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椎间盘突出症的MRI表现及意义 被引量:4
1
作者 侯铁胜 王德胜 +3 位作者 沈强 刘洪奎 贾连顺 赵定麟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SCD 1995年第3期105-107,共3页
探讨了118例颈椎间盘突出症的MRI表现及异临床意义。在MRI上,本病可分为中央型和侧方型。前者颈椎间盘从其后方中央部位突出,压迫颈髓前方,受压颈椎弯曲、变扁及向后移位;后者可见椎间盘从后外侧呈块状或碎片状突出,压迫... 探讨了118例颈椎间盘突出症的MRI表现及异临床意义。在MRI上,本病可分为中央型和侧方型。前者颈椎间盘从其后方中央部位突出,压迫颈髓前方,受压颈椎弯曲、变扁及向后移位;后者可见椎间盘从后外侧呈块状或碎片状突出,压迫颈髓前外侧,神经根向后外侧移位或消失。本组结果表明,MRI可直接显示颈椎间盘突出症的部位、类型及颈髓和神经根的受损程度,为颈椎盘间突出症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方法选择和预后判断提供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椎间盘突出 NM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人颈椎动态变化的MRI测量 被引量:12
2
作者 朱杏莉 周围 全显跃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7-99,共3页
目的:定量分析椎管及脊髓的动态变化及机制,评价其临床意义。材料和方法:33例体检及志愿者行中立、前屈、后伸位MRI检查,分别测量椎管矢径及脊髓矢径,计算脊髓/椎管矢径比值。结果:颈椎各椎间盘水平椎管矢径前屈位>中立位>后伸位... 目的:定量分析椎管及脊髓的动态变化及机制,评价其临床意义。材料和方法:33例体检及志愿者行中立、前屈、后伸位MRI检查,分别测量椎管矢径及脊髓矢径,计算脊髓/椎管矢径比值。结果:颈椎各椎间盘水平椎管矢径前屈位>中立位>后伸位;脊髓矢径后伸位>中立位>前屈位;脊髓与椎管矢径比值后伸位>中立位>前屈位。结论:颈椎屈伸位MRI扫描以一种无创而简便的方法证实了前屈位椎管增宽,脊髓变细,缓冲间隙增大;后伸位椎管变窄,脊髓矢径大于前屈位,缓冲间隙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mri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磁共振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7
3
作者 王少波 蔡钦林 +1 位作者 党耕町 李迈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1期6-9,共4页
对86例经过手术治疗的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MRI表现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分型。根据T1加权像结合横断面分为中央型及后外侧型突出;根据T1加权像结合矢状面分为Ⅰ型、Ⅱ型、Ⅲ型及Ⅳ型突出。并就分型与临床的关系,特别是对手术治疗的... 对86例经过手术治疗的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MRI表现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分型。根据T1加权像结合横断面分为中央型及后外侧型突出;根据T1加权像结合矢状面分为Ⅰ型、Ⅱ型、Ⅲ型及Ⅳ型突出。并就分型与临床的关系,特别是对手术治疗的指导意义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磁共振成像 椎间盘突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