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视野下的承包地细碎化治理 被引量:2
1
作者 高圣平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0-171,共12页
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而承包地细碎化治理是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中的关键一环。承包地细碎化治理模式中,“承包权不动,经营权连片”在法律上的技术路径是三权分置之下的土地经营权流转;“承包权互换... 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而承包地细碎化治理是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中的关键一环。承包地细碎化治理模式中,“承包权不动,经营权连片”在法律上的技术路径是三权分置之下的土地经营权流转;“承包权互换,承包地连片”在法律上的技术路径是两权分离之下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承包地细碎化治理中发挥着统筹协调、组织服务等功能,按照法定的程序形成集体意志,还可以充当承包农户在土地经营权外部流转时的代理人,以破除集体行动困境。承包地的调整仅限于个别农户之间,并在符合法定条件的前提之下按照法定程序进行,不得以承包地细碎化治理为由扩大承包地调整的适用范围而进行“打乱重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承包地细碎化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承包地调整 农地“三权分置” 土地承包经营权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地流转的生态效应:生态福利还是生态负担
2
作者 李成 洪浩 钟昌标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0-192,共13页
农地流转作为中国农村改革的重大制度创新,究竟为农业生态效率带来了“生态福利”,还是造成了“生态负担”,这一问题的回答对于实现中国农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该研究依据要素资源错配理论框架,构建了农地流转对农业生态效率... 农地流转作为中国农村改革的重大制度创新,究竟为农业生态效率带来了“生态福利”,还是造成了“生态负担”,这一问题的回答对于实现中国农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该研究依据要素资源错配理论框架,构建了农地流转对农业生态效率影响的“技术-资本-劳动”理论模型;其次,基于碳源和碳汇双重角度,使用2005—2022年省级行政区面板数据,引入非期望产出超效率SBM模型测算了省域农业生态效率;最后,采用非线性调节效应模型、多维固定空间杜宾模型等多种方法,探究农地流转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具体影响以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①忽视农业碳汇效应是中国农业生态效率被低估的重要因素。虽然含碳汇效应和无碳汇效应的农业生态效率均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但前者整体高于后者,中国农业生态效率均值被低估约0.202。②农地流转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倒“U”形非线性特征。这意味着农地流转前期表现为“生态福利”效应,后期表现为“生态负担”效应,验证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正确性,该研究结论在考虑潜在内生性问题与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③农地流转通过改变技术、资本和劳动的资源错配程度,进而对农业生态效率产生显著的倒“U”形非线性影响。④农地流转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会随着农业生产优势、金融排斥水平以及政府支持力度的不同表现出显著的差异。因此,应采取加快推动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工作、因地制宜引导农地流转生态化发展等方式,推动中国农业绿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流转 农业生态效率 要素资源错配 土地规模经营 倒“U”形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数字技术发展对土地规模经营的影响——基于农业机械化与农户融资成本的中介效应
3
作者 李程钰 侯盈伦 +1 位作者 刘淑云 韩家彬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92-302,共11页
数字技术逐渐渗透农业各环节,深刻影响土地规模化经营。使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四期的微观调查数据与同时期城市宏观数据进行匹配得到研究数据,并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IV估计等多种计量方法探讨农业数字技术对农户土地规... 数字技术逐渐渗透农业各环节,深刻影响土地规模化经营。使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四期的微观调查数据与同时期城市宏观数据进行匹配得到研究数据,并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IV估计等多种计量方法探讨农业数字技术对农户土地规模经营的影响,研究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农户融资成本的中介效应。结果显示,农业数字技术发展能促进土地规模经营,本地农业数字技术水平上升1单位,该地区农户的土地经营平均规模上升0.070 2 hm^(2),同时农业数字技术通过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降低融资成本,间接促进土地规模经营。此外,农业数字技术发展对女性农户的土地规模经营水平正向促进作用更大;对非个体经营农户、粮食主产区省份农户的土地规模经营水平正向促进作用更显著。因此,为促进土地规模经营,政府需继续推进农业数字技术发展,提升农户数字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数字技术 土地规模经营 农户机械化水平 融资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新质生产力对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王家灿 张佳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7期226-232,240,共8页
抓好粮食生产是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重要环节,而如何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则是农业新质生产力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关键所在。该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模型以及调节效应模型等方法,探究农业新质生产力对... 抓好粮食生产是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重要环节,而如何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则是农业新质生产力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关键所在。该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模型以及调节效应模型等方法,探究农业新质生产力对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农业新质生产力能显著提升粮食生产,对粮食单产有正向促进作用,稳健性检验与内生性检验也证实了其可靠性。同时机制检验发现,农业新质生产力可以通过提高农村人力资本水平来推动粮食生产,而农地经营规模在农业新质生产力促进粮食生产能力中也发挥着正向调节效应。进一步异质性分析发现,农业科技生产力对粮食生产能力影响力大于绿色生产力和数字生产力;在各农业功能区中,其影响力大小为“粮食主销区>粮食主产区>粮食产销平衡区”。因此,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充分发挥农业新质生产力对粮食生产能力的驱动作用,提高农村人力资本和农地经营规模水平,统筹协调各区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新质生产力 粮食生产能力 农村人力资本 农地经营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业土地经营模式探索与创新:利益联结与金融支持——基于四川实践的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刘佳颖 罗幼强 李晴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1-41,共11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战略,强调要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土地经营规模化是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重要途径,但涉及农户、村社集体、社会化组织、农业企业等多类利益主体,其利益联结机制的有效性和稳定性成为农业规...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战略,强调要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土地经营规模化是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重要途径,但涉及农户、村社集体、社会化组织、农业企业等多类利益主体,其利益联结机制的有效性和稳定性成为农业规模经营可持续的关键,并对金融活动产生显著影响。本文对我国主要土地规模经营模式及其利益联结机制进行比较研究,结合四川实践深入分析了金融在土地规模经营利益联结关系中的角色作用,并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强国 土地规模经营 利益联结 土地经营权 农村金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农业现代化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补贴对新疆棉花灌溉用水效率的影响——农户耕地经营规模的中介效应 被引量:3
6
作者 杨传艳 马琼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20-1229,共10页
水资源是农业发展的先决约束条件,其利用效率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有效测度农业补贴的灌溉用水效率影响效应是评估农业补贴政策与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课题。为评估农业补贴、农户耕地经营规模对棉花灌溉用水效率的影响,本... 水资源是农业发展的先决约束条件,其利用效率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有效测度农业补贴的灌溉用水效率影响效应是评估农业补贴政策与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课题。为评估农业补贴、农户耕地经营规模对棉花灌溉用水效率的影响,本研究基于2023年我国新疆312户农户的调研数据,通过超越对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测算农户棉花灌溉用水效率,并借助Tobit模型分析农业补贴、农户耕地经营规模对新疆棉花灌溉用水效率的非线性影响。结果表明:样本农户棉花灌溉用水效率平均值为0.560,效率损失较为严重;农业补贴、农户耕地经营规模对农户棉花灌溉用水效率都存在倒“U”形的直接影响;耕地经营规模在农业补贴对农户棉花灌溉用水效率的影响中存在中介效应。研究表明,在新疆水资源严重匮乏与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共存背景下,为提高灌溉用水效率,应从促进农业适度补贴、引导农户适度规模经营两方面加大政策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补贴 灌溉用水效率 耕地经营规模 新疆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地经营规模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效应及地区异质性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高雪 吴丽丽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03-311,共9页
减少农业碳排放对于加快促进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利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采用2000—2022年省际面板数据,考察农地规模经营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并进行地区异质性分析。研究发现:农地经营规... 减少农业碳排放对于加快促进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利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采用2000—2022年省际面板数据,考察农地规模经营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并进行地区异质性分析。研究发现:农地经营规模每扩大1%,农业的碳排放量将减少0.01%。其机制在于,农地经营规模通过农用化学品投入强度、农业技术进步、种植结构这三个中介变量来发挥作用。具体而言,农地经营规模每扩大1%,农用化学品投入强度将降低0.06%、农业技术进步增加0.69%、种植结构则呈“趋粮化”,而且这些变化有利于农业碳减排。分地区来看,农地经营规模扩大会显著降低东部地区、东北地区的农业碳排放,但会提升西部地区的农业碳排放。由此,促进我国农业低碳发展,要引导农业生产者适当扩大农地经营规模,降低化肥用量和采纳低碳生产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经营规模 农业技术进步 农业碳排放 地区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新质生产力、土地经营效率与新疆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侯先正 肖彤 +1 位作者 陈玉兰 魏积愚 《新疆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196-205,共10页
【目的】研究数字新质生产力与新疆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内在关系。【方法】以2013~2021年为研究区间,选取新疆14个地州市的面板数据,利用基准回归模型、中介模型及门槛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数字新质生产力对新疆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 【目的】研究数字新质生产力与新疆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内在关系。【方法】以2013~2021年为研究区间,选取新疆14个地州市的面板数据,利用基准回归模型、中介模型及门槛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数字新质生产力对新疆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结果】(1)数字新质生产力对新疆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2)土地集约经营效率与土地规模经营效率在数字新质生产力影响新疆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过程中起到显著的中介效应。超过门槛值时,土地集约经营效率进一步提高了数字新质生产力对新疆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成效。(3)不同区域中,数字新质生产力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成效具有显著的异质性特征。【结论】数字新质生产力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推动作用不断增强,但部分地区仍需持续推动农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新质生产力 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土地集约经营效率 土地规模经营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地确权成果在耕地景观格局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9
作者 薛春璐 郭琳 +1 位作者 胡华浪 裴志远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242-249,共8页
如何将农地确权数据成果应用于农业发展尚在探讨中。研究将农地确权数据成果应用在耕地景观格局分析中,以郑家镇为例,基于2015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中实测法得到的承包地块矢量数据,结合多光谱遥感影像数据,采用景观指数法... 如何将农地确权数据成果应用于农业发展尚在探讨中。研究将农地确权数据成果应用在耕地景观格局分析中,以郑家镇为例,基于2015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中实测法得到的承包地块矢量数据,结合多光谱遥感影像数据,采用景观指数法,分别从镇级、村级两种空间尺度对耕地的自然景观和权属景观格局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同空间尺度下,耕地自然景观与权属景观存在差异,承包经营权制度对耕地景观格局具有影响。在村级尺度下,各村耕地分配具有差异性。郑家镇耕地整体景观表现为一致的聚集程度高,但不同空间尺度下耕地破碎化、连片分布情况和斑块形状复杂程度不一致。农地确权数据成果可在不同空间尺度支持耕地景观格局分析,依据分析结果可以支持不同行政级别的农村耕地承包地权属分配、流转用地经营空间布局和耕地利用整理等农业管理工作,辅助智慧农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遥感 土地利用 耕地 景观格局 多空间尺度 承包经营权确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土地规模经营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建议 被引量:18
10
作者 梁山 米明珠 许月明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88-192,共5页
为了优化农村土地资源配置,推动农业现代化,在分析影响农村土地规模经营的经济、社会、政策及农民自身因素基础上,提出加强农村经济建设、完善社会制度、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提高农民自身素质等对策和建议,以此来加快农村土地规模经营步伐。
关键词 土地流转 劳动力转移 农业机械化 社会保障 土地规模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经营规模与中国农村家庭借贷——基于CHFS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杨阳 蒋佳伶 +1 位作者 冯瑞河 尹志超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4-55,共22页
本文针对2013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研究中国农业土地经营规模对家庭借贷的影响。研究发现,农业土地经营规模越大,家庭获得生产经营正规借贷的概率越大,正规借贷金额也越多。考虑了租入农业土地而导致的内生性后,自有农业土地... 本文针对2013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研究中国农业土地经营规模对家庭借贷的影响。研究发现,农业土地经营规模越大,家庭获得生产经营正规借贷的概率越大,正规借贷金额也越多。考虑了租入农业土地而导致的内生性后,自有农业土地经营规模对家庭进行生产经营正规借贷行为及金额的影响仍然显著为正。此外,农业土地经营规模对家庭生产经营民间借入的影响也显著为正。本文用上下1%缩尾和分地区子样本回归,结论依然成立。本文的研究结果揭示了土地规模经营对家庭借贷的正向影响,可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土地经营规模 自有农业土地经营规模 正规借贷 民间借入 家庭借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信托——农地流转制度改革新探索 被引量:28
12
作者 张燕 王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1-36,共6页
为推动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迫在眉睫。农村土地信托是发展现代农业、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的重要制度创新。结合实践创新典型案例,深度剖析农村土地信托在引导适度规模经营、拓宽农业投入渠道及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为推动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迫在眉睫。农村土地信托是发展现代农业、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的重要制度创新。结合实践创新典型案例,深度剖析农村土地信托在引导适度规模经营、拓宽农业投入渠道及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等价值功能,明确农村土地信托流转所面临的制度供给不足、市场化信托机构短缺及监管不完善等诸多问题,继而从实践、政策、法律协调发展层面提出健全农村土地信托登记制度,构建公益信托机构,建立所有权人监管制度等建议,努力创建"政府引导型"农村土地信托流转机制,以促进农村土地规范有序流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流转 农村土地信托 农业规模化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农业生产托管与土地流转 被引量:13
13
作者 吴偎立 郑梦圆 平新乔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2-159,共18页
土地流转和农业生产托管是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的两条路径。本文研究了两者的差异及其互动关系,发现:第一,土地流转可同时实现土地经营权和生产过程集中,进而同时提高土地产出水平和生产效率;相反,农业生产托管仅可实现生产过程集中,但... 土地流转和农业生产托管是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的两条路径。本文研究了两者的差异及其互动关系,发现:第一,土地流转可同时实现土地经营权和生产过程集中,进而同时提高土地产出水平和生产效率;相反,农业生产托管仅可实现生产过程集中,但由于无法实现土地经营权集中,加之托管费与土地产出水平脱钩,农业生产托管难以提高土地产出水平。第二,农业生产托管的出现降低了家庭农场相对农户的比较优势,对通过土地流转实现经营权集中有抑制作用。第三,差异化财政补贴可提高农户接受农业生产托管的意愿,但同时会延缓通过土地流转实现经营权集中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流转 农业生产托管 农业规模化经营 经营权集中化 生产过程集 中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户家庭农场经营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9
14
作者 肖娥芳 祁春节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6-111,共6页
本文利用湖北21镇97村360户农户的调查数据,基于规模报酬原理与风险期望效用理论,通过构建二元Logistic模型对湖北农户扩大规模、经营家庭农场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约有48.6%的农户有扩大现有经营规模、经营家庭... 本文利用湖北21镇97村360户农户的调查数据,基于规模报酬原理与风险期望效用理论,通过构建二元Logistic模型对湖北农户扩大规模、经营家庭农场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约有48.6%的农户有扩大现有经营规模、经营家庭农场的意愿,户主目前所从事的职业、非农收入所占家庭收入的比重、家庭承包地的总面积、达到一定规模土地流转的难易程度以及是否有过农地租(或代)种行为等因素是影响农户家庭农场经营意愿的主要因素。为推进家庭农场优化发展,应在积极推进农地流转的同时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在遵循市场规律的基础上科学地推进生产要素优化配置,以实现农地的高效长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农场 经营意愿 农地流转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其加入合作社行为的实证分析——基于全国795家种植业家庭农场面板数据 被引量:20
15
作者 杜志雄 谭洪业 郜亮亮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2期60-73,共14页
加入合作社作为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市场竞争的有效方式,不仅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举措,也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应有之义。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而言,理论上看,家庭农场加入合作社的意愿和概率会随其经营规模的扩大而逐渐提升。... 加入合作社作为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市场竞争的有效方式,不仅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举措,也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应有之义。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而言,理论上看,家庭农场加入合作社的意愿和概率会随其经营规模的扩大而逐渐提升。文章的研究目的就在于实证分析土地经营规模与家庭农场入社行为之间的关系。考虑到土地经营规模与农场加入合作社之间的联立性关系会带来内生性问题,文章采用工具变量估计方法,基于全国家庭农场监测2014—2016年795家种植业家庭农场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估计结果表明:家庭农场土地经营规模对于农场加入合作社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即那些经营规模大的农场加入合作社的概率更高;即使考虑到家庭农场所在地区合作社数量的外生影响,这个结论依然稳健。文章最后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经营主体 家庭农场 土地经营规模 加入合作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道路选择 被引量:8
16
作者 姚建民 杨瑞平 +1 位作者 樊军亮 卫一超 《山西农业科学》 2011年第3期284-286,共3页
土地规模经营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土地承包制造成了土地高度分散,推广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由于存在利益关系、根基不牢的天然缺陷,很难实现土地规模经营。在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性质不变和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变这2个硬约束条件下,只有发... 土地规模经营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土地承包制造成了土地高度分散,推广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由于存在利益关系、根基不牢的天然缺陷,很难实现土地规模经营。在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性质不变和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变这2个硬约束条件下,只有发展以村为单位土地为基础的农业股份公司,才能构建现代农业产业新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为单位 农业股份公司 农村土地 规模经营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机械化主要制约因素的制度创新研究 被引量:18
17
作者 白丽 李行 +1 位作者 马成林 曹国强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4-36,41,共4页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其发展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中,耕地规模化经营是农机化发展的必要条件,资金投入是农机化发展的财政基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规模是农机化发展的客观前提。为此,在广泛研究国内外文献资料...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其发展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中,耕地规模化经营是农机化发展的必要条件,资金投入是农机化发展的财政基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规模是农机化发展的客观前提。为此,在广泛研究国内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土地、资金和劳动力转移制度创新的建议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创新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制约因素 财政基础 规模化经营 农业现代化建设 耕地 农机化发展 农业机械化 外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合作社对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影响研究——基于土地流转的调节效应 被引量:7
18
作者 钱巍 王永胜 潘方卉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8-187,共10页
基于2016年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中关于农民合作社等数据,借助熵权赋值法测算包含农机智能化的省际农业机械化综合发展水平,并进一步采用Tobit模型实证分析农民合作社对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民合作社数量的增加显著提高农机... 基于2016年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中关于农民合作社等数据,借助熵权赋值法测算包含农机智能化的省际农业机械化综合发展水平,并进一步采用Tobit模型实证分析农民合作社对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民合作社数量的增加显著提高农机采用率,工具变量法克服内生性问题后结果依然显著;土地流转在二者之间起到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考虑农民合作社质量后,其对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作用下降为仅考虑数量时的50%,土地流转的正向调节作用下降约22%。基于此,提出培育产权明晰的农民合作社、改善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增强土地流动性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合作社 农业机械化 土地流转 土地规模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农地规模经营的现实必要性及路径选择 被引量:9
19
作者 钟涨宝 聂建亮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69-173,共5页
当前土地细碎化造成的农业生产低效率,农村精壮劳动力转移造成的农业劳动力流失,农业劳动力代际传承的断裂以及发展低碳农业经济等均需要发展农地规模经营,但是农地产权不明确、土地流转利益协调困难、农村社会保障不健全等阻碍了农地... 当前土地细碎化造成的农业生产低效率,农村精壮劳动力转移造成的农业劳动力流失,农业劳动力代际传承的断裂以及发展低碳农业经济等均需要发展农地规模经营,但是农地产权不明确、土地流转利益协调困难、农村社会保障不健全等阻碍了农地规模经营的实现。我国有些地方的实践证明股份合作制很好地克服了农地规模经营所遇到的困难,股份合作制度是实现农地规模经营的可行选择,但是在进一步发展股份合作制时,需坚持因地制宜、各方主体准确定位、切实维护妇女土地权益、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坚持农地农业经营等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 规模经营 股份合作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推进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紧迫性、优弱势与发展建议 被引量:7
20
作者 赵颖文 吕火明 +1 位作者 李晓 刘宗敏 《农学学报》 2019年第10期89-94,共6页
为破解中国未来"谁来种地"和"如何种地"困局,本研究在对中国推进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紧迫性分析基础上,辨析了现阶段中国发展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利好因素与现实障碍。研究建议在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 为破解中国未来"谁来种地"和"如何种地"困局,本研究在对中国推进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紧迫性分析基础上,辨析了现阶段中国发展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利好因素与现实障碍。研究建议在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的具体实践中要重点强调四方面问题:一是厘清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目标;二是确定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主体;三是界定好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对象;四是选择合理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农村土地制度 紧迫性 利好因素 现实障碍 发展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