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常规器械免举宫经脐单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 被引量:2
1
作者 朱其舟 肖仲清 +3 位作者 龙生根 王丽君 杨晶 舒宽勇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8-101,共4页
目的探讨常规器械免举宫经脐单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宫颈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2月~2023年6月因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或宫颈癌ⅠA1期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60例,按... 目的探讨常规器械免举宫经脐单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宫颈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2月~2023年6月因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或宫颈癌ⅠA1期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60例,按患者意愿行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及多孔腹腔镜手术各30例,均使用常规器械,不使用举宫器,比较2组手术指标。结果2组均未出现中转开腹及泌尿系、肠道或大血管等损伤。单孔组出血量较少[(54.6±20.5)ml vs.(67.5±27.0)ml,P=0.041],排气较早[(27.6±8.0)h vs.(32.2±9.0)h,P=0.040],总住院时间较短[(4.4±1.5)d vs.(5.1±1.2)d,P=0.044]。2组子宫重量、手术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差异无显著性(P>0.05)。2组切口愈合良好,未出现与穿刺器相关的近期并发症(如穿刺孔感染、出血)或远期并发症(如脐疝、切口疝)。结论免举宫经脐单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瘢痕最小化,并发症与传统腹腔镜手术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 全子宫切除术 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 宫颈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相关治疗进展
2
作者 王夏 李风艳 王朝霞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20期57-61,共5页
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是宫颈癌的前期病变,其诊断和治疗一直是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目前针对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治疗策略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其中手术治疗在临床被广泛应用,但因育龄期女性担忧有创手术治疗的并发症,对保... 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是宫颈癌的前期病变,其诊断和治疗一直是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目前针对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治疗策略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其中手术治疗在临床被广泛应用,但因育龄期女性担忧有创手术治疗的并发症,对保守治疗的研究仍在继续。本文综述近年来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主要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消融治疗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策略及预防性疫苗的接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 保守治疗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化量化宫颈锥切术治疗阴道镜检查不充分的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疗效分析
3
作者 王霞 余东琪 +1 位作者 胡婷婷 刘桂菊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1期57-60,共4页
目的 分析对阴道镜检查不充分的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SIL)行个体化量化宫颈锥切术的疗效。方法 192例围绝经期及绝经后阴道镜检查不充分的SI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均经B超测量宫颈管长度,然后行个体化量化宫颈锥切术,其中108例行子宫... 目的 分析对阴道镜检查不充分的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SIL)行个体化量化宫颈锥切术的疗效。方法 192例围绝经期及绝经后阴道镜检查不充分的SI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均经B超测量宫颈管长度,然后行个体化量化宫颈锥切术,其中108例行子宫颈冷刀锥切术(CKC)作为CKC组,84例行子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作为LEEP组。对宫颈锥切术后病理为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的52例患者追加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或宫颈补切术。分析宫颈锥切术后切缘阳性的单因素及HSIL追加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或宫颈补切术后残留宫颈病理情况。结果 192例SIL患者行宫颈锥切术后切缘阳性35例,其中CKC组术后切缘阳性率为18.52%(20/108), LEEP组术后切缘阳性率为17.86%(15/84),两组术后切缘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切缘阳性患者病变累及腺体占比65.71%(23/35)高于切缘阴性患者的43.95%(69/157)(P<0.05);而切缘阳性患者与切缘阴性患者的手术方式、高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细胞学、阴道镜病理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宫颈锥切术后病理为HSIL的52例患者追加手术, 42例有子宫切除的要求或指征,追加了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其中CKC组18例, LEEP组24例。其余10例据术后病理提示阳性部位追加宫颈补切术,其中CKC组7例, LEEP组3例。追加手术后CKC组及LEEP组残留宫颈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体化量化的两种宫颈锥切手术治疗围绝经期及绝经后阴道镜检查不充分的SIL疗效无显著性差异,对有保留子宫要求的患者, LEEP也是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 子宫颈锥切术 围绝经期 切缘阳性 阴道镜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道镜下宫颈活检与宫颈锥形切除术病理诊断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宫颈癌的符合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滕云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期82-84,共3页
目的:分析阴道镜下宫颈活检与宫颈锥切病理诊断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宫颈癌的符合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于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确诊为宫颈HSIL并行宫颈锥形切除术的患者187例... 目的:分析阴道镜下宫颈活检与宫颈锥切病理诊断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宫颈癌的符合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于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确诊为宫颈HSIL并行宫颈锥形切除术的患者187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资料、细胞学及HPV检测结果,比较阴道镜下宫颈活检与宫颈锥形切除术后病理结果,分析阴道镜下宫颈活检与宫颈锥形切除术病理结果改变的影响因素。结果:187例患者中,宫颈锥形切除术后病理结果符合HSIL者136例,符合率为72.73%;病理平级者119例(占比63.64%);降级者42例(占比22.46%);升级者26例(占比13.90%),其中升级为宫颈浸润癌者16例,占病理升级的61.54%;宫颈癌漏诊占总研究例数的8.56%。绝经、阴道镜检查不充分、病变累及1~2个象限是阴道镜下宫颈活检与宫颈锥形切除术病理结果改变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能发现和诊断宫颈HSIL及宫颈癌,但存在漏诊情况,可能与绝经、阴道镜检查不充分、病变累及1~2个象限有关,临床应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 宫颈癌 阴道镜下宫颈活检 宫颈锥形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脱落细胞中mybl2 mRNA的表达在LSIL患者中的分流价值
5
作者 张欣宁 吴海燕 +2 位作者 刘永珠 朱伟艳 何晓婷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1期86-90,共5页
目的 探究宫颈脱落细胞中mybl2 mRNA的表达在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患者中的分流价值。方法 180例宫颈病变患者,根据病理结果分为宫颈炎(NC)组(40例)、LSIL组(100例)及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组(40例)。比较三组的宫... 目的 探究宫颈脱落细胞中mybl2 mRNA的表达在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患者中的分流价值。方法 180例宫颈病变患者,根据病理结果分为宫颈炎(NC)组(40例)、LSIL组(100例)及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组(40例)。比较三组的宫颈脱落细胞中mybl2 mRNA及人乳头瘤病毒(HPV) E6/E7 mRNA表达量、阳性率;比较LSIL组中不同转归者的宫颈脱落细胞中mybl2m RNA及HPV E6/E7 mRNA表达量、阳性率;分析LSIL患者宫颈脱落细胞中mybl2 mRNA与HPV E6/E7 mRNA的相关性。结果 NC组的宫颈脱落细胞中mybl2 mRNA及HPV E6/E7 mRNA表达量分别为(1.23±0.16)、(1.76±0.32), LSIL组分别为(3.39±0.59)、(5.01±1.32), HSIL组分别为(6.56±0.93)、(8.10±1.69)。三组的宫颈脱落细胞中mybl2 mRNA及HPV E6/E7 mRNA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IL组的宫颈脱落细胞中mybl2 mRNA及HPV E6/E7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NC组、LSIL组, LSIL组显著高于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C组的宫颈脱落细胞中mybl2 mRNA及HPV E6/E7 mRNA阳性率分别为25.00%、27.50%, LSIL组分别为76.00%、71.00%, HSIL组分别为95.00%、100.00%。三组的宫颈脱落细胞中mybl2 mRNA及HPV E6/E7 mRNA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IL组的宫颈脱落细胞中mybl2 mRNA及HPV E6/E7 mRNA阳性率显著高于NC组、LSIL组,LSIL组显著高于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SIL组中不同转归者的宫颈脱落细胞中mybl2mRNA及HPV E6/E7 mRNA表达量、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者的宫颈脱落细胞中mybl2 mRNA及HPV E6/E7 mRNA表达量、阳性率显著高于持续者和消退者,持续者显著高于消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 LSIL患者宫颈脱落细胞中mybl2 mRNA与HPV E6/E7 mRNA呈正相关(r=0.816, P<0.05)。结论 LSIL患者宫颈脱落细胞中mybl2 mRNA的表达与HPV E6/E7 mRNA密切相关,其在LSIL患者中的分流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脱落细胞 mybl2 mRNA 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 分流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V疫苗接种对HR-HPV感染的HSIL患者行LEEP锥切术后远期临床结局影响
6
作者 吴丽丽 徐倩 郑飞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5期105-107,共3页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接种对高危型HPV(HR-HPV)感染的子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患者行子宫颈环形电极(LEEP)锥切术后远期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2018年8月~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HR-HPV感染的HSIL患者300例,均行L...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接种对高危型HPV(HR-HPV)感染的子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患者行子宫颈环形电极(LEEP)锥切术后远期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2018年8月~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HR-HPV感染的HSIL患者300例,均行LEEP锥切术,经手术病理证实为HSIL。利用系统抽样法随机将患者分成二价组(n=100)、四价组(n=100)、对照组(n=100)。二价组、四价组分别接受二价、四价疫苗接种,对照组不接种HPV疫苗。以患者入院第1d作为随访起始日,本次随访截止于2022年8月,记录三组随访期间的HSIL复发率。经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SIL患者远期临床结局的影响因素。结果经随访提示,四价组(5.00%)、二价组(16.00%)术后HSIL复发率低于对照组(31.00%),其中四价组复发率低于二价组(P<0.05)。复发组术前HR-HPV载量≥1000 RLU/CO、术后HPV持续阳性占比分别为48.08%、69.23%,高于非复发组的17.74%、28.23%,且复发组术后未接种HPV疫苗占比为59.62%,高于非复发组的27.82%(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术前HR-HPV载量≥1000 RLU/CO、术后HPV持续阳性是HSIL患者LEEP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术后接种二价/四价HPV疫苗,是降低复发风险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HR-HPV感染的HSIL患者行LEEP术后接种二价/四价HPV疫苗,能控制术后复发风险,且以四价疫苗的效果更好,复发率低,二价、四价疫苗接种均与患者远期复发风险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疫苗接种 子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 子宫颈环形电极锥切术 复发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EP与CKC治疗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的疗效及宫颈再生情况观察
7
作者 晏彩亮 黄美红 郑雯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8期1867-1869,共3页
目的:观察宫颈环形电切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与冷刀锥切术(Cold knife conization,CKC)治疗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的疗效差异,并比较其术后宫颈再生... 目的:观察宫颈环形电切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与冷刀锥切术(Cold knife conization,CKC)治疗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的疗效差异,并比较其术后宫颈再生情况。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60例HSI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信封法分为两组,LEEP组和对照组,各30例。LEEP组采用LEEP治疗,对照组采用CKC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手术指标、宫颈再生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6m后,LEEP组病情逆转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LEEP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锥切组织体积和长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m、术后6 m,LEEP组宫颈体积、长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CKC治疗HSIL的效果优于LEEP,但LEEP手术操作更简单、出血更少,对宫颈损伤更小,更有利于术后宫颈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环形电切术 冷刀锥切术 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 疗效 宫颈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镜下宫颈“图钉形”切除术治疗有生育要求的子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14
8
作者 卢玉娟 杨志玲 王愚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15期96-99,共4页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宫颈“图钉形”切除术在治疗有生育要求的子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的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12月成都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52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CINⅢ级)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宫颈“图钉形”切除术在治疗有生育要求的子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的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12月成都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52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CINⅢ级)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宫腔镜下宫颈“图钉形”切除术组(宫腔镜组)和宫颈冷刀锥切术组(CKC组),其中宫腔镜组患者70例,CKC组患者82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病理结果、手术疗效及随访情况、术后妊娠情况(妊娠率、流产率、早产率、阴道分娩率及剖宫产率)及术后满意度调查等指标变化。结果宫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低于CK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病理结果、随访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异常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妊娠率、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镜组的早产率低于CK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镜组患者住院时间、术后身体恢复、术后心理恢复及总体满意度评分均高于CK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下“图钉式”宫颈锥切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妊娠早产率低,是有生育要求的子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 宫腔镜 宫颈“图钉形”切除术 宫颈冷刀锥切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山市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亚型分布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符丽华 罗小婉 +3 位作者 罗燕艳 孙佳星 林钰叶 米贤军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7期125-128,共4页
目的探究中山市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及亚型分布状况。方法以2018年10月至2020年7月中山博爱医院收治的2756例HPV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宫颈疾病病理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宫颈炎组(n=34)、单纯HPV感染组(n=702... 目的探究中山市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及亚型分布状况。方法以2018年10月至2020年7月中山博爱医院收治的2756例HPV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宫颈疾病病理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宫颈炎组(n=34)、单纯HPV感染组(n=702)、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组(n=1564)、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组(n=425)及宫颈癌组(n=31),分析各组的HPV亚型分布及感染状态。结果中山市HPV阳性患者的高危型HPV感染率为28.96%,以HPV16、18型为主,分别为18.98%、9.98%;感染类型以单一感染为主,占99.85%。其中,高危型HPV感染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宫颈癌组、HSIL组、LSIL组、单纯HPV感染组、宫颈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宫颈疾病程度的加深,HPV16型感染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的HPV16型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的感染类型差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V16、18型为中山市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妇女HPV亚型的常见高危亚型,以单一感染类型为主,双重或多重感染不增加疾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 宫颈癌 人乳头状瘤病毒 亚型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ICD-10与ICD-11编码对比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庞辉 刘骏峰 《现代医院》 2022年第4期567-569,572,共4页
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既往称为宫颈上皮内瘤变,世界卫生组织于2014年对女性生殖器肿瘤采用了低级别和高级别两类宫颈鳞状上皮内低病变二级分类的方法;ICD-10中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是按既往病理学分类为3级:CINⅠ,CINⅡ,CINⅢ。本文通过介... 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既往称为宫颈上皮内瘤变,世界卫生组织于2014年对女性生殖器肿瘤采用了低级别和高级别两类宫颈鳞状上皮内低病变二级分类的方法;ICD-10中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是按既往病理学分类为3级:CINⅠ,CINⅡ,CINⅢ。本文通过介绍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定义与分级,分别列举出ICD-10与ICD-11中的编码,结合当前的病理学诊断发展,笔者认为应将ICD-10中CINⅠ分类到宫颈的良性肿瘤,将CINⅡ,CINⅢ分类到宫颈的原位癌,同时建议病理专家在书写低级别和高级别两类宫颈鳞状上皮内低病变的病理诊断时,标注“CIN”名称和分级,为编码员在日常工作中准确编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D-10 ICD-11 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 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HPV生物蛋白敷料与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患者LEEP术后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秘 纪燕琴 许婷婷 《中国医学工程》 2021年第4期52-55,共4页
目的分析抗人乳头病毒(HPV)生物蛋白敷料与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宫颈环行电切术(LEEP)后高危型HPV持续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术后HPV持续感染患者100... 目的分析抗人乳头病毒(HPV)生物蛋白敷料与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宫颈环行电切术(LEEP)后高危型HPV持续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术后HPV持续感染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术后给予抗HPV生物蛋白敷料)50例和对照组(术后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50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随访一年,观察组术后3个月HPV阳性率(70.00%)与对照组(86.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48.00%)、9个月(36.00%)、12个月(8.00%)HPV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70.00%、58.00%、26.00%),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HPV-DNA负荷量在随访的术后6个月、9个月、12个月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HPV生物蛋白敷料可更加有效治疗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患者LEEP术后HPV持续感染,临床效果显著,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病毒 生物蛋白敷料 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 宫颈环行电切术 高危型人乳头病毒持续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遵义地区妇女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及宫颈癌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2
作者 孙洪玉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1期176-177,共2页
目的:探讨贵州省遵义地区妇女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及宫颈癌的相关性。方法:2016年8月-2019年8月收治患者90例,分为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组36例、宫颈癌组24例及对照组30例。三组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 目的:探讨贵州省遵义地区妇女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及宫颈癌的相关性。方法:2016年8月-2019年8月收治患者90例,分为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组36例、宫颈癌组24例及对照组30例。三组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结果: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组HPV阳性20例(55.56%),宫颈癌组HPV阳性22例(91.66%),对照组HPV阳性3例(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5例HPV阳性患者中,HPV16型阳性32例(71.11%),HPV18型阳性6例(13.33%),HPV58型阳性4例(8.89%),HPV52型阳性3例(6.67%)。结论:遵义地区女性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及宫颈癌与HPV感染有一定相关性,尤其是与HPV16、18型有关,为宫颈癌的预防及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早期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 宫颈癌 人乳头状瘤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道镜下宫颈量化指标在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宫颈萎缩患者术式选择中的价值 被引量:8
13
作者 徐海洋 王爽 +4 位作者 梁华茂 游珂 张春妤 张坤 耿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073-1076,共4页
目的探讨阴道镜下宫颈量化指标在绝经后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患者术式选择中的价值。方法对2012年1月~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年龄≥50岁宫颈HSIL,因无法宫颈锥切而直接行筋膜外全... 目的探讨阴道镜下宫颈量化指标在绝经后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患者术式选择中的价值。方法对2012年1月~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年龄≥50岁宫颈HSIL,因无法宫颈锥切而直接行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的绝经后宫颈萎缩患者(全切组)以及行锥切后再行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患者(锥切组)进行1∶1配对,每组各41例。阴道镜下分别测量宫颈前后径D1和宫颈横径D2。根据D1和D2构建判别模型,研究判别模型的灵敏度、特异度及与手术分组符合率。另外选取35例锥切术进行验证。结果全切组D1、D2分别为(1.58±0.41)cm和(1.69±0.39)cm,锥切组分别为(2.10±0.31)cm和(1.90±0.39)cm,2组间D1和D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15)。根据D1和D2构建的判别模型与手术分组相比,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93%(95%CI:70.90%~94.95%)和75.61%(95%CI:61.89%~89.33%)。2组患者通过分类判别函数分类后术式符合率为79.27%(65/82),35例验证分类判别函数分类后术式符合率为82.86%(29/35)。结论阴道镜下宫颈径线测量可以更客观地反映患者宫颈情况,与主观判断选择手术方式有一定的一致性,可考虑作为术式选择的临床量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 绝经后 阴道镜 宫颈径线测量 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传播病原体隐性感染与高危型HPV及宫颈病变的相关性 被引量:16
14
作者 汪蕾 蔡惠 +2 位作者 杨霞 黄慧芳 方静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77-582,共6页
目的探究引起下生殖道隐性感染的性传播病原体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共感染及与不同级别宫颈病变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宫颈采样的妇女,细胞... 目的探究引起下生殖道隐性感染的性传播病原体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共感染及与不同级别宫颈病变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宫颈采样的妇女,细胞标本检测hrHPV阳性的320例为阳性组,hrHPV阴性的160例为阴性组,使用凯普公司核酸检测PCR试剂盒检测性传播病原体,包括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第一生物群(U.parvum,Uup1、3、6、14)与第二生物群(U.urealyticum,Uuu)、人型支原体(Mycoplasma hominis,MH)、生殖支原体(Mycoplasma genitalium,MG)和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与hrHPV。根据宫颈病变的级别分为Normal(包括正常/宫颈炎)、LSIL(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ICC(宫颈浸润癌)亚组。卡方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性。结果两组中隐性感染率分别达62.5%vs.59.4%,两组间总体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支原体属中,UU感染率最高,Uup14、MH感染与hrHPV有统计学相关性(P=0.003、P=0.005),但Uup14、MH与中国女性最常见的hrHPV基因型或混合型感染相关性均无统计学意义。阳性组中,Normal+LSIL组患者与HSIL+ICC组患者Uup14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2.579,95%CI:3.638~43.497,P<0.001)。阴性组中Normal+LSIL组中Uuu、Uup1感染率明显低于HSIL+IC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1.646,95%CI:1.493~90.850,P=0.019;OR:7.474,95%CI:1.140~49.015,P=0.036)。结论女性下生殖道性传播病原体隐性感染普遍流行。Uup14感染明显增加了hrHPV阳性者HSIL及ICC风险;Uuu及Uup1感染增加了hrHPV阴性的HSIL及ICC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感染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下生殖道 性传播感染 鳞状上皮内病变 宫颈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28B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基因表达水平与宫颈癌的关系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雯 甄洁玉 +3 位作者 周利军 苟元凤 韩雪 刘会玲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8期21-24,共4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8B(IL-28B)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及基因表达水平与宫颈癌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组)、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组)及宫颈癌术前(术前组)、术后(术后组)患者各30例,并选取成年健康体检女...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8B(IL-28B)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及基因表达水平与宫颈癌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组)、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组)及宫颈癌术前(术前组)、术后(术后组)患者各30例,并选取成年健康体检女性30例作为对照组。取各组外周静脉血,采用PCR技术扩增IL-28B (rs12979860、rs8099917)的特异性片段,扩增产物直接测序分析其基因型、等位基因;应用RT-qPCR法测定外周血IL-28B mRNA。结果 IL-28B rs12979860、rs8099917位点基因型、基因频率在各组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LSIL组、HSIL组、术前组及术后组外周血IL-28B mRN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宫颈癌患者中,术后组IL-28B mRNA水平高于术前组(P<0.05),术前组及术后组无淋巴结转移者外周血IL-28B mRNA水平均高于淋巴结转移者(P均<0.05)。结论 IL-28B基因rs12979860、rs8099917位点的SNP可能与宫颈癌发病无关,而IL-28B mRNA低水平表达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白细胞介素28B 单核苷酸多态性 低级别上皮内病变 高级别上皮内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锥切术后切缘阳性处理方式的探讨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丽娜 缪懿 卢斌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2期139-142,共4页
目的:通过对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行锥切术后内切缘阳性及外切缘阳性不同处理方式的探讨,总结治疗经验。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9年12月在无锡市妇幼保健院宫颈科行宫颈环形电切(LEEP)术的患者共1526例,其中切缘阳性187例(... 目的:通过对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行锥切术后内切缘阳性及外切缘阳性不同处理方式的探讨,总结治疗经验。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9年12月在无锡市妇幼保健院宫颈科行宫颈环形电切(LEEP)术的患者共1526例,其中切缘阳性187例(内切缘阳性82例,外切缘阳性105例)。内切缘阳性术后补充手术治疗,外切缘阳性术后4~6个月随访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CT)、高危型HPV(HR-HPV)检测、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分析内切缘及外切缘阳性患者的病例特征,探讨术后病灶残留率,分析TCT及HR-HPV检测在外切缘阳性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结果:①内切缘阳性组的年龄[(49.63±10.77)岁]高于外切缘阳性组[(39.28±8.46)岁](P<0.05)。内切缘阳性组的绝经状态、多重HR-HPV感染、阴道镜检不满意及腺体累及的患者多于外切缘阳性组(P<0.05),两组的主诉症状、锥切深度及宽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内切缘阳性组25.61%(21/82)的患者补充手术术后无病灶残留,65.85%(54/82)患者证实有病灶残留,8.54%(7/82)术后病理升级为宫颈早期浸润癌。③外切缘阳性组的阴道镜活检病理结果显示,91.43%(96/105)的外切缘阳性患者无残留病灶,8.57%(9/105)的患者存在残留。术后随访TCT对病灶残留的诊断灵敏度为88.89%(8/9),特异度为90.63%(87/96),术后随访HR-HPV E6&E7 mRNA对病灶残留的诊断灵敏度为100%(9/9),诊断特异度为54.17%(52/96)。结论:内切缘阳性患者的病灶残留率高,且有病变升级的风险,术后行补充手术是必要的,外切缘阳性组的病灶残留率低,术后可4~6个月随访TCT及HR-HPV,其中之一有异常时则行阴道镜下活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 宫颈锥切术 内切缘阳性 外切缘阳性 病灶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组织HPV E6/E7 mRNA Atg-12 Tie-1表达情况与鳞状上皮内病变病理分级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7
作者 冯淑雯 冯淑婷 +1 位作者 叶历 张晓辉 《安徽医学》 2022年第6期656-660,共5页
目的探讨宫颈组织人类乳头瘤病毒(HPV)E6/E7 mRNA、自噬相关蛋白-12(Atg-12)、酪氨酸激酶受体-1(Tie-1)表达情况与鳞状上皮内病变(SIL)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10月新乡市中心医院病理科诊断为SIL的患者227例,根据... 目的探讨宫颈组织人类乳头瘤病毒(HPV)E6/E7 mRNA、自噬相关蛋白-12(Atg-12)、酪氨酸激酶受体-1(Tie-1)表达情况与鳞状上皮内病变(SIL)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10月新乡市中心医院病理科诊断为SIL的患者227例,根据宫颈病变分级分为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组124例和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组103例,另选取子宫肌瘤手术患者80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用支链DNA信号扩增法检测HPV E6/E7 mRNA,采用免疫组化法及免疫印迹法检测Atg-12、Tie-1蛋白。分析E6/E7 mRNA、Atg-12、Tie-1与病理分级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HSIL与LSIL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HSIL组的HPV E6/E7 mRNA、Tie-1蛋白阳性检出率高于LSIL组和对照组(P<0.05),HSIL组的Atg-12蛋白阳性检出率低于LSIL组和对照组(P<0.05),HSIL组的HPV E6/E7 mRNA拷贝数、Tie-1蛋白表达量高于LSIL组和对照组(P<0.05),HSIL组的Atg-12蛋白表达量低于LSIL组和对照组(P<0.05)。HPV E6/E7 mRNA、Tie-1蛋白表达量与SIL病理分级呈正相关(r=0.514,0.488),Atg-12蛋白表达量与SIL病理分级呈负相关(r=-0.433)。HPV E6/E7 mRNA、Atg-12、Tie-1鉴别诊断HSIL与LSIL的灵敏度为88.57%、74.29%、82.86%,特异度为57.14%、66.67%、64.29%。3项指标联合诊断的灵敏度为77.14%,特异度为85.71%(AUC=0.854)。结论HSIL患者HPV E6/E7 mRNA、Tie-1表达较高,Atg-12表达较低。HPV E6/E7 mRNA、Atg-12、Tie-1表达与SIL病理分级有一定相关性,联合诊断可为HSIL与LSIL的鉴别诊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 人类乳头瘤病毒 E6/E7 mRNA 自噬相关蛋白-12 酪氨酸激酶受体-1 病理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冷刀锥切高度对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宫颈机能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程存 马楠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21期3851-3854,共4页
目的研究宫颈冷刀锥切高度对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患者宫颈机能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9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因HSIL行宫颈冷刀锥切术(CKC)后成功受孕并获得妊娠结局的140例妇女作为观察组,并以锥高1.... 目的研究宫颈冷刀锥切高度对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患者宫颈机能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9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因HSIL行宫颈冷刀锥切术(CKC)后成功受孕并获得妊娠结局的140例妇女作为观察组,并以锥高1.5 cm再次分组,两组中1.0 cm≤锥高≤1.5 cm为A组(55例),1.5 cm<锥高≤2.5 cm为B组(85例),另外随机收集同期在医院围保并获得妊娠结局的140例妇女为对照组(C组)。比较3组对象的一般资料(年龄、孕次、产次)、妊娠相关指标及A组、B组病理资料(锥高、切缘状态),分析锥切手术相关因素与妊娠期发生宫颈机能不全(CI)的关系及妊娠结局。结果B组CI发生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及A组、C组CI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早产发生率高于A组、C组(P<0.05),足月产率低于A组、C组(P<0.05),新生儿体质量均值低于A组、C组(P<0.05);B组晚期流产发生率高于C组(P<0.05),A组与C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胎膜早破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宫颈CKC术后有生育要求的妇女,锥切术中切除高度>1.5 cm会增加CI的发生率,对术后妊娠结局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而锥切术中切除高度≤1.5 cm不会增加后续妊娠过程中CI的发生率及产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 冷刀锥切术 锥切高度 宫颈机能不全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16蛋白表达在分流宫颈上皮内瘤变Ⅱ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9
作者 黄丽萍 林霞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2期83-86,91,F0003,共6页
目的观察不同宫颈病变患者组织中p16蛋白的表达,探讨p16蛋白作为CINⅡ分流参考指标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8月于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博爱医院行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证实为子宫颈炎、CINⅠ、CINⅡ、CINⅢ及宫颈癌四组标本各170... 目的观察不同宫颈病变患者组织中p16蛋白的表达,探讨p16蛋白作为CINⅡ分流参考指标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8月于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博爱医院行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证实为子宫颈炎、CINⅠ、CINⅡ、CINⅢ及宫颈癌四组标本各170例,进行p16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各组不同宫颈病变中p16表达情况,统计p16蛋白检测在诊断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2级及以上(简称CINⅡ+,包括CINⅡ、CINⅢ及宫颈癌)中的效能。并对确诊的170例CINⅡ患者进行每6个月1次的随访直至确诊后2年,随访异常患者则行阴道镜下活检,分析p16蛋白表达情况与患者CINⅡ级病变转归结局的关系。结果 (1)宫颈炎组、CINⅠ组、CINⅡ组、CINⅢ及宫颈癌组p16蛋白阳性率分别为3.53%、41.18%、81.18%、100%,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Ⅱ组p16蛋白阳性率显著高于宫颈炎组、CIN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INⅢ与宫颈癌组p16蛋白阳性率显著高于CINⅡ、CINⅠ、宫颈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p16蛋白检测CINⅡ+的灵敏度、特异度、符合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是90.59%、77.65%、84.12%、80.21%、89.19%。(3)138例p16蛋白表达阳性的CINⅡ随访异常患者中62例(44.93%)病变进展,32例p16蛋白表达阴性的CINⅡ随访异常患者中3例(9.38%)病变进展,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p16蛋白阳性率不断增加。p16蛋白检测在发现CINⅡ+的病变中具有较好的灵敏度、特异度、符合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p16蛋白表达情况可预测CINⅡ疾病进展情况,临床上可应用于CINⅡ的分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抑制剂p16蛋白 子宫颈癌 高度鳞状上皮内病 低度上皮内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危型HPV-DNA联合TCT检查对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LEEP术后复发预测价值 被引量:10
20
作者 金友存 华玉蓉 +1 位作者 王佩佩 张丽娜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85-1189,共5页
目的目前国内尚缺乏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联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CT)检查对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瘤样病变(HCSIL)患者宫颈环形电切除(LEEP)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报道。文中旨在探讨HR-HPV-DNA联合TCT对HCSIL LEEP术后复发预测... 目的目前国内尚缺乏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联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CT)检查对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瘤样病变(HCSIL)患者宫颈环形电切除(LEEP)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报道。文中旨在探讨HR-HPV-DNA联合TCT对HCSIL LEEP术后复发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收治的164例HCSIL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LEEP治疗,术前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法行HR-HPV-DNA检查,术前TCT检查采用Bethesda分级系统法,术后随访12个月。统计治疗6个月后复发情况;HCSIL患者LEEP术前HR-HPV-DNA、TCT检查结果;比较复发者与未复发者术前HR-HPV-DNA、TCT阳性情况;分析HR-HPV-DNA联合TCT检查对HCSIL LEEP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行LEEP术治疗的HCSIL患者治疗6个月后复发率为19.51%(32/164)。HCSIL患者LEEP术前HR-HPV-DNA阳性率为52.44%(86/164),术前TCT检查阳性率为74.39%(122/164)。复发者HR-HPV-DNA、TCT阳性率高于未复发者(P<0.05)。HR-HPV-DNA、TCT及两者联合预测HCSIL LEEP术后复发的灵敏度分别为87.50%、93.75%、93.75%,特异度分别为56.06%、43.48%、96.97%。结论HR-HPV-DNA联合TCT检查是预测HCSIL患者LEEP术后复发的有效手段,两者联合检查对HCSIL患者LEEP术后复发具有较高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 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瘤样病变 宫颈环形电切除术 复发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