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自动铺丝技术的CF/PAEK热塑性复合材料原位退火工艺
1
作者 辛志博 江梦茹 +6 位作者 肖涵 赵威 张翰林 朱垠晓 杨方鸿 王成博 段玉岗 《航空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51,共9页
针对CF/PAEK复合材料自动铺放成型工艺中质量一致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铺放后真空辅助原位退火(vacuum-assisted in-situ annealing,VIA)工艺。针对自动铺放成型后的层合板开展VIA工艺实验,通过调控原位退火温度和保温时间制备CF/PAEK复... 针对CF/PAEK复合材料自动铺放成型工艺中质量一致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铺放后真空辅助原位退火(vacuum-assisted in-situ annealing,VIA)工艺。针对自动铺放成型后的层合板开展VIA工艺实验,通过调控原位退火温度和保温时间制备CF/PAEK复合材料单向层合板,分别研究VIA工艺参数对成型温度场、翘曲变形、孔隙率、结晶度和层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VIA工艺可以为样件提供均匀的温度场,消除结晶梯度,使样件翘曲程度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直至消除;当退火温度超过树脂熔融温度,可以降低CF/PAEK预浸料或自动纤维铺放(AFP)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内部孔隙,孔隙率降至1.97%,同时大幅提升层间性能,使样件层间剪切强度达到64.7 MPa,相比未经过VIA的样件提升5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性复合材料 自动铺丝 原位成型 cf/PAEK 原位退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表面活化及其与CF/PEEK复合材料电阻焊性能
2
作者 谌顺心 徐任信 《航空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5-84,共10页
通过对铝合金表面活化及与热塑层的结合,实现7075铝合金(7075AA)与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CF/PEEK)电阻焊接工艺的优化。利用激光处理在铝合金表面构建起微沟槽网络,显著增强与聚醚酰亚胺(PEI)热塑层的机械耦合作用;相比之下,喷砂处理和未... 通过对铝合金表面活化及与热塑层的结合,实现7075铝合金(7075AA)与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CF/PEEK)电阻焊接工艺的优化。利用激光处理在铝合金表面构建起微沟槽网络,显著增强与聚醚酰亚胺(PEI)热塑层的机械耦合作用;相比之下,喷砂处理和未处理样品的结合效果则较弱。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与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面分析,结果表明Al—O—Si键和硅烷偶联膜过渡层的形成可强化界面。电阻焊接头中,喷砂/激光刻蚀铝与PEI层间结合的不完全,导致热塑层脱粘成为主要失效模式。喷砂接头的单搭接剪切强度LSS为10.47MPa,激光刻蚀接头的LSS达到15.35MPa。经过硅烷处理后,PEI热塑层结合显著增强,激光刻蚀和硅烷处理接头的LSS提高至19.03MPa,相较于单纯激光刻蚀提高了23.97%,此时接头断面呈加热元件断裂特征,失效模式转变为层间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75AA cf/PEEK复合材料 表面增塑改性 强化热塑层 电阻焊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钎焊金刚石铣磨头加工Cf/SiC复合材料微孔的试验研究
3
作者 洪猛杰 陈卓 +3 位作者 周嘉怡 王海旭 王建宇 黄国钦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1-397,共7页
Cf/SiC陶瓷基复合材料是一种集各向异性和非均质结构为一体的典型高硬脆性难加工材料,对其进行孔径小于5 mm的微孔加工难度大,一直都是业界研究热点。采用三种小直径金刚石铣磨头进行制孔加工试验,研究铣磨头制备的方法和末端几何形状... Cf/SiC陶瓷基复合材料是一种集各向异性和非均质结构为一体的典型高硬脆性难加工材料,对其进行孔径小于5 mm的微孔加工难度大,一直都是业界研究热点。采用三种小直径金刚石铣磨头进行制孔加工试验,研究铣磨头制备的方法和末端几何形状对钻进力、使用寿命、微孔缺陷及工具表面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取芯钎焊铣磨头所制微孔缺陷最少且使用寿命为平底电镀铣磨头的3.6倍、平底钎焊铣磨头的2倍;取芯钎焊铣磨头具有端面取芯结构,可有效减小钻进力,在工具使用寿命和工件加工表面质量上与另两种铣磨头相较也有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SIC陶瓷基复合材料 各向异性 微孔加工 以磨代铣 金刚石铣磨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向CF/PA6复合材料性能劣化及老化寿命预测 被引量:1
4
作者 余冰 任天翔 +5 位作者 缪宏超 陈立峰 沈伟 王伟 赵德方 占海华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6-122,共7页
利用热压成型工艺制备出碳纤维(CF)/尼龙6(PA6)复合材料单向板,并将复合材料试样置于蒸馏水热水浴中,分别在25,60,80℃下进行不同时间的湿热老化,再对湿热老化后复合材料试样进行吸湿测试、三点弯曲测试、微观形貌表征,探究复合材料的... 利用热压成型工艺制备出碳纤维(CF)/尼龙6(PA6)复合材料单向板,并将复合材料试样置于蒸馏水热水浴中,分别在25,60,80℃下进行不同时间的湿热老化,再对湿热老化后复合材料试样进行吸湿测试、三点弯曲测试、微观形貌表征,探究复合材料的吸湿规律、力学性能劣化规律和微观形貌变化,并对复合材料的长期寿命进行预测。结果发现,复合材料在25,60℃下的吸湿行为基本符合Fick扩散定律,而80℃下在老化最后阶段出现了背离Fick扩散定律现象。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随老化温度、老化时间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分别在25,60,80℃下老化120 d后,试样弯曲强度分别下降了22.78%,25.0%,26.25%。但是老化温度、老化时间对弯曲弹性模量无显著影响,且CF与PA6树脂之间的界面黏合性能随着温度、时间的增加逐渐变差。以绍兴2021年平均温度作为服役温度,基于加速老化测试模型和阿伦尼乌斯理论建立了CF/PA6复合材料在服役环境下剩余弯曲强度的预测模型,可预测到1 400 d后,CF/PA6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保留率在64.8%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PA6复合材料 吸湿行为 弯曲性能 微观形貌 寿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纤维表面官能团异氰酸酯化及阴离子接枝尼龙6研究——(Ⅱ)接枝对CF/PA6复合材料中尼龙6等温结晶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林志勇 杨俊 +2 位作者 肖凤英 钱浩 曾汉民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4-47,共4页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炭纤维(CF)表面官能团异氰酸酯化及其阴离子接枝尼龙6(PA6)对CF/PA6复合材料中PA6的等温结晶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PA6的等温结晶过程主要为成核作用控制;未接枝的CF对PA6结晶起异相成核作用,提高了PA6...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炭纤维(CF)表面官能团异氰酸酯化及其阴离子接枝尼龙6(PA6)对CF/PA6复合材料中PA6的等温结晶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PA6的等温结晶过程主要为成核作用控制;未接枝的CF对PA6结晶起异相成核作用,提高了PA6的结晶速率;表面阴离子接枝PA6的CF对PA6结晶仍起异相成核作用,但由于增加了复合材料的界面粘结作用,同时又会阻碍PA6分子链的迁移运动,导致表面阴离子接枝PA6的CF/PA6复合材料中PA6组分的结晶速率虽比纯PA6大,但比未接枝PA6的CF/PA6复合材料小,且结晶度也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纤维 表面官能团 异氰酸酯化 阴离子接枝 尼龙6 复合材料 等温结晶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纤维表面官能团异氰酸酯化及阴离子接枝尼龙6研究——(Ⅲ)接枝对CF/PA6复合材料中PA6多重熔融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林志勇 黄丽丹 +2 位作者 肖凤英 钱浩 曾汉民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92-94,98,共4页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炭纤维(CF)表面异氰酸酯化改性后阴离子接枝尼龙6(PA6)对CF/PA6复合材料中PA6的多重熔融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CF的加入和其表面的接枝改性都会改变PA6等温结晶所得晶体的晶型和结晶度,且此作用与等温结...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炭纤维(CF)表面异氰酸酯化改性后阴离子接枝尼龙6(PA6)对CF/PA6复合材料中PA6的多重熔融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CF的加入和其表面的接枝改性都会改变PA6等温结晶所得晶体的晶型和结晶度,且此作用与等温结晶的温度有关。较低的结晶温度下,未接枝CF表面的诱导作用有利于基体PA6形成稳定的α晶型;而表面接枝改性CF与PA6界面相互作用的提高会阻碍基体形成稳定的α晶型,主要形成γ和γ*晶型。较高温度下,未改性CF表面的诱导作用减弱,基体与纯PA6一样主要形成γ晶型;而接枝改性CF则使得基体倾向形成亚稳定的γ*型结晶。且未接枝CF的加入使得PA6的表观相对结晶度增大,而CF接枝改性后复合材料的表观相对结晶度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纤维 表面官能团 尼龙6 多重熔融行为 晶型 异氰酸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TiC-TiB_2陶瓷基复合材料的SHS工艺优化 被引量:4
7
作者 汪建利 汪洪峰 +1 位作者 朱云广 邓启超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128-130,共3页
采用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SHS)制备C f/TiC-TiB2陶瓷基复合材料。通过实验获得制备3wt%Ti-B4C-Cf体系的优化工艺为最佳预制块相对密度为60%左右,预压力为4 MPa,最佳延迟6 s,高压压力300 MPa,高温保压时间15s。
关键词 cf TiC-TiB_2 复合材料 陶瓷基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SiC复合材料抗氧化涂层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4
8
作者 邹世钦 张长瑞 +2 位作者 周新贵 曹英斌 周长城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7-61,共5页
在氧化性环境中,高于400℃时碳纤维开始氧化,限制了Cf SiC复合材料的应用。通过在Cf SiC复合材料表面制备抗氧化涂层体系,可以有效地保护碳纤维不被氧化。本实验制备了含CVD SiC粘接层、自愈合功能层和CVD SiC抗冲蚀层的三层涂层体系,... 在氧化性环境中,高于400℃时碳纤维开始氧化,限制了Cf SiC复合材料的应用。通过在Cf SiC复合材料表面制备抗氧化涂层体系,可以有效地保护碳纤维不被氧化。本实验制备了含CVD SiC粘接层、自愈合功能层和CVD SiC抗冲蚀层的三层涂层体系,并进行了氧化失重试验。氧化失重试验结果表明,仅有CVD SiC涂层的试样氧化失重率较大,不能有效地保护材料,而含有自愈合功能层的三层涂层体系的材料试样,在800℃~1200℃的氧化失重率非常小,1000℃下氧化288h的失重率仅为2.3%,弯曲强度仍保持为452.9MPa。同时实验发现,试样在氧化失重试验后,其CVD SiC涂层的表面形貌有明显改变,这主要是由SiC氧化形成SiO2薄膜所致,并且在1200℃下所生成的SiO2薄膜有表面收缩趋势,具有液相膜的部分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氧化涂层 cf/SIC复合材料 氧化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SiC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周长城 张长瑞 +1 位作者 胡海峰 张玉娣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8-150,共3页
结合材料复合过程中纤维编织体易变形的问题,系统研究了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编织体变形的规律,以及对所制备复合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通过实验研究发现,编织体体积控制有利于复合材料增强体纤维的均匀分布,实现复合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均... 结合材料复合过程中纤维编织体易变形的问题,系统研究了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编织体变形的规律,以及对所制备复合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通过实验研究发现,编织体体积控制有利于复合材料增强体纤维的均匀分布,实现复合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均一化,有利于复合材料整体性能的提高,并且,编织体体积控制有利于提高复合材料的致密化速率,最终获得高致密度、高性能的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SIC 先驱体浸渍裂解 体积控制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等静压制备CF/Al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及性能 被引量:5
10
作者 喻思 郎利辉 +3 位作者 姚松 王刚 黄西娜 续秋玉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745-2751,共7页
采用热等静压(HIP)工艺制备连续碳纤维(CF)增强Al基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镜、粒度仪和X射线衍射仪表征2A12铝合金粉末形貌、粒度分布和相组成;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能谱仪观察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断口形貌和界面扩散反应特... 采用热等静压(HIP)工艺制备连续碳纤维(CF)增强Al基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镜、粒度仪和X射线衍射仪表征2A12铝合金粉末形貌、粒度分布和相组成;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能谱仪观察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断口形貌和界面扩散反应特征,并对其主要力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粉末形貌呈球形,粒度主要分布在150~180μm;复合材料致密,界面连接紧密无孔洞缺陷;与基体铝合金材料相比,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后伸长率分别提高5%和54%,断裂方式为脆性断裂;Al基体裂纹起源于粉末颗粒界面,CF/Al界面断口呈现CF拔出和断裂失效形式;CF/Al界面发生元素扩散,界面反应生成A14C3金属间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AL复合材料 热等静压 失效形式 界面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纤维表面官能团异氰酸酯化及阴离子接枝尼龙6研究——(Ⅳ)接枝对CF/PA6复合材料界面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林志勇 陈婉吟 +2 位作者 肖凤英 钱浩 曾汉民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95-98,共4页
利用偏光显微镜(PLM)研究了炭纤维(CF)表面异氰酸酯化及其阴离子接技尼龙6(PA6)对CF/PA6复合材料界面形态的影响,考察了纤维表面化学性质、结晶温度对CF/PA6复合材料界面形成横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于初始结晶温度至接近熔点范围内,... 利用偏光显微镜(PLM)研究了炭纤维(CF)表面异氰酸酯化及其阴离子接技尼龙6(PA6)对CF/PA6复合材料界面形态的影响,考察了纤维表面化学性质、结晶温度对CF/PA6复合材料界面形成横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于初始结晶温度至接近熔点范围内,PA6在未接枝与接枝CF表面均可以形成横晶,结晶温度低形成的横晶不致密、不完整,纤维诱发横晶的能力小,结晶温度高形成的横晶完整而致密,纤维诱发横晶的能力大。在相对较低的结晶温度下,接枝CF比未接枝CF具有较高的诱发横晶能力,同时诱发的横晶致密度高且完整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6 炭纤维 cf 异氰酸酯化 尼龙6 阴离子接枝反应 横晶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P法制备Cf/SiC复合材料过程中碳纤维的化学损伤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建方 吴文健 +2 位作者 胡碧茹 满亚辉 陈朝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982-1985,共4页
对先驱体聚碳硅烷浸渍裂解工艺(PIP)制备Cf/SiC复合材料过程中碳纤维损伤严重的问题,系统地分析了在Cf/SiC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先驱体裂解对碳纤维的化学损伤.研究结果表明,PIP工艺中碳纤维的化学损伤包括界面反应和基体向碳纤维内部的... 对先驱体聚碳硅烷浸渍裂解工艺(PIP)制备Cf/SiC复合材料过程中碳纤维损伤严重的问题,系统地分析了在Cf/SiC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先驱体裂解对碳纤维的化学损伤.研究结果表明,PIP工艺中碳纤维的化学损伤包括界面反应和基体向碳纤维内部的扩散反应.其中聚碳硅烷(PCS)中的活性基团和碳纤维的化学反应并不严重,而微量的氧气和杂质对碳纤维的化学损伤影响很大;基体中硅等元素可向碳纤维内部扩散,随着高温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加深,并形成脆性的界面层,使碳纤维截面积减小.在第一周期浸渍裂解过程中,先驱体对碳纤维的化学损伤很少,在后续周期中,随着基体致密度的提高,碳纤维的化学损伤有所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SIC复合材料 碳纤维 化学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聚醚醚酮(CF/PEEK)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及抗摩擦静电特性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逄显娟 岳世伟 +6 位作者 黄素玲 谢金梦 王帅 宋晨飞 岳赟 刘建 李栋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77-286,共10页
利用真空热压烧结技术制备了不同碳纤含量的碳纤维/聚醚醚酮(CF/PEEK)复合材料,采用热导率分析仪和热重测试仪对材料的热学性能进行表征,并利用多功能摩擦磨损试验机、三维形貌轮廓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摩擦静电计对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 利用真空热压烧结技术制备了不同碳纤含量的碳纤维/聚醚醚酮(CF/PEEK)复合材料,采用热导率分析仪和热重测试仪对材料的热学性能进行表征,并利用多功能摩擦磨损试验机、三维形貌轮廓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摩擦静电计对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和抗摩擦静电性能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随着CF添加量的增加,复合材料摩擦因数、磨损率和摩擦静电电压先降低后升高,当CF添加量(质量分数)为20%时,摩擦因数、磨损率和摩擦静电电压达到最低,分别为0.247、5.6×10^(-6)mm/(N·m)和3.3 V,证明此种方法制备的20%CF/PEEK材料具有优异的摩擦磨损性能和抗静电性能。CF/PEEK复合材料磨损机理以黏着磨损为主,并且伴随着轻微的磨粒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醚酮 碳纤维 复合材料 摩擦磨损 抗摩擦静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_f/ZrC-SiC复合材料抗氧化性能及机理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马妍 王英姿 +3 位作者 李庆刚 王志 史国普 吴超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3-126,共4页
采用有机前驱体转化法制备C f/ZrC-SiC复合材料,探讨其抗氧化性能及机理,研究界面、氧化时间及氧化温度对材料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有PyC沉积层的复合材料的抗氧化性能最好,纤维表面的玻璃相明显较多,能更好地保护纤维不被氧化;... 采用有机前驱体转化法制备C f/ZrC-SiC复合材料,探讨其抗氧化性能及机理,研究界面、氧化时间及氧化温度对材料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有PyC沉积层的复合材料的抗氧化性能最好,纤维表面的玻璃相明显较多,能更好地保护纤维不被氧化;随着氧化时间(10 min、15 min和30 min)和氧化温度(1 500℃、1 600℃和1 700℃)的增加,玻璃相逐渐增加,材料表面被氧化形成的ZrO2和SiO2覆盖,能阻止外部氧的进入,提高材料的抗氧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 F zrc-sic复合材料 抗氧化性能 机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Cu-10Sn复合轴承材料温压成形致密化规律和其有关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程继贵 王成福 夏永红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95-98,共4页
采用粉末冶金温压成形方法制备出了碳纤维体积含量为 10 %的短碳纤维增强锡青铜 (CF/Cu 10Sn)复合轴承材料 ,研究了温压温度、压力等对温压压坯密度的影响 ,同时对温压压坯的烧结行为和烧结体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试验结果表明 :... 采用粉末冶金温压成形方法制备出了碳纤维体积含量为 10 %的短碳纤维增强锡青铜 (CF/Cu 10Sn)复合轴承材料 ,研究了温压温度、压力等对温压压坯密度的影响 ,同时对温压压坯的烧结行为和烧结体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试验结果表明 :通过选取合适的温压温度 ,温压成形可以明显提高CF/Cu 10Sn复合压坯的密度 ;对含有高模量碳纤维的CF/Cu 10Sn体系 ,温压成形时仍可用经典的粉末压制方程来描述压坯密度和压制压力之间的关系。此外 ,温压成形可以改善压坯中的颗粒充填状况 ,有利于控制烧结体的尺寸变化 ,并提高烧结体的密度和相关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Fu-10Sn复合轴承材料 温压 致密化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接枝处理的CF/PAA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及其形貌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贾玲 周丽绘 +2 位作者 薛志云 齐会民 胡福增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41-244,共4页
采用等离子技术对碳纤雏(CF)进行接枝芳基乙炔(PAA)处理,研究了影响CF/PAA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ILSS)的因素。结果表明,经等离子接枝PAA处理后。复合材料的ILSS有了很大提高。SEM显示经接枝处理后CF和PAA树脂之间的界面结合紧密,改善... 采用等离子技术对碳纤雏(CF)进行接枝芳基乙炔(PAA)处理,研究了影响CF/PAA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ILSS)的因素。结果表明,经等离子接枝PAA处理后。复合材料的ILSS有了很大提高。SEM显示经接枝处理后CF和PAA树脂之间的界面结合紧密,改善了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处理 碳纤维 芳基乙炔 复合材料 层间剪切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夹层结构Cf-Si_3N_4复合材料微波介电响应机理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伟 肖鹏 罗衡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6-90,共5页
以短切炭纤维、氮化硅为原料,采用凝胶注模工艺,在1600℃、N2气氛下无压烧结制备了夹层结构Cf-Si_3N_4复合材料。采用网络矢量分析仪测试了夹层结构Cf-Si_3N_4复合材料在X波段的介电响应行为,并通过理论建模深入分析了该复合材料的微波... 以短切炭纤维、氮化硅为原料,采用凝胶注模工艺,在1600℃、N2气氛下无压烧结制备了夹层结构Cf-Si_3N_4复合材料。采用网络矢量分析仪测试了夹层结构Cf-Si_3N_4复合材料在X波段的介电响应行为,并通过理论建模深入分析了该复合材料的微波介电响应机理。结果表明:短切炭纤维呈二维分布的夹层结构,Cf-Si_3N_4复合材料介电常数随着炭纤维面密度增加存在"阈值"现象。通过修正Debye模型,提出了夹层结构Cf-Si_3N_4复合材料在炭纤维形成导通网络后的介电响应理论模型,揭示了夹层结构Cf-Si_3N_4复合材料介电损耗频散特性的机理。研究结果还表明,在短切炭纤维刚刚形成导通网络时,复合材料的弛豫时间存在较大分散性,介电常数可采用多弛豫时间函数分段描述法。随着炭纤维面密度逐步增加,弛豫时间的分散性减小,分段弛豫时间函数演化成单一弛豫时间理论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层结构 cf-Si3N4复合材料 介电响应机理 弛豫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表面Al_2O_3涂层及CF/Al_2O_3/HA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雪妮 何富珍 +4 位作者 王旭东 王婉英 张靖 张黎 杨建军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54-59,共6页
为缓解在制备碳纤维(CF)增强羟基磷灰石(HA)复合材料过程中CF的氧化损坏,采用溶胶-凝胶法配置的浓度为0.4 mol/L的溶胶能在CF表面制备厚度适中、形貌均匀的Al_2O_3抗氧化保护涂层.该涂层将在复合材料烧结过程中对CF起到保护作用,防止CF... 为缓解在制备碳纤维(CF)增强羟基磷灰石(HA)复合材料过程中CF的氧化损坏,采用溶胶-凝胶法配置的浓度为0.4 mol/L的溶胶能在CF表面制备厚度适中、形貌均匀的Al_2O_3抗氧化保护涂层.该涂层将在复合材料烧结过程中对CF起到保护作用,防止CF的氧化损伤,且当复合材料中Al_2O_3-CF的添加量为0.5wt%时其抗弯强度达到最佳7.31±0.05MPa,一定程度上改善了CF/HA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 HA 溶胶-凝胶法 AL2O3涂层 cf/Al2O3/HA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UHMWPEF混杂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玉芳 刘海军 庞雅莉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3-25,共3页
本文对不同铺层方式的碳纤维(CF)和高强聚乙烯纤维(UHMWPEF)混杂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同时对UHMWPEF表面处理前后的混杂复合材料性能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经表面处理的UHMWPEF与碳纤维以(CF)0/(CF)0/(UHMWPEF)/(CF)0/(CF)0... 本文对不同铺层方式的碳纤维(CF)和高强聚乙烯纤维(UHMWPEF)混杂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同时对UHMWPEF表面处理前后的混杂复合材料性能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经表面处理的UHMWPEF与碳纤维以(CF)0/(CF)0/(UHMWPEF)/(CF)0/(CF)0方式进行层间混杂时,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UHMWPEF 混杂复合材料 层间剪切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水/正丁醇混合流体对CF/EP复合材料的降解作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黄海鸿 张保玉 +1 位作者 成焕波 刘威豪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9-194,共6页
采用水/正丁醇混合流体降解碳纤维/环氧树脂(CF/EP)复合材料以回收高性能CF,分析了水、正丁醇和水/正丁醇混合流体对EP基体的降解能力,研究了水/正丁醇的体积比例、温度、时间及KOH浓度等对EP基体的降解率影响。结果表明:混合流体对EP... 采用水/正丁醇混合流体降解碳纤维/环氧树脂(CF/EP)复合材料以回收高性能CF,分析了水、正丁醇和水/正丁醇混合流体对EP基体的降解能力,研究了水/正丁醇的体积比例、温度、时间及KOH浓度等对EP基体的降解率影响。结果表明:混合流体对EP基体的降解能力优于水和正丁醇;临界条件下,水的含量越高,混合流体对EP基体的降解能力越强;EP基体的降解率与温度、时间及KOH浓度呈正相关性;350℃、30min条件下,采用水含量为50%的水/正丁醇混合流体作为反应溶剂时,EP基体的降解率达到93.4%,与纯组分的水和正丁醇相比,CF/EP复合材料的降解率分别提高10.9%和24.6%;与原碳纤维相比,混合流体回收的CF单丝拉伸强度保持率在97%以上,且韦氏模数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 水/正丁醇混合流体 cf/EP复合材料 降解 碳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