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豆紫斑病菌(Cercospora kikuchii)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王伟 衣春生 +1 位作者 赵谦 王琳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80-285,共6页
大豆紫斑病菌在PDA培养基上生长速率最快,在大豆叶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和番茄培养基上产孢量比在PDA上高2倍,此病菌生长发育最适温度为25-28℃,低于15℃或高于37℃均不适宜,在连续黑暗条件下有利于生长,pH4-9之... 大豆紫斑病菌在PDA培养基上生长速率最快,在大豆叶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和番茄培养基上产孢量比在PDA上高2倍,此病菌生长发育最适温度为25-28℃,低于15℃或高于37℃均不适宜,在连续黑暗条件下有利于生长,pH4-9之间,均能生长和产孢,以pH=7生长最适,pH=7-8产孢最多,分生孢子在葡萄糖液中萌发最好,在15-40℃之间均能萌发,最适温度为30-33℃,pH=3-9之间均能萌发,pH=7-8萌发最好,黑暗条件有利萌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紫斑病菌 培养条件 产孢条件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暗黑鳃金龟幼虫生防黄绿绿僵菌Ma130821菌株的室内培养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思雨 杜广祖 +3 位作者 户艳霞 王新中 肖关丽 陈斌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07-1014,共8页
从云南省玉溪市塔甸镇玉米地自然罹病的暗黑鳃金龟幼虫僵虫上分离纯化获得了黄绿绿僵菌Ma130821,为了弄清该菌株培养条件,为蛴螬生物制剂开发应用提供依据,本研究在室内测定了该菌株在PDA和SDAY培养基上的生长繁殖情况及在不同pH、温度... 从云南省玉溪市塔甸镇玉米地自然罹病的暗黑鳃金龟幼虫僵虫上分离纯化获得了黄绿绿僵菌Ma130821,为了弄清该菌株培养条件,为蛴螬生物制剂开发应用提供依据,本研究在室内测定了该菌株在PDA和SDAY培养基上的生长繁殖情况及在不同pH、温度、光照条件下培养特征及产孢特性。结果表明:黄绿绿僵菌Ma130821菌株在PDA和SDAY两种培养基上均能生长,但在PDA培养基上产孢时间早于SDAY,其中在PDA和SDAY培养基上分别于第6天和9天开始产孢。在25℃时生长最好,平均直径日增量为0.24 cm/d,第4天时就开始产孢且产孢量最高,为1.091×10~7孢子/cm^2。在16 L∶8 D的光周期条件下菌落生长最快,产孢时间最早,且产孢量最大。pH 6.5最适宜该黄绿绿僵菌菌株的生长及产孢。综合以上结果,PDA培养基可用于黄绿绿僵菌Ma130821菌株的室内培养,最适培养条件为pH 6.5、25℃、16 L∶8 D。该研究结果将为蛴螬生防黄绿绿僵菌Ma130821制剂的开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绿绿僵菌 培养条件 菌落生长 产孢时间 产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桔黑腐病菌生长和产孢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叶琪明 祝梅君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0年第6期387-389,共3页
本试验研究了柑桔黑腐病菌Alternariacitri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形成条件 ,结果表明 :病菌在 2 7℃菌丝生长最快 ,在 30℃产孢最多 ;甘露糖是最好的碳源 ,D 缬氨酸是最好的氮源 ,Czapek培养基是菌丝生长最适宜的培养基 ,桔叶汁培养基是产... 本试验研究了柑桔黑腐病菌Alternariacitri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形成条件 ,结果表明 :病菌在 2 7℃菌丝生长最快 ,在 30℃产孢最多 ;甘露糖是最好的碳源 ,D 缬氨酸是最好的氮源 ,Czapek培养基是菌丝生长最适宜的培养基 ,桔叶汁培养基是产孢的最适宜培养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桔 黑腐病菌 菌丝生长 产孢条件 生物学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椿炭疽病菌盘长孢刺盘孢(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教敏 付卫东 +3 位作者 吴云 张国良 杨明丽 Richard Reardon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7-31,共5页
本研究测定了不同培养基、碳源、氮源、温度、pH条件下臭椿盘长孢刺盘孢(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菌株SQD-107的生长、产孢和孢子萌发情况。该菌株在PSA培养基上生长最快、产孢最多;在供测碳源中病原菌对蔗糖、葡萄糖利... 本研究测定了不同培养基、碳源、氮源、温度、pH条件下臭椿盘长孢刺盘孢(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菌株SQD-107的生长、产孢和孢子萌发情况。该菌株在PSA培养基上生长最快、产孢最多;在供测碳源中病原菌对蔗糖、葡萄糖利用较好,供测氮源中对硝酸铵、氯化铵利用较好。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为10~35℃,最适25℃;产生分生孢子的适宜温度范围为10~30℃,最适25~30℃;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范围为5~35℃,最适25℃。在pH3~10的范围内该菌均能生长和产孢,菌丝生长最适pH7~8;产生分生孢子最适pH为7,孢子萌发最适pH6~8。孢子的致死温度为60℃,持续时间1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椿盘长孢刺盘孢 培养条件 菌丝生长 产孢 孢子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个主要因子对水葫芦链格孢生长和侵染力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胡丽 谭万忠 +2 位作者 殷利利 刘佳 罗华东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76-80,共5页
测试引起水葫芦黑斑病的生防真菌水葫芦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sima)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培养基、温度、pH值对菌落生长以及光照对产孢量的影响)和影响该菌株侵染力的3个主要因子(接种温度、光照、保湿时间),以期为该菌的大量发酵和真... 测试引起水葫芦黑斑病的生防真菌水葫芦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sima)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培养基、温度、pH值对菌落生长以及光照对产孢量的影响)和影响该菌株侵染力的3个主要因子(接种温度、光照、保湿时间),以期为该菌的大量发酵和真菌除草剂的研制奠定基础。试验结果表明,培养基、温度和酸碱度是影响该菌生长的主要因素,其最佳培养基、温度和酸碱度分别是马铃薯蔗糖培养基、25℃和pH值9.0。最适合该菌产孢的光照条件是近紫外光(12h光/12h暗),培养20d后产孢量达到3.44×105个/皿。在室内控制条件下测定,温度、湿度和光照对菌株的致病力都有很大的影响。30℃处理的原生叶片的病害严重度明显高于20℃和25℃2个处理,21d时达到7.77;保湿处理时间设定为0~48h,保湿12h时,4周后水葫芦叶片平均病害严重度达到5.21,感病率达到95%,且发病速度较快;弱光照处理(1 200lx)的叶片病害严重度较强光照处理(3 000lx)的严重度级数高,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强光照对菌丝的侵染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葫芦 黑斑病 链格孢菌 培养条件 真菌生长 产孢量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培养条件对长枝木霉SMF2和哈茨木霉T39生长与产孢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赵晓彤 王桂清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56-64,共9页
采用十字交叉法和血球计数法分析不同培养基、温度、光照、酸碱度、碳源和氮源等对长枝木霉SMF2和哈茨木霉T39菌丝生长和孢子形成的影响,明确两种木霉生长繁殖的最佳条件,指导其人工扩繁和工厂化生产。结果表明,SMF2和T39在含碳源和有... 采用十字交叉法和血球计数法分析不同培养基、温度、光照、酸碱度、碳源和氮源等对长枝木霉SMF2和哈茨木霉T39菌丝生长和孢子形成的影响,明确两种木霉生长繁殖的最佳条件,指导其人工扩繁和工厂化生产。结果表明,SMF2和T39在含碳源和有机氮的PDA、CDA培养基中,常温、黑暗、非强酸强碱培养条件下其菌丝生长良好,光照、果糖、牛肉膏培养条件更有利于二者孢子形成;温度、酸碱度和培养基是影响SMF2和T39孢子形成的主要因素,35℃、pH值为7、PDA培养基最利于SMF2产孢,30℃、pH值为6、CDA培养基最利于T39产孢;相同条件下,SMF2的菌丝生长略快,而T39的产孢能力更强;单糖和有机氮更有利于促进SMF2和T39产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条件 长枝木霉SMF2 哈茨木霉T39 菌丝生长 孢子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