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5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河断裂带在莺歌海盆地的延伸——中央断裂的识别 被引量:1
1
作者 付永涛 陈鹳霏 +5 位作者 吴涛 王万银 徐涛 王丁丁 周章国 杨安 《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04-718,共15页
红河断裂带的早期左行和后期右行走滑剪切作用对莺歌海盆地的构造演化和沉积过程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虽然在莺歌海盆地的中央坳陷北部和南部已识别出红河断裂,但仍不清楚红河断裂带在中央坳陷是如何延伸的,因此对莺歌海盆地的构造演化... 红河断裂带的早期左行和后期右行走滑剪切作用对莺歌海盆地的构造演化和沉积过程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虽然在莺歌海盆地的中央坳陷北部和南部已识别出红河断裂,但仍不清楚红河断裂带在中央坳陷是如何延伸的,因此对莺歌海盆地的构造演化和沉积过程研究造成了一定影响。目前多基于盆地东侧的1号断裂和西侧的莺西断裂为边界,研究莺歌海盆地的构造演化。本文基于莺歌海盆地卫星测高重力异常,采用重力异常归一化总水平导数垂向导数(NVDR-THDR)方法厘定了中央断裂的分布,且在中央坳陷北部和中部得到了2D地震剖面的证实。中央断裂是红河断裂带在莺歌海盆地的延伸,在东方底辟区以北发育左阶断层,在平面上形成向东的错断;在昌南底辟区以东为数条平行断层组成的断裂带,在乐东底辟区发展为左行左阶断层系,发育了乐东南洼陷(拉分盆地)。地震剖面显示中央断裂在中央坳陷的埋深较大,在双程旅行时长大于6 s的深度以下,依据地层层序判断其主要活动期为早于30 Ma并持续至15.98 Ma。依据双界面模型快速反演方法计算的莺歌海盆地沉积物厚度,在中央坳陷发育5个厚度大于15 km的沉降中心。总体上,中央断裂以西为沉降中心,以东为沉积深度变浅的梯度带。同时,中央坳陷的5个底辟构造带均分布于中央断裂以西,尤其是乐东区的左行左阶断层系对3个平行分布的底辟带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中央断裂对莺歌海盆地构造演化和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河断裂带 莺歌海盆地 中央坳陷 中央断裂 卫星测高重力异常 沉积中心 底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白垩系沙河子组超压形成机制及其演化特征
2
作者 陈红果 张凤奇 +3 位作者 江青春 刘红艳 孙立东 刘刚 《岩性油气藏》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2-114,共13页
综合利用钻井、测井、压力测试以及分析化验等资料,对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白垩系沙河子组现今超压特征及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构造单元、不同岩性烃源岩超压的演化进行了定量恢复,并对超压贡献率进行了计算。研... 综合利用钻井、测井、压力测试以及分析化验等资料,对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白垩系沙河子组现今超压特征及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构造单元、不同岩性烃源岩超压的演化进行了定量恢复,并对超压贡献率进行了计算。研究结果表明:①徐家围子断陷白垩系沙河子组现今为常压-弱超压系统,凸起区超压最大;烃源岩超压以生烃增压作用为主,其次为欠压实作用,而储层超压为烃源岩超压对其的超压传递造成,与断裂及背斜的形成和发育密切相关。②研究区沙河子组烃源岩超压主要为煤层和富有机质泥岩的生烃增压作用,通常煤层生烃增压贡献率最大,富有机质泥岩次之,贫有机质泥岩超压较低,而生烃凹陷及周缘富有机质泥岩生烃增压贡献率高于煤层;凹陷区烃源岩生烃增压贡献率高于斜坡带和凸起区。③研究区沙河子组超压的演化可分为3个阶段,白垩纪早—中期为缓慢增压阶段,烃源岩因欠压实作用和缓慢生烃作用产生超压,经沙河子组—营城组沉积期活动性断裂和背斜传递至储层,储层超压缓慢增长;白垩纪晚期为快速增压阶段,烃源岩大量生气,生烃增压作用和欠压实作用产生的超压持续传递,储层超压快速升高,该阶段造成的储层超压占现今总超压的90%;古近纪早期至今为保持稳定阶段,构造稳定,烃源岩的生烃增压作用和欠压实作用稳定,超压基本保持不变,储层超压稳定增长。④研究区沙河子组不同岩性地层超压的差异性演化控制着天然气的分布,源、储过剩压力差为油气运移提供了动力条件,贫有机质泥岩盖层为下覆储层提供了封闭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压 生烃增压 超压传递 欠压实 煤系烃源岩 沙河子组 白垩系 徐家围子断陷 松辽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质工程一体化思路的页岩有利岩相优选——以松辽盆地梨树断陷为例
3
作者 林轩 朱建峰 +8 位作者 逄海明 李忠博 王伟 刘硕 李海彬 姜振学 李卓 秦春宇 陈康博 《石油实验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52-568,共17页
松辽盆地梨树断陷具有良好的页岩气勘探开发前景。选取梨树断陷营城组页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总有机碳含量测定、岩石热解、X射线衍射、场发射扫描电镜及小物模水力压裂物理模拟等多项实验,基于地质工程一体化思路,优选出研究区的有利... 松辽盆地梨树断陷具有良好的页岩气勘探开发前景。选取梨树断陷营城组页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总有机碳含量测定、岩石热解、X射线衍射、场发射扫描电镜及小物模水力压裂物理模拟等多项实验,基于地质工程一体化思路,优选出研究区的有利岩相。研究区黏土矿物及碳酸盐矿物含量高,碳酸盐岩溶蚀孔及裂缝系统发育,渗流机理涵盖解吸—吸附、扩散、滑脱流和达西流4种渗流机理。小物模水力压裂实验结果显示,黏土岩含量显著影响压裂效果,富黏土岩相破裂压力峰值低,压裂压力泄压快,无法形成横切缝,以纵向缝和层理缝为主,压裂效果差。分析了研究区页岩储层的多尺度孔隙结构和渗流能力,认为该区储层发育中孔,增强了孔隙连通性和孔体积,是比表面积的主要贡献者,也是渗流的主要通道,因此滑脱渗流是研究区最主要的渗流方式。高黏土含量会显著影响压裂效果,黏土含量较低、溶蚀孔发育的混合岩压后显示出优良的人工裂缝改造效果,表现出优秀的渗流能力;富有机质纹层状钙质混合岩和富有机质纹层状硅质混合岩是研究区的有利岩相。X-A井实施地质工程一体化建产后,整体增产效果显著,为提高研究区页岩气的勘探和开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际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结构 渗流能力 地质工程一体化 页岩气 梨树断陷 松辽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莺山断陷营城组凝灰熔岩微观孔隙特征
4
作者 季金礁 边伟华 +2 位作者 唐华风 李元哲 王璞珺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51-1060,共10页
松辽盆地莺山断陷营城组凝灰熔岩具有特低孔低渗特征。为了对其纳米级到微米级多尺度储集空间进行刻画及定性定量评价,探讨营城组凝灰熔岩储层发育的影响因素,本文以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分析为基础,结合场发射扫描电镜、低温氮气吸附、... 松辽盆地莺山断陷营城组凝灰熔岩具有特低孔低渗特征。为了对其纳米级到微米级多尺度储集空间进行刻画及定性定量评价,探讨营城组凝灰熔岩储层发育的影响因素,本文以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分析为基础,结合场发射扫描电镜、低温氮气吸附、高压压汞、恒速压汞及核磁共振等资料,开展营城组凝灰熔岩的微观孔隙特征多尺度研究。结果表明:营城组凝灰熔岩主要由玻屑、岩屑组成;储集空间类型主要为脱玻化孔,长石溶蚀孔和伊利石晶间孔;脱玻化作用形成大量次生孔缝,提供了约66.8%的孔容,对其储集物性提升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灰熔岩 微观结构 孔隙类型 储层 营城组 莺山断陷 松辽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北部地压型地热资源成因机制及有利区预测
5
作者 李潇 马麦宁 +3 位作者 朱传庆 付秀丽 唐博宁 苏杨鑫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4-181,共18页
地压型地热资源以其丰富的地热能量储备展现出巨大的开发和利用潜力,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北部具备形成地压型地热资源的地热地质条件,值得重点关注.本文基于实测岩石物性、试油温度、实测压力和流体地球化学等数据,分析了松辽盆地中央坳... 地压型地热资源以其丰富的地热能量储备展现出巨大的开发和利用潜力,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北部具备形成地压型地热资源的地热地质条件,值得重点关注.本文基于实测岩石物性、试油温度、实测压力和流体地球化学等数据,分析了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北部现今温度场和压力场特征,讨论了研究区地热资源的赋存特征,建立了地压型地热资源的成因模式,并预测了地压型地热资源有利区.中央坳陷区北部地压型地热资源成因机制为:深部热源热量向上传递,促进了有机质的生烃作用,烃类物质通过运移进入侏罗系-登娄库组、泉头组三四段和青山口组二三段-姚家组三套储层,随着埋深增加储层孔隙体积趋向于减小,但分别受上覆封闭能力较强的登娄库组二段-泉头组一二段,青山口组一段和嫩江组一二段三套泥页岩限制,地热流体排出受阻,从而形成了以高温高压和富集CH4为特征的地压型地热资源.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北部地压型地热资源勘探和开发的优选靶区为:齐家古龙凹陷南部的侏罗系-登娄库组、泉头组三四段和青山口组二三段-姚家组;大庆长垣南部的侏罗系-登娄库组和泉头组三四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压型地热资源 异常高压 成因机制 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沙河子组砂砾岩储层有效性综合评价
6
作者 高波 潘哲君 +4 位作者 刘连杰 李玲玲 洪淑新 潘会芳 张波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45,共15页
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深层砂砾岩层系中天然气藏为典型的低孔、低渗非常规资源类型,局部发育高孔、高渗带,满足致密气成藏需求。为揭示砂砾岩储层结构及其对试气产能的影响,应用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压汞、二维核磁等技术方法,开展松辽... 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深层砂砾岩层系中天然气藏为典型的低孔、低渗非常规资源类型,局部发育高孔、高渗带,满足致密气成藏需求。为揭示砂砾岩储层结构及其对试气产能的影响,应用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压汞、二维核磁等技术方法,开展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沙河子组砂砾岩储层的有效性剖析。研究结果表明:天然气储层岩性以砂岩、砾岩为主,成分成熟度及结构成熟度低,储集空间以次生溶蚀孔隙为主,局部发育沟通孔隙的微裂缝,提高了储层的渗透性;砂砾岩储层孔喉半径分布范围大(纳米级—微米级),属于微孔喉型储层,受岩石分选、黏土矿物及碳酸盐等胶结物发育程度的影响,砾岩孔喉连通性好于砂岩,粗砂岩好于细砂岩;在垂向上,层序四孔喉结构好于其他层序;储层孔隙度主要分布于0.3%~8.0%之间,渗透率多小于0.9870×10^(-3)μm^(2),据物性与试气产能相结合的经验统计法,估算最小流动孔喉半径进而确定致密砂岩孔隙度下限为3.0%,渗透率为0.0197×10^(-3)μm^(2),致密砾岩孔隙度下限为2.8%,渗透率为0.0197×10^(-3)μ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储层 砂砾岩 孔隙结构 物性下限 综合评价 沙河子组 徐家围子断陷 松辽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断陷期充填时空差异及机制:基于松科2井的火石岭组再认识
7
作者 瞿雪姣 张琪 +5 位作者 王璞珺 刘硕 万晓樵 吕大炜 王佳 谭先锋 《岩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209-3224,共16页
火石岭组是松辽盆地早期断陷充填的第一套序列,也是国际大陆科学钻探松科2井的主要目的层之一。松科2井2018年完钻后是否钻遇火石岭组一直存在争议。地质-地球物理资料综合分析表明,松科2井钻遇了火石岭组,井深5613.41~5959.84m,厚346.4... 火石岭组是松辽盆地早期断陷充填的第一套序列,也是国际大陆科学钻探松科2井的主要目的层之一。松科2井2018年完钻后是否钻遇火石岭组一直存在争议。地质-地球物理资料综合分析表明,松科2井钻遇了火石岭组,井深5613.41~5959.84m,厚346.43m,以高含量的火山物质为特征,顶部以凝灰岩层与上覆沙河子组为界;GR和RRD曲线呈现较大的起伏和不稳定的特征;地震上表现为同相轴连续性好、振幅强、频率较高的特征;沉积-充填速率显著小于沙河子组。将火石岭组定义为不整合于基底之上,与上覆沙河子组(局部与营城组、登娄库组或泉头组)呈整合/不整合接触的第一套火山-沉积充填序列,代表了断陷早期火山活动较为强烈的一个阶段。松辽盆地断陷期充填演化,北部和西部受控于北部蒙古-鄂霍茨克构造体系,中部和东南部受控于东部环太平洋构造体系。控陷构造体系差异、板块俯冲的距离效应以及岩浆中心的迁移等,是各断陷发育时间、发育规模、火山-沉积充填时间和规模等时空差异的根本原因。松辽盆地断陷期总体经历了火石岭组和营城组火山-沉积建造夹沙河子组火山平静期陆源碎屑沉积的过程,但不同部位断陷启动时间、各组充填时间和充填序列又存在显著差异:断陷启动时间和沙河子组开始沉积时间具有北部早、南部次之、中部最晚的特点;火石岭组火山-沉积建造在盆内广泛分布,而营城组火山-沉积建造主要分布于盆地中部。松辽盆地断陷期相同组段可能不具有统一的同位素年龄,直到营城组之后(约103~104Ma),盆地断陷演化阶段结束,整个盆地同时坳陷沉降,各个组段形成统一的时间格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断陷期 盆地充填 松科2井 火石岭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长岭断陷深层凝灰质碎屑岩储层特征及致密化机理
8
作者 周龙飞 郭小波 +5 位作者 沈霞 李立立 薛松 高劲 丁超 谷晓强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1-314,I0009,I0010,共16页
为明确松辽盆地长岭断陷神字井洼槽深层凝灰质碎屑岩储层特征及其致密化机制,以营一段和沙河子组砂岩储层为研究对象,应用碳和氧稳定同位素、流体包裹体测温及原位微区电子探针测试等方法,从岩石学、储集特征、成岩作用类型及储层形成... 为明确松辽盆地长岭断陷神字井洼槽深层凝灰质碎屑岩储层特征及其致密化机制,以营一段和沙河子组砂岩储层为研究对象,应用碳和氧稳定同位素、流体包裹体测温及原位微区电子探针测试等方法,从岩石学、储集特征、成岩作用类型及储层形成机制等方面,探讨了深层凝灰质碎屑岩储层致密化控制因素和形成时间及其与天然气充注期次的时序关系。结果表明:营一段及沙河子组岩性主要为杂色凝灰质砂砾岩及凝灰质中−细砂岩;储集空间类型以次生孔隙为主,发育少量微裂缝;胶结作用是储层致密的关键因素,碳酸盐胶结物为最主要的胶结物类型,按胶结次序可分为3期。营一段砂砾岩储层约80 Ma开始致密,天然气主要充注于90~80 Ma,反映以先成藏后致密为主的天然气充注特征;沙河子组砂岩储层约90 Ma开始致密,沙二段天然气主要充注于98~88 Ma,既存在先成藏后致密的充注关系,又具有边成藏边致密的充注特征。研究深化了深层凝灰质碎屑岩储层致密化机制及成藏认识,可为深层致密气藏勘探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化机理 凝灰质碎屑岩储层 神字井洼槽 长岭断陷 松辽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气与页岩气耦合成藏机制及其定量评价——以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白垩系沙河子组为例
9
作者 周能武 初众 +8 位作者 卢双舫 张鹏飞 王民 林子智 王军杰 姜新雨 刘阳 陈国辉 李文镖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00-1214,共15页
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深层全油气系统主要由源内白垩系沙河子组滞留成藏的页岩气、短距离运移成藏的致密气以及经断裂运移后在基底变质岩和营城组火山岩内聚集形成的气藏共同构成。此全油气系统内,致密气和页岩气并非孤立存在,常常相伴... 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深层全油气系统主要由源内白垩系沙河子组滞留成藏的页岩气、短距离运移成藏的致密气以及经断裂运移后在基底变质岩和营城组火山岩内聚集形成的气藏共同构成。此全油气系统内,致密气和页岩气并非孤立存在,常常相伴相生,互相影响,但过去多将二者单独研究,未能系统剖析二者的共生特征及其关联性。以徐家围子断陷沙河子组泥页岩和砂砾岩互层为研究对象,将滞留成藏的页岩气与短距离运移成藏的致密气视为致密层系气一起解剖。在明确致密层系中烃源岩生-排气和储层储气能力的基础上,建立“三分烃源岩”和“四分储层”的分级评价标准,考虑砂/泥比配置,通过构建数值模型来阐明不同级别源-储配置条件的致密层系中,致密气和页岩气耦合成藏时的资源量分配和分布规律,从而认识致密气和页岩气的互补或共富关系。研究结果显示:致密气和页岩气耦合成藏类型可划分为24种,其中由Ⅰ级、Ⅱ级烃源岩,Ⅰ级、Ⅱ级致密储层和低于/等于最佳砂/泥比组合形成的4种致密层系为致密气和页岩气的共富区;由Ⅰ级、Ⅱ级烃源岩,Ⅰ级、Ⅱ级致密储层和高于最佳砂/泥比组合形成的4种致密层系为页岩气富集和紧邻烃源岩致密气富集区;由Ⅰ级、Ⅱ级烃源岩,Ⅲ级、Ⅳ级致密储层和任意砂/泥比组合形成的8种致密层系为页岩气富集而致密气贫乏区;由Ⅲ级烃源岩、任意级别致密储层和砂/泥比组合的8种致密层系为页岩气和致密气共贫区。沙河子组致密气和页岩气具有整体共富、局部互补的特征,主要富集区在北部安达—宋站地区,但是二者甜点并非完全重合,建议在达深24井区和宋站区域试着进行联合开发,其余区域以致密气开发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成藏 全油气系统 致密气 页岩气 成藏机制 沙河子组 徐家围子断陷 松辽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王府断陷断裂构造特征及其对煤岩气富集的控制作用
10
作者 孙永河 刘玉敏 田文广 《石油勘探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0-592,共13页
基于地震解释和钻井资料分析,以松辽盆地王府断陷为例,通过明确基底断裂分布、厘定含煤地层断裂活动时期、划分断裂系统,并结合煤层厚度和实际气测值,探讨断陷盆地各断裂系统对煤层空间展布和煤岩气赋存规律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①王... 基于地震解释和钻井资料分析,以松辽盆地王府断陷为例,通过明确基底断裂分布、厘定含煤地层断裂活动时期、划分断裂系统,并结合煤层厚度和实际气测值,探讨断陷盆地各断裂系统对煤层空间展布和煤岩气赋存规律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①王府断陷为受基底先存走滑T破裂再活动控制形成的不对称地堑,沉积含煤地层并发育3大类5亚类断裂系统;②基底断裂的水平伸展强度、垂向活动强度和构造-沉积充填差异控制断陷盆地煤层垂向上的发育层系、累计强度和累计频率;③基底断裂分段复活生长过程中形成的构造转换带控制陡坡外源碎屑注入位置,火成岩侵入产生的充填效应加速了断陷湖区的沉积充填过程,构造转换带和火成岩侵入共同限定煤层在平面上优势积聚位置;④基底复活断裂和断陷期新生断裂作为气源贯穿通道影响煤岩气富集程度;⑤应用泥岩涂抹系数(SSF)法评价断裂垂向封闭性,并建立评价标准,主力煤区SSF均低于临界值1.1,表明煤岩气保存条件较好;⑥综合考虑断裂活动性、分段性和封闭性等影响因素,建立了断陷盆地煤岩气成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气 断陷盆地 松辽盆地 王府断陷 构造特征 断裂系统 基底断裂复活 白垩系 聚煤规律 成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中央坳陷西部三叠系深层−超深层超压测井响应特征及成因
11
作者 徐龙龙 胡强 +2 位作者 刘建章 肖雅文 叶尔阿曼·达吾力 《地质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4-166,共13页
准噶尔盆地中央坳陷西部三叠系超压强度大且成因复杂,但目前对三叠系超压分布与成因的研究相对较薄弱。基于钻井液相对密度、实测地层压力及测井数据等资料,利用测井曲线组合、Bowers法和声波速度−密度交会等方法,分析了中央坳陷西部三... 准噶尔盆地中央坳陷西部三叠系超压强度大且成因复杂,但目前对三叠系超压分布与成因的研究相对较薄弱。基于钻井液相对密度、实测地层压力及测井数据等资料,利用测井曲线组合、Bowers法和声波速度−密度交会等方法,分析了中央坳陷西部三叠系超压测井响应特征,探讨了超压成因及主控因素。研究表明,三叠系超压段泥岩具有高声波时差、低电阻率的特征;中子密度及中子孔隙度均偏离正常压实趋势线,但在不同井区偏离幅度有所差异。现今三叠系超压主要为不均衡压实作用和深部压力传导共同作用形成。受三叠系岩性组合特征、沉积速率及断裂活动强度的影响,不同井区不均衡压实型超压贡献度存在明显差异,克拉玛依组尤为显著:沙窝地地区最大,莫西庄地区有所减小,征沙村地区最小。研究成果深化了对准噶尔盆地中央坳陷西部深层−超深层超压成因机制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压成因 超压测井响应 深层−超深层 三叠系 中央坳陷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琼东南盆地深水东区古近系碎屑岩储集体形成机制与展布特征
12
作者 罗威 林璐 +2 位作者 焦祥燕 呙诗阳 胡雯燕 《中国海上油气》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4-117,共14页
基于琼东南盆地深水东区的地震资料及钻井获取的岩性、电性、薄片与分析测试数据,开展了该区规模储集体类型、形成机制及分布特征的研究,以推动该区油气勘探取得新进展。研究表明:深水东区古近系规模碎屑岩储集体发育,可识别出三角洲和... 基于琼东南盆地深水东区的地震资料及钻井获取的岩性、电性、薄片与分析测试数据,开展了该区规模储集体类型、形成机制及分布特征的研究,以推动该区油气勘探取得新进展。研究表明:深水东区古近系规模碎屑岩储集体发育,可识别出三角洲和海底扇2种类型;继承性大物源区流域面积及转换带控制了三角洲的规模及位置,快速隆升小物源区构造隆升幅度及物源水系控制了三角洲的规模,输砂通道及多源汇聚背景控制了坳陷中央远源区大型海底扇的发育。明确崖三段、陵三段及陵二段、陵一段为深水东区规模碎屑岩储集体有利发育层段,其中崖三段沉积期以三角洲为主,中央坳陷北翼由西至东储集体规模呈先增大再缩小然后再稍微增大的趋势,坳陷南翼发育前、后两排三角洲,均可形成规模储集体;陵三段沉积期规模储集体也以三角洲为主,分布规律与崖三段较为相似;陵二段和陵一段沉积期坳陷两翼和中心以小型三角洲和海底扇为主,仅长昌凹陷受输砂通道及多源汇聚背景影响发育规模海底扇。基于上述三角洲和海底扇的时空展布差异,指明了深水东区不同区带的有利勘探层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琼东南盆地 中央坳陷 深水东区 古近系 规模储集体 三角洲 海底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相坳陷湖盆细粒沉积岩岩相类型及成因——以松辽盆地晚白垩世青山口组为例 被引量:12
13
作者 孟庆涛 胡菲 +2 位作者 刘招君 孙平昌 柳蓉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37,共18页
页岩油是目前非常规油气研究的热点与难点。细粒沉积岩岩相类型及成因分析是页岩油“源储”特征研究及“甜点”预测的有效途径。松辽盆地青山口组细粒沉积广泛发育,是页岩油富集的有效层段。本文通过岩性、矿物成分、有机质丰度与沉积构... 页岩油是目前非常规油气研究的热点与难点。细粒沉积岩岩相类型及成因分析是页岩油“源储”特征研究及“甜点”预测的有效途径。松辽盆地青山口组细粒沉积广泛发育,是页岩油富集的有效层段。本文通过岩性、矿物成分、有机质丰度与沉积构造4个参数,将松辽盆地青山口组细粒沉积岩划分为6种岩相:高有机质泥纹层黏土质页岩(A)、中高有机质含细粉砂纹层长英质页岩(B)、中低有机质含粗粉砂纹层长英质页岩(C)、低有机质层状粉砂岩(D)、低有机质层状介形虫灰岩(E)和低有机质层状白云岩(F)。进一步从水动力学与有机质富集方面探讨了不同岩相类型的成因,并建立了相应的沉积模式。具体为:在风暴浪基面之下的静水、咸水环境、高湖泊生产力背景中,浮游藻类与黏土絮状物均匀悬浮沉降,形成贫富有机质黏土质纹层,沉积A岩相;在正常浪基面之下的相对静水(浪基面附近局部动荡)、半咸水环境、高湖泊生产力背景中,三角洲径流与洪流带来的细粉砂颗粒继续向湖盆中央搬运,经均匀悬浮沉降形成长英质纹层,间歇期悬浮沉降形成黏土质纹层,形成B岩相;正常浪基面之下,洪水携带粉砂级颗粒,顺着水下分流河道搬运至外前缘,以稳定性浊流的形式进入前三角洲,随流速逐渐降低,分异形成粗粉砂—细粉砂纹层,间歇期悬浮沉降形成黏土质纹层,形成C岩相;正常浪基面之下,三角洲前缘早期沉积物在阵发性浊流的作用下,滑塌至较深水区,形成D和E岩相;于正常浪基面与风暴浪基面之间,在相对干燥的气候背景下的咸水环境中,形成F岩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相坳陷湖盆 细粒沉积 岩相 成因模式 页岩油 松辽盆地 青山口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相拗陷湖盆细粒沉积有机质富集机制研究:以松辽盆地长岭凹陷青山口组为例 被引量:5
14
作者 孟庆涛 张训 +9 位作者 杨亮 高家俊 刘招君 胡菲 邢济麟 张成铭 康嘉楠 崔博 董秦玮 张恩威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1-415,共15页
松辽盆地作为白垩纪形成的大型陆相拗陷含油气盆地,沉积了巨厚的湖相细粒沉积,近年来在非常规油气方面展现了巨大的勘探潜力,其中青山口组是松辽盆地页岩油的重点攻关层系,细粒沉积有机质富集机制对于非常规油气勘探至关重要。在松辽盆... 松辽盆地作为白垩纪形成的大型陆相拗陷含油气盆地,沉积了巨厚的湖相细粒沉积,近年来在非常规油气方面展现了巨大的勘探潜力,其中青山口组是松辽盆地页岩油的重点攻关层系,细粒沉积有机质富集机制对于非常规油气勘探至关重要。在松辽盆地南部长岭凹陷分别选取位于不同沉积区的3口井,针对其青一段水进体系域的细粒沉积岩,借助岩心观察、有机地球化学和生物标志化合物等技术手段,讨论在不同沉积环境和水进过程中,有机质来源和有机质保存条件的变化,分析有机质富集的关键控制因素,并建立相关的有机质富集模式。结果表明:研究区青一段细粒沉积岩有机质丰度较高,有机质类型以Ⅱ型干酪根为主,整体呈现有机质丰度南低北高、下低上高的特征;饱和烃中正构烷烃主要表现为单峰、前峰型,具有微弱奇数碳优势;萜类化合物中以三环萜烷和五环三萜烷为主;甾类化合物中C_(27-29)规则甾烷以C_(27)规则甾烷丰度最高;芳香烃中三芴系列化合物以二苯并噻吩为主。研究区青一段细粒沉积岩有机质来源以湖泊内源菌藻类为主,含有一定的陆源高等植物输入,古水体整体为弱还原的半咸水环境。其中,有机质来源和古盐度是控制有机质富集的关键因素。在平面上,半深湖—深湖沉积区相较三角洲外前缘沉积区,受河流影响较弱,陆源输入较弱,水体盐度较高,有机质类型较好,有机质更加富集。在垂向上,随着水体加深,河流影响减弱,水体盐度呈升高的趋势,有机质类型变好,有机质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拗陷湖盆 细粒沉积 有机质富集 控制因素 青山口组一段 白垩系 长岭凹陷 松辽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中央坳陷西部下二叠统风城组天然气勘探潜力与重点领域 被引量:6
15
作者 唐勇 胡素云 +4 位作者 龚德瑜 尤新才 李卉 刘海磊 陈轩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0-500,512,共12页
基于准噶尔盆地中央坳陷西部下二叠统风城组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天然气组分和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等分析数据,结合区域沉积环境与生烃演化模拟实验,评价风城组烃源岩的生气潜力,刻画规模有效源灶分布,厘定天然气成因来源,优选有利勘探领... 基于准噶尔盆地中央坳陷西部下二叠统风城组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天然气组分和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等分析数据,结合区域沉积环境与生烃演化模拟实验,评价风城组烃源岩的生气潜力,刻画规模有效源灶分布,厘定天然气成因来源,优选有利勘探领域。结果表明:(1)风城组为1套倾油型烃源岩,但滞留液态烃有利于晚期裂解成气,具有生气潜力大、晚期规模成藏的特点;(2)风城组烃源岩最大厚度可达900 m,盆1井西凹陷和沙湾凹陷已进入规模生气阶段,生气强度大于20×10^(8) m^(3)/km^(2)的面积约6 500 km^(2);(3)环中央坳陷西部发现的碳同位素组成较轻的天然气主要为来自风城组烃源岩的高熟油型气,其他则为来自于石炭系煤系烃源岩的煤成气;(4)中央坳陷西部天然气勘探需重点关注源边构造型、源边地层型、源内页岩气型和源内构造型4种类型的有利勘探领域,其勘探潜力值得期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中央坳陷西部 下二叠统风城组 生气潜力 气源对比 勘探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相湖盆水下喷发火山岩储层特征及发育模式——以松辽盆地长岭断陷查干花次凹为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任宪军 石云倩 靖伟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6-189,共14页
在松辽盆地长岭断陷陆相湖盆水下喷发的火石岭组火山碎屑岩中发现了工业油气,有广阔的勘探前景。研究针对火石岭组水下喷发火山碎屑岩储层的储集空间特征、物性特征及孔隙结构差异开展,分析不同类型储层物性差异原因及其形成和演化过程... 在松辽盆地长岭断陷陆相湖盆水下喷发的火石岭组火山碎屑岩中发现了工业油气,有广阔的勘探前景。研究针对火石岭组水下喷发火山碎屑岩储层的储集空间特征、物性特征及孔隙结构差异开展,分析不同类型储层物性差异原因及其形成和演化过程。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①凝灰岩中火山玻璃含量较高,储集空间以脱玻化孔和溶蚀孔为主,并且粒度越粗物性越好,孔隙规模、孔径大小、孔隙丰度等方面逐渐变大;沉凝灰岩黏土矿物含量高,以黏土矿物晶间孔为主,物性差;凝灰质砂岩中长石、岩屑和浊沸石等易溶组分含量高,以溶蚀孔为主。②研究区火山碎屑岩储层原生孔隙不发育,储层较为致密,平均孔隙度为2.43%,渗透率平均值为0.076×10^(-3)μm^(2),粗粒凝灰岩孔隙度最高,其次是凝灰质砂岩和细粒凝灰岩,沉凝灰岩物性最差。③脱玻化作用是凝灰岩储层中高孔隙度和超低渗透率的重要原因,中成岩阶段的2次油气充注导致岩石发生有机酸溶蚀,此外,裂缝可以为有机酸和深部热液提供运移通道,导致后期溶蚀,并连接各种分散的溶蚀孔隙,提高储集空间的有效性。④近源相带气携水下火山碎屑流亚相粗粒凝灰岩储层是油气勘探的有利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长岭断陷 陆相湖盆 水下喷发 火山碎屑岩储层 储层发育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拉尔盆地中部断陷带下白垩统南屯组致密储层特征及有利区预测
17
作者 田亚 李军辉 +4 位作者 陈方举 李跃 刘华晔 邹越 张晓扬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6-146,共11页
综合运用岩心分析、铸体薄片、高压压汞等资料,对海拉尔盆地中部断陷带下白垩统南屯组储层特征及其主控因素开展了详细研究,并对有利区进行了定量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海拉尔盆地中部断陷带南屯组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砂岩和长石岩... 综合运用岩心分析、铸体薄片、高压压汞等资料,对海拉尔盆地中部断陷带下白垩统南屯组储层特征及其主控因素开展了详细研究,并对有利区进行了定量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海拉尔盆地中部断陷带南屯组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储层孔隙度小于12%的样品数占总样品数的70.2%,渗透率小于1 mD的样品数占总样品数的66.3%,属于致密砂岩储层,储层储集空间主要为少量原生孔隙和大量次生溶蚀孔隙。(2)沉积相控制了研究区储层物性在空间上的总体分布规律,南屯组最有利的沉积相带是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和扇三角洲前缘亚相;压实作用对储层具有减孔效应,溶蚀作用普遍发育,形成了大量粒间和粒内溶孔,对储集性具有一定改善作用。(3)盆地中部断陷带发育缓坡断阶构造带、陡坡断阶构造带和洼槽带3种构造带,其中缓坡断阶构造带和陡坡断阶构造带为主要的油气聚集区带,其断裂的大量发育均早于或同期于烃源岩大量排烃阶段,为油气运移提供了通道。(4)将“沉积相-孔隙度-储层厚度-砂地比-埋藏深度”五要素进行叠合,定量评价有利储层发育区,其中Ⅰ类、Ⅱ类优质储层主要分布在盆地中部断陷带的缓坡断阶构造带和陡坡断阶构造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储层 辫状河三角洲前缘 扇三角洲前缘 缓坡断阶构造带 陡坡断阶构造带 南屯组 下白垩统 中部断陷带 海拉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及邻区三维地热地质建模与地热资源靶区优选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文靖 肖红平 +4 位作者 饶松 施亦做 张翘然 黄顺德 胡光明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5-248,共14页
三维地热地质建模能够直观反映地质体温度场分布格局,有助于圈定地热资源有利靶区。本文利用地球物理及钻孔资料、岩石热物性数据对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进行三维地质建模及温度场模拟,通过钻孔测温和实测大地热流数据,验证了地热地质模... 三维地热地质建模能够直观反映地质体温度场分布格局,有助于圈定地热资源有利靶区。本文利用地球物理及钻孔资料、岩石热物性数据对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进行三维地质建模及温度场模拟,通过钻孔测温和实测大地热流数据,验证了地热地质模型的可靠性。结果表明,中央坳陷在1.0~4.0 km深度的温度分别为30.3℃~62.8℃、68.2℃~120.2℃、110.5℃~166.7℃、158.4℃~214.2℃。4.0 km深度内地温梯度介于36.9℃/km~57.4℃/km之间,平均地温梯度为48.4℃/km。嫩江组、姚家组二段—三段、青山口组二段—三段和泉三段—四段4套主力热储底板温度分别介于15.8℃~71.4℃、23.6℃~88.6℃、31.8℃~107.4℃和48.9℃~133.4℃,其中华字井阶地、大庆长垣、宾县王府凹陷为热储温度高值区。研究区现今地温场主要受基底起伏的控制,基底和沉积层热导率的差异引起的热流“折射”效应促进了浅部热量的再分配,形成了凹凸相间的地温场分布格局;此外,断裂构造对地温场高异常区的分布也有显著影响。结合热源、通道和储盖组合特征,圈定大庆长垣中部地区泉头组三段—四段为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地热资源开发有利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热地质建模 地热资源靶区 热储温度 松辽盆地中央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南长岭凹陷青山口组一段泥页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古环境意义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安 胡明毅 +2 位作者 高家俊 杨亮 邢济麟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75-2088,共14页
松辽盆地长岭凹陷青山口组一段是页岩油主力勘探目标,但目前其古环境研究程度较低。通过元素地球化学手段研究古环境演化特征,分析环境因素对有机质富集的影响,对理清页岩油富集主控因素和选区评价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次研究对长岭凹... 松辽盆地长岭凹陷青山口组一段是页岩油主力勘探目标,但目前其古环境研究程度较低。通过元素地球化学手段研究古环境演化特征,分析环境因素对有机质富集的影响,对理清页岩油富集主控因素和选区评价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次研究对长岭凹陷青一段P1—P3小层73件泥页岩样品进行总有机碳和主微量元素测试,讨论了研究区样品的有机质丰度和主微量元素特征,运用元素地球化学指标恢复了目的层的古气候、古生产力、古水深、古盐度和古氧化性,重建了研究区青一段的古环境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泥页岩有机质丰度较高,平均w(TOC)为2.14%。在平面上大情字井工区—余字井工区—塔虎城工区,以及垂向上P1—P3小层,随湖泊水体加深,古生产力和有机质丰度增大。研究区古气候条件整体为温暖湿润气候,自P1—P3小层气候变得更温湿。古水体性质表现为淡水—半咸水的贫氧还原环境,较大的盐度形成盐度分层,使研究区的还原环境不易被破坏,有利于有机质的保存。有机质来源与古盐度是导致研究区有机质差异富集的关键因素,大情字井工区—余字井工区—塔虎城工区湖泊有机质输入增加,古盐度增大,有机质相对富集,垂向上P1—P3小层也表现类似的规律变化,在青一段下部形成了一套品质较高的黑色泥页岩,是研究区页岩油富集的有利层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长岭凹陷 青山口组一段 泥页岩 元素地球化学 古环境 页岩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南部王府断陷深部煤层气地质特征及有利区评价 被引量:9
20
作者 沈霞 公海涛 +2 位作者 邵明礼 杨敏芳 霍万国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3-121,共9页
松辽盆地南部王府断陷煤层气资源量丰富,但深部煤层气勘探程度较低,在煤层气地质特征、富集成藏主控因素及有利目标优选等方面缺乏系统研究,制约了该区煤层气勘探进程。为此,在系统分析煤系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明确深部煤层气成藏主控因素... 松辽盆地南部王府断陷煤层气资源量丰富,但深部煤层气勘探程度较低,在煤层气地质特征、富集成藏主控因素及有利目标优选等方面缺乏系统研究,制约了该区煤层气勘探进程。为此,在系统分析煤系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明确深部煤层气成藏主控因素,建立有利区优选指标体系,预测煤层气富集有利区。结果表明:(1)王府断陷火石岭组宏观煤岩类型以光亮煤、半亮煤为主,具有低水分、低挥发分、低灰分的特征,镜质体最大反射率大于1.8%,孔隙率平均5.01%,CS38井计算的平均含气量为21.80 m^(3)/t。(2)王府断陷火石岭组火山喷发填平补齐沉积环境利于煤层发育,煤层主要发育于断陷双陡坡带之间与断陷中、东部的火山喷发的填平补齐效应形成的浅水区,形成了“填平补齐成煤模式”。此外,区内发育的大面积巨厚泥岩顶板与封闭断层使得煤层气得以富集保存。(3)王府断陷Ⅰ类有利区主要发育在断陷中部,煤层厚度大于5 m,断层断距<50 m,盖层厚度>80 m,气测全烃值>15%,具有较大勘探开发潜力;Ⅱ、Ⅲ类有利区主要发育在断陷的北部和南部,煤层厚度一般<5 m,盖层厚度<80 m,气测全烃值<15%,断层封闭性弱或不封闭,盖层厚度差异大,勘探开发风险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王府断陷 深部煤层气 地质特征 有利区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