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心病患者血清载脂蛋白AI、B_(100)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及其抑制物的相关性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聪霞 孙济川 +3 位作者 田清海 丁抗宁 张进虎 岳天海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0-23,共4页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AI、B100与冠心病患者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及其抑制物活性的关系。方法:对52例冠心病患者和25例健康人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载脂蛋白AI、B100浓度,并以发色底物法测定血浆组织型纤溶...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AI、B100与冠心病患者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及其抑制物活性的关系。方法:对52例冠心病患者和25例健康人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载脂蛋白AI、B100浓度,并以发色底物法测定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及其抑制物的活性。结果:冠心病各类型中,急性心肌梗死(n=12)及不稳定性心绞痛(n=19)组载脂蛋白B100、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和P<0.001);载脂蛋白AI、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和P<0.01)。在稳定性心绞痛组(n=21),载脂蛋白B100和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亦升高(P<0.05),载脂蛋白AI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亦降低(P<0.05)。相匹配的不稳定性心绞痛及对照组各19例的相关分析发现载脂蛋白B100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活性无关,而载脂蛋白B100与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活性均呈正相关(r=0.8330和r=0.7729),载脂蛋白AI与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活性均呈负相关(r=-0.6734和r=-0.8674)。结论:载脂蛋白AI、B100浓度与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活性之间存在相关关系;载脂蛋白AI与纤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载脂蛋白 T-PA 抑制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对土三七诱导的肝小静脉闭塞病小鼠肝组织PAI-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陈哲 霍继荣 +1 位作者 朱洪怡 杨丽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09-712,共4页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土三七诱导的肝小静脉闭塞病(HVOD)小鼠肝组织中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表达的影响。方法 115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土三七组(A组,30只)、低剂量川芎嗪干预组(B组,30只)、高剂量川芎嗪干预组(C组,30只)和正常对照组(...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土三七诱导的肝小静脉闭塞病(HVOD)小鼠肝组织中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表达的影响。方法 115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土三七组(A组,30只)、低剂量川芎嗪干预组(B组,30只)、高剂量川芎嗪干预组(C组,30只)和正常对照组(D组,25只)。A组给予土三七浓缩煎液灌胃(30 g.kg-1.d-1),B组给予土三七浓缩煎液(30 g.kg-1.d-1)+川芎嗪(100 mg.kg-.1d-1)灌胃,C组给予土三七浓缩煎液(30 g.kg-.1d-1)+川芎嗪(200 mg.kg-1.d-1)灌胃,D组给予PBS(30 mL.kg-1.d-1)灌胃,30 d后处死小鼠。留取肝组织行HE和Masson染色并检测血清中ALT、AST、ALB、TBIL、DBIL的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中PAI-1蛋白的表达。结果 A组有24只小鼠成模,其肝功能(ALT、AST、TBIL、DBIL、ALB)较D组有明显异常(P<0.05),PAI-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D组(P<0.05);不同剂量川芎嗪干预组小鼠肝功能(ALT、AST、TBIL、DBIL、ALB)较A组均有所改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I-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A组(P<0.05),其中C组改善较为明显(P<0.05)。结论川芎嗪干预能有效防治HVOD,以高剂量(200 mg.kg-.1d-1)疗效更为确切。其可能的机制是通过下调PAI-1表达,阻止凝血系统活化,从而有效防治HV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三七 肝小静脉闭塞病 川芎嗪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I-1基因4G/5G多态性与PCOS糖代谢、肥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赵君利 陈子江 +5 位作者 赵跃然 王来城 赵力新 唐蓉 马增香 石玉华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06-409,共4页
目的:探讨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AI-1)基因启动子4G/5G多态性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糖代谢、肥胖的关系。方法:PCR-RFLP法检测42例正常育龄妇女,101例PCOS患者[根据糖代谢情况分为A、B、C组;根据体重指数(BMI)分为肥胖、非肥胖组]... 目的:探讨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AI-1)基因启动子4G/5G多态性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糖代谢、肥胖的关系。方法:PCR-RFLP法检测42例正常育龄妇女,101例PCOS患者[根据糖代谢情况分为A、B、C组;根据体重指数(BMI)分为肥胖、非肥胖组]PAI-1基因启动子4G/5G位点插入或缺失多态性,比较组间多态基因型分布及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①BMI、Homa-IR指标PCOS糖代谢C组>B组>A组、肥胖PCOS组>非肥胖PCOS组,ISI则相反,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②PCOS组不同糖代谢组PAI-1基因4G/5G多态基因型分布无差异,但PCOS组、PCOS糖代谢异常C组与对照组、PCOS非肥胖组与肥胖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4.439、4.018、4.151;P均<0.05);4G型(4G/4G基因型)PCOS组、PCOS糖代谢异常C组与非肥胖PCOS组分布显著高于相应对照组与肥胖PCOS组;5G型(4G/5G+5G/5G基因型)分布相反。结论:①PCOS患者高PAI-1 4G/4G多态基因型,可能是其高PAI-1活性现象的重要遗传基础。②PAI-1基因启动子4G/5G多态性可能与PCOS患者糖代谢异常、非肥胖PCOS发病、病情进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 基因多态 糖代谢 肥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I-1基因多态与中国人2型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4
4
作者 郑泰山 刘丽梅 +4 位作者 周文锐 李鸣 徐靖 陆惠娟 项坤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74-776,共3页
目的探讨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AI-1)基因多态与上海地区中国人2型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T2DM)患者247例组成T2DM组,其进一步分为糖尿病无肾病组(n=80)和糖尿病肾病组(n=167),后者又分为微量蛋白尿肾病组(n=129)... 目的探讨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AI-1)基因多态与上海地区中国人2型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T2DM)患者247例组成T2DM组,其进一步分为糖尿病无肾病组(n=80)和糖尿病肾病组(n=167),后者又分为微量蛋白尿肾病组(n=129)和显著蛋白尿肾病组(n=38);同时设立非糖尿病对照组(n=87)。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法(ASP法)检测PAI-1基因启动子区——675 bp处的4G/5G多态,确定各组PAI-1基因的基因型。采用χ2检验对组间各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进行比较,并比较组间携带纯合子风险等位基因4G/4G的基因型频率差异。结果T2DM组与非糖尿病对照组相比,4G/4G基因型及4G等位基因频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糖尿病无肾病组相比,糖尿病肾病组4G/4G基因型频率显著增加(P<0.01,OR=2.4,95%C I=1.3~4.4),4G等位基因频率亦显著增加(P<0.05,OR=1.6,95%C I=1.1~2.3)。结论PAI-1基因多态与中国人T2DM无肾病患者进展为糖尿病肾病显著相关;携带PAI-1基因的4G/4G纯合子基因型的糖尿病患者,其进展为糖尿病蛋白尿肾病的风险增加2.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 4G/5G多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行为类型与纤溶激活系统的关系 被引量:4
5
作者 朱金富 杨德森 +1 位作者 肖水源 刘遂心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37-239,共3页
目的: 研究不同行为类型冠心病患者之间纤溶激活系统的变化。方法: 用A型行为问卷评定81名冠心病患者和59名健康人群,用发色底物法测定他们血浆的纤溶激活系统中PAI-1、t-PA活性.结果: 冠心病患者比正常人群的PAI-1活性上升,t-PA活性下... 目的: 研究不同行为类型冠心病患者之间纤溶激活系统的变化。方法: 用A型行为问卷评定81名冠心病患者和59名健康人群,用发色底物法测定他们血浆的纤溶激活系统中PAI-1、t-PA活性.结果: 冠心病患者比正常人群的PAI-1活性上升,t-PA活性下降;这种改变在不同行为类型之间比较,A型行为类型比非A型行为类型的冠心病患者PAI-1的活性升高而t-PA活性降低.结论: 冠心病患者血浆中PAI-1活性上升,t-PA活性下降,这一特点还与A型行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行为类型 纤溶激活系统 发色底物法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胰岛素血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与冠心病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韩勃 张社华 李红云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7-9,共3页
目的 :探讨冠心病与高胰岛素血症、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1( PAI- 1)活性变化的关系及意义。  方法 :73例冠心病病人分为急性心肌梗塞组 ( 2 2例 ) ,不稳定性心绞痛组 ( 2 3例 ) ,这组患者治疗后即为不稳定性心绞痛治疗后组 ,稳... 目的 :探讨冠心病与高胰岛素血症、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1( PAI- 1)活性变化的关系及意义。  方法 :73例冠心病病人分为急性心肌梗塞组 ( 2 2例 ) ,不稳定性心绞痛组 ( 2 3例 ) ,这组患者治疗后即为不稳定性心绞痛治疗后组 ,稳定性心绞痛组 ( 2 8例 ) ,另设 2 7例正常对照组 ,分别测定血清胰岛素、血浆 PAI- 1、C肽等指标。  结果 :1冠心病病人血浆 PAI- 1和胰岛素、C肽水平明显升高 ,急性心肌梗塞组和不稳定性心绞痛组升高尤其明显( P<0 .0 1) ;2经多因素回归分析 ,冠心病病人血清胰岛素水平与收缩压、血浆 PAI- 1呈正相关 ( P<0 .0 5 )。  结论 :冠心病病人存在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可能通过 PAI- 1活性增高致血栓形成机率增加 ,因而引起急性冠状动脉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胰岛素血症 PAI-1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异黄酮改善绝经后肥胖冠心病患者内皮功能及胰岛素抵抗 被引量:4
7
作者 肖立中 江志平 +3 位作者 黄志 徐新 潘丽坤 赖少燕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4-36,共3页
目的 :探讨大豆异黄酮对绝经后肥胖并冠心病妇女内皮功能、纤溶活性、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选择 5 8例绝经后腹型肥胖并冠心病患者 ,随机分为异黄酮组 (n =3 0 )、谷维素组 (n =2 8) ,分别予以大豆异黄酮 15 0mg/d、谷维素3 0mg/d治... 目的 :探讨大豆异黄酮对绝经后肥胖并冠心病妇女内皮功能、纤溶活性、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选择 5 8例绝经后腹型肥胖并冠心病患者 ,随机分为异黄酮组 (n =3 0 )、谷维素组 (n =2 8) ,分别予以大豆异黄酮 15 0mg/d、谷维素3 0mg/d治疗 6个月 ,2 8例绝经后健康妇女为正常对照组 ,观察冠心病患者内皮功能、纤溶活性、胰岛素抵抗各指标变化及大豆异黄酮的影响。结果 :5 8例冠心病患者治疗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血清一氧化氮 (NO)、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肱动脉流量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胰岛素敏感指数降低 ,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 1(PAI 1)、胰岛素、血清白细胞介素 6增加 (P均 <0 0 5 ) ,且全部冠心病患者血清NO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胰岛素敏感指数呈正相关 (r =0 3 5、0 41,P <0 01) ,与PAI 1、白细胞介素 6呈负相关 (r =-0 40、-0 3 8,P <0 0 1) ;异黄酮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 ,血清NO、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肱动脉流量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胰岛素敏感指数增加 ,PAI 1、胰岛素、白细胞介素 6降低 (P<0 0 5及P <0 0 1) ,且变化值 (Δ)胰岛素敏感指数与变化值血清NO正相关 (r =0 3 7,P <0 0 5 ) ,变化值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PAI 1与变化值NO正相关 (r =0 43 ,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异黄酮 绝经后肥胖 冠心病 内皮功能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PAI-1基因启动子区域4G/5G多态性与血浆活性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陈懿建 张立群 陈方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13-215,227,共4页
目的探讨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基因启动子区域的4G/5G多态性在脑梗死(CI)发病中的作用,并分析PAI-1基因4G/5G多态性与PAI-1活性的关系。方法随机收集130例CI患者,100例健康人作对照。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PCR分析PAI-1多态性基因... 目的探讨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基因启动子区域的4G/5G多态性在脑梗死(CI)发病中的作用,并分析PAI-1基因4G/5G多态性与PAI-1活性的关系。方法随机收集130例CI患者,100例健康人作对照。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PCR分析PAI-1多态性基因型(4G/4G、4G/5G和5G/5G)。底物发色法测定血浆PAI-1活性,酶法测定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血糖(Glu)。结果PAI-1基因型分布频率及4G和5G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在CI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I组的PAI-1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AI-14G/5G基因型多态性与PAI-1活性水平有关,3种基因型PAI-1活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AI-1基因4G/5G多态性与其血浆活性水平相关;4G等位基因者PAI-1活性水平增高,导致机体纤溶活性降低,从而增加CI的发病风险;PAI-1活性水平在CI发生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既往抗血小板治疗对合并颅内微出血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的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严慎强 毛颖盈 +2 位作者 钟根龙 张圣 楼敏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18-624,共7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既往抗血小板药物使用对合并颅内微出血患者静脉溶栓后发生出血转化以及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分析2009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的急...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既往抗血小板药物使用对合并颅内微出血患者静脉溶栓后发生出血转化以及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分析2009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临床资料,纳入溶栓前行磁敏感序列检查的患者,收集其既往抗血小板药物使用记录;根据ECASSII标准评估溶栓后出血转化情况,随访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结果:最终纳入分析449例患者,平均年龄(66.8±12.9)岁,女性151例(33.6%),男性298例(66.4%),发病至溶栓时间为(229.0±103.7)min,溶栓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为10(5-15)分;共172例(38.3%)合并颅内微出血,63例(14.0%)既往使用抗血小板药物。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既往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不增加合并颅内微出血患者静脉溶栓后血肿型出血转化风险(OR=0.809;95%CI:0.201。3.262:P=0.766),也不增加其3个月神经功能结局不良(mRS≥3)的比例(OR=1.517:95%CI:O.504—4.568;P=0.459)。而对于合并多发微出血(i〉3)的患者,既往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增加其梗死外出血转化风险(OR=9.737;95%CI:1.364。69.494;P:0.023),但对神经功能结局无显著影响(OR=1.697:95%CI:0.275。10.487;P=0.569)。结论:目前没有证据显示需要将既往抗血小板药物使用作为合并颅内微出血患者静脉溶栓的禁忌,而合并多发颅内微出血的患者需要更大样本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药物疗法 急性病 脑缺血/药物疗法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治疗应用 血栓溶解疗法 输注 静脉内 预后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I-1启动子区4G/5G基因多态性与脑血管病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晨 李江 罗兵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363-366,共4页
目的 :初步探讨人类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1(plasminogenactivatorinhibitor,PAI 1)启动子区基因多态性与脑血管病的关系及其在脑血管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多聚酶链反应 (polymerasechainreaction ,PCR)技术和发色底物法(ELI... 目的 :初步探讨人类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1(plasminogenactivatorinhibitor,PAI 1)启动子区基因多态性与脑血管病的关系及其在脑血管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多聚酶链反应 (polymerasechainreaction ,PCR)技术和发色底物法(ELISA) ,测定 96例脑血管病病人 ,其中脑梗死 (cerebralinfarction ,CI)组 6 5例 ,脑出血 (cerebralhemorrhage ,CH)组 31例和 6 0例对照组的白细胞PAI 1启动子区 4G/ 5G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及血浆PAI 1活性。结果 :CI组血浆PAI 1活性明显高于其它二组 ,各组中均以纯合子 4G/ 4G基因型患者的PAI 1血浆活性水平为最高 ,5G/ 5G基因型最低 ,杂合子 4G/ 5G基因型居中 ;4G纯合子基因型与其它二型之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 ,4G/ 5G与 5G/ 5G基因型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CI组 4G/ 4G纯合子型基因型与对照组 (Controls)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CI组基因型与CH组及CH组与对照组基因型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女性CI 4G纯合子基因型患者血浆PAI 1活性与同型男性患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纯合子 4G/ 4G基因型可能是CI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4G纯合子个体可能具有较高的CI发病倾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病 纤溶酶原激活物换制物 基因多态性 PAI-1 启动子 4G/5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基因4G/5G多态性及其抗原与冠心病的关系 被引量:3
11
作者 戴研 高润霖 +6 位作者 叶珏 吴永健 陈纪林 刘海波 秦学文 贾云香 孙继良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75-278,共4页
目的:探讨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与冠心病的关系及其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预测价值。    方法:选择345例非糖尿病的住院患者(其中295例已行冠状动脉造影),分为对照组、心绞痛组及陈旧性心肌梗塞(OM... 目的:探讨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与冠心病的关系及其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预测价值。    方法:选择345例非糖尿病的住院患者(其中295例已行冠状动脉造影),分为对照组、心绞痛组及陈旧性心肌梗塞(OMI)组,通过等位基因特异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PAI-1基因4G/5G多态性,并测定血浆PAI-1抗原水平。为分析PAI-1基因型与冠心病、心肌梗塞的相关性,将心绞痛组与OMI组患者合称冠心病者,对照组与心绞痛组患者合称非心肌梗塞者。冠心病患者又分为稳定性心绞痛(SAP)者和不稳定性心绞痛(UAP)者。    结果:血浆PAI-1抗原水平在对照组、心绞痛组及OMI组间无统计学差异。UAP患者与SAP相比,PAI-1抗原水平显著升高,有显著性差异(25.0±7.2ng/ml比22.3±7.1ng/ml,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血浆PAI-1抗原水平与UAP仍有显著性相关,调整后的OR值为1.83(P=0.05)。冠心病者4G和5G等位基因频率为56%和44%;对照组频率为62%和38%,冠心病者与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经一元直线相关分析发现,PAI-1基因型与PAI-1抗原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溶酶原激活性抑制物-1 抗原 冠心病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汉族人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基因4G/5G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仕群 薛耀明 +2 位作者 杨光彩 何飞英 赵小山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904-907,共4页
目的探讨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基因4G/5G多态性与广东汉族人2型糖尿病肾病(DN)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对147例病史7年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DN患者77例,糖尿病非肾病(DNN)患者70例]和2... 目的探讨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基因4G/5G多态性与广东汉族人2型糖尿病肾病(DN)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对147例病史7年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DN患者77例,糖尿病非肾病(DNN)患者70例]和26名健康人进行了PAI-1基因4G/5G多态性分析.结果DNN组PAI-1基因的4G/4G基因型、基因频率显著高于DN组(x2=13.008,P<0.01);与5G/5G基因型相比,DNN组PAI-1基因4G/4G型对DN组的比数比为1.447,95%的可信区间:0.533~3.934(P<0.05),差异有显著性.而DN与DNN组PAI-1基因4G等位基因频率无显著差异(x2=1.22,P>0.05);结论PAI-1基因4G/4G基因型与广东汉族人2型DN的发病有关联,4G/4G基因型广东汉族2型糖尿病人易发生D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 基因型 等位基因频率 遗传多态性 2型糖尿病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纤溶酶原激动抑制剂-1基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旭东 樊峥 +6 位作者 傅研 殷红 翟艳玲 祁雅慧 朱宇清 王瑾 赵相印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223-226,共4页
为探讨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剂 1 (PAI 1 )基因调节区 -675bp位点 4G/5G多态性与 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 (CAD)的关系 ,采用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 (PCR)方法 ,测定 4G/5G基因型 ,并检测PAI 1抗原水平 ,共观察了 1 2 1例单纯 2型... 为探讨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剂 1 (PAI 1 )基因调节区 -675bp位点 4G/5G多态性与 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 (CAD)的关系 ,采用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 (PCR)方法 ,测定 4G/5G基因型 ,并检测PAI 1抗原水平 ,共观察了 1 2 1例单纯 2型糖尿病 (typeⅡdiabetes)患者、87例 2型糖尿病合并CAD患者和 1 0 0例对照者。结果 :合并CAD组的 4G/4G基因型携带者明显高于对照组 ( 4 9.4%比 3 7.0 % ,P <0 .0 5 ) ,CAD组中PAI 1与三酰甘油 (TG)呈正相关 ,并与 4G/5G多态性有关 ,表现为 4G/4G基因型携带者的PAI 1质量浓度明显高于 5G/5G基因型携带者〔( 3 9.82× 1 0 - 3± 3 .1 1× 1 0 - 3)ng/L比 ( 3 8.0 4× 1 0 - 3± 2 .73× 1 0 - 3)ng/L ,P <0 .0 5〕。提示 :PAI 1基因 4G/5G多态性与TG的联合作用与PAI 1抗原水平相关 ,并与 2型糖尿病合并CAD的发病过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冠心病 纤溶酶原激动抑制剂-1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基因-844G→A多态性与不稳定心绞痛的关系 被引量:1
14
作者 路雅茹 秦勤 +2 位作者 毛用敏 李广平 赵炳让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236-1238,共3页
目的:探讨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抗原水平及其基因启动子-844G→A多态性与不稳定心绞痛(UAP)的关系。方法:UAP患者121例(UAP组)和非冠心病者108例(对照组),以ELISA法测定PAI-1抗原水平。PCR... 目的:探讨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抗原水平及其基因启动子-844G→A多态性与不稳定心绞痛(UAP)的关系。方法:UAP患者121例(UAP组)和非冠心病者108例(对照组),以ELISA法测定PAI-1抗原水平。PCR扩增特定DNA片段,XhoI酶切、琼脂糖电泳确定PAI-1基因启动子-844位点基因型。结果:UAP组PAI-1抗原水平(68.15±45.29)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53.39±20.62)μg/L,P<0.001。PAI-1抗原水平与血糖、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正相关,r分别为0.147、0.151、0.144(P<0.05)。A、G等位基因频率为0.40、0.60,AA、AG、GG三种基因型在两组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等位基因与较高的PAI-1抗原水平有关。结论:高PAI-1抗原水平是UAP发生的危险因素,PAI-1基因启动子-844G→A基因多态性与UAP发病无关,但A等位基因携带者存在较高的PAI-1抗原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不稳定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脉介入治疗后止凝血功能的改变及其与PAI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敏 吴金义 +1 位作者 侯俭 李双斌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22-526,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止凝血功能变化与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基因启动子区-675 4G/5G多态性的关系,为临床PCI后预测血栓形成提供依据。方法:86例行PCI的冠心病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即刻、术后24 h肘静脉采血,检...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止凝血功能变化与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基因启动子区-675 4G/5G多态性的关系,为临床PCI后预测血栓形成提供依据。方法:86例行PCI的冠心病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即刻、术后24 h肘静脉采血,检测血浆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PAI-1、FⅦc活性及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D-二聚体(D-D)含量;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基因型及不同基因型患者PCI前、后止凝血功能指标。结果:PAI-1基因型频数分布为4 G/4 G型48例(56%),4 G/5 G30例(35%),5 G/5 G型8例(9%)。4 G和5 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73%和27%。3组基因型患者术前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PAI-1 4G/4G基因型患者血浆vWF、PAI-1、FⅦc活性及GMP-140、D-D含量在术后即刻高于术前(P<0.01);术后24 h PAI-1活性高于术前(P<0.01),但vWF、FⅦc活性及GMP-140、D-D含量有所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4G/5G基因型及5G/5G基因型的两组患者术后即刻各项指标较术前明显增高(P<0.01);术后24 h较术前有增高趋势,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4 G/4 G型患者术后即刻及术后24 h PAI-1活性较另两组基因型患者增高更显著(P<0.01);其他指标有增高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具有PAI-1 4 G/4G基因型患者在PCI后较4 G/5 G型及5 G/5 G型患者存在明显的纤维蛋白溶解功能的改变,提示PAI-1 4G/4G基因可能是PCI后急性和亚急性冠状动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多态性 单核苷酸 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 凝血因子Ⅶ 血小板α颗粒 膜蛋白-140 D-二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脓毒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基因启动子区4G/5G多态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韦艳丹 曾其毅 曾华松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4期280-285,共6页
目的探讨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基因启动子区单核苷酸插入或缺失(4G/5G)多态性与广州地区汉族脓毒症患儿的相关性,对脓毒症的发生、发展和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07年4-12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诊治的汉族脓毒症患... 目的探讨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基因启动子区单核苷酸插入或缺失(4G/5G)多态性与广州地区汉族脓毒症患儿的相关性,对脓毒症的发生、发展和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07年4-12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诊治的汉族脓毒症患儿为病例组,同期收集健康查体儿童为对照组。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多聚酶链(AS-PCR)法对病例组和对照组行PAI-1基因启动子区4G/5G多态性检测和分析。采用基因计数法计算各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χ^2检验分析比较两组人群各基因型的分布差异,计算OR值及其95%CI评估各基因型的风险。结果研究期间病例组纳入148例,对照组181名。病例组和对照组PAI-1基因启动子区4G/5G多态性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9,P〉0.05)。等位基因4G(χ^2=4.35,P〈0.05)及其纯合子(χ^2=4.44,P〈0.05)与脓毒症发展相关;携带等位基因4G患儿发展至重症脓毒症的风险比5G高,OR=4.05(95%CI:1.09-15.08),4G/4G纯合子患儿发展至重症脓毒症的风险比其他基因型高,OR=4.57(95%CI:1.11-18.78)。等位基因4G(χ^2=9.17,P〈0.05)及其纯合子(χ^2=7.35,P〈0.05)与脓毒症病死率相关,携带等位基因4G患儿脓毒症病死风险较5G高,OR=4.30(95%CI:1.50-12.29),4G/4G纯合子患儿脓毒症病死风险较其他基因型高,OR=3.14(95%CI:1.49-6.61)。结论PAI-1基因启动子区4G/5G多态性与广州地区汉族脓毒症患儿进展及预后相关,等位基因4G及其纯合子是其高危遗传因素;PAI-1基因启动子区4G/5G点多态性与脓毒症的易感性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多态性 脓毒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格列酮对老年冠心病合并胰岛素抵抗患者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及短期预后的影响
17
作者 胡硕强 曹树军 +1 位作者 俞小薇 李宁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2677-2679,共3页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老年冠心病合并胰岛素抵抗患者血浆纤溶活性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将76例老年冠心病合并胰岛素抵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吡格列酮组(38例)接受吡格列酮(15 mg/d)和基础治疗,对照组(38例)只接受基础治疗。两组均随访6个...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老年冠心病合并胰岛素抵抗患者血浆纤溶活性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将76例老年冠心病合并胰岛素抵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吡格列酮组(38例)接受吡格列酮(15 mg/d)和基础治疗,对照组(38例)只接受基础治疗。两组均随访6个月,用ELISA法分别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活性,并记录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吡格列酮治疗6个月后PAI-1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有显著性下降[(0.59±0.07)和(0.71±0.11)U/m l;(2.27±1.13)和(3.41±1.34)],吡格列酮组MACE发生率较对照组有显著降低(两组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率分别为10.52%和31.58%;靶血管重建发生率为5.26%和21.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格列酮能有效降低老年冠心病合并胰岛素抵抗患者血浆PAI-1活性,减少近期MACE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格列酮 胰岛素抵抗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冠心病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溶酶原激动抑制剂-1基因4G/5G多态性与冠心病
18
作者 傅研 王旭东 +5 位作者 翟艳玲 樊峥 杨玲 朱宇清 祁雅慧 赵相印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2期119-122,共4页
采用特异性引物多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 ,检测了 1 2 3例冠心病患者和 1 72例健康对照者的纤溶酶原激动抑制剂 1 (PAI 1 )基因 ,并同时测定血液PAI 1质量浓度和活性 ,体质量指数、胆固醇和三酰甘油 ,探讨了PAI 1基因4G/5G多态性与冠心病... 采用特异性引物多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 ,检测了 1 2 3例冠心病患者和 1 72例健康对照者的纤溶酶原激动抑制剂 1 (PAI 1 )基因 ,并同时测定血液PAI 1质量浓度和活性 ,体质量指数、胆固醇和三酰甘油 ,探讨了PAI 1基因4G/5G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结果显示 ,冠心病组的缺失型纯合子 4G/4G型 ( 47.2 %)明显多于对照组 ( 2 2 .1 %,P <0 .0 5) ,4G/4G组的PAI 1质量浓度〔( 40 .87± 0 .99) μg/L)〕和PAI活性〔( 750± 350 )U/L〕均高于 5G/5G组〔( 38.1 4± 1 .0 ) μg/L ,( 650± 2 70 )U/L ,P <0 .0 5〕。提示PAI 1基因 4G/5G多态性与PAI 1质量浓度及活性具有相关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纤溶酶原激动抑制剂-1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基因4G/5G多态性与特发性卵巢早衰的相关性
19
作者 管立学 高丽 +3 位作者 孙静华 王敬先 李海波 王瑞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3期3673-3675,共3页
目的:探讨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基因启动子区4G/5G多态性与特发性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发病的关系。方法:应用PCR-RFLP分析,检测65例特发性POF患者(POF组)和75例正常妇... 目的:探讨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基因启动子区4G/5G多态性与特发性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发病的关系。方法:应用PCR-RFLP分析,检测65例特发性POF患者(POF组)和75例正常妇女(对照组)PAI-1基因4G/5G多态性。结果:特发性POF患者组PAI-1基因型频率分布,4G/4G型为29.2%,4G/5G型为55.4%,5G/5G型为15.4%;POF患者组4G/4G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6.0%),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x2=3.54,P>0.05);而4G等位基因频率(0.569)显著高于对照组(0.447)(x2=4.18,P<0.05),携带4G等位基因个体发生特发性POF的相对风险OR=1.64,95%CI1.02~2.64。结论:PAI-1基因4G/5G多态性与特发性POF的发病有关,4G等位基因可能是特发性POF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功能早衰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基因 多态现象 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对周围血P-选择素、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和镁离子影响的研究
20
作者 应淑琴 单江 +1 位作者 徐耕 秦光明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2期59-62,共4页
目的 :了解冠心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后血浆 P-选择素 (Ps)、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 (PAI-1 )和血清镁离子 (Mg2 +)的变化。方法 :以 1 6例冠状动脉造影 (CAG)阴性者为阴性对照 ,以 1 0例 CAG阳性但不宜行 PTCA者为阳... 目的 :了解冠心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后血浆 P-选择素 (Ps)、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 (PAI-1 )和血清镁离子 (Mg2 +)的变化。方法 :以 1 6例冠状动脉造影 (CAG)阴性者为阴性对照 ,以 1 0例 CAG阳性但不宜行 PTCA者为阳性对照 ,观察 2 4例行 PTCA冠心病患者(PTCA组 )术前、术后血 Ps、PAI-1、Mg2 +的动态变化。结果 :PTCA组 Ps在术后 5 min较术前及同时点 CAG阴性组有显著增加 (P<0 .0 5 ) ,Mg2 +在术后 5 min、30 min、2 h、6 h较术前及同时点CAG阴性组显著减少 (P<0 .0 5 ) ;在术前 PTCA组和 CAG阳性组 PAI-1均高于 CAG阴性组 (P<0 .0 5 ) ;结论 :PTCA后 Ps升高提示血小板激活及内皮细胞损伤 ;PTCA后血清 Mg2 +减少 ,可能与 PTCA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成形术 PTCA 冠状动脉疾病 P选择素 纤溶酶 原激活物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