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7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图像肾肿瘤分割的三维轴向Transformer模型
1
作者 张金龙 吴敏 孙玉宝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77-685,共9页
自动分割CT图像序列中肾脏及其肿瘤区域能够为放化疗计划提供定量参考依据。当前基于Transformer的肾肿瘤分割模型得到了广泛关注,特别是与U-Net模型及其变体结合使用。现有的基于Transformer的分割网络通常在单个切片局部窗口内进行特... 自动分割CT图像序列中肾脏及其肿瘤区域能够为放化疗计划提供定量参考依据。当前基于Transformer的肾肿瘤分割模型得到了广泛关注,特别是与U-Net模型及其变体结合使用。现有的基于Transformer的分割网络通常在单个切片局部窗口内进行特征学习,对切片内空间信息以及切片间轴向信息表示存在不足。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三维轴向Transformer模块,将3个维度的复杂耦合关联分解为交替的2个轴向注意力,融合了切片内部以及切片之间的轴向体关联信息。以三维轴向Transformer模块为基础,融合多尺度特征与残差学习方式,构建了二阶段的肾脏肿瘤分割编解码网络ATrans UNet,在KiTS19数据集上,肾脏和肾脏肿瘤分割结果的Dice相似性分别是96.43%和81.04%,平均Dice得分对比2D-Unet提升了8.40%,对比3D-Unet提升了4.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图像序列 肾肿瘤三维分割 三维轴向transformer 二阶段编解码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Transformer的肺部CT图像超分辨率重建
2
作者 刘杰 吴优 +1 位作者 田佳禾 韩轲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34-1442,共9页
肺部CT图像灰度级别丰富,导致特征提取不充分、重建细节较差,为此提出基于局部增强Transformer和U-Net的肺部CT图像超分辨率重建网络.采用空洞卷积进行多感受野的深层特征提取,在不同膨胀率的空洞卷积层下获得全局图像信息,进行不同感... 肺部CT图像灰度级别丰富,导致特征提取不充分、重建细节较差,为此提出基于局部增强Transformer和U-Net的肺部CT图像超分辨率重建网络.采用空洞卷积进行多感受野的深层特征提取,在不同膨胀率的空洞卷积层下获得全局图像信息,进行不同感受野下的特征信息融合.将通过3×3卷积层获得的原始特征送入结合所提网络的编解码结构中,在局部增强窗口模块的作用下减小计算量并捕获局部信息.在解码阶段,为了提高重建图像的质量,使用跳跃连接并加入融合空间注意力和通道注意力的分割注意模块,进行无用信息丢弃和有用信息利用.实验结果表明,在SARS-CoV-2数据集中,所提网络与Transformer网络相比,4倍超分辨率的结构相似性和峰值信噪比分别提高了0.029和0.186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ct图像 超分辨率重建 transformER 空洞卷积 分割注意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ase error analysis and optimization for chirp transform spectrometer
3
作者 RU Penglei LIU Mengwei +1 位作者 HU Baifan WANG We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2025年第3期597-608,共12页
In the field of deep space exploration,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erahertz spectrometer has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to the back-end chirp transform spectrometer(CTS)system.In order to simultaneously meet the me... In the field of deep space exploration,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erahertz spectrometer has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to the back-end chirp transform spectrometer(CTS)system.In order to simultaneously meet the measurement requirements of wide bandwidth and high accuracy spectral lines,we built a CTS system with an analysis bandwidth of 1 GHz and a frequency resolution of 100 kHz around the surface acoustic wave(SAW)chirp filter with a bandwidth of 1 GHz.In this paper,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TS nonlinear phase error shift model and the basic measurement parameters is studied,and the effect of CTS phase mismatch on the pulse compression waveform is analyzed by simulation.And the expander error optimization method is proposed for the problem that the large nonlinear error of the expander leads to the unbalanced response of the CTS system and the serious distortion of the compressed pulse waveform under large bandwidth.It is verified through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 that the method is effective for reducing the 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of the phase of the expander from 18.75°to 6.65°,reducing the in-band standard deviation of the CTS frequency resolution index from 8.43 kHz to 4.72 kHz,solving the problem of serious distortion of the compressed pulse waveform,and improving the uneven CTS response under large bandwid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rp transform spectrometer(ctS) microwave heterodyne spectroscopy phase error compensation surface acoustic wave(SAW) wide bandwidt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域Transformer耦合特征学习的CT截断数据重建模型
4
作者 汪辰 蒙铭强 +4 位作者 李明强 王永波 曾栋 边兆英 马建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50-959,共10页
目的为解决CT扫描视野(FOV)不足导致的截断伪影和图像结构失真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投影和图像双域Transformer耦合特征学习的CT截断数据重建模型(DDTrans)。方法基于Transformer网络分别构建投影域和图像域恢复模型,利用Transforme... 目的为解决CT扫描视野(FOV)不足导致的截断伪影和图像结构失真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投影和图像双域Transformer耦合特征学习的CT截断数据重建模型(DDTrans)。方法基于Transformer网络分别构建投影域和图像域恢复模型,利用Transformer注意力模块的远距离依赖建模能力捕捉全局结构特征来恢复投影数据信息,增强重建图像。在投影域和图像域网络之间构建可微Radon反投影算子层,使得DDTrans能够进行端到端训练。此外,引入投影一致性损失来约束图像前投影结果,进一步提升图像重建的准确性。结果Mayo仿真数据实验结果表明,在部分截断和内扫描两种截断情况下,本文方法DDTrans在去除FOV边缘的截断伪影和恢复FOV外部信息等方面效果均优于对比算法。结论DDTrans模型可以有效去除CT截断伪影,确保FOV内数据的精确重建,同时实现FOV外部数据的近似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截断伪影 transformER 深度学习 双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向多层级交互网络的肺部CT图像分类
5
作者 龙肖 黄巍 胡凯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85-90,共6页
近年来,基于局部窗口的Self-Attention机制在视觉分类任务中表现突出。然而,由于存在感受野有限和建模能力弱的问题,其在处理复杂数据时效果不佳。肺部CT图像中的特征复杂多样,包括结节的形状、大小、密度等,给深入挖掘数据中的深层次... 近年来,基于局部窗口的Self-Attention机制在视觉分类任务中表现突出。然而,由于存在感受野有限和建模能力弱的问题,其在处理复杂数据时效果不佳。肺部CT图像中的特征复杂多样,包括结节的形状、大小、密度等,给深入挖掘数据中的深层次特征带来挑战。针对这些问题,文中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双向多层级交互网络模型Bi-directional Multi-level Interaction Vision Transformer(Bi-MI ViT)。该网络通过双向多层级交互机制有效融合空间和通道信息,从而显著提升特征提取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在Transformer分支中,引入了高效的级联组注意力机制,旨在丰富注意力头特征的多样性,并增强模型对关键信息的捕捉能力。同时,在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s)分支中,通过设计DP block,并利用点卷积(Point-Wise Convolution,PW)和深度卷积(Depth-Wise Convolution,DW)深入挖掘局部信息,以优化模型的表达能力。此外,深度特征提取模块(Deep Feature Extraction,DFE)的建立增强了特征传播和复用,提高了数据利用效率,实现了实质性的性能改进。实验结果显示,在公开的COVID19-CT数据集和私有的LUAD-CT数据集上,所提算法优于对比的8种方法,实现了准确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ct图像 双向多层级交互 卷积神经网络 transformER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伪影提示的稀疏角度CT金属伪影校正方法
6
作者 石保顺 舒元飞 +1 位作者 姜轲 苏月明 《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00-1810,共11页
联合稀疏角度CT重建和金属伪影校正任务旨在通过受金属迹污染的少视角投影数据重建高质量的CT图像.现有稀疏角度CT重建方法和金属伪影校正方法通常依赖于CT图像或投影数据,但其存在临床投影数据难以获取和校正精度差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 联合稀疏角度CT重建和金属伪影校正任务旨在通过受金属迹污染的少视角投影数据重建高质量的CT图像.现有稀疏角度CT重建方法和金属伪影校正方法通常依赖于CT图像或投影数据,但其存在临床投影数据难以获取和校正精度差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伪影提示Transformer的图像域方法,仅利用受伪影影响的CT图像即可同时实现稀疏角度CT重建和金属伪影校正.该方法将伪影区域作为提示,并将提示特征融入Transformer提取的特征中,提出伪影提示Transformer架构.该架构能够通过伪影区域特征提示,利用伪影区域和非伪影区域之间的全局上下文相关性提升伪影校正精度.针对多种伪影校正问题,在包含伪影的CT图像上构建伪影区域估计网络来估计伪影区域,并设计由局部信息提取模块、伪影区域注意力模块和通道注意力融合模块构成的局部−全局信息交互网络来融合局部与全局信息.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同时进行高精度CT重建并有效去除金属伪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角度ct 重建 金属伪影校正 提示学习 transform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兼具抗CT饱和与高灵敏度的母线保护新判据
7
作者 刘庆国 侯博文 +3 位作者 陈立达 吴峻锋 张员宁 黄景光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1-158,共8页
为最大程度保留区内故障灵敏度,提高母线保护抗电流互感器饱和的能力,实现协调母线保护灵敏性与可靠性之间的矛盾,本文基于分段划分制动区间的思想,提出一种基于ρ平面的三段式母线保护新判据。该判据利用ρ平面代替传统差动幅值平面,... 为最大程度保留区内故障灵敏度,提高母线保护抗电流互感器饱和的能力,实现协调母线保护灵敏性与可靠性之间的矛盾,本文基于分段划分制动区间的思想,提出一种基于ρ平面的三段式母线保护新判据。该判据利用ρ平面代替传统差动幅值平面,在ρ平面内差动电流的幅值和相角可以被分别独立控制且能共同作用,从而增强判据对制动区间的控制能力和制动区间设置的灵活性。同时,根据电流特性设定三段式母线保护,对不同工况环境分区制动,进而确保保护的灵敏性和可靠性。经过仿真验证,新判据对制动区间的划分能力强,能兼顾区内故障的灵敏度和抗电流互感器饱和能力,对提高母线保护的性能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线保护 抗电流互感器饱和 分段划分制动区间 ρ平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增强CT图像和Swin Transformer网络的食管癌T分期智能诊断模型的构建与评估 被引量:6
8
作者 王润媛 陈星材 +7 位作者 吴蔚 姚洁 郭美 马晋峰 曹锡梅 粘永健 吴毅 崔慧林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1770-1778,共9页
目的基于增强CT图像和Swin Transformer网络,拟构建食管癌T分期智能诊断模型。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2年4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山西省肿瘤医院胸外科经病理证实为食管癌的150例患者的45000张术前增强CT图像。经过UperNet Swi... 目的基于增强CT图像和Swin Transformer网络,拟构建食管癌T分期智能诊断模型。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2年4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山西省肿瘤医院胸外科经病理证实为食管癌的150例患者的45000张术前增强CT图像。经过UperNet Swin网络自动分割和肿瘤体积的计算,使用ResNet50、Swin Transformer和VIT 3个网络进行食管癌T分期智能诊断模型的构建。使用精准率、召回率、F1-score、特异度以及阴性预测值(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NPV)等指标在150例内部数据集上评价模型性能,描绘混淆矩阵和ROC曲线。结果在3个食管癌T分期诊断的模型中,Swin Transformer模型结合肿瘤体积、病理信息等特征的分期诊断效果最好,T1~T4期的精准率分别为1.00、0.67、0.83、1.00,AUC为0.861,优于ResNet50和VIT分期诊断模型,它们的精准率分别为0.13、0.27、0.59、0.81和0.03、0.14、0.56、0.75,AUC分别是0.611和0.542。结论与ResNet50和VIT网络比较,Swin Transformer网络能够更精准进行食管癌智能T分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食管癌 增强ct Swin transformer T分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肺炎CT图像识别的DL-CTNet模型
9
作者 王威 黄文迪 +1 位作者 王新 王珑润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132,共11页
肺炎常缺乏明显呼吸系症状,症状多不典型,易发生漏诊、错诊.利用深度学习技术辅助医务人员安全、高效地检测感染者是一种有效途径.针对COVID-19感染者CT图像的磨玻璃影、铺路石征、血管扩张等特点,提出一种可有效地提取CT图像中的局部... 肺炎常缺乏明显呼吸系症状,症状多不典型,易发生漏诊、错诊.利用深度学习技术辅助医务人员安全、高效地检测感染者是一种有效途径.针对COVID-19感染者CT图像的磨玻璃影、铺路石征、血管扩张等特点,提出一种可有效地提取CT图像中的局部与全局特征的轻量级模型——DL-CTNet.输入预处理的CT图像后,首先采用空洞卷积和动态双路径多尺度特征融合(D-DMFF)模块的2个支路提取浅层特征;然后使用局部与全局特征拼接模块(LGFC)中的D-DMFF模块提取局部特征、Swin Transformer提取全局特征,并通过拼接获得深层特征;最后经过全连接层输出分类标签.实验结果表明,在2个CT图像数据集上,验证了LGFC模块以及DL-CTNet的低复杂度与有效性;DL-CTNet的分类准确率高达98.613%,与其他方法相比,其能更准确地识别肺炎的CT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胸部ct图像 卷积神经网络 transform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CIF-GAN的肺部肿瘤PET/CT跨模态医学图像融合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涛 程倩茹 +2 位作者 张祥祥 李琦 陆惠玲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1-236,共16页
基于生成对抗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GAN)的医学图像融合是计算机辅助诊断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但是现有基于GAN的融合方法存在训练不稳定,提取图像的局部和全局上下文语义信息能力不足,交互融合程度不够等问题。针对上述... 基于生成对抗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GAN)的医学图像融合是计算机辅助诊断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但是现有基于GAN的融合方法存在训练不稳定,提取图像的局部和全局上下文语义信息能力不足,交互融合程度不够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双耦合交互式融合GAN(Dual-Coupled Interactive Fusion GAN,DCIFGAN)。首先,设计了双生成器双鉴别器GAN,通过权值共享机制实现生成器之间和鉴别器之间的耦合,通过全局自注意力机制实现交互式融合;第二,设计耦合CNN-Transformer的特征提取模块(Coupled CNN-Transformer Feature Extraction Module,CC-TFEM)和特征重构模块(CNN-Transformer Feature Reconstruction Module,C-TFRM),提升了对同一模态图像内部的局部和全局特征信息提取能力;第三,设计跨模态交互式融合模块(Cross Model Intermodal Fusion Module,CMIFM),通过跨模态自注意力机制,进一步整合不同模态间的全局交互信息。为了验证本文模型的有效性,在肺部肿瘤PET/CT医学图像数据集上进行实验,该文方法在平均梯度,空间频率,结构相似度,标准差,峰值信噪比,信息熵等上与其他四种方法中最优方法相比,分别提高了1.38%,0.39%,29.05%,30.23%,0.18%,4.63%。模型能够突出病变区域信息,融合图像结构清晰且纹理细节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图像 图像融合 PET/ct 耦合生成对抗网络 Swin transform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期相CT合成辅助的腹部多器官图像分割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品瑜 钟丽明 +4 位作者 郑楷宜 陈泽立 肖若琳 全显跃 阳维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3-92,共10页
目的提出并探讨使用多期相CT合成辅助腹部多器官分割方法。方法提出多期相CT合成辅助腹部多器官分割,多期相CT能够充分提供同一器官不同的图像细节,从而为分割模型提供充分的全面的语义信息,提升腹部多个器官分割的性能。提出基于多头... 目的提出并探讨使用多期相CT合成辅助腹部多器官分割方法。方法提出多期相CT合成辅助腹部多器官分割,多期相CT能够充分提供同一器官不同的图像细节,从而为分割模型提供充分的全面的语义信息,提升腹部多个器官分割的性能。提出基于多头自注意力感知的多期相CT合成方法,引入基于多头自注意力机制的Transformer模块,提升合成网络捕捉长距离语义信息的能力,扩大网络的感受野,并且引入感知损失,在特征层面对合成图像与真实图像特征之间的差异最小化,与Transformer模块有协同作用,从而合成出更清晰、更高质量的多期相CT图像。结果使用南方医院的多期相CT数据集训练模型。其中用526例多期相CT训练合成模型,利用动脉期增强动脉CT(A.CECT)合成出平扫CT(NECT)、静脉期CECT(V.CECT)、延迟期CECT(D.CECT)的平均最大化绝对误差(MAE)分别为19.192±3.381、20.140±2.676、22.538±2.874,结合统计学对比,本文方法优于对比的其他图像合成方法(P<0.05)。多期相CT合成辅助的腹部多器官分割方法验证在内部验证集上进行验证平均Dice系数(DSC)为0.847,在外部验证集上进行验证平均DSC为0.823。结论本文方法能够合成出高质量的多期相CT图像以有效缓解不同期相CT之间存在的配准无法解决的误差问题,同时提高腹部13器官的分割性能,具有良好的泛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多器官分割 多期相ct合成 对抗生成网络 transform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低剂量CT图像去噪的多级双树复小波网络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鲁 田春伟 +1 位作者 宋焕生 刘侍刚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66-275,共10页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图像去噪方法能有效去除低剂量计算机断层扫描(CT)图像伴随的伪影和噪声,从而确保CT设备输出高质量图像同时降低辐射,这对患者健康和医学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进一步提高低剂量CT图像的质量,提出一种小波域去...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图像去噪方法能有效去除低剂量计算机断层扫描(CT)图像伴随的伪影和噪声,从而确保CT设备输出高质量图像同时降低辐射,这对患者健康和医学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进一步提高低剂量CT图像的质量,提出一种小波域去噪网络MDTNet。首先,基于双树复小波变换(DTCWT)构造多级编解码去噪网络,在多个尺度上提取特征以保留更多高频细节;然后,利用扩展的像素重排技术替代卷积上下采样,实现多级输入和特征融合,从而降低计算复杂度;最后,通过大量训练找到最佳的去噪模型,即二级MDTNet配合LeGall滤波器和Qshift_b滤波器,并选择较大尺寸的CT图像作为训练数据。使用AAPM数据集评估MDTNet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MDTNet能有效去除条纹状伪影和噪声,在定量和定性评估中性能均优于同类型去噪方法。与FWDNet相比,对于1 mm的切片,MDTNet的平均峰值信噪比(PSNR)和结构相似性指数(SSIM)分别提高了0.0887 dB和0.0024;对于3 mm的切片,分别提升了0.1443 dB和0.003。对于单张512×512像素的低剂量CT图像去噪,MDTNet在GPU上仅需0.193 s。MDTNet在保持高效率的同时保留了更多的高频细节,能够为低剂量CT图像去噪提供一种新的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ct图像 图像去噪 卷积神经网络 双树复小波变换 像素重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CT检查对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后出血性转化的预测价值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媛慧 雷雨萌 盛芳婷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33-538,共6页
目的:探讨多模态CT检查对急性脑梗死(ACI)静脉溶栓(IVT)治疗后出血性转化(HT)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在本院就诊的108例ACI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时均接受多模态CT检查,采用静脉溶栓(IVT)治疗,治疗1周内复查头颅CT,统计ACI... 目的:探讨多模态CT检查对急性脑梗死(ACI)静脉溶栓(IVT)治疗后出血性转化(HT)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在本院就诊的108例ACI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时均接受多模态CT检查,采用静脉溶栓(IVT)治疗,治疗1周内复查头颅CT,统计ACI患者IVT治疗后HT发生情况;分析影响ACI患者IVT治疗后HT的危险因素,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并评估预测效能。结果:108例ACI患者中,有43例IVT治疗后出现HT,发生率为39.81%。房颤、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10分、发病至溶栓治疗时间≥3 h、、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HMCAS)、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7分、多时相CT血管成像(mCTA)评分≤3分、相对表面渗透性(rPS)≥4.13均是影响ACI患者IVT治疗后H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ACI患者IVT治疗后HT的风险预测模型预测HT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7。结论:多模态CT检查可以较好评估ACI患者IVT治疗后HT风险,根据其建立的预测模型预测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ct 急性脑梗死 静脉溶栓 出血性转化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HT的抗CT饱和变压器故障识别新方法 被引量:22
14
作者 公茂法 夏文华 +1 位作者 张晓明 李国亮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64-70,共7页
针对电流互感器(CT)饱和影响变压器差动保护准确性和速动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希尔伯特黄变换(HHT)的抗CT饱和变压器故障识别新方法。该方法依据CT饱和情况下变压器区外故障电流的波形存在突变点,而区内故障电流的波形是连续的这一特... 针对电流互感器(CT)饱和影响变压器差动保护准确性和速动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希尔伯特黄变换(HHT)的抗CT饱和变压器故障识别新方法。该方法依据CT饱和情况下变压器区外故障电流的波形存在突变点,而区内故障电流的波形是连续的这一特点。首先将信号进行经验模态分解得到一组不同特征尺度的本征模态函数,其次对最先分解出的本征模态函数进行Hilbert变换得到瞬时频率,瞬时频率的突变点反映出电流信号的突变,根据实时监测瞬时频率两个相邻突变点之间的时间间隔可以实现对变压器区内故障、区外故障以及由区外故障转换到区内的转换性故障的准确识别。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在12 ms内快速准确地识别出CT饱和情况下的变压器的各种故障。此外,该方法还能闭锁励磁涌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尔伯特黄变换 变压器差动保护 ct饱和 转换性故障 瞬时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线CT导纳测试及其应用 被引量:17
15
作者 白洋 张建 余育植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52-55,58,共5页
讨论了常见电流互感器(CT)的故障及其特征,提出了一种实现在线电流互感器测试的新方法———导纳测试法;介绍了澳大利亚红相电力设备公司505型导纳测试仪的工作原理及实用性。
关键词 电流互感器 导纳 线电流 电力设备 在线 测试法 测试仪 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虚拟仪器技术实现的CT校验仪(英文) 被引量:5
16
作者 艾欣 郝玉山 +1 位作者 杨以涵 宋家骅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31-334,共4页
虚拟仪器主要是用软件来实现各种仪器 ,它的主要特点是灵活、多功能、一机多用及高性能价格比。本文将虚拟仪器技术应用于电流互感器的检测 ,利用 Lab VIEW提供的开发平台 ,研制出基于虚拟仪器的电流互感器准确度校验仪 ,通过对实际的... 虚拟仪器主要是用软件来实现各种仪器 ,它的主要特点是灵活、多功能、一机多用及高性能价格比。本文将虚拟仪器技术应用于电流互感器的检测 ,利用 Lab VIEW提供的开发平台 ,研制出基于虚拟仪器的电流互感器准确度校验仪 ,通过对实际的电流互感器进行检测实验 ,结果说明虚拟校验仪可以代替传统的校验仪 ,而且比之功能更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仪器 电流互感器 校验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投影数据非单调性全变分恢复的低剂量CT重建 被引量:12
17
作者 钱姗姗 黄静 +5 位作者 马建华 张华 刘楠 张喜乐 冯前进 陈武凡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702-1707,共6页
为获取低剂量CT图像的优质重建,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投影数据非单调性全变分恢复的低剂量CT重建方法.新方法首先通过非线性Anscombe变换将满足Poisson分布的投影数据转化为近似Gaussian分布,其后对变换后的Gaussian型数据进行非单调性全变... 为获取低剂量CT图像的优质重建,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投影数据非单调性全变分恢复的低剂量CT重建方法.新方法首先通过非线性Anscombe变换将满足Poisson分布的投影数据转化为近似Gaussian分布,其后对变换后的Gaussian型数据进行非单调性全变分最小化算法(Nonmonotone Total Variation Minimization,NTVM)滤波,最后对Anscombe逆变换数据实现传统的滤波反投影(Filtered Back Projection,FBP)CT重建.仿真和临床低剂量CT重建实验表明,本文方法在噪声清除、伪影抑制和缩短重建时间等方面均有上佳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ct 非单调性全变分 Anscombe变换 投影数据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饱和综合判据的变压器差动保护的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刘玉东 王增平 +1 位作者 张志梅 张龙 《继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7期1-4,21,共5页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基于CT饱和综合判据的变压器比率制动差动保护方案。首先,分析了比率制动差动保护的原理及算法;其次,在分析了谐波制动法、时差法和附加稳定区法的基础上,得出了新型的CT饱和综合判据并分析了其优点;再次,给出了基于CT...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基于CT饱和综合判据的变压器比率制动差动保护方案。首先,分析了比率制动差动保护的原理及算法;其次,在分析了谐波制动法、时差法和附加稳定区法的基础上,得出了新型的CT饱和综合判据并分析了其优点;再次,给出了基于CT饱和综合判据的变压器差动保护的数值计算方法,可有效减轻CPU的负担,从而使程序运行更稳定;最后利用动模试验验证了基于CT饱和综合判据的比率制动差动保护的可靠性与快速性,并且验证了它在CT饱和延时闭锁差动保护期间可以快速反应变压器区内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差动保护 ct饱和 ct饱和综合判据 递推式快速傅里叶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饱和引起变压器差动保护误动的分析与对策 被引量:18
19
作者 郑小敏 刘会金 +1 位作者 刘霞忠 刘晓芳 《继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61-63,共3页
对电流互感器(CT)饱和后变压器差动保护误动机理进行了分析,并在对各种传统的防治CT饱和措施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采用Rogowski线圈作传感头解决CT饱和的新方法。基于Rogowski线圈的电子式电流互感器以其线性度好、无磁饱和、频带宽、高精... 对电流互感器(CT)饱和后变压器差动保护误动机理进行了分析,并在对各种传统的防治CT饱和措施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采用Rogowski线圈作传感头解决CT饱和的新方法。基于Rogowski线圈的电子式电流互感器以其线性度好、无磁饱和、频带宽、高精度和高可靠性等特点,成为传统差动保护用CT的理想替代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饱和 变压器差动保护 ROGOWSKI线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腰椎体应力变形与轻度压缩骨折的X线、CT、MRI鉴别诊断 被引量:10
20
作者 曾晓华 李国雄 +2 位作者 刘忠 陈信坚 金德勤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探讨胸、腰椎体应力变形与轻度压缩骨折的X线平片、CT和MRI表现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胸、腰椎体轻度楔形变形的X线平片、CT和MRI表现。结果:38例诊断为椎体应力变形,X线平片显示患椎轻度匀称楔形变形,并可... 目的:探讨胸、腰椎体应力变形与轻度压缩骨折的X线平片、CT和MRI表现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胸、腰椎体轻度楔形变形的X线平片、CT和MRI表现。结果:38例诊断为椎体应力变形,X线平片显示患椎轻度匀称楔形变形,并可见患椎及邻近椎体退行性改变;CT显示患椎骨小梁呈层板样;MRI示患椎无急性创伤出血和水肿表现。14例诊断为轻度压缩骨折,X线平片显示患椎上缘皮质不整,或患椎非对称性轻度楔形改变;CT显示患椎中前部骨皮质断裂、骨小梁致密;MRI示患椎急性挫裂水肿表现。结论:X线平片可显示椎体应力变形特征性表现,CT和MRI对椎体应力变形与椎体急性轻度压缩骨折具有鉴别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应力改变 骨折 X线平片 ct M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