUM... 目的通过实验的方法探究柴胡-黄芩药对的抗抑郁功效及机制。方法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温和应激(CUMS)的方法造模,将造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组、柴胡-黄芩不同用量比例3组,灌胃给予柴胡-黄芩不同配伍比例的水煎剂,观察其对CUMS小鼠糖水偏好、悬尾、开野等行为学实验的影响;测定小鼠海马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及蛋白激酶B(Akt)的表达,并观察其对海马凋亡相关蛋白B淋巴细胞瘤-2(Bcl-2)以及Bcl相关X蛋白(Bax)的调控作用,探讨柴胡-黄芩药对的抗抑郁机制。结果与空白组小鼠相比,模型组小鼠糖水偏好率降低、悬尾不动时间延长、开野穿格次数减低(P<0.01),柴胡-黄芩(1∶1)配伍及柴胡-黄芩(8∶3)配伍可增加糖水偏好率、缩短其悬尾不动时间、增加开野穿格次数(P<0.01,P<0.05),柴胡-黄芩(3∶8)配伍可缩短小鼠悬尾不动时间(P<0.05),柴胡-黄芩(1∶1)配伍在糖水偏好实验、悬尾不动实验及开野实验中均优于其他两组配伍组(P<0.01)。蛋白印迹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BDNF表达减少,TrkB、Akt磷酸化水平降低(P<0.01),柴胡-黄芩(1∶1)配伍及柴胡-黄芩(8∶3)配伍,可增加海马BDNF的表达、增加TrkB自磷酸化及Akt的磷酸化水平(P<0.01,P<0.05),其中柴胡-黄芩(1∶1)配伍组BDNF表达高于柴胡-黄芩(3∶8)配伍;TrkB及Akt磷酸化水平高于柴胡-黄芩(3∶8)配伍及柴胡-黄芩(8∶3)配伍。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Bcl-2蛋白表达降低、Bax蛋白表达增加(P<0.01),柴胡-黄芩(1∶1)配伍及柴胡-黄芩(8∶3)配伍可上调Bcl-2的表达,下调Bax的表达,柴胡-黄芩(8∶3)配伍组可下调Bax的表达,其中柴胡-黄芩(1∶1)配伍优于柴胡-黄芩(3∶8)配伍(P<0.01)。结论柴胡-黄芩(1∶1)配伍及柴胡-黄芩(8∶3)配伍可改善CUMS小鼠抑郁样行为,发挥抗抑郁功效;其抗抑郁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海马中BDNF/TrkB信号通路从而影响海马中凋亡蛋白的表达,保护海马神经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柴胡 黄芩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治疗抑郁症药理作用研究现状 被引量:41
9
作者 张明远 许二平 +2 位作者 陈毅恒 张楠 白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2-108,共7页
抑郁症作为一种常见精神疾病,严重危害患者生存质量,且发病机制复杂。中医认为抑郁症的发生首先与肝气郁结的因素极为密切,柴胡作为代表性的理气类中药,疏肝解郁效果显著,也是临床治疗抑郁症用药频率和疗效较高的中药之一,现代药理研究... 抑郁症作为一种常见精神疾病,严重危害患者生存质量,且发病机制复杂。中医认为抑郁症的发生首先与肝气郁结的因素极为密切,柴胡作为代表性的理气类中药,疏肝解郁效果显著,也是临床治疗抑郁症用药频率和疗效较高的中药之一,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柴胡含有皂苷、黄酮、多糖等化学成分,其中,柴胡皂苷既是柴胡中重要的有效成分,也是柴胡抗抑郁作用的主要成分。通过对柴胡有效成分药理作用及治疗抑郁症的药理机制研究进行分析,梳理柴胡临床抗抑郁常用药对和复方的作用疗效或机制,探讨柴胡的炮制方法对其抗抑郁作用的影响。结果发现柴胡抗抑郁成分柴胡皂苷A(saikosaponin A,SSA)、柴胡皂苷D(saikosaponin D,SSD)和柴胡总皂苷(total saponins, TS)等主要通过抑制神经细胞凋亡、调节单胺类神经递质、促进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调节神经炎症、影响免疫平衡、调节蛋白表达、改善肠道菌群等发挥抗抑郁作用。柴胡常见治疗抑郁症的药对为柴胡-白芍、柴胡-黄芩、柴胡-石菖蒲,常见复方有小柴胡汤、逍遥散、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桂枝汤,炮制方法以100℃烘干干燥法为佳,而何种柴胡炮制品抗抑郁效果最佳还有待进一步验证。这些都为柴胡更好地应用于抑郁症的治疗和深入的药理作用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 抑郁症 药理作用 药对 复方 炮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人参药对通过调控胆汁酸代谢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研究 被引量:21
10
作者 刘凯利 张强 +4 位作者 李军辉 张力 陈珺明 肖铁刚 王兵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1-106,267,共7页
目的观察柴胡人参药对对大鼠肝脏胆汁酸代谢的影响,探讨柴胡人参药对通过调控胆汁酸代谢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机制。方法32只SPF级Wistar雄性大鼠,根据体质量随机分成4组:空白对照组(C)、模型组(M)、柴胡人参药对组(BG)、阳性对照药奥... 目的观察柴胡人参药对对大鼠肝脏胆汁酸代谢的影响,探讨柴胡人参药对通过调控胆汁酸代谢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机制。方法32只SPF级Wistar雄性大鼠,根据体质量随机分成4组:空白对照组(C)、模型组(M)、柴胡人参药对组(BG)、阳性对照药奥贝胆酸组(OCA),每组各8只。除空白组给以普通饲料外,余各组给以高脂高糖饲料8周制备NAFLD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连续给予生理盐水、柴胡人参药对和阳性对照药奥贝胆酸灌胃6周,检测其体质量、肝湿重、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肝功能(ALT、AST)的变化以及肝脏病理变化;采用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大鼠肝脏胆汁酸代谢谱,并用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大鼠结肠组织FXR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BG组大鼠的体质量、肝湿重以及肝体比、血清TC、TG、ALT、AST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病理结果显示:柴胡人参药对组肝脏脂肪变明显改善。柴胡人参药对组次级胆汁酸成分,包括鼠胆酸(muroCA)、猪去氧胆酸(HDCA)、石胆酸(LCA)、6-酮基石胆酸(6-ketoLCA)、别胆酸(ACA)、牛磺石胆酸(TLCA)的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柴胡人参药对组还能上调NAFLD大鼠肠道中FXR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或P<0.001)。结论柴胡人参药对可能通过调控大鼠肝脏胆汁酸代谢,激活大鼠肠道FXR信号表达,从而改善NAFLD大鼠肝脏的脂肪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柴胡人参药对 胆汁酸谱 法尼醇X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究含柴胡-郁金药对乳腺癌治疗方剂的组方规律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晓菲 董梦婷 +4 位作者 帕提古丽·加帕尔 李春阳 袁敏佳 江科 盛佳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9期24-28,共5页
目的探究含柴胡-郁金药对(简称“柴胡-郁金”)的乳腺癌方剂组方规律及乳腺癌不同治疗阶段的组方用药特点,为柴胡-郁金药对在乳腺癌中医药治疗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整理乳腺癌治疗应用的中药方剂,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 目的探究含柴胡-郁金药对(简称“柴胡-郁金”)的乳腺癌方剂组方规律及乳腺癌不同治疗阶段的组方用药特点,为柴胡-郁金药对在乳腺癌中医药治疗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整理乳腺癌治疗应用的中药方剂,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建立数据库,筛选出所有含柴胡-郁金的方剂,并分为巩固期和放化疗期的方剂,分别对这3组方剂的用药频次、组方用药模式进行分析。结果得到含柴胡-郁金方剂43首,常用配伍药物10种(频次≥10),常用药物组合11种(频次≥13),常与柴胡-郁金配伍的核心组合药物有白芍、白术、当归、茯苓、甘草;43首方剂中巩固期方剂26首,常用配伍药物25种(频次≥4),常用药物组合18种(频次≥6),核心组合药物有白芍、茯苓、甘草、白术,外围药物有合欢皮、女贞子、枸杞等;放化疗期方剂17首,常用配伍药物19种(频次≥4),常用药物组合18种(频次≥9),核心组合药物有当归、白术、黄芪、白花蛇舌草,外围药物有半枝莲、蒲公英、浙贝母、瓜蒌等。结论含柴胡-郁金的乳腺癌治疗方剂多配伍补虚药、行气药、清热化痰药和清热解毒药,扶正祛邪之法共用,巩固期多加以养阴清热安神药,放化疗期多配伍清热化痰解毒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郁金 药对 组方规律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维屏运用柴胡治疗咳嗽经验探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郑佳昆 李政翰 +5 位作者 马晨曦 米芳 杨倩怡 杨天地 孟玉凤 冯淬灵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51-53,共3页
肝肺共调人身之气,共理人身之血,肝气郁滞,肝气不升,则肺气不降;肝郁化火,上刑肺金,肺气上逆;火热伤阴,或素体肝肾阴虚,肝体失养,虚风内生,激荡肺金;气不行血,瘀血内生;木不疏土,痰浊内生,痰瘀阻遏气机,肺失宣降,气逆作咳。少阳为表里之... 肝肺共调人身之气,共理人身之血,肝气郁滞,肝气不升,则肺气不降;肝郁化火,上刑肺金,肺气上逆;火热伤阴,或素体肝肾阴虚,肝体失养,虚风内生,激荡肺金;气不行血,瘀血内生;木不疏土,痰浊内生,痰瘀阻遏气机,肺失宣降,气逆作咳。少阳为表里之枢,枢机不利,则正气不易出表以驱邪,邪气难以外出而留恋,邪气反复侵袭人体,咳嗽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基于肝肺生理病理上的密切关系,武维屏教授治疗咳嗽常从肝论治,柴胡为其常用之药。作者跟随武老门诊学习,不揣鄙陋,试探讨武老施用柴胡治疗咳嗽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咳嗽 柴胡 经验 武维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白芍”药对治疗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网络药理学分析及分子对接验证 被引量:13
13
作者 严海艺 郭瑞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1-6,221-222,共8页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及验证“柴胡-白芍”药对治疗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的主要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和Swiss Target Prediction在线网站收集柴胡、白芍的活性成分和治疗靶点;在...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及验证“柴胡-白芍”药对治疗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的主要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和Swiss Target Prediction在线网站收集柴胡、白芍的活性成分和治疗靶点;在Therapeutic Target Database、Drugbank、DisGeNET数据库中获取MAFLD的疾病靶点并构建韦恩图,筛选中药与疾病的交集靶点;利用Cytoscape 3.9.0软件绘制“中药-活性成分-疾病-交集靶点”网络并进行网络拓扑分析,筛选“柴胡-白芍”药对治疗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核心成分;借助STRING数据库获取交集靶点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参数,借助Cytoscape 3.9.0构建PPI网络并进行网络拓扑分析,筛选核心靶点。采用Metascape平台分析“中药-疾病”交集靶点参与的生物过程及信号通路,使用微生信平台将结果绘制成柱状图和气泡图进行可视化,绘制“中药-核心成分-核心靶点-生物功能-信号通路”网络,可视化“柴胡-白芍”药对治疗MAFLD的主要作用机制。采用分子对接技术验证核心成分与核心靶点的相互作用。结果筛选得到柴胡-白芍活性成分29个,治疗靶点292个,其中涉及MAFLD的靶点有138个。根据网络拓扑分析共筛选得到10个核心成分,如槲皮素、山柰酚、异鼠李素、β-谷甾醇、豆甾醇等,筛选得到23个核心靶点,如IL6、TNF、AKT1、TP53、IL1B等。GO Molecular Functions富集结果157个,Biological Processes富集结果1767个,Cellular Components富集结果71个,KEGG通路富集结果209条,主要涉及MAPK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坏死性凋亡等。结论“柴胡-白芍”药对治疗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整体调节特点,为深入药理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具体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 白芍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