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参苓咀嚼片提取工艺探究中心组合响应面法与正交试验法的区别
1
作者 吴承潮 陆丽蓉 +4 位作者 钟绍辉 鲁方奇 郑云枫 刘陶世 程建明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11-717,725,共8页
目的:分别应用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法与正交试验,结合层次分析法(AHP)-熵权法(EWM)优化中药复方的提取工艺,为中药提取试验方法的优选提供依据。方法:以葛根素、橙皮苷、甘草苷转移率及复方出膏率的综合评分为响应值,以加水倍数、提取... 目的:分别应用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法与正交试验,结合层次分析法(AHP)-熵权法(EWM)优化中药复方的提取工艺,为中药提取试验方法的优选提供依据。方法:以葛根素、橙皮苷、甘草苷转移率及复方出膏率的综合评分为响应值,以加水倍数、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关键工艺参数,采用AHP-EWM法确定各种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并进行综合评分,以中心组合响应面法及正交试验分别设计优化提取工艺参数,并进行验证与比较。结果:以参苓咀嚼片的提取工艺为例,分别采取正交试验法与响应面法得出的最佳工艺不同,但3批验证实验相对标准差(RSD)均小于3.0%,综合评分接近各自试验预测值。结论:响应面法工艺优选设计相对精细,但重复性和可操作性好,较正交试验更精细,更适合参苓咀嚼片的生产实际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苓咀嚼片 功能性食品 提取工艺优选 高效液相色谱法 层次分析法-信息熵权重法 中心组合-响应面法 正交试验法 生产实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指毛桃盐卤鸡制作工艺的优化
2
作者 李哲峰 王文娟 +1 位作者 梁洪玮 杨铭铎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4-179,共6页
五指毛桃盐卤鸡不仅具有独特的风味,而且能起到健脾补肺的作用。为提高五指毛桃盐卤鸡的品质,先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卤水制作工艺参数,然后采用Box-Behnken设计优化五指毛桃盐卤鸡的卤制工艺参数。结果表明,以1250 g鸡肉为基准,... 五指毛桃盐卤鸡不仅具有独特的风味,而且能起到健脾补肺的作用。为提高五指毛桃盐卤鸡的品质,先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卤水制作工艺参数,然后采用Box-Behnken设计优化五指毛桃盐卤鸡的卤制工艺参数。结果表明,以1250 g鸡肉为基准,将五指毛桃和香辛料以17倍水浸提,在微沸条件下熬煮90 min,过滤后添加5%食用盐溶解,制得卤水,然后将鸡肉浸入卤水中,在微沸条件下卤制30 min,关火后继续浸卤40 min,此条件下所制作的五指毛桃盐卤鸡的口感、滋味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指毛桃盐卤鸡 星点设计-响应面法 卤水制作工艺 Box-Behnken试验 盐卤鸡制作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熵权法联合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选薄荷超微粉碎工艺优化
3
作者 陈雪婷 张建军 何承砚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6期161-166,239,共7页
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以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挥发性成分薄荷脑、薄荷酮,非挥发性成分新绿原酸、原儿茶醛、芦丁、柚皮苷、橙皮苷、迷迭香酸、蒙花苷含量及平均粒径D90的综合评分值为指标,对薄荷超微粉碎工艺含水量、投药量... 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以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挥发性成分薄荷脑、薄荷酮,非挥发性成分新绿原酸、原儿茶醛、芦丁、柚皮苷、橙皮苷、迷迭香酸、蒙花苷含量及平均粒径D90的综合评分值为指标,对薄荷超微粉碎工艺含水量、投药量、粉碎时间3个影响因素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薄荷的最佳超微粉碎工艺为饮片含水量6.0%、粉碎时间18 min、投药量70 g。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选的薄荷超微粉碎工艺简便快捷,模型具有较高拟合度、预测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 熵权法 星点设计-响应面法 超微粉碎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的半主动悬架天棚控制算法优化
4
作者 荣兵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4-121,共8页
以CDC减振器阻尼系数可调范围为基础,建立连续天棚控制算法,并结合整车多体动力学模型,搭建整车半主动悬架的阻尼控制联合仿真模型。为优化控制算法中前后悬架天棚阻尼系数,首先建立平衡乘坐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的综合评价指标,指标由连... 以CDC减振器阻尼系数可调范围为基础,建立连续天棚控制算法,并结合整车多体动力学模型,搭建整车半主动悬架的阻尼控制联合仿真模型。为优化控制算法中前后悬架天棚阻尼系数,首先建立平衡乘坐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的综合评价指标,指标由连续中小激励的悬架隔振指标、单个脉冲激励的悬架降振指标、角阶跃的悬架响应指标组成。其次,采用中心复合有界设计定义试验设计策略,通过仿真计算综合评价指标,构建优化变量与综合评价指标之间的二次响应面模型,以综合评价指标最小为优化目标,优化后的前、后悬架天棚阻尼系数分别为5.39、3.61 Ns/mm。最后,通过仿真对比验证,优化后的连续天棚控制算法,在确保与被动悬架操纵稳定性相当的前提下,可大幅提升乘坐舒适性,连续中小激励下悬架隔振舒适性提升20.44%,单次脉冲激励下悬架冲击舒适性提升56.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连续天棚控制算法 中心复合有界设计 响应面法 乘坐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曲面法在表面粗糙度预测模型及参数优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56
5
作者 张烘州 明伟伟 +3 位作者 安庆龙 陈明 戎斌 韩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47-451,共5页
分析了切削速度、进给量和切削深度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提出了一种车削难加工材料钛合金TC11表面粗糙度的建模方法.采用中心组合设计方法,建立了用于表面粗糙度预测的多元回归模型,运用方差分析检验了该预测模型的拟合度,利用响应... 分析了切削速度、进给量和切削深度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提出了一种车削难加工材料钛合金TC11表面粗糙度的建模方法.采用中心组合设计方法,建立了用于表面粗糙度预测的多元回归模型,运用方差分析检验了该预测模型的拟合度,利用响应曲面法对表面粗糙度建立等值响应曲面,从而可以通过切削参数的优化在保证加工质量的前提下获得更高的材料去除率,实现难加工材料钛合金高效切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心组合设计 响应曲面法 表面粗糙度 等值面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曲面法优化电解锰阳极渣还原浸出工艺 被引量:36
6
作者 严浩 彭文杰 +3 位作者 王志兴 李新海 郭华军 胡启阳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28-534,共7页
对国内某电解锰厂含铅量高的阳极渣进行了回收锰的实验研究。实验采用葡萄糖作还原剂在硫酸体系中还原浸出电解锰阳极渣。通过基于中心复合设计的响应曲面法对浸出温度、硫酸用量和葡萄糖用量的工艺参数进行研究并优化。研究表明:温度... 对国内某电解锰厂含铅量高的阳极渣进行了回收锰的实验研究。实验采用葡萄糖作还原剂在硫酸体系中还原浸出电解锰阳极渣。通过基于中心复合设计的响应曲面法对浸出温度、硫酸用量和葡萄糖用量的工艺参数进行研究并优化。研究表明:温度对锰浸出率的影响最显著,葡萄糖的次之,硫酸的最小;硫酸对铅浸出率影响最显著,温度的次之,而葡萄糖则几乎没有影响。在浸出温度80℃,葡萄糖与锰阳极渣质量比为0.175:1、酸渣质量比为0.8:1的条件下,锰的浸出率可达93.22%,铅的浸出率仅为0.39%,锰、铅分离效果明显,锰阳极渣浸出前后的物相通过X射线衍射仪进行表征。实验证明:在硫酸体系中利用葡萄糖还原浸出电解锰阳极渣的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锰阳极渣 响应曲面法 中心复合设计 葡萄糖 还原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杯伞发酵培养基的响应曲面法优化研究 被引量:133
7
作者 王允祥 吕凤霞 陆兆新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89-94,共6页
在原有的Plackett Burman设计与实验结果基础上 ,采用响应曲面法 (RSM )研究了影响杯伞 (Clitocybesp )AS5 112生长与发酵胞外多糖的培养基关键成分的最佳水平。实验结果表明 ,当葡萄糖、酵母膏、胰蛋白胨、NaNO3 和MgSO4分别为 14 0 ... 在原有的Plackett Burman设计与实验结果基础上 ,采用响应曲面法 (RSM )研究了影响杯伞 (Clitocybesp )AS5 112生长与发酵胞外多糖的培养基关键成分的最佳水平。实验结果表明 ,当葡萄糖、酵母膏、胰蛋白胨、NaNO3 和MgSO4分别为 14 0 0、 5 11、 2 0 7、 2 0 0和 1 2 8g·L-1时 ,胞外多糖最大预测值为 10 81 80 μg·mL-1(以发酵醪计 ) ;当上述自变量为 2 4 0 0、 3 2 3、 1 5 2、 2 36和 1 6 0 g·L-1时 ,菌丝最大生长量为 6 81mg·mL-1(以发酵醪计 )。欲同时获得最大量的胞外多糖和菌丝量 ,则葡萄糖、酵母膏、胰蛋白胨、NaNO3 和MgSO4须为 2 1 74、 4 33、 1 6 5、 2 4 5和1 5 0 g·L-1,在此条件下 ,每毫升发酵醪可同时获得 10 11 30 μg的胞外多糖和 6 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杯伞 发酵 培养基 响应曲面法 中心组合设计 多糖 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柘树提取物片剂处方 被引量:26
8
作者 吴海健 王建新 +2 位作者 黄建明 韩丽妹 侯爱君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63-368,共6页
目的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柘树提取物片剂处方。方法以微晶纤维素(microcrystallinec ellulose,MCC)的用量、乳糖的用量和黏合剂聚维酮(polyvinylpynolidone,PVP)的浓度为考察因素,以崩解时间和3个有效成分的溶出度为考察指标,分... 目的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柘树提取物片剂处方。方法以微晶纤维素(microcrystallinec ellulose,MCC)的用量、乳糖的用量和黏合剂聚维酮(polyvinylpynolidone,PVP)的浓度为考察因素,以崩解时间和3个有效成分的溶出度为考察指标,分别用多元线性模型、二次多项式模型描述考察指标和3个考察因素之间的数学关系,绘制效应面和等高线图,确定较优处方并进行验证试验。结果根据二次多项式模型,发现3个考察因素和4个考察指标之间存在可信的定量关系;优选的最佳处方为MCC的用量40mg,乳糖的用量为70mg,PVP浓度为4%,优化处方各设定的预测值和测定值非常接近。结论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得到了基于二次多项式模型的柘树提取物片剂处方优化模型,实现了该片剂的处方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柘树提取物片 星点设计 效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血红素提取工艺 被引量:18
9
作者 葛静微 罗均 +3 位作者 李小定 李瑾 王术娥 贺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0-64,共5页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中心组合旋转设计与响应面分析法优化酸性丙酮法提取血红素的工艺,考察浸提时间、酸酮比以及酸性丙酮与血红蛋白的比对血红素得率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得出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浸...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中心组合旋转设计与响应面分析法优化酸性丙酮法提取血红素的工艺,考察浸提时间、酸酮比以及酸性丙酮与血红蛋白的比对血红素得率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得出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浸提时间42min、酸酮比3%、酸性丙酮与血红蛋白体积比5.66:1,在此条件下血红素的得率为0.225g/100mL,与预测值0.230g/100mL相差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素 酸性丙酮法 中心组合旋转设计 响应曲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法制备蚕蛹蛋白浸提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30
10
作者 孙雁 任发政 +1 位作者 范金波 吴丽萍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85-289,共5页
该文通过中心组合设计及相应面分析,研究了碱法制备蚕蛹蛋白的浸提条件对蚕蛹蛋白浸提率的影响,得到了蚕蛹蛋白提取率的数学模型。优化了蚕蛹蛋白的浸提的条件,提高了碱法制备蚕蛹蛋白的蛋白提取率。结果表明NaOH浓度和液固比(V/m)对蚕... 该文通过中心组合设计及相应面分析,研究了碱法制备蚕蛹蛋白的浸提条件对蚕蛹蛋白浸提率的影响,得到了蚕蛹蛋白提取率的数学模型。优化了蚕蛹蛋白的浸提的条件,提高了碱法制备蚕蛹蛋白的蛋白提取率。结果表明NaOH浓度和液固比(V/m)对蚕蛹蛋白提取率影响显著(P<0.05)。蚕蛹蛋白浸提的最佳工艺条件为:NaOH浓度1.03%、液固比(V/m)70︰1、浸提温度50℃、NaCl浓度0.070 mol/L。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蚕蛹蛋白的实际提取率达78.69%。利用优化工艺条件制备的桑蚕蛹蛋白,其蛋白含量为96.70%,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含量的47.1%, 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为0.9,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蛹蛋白 碱提 中心组合设计 响应面 提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的淤泥质土固化配方优化研究 被引量:19
11
作者 畅帅 徐日庆 +2 位作者 李雪刚 廖斌 王兴陈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5-110,共6页
选择掺入生石膏、生石灰、碳酸钠来消除有机质对水泥固化淤泥质土的不利影响。以生石膏、生石灰和碳酸钠的掺量作为3个影响因子,以固化淤泥质土7 d和90 d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为响应值,采用旋转中心组合设计安排试验。利用响应面法对这3种... 选择掺入生石膏、生石灰、碳酸钠来消除有机质对水泥固化淤泥质土的不利影响。以生石膏、生石灰和碳酸钠的掺量作为3个影响因子,以固化淤泥质土7 d和90 d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为响应值,采用旋转中心组合设计安排试验。利用响应面法对这3种外加剂的配比进行优化,并通过单因子效应分析和交互作用分析分别考察各影响因子单独变化对强度响应值的影响以及3种添加剂的交互作用效应。结果表明:强度响应对生石膏和生石灰掺量变化的敏感程度随龄期的增大而增大,而对于碳酸钠,情况则相反。7 d时,生石灰与碳酸钠的交互作用显著;而90 d时,则生石膏与碳酸钠的交互作用显著。最终得出在腐植酸掺量6%和水泥掺量15%前提下,3种外加剂在7 d和90 d的最佳配比。在最优配方的掺加下,对于7 d和90 d龄期固化淤泥质土的实际强度可以分别达到623、1 213 k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植酸 旋转中心组合设计 响应面法 最佳配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超临界CO_2提取茶籽多糖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27
12
作者 李博 屠幼英 +3 位作者 梅鑫 蔡晓红 王奕 李伟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97-902,共6页
茶多糖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物活性。本研究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茶籽多糖的超临界CO2提取工艺,运用小星点设计考察萃取时间(30~150min)、压力(15~45MPa)、温度(40~80℃)及夹带剂乙醇浓度(50%~90%)四因素对茶籽多糖得率的影响。响应面分析表... 茶多糖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物活性。本研究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茶籽多糖的超临界CO2提取工艺,运用小星点设计考察萃取时间(30~150min)、压力(15~45MPa)、温度(40~80℃)及夹带剂乙醇浓度(50%~90%)四因素对茶籽多糖得率的影响。响应面分析表明,茶籽多糖得率与四因素关系符合二次模型。时间和夹带剂乙醇浓度的一次项和二次项、压力的二次项以及时间和压力的交互作用对茶籽多糖得率具有显著影响。该二次多项式模型用后退法进行逐步回归得到简化模型,依据简化后的模型在各因素设定范围内获得最佳提取工艺为:时间150min,压力45MPa,温度60℃,夹带剂乙醇浓度为65%。该条件下进行三次重复试验,茶籽多糖的实际平均得率为13.23%,与预测值13.96%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 茶籽 多糖 响应面分析 小星点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短梗五加叶中金丝桃苷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9
13
作者 陆珞 关键 +4 位作者 蔡恩博 徐蕊 徐春玲 徐海金 郑友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46-49,共4页
目的: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短梗五加叶中金丝桃苷的提取工艺。方法:以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溶媒比为主要影响因素,金丝桃苷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对主要因素各水平的多元线性回归及二项式拟合,用岭嵴分析和效应面法选取最佳工艺,... 目的: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短梗五加叶中金丝桃苷的提取工艺。方法:以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溶媒比为主要影响因素,金丝桃苷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对主要因素各水平的多元线性回归及二项式拟合,用岭嵴分析和效应面法选取最佳工艺,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确定金丝桃苷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69.80%,溶媒比23.17,超声提取时间86.56min。结论: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的短梗五加叶中金丝桃苷的提取工艺,方法简便,精密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梗五加 星点设计 效应面法 金丝桃苷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曲面法优化双酶法提取莲房原花青素 被引量:46
14
作者 汪志慧 孙智达 谢笔钧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4-68,共5页
利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及响应面(RSM)分析,研究双酶法提取莲房原花青素(LSPC)的浸提条件对原花青素提取率的影响,利用SAS软件对莲房原花青素提取率的二次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双酶法提取莲房原花青素的最佳工艺参数为... 利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及响应面(RSM)分析,研究双酶法提取莲房原花青素(LSPC)的浸提条件对原花青素提取率的影响,利用SAS软件对莲房原花青素提取率的二次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双酶法提取莲房原花青素的最佳工艺参数为酶解温度53℃、酶解时间1.6h、pH4.8、果胶酶:纤维素酶=1:1.1,在此工艺参数下原花青素的提取率为5.20%,优化后的工艺相对单一乙醇提取法提取率的3.84%,有明显的提高。采用DPPH法进行抗氧化性的对比,结果显示双酶法提取的莲房原花青素比单一醇法提取的原花青素的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强。因此,由Box-Behnken响应曲面法优化所得的双酶法提取工艺可为莲房原花青素的工业提取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房 原花青素 酶解 提取率 中心组合设计 响应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氢氯噻嗪盐酸可乐定复方缓释制剂处方 被引量:21
15
作者 许伯慧 柯学 平其能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05-509,共5页
目的:应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氢氯噻嗪盐酸可乐定复方缓释制剂的处方。方法:以HPMC K100M和Carbopol 934的用量为考察因素,分别以氢氯噻嗪和盐酸可乐定在1,4,8,12h的累积释放度和黏附力为指标采用线性方程和二次、三次多项式分别描... 目的:应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氢氯噻嗪盐酸可乐定复方缓释制剂的处方。方法:以HPMC K100M和Carbopol 934的用量为考察因素,分别以氢氯噻嗪和盐酸可乐定在1,4,8,12h的累积释放度和黏附力为指标采用线性方程和二次、三次多项式分别描述各时间点累积释放度及黏附力与两个影响因素之间的数学关系,根据最佳数学模型绘制效应面图。各时间点的效应面二维等高线图最佳释放区域的重叠部分与黏附力的交集区域即为最佳处方区域,选择最佳处方,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采用二次、三次多项式拟合的相关系数优于线性方程,具有较高的可信度。最优处方为氢氯噻嗪片中HPMC K100M和Carbopol 934的含量分别为片重的17%和16%,盐酸可乐定片中上述两者的含量分别为片重的60%和18%。最佳处方在各时间点的释放度和黏附力的理论值与预测值的偏差均在±6%以内。结论: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建立的模型可以用于氢氯噻嗪盐酸可乐定复方缓释制剂处方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氯噻嗪 盐酸可乐定 复方制剂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南瓜多糖提取工艺 被引量:10
16
作者 陈立江 王永杰 +2 位作者 刘宇 高飞 焉喜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07-112,共6页
目的: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南瓜多糖的提取工艺,并选用适宜的大孔树脂进行纯化,探讨适合工业化生产的南瓜多糖最优的提取纯化工艺。方法:本实验以热水浸提法提取南瓜多糖,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星点试验设计,研究料液比、提取时间、提... 目的: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南瓜多糖的提取工艺,并选用适宜的大孔树脂进行纯化,探讨适合工业化生产的南瓜多糖最优的提取纯化工艺。方法:本实验以热水浸提法提取南瓜多糖,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星点试验设计,研究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提取次数以及醇沉条件对南瓜多糖浸膏得率的影响,并采用乙醇反复沉淀的方法以及大孔吸附树脂对南瓜多糖进行纯化从而得到进一步纯化的南瓜多糖。结果:南瓜多糖提取最佳工艺为36倍量的水在84℃温度下提取3.2h,提取3次,然后浓缩至1/3体积、以3倍体积95%乙醇醇沉。选用AB-8型大孔吸附树脂进行纯化,纯化的最优条件为20℃条件下上柱,初始液质量浓度取2.84mg/mL,以5BV上柱,5BV的20%乙醇溶液洗脱,最终得到纯化后南瓜多糖的含量可达到60%以上。结论: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南瓜多糖的提取工艺,方法简便,预测性良好。实验选用AB-8型大孔吸附树脂对南瓜多糖进行纯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瓜多糖 提取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大孔吸附树脂 分离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银花内生菌EJH-1抗菌作用发酵培养基响应面法优化 被引量:12
17
作者 孙力军 陆兆新 +1 位作者 陈磊 孙德坤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08-113,共6页
首先采用P lackett-Burm an设计法,对影响金银花内生菌EJH 1抗菌作用发酵的9个相关因素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对发酵液抗菌活性具有显著影响的因子是谷氨酸钠和KH2PO4。然后,采用响应曲面法(Response Surface M ethod-ology,RSM)(中心... 首先采用P lackett-Burm an设计法,对影响金银花内生菌EJH 1抗菌作用发酵的9个相关因素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对发酵液抗菌活性具有显著影响的因子是谷氨酸钠和KH2PO4。然后,采用响应曲面法(Response Surface M ethod-ology,RSM)(中心组合设计)对影响抗菌物质发酵的谷氨酸钠和KH2PO4最佳水平及其交互作用进行了研究与探讨。通过模型方程3 D图及其等高线图研究发现,谷氨酸钠和KH2PO4分别在5.12 g.L-1和2.13 g.L-1的条件下,可获得抑菌圈直径的最大预期值20.27 mm。验证试验证实了该方程的预测值与实际值之间吻合较好。优化后的培养基使抗菌活性抑菌圈直径从起始Landy培养基的18.21 mm提高到20.27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菌 培养基优化 Plackett—Burman设计 响应面法 中心组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褐黄孢链霉菌纳他霉素发酵条件优化 被引量:29
18
作者 骆健美 金志华 岑沛霖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8-73,共6页
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Plackett-BurmanDesign,P-B)对影响褐黄孢链霉菌(Streptomyces gilvosporeus)ATCC13326纳他霉素发酵的相关因素进行了评价,所选取的15个因素为可溶性淀粉、葡萄糖、黄豆饼粉、酵母抽提物、蛋白胨、牛肉膏、MgSO... 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Plackett-BurmanDesign,P-B)对影响褐黄孢链霉菌(Streptomyces gilvosporeus)ATCC13326纳他霉素发酵的相关因素进行了评价,所选取的15个因素为可溶性淀粉、葡萄糖、黄豆饼粉、酵母抽提物、蛋白胨、牛肉膏、MgSO4·7H2O、KH2PO4、NaCl、CaCO3、种龄、接种量、装液量、初始pH值和发酵温度。在此基础上用最陡爬坡路径逼近最大响应区域,再利用中心旋转组合设计及响应面分析对影响纳他霉素产量的关键因素初始pH、发酵温度、KH2PO4、CaCO3、酵母抽提物、蛋白胨和种龄的最佳水平范围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通过拟合得到了响应曲面函数,但该函数的驻点是鞍点,因此不具有全局的最大、最小值。最后通过约束优化得到较佳的实验点,在该实验点条件下纳他霉素的产量比基本培养条件下提高了2倍,达到4.5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黄孢链霉菌 纳他霉素 PLACKETT-BURMAN设计 中心旋转组合设计 响应面法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叶薯蓣中水解原位提取薯蓣皂甙元 被引量:17
19
作者 袁丽红 邵辉 +3 位作者 顾永明 于潇 朱惠 欧阳平凯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38-542,共5页
利用响应面优化法对盾叶薯蓣块茎中薯蓣皂甙元水解原位提取进行研究。实验采用CC0428中心组合设计考察了影响薯蓣皂甙元提取效果的四个重要因素:硫酸浓度、异丙醇浓度、水解时间和水解液用量。结果表明盾叶薯蓣块茎中薯蓣皂甙元水解原... 利用响应面优化法对盾叶薯蓣块茎中薯蓣皂甙元水解原位提取进行研究。实验采用CC0428中心组合设计考察了影响薯蓣皂甙元提取效果的四个重要因素:硫酸浓度、异丙醇浓度、水解时间和水解液用量。结果表明盾叶薯蓣块茎中薯蓣皂甙元水解原位提取最佳条件为1.50g盾叶薯蓣块茎干粉加入25mL1.25mol·L-1硫酸-70%异丙醇溶液加热回流水解提取7.5h,薯蓣皂甙元理论产率为0.7220%;实际产率为0.7034%。与传统盐酸水解法相比薯蓣皂甙元产率提高68%。提取的产物通过熔点测定、红外光谱和质谱分析,表明与薯蓣皂甙元标准品基本一致。水解原位提取法具有简便、高效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薯蓣皂甙元 盾叶薯蓣 水解原位提取 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生物淋滤飞灰处理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吴庭吉 汪群慧 +1 位作者 杨洁 马鸿志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738-744,共7页
利用响应面法进行试验设计,选定蔗糖初始浓度、黑曲霉孢子浓度、投加的飞灰浓度以及飞灰投加时间作为影响因素,对生物淋滤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的处理条件进行优化.通过响应面法,得到飞灰中Cd、Cr、Fe、Mn、Zn及重金属总量与4种因素之... 利用响应面法进行试验设计,选定蔗糖初始浓度、黑曲霉孢子浓度、投加的飞灰浓度以及飞灰投加时间作为影响因素,对生物淋滤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的处理条件进行优化.通过响应面法,得到飞灰中Cd、Cr、Fe、Mn、Zn及重金属总量与4种因素之间的非线性回归方程,确定了生物淋滤的最适条件范围:蔗糖初始浓度为114~126g/L;黑曲霉孢子浓度为(1.6~2.1)×107个/mL;飞灰浓度为29~39g/L;飞灰投加时间为3.6~4.4d.在最适条件下,70g/L飞灰经20d生物淋滤后,溶出重金属总浓度降为901mg/L,占飞灰中重金属总量的41%,处理后飞灰的重金属浸出毒性远低于国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 生物淋滤 黑曲霉 响应面法 中心复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