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曲线坐标下平面二维污染物扩散输移的代数应力湍流模型 被引量:4
1
作者 吴修广 沈永明 +1 位作者 王敏 杨志峰 《中国工程科学》 2005年第7期60-64,共5页
对浅水流动的控制方程和深度平均的污染物扩散输移的控制方程进行坐标变换,湍流的模拟采用各向异性代数应力湍流模式,建立了曲线坐标下平面二维水流计算和污染物扩散输移的代数应力湍流模型。采用具有浓度实测值的实验室连续弯道进行模... 对浅水流动的控制方程和深度平均的污染物扩散输移的控制方程进行坐标变换,湍流的模拟采用各向异性代数应力湍流模式,建立了曲线坐标下平面二维水流计算和污染物扩散输移的代数应力湍流模型。采用具有浓度实测值的实验室连续弯道进行模型验证,对本模型计算的浓度分布与k -ε模型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了本模型在处理各向异性明显优于k -ε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物 扩散输移 各向异性 代数应力湍流模型 κ-ε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液态铅铋数值传热的湍流热通量模型构建综述
2
作者 蔡杰进 吴杰 黄彦平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393-403,共11页
液态铅铋(LBE)数值传热受制于极低普朗特数特性,传统雷诺比拟方法不能准确封闭和描述平均能量方程中的湍流热通量(THF)及温度输运过程,因此需构建针对低普朗特数流体THF的封闭模型。模型分为4类:湍流普朗特数模型、代数热通量模型、二... 液态铅铋(LBE)数值传热受制于极低普朗特数特性,传统雷诺比拟方法不能准确封闭和描述平均能量方程中的湍流热通量(THF)及温度输运过程,因此需构建针对低普朗特数流体THF的封闭模型。模型分为4类:湍流普朗特数模型、代数热通量模型、二阶矩微分热通量模型及利用机器学习的数据驱动模型。本文通过梳理其研究进展、建模思想,对模型所展现的复杂程度、在工程应用中的适用性等特点展开评述,为后续THF封闭建模研究、优化及创新提供见解。在燃料棒束间LBE的强制对流换热模拟中,显式代数热通量模型展现出较高的应用前景,机器学习则为THF封闭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热通量 液态金属 数值传热 代数热通量模型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鼓泡床内气泡-液体两相湍流代数应力模型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3
3
作者 周力行 杨玟 +2 位作者 廉春英 L.S.FAN D.J.LEE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780-786,共7页
现有的气泡 -液体两相流动的数值模拟中 ,或者不考虑湍流 ,或者仅仅考虑液体湍流 ,但是直接模拟和PIV测量结果都表明气泡由于尾迹的作用有强烈的湍流脉动 .本文首次推导和封闭了同时模拟气泡湍流脉动和液体湍流脉动的二阶矩输运方程两... 现有的气泡 -液体两相流动的数值模拟中 ,或者不考虑湍流 ,或者仅仅考虑液体湍流 ,但是直接模拟和PIV测量结果都表明气泡由于尾迹的作用有强烈的湍流脉动 .本文首次推导和封闭了同时模拟气泡湍流脉动和液体湍流脉动的二阶矩输运方程两相湍流模型 ,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代数应力气泡 -液体两相湍流模型 .用代数应力模型模拟了二维矩形断面鼓泡床内气泡 -液体两相流动 .预报结果给出了气泡和液体两相速度场、两相Reynolds应力及湍动能分布和气泡体积分数分布 .模拟结果与PIV测量结果符合很好 ,表明了模型的合理性 .研究结果表明 ,原先静止的液体在气泡因浮力而产生的上升运动的作用下产生回流流动 ,而气泡则只有上升运动 .气泡速度始终大于液体速度 .在床内气泡湍流脉动确实始终很强烈 .液体则由于气泡的作用以及自身速度梯度产生的双重作用而发生湍流脉动 .气泡的脉动显著地大于液体的脉动 .两相湍流脉动都是各向异性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鼓泡床 气液两相湍流 代数应力模型 单汽泡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流动湍流代数应力模型的比较 被引量:1
4
作者 陈石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610-615,共6页
介绍了湍流传统代数应力模型和作者新建的代数应力模型的基本思想.用k-ε模型和传统的及新的代数应力模型进行了多维数值计算,比较了正应力分量的各向异性和宏观湍流速度场.计算结果表明,三种湍流模型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新的代数... 介绍了湍流传统代数应力模型和作者新建的代数应力模型的基本思想.用k-ε模型和传统的及新的代数应力模型进行了多维数值计算,比较了正应力分量的各向异性和宏观湍流速度场.计算结果表明,三种湍流模型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新的代数应力模型显示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湍流 代数应力模型 雷诺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熵格子Boltzmann方法的重整化群代数湍流模型
5
作者 刘强 谢伟 +2 位作者 张再夫 田斌斌 邱辽原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317-1322,共6页
重整化群理论所建立的湍流模型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小模型经验性,因此文章尝试将重整化群代数湍流模型引入到熵格子Boltzmann方法中,建立新型的计算模型以对高雷诺数湍流进行模拟研究。同时为了进行比较研究,还建立了熵格子Boltzmann方法... 重整化群理论所建立的湍流模型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小模型经验性,因此文章尝试将重整化群代数湍流模型引入到熵格子Boltzmann方法中,建立新型的计算模型以对高雷诺数湍流进行模拟研究。同时为了进行比较研究,还建立了熵格子Boltzmann方法的标准大涡模拟模型。完成了对高雷诺数湍流绕流场的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熵格子Boltzmann方法重整化群代数湍流模型能够有效地模拟高雷诺数湍流流动问题;其对紧贴壁面处较小尺度湍涡的模拟结果趋近于大涡模拟的结果;重整化群代数湍流模型在对高雷诺数湍流的模拟中表现出耗散模型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熵格子Boltzmann方法 重整化群 代数湍流模型 大涡模拟 高雷诺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代数应力模型在内燃机缸内湍流计算中应用
6
作者 马贵阳 解茂昭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76-680,共5页
利用张量不变性原理建立一个非线性代数应力模型 ,它包含了平均流变形率张量和旋转张量三阶项的影响 .模型中压力应变项是基于 Lee由快速畸变理论导出的解析解 ,通过引入参考总应变而包含了平均流变化的历史效应 .湍能及其耗散率的求解... 利用张量不变性原理建立一个非线性代数应力模型 ,它包含了平均流变形率张量和旋转张量三阶项的影响 .模型中压力应变项是基于 Lee由快速畸变理论导出的解析解 ,通过引入参考总应变而包含了平均流变化的历史效应 .湍能及其耗散率的求解采用 RNG k-ε模型 .用此模型对几种内燃机缸内的流场进行计算 ,结果表明此模型在定量和定性上较之 k-ε模型和基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数值模拟 非线性代数应力模型 RNGκ-ε湍流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求解复杂湍流的非线性涡黏性系数模型和代数应力模型 被引量:2
7
作者 T B Gatski T Jongen +1 位作者 林博颖 陈义良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60-282,共23页
非线性涡黏性系数模型和代数应力模型联系了线性涡黏性系数湍流模型和完整的微分雷诺应力模型.随着它们受到日益关注,其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本篇综述的目的是对这些模型加以总结并比较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及不同之处,指出它们与完整微分雷... 非线性涡黏性系数模型和代数应力模型联系了线性涡黏性系数湍流模型和完整的微分雷诺应力模型.随着它们受到日益关注,其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本篇综述的目的是对这些模型加以总结并比较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及不同之处,指出它们与完整微分雷诺应力模型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对于线性涡黏性系数模型而言它们在预报流场上所具有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 非线性涡黏性系数模型 代数应力模型 张量表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力代数模型在各向异性湍浮力回流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8
作者 倪浩清 王能家 周力行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26-34,共9页
本文提出了模拟湍浮力回流的应力代数模型公式,对浅水渠道中有水平热水出流的各向异性湍浮力回流进行了数值计算,其结果给出了速度、温度、湍动能、湍动能耗散率,各应力分量及热流分布.所得速度及温度分布与修正的k-ε模型(包括对σ_r... 本文提出了模拟湍浮力回流的应力代数模型公式,对浅水渠道中有水平热水出流的各向异性湍浮力回流进行了数值计算,其结果给出了速度、温度、湍动能、湍动能耗散率,各应力分量及热流分布.所得速度及温度分布与修正的k-ε模型(包括对σ_r的经验修正模型)的计算结果,以及实验资料,进行了对比,本计算结果与实测值符合较好,并显示了浮力在铅直方向削弱湍流的作用,因而本模型是更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浮力回流 应力代数模型 湍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式代数雷诺应力模型在超声速/高超声速流场计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王强 张丁午 胡海洋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77-583,共7页
为了提高显式代数雷诺应力模型在高超声速流场中的计算精度,以修正后的CG k-ε模型作为湍流时间尺度决定方程,将Wallin和Johansson显式代数雷诺应力模型(WJ2000模型)应用于超声速/高超声速流场数值计算,并与线性湍流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 为了提高显式代数雷诺应力模型在高超声速流场中的计算精度,以修正后的CG k-ε模型作为湍流时间尺度决定方程,将Wallin和Johansson显式代数雷诺应力模型(WJ2000模型)应用于超声速/高超声速流场数值计算,并与线性湍流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WJ2000模型对高超声速压缩拐角附近壁面压力和热流分布的预测要优于线性湍流模型,同时网格依赖性明显低于后者;对CG k-ε湍流时间尺度决定方程所做修正不影响WJ2000模型对超声速流场的预测结果,但使其对高超声速流场的预测精度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数雷诺应力模型 线性湍流模型 高超声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RNG代数湍流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姜宗林 陈耀松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99-103,共5页
研究了RNG代数湍流模型,提出的涡黏性方程根的识别方法对涡黏性的选择给予了合理的物理意义,它减少了模型使用中的经验性,缩短了计算时间。另外关于用外部涡函数的双峰平均法来确定分离区附近边界层的厚度也是有意义的,它继承了... 研究了RNG代数湍流模型,提出的涡黏性方程根的识别方法对涡黏性的选择给予了合理的物理意义,它减少了模型使用中的经验性,缩短了计算时间。另外关于用外部涡函数的双峰平均法来确定分离区附近边界层的厚度也是有意义的,它继承了BaldwinLomax代数模型的长处,改进了其不足,可用于分离流动的工程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G 代数模型 涡黏性 湍流 粘性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PDF-ASOM复合湍流燃烧模型及其检验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方 杨子峥 +1 位作者 韩宇轩 金捷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265-3282,共18页
先进航空发动机燃烧室设计要求对湍流火焰精确控制,现有模拟方法需提高精度和效率。输运概率密度函数(TPDF)湍流燃烧模型精度高,代数二阶矩(ASOM)湍流燃烧模型计算成本低,类比离散涡模拟思想,基于Da数将湍流燃烧场区分“高精度”和“低... 先进航空发动机燃烧室设计要求对湍流火焰精确控制,现有模拟方法需提高精度和效率。输运概率密度函数(TPDF)湍流燃烧模型精度高,代数二阶矩(ASOM)湍流燃烧模型计算成本低,类比离散涡模拟思想,基于Da数将湍流燃烧场区分“高精度”和“低成本”2个区域,在输运方程框架下采用随机场TPDF(高精度)和ASOM(低成本)方法重构TPDF-ASOM复合湍流燃烧模型,以提高模拟的整体精度和效率。在大涡模拟(LES)-TPDF程序平台创建ASOM并进一步实现TPDF-ASOM复合湍流燃烧模型,用Flame D实验数据检验所建模型和方法。结果表明:所建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验值接近,而且能够兼顾精度和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湍流燃烧模型 随机场输运概率密度函数-方程湍流燃烧模型 代数二阶矩湍流燃烧模型 Da数 Flame 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矩形直通道内紊流流动的紊流代数应力模型的研究
12
作者 李景银 秦国良 徐忠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8期123-126,共4页
应用全三维紊流计算方法,采用由Launder、Reece及Rodi提出的紊流代数应力模型(LRRASM),对矩形直通道内的复杂紊流流动进行了计算,提出了用无量纲距离y*改进LRRASM中考虑固壁效应的计算方法,并进行... 应用全三维紊流计算方法,采用由Launder、Reece及Rodi提出的紊流代数应力模型(LRRASM),对矩形直通道内的复杂紊流流动进行了计算,提出了用无量纲距离y*改进LRRASM中考虑固壁效应的计算方法,并进行了多种不同形式的对比计算.用改进的考虑固壁效应计算方法所计算的主流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 二次流 代数应力模型 计算 矩形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代数应力模型模化型腔充填过程中的紊流流动
13
作者 杨秉俭 蔡临宁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75-481,共7页
针对型腔充填过程中的紊流流动,用代数应力模型研究紊流流动现象.成功地将代数应力模型引入PHOENICS软件中,完成了恒温流体充填过程三维时均速度和自由表面的计算模拟.与实验结果相比说明,本文基于PHOENICS软件开... 针对型腔充填过程中的紊流流动,用代数应力模型研究紊流流动现象.成功地将代数应力模型引入PHOENICS软件中,完成了恒温流体充填过程三维时均速度和自由表面的计算模拟.与实验结果相比说明,本文基于PHOENICS软件开发的充填模拟具备了对复杂型腔充填过程的数值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数应力模型 型腔充填 数值模拟 湍流 铸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ε-A_p两相湍流模型用于模拟悬浮床两相流动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烨 李定凯 +1 位作者 王智微 吕子安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19,共4页
从气固流动的kεAp 模型出发 ,对底部向上射流悬浮床内气固两相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 ,得到了不同入口气速下各截面的颗粒相速度场和脉动速度场的分布 ,计算结果与实验定性一致。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对比的结果表明 。
关键词 κ-ε-Ap两相湍流模型 悬浮床 两相流动 气固两相流 多流体模型 代数模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吸气旋转圆筒壁面湍流边界层建模及计算 被引量:1
15
作者 Ievgen Mochalin 林静雯 +2 位作者 蔡建程 Volodymyr Brazhenko 鄂世举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23-1333,I0003,共12页
提出了湍流边界层的一种简单、快速计算方法,用以求解强吸气作用下旋转圆筒表面边界层流动.首先,理论分析了同心圆筒间的旋转流体运动,外筒静止、内筒旋转且为多孔吸气条件.强吸气情况下旋转流动主要表现为内筒壁面附近的边界层流动,基... 提出了湍流边界层的一种简单、快速计算方法,用以求解强吸气作用下旋转圆筒表面边界层流动.首先,理论分析了同心圆筒间的旋转流体运动,外筒静止、内筒旋转且为多孔吸气条件.强吸气情况下旋转流动主要表现为内筒壁面附近的边界层流动,基于这一事实得到了周向速度分布的解析表达式.其次,通过引入新参数扩展Cebeci-Smith代数湍流模型,使其能考虑流线曲率、壁面吸气、低Reynolds数效应等因素.针对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采用解析修正和经验参数对模型进行调整.同时,基于Reynolds应力湍流模型的仿真结果,校准代数湍流模型中的经验参数.最后,给出基于广义Cebeci-Smith湍流模型的旋转壁面边界层流动的迭代算法,该算法适用于需要特殊迭代过程的轴向及周向流动均匀情况.计算了不同旋转速度和吸气强度组合工况下的边界层流动,其周向速度和湍流强度分布与基于Reynolds应力湍流模型的计算结果非常接近.并且表明,当Reynolds应力湍流模型数值模拟预测内筒边界层为稳定层流时,该方法也再现了相同初始条件下的层流边界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边界层 旋转同心圆筒 壁面吸气 cebeci-smith代数湍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分代数积分矩量法的聚并器超细颗粒聚团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郑建祥 许帅 +2 位作者 王京阳 史梦燚 汪龙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9-128,共10页
研究聚并器内布朗聚团和湍流聚团引起超细颗粒聚团,特别考虑颗粒之间近程力(范德华引力、静电斥力)和颗粒与气体之间的流体力学作用力对颗粒聚团的影响。基于FLUENT软件UDF功能自定义聚团核,考虑颗粒之间近程力和流体力学作用力对聚并... 研究聚并器内布朗聚团和湍流聚团引起超细颗粒聚团,特别考虑颗粒之间近程力(范德华引力、静电斥力)和颗粒与气体之间的流体力学作用力对颗粒聚团的影响。基于FLUENT软件UDF功能自定义聚团核,考虑颗粒之间近程力和流体力学作用力对聚并率的影响,引入碰撞效率α对聚团核进行修正,得到修正湍流聚并模型并将该模型与理想湍流聚并模型进行比较。应用群体平衡模型(population balance model,PBM)耦合CFD对颗粒聚团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采用微分代数积分矩量法(DAE-QMOM)求解群体平衡方程。结果表明:理想湍流聚并模型与实验结果误差为8.92%,而修正改进的湍流聚团模型与实验结果误差仅为3.35%,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微分代数积分矩量法具有较高的效率,而且误差较小,相比PD积分矩量法有明显的优势,稳定性也比较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颗粒物 湍流聚并器 群体平衡模型 颗粒聚团 聚并率 微分代数积分矩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流贫预混燃烧湍流特性的大涡模拟 被引量:1
17
作者 隋春杰 杨帆 孔文俊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2-28,共7页
针对一个非受限强旋流CH_4/空气贫预混燃烧器的冷态工况和燃烧工况进行大涡模拟,建立了基于两步简化机理的改进代数二阶矩燃烧模型,模拟得到与实验数据相符的结果.为了进一步分析化学反应对湍流流动的影响,应用了空间关联函数和湍流能... 针对一个非受限强旋流CH_4/空气贫预混燃烧器的冷态工况和燃烧工况进行大涡模拟,建立了基于两步简化机理的改进代数二阶矩燃烧模型,模拟得到与实验数据相符的结果.为了进一步分析化学反应对湍流流动的影响,应用了空间关联函数和湍流能谱分析方法处理模拟结果,模拟结果显示燃烧增强了湍流涡团的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涡模拟 改进代数二阶矩燃烧模型 湍流预混燃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弯曲槽道内湍流运动的大涡模拟 被引量:1
18
作者 苏铭德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513-521,共9页
本文采用作者在1987年发展的大涡模拟代数模型,对弯曲槽道内的湍流运动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反映了曲率的影响,总体上与实验结果相符,说明本模型是合理的,可作为进一步研究湍流运动的手段。
关键词 弯曲 槽道 湍流 模拟 代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轴射流旋流燃烧室内湍流流动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7
19
作者 雷勇 张健 周力行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678-683,共6页
应用完整形式的改进代数Reynolds应力模型对旋流燃烧室内两股同轴旋转射流的湍流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 .模拟得到的结果与实验测量数据以及k -ε模型和简化形式的改进代数应力模型的模拟结果进行的对比表明 ,改进的代数应力模型可以给出比... 应用完整形式的改进代数Reynolds应力模型对旋流燃烧室内两股同轴旋转射流的湍流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 .模拟得到的结果与实验测量数据以及k -ε模型和简化形式的改进代数应力模型的模拟结果进行的对比表明 ,改进的代数应力模型可以给出比k -ε模型和简化形式的改进代数应力模型更为合理的湍流旋流流场模拟结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燃烧室 同轴射流湍流旋流流动 数值模拟 改进代数应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基因表达式编程的数据驱动湍流建模 被引量:3
20
作者 赵耀民 徐晓伟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640-2655,共16页
计算流体动力学是湍流研究的重要手段,其中雷诺平均模拟在航空航天等实际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雷诺平均模拟的结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湍流模型的预测精度,而实际工程应用中常用的模型往往精度有限.近年来,数据驱动的湍流建模方法得到越... 计算流体动力学是湍流研究的重要手段,其中雷诺平均模拟在航空航天等实际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雷诺平均模拟的结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湍流模型的预测精度,而实际工程应用中常用的模型往往精度有限.近年来,数据驱动的湍流建模方法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介绍了基于基因表达式编程(gene-expression programming,GEP)方法的湍流建模相关进展.本文首先讨论基因表达式编程应用于湍流建模的具体方法,包括基本算法、显式代数应力模型和湍流传热两种建模框架、模型测试方法以及损失函数设置等.在此基础上,基因表达式编程方法被应用于涡轮叶栅尾流混合、竖直平板间自然对流、三维横向流中的射流等问题.结果表明,GEP可以有效提升常用模型对于尾流混合损失、壁面热通量等关键参数的预测精度.基因表达式编程方法可以显式给出模型方程,因此模型具有可解释性强等特点.基于双向耦合方法得到的模型还被证明具有较好的后验测试精度和鲁棒性.基因表达式编程方法还被初步应用于大涡模拟亚格子应力和边界层转捩等问题的建模,在不同湍流建模领域表现出很大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 雷诺平均模拟 显式代数应力模型 湍流传热模型 基因表达式编程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