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式现代化起于何时?——对学界相关观点的回应
1
作者 翁乐苗 林修能 《社会主义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6-92,共7页
对中国式现代化起始点的认识,关系着对中国式现代化性质的把握。由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复杂性与“中国式”“起始点”等相关概念理解的多元性,当前学界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起始点存在争议。起始点不是指概念提出的时间或者理论产生的时... 对中国式现代化起始点的认识,关系着对中国式现代化性质的把握。由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复杂性与“中国式”“起始点”等相关概念理解的多元性,当前学界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起始点存在争议。起始点不是指概念提出的时间或者理论产生的时间,而是指“中国式现代化”基本内涵在实践中得到完整展开的开始时间;起始点也不是指中国式现代化“当代形态”的呈现时间,而是中国式现代化“诞生形态”的呈现时间。对比学界关于中国式现代化起点的探讨,将新中国成立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起始点的观点更具合理性。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从局部探索转向全国展开,这一全国范围内的现代化建设一开始就体现出了中国的特色,具备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内涵。“三大改造”完成后,中国式现代化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并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向而行;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式现代化的当代内涵得到了体现,并形成了理论体系。以新中国成立为起始点,有助于串联起完整的中国式现代化历史叙事,体现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利益的高度一致性,有助于从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高度来把握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辟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宏伟历程,有助于总结运用现代化实践的宝贵经验引导启发当前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新中国成立 中国共产党 历史起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政课的路径与实践
2
作者 龙屏风 肖庆丰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70-75,共6页
基于目标导向理论和问题导向法构建的“目标+问题”教学模型与伟大建党精神在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思想政治教育逻辑以及教学实践逻辑中展现出较高的适应性。在该模型框架下,伟大建党精神可通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被有机融入... 基于目标导向理论和问题导向法构建的“目标+问题”教学模型与伟大建党精神在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思想政治教育逻辑以及教学实践逻辑中展现出较高的适应性。在该模型框架下,伟大建党精神可通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被有机融入思政课,确保其核心内涵和具体内容在整个教学流程中得到充分体现。实践证明,“目标+问题”教学模型能有效促进伟大建党精神在思政课中的融入度,进而提高教学效果,推动思政课的内涵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伟大建党精神 思政课 目标导向 问题导向 核心内涵 具体内容 “目标+问题”教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逻辑与路径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家丽 《高等建筑教育》 2024年第2期143-148,共6页
伟大建党精神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源泉和宝贵资源。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之中,有利于推动高校思政课的理论体系创新与实践创新。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时代的应然要求:二者在理论上有融合性、在内容上有... 伟大建党精神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源泉和宝贵资源。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之中,有利于推动高校思政课的理论体系创新与实践创新。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时代的应然要求:二者在理论上有融合性、在内容上有延展性、在价值上有契合性。将伟大建党精神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之中,应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网络思政教育三条路径全面展开,实现思政教育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检验相统一、课堂思政教学与网络思政教育相统一、个体道德修养与和谐社会建设相统一。这个过程有利于涵养新时代中国大学生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帮助新时代中国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义利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伟大建党精神 思政课 大学生 中国共产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众化视域下伟大建党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践路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若男 姜万兰 李蓝冰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56-60,共5页
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来看,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在革命斗争中形成了伟大建党精神,极大地丰富了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延伸并拓展了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赋予了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崭新的内容,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运用分众化理念探... 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来看,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在革命斗争中形成了伟大建党精神,极大地丰富了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延伸并拓展了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赋予了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崭新的内容,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运用分众化理念探索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实践路径,是顺应时代发展、推动伟大建党精神教育走深走实的必然和应然之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伟大建党精神 分众化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伟大建党精神培育时代新人的逻辑依据、价值意蕴及实践指南
5
作者 马曼蕊 姜怀忠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52-57,共6页
从理论上看,培育时代新人在育人目标、文化基因、培育内容上契合伟大建党精神。从现实场域上看,伟大建党精神对时代新人的培育在认知、行为、意志、情感各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是塑造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强化使命担当、增强奋... 从理论上看,培育时代新人在育人目标、文化基因、培育内容上契合伟大建党精神。从现实场域上看,伟大建党精神对时代新人的培育在认知、行为、意志、情感各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是塑造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强化使命担当、增强奋斗精神、厚植忠党为民的根本遵循与应然之义。从实践指南上看,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结合现实用好“社会大课堂”、创新互联网育人新模式、构建多元主体育人大格局是伟大建党精神培育时代新人的提升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伟大建党精神 时代新人 实践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村扫盲教育的百年历程研究
6
作者 周建伦 《宜春学院学报》 2024年第7期8-13,共6页
伴随党的不断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村扫盲教育也历经了近百年之久,从早期的识字班到新时代的成人基础教育,表现出了扫盲教育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从中国共产党建立以来,农村扫盲教育主要经历了抗日战争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改革开放... 伴随党的不断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村扫盲教育也历经了近百年之久,从早期的识字班到新时代的成人基础教育,表现出了扫盲教育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从中国共产党建立以来,农村扫盲教育主要经历了抗日战争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改革开放以后三个重要历史阶段,总结出了主要的历史经验。即农村扫盲教育始终与党的政策相统一、与经济生产相契合、与具体境况相结合,这些经验在新时代对扫盲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党百年 中国共产党 农村扫盲教育 历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与中国电影核心价值观的呈现 被引量:6
7
作者 周星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9-72,共14页
梳理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和中国电影发展之间的关系,必须提到中国电影的核心价值观和党的文艺理论建设之间的密切关系。中国共产党从上个世纪30年代开始介入电影,宣扬自己的价值观,到建立新中国之后以自身的价值观为尺度延续至今,实际克... 梳理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和中国电影发展之间的关系,必须提到中国电影的核心价值观和党的文艺理论建设之间的密切关系。中国共产党从上个世纪30年代开始介入电影,宣扬自己的价值观,到建立新中国之后以自身的价值观为尺度延续至今,实际克服了许许多多的困难,实现了中国电影在世界电影中建立自己风格并在其中树立独树一帜的创作形象的战略目标。以人民为核心的价值观衍生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电影不断克服曲折而取得自身独一无二的中国电影学派气质的影像创作成绩。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观具有彻底的革命性,因为其价值目标指向是为了彻底改造旧社会,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新社会,最终实现全人类的自由解放。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观是与资产阶级价值观根本对立的。中国共产党价值观以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把人民视为价值的主体,全心全意为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谋利益,因此其核心是深刻的人民性。其路径是以共产党员的示范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社会的全体成员,使党所倡导的价值规范逐渐成为社会全体成员自觉接受的价值规范。在某种程度上,2008年奥运会是中国崛起的一次凸显,从此中国自身开始挣脱隐忍而站到世界的前台,其形象也被日渐认识;2021年中国又一次因为自身突飞猛进的经济建设成就而为世人瞩目,同时又因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的出色成绩,而成为被世界瞩目的中心。2021必然成为将来迈向新的百年的历史起点。正是因为中国的不断发展进步,中国电影才有其坚韧的力量来实现自身努力的目标获得世界的认可,而中国共产党一切为人民的价值观,正是其自身的艺术形象日渐得到影像世界的充分肯定和取得丰厚成就的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建党百年 中国电影 核心价值观 中国电影学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制秩序与地权结构——百年土地制度变迁的政治经济学解释 被引量:24
8
作者 刘守英 颜嘉楠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14,共14页
研究目的:从土地权利与社会秩序的关系视角为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土地制度变革提供政治经济学解释。研究方法:基于文献和政策梳理的制度变迁研究。研究结果:(1)中国共产党以土地革命发动农民群体,打破以精英结盟维稳为主导逻辑的社会秩... 研究目的:从土地权利与社会秩序的关系视角为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土地制度变革提供政治经济学解释。研究方法:基于文献和政策梳理的制度变迁研究。研究结果:(1)中国共产党以土地革命发动农民群体,打破以精英结盟维稳为主导逻辑的社会秩序,使中国社会进入国家与社会一体化的整体体制秩序;(2)在整体体制秩序中,国家构建自上而下渗透与统合社会的政治经济体制,控制土地权利,为国家工业化进行资本积累;(3)当整体体制的推行对整体秩序的维系产生威胁,国家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为起点,调整体制安排,进行朝向权利开放的改革来平衡国家与社会的利益;(4)讨论了中国朝向现代土地制度与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可能路径。研究结论:土地制度变迁与社会秩序转型息息相关,土地问题始终是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重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党百年 土地制度变迁 制度分析 社会秩序 体制秩序 地权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心和使命与建党百年的反思 被引量:7
9
作者 周中之 《云梦学刊》 2021年第5期1-8,共8页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一初心和使命是引领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征程的旗帜,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动力。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守初心、担使命,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为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作出...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一初心和使命是引领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征程的旗帜,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动力。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守初心、担使命,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为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作出了永载史册的贡献。抓住初心和使命,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建党百年历史,更深刻地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更深刻地理解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一脉相承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心 使命 建党 百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年中国美术热点现象述评 被引量:2
10
作者 甄巍 肖菱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22年第2期54-58,共5页
2021年中国美术服务于人民,以高度的艺术责任感和使命意识,用美术形象塑造时代精神,献礼党的百年华诞,充分体现中国美术的“人民性”特征。美术工作者积极投身乡村振兴,面对后疫情时代下艺术多元发展态势和复杂的国际环境,提出美术领域... 2021年中国美术服务于人民,以高度的艺术责任感和使命意识,用美术形象塑造时代精神,献礼党的百年华诞,充分体现中国美术的“人民性”特征。美术工作者积极投身乡村振兴,面对后疫情时代下艺术多元发展态势和复杂的国际环境,提出美术领域的中国议题,探索美术传播、美术评论以及科艺融合的创新路径。配合“双减”、全民美育等教育改革,提升美术教育的战略站位及人文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1年中国美术述评 建党百年 人民艺术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党百年来绿色生活理论的历史演进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铁英 王晓雨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2期22-26,共5页
在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的历史节点,研究中国共产党的绿色生活理念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践行绿色生活理念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途径。按时间脉络,可将中国共产党绿色生活理念的发展划分为萌芽、起步探索、发展探索、深化探索四个... 在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的历史节点,研究中国共产党的绿色生活理念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践行绿色生活理念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途径。按时间脉络,可将中国共产党绿色生活理念的发展划分为萌芽、起步探索、发展探索、深化探索四个阶段。百年间中国共产党的绿色生活理念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从毛泽东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到以习近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绿色生活理念不仅内容方面更加系统化,在实践方面也逐渐深入人心。中国共产党的绿色生活理念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绿色生活观的继承发展,也是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强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党百年 绿色生活理念 历史演进脉络 时代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百年财税治理的演进逻辑、基本向度与当代价值 被引量:2
12
作者 马金华 毕学进 林源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11,共9页
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财税治理方略历经了多阶段路向演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战时型财税"救国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建设型财税"固国本"。改革开放后,又以公共型财税"求富裕"。新时代,以... 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财税治理方略历经了多阶段路向演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战时型财税"救国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建设型财税"固国本"。改革开放后,又以公共型财税"求富裕"。新时代,以现代型财税"谋复兴"。百年征程中,中国共产党财税治理的演进逻辑在于,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逻辑起点,以革命、建设、调控与治理的因时进阶为逻辑进路,以达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逻辑目标。动态演变路程中,实事求是的思想之向、一元统揽的领导之向、以民为本的价值之向,又构成静态的基本向度贯以始终。正是如此,中国共产党方能攻坚克难、开拓前进,完成各阶段的历史任务。以史为鉴,未来中国共产党的财税治理需要应对新矛盾,促进人民生活美好化。发展新业态,避免财税风险化。统筹新关系,推进财税关系和谐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财税治理 人民性 逻辑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党百年与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电影发展探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星 张黎歆 《中原文化研究》 2021年第5期11-19,共9页
中国电影在20世纪80年代除了面临外在社会环境发生巨大变化之外,改革开放带来的思想解放也使电影艺术本身的理论开拓必不可少,其对于国外电影艺术理论思潮和方法的借鉴起到了重要作用。20世纪80年代中国电影创作的多元化和丰富性主要体... 中国电影在20世纪80年代除了面临外在社会环境发生巨大变化之外,改革开放带来的思想解放也使电影艺术本身的理论开拓必不可少,其对于国外电影艺术理论思潮和方法的借鉴起到了重要作用。20世纪80年代中国电影创作的多元化和丰富性主要体现在:多代际导演聚会创作,纪实美学、影像美学创作交融,多样化题材的开拓。20世纪80年代前期电影创作以纪实美学为主线索,从现实主义复苏到艺术探索后形成较集中的纪实美学潮流,创作数量激增,创作水平提高,艺术质量出现较大飞跃,中国电影艺术格局已经基本稳定。除了主导形式外,包括心理结构在内的影片等多种创作类型、多种结构方式和多种艺术表现等特点,共同构成了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电影丰富的创作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党百年 改革开放 中国电影艺术 导演代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党百年视域下“繁森精神”的时代价值及弘扬路径 被引量:4
14
作者 韩秀婷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11-13,共3页
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延续、发展的核心和灵魂。一个有生命力的民族,总有一种积极进取的意志;一个有凝聚力的时代,总有一种奋发拼搏的精神。"繁森精神"内涵丰富,指向深邃,具体表征为忠诚担当、大爱无疆、艰苦奋斗、... 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延续、发展的核心和灵魂。一个有生命力的民族,总有一种积极进取的意志;一个有凝聚力的时代,总有一种奋发拼搏的精神。"繁森精神"内涵丰富,指向深邃,具体表征为忠诚担当、大爱无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在社会主义改革、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精神支撑和引领作用。新时代,站在建党百年的历史节点上,对"繁森精神"的时代价值进行与时俱进地探索,催生"繁森精神"焕发时代生机和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党百年 繁森精神 时代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党百年红色元素”融入剪纸印染服饰的设计初探 被引量:1
15
作者 鞠慧 储懿禾 郭淑华 《纺织科技进展》 CAS 2023年第3期45-48,共4页
以“建党百年”为主线,将中国共产党百年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划分为“救国”“兴国”“强国”“富国”4个篇章。以隐性的意识形态符号服装为载体,将剪纸艺术作为传递“建党百年红色精神”的表现方式制作纹样图案,通过传统工艺印染的变现... 以“建党百年”为主线,将中国共产党百年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划分为“救国”“兴国”“强国”“富国”4个篇章。以隐性的意识形态符号服装为载体,将剪纸艺术作为传递“建党百年红色精神”的表现方式制作纹样图案,通过传统工艺印染的变现手法,探讨将“建党百年红色元素”融入剪纸印染服饰的设计路径,并通过4个系列篇章的“红色成衣”来进一步展现红色精神和文化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党百年 红色元素 剪纸 印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制度批判到制度治理——建党百年视阈下反贫困的思想与实践 被引量:2
16
作者 段晓芳 牛思琦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4期347-352,共6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反贫困理论集中体现为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反思与批判。中国共产党以此作为思想基础,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为根本前提,围绕物质、精神和民生保障,展开了反贫困的制度探索历程。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党...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反贫困理论集中体现为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反思与批判。中国共产党以此作为思想基础,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为根本前提,围绕物质、精神和民生保障,展开了反贫困的制度探索历程。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党带领人民围绕"精准扶贫"治理物质贫困;通过把教育扶贫、"扶志"与"扶智"相结合,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方式,加强对精神贫困的治理;以全民性、公平性和差异性为原则,实施共享型民生保障制度。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已经做到系统化的制度治贫,完成了从制度批判到制度治理的跨越,全面推进了反贫困思想和实践的深化,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百年奋斗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党百年 反贫困 资本主义批判 新时代 制度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年树人--中国共产党对戏曲人才的培养 被引量:1
17
作者 安葵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21年第3期5-12,共8页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戏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党重视对人才的培养,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戏曲事业的奠基人、戏曲改革的骨干力量,到剧作家、理论家、演员以及各个门类的艺术家,造就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戏曲人才,这...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戏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党重视对人才的培养,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戏曲事业的奠基人、戏曲改革的骨干力量,到剧作家、理论家、演员以及各个门类的艺术家,造就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戏曲人才,这是戏曲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和标志。我们必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守正创新,创造戏曲艺术新的辉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党的领导 戏曲事业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党百年高校开展干部教育培训的历史演进 被引量:2
18
作者 闫伟 《继续教育研究》 2021年第4期6-10,共5页
干部教育培训因党而生、随党而兴、为党而强。回顾建党百年来共产党开展干部教育培训的历史征程,高校作为一支重要力量从未缺席。在新中国成立以前、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新世纪以来以及2009年至今的不同历史时期,... 干部教育培训因党而生、随党而兴、为党而强。回顾建党百年来共产党开展干部教育培训的历史征程,高校作为一支重要力量从未缺席。在新中国成立以前、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新世纪以来以及2009年至今的不同历史时期,分别经历了高校属于干部教育性质、依托高校开展干部专业教育、依托高校开展干部学历教育和短期培训、依托高校开展大规模非学历性干部培训、建立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体系的演进历程,高等教育与干部教育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互动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党百年 干部教育培训 高校基地 历史演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共创建史尚需探讨之问题 被引量:1
19
作者 牛大勇 《云梦学刊》 2022年第6期36-46,共11页
历史研究应避免人们(包括当事人)把后来的观念层层累加进既往的时空。在史料不足或相互矛盾的情况下,对“历史真相”的探索往往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不仅仅要追求某种“定论”,也要揭示有些问题的真相仍存有多种可能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历史研究应避免人们(包括当事人)把后来的观念层层累加进既往的时空。在史料不足或相互矛盾的情况下,对“历史真相”的探索往往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不仅仅要追求某种“定论”,也要揭示有些问题的真相仍存有多种可能性,值得进一步研究。中共成立于1920年夏并有了一批正式党员,才在1921年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而不是反之。中共不是在孤立隔绝的环境中自行诞生的,共产国际的代表对中共建党帮助极大,但对中共初期的组织状况有所轻视和挑剔。有关中共创立和“一大”的史料仍有一些“漏洞”和缺失。但“12名代表”之说记载于1921年共产国际的两个文献中,代表名单有1928年6月的中共“六大”文献和1929年张国焘的讲稿相互印证,所以目前不能被否定。比较各种材料,各地派出13名代表到会,张国焘借故把何叔衡支走,因而只有12名代表继续开会的可能性很大。说包惠僧身份特殊,不是正式代表,此说缺乏过硬的史料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建党 “一大” 何叔衡 毛泽东 张国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亚莉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22年第2期61-65,共5页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体现在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所有奋斗历程中,是对无数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的传承。伟大建党精神所蕴含的深刻含义显示出其具有巨大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应该成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丰...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体现在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所有奋斗历程中,是对无数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的传承。伟大建党精神所蕴含的深刻含义显示出其具有巨大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应该成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丰富教育资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深挖伟大建党精神所具有的实践意义,指引学生把握人生道路的方向,助力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坚定信念,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伟大建党精神 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