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泵产业离心泵关键技术与产业化应用
1
作者 马栋棋 连松锦 《农业装备与智能技术》 2025年第2期29-33,共5页
针对福建泵产业主营离心泵产品的关键技术问题,应用专利技术,采用数值模拟、优化设计与试验验证一体化研究策略进行技术攻关,研发相应高性能离心泵水力模型;通过产学研合作模式,研发不锈钢井用潜水电泵、小型多级离心式电泵、射流自吸... 针对福建泵产业主营离心泵产品的关键技术问题,应用专利技术,采用数值模拟、优化设计与试验验证一体化研究策略进行技术攻关,研发相应高性能离心泵水力模型;通过产学研合作模式,研发不锈钢井用潜水电泵、小型多级离心式电泵、射流自吸式汽油机-泵直联机组和蜗壳轴向中开双吸离心泵等适合福建泵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中高端泵类产品,并进行项目成果的产业化应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泵 关键技术 紧凑型水力模型 射流自吸机构 产业化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目标遗传算法的屏蔽泵叶轮水力优化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建鹏 覃永粼 +3 位作者 李德友 王洪杰 单丽娜 魏骁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40-447,共8页
为改善屏蔽泵叶轮综合水力性能,搭建了ANSYS-Workbench与iSIGHT联合优化平台,采用优化拉丁立方设计对叶片骨线、前后盖板及叶缘厚度等共28个备选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基于各参数对目标函数影响程度,确定叶片前盖板及骨线处等9个参数作为... 为改善屏蔽泵叶轮综合水力性能,搭建了ANSYS-Workbench与iSIGHT联合优化平台,采用优化拉丁立方设计对叶片骨线、前后盖板及叶缘厚度等共28个备选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基于各参数对目标函数影响程度,确定叶片前盖板及骨线处等9个参数作为最终优化输入参数,选取Kriging代理模型与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对效率及扬程迭代寻优,最终依据不同权重分配给出2种叶片优化方案.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优化方案1与方案2在额定工况下效率分别提升1.98%和2.83%,扬程分别提升15.73 m和13.39 m,运行区间水力外特性均有明显提升.研究结果表明:前盖板参数z 3对效率及扬程影响最大,分别达到-18.99%与-30.10%;使用Kriging代理模型的预测精度最高,总误差E 0值为3.393%;在0.83 Q BEP~1.12 Q BEP运行区间,方案1与方案2的扬程明显高于原方案,方案1在最优流量工况的优化效果最为显著,达13.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屏蔽泵 叶轮 水力优化 遗传算法 Kriging代理模型 水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心泵叶轮叶片安放角变化规律对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李玉婷 陆胜 +1 位作者 吴娟 尤保健 《绿色科技》 2024年第2期189-193,共5页
为研究离心泵叶轮叶片的安放角变化规律对性能的影响,以某离心泵为对象,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不同工况下不同叶片安放角分布规律的离心泵对性能、内流场和叶片表面静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从叶片安放角自进口至出口为线性分布规律时... 为研究离心泵叶轮叶片的安放角变化规律对性能的影响,以某离心泵为对象,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不同工况下不同叶片安放角分布规律的离心泵对性能、内流场和叶片表面静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从叶片安放角自进口至出口为线性分布规律时,离心泵整体性能较优;当叶片安放角的最大位置由叶片进口往出口移动时,扬程不断增大。并且在叶片前半部分安放角和叶片做功能力呈正相关性,叶片后半部分的做功能力对叶片性能起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泵 叶轮 叶片安放角 水力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轮进口边位置对深井离心泵水力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7
4
作者 周岭 施卫东 +2 位作者 陆伟刚 黄萍 裴冰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8-82,共5页
针对一典型的150QJ20型深井离心泵,设计了3种进口边位置的叶轮,基于Fluent软件,采用标准k-ε模型、SIMPLEC算法对其进行了全流场数值计算,对不同进口边位置的叶轮出口断面的压力场、湍流场和速度场进行了比较,并结合试验分析了进口边位... 针对一典型的150QJ20型深井离心泵,设计了3种进口边位置的叶轮,基于Fluent软件,采用标准k-ε模型、SIMPLEC算法对其进行了全流场数值计算,对不同进口边位置的叶轮出口断面的压力场、湍流场和速度场进行了比较,并结合试验分析了进口边位置对深井离心泵水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延伸叶轮进口边,增加后流线的长度,可以减小叶轮出口的湍流强度,改善流场分布;可以相对减小叶轮进口直径和叶轮进口的冲击损失,提高深井离心泵的水力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井离心泵 叶轮 流场 水力性能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吸离心泵叶轮交替加载设计方法 被引量:16
5
作者 王福军 姚志峰 +2 位作者 杨魏 肖若富 冷洪飞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4-91,共8页
双吸离心泵内部的压力脉动是影响机组运行稳定性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了减轻压力脉动,分析了引起双吸离心泵压力脉动的主要原因,研究了不同类型的叶片载荷曲线对双吸离心泵流态的影响,建立了叶片加载方式、叶片出口倾角和叶轮交错角与泵... 双吸离心泵内部的压力脉动是影响机组运行稳定性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了减轻压力脉动,分析了引起双吸离心泵压力脉动的主要原因,研究了不同类型的叶片载荷曲线对双吸离心泵流态的影响,建立了叶片加载方式、叶片出口倾角和叶轮交错角与泵内二次流及压力脉动的关系,提出了能够抑制二次流、降低压力脉动的叶轮交替加载设计方法。在新的设计方法中,叶片载荷曲线具有盖板前加载、轮毂后加载的混合加载模式。基于该方法所生成的双吸叶轮具有轮毂两侧交错布置、叶片出口边正向倾斜、盖板和轮毂包角差小的特点。通过在一大型引黄灌溉泵站的试验表明,该方法可将双吸离心泵压力脉动主频的幅值降低到原来的1/5左右,同时还可改善泵的最优效率和高效区。该方法为大功率双吸离心泵的优化设计和更新改造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吸离心泵 叶轮 压力脉动 水力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心泵平衡腔液体压力的计算与验证 被引量:26
6
作者 刘在伦 董玮 +1 位作者 张楠 吴佼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54-59,共6页
针对开平衡孔双密封环叶轮离心泵的平衡腔液体压力计算问题,基于液体通过叶轮平衡孔和后密封环间隙的泄漏量相等,引入了压力系数p和比面积k2个无因特征参数,推导出了平衡腔液体压力计算模型,其关系曲线为p=f(k)的无因次曲线,并给出了待... 针对开平衡孔双密封环叶轮离心泵的平衡腔液体压力计算问题,基于液体通过叶轮平衡孔和后密封环间隙的泄漏量相等,引入了压力系数p和比面积k2个无因特征参数,推导出了平衡腔液体压力计算模型,其关系曲线为p=f(k)的无因次曲线,并给出了待定系数a、b的计算方法。在3BA-6泵上,取与计算相同的叶轮平衡孔直径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在泵设计工况下平衡腔液体压力的试验与理论无因次曲线较为一致,验证了平衡腔液体压力计算模型的正确性与可行性。该研究可为开平衡孔双密封环叶轮离心泵轴向力计算提供基础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泵 模型 计算 叶轮 平衡腔压力 无因次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心泵叶轮出口盖板形状对水力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牟介刚 李思 +2 位作者 郑水华 金建波 苏苗印 《排灌机械》 EI 2009年第5期323-326,共4页
利用CFD数值模拟和试验两种方法,以Y80—100低比转速离心泵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离心泵叶轮出口盖板形状与水力性能的关系,对传统的圆弧形盖板和新型的直边型盖板进行了研究.从理论上分析了直边型盖板对离心泵性能曲线的影响.利用有限体积... 利用CFD数值模拟和试验两种方法,以Y80—100低比转速离心泵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离心泵叶轮出口盖板形状与水力性能的关系,对传统的圆弧形盖板和新型的直边型盖板进行了研究.从理论上分析了直边型盖板对离心泵性能曲线的影响.利用有限体积法对雷诺时均Navier-Stokes方程进行离散,选用RNGk-ε湍流模型,压力和速度耦合采用SIMPLE算法,对两种水力模型在7种不同工况下分别进行数值计算,由数值计算结果重点分析了小流量工况下两种模型内部流场的动压、静压分布情况,并绘制性能曲线,预测曲线与试验曲线基本一致.研究表明:新型的直边型盖板具有消除性能曲线驼峰,提高泵的流量、扬程的特点.研究成果有较好的实际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泵 叶轮 盖板形状 水力性能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心泵水力损失的计算 被引量:39
8
作者 谈明高 刘厚林 袁寿其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05-408,共4页
分析了当前离心泵水力损失计算方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合理划分了离心泵各过流部件内水力损失的类型并分别建立了离心泵吸入室、叶轮和蜗壳内水力损失的计算模型.通过对大量优秀离心泵的实际计算和理论分析,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按比转数... 分析了当前离心泵水力损失计算方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合理划分了离心泵各过流部件内水力损失的类型并分别建立了离心泵吸入室、叶轮和蜗壳内水力损失的计算模型.通过对大量优秀离心泵的实际计算和理论分析,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按比转数、流量和转速分类,以比转数为自变量的形式给出了离心泵各损失系数的数学表达式.实例计算表明,该模型的计算结果准确可靠且适用范围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泵 水力损失 计算模型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心泵叶轮非设计工况下内部湍流流场的模拟 被引量:31
9
作者 张伟 余运超 陈红勋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2010年第1期38-42,共5页
采用ANSYS CFX11.0软件、标准k-ε湍流模型及SST湍流模型封闭雷诺平均方程,对低比转速离心泵叶轮在非设计工况下内部流场进行了三维定常湍流数值模拟,获取了离心泵叶轮内部流场结构,此两种模型所计算出的内部流场图案与参考文献中的PIV... 采用ANSYS CFX11.0软件、标准k-ε湍流模型及SST湍流模型封闭雷诺平均方程,对低比转速离心泵叶轮在非设计工况下内部流场进行了三维定常湍流数值模拟,获取了离心泵叶轮内部流场结构,此两种模型所计算出的内部流场图案与参考文献中的PIV试验结果以及大涡模拟(LES)的计算结果基本一致,获得了文献中出现的'交替失速'这一特殊的流动现象.此外,对不同直径处将本计算所得到的速度轮廓的形态与文献中的PIV及LES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采用标准k-ε湍流模型及SST湍流模型能够对离心泵内部流动进行比较精确的模拟,但是在局部上与PIV试验结果有一定的偏差,并进行了初步分析,但仍需要对湍流模型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泵 叶轮 比转速 湍流模型 非设计工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导叶的液力透平内部压力脉动特性 被引量:10
10
作者 史广泰 刘小兵 +1 位作者 魏文景 刘洋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12,55,共8页
为了降低液力透平内部的压力脉动幅值,选择一单级离心泵反转作液力透平,首先在液力透平叶轮外径处设置一组负曲率导叶,采用试验测量的方法研究添加导叶后液力透平的外特性,之后利用Pro/E软件建立含导叶的液力透平的几何模型,采用SST k-... 为了降低液力透平内部的压力脉动幅值,选择一单级离心泵反转作液力透平,首先在液力透平叶轮外径处设置一组负曲率导叶,采用试验测量的方法研究添加导叶后液力透平的外特性,之后利用Pro/E软件建立含导叶的液力透平的几何模型,采用SST k-ω湍流模型并利用CFD计算该模型在叶轮进口前有无导叶2种情况下液力透平各过流部件内的压力和压力脉动变化情况,并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将压力脉动的计算结果进行处理,分析各过流部件内的时域和频域分布.研究发现:在液力透平叶轮进口前添加导叶后,蜗壳内的压力脉动主频幅值以及最大脉动幅值均减小,且添加导叶后叶轮内的压力脉动幅值也降低;同时添加导叶后尾水管内液流流动稳定,且尾水管内无涡流产生,使尾水管内的主频幅值大幅度减小.因此在液力透平叶轮外径处设置导叶不但能改善液力透平的性能,还能有效地降低各过流部件内的压力脉动幅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泵 液力透平 叶轮 导叶 压力脉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离心泵叶轮叶片型线方程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仁年 苏吉鑫 +2 位作者 韩伟 王浩 徐振法 《排灌机械》 2007年第3期8-11,共4页
为了使螺旋离心泵能够具有更优良的性能,传统的设计方法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要求。根据螺旋离心泵叶轮结构特征,推导出螺旋离心泵叶轮叶片的型线方程,并用型线方程绘制螺旋叶轮,避免了一元理论水力设计方法中手工作图的繁杂和依赖经验的... 为了使螺旋离心泵能够具有更优良的性能,传统的设计方法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要求。根据螺旋离心泵叶轮结构特征,推导出螺旋离心泵叶轮叶片的型线方程,并用型线方程绘制螺旋叶轮,避免了一元理论水力设计方法中手工作图的繁杂和依赖经验的欠缺,对螺旋离心泵的快速叶片绘型、提高设计精度、计算机辅助设计与三维内部流场的数值模拟有重要意义。通过例证,用型线方程获得的流线,在方格网上变化均匀、光滑,出口角接近于计算值,数值模拟所得结果与原型试验结果基本一致,从而验证了这种方法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离心泵 叶轮 水力设计 型线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离心泵叶轮参数化造型及优化设计 被引量:9
12
作者 郭涛 李国君 +1 位作者 田辉 孙秀玲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2010年第5期384-388,共5页
根据流面流动理论,通过坐标变换实现离心泵叶轮子午面及叶片结构的参数化造型.采用自适应策略等技术对遗传算法的遗传操作进行改进以提高算法搜索效率,并设计了多目标决策的适应值函数.采用CFD软件NUMECA对叶轮及压水室等主要过流部件... 根据流面流动理论,通过坐标变换实现离心泵叶轮子午面及叶片结构的参数化造型.采用自适应策略等技术对遗传算法的遗传操作进行改进以提高算法搜索效率,并设计了多目标决策的适应值函数.采用CFD软件NUMECA对叶轮及压水室等主要过流部件内部流动进行三维定常计算,从而预测离心泵的水力性能.编写FORTRAN程序实现参数化、搜索算法及性能预测3部分的联合,开发出一种离心泵叶轮造型的自动优化方法.以离心泵的2个外特性参数效率和扬程作为优化目标,应用该方法对Dn1000型潜油泵及IS80-65-125型清水泵的叶轮结构进行多目标优化.优化后两泵的水力性能有了明显提高,在设计工况下扬程分别提高了0.21 m和1.70 m,效率分别提高了1.9%和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泵 叶轮 参数化造型 优化设计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泵作透平专用叶轮直径的确定及其对透平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桃 孔繁余 +2 位作者 杨孙圣 陈凯 苟秋琴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60-66,共7页
为了以理论方法建立前弯叶片泵作透平专用叶轮直径与设计流量的关系,揭示叶轮直径对透平性能的影响,该文以比转速为66的离心泵为原型,推导叶轮直径与设计流量的关系表达式。在不改变原型泵其他过流部件的前提下,基于ANSYS Bladegen软件... 为了以理论方法建立前弯叶片泵作透平专用叶轮直径与设计流量的关系,揭示叶轮直径对透平性能的影响,该文以比转速为66的离心泵为原型,推导叶轮直径与设计流量的关系表达式。在不改变原型泵其他过流部件的前提下,基于ANSYS Bladegen软件设计3个进口安放角均为90°,直径分别为235、245和255 mm的前弯叶片透平专用叶轮。在试验验证基础上,分别完成3台透平全流场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叶轮直径对透平外特性有显著影响,高效点随叶轮直径增加向大流量偏移。最高效率点均出现在计算临界流量稍偏右侧,与理论推导结论基本相符。叶轮直径从235 mm增大到245和255 mm时,透平最高效率分别提高了1.73%和3.32%。随叶轮直径增大,小流量区效率下降且降速快,大流量区效率提高且高效区宽。该研究丰富了液力透平设计方法,可为前弯叶片透平专用叶轮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轮 模型 离心泵作透平 前弯叶片 速度矩 蜗壳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曲面法的氟塑料两相流泵优化设计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德胜 梅剑 +2 位作者 赵睿杰 黄俊 金永鑫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98-903,921,共7页
为提高氟塑料两相流离心泵的效率及降低磨损率,基于离散颗粒模型(DPM)对氟塑料两相流泵内部流场进行模拟仿真,结合FINNIE磨损模型,对泵叶轮的磨损情况进行预测,采用响应曲面法,以叶轮的主要几何参数为变量,构建优化目标的数学模型,利用M... 为提高氟塑料两相流离心泵的效率及降低磨损率,基于离散颗粒模型(DPM)对氟塑料两相流泵内部流场进行模拟仿真,结合FINNIE磨损模型,对泵叶轮的磨损情况进行预测,采用响应曲面法,以叶轮的主要几何参数为变量,构建优化目标的数学模型,利用Matlab绘制上述6个叶轮外形参数与各优化目标之间的3D响应面图形,并通过Matlab统一各数学模型,对SJB400-250-300型氟塑料离心泵叶轮的外形参数组合进行寻优,得到最优参数组合.研究结果表明,氟塑料离心泵叶轮的各外形参数之间存在交互性影响,当叶轮进口直径D1、叶片包角φ、叶片进口安放角β1、出口角安放角β2、叶片出口宽度b2取高水平,叶轮出口直径D2取低水平时,能够获得更好的综合性能,优化获得模型相较于原模型,效率提升8.98%、磨损率下降了6.64%.通过对参数和优化目标间的交互关系进行分析总结,得到了叶轮各几何参数及各性能参数之间交互作用对优化目标的影响,为氟塑料两相流离心泵的性能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泵 叶轮 效率 磨损 离散颗粒模型 响应面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井离心泵叶轮出口边斜度对水力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丛小青 杨明 +1 位作者 陆伟刚 陈冠男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14-219,共6页
多级深井离心泵在机井内工作,其外径受井径的限制,最大流量也受限制.为了提高泵的水力效率,最大限度增大其单级扬程,以100QJ10型深井泵为例,建立连续方程、动量方程,并采用标准k-ε双方程湍流模型,应用全隐式多网格耦合算法,对5种叶轮... 多级深井离心泵在机井内工作,其外径受井径的限制,最大流量也受限制.为了提高泵的水力效率,最大限度增大其单级扬程,以100QJ10型深井泵为例,建立连续方程、动量方程,并采用标准k-ε双方程湍流模型,应用全隐式多网格耦合算法,对5种叶轮出口边斜度10°,15°,20°,25°,30°进行全流道内部流场的三维不可压缩稳态黏性湍流流场的数值模拟,并比较分析其在相同工况下的水力性能、内部流场湍动能、速度场、压力分布等,寻找最优的叶轮出口边斜度.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斜切角度的增大,泵的效率和单级扬程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其单级扬程在较小的叶轮斜切角时最高,水泵效率在较大的叶轮斜切角时最高;综合分析,20°被认为综合性能指标最优叶轮出口斜度.计算结果与样机试验结果基本吻合,新研制的100QJ10的多级深井离心泵效率为58.9%,比同类产品效率高出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井离心泵 水力设计 叶轮出口边 内部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心泵有盖板叶轮内部流场的PIV测量 被引量:13
16
作者 杨华 刘超 汤方平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7-29,共3页
用 PIV技术对离心式水泵有盖板叶轮内部流场进行了试验测量。水泵在两种工况下运行 ,选择两个叶槽分别进行测量 ,获得了水泵叶轮全叶槽内的速度场。两种工况下不同窗口的流场均有明显差异 ,呈不对称分布 ;小流量工况始终存在一个低速区 ... 用 PIV技术对离心式水泵有盖板叶轮内部流场进行了试验测量。水泵在两种工况下运行 ,选择两个叶槽分别进行测量 ,获得了水泵叶轮全叶槽内的速度场。两种工况下不同窗口的流场均有明显差异 ,呈不对称分布 ;小流量工况始终存在一个低速区 ,位于叶槽进出口之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机械 离心泵 叶轮 PIV技术 流场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片进口安放角对泵作透平外特性影响的数值模拟与验证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桃 孔繁余 +1 位作者 刘莹莹 魏启能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98-104,共7页
为充分探究离心泵作透平专用叶轮叶片进口安放角的确定方法,该文建立了液力透平专用叶轮叶片进口安放角与设计流量的关系表达式;基于ANSYS Blade Gen与NX软件,分别设计了4个不同叶片进口安放角的透平专用叶轮;在试验验证基础上,通过全... 为充分探究离心泵作透平专用叶轮叶片进口安放角的确定方法,该文建立了液力透平专用叶轮叶片进口安放角与设计流量的关系表达式;基于ANSYS Blade Gen与NX软件,分别设计了4个不同叶片进口安放角的透平专用叶轮;在试验验证基础上,通过全流场数值计算,分析了叶片进口安放角对透平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片进口安放角从60°增大到72°、90°和105°时,透平高效点对应的流量分别为85、90、100和110 m3/h,4台透平数值计算最高效率点流量与理论计算设计流量基本吻合,表明采用该文推导的设计流量与进口安放角的关系式合理。外特性性能曲线显示随叶片进口安放角增大,透平高效点向大流量偏移,最高效率值有所下降,且下降的速率增大。综合考虑透平最高效率及高效区范围,对于比转速为193蜗壳式单级单吸离心泵反转作透平,叶片进口安放角宜设计在60°与90°之间。该研究可为液力透平专用叶轮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轮 模型 离心泵作透平 叶片进口安放角 设计流量 前弯叶片 性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轮结构对多级离心泵性能及噪声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周岭 杨阳 +2 位作者 王伟 蒋小平 施卫东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78-181,共4页
叶轮是多级离心泵中最为关键的过流部件之一,其结构对多级离心泵的外特性能和噪声特性具有重要影响。选取一典型多级离心泵为例,借助试验测量方法研究了3种叶轮结构变化下多级离心泵的性能表现和噪声特性,在M型多级离心泵专用试验台上... 叶轮是多级离心泵中最为关键的过流部件之一,其结构对多级离心泵的外特性能和噪声特性具有重要影响。选取一典型多级离心泵为例,借助试验测量方法研究了3种叶轮结构变化下多级离心泵的性能表现和噪声特性,在M型多级离心泵专用试验台上进行多级离心泵的性能试验,并使用AS824型声级计来测量多级离心泵在不同工况下的综合噪声。结果表明,叶轮出口叶片1/2径切有助于提升多级离心泵的水力性能,但会增强其综合噪声强度;减小叶轮直径可小幅降低噪声强度,但其对噪声的抑制作用并不明显;减小叶片直径可较大幅度降低多级离心泵的综合噪声强度,但会使多级离心泵的性能明显降低,在满足性能要求的情况下可通过减小叶片直径来实现多级离心泵的降噪抑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离心泵 叶轮结构 试验研究 噪声强度 水力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辅助线的螺旋离心泵叶轮的水力设计方法改进 被引量:3
19
作者 敏政 朱登魁 +2 位作者 韩伟 张忠华 李哲宇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7-50,共4页
基于一元理论的设计方法,类比普通离心泵的设计方法对螺旋离心泵叶轮进行水力设计,通过实例详细介绍设计过程,绘制轴面投影图、轴面截线图及叶片剪裁图等.通过对采用传统方法进行的轴面流线分点所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离心泵叶... 基于一元理论的设计方法,类比普通离心泵的设计方法对螺旋离心泵叶轮进行水力设计,通过实例详细介绍设计过程,绘制轴面投影图、轴面截线图及叶片剪裁图等.通过对采用传统方法进行的轴面流线分点所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离心泵叶轮水力设计的改进方法.改进后的方法解决了流线剪裁图上进口边难以确定以及螺旋离心泵叶轮离心部分轮缘处流线走势不易表现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离心泵 叶轮 水力设计 流线分点 方法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开式离心泵变工况叶顶间隙的流动特性 被引量:13
20
作者 贾晓奇 聂小林 +1 位作者 涂必成 崔宝玲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1-96,共6页
为研究不同工况下,叶顶间隙对半开式叶轮离心泵内部流场及外特性的影响,该文对某半开式叶轮离心泵内部三维湍流流场进行数值模拟。揭示了离心泵内不同工况下叶轮流道和叶顶间隙层内的流动规律,对比分析了4种不同流量工况下叶顶间隙泄漏... 为研究不同工况下,叶顶间隙对半开式叶轮离心泵内部流场及外特性的影响,该文对某半开式叶轮离心泵内部三维湍流流场进行数值模拟。揭示了离心泵内不同工况下叶轮流道和叶顶间隙层内的流动规律,对比分析了4种不同流量工况下叶顶间隙泄漏涡的流动特性、叶顶间隙层总压与相对速度分布,以及流量的变化对离心泵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小流量(设计流量为1.5 m3/h)时,间隙层内充满了泄漏涡,随着流量的增加涡核逐渐减少;大流量时涡核几乎消失,但此时流体速度激增,流动冲击损失变大在叶轮出口与间隙层附近存在着大面积回流,小流量时回流几乎占据了整个出口。通过模型泵外特性试验,验证了数值计算的准确性。该文为离心泵叶顶间隙设计及水力优化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泵 数值模拟 模型 半开式 离心叶轮 变工况 叶顶间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