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央行沟通、预期引导与人民币汇率波动——基于大语言模型的分析
1
作者 孟子乔 王金明 《经济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48,共21页
本文基于大语言模型提取央行沟通文本信息,来构建央行汇率预期引导指数和沟通语调指数,并考察其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汇率升值预期引导和积极沟通语调会引起人民币汇率升值,其中,汇率升值预期引导会增加人民币汇率波... 本文基于大语言模型提取央行沟通文本信息,来构建央行汇率预期引导指数和沟通语调指数,并考察其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汇率升值预期引导和积极沟通语调会引起人民币汇率升值,其中,汇率升值预期引导会增加人民币汇率波动,而积极沟通语调能够降低人民币汇率波动。第二,央行书面沟通和口头沟通对人民币汇率水平和波动的影响各异;当人民币汇率发生极端升贬值时,央行汇率预期引导使得人民币汇率朝着合意的方向持续变动。第三,在“8·11汇改”后和在中美贸易摩擦期间,央行汇率预期引导仍然可以有效调节人民币汇率水平和波动;在美联储加息时期,央行汇率升值预期引导会对人民币汇率产生升值影响,并降低汇率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央行沟通 汇率波动 外汇预期管理 大语言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央行票据冲销外汇占款成本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张雪莹 齐立波 《金融发展研究》 2009年第2期29-32,共4页
在现行的外汇管理体制下,为应对外汇储备持续增加导致的基础货币的扩张,我国中央银行发行央行票据的规模不断扩大,央票冲销外汇占款的成本问题越来越引起理论界和管理层的关注。本文采用2003年4月至2008年4月期间的数据,分析汇率因素及... 在现行的外汇管理体制下,为应对外汇储备持续增加导致的基础货币的扩张,我国中央银行发行央行票据的规模不断扩大,央票冲销外汇占款的成本问题越来越引起理论界和管理层的关注。本文采用2003年4月至2008年4月期间的数据,分析汇率因素及利差因素对央行票据冲销外汇占款成本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央行票据 外汇占款 冲销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汇储备变动对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杨艳 徐丽君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1-97,共7页
近十年来我国外汇储备持续增长,形成中央银行庞大的外汇资产。针对我国外汇资产的增长,中央银行采取发行中央银行票据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冲销外汇占款等措施,引起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被动扩张。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人民币汇率市... 近十年来我国外汇储备持续增长,形成中央银行庞大的外汇资产。针对我国外汇资产的增长,中央银行采取发行中央银行票据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冲销外汇占款等措施,引起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被动扩张。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加强外汇储备和资产流动管理是抑制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被动扩张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汇储备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 中央银行票据 存款准备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汇改与外汇市场波动性:大玩家理论的视角
4
作者 郭新帅 张之玥 居姗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77-183,共7页
央行在外汇市场的行动对市场波动性有重要影响。本文从主观预期概念出发,基于“大玩家”理论解释了2005年和2015年中国外汇管理体制两次改革前后人民币外汇市场的波动性差异。汇改前,央行积极地承担着“大玩家”的角色,人民币对美元汇... 央行在外汇市场的行动对市场波动性有重要影响。本文从主观预期概念出发,基于“大玩家”理论解释了2005年和2015年中国外汇管理体制两次改革前后人民币外汇市场的波动性差异。汇改前,央行积极地承担着“大玩家”的角色,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性较强;汇改后,央行的“大玩家”角色减弱,汇率波动性程度显著下降,市场效率增强。利用汇率数据进行的R/S分析支持了前述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银行 外汇市场波动性 主观预期 大玩家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央行外汇干预、投资者情绪与汇率变动 被引量:13
5
作者 司登奎 李小林 江春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58-70,共13页
本文基于开放经济框架构建了包含央行外汇干预、投资者情绪与汇率变动的内生动态系统,从理论层面阐述了三者传导的微观机制。理论分析表明,央行外汇干预、投资者情绪与汇率变动之间存在非线性的内生联动效应。为刻画这一效应,本文选取TV... 本文基于开放经济框架构建了包含央行外汇干预、投资者情绪与汇率变动的内生动态系统,从理论层面阐述了三者传导的微观机制。理论分析表明,央行外汇干预、投资者情绪与汇率变动之间存在非线性的内生联动效应。为刻画这一效应,本文选取TVP-SV-BVAR模型分别从全局性及多重情景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央行外汇干预能够在短期内起到稳定人民币汇率的作用,但在长期会加剧汇率波动。同时,央行外汇干预短期内会加剧投资者情绪波动而使得干预效果减弱,但在长期投资者情绪对汇率的影响不明显。鉴于央行外汇干预对汇率稳定的有效性逐渐下降,且投资者情绪对汇率的冲击易受非预期外部环境的影响。因此,随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不断完善,如何在审慎、适当的外汇干预中保持投资者情绪稳定,进而实现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的区间内波动应成为制定货币政策时需要考虑的一项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央行外汇干预 投资者情绪 汇率 时变 TVP—sV—BV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金融冲击下中国央行的外汇市场调节与汇率预期
6
作者 李想 施建淮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43-56,共14页
基于2010年6月至2017年12月的月度数据,使用SVAR模型考察全球金融冲击、中国央行的外汇市场调节与人民币汇率和汇率预期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发现:全球金融冲击可以通过资本流动渠道影响人民币名义汇率以及外汇市场参与者对人民币的汇率... 基于2010年6月至2017年12月的月度数据,使用SVAR模型考察全球金融冲击、中国央行的外汇市场调节与人民币汇率和汇率预期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发现:全球金融冲击可以通过资本流动渠道影响人民币名义汇率以及外汇市场参与者对人民币的汇率预期,相较而言对汇率预期的影响力度更大。全球金融风险上升(下降)会使外汇市场参与者形成人民币贬值(升值)预期;央行的外汇市场调节决策受到人民币汇率和汇率预期的影响,具有"逆风向调节"的特征;央行的外汇市场调节至少在短期内是有效的,不仅可以稳定汇率,也可以引导汇率预期朝着央行期望的方向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金融冲击 央行外汇调节 名义汇率 汇率预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汇储备变化的宏观经济效应——基于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聂丽 石凯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17,共15页
基于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从外汇占款和国内信贷的货币供给投放渠道出发分析了外汇储备变化和货币政策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随后构建纯粹符号约束的VAR模型就外汇储备变化的宏观经济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经济繁荣期,中国采取... 基于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从外汇占款和国内信贷的货币供给投放渠道出发分析了外汇储备变化和货币政策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随后构建纯粹符号约束的VAR模型就外汇储备变化的宏观经济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经济繁荣期,中国采取的从部分到完全再到紧缩的货币政策,有效消除了外汇储备增加引发的通胀压力;在经济紧缩期,外汇储备减少不会对当前持续低水平的通货膨胀产生显著的下拉趋势;此外,调控国内信贷的货币手段在外汇储备紧缩期更为有效,具体表现为外汇储备减少对国内信贷在短期内有正向显著影响;外汇储备减少对产出和汇率的影响不显著。建议完善外汇储备管理体制,强化货币政策的逆周期调节作用,促进国内信贷的合理适度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汇储备 纯粹符号约束 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