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e_(1-x)Fe_xO_2复合氧化物的结构及其催化碳烟低温燃烧性能 被引量:12
1
作者 晏冬霞 王华 +3 位作者 李孔斋 魏永刚 祝星 程显名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31-337,共7页
用水热法制备了不同摩尔比的系列Ce1-xFexO2复合氧化物碳烟燃烧催化剂.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比表面积(BET)、拉曼光谱(Raman)、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及程序升温氧化反应(TPO)等技术考察了Fe含量对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重点探... 用水热法制备了不同摩尔比的系列Ce1-xFexO2复合氧化物碳烟燃烧催化剂.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比表面积(BET)、拉曼光谱(Raman)、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及程序升温氧化反应(TPO)等技术考察了Fe含量对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重点探讨了催化剂表面性质和体相结构与催化活性和稳定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Fe3+较难进入CeO2晶格中,部分Fe2O3分散在CeO2表面.铈铁固溶体(氧空位)有利于氧的吸附活化,而表面氧化铁对提高催化剂的抗老化能力起着重要作用.Ce0.8Fe0.2O2有最高的Fe3+掺杂量,有良好分散性的表面Fe2O3,显示出最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催化碳烟的起燃温度(Ti)和生成CO2的峰值温度(Tp)分别为262和314℃.Ce0.8Fe0.2O2高温老化后的Ti和Tp仍较低,分别为292和3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烟燃烧 水热法 ce1-xfexo2复合氧化物 固溶体 交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_(1-x)Fe_xO_2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对甲烷的催化燃烧性能 被引量:13
2
作者 刘成文 罗来涛 赵旭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01-404,408,共5页
采用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和微波技术制备了Ce1-xFexO2复合氧化物,以甲烷催化燃烧为探针反应测定了催化剂的活性及XRD、DRS、BET和TPR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e1-xFexO2复合氧化物为介孔材料,所制得的复合氧化物在x≤0.2时以单一立方萤石结... 采用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和微波技术制备了Ce1-xFexO2复合氧化物,以甲烷催化燃烧为探针反应测定了催化剂的活性及XRD、DRS、BET和TPR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e1-xFexO2复合氧化物为介孔材料,所制得的复合氧化物在x≤0.2时以单一立方萤石结构的Ce1-xFexO2固溶体存在,x>0.2时形成了立方萤石结构Ce1-xFexO2固溶体和少量的CeFeO3混合相。Ce1-xFexO2固溶体的甲烷催化燃烧活性高于单组分CeO2,且随着x的不同而变化,其中以Ce0.9Fe0.1O2固溶体的催化活性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ce1-x Fex O2复合氧化物 甲烷催化燃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_xPr_(1-x)O_(2-δ)复合氧化物的制备、表征及CO和CH_4氧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闫宗兰 林霞 +2 位作者 罗建海 谢冠群 罗孟飞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53-658,共6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CexPr1-xO2-δ复合氧化物,用XRD和Raman光谱对复合氧化物的体相和表面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x≥0.5时Pr离子完全进入CeO2晶格中形成单一立方相固溶体. CexPr1-xO2-δ(x>0.3)复合氧化物在465和1150cm-1附...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CexPr1-xO2-δ复合氧化物,用XRD和Raman光谱对复合氧化物的体相和表面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x≥0.5时Pr离子完全进入CeO2晶格中形成单一立方相固溶体. CexPr1-xO2-δ(x>0.3)复合氧化物在465和1150cm-1附近出现具有CaF2结构的Raman特征峰,和由氧空穴引起的不对称振动产生的570和195cm-1 Raman 谱峰.固溶体的形成使还原温度降低,提高了复合氧化物的还原性能.CO氧化活性表明氧空穴的存在对CO氧化活性有一定的对应关系;而CH4氧化活性则与还原温度和强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xPr1-xO2-δ复合氧化物 RAMAN XRD CO氧化 CH4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Ce_xGd_(1-x)O_(2-δ)复合氧化物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1
4
作者 方萍 陶周洁 +1 位作者 王林霞 李秀东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3-76,共4页
采用柠檬酸溶胶-凝胶法(Sol-Gel),以Ce(NO_3)_3·6H_2O、Gd_2O_3、柠檬酸为原料,制备纳米级Ce_xGd_(1-x)O_(2-δ)复合氧化物,对制得的样品进行X射线衍射、比表面、扫描电镜及能谱和透射电镜表征,研究样品的组成、晶粒大小、比表面... 采用柠檬酸溶胶-凝胶法(Sol-Gel),以Ce(NO_3)_3·6H_2O、Gd_2O_3、柠檬酸为原料,制备纳米级Ce_xGd_(1-x)O_(2-δ)复合氧化物,对制得的样品进行X射线衍射、比表面、扫描电镜及能谱和透射电镜表征,研究样品的组成、晶粒大小、比表面积和样品形貌特征。结果表明,Ce_xGd_(1-x)O_(2-δ)复合氧化物在600℃和800℃焙烧后均形成均匀的面心立方CeO_2基固溶体和/或体心立方Gd_2O_3基固溶体。单组分Gd_2 O_3样品在800℃焙烧后形成具有体心立方的Gd_2O_3物相,经600℃焙烧后还同时含有43%(质量分数)的六方Gd_2O_2CO_3晶型。对于同一Gd^(3+)掺杂比例样品,焙烧温度越高,晶粒越大,比表面积越小;同一焙烧温度样品的晶粒尺寸随Gd^(3+)掺杂量增大先减小后增大,但均小于单组分CeO_2和Gd_2O_3,且Ce_(0.5)Gd_(0.5)O_(2-δ)样品晶粒最小。表明复合氧化物的形成提高了抗烧结能力,形成更多孔隙结构,使样品晶粒变小,比表面积变大,并且x=0.5为形成最小纳米级样品的最佳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xGd1-xO2-δ复合氧化物 溶胶-凝胶法 晶粒尺寸 比表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_(1-x)Tb_xO_(2-δ)复合氧化物氧缺位的拉曼光谱研究
5
作者 郭明 普志英 +2 位作者 毕庆员 鲁继青 罗孟飞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645-1650,共6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Ce1-xTbxO2-δ复合氧化物,利用不同Raman激发波长(514和785 nm),结合X射线衍射(XRD)、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2-TPR)和氧气-程序升温脱附(O2-TPD)表征,考察了Ce1-xTbxO2-δ复合氧化物在O2,He和H2气氛下氧缺位的原位...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Ce1-xTbxO2-δ复合氧化物,利用不同Raman激发波长(514和785 nm),结合X射线衍射(XRD)、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2-TPR)和氧气-程序升温脱附(O2-TPD)表征,考察了Ce1-xTbxO2-δ复合氧化物在O2,He和H2气氛下氧缺位的原位变化情况和CeO2的F2g特征Raman峰位的偏移.实验结果表明,随着Tb掺杂量的提高,由于晶胞收缩使得CeO2的F2g特征Raman振动峰发生蓝移.514nm Raman激发波长反映了催化剂的表面信息,而785 nm激发波长反映了整体信息.正是由于表面和整体变化的不一致,造成原位Raman实验过程中氧缺位浓度变化趋势的不同.在He和H2气氛下,由于温度升高时伴随着Ce1-xTbxO2-δ中O2气的脱出,使复合氧化物的微观结构发生改变,以致Ce0.9Tb0.1O2-δ中的氧缺位浓度(A587/A465)在785 nm激发波长下出现先升高后下降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拉曼光谱 ce1-xTbxO2-δ复合氧化物 氧缺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备方法对Ce_(0.9)Pr_(0.1)O_(2-δ)复合氧化物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闫宗兰 步雅璠 石军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22-24,共3页
采用柠檬酸溶胶—凝胶、硝酸盐分解和共沉淀法制备了Ce0.9Pr0.1O2-δ复合氧化物,考察了复合氧化物的CO氧化活性,并进行了XRD、Raman及TPR表征。结果表明:制备方法对复合氧化物的结构、还原性能及CO氧化活性有较大影响;复合氧化物的CO氧... 采用柠檬酸溶胶—凝胶、硝酸盐分解和共沉淀法制备了Ce0.9Pr0.1O2-δ复合氧化物,考察了复合氧化物的CO氧化活性,并进行了XRD、Raman及TPR表征。结果表明:制备方法对复合氧化物的结构、还原性能及CO氧化活性有较大影响;复合氧化物的CO氧化活性与氧空缺的存在有关,复合氧化晶体中氧空缺越多,越有利于CO氧化;CO的氧化活性与还原峰面积的关系不大,而与还原峰温度有关,还原峰温度越低,其氧化活性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0.9Pr0.1O2-δ复合氧化物 XRD RAMAN TPR CO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金属氧化物Ce_xZr_(1-x)O_(2-δ)的氧非化学计量值的测定
7
作者 田久英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071-1073,共3页
在含有硝酸铈和硝酸锆的溶液中加入氨水并用聚丙烯酰胺作分散剂制得金属离子的沉淀,抽滤所得沉淀经110℃烘干后,在600℃(空气中)焙烧2 h,制得复合金属氧化物Ce_xZr_(1-x)O_(2-δ)粉状固体。以此为样品,溶于3 mol·L^(-1)硫酸溶液中... 在含有硝酸铈和硝酸锆的溶液中加入氨水并用聚丙烯酰胺作分散剂制得金属离子的沉淀,抽滤所得沉淀经110℃烘干后,在600℃(空气中)焙烧2 h,制得复合金属氧化物Ce_xZr_(1-x)O_(2-δ)粉状固体。以此为样品,溶于3 mol·L^(-1)硫酸溶液中,加入已知且过量的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将试样中的铈(Ⅳ)还原为3价;用K_2Cr_2O_7标准溶液滴定溶液中过量的亚铁。根据给出的公式计算氧非化学计量值δ。根据样品的测定结果,算得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1.0%,经与热重法对照,两方法所得结果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金属氧化物cexZr1-xO2-δ 氧非化学计量值 氧化还原滴定法 返滴定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复合阴极材料LaBiMn_2O_6-Sm_(0.2)Ce_(0.8)O_(1.9)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质 被引量:1
8
作者 于亚泽 孙丽萍 +1 位作者 赵辉 霍丽华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89-597,共9页
采用甘氨酸燃烧法合成了LaBiMn_2O_6粉体,并与Sm_(0.2)Ce_(0.8)O_(1.9)均匀混合制备了LaBiMn_2O_6-Sm_(0.2)Ce_(0.8)O_(1.9)(LBM-SDC)复合阴极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材料的物相及微观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LB... 采用甘氨酸燃烧法合成了LaBiMn_2O_6粉体,并与Sm_(0.2)Ce_(0.8)O_(1.9)均匀混合制备了LaBiMn_2O_6-Sm_(0.2)Ce_(0.8)O_(1.9)(LBM-SDC)复合阴极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材料的物相及微观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LBM与SDC在1 000℃下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SDC的复合增加了氧离子传导路径,进而使氧还原反应(ORR)速度加快。电化学阻抗谱(EIS)测试结果表明,复合阴极极化电阻(Rp)随SDC复合量的增加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当复合量为30%(w/w)时,阴极材料的性能最优。在700℃空气气氛下的极化电阻为0.186Ω·cm^2,相对LBM(0.717Ω·cm^2)减少74%。氧分压测试结果表明阴极反应的速率控制步骤为氧分子的吸附-解离过程。以复合阴极构筑的电解质支撑单电池Ni-SDC/SDC/LBM-30%SDC在700℃的最大输出功率密度为234 mW·cm^(-2),连续测试90 h输出功率衰减约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IT-SOFCs) LaBiMn2O6-Sm0.2ce0.8O1.9 复合阴极 电极反应 氧还原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H3-SCR的CeO2-TiO2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结构与脱硝性能 被引量:7
9
作者 孙向丽 何洪 +3 位作者 苏垚超 闫京芳 宋丽云 邱文革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14-822,共9页
以TiOSO_4·2H_2O和Ce(NO_3)_3·6H_2O为前驱体,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CeO_2含量的CeO_2-TiO_2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对样品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催化剂的NH_3-SCR(NH_3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活性、N_2选择性和抗水抗硫性能.结果表... 以TiOSO_4·2H_2O和Ce(NO_3)_3·6H_2O为前驱体,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CeO_2含量的CeO_2-TiO_2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对样品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催化剂的NH_3-SCR(NH_3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活性、N_2选择性和抗水抗硫性能.结果表明,随着催化剂中CeO_2含量的增加,催化剂的物相结构、晶粒尺寸及脱硝性能均出现规律性变化,这种改变与样品的酸碱性和氧化还原性能的变化有关.当样品中CeO_2的质量分数约为50%时,催化剂的结构呈无定形态,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多的氧空位,有利于反应物分子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和活化,拓宽了催化剂的低温活性窗口并提高了NO的转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催化还原 ce O2-Ti O2复合氧化物 氧化物 物相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_(0.63)Zr_(0.37)Mn_xO_2复合氧化物在CH_4选择性催化还原NO反应中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房华 蔡黎 +4 位作者 刘萍 赵明 张丽娟 龚茂初 陈耀强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76-679,共4页
以Ce0.63Zr0.37MnxO2复合氧化物(OSM)为载体,Pt为活性组分,制备Pt质量百分含量为1%的催化剂。考察了OSM中Mn含量对CH4催化还原NO反应的性能,并利用XRD和H2-TPR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t/OSM催化剂在有氧条件下对CH4催化还原NO具... 以Ce0.63Zr0.37MnxO2复合氧化物(OSM)为载体,Pt为活性组分,制备Pt质量百分含量为1%的催化剂。考察了OSM中Mn含量对CH4催化还原NO反应的性能,并利用XRD和H2-TPR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t/OSM催化剂在有氧条件下对CH4催化还原NO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Mn含量为10%和15%的OSM制备的催化剂活性最好。XRD结果表明,Ce0.63Zr0.37MnxO2复合氧化物以固熔体形式存在,且Pt高度分散于载体上。H2-TPR结果表明,Pt/OSM2和Pt/OSM3催化剂具有较强的可还原性能,而Pt/OSM1和Pt/OSM4催化剂的可还原性能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0.63Zr0.37MnxO2复合氧化物(OSM) Pt CH4 NO 选择性催化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Ni_xCo_(1-x)CoAlO_4尖晶石型复合氧化物及其催化分解N_2O性能(英文)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海杰 王建 徐秀峰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1-87,共7页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一组NixCo1-xCoAlO4尖晶石型复合氧化物,并采用表面润湿浸渍K2CO3溶液进行了K掺杂改性,用于有氧气氛下的N2O催化分解反应。采用N2物理吸附、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等技术对催化剂...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一组NixCo1-xCoAlO4尖晶石型复合氧化物,并采用表面润湿浸渍K2CO3溶液进行了K掺杂改性,用于有氧气氛下的N2O催化分解反应。采用N2物理吸附、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催化剂组成、母液pH值、K负载量等制备参数对其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母液pH值为3、K/(Ni+Co)物质的量比为0.1的K/Ni0.15Co0.85CoAlO4催化剂具有较高的N2O分解活性,450℃N2O可完全分解。助剂K的加入弱化了催化剂表面金属氧键,提高了催化剂的还原性、催化活性和抗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2O分解 NixCo1-xCoAlO4 溶胶-凝胶法 尖晶石型复合氧化物 钾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_xSn_(1-x)O_2复合氧化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董丽辉 陈有双 +2 位作者 黄春丽 陈环萍 覃鲜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2-25,共4页
TiO2和SnO2具有独特的电子构型和化学性质,在低压变阻器、气敏原件、催化剂和催化剂载体等应用方面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近几年来,大量的研究发现TixSn1-xO2复合氧化物具有比单纯的TiO2和SnO2更显著的优势。综述了TixSn1-xO2复合氧化物... TiO2和SnO2具有独特的电子构型和化学性质,在低压变阻器、气敏原件、催化剂和催化剂载体等应用方面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近几年来,大量的研究发现TixSn1-xO2复合氧化物具有比单纯的TiO2和SnO2更显著的优势。综述了TixSn1-xO2复合氧化物的制备方法和应用研究,并展望了今后值得关注与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xSn1-xO2复合氧化物 制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孔结构纳米TbxZr1-xO2-δ复合氧化物的合成及表征
13
作者 王青春 刘振朋 +2 位作者 安胜利 赵文广 梁婕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57-60,共4页
采用以聚乙二醇(PEG)为表面活性剂的水热法合成了不同Tb/Zr比的TbxZr1-xO2-δ复合氧化物,并用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表面活性剂的共沉淀法合成了Tb0.6Zr0.4O2-δ,将其作为不同方法的比较。利用XRD、TG-DTA、HRTEM、SAED和N2吸... 采用以聚乙二醇(PEG)为表面活性剂的水热法合成了不同Tb/Zr比的TbxZr1-xO2-δ复合氧化物,并用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表面活性剂的共沉淀法合成了Tb0.6Zr0.4O2-δ,将其作为不同方法的比较。利用XRD、TG-DTA、HRTEM、SAED和N2吸附-脱附对样品的物相结构、高温热稳定性、样品形貌、晶粒大小及孔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n(Tb)/n(Zr)≥0.6时样品呈现出氧化铽的立方晶体结构,合成的Tb0.6Zr0.4O2-PEG的表面形貌为不规则的类球状纳米粒子,粒径为5nm左右,产物的孔径主要集中在7.2nm左右。HRTEM图中明显显示出其晶体中的(111)及(200)晶面。TG-DTA曲线显示温度高于500℃时失重不明显,表明焙烧后的铽锆固溶体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xZr1-xO2 复合氧化物 表面活性剂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_2O在Mg-Fe复合氧化物上的催化分解(英文)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建 冯鸣 +1 位作者 张海杰 徐秀峰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464-1469,共6页
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组Mg-Fe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用于N2O催化分解,考察了催化剂组成、焙烧温度、负载助剂钾等参数对其催化活性的影响。采用N2物理吸附、X射线衍射、H2-程序升温还原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500℃焙烧的Mg0... 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组Mg-Fe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用于N2O催化分解,考察了催化剂组成、焙烧温度、负载助剂钾等参数对其催化活性的影响。采用N2物理吸附、X射线衍射、H2-程序升温还原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500℃焙烧的Mg0.6Fe0.4Fe2O4催化剂对于N2O分解反应有较高活性,而K改性的催化剂活性均有所降低,且K的负载量越高,改性催化剂的活性越低,这是由于负载的K粒子抑制了表面铁物种的还原,降低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在有氧无水、水氧共存条件下连续反应10h,Mg0.6Fe0.4Fe2O4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均显著高于FeOx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2 O催化分解 Mg-Fe复合氧化物 K改性 MgxFe1-xFe2O4 催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O在Ce_(0.5)Zr_(0.5)O_2上的分散状态及其CO氧化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蒋晓原 周仁贤 +2 位作者 陈煜 楼莉萍 郑小明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6期653-658,共6页
以硝酸铈和硝酸锆为原料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摩尔比 (0 ,0 .1,0 .2~ 0 .9,1.0 )的Cem Zr1-m O2 样品 .并以 Ce0 .5Zr0 .5O2 为载体 ,采用浸渍法负载不同含量的 Cu O,在色谱流动法上考察其对CO的氧化活性 .并用 XRD,TPR和 BET等技... 以硝酸铈和硝酸锆为原料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摩尔比 (0 ,0 .1,0 .2~ 0 .9,1.0 )的Cem Zr1-m O2 样品 .并以 Ce0 .5Zr0 .5O2 为载体 ,采用浸渍法负载不同含量的 Cu O,在色谱流动法上考察其对CO的氧化活性 .并用 XRD,TPR和 BET等技术对 Cu O/ Ce0 .5Zr0 .5O2 各样品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当Cu O负载量为 5 .0 %时 ,其 CO的氧化活性最高 .XRD测定表明其氧化活性的高低与铜物种在 Ce0 .5Zr0 .5O2 上的分散状态有关 .TPR结果亦显示活性的高低与 Ce0 .5Zr0 .5O2 上分散较好的铜物种的 α还原峰及分散较差的γ还原峰的峰温及形状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mZr1-mO2复合氧化物 CuO/ ce0.5Zr0.5O2催化剂 分散状态 CO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d2O3掺杂量对Ce1-xGdxO2-δ电解质导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媛媛 李舒婷 +1 位作者 彭军 安胜利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8-124,共7页
在500~700℃时,Gd2O3掺杂CeO2具有较高的离子电导率,从而被广泛应用于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lid oxide fuel cell,SOFC)中.但在SOFC运行时,在电池的阳极侧Ce4+会被还原成Ce^3+,产生电子泄露现象,从而造成SOFC电池性能的衰减.采用溶... 在500~700℃时,Gd2O3掺杂CeO2具有较高的离子电导率,从而被广泛应用于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lid oxide fuel cell,SOFC)中.但在SOFC运行时,在电池的阳极侧Ce4+会被还原成Ce^3+,产生电子泄露现象,从而造成SOFC电池性能的衰减.采用溶胶-凝胶法成功制备Ce1-xGdxO2-δ(x=0.05,0.10,0.15,0.20,0.25,摩尔分数)固体电解质,研究不同Gd3+掺杂量对GDC电解质总电导率和电子电导率的影响,同时对总电导率、电子电导率与温度、氧分压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测试温度为750℃、Gd^3+掺杂量为0.20时,GDC电解质的总电导率最大,达到8.59×10^-2 S·cm^-1;电子电导率随着Gd^3+掺杂量的增大而降低,当Gd3+掺杂量为0.10、测试温度为750℃时,GDC电解质的电子电导率最大,为6.47×10^-4 S·cm^-1.Gd2O3掺杂量为0.20的GDC电解质具有最高的总电导率和较小的电子电导率,从而突显出最高的离子电导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ce1-xGdxO2-δ电解质 电导率 Hebb-Wagner极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Kirkendall效应制备Ce1-xTixO2中空纳米球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增鹏 赵永男 余建国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35-238,共4页
利用Kirkendall效应,在溶剂热条件下成功制备了复合氧化物Ce1-xTixO2的纳米空心球,并通过XRD,TEM和XPS等测试手段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e1-xTixO2纳米空心球的粒径为65 nm,小于初始状态的CeO2纳米球,并且Ce1-xTixO2纳米空心球的结构与... 利用Kirkendall效应,在溶剂热条件下成功制备了复合氧化物Ce1-xTixO2的纳米空心球,并通过XRD,TEM和XPS等测试手段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e1-xTixO2纳米空心球的粒径为65 nm,小于初始状态的CeO2纳米球,并且Ce1-xTixO2纳米空心球的结构与前驱体CeO2晶体结构相同,均为面心立方结构.Ti/Ce摩尔比和温度是影响产物形貌和结构的重要因素,通过实验得出最佳反应条件为n(Ti)∶n(Ce)=8∶10,于190℃反应8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rkendall效应 ce1-xTixO2 中空纳米球 复合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_2Ce_2O_7-Gd_2Zr_2O_7复合材料制备及热导率 被引量:2
18
作者 段群鹏 杨树森 +4 位作者 张文宇 董鹏 谢秋阳 张红松 郭亚东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7-82,共6页
目的探讨了Gd_2Zr_2O_7的颗粒度和含量对(Sm_2Ce_2O_7)1-x(Gd_2Zr_2O_7)x复合材料热导率的影响。方法用纳米级和微米级粉体制备了两个系列的(Sm_2Ce_2O_7)1-x(Gd_2Zr_2O_7)x复合材料。用X射线衍射技术分析了材料的相组成,用扫描电镜观... 目的探讨了Gd_2Zr_2O_7的颗粒度和含量对(Sm_2Ce_2O_7)1-x(Gd_2Zr_2O_7)x复合材料热导率的影响。方法用纳米级和微米级粉体制备了两个系列的(Sm_2Ce_2O_7)1-x(Gd_2Zr_2O_7)x复合材料。用X射线衍射技术分析了材料的相组成,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复合材料的显微形貌,用纽曼科普定律计算了复合材料的比热,用激光脉冲法测试了材料的热扩散系数。根据比热、密度和热扩散系数计算了复合材料的热导率,并根据最终热导率结果,分析了Gd_2Zr_2O_7颗粒度和含量对复合材料热导率的影响。结果所合成的粉体均具有单一的萤石晶体结构,纳米级Gd_2Zr_2O_7粉体最大比表面积为15.413 m^2/g,微米级Sm_2Ce_2O_7粉体最小比表面积为0.226 m^2/g。所制备的两个系列的(Sm_2Ce_2O_7)1-x(Gd_2Zr_2O_7)x复合材料也表现出单一的萤石晶体结构,但晶粒大小不均匀。结论当x=0.5时,纳米粉体制备的复合材料存在明显的纳米晶。微米级Gd_2Zr_2O_7对复合材料声子热导率抑制不明显,但可以抑制高温光子热导率;纳米级Gd_2Zr_2O_7的引入可明显降低复合材料的声子热导率,但对高温光子热导率抑制不明显。两个系列复合材料的热导率均低于YS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2ce2O7)1.x(Gd2Zr2O7)x复合材料 溶胶-凝胶法 YSZ 热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硫代钼酸根/1-辛烷磺酸根/LEuH复合体发光性能及对Hg^(2+)的识别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建 谢林霞 +3 位作者 梁足培 国荣 刘晨昱 马淑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154-2160,共7页
采用改进的均匀沉淀法合成了硝酸根插层的稀土铕层状氢氧化物(NO_3-LEuH),通过离子交换法将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1-辛烷磺酸根(OS-)及无机阴离子MoS2-4共插层于LEu H的层间,通过改变MoS_4^(2-)和OS^-的投料比得到一系列发光强度不同的复合... 采用改进的均匀沉淀法合成了硝酸根插层的稀土铕层状氢氧化物(NO_3-LEuH),通过离子交换法将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1-辛烷磺酸根(OS-)及无机阴离子MoS2-4共插层于LEu H的层间,通过改变MoS_4^(2-)和OS^-的投料比得到一系列发光强度不同的复合体(MoS_4)_xOS_(1-x)-LEuH(x=0.02,0. 10,0. 20).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荧光分光光度计(PL)等研究了其结构及性质.结果表明,MoS_4^(2-)会明显削弱层板Eu^(3+)的红光发射,且在一定MoS_4^(2-)/OS^-摩尔比范围内发光强度随MoS_4^(2-)含量增加而降低.选择MoS_4^(2-):OS^-摩尔比为0.02∶0. 98的复合体(MoS4)0.02OS0.98-LEu H用于水体系重金属离子Hg^(2+),Cu^(2+),Ag+,Pb^(2+)的荧光识别,发现剥离态复合体对Hg^(2+)具有选择性识别能力,加入含Hg^(2+)水溶液后发光有一定程度增强,可用作off-on型荧光传感器件识别毒性Hg^(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辛烷磺酸根 四硫代钼酸根 层状稀土铕氢氧化物复合 荧光传感 Hg^2+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_(m)-Fe_(n)/Ti_(1-x)Sn_(x)O_(2)复合催化剂的脱硝性能及抗硫活性
20
作者 谭义凤 张婷 +2 位作者 张云飞 孙琦 田蒙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6-61,共6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Ti_(1-x)Sn_(x)O_(2)复合氧化物,浸渍负载质量分数10%的CuO_(x)和FeO_(y)活性组分,制备一系列Cu_(m)-Fe_(n)/Ti_(1-x) Sn_(x)O_(2)催化剂。探究不同Ti/Sn和Cu/Fe(物质的量比)对Cu_(m)-Fe_(n)/Ti_(1-x)Sn_(x)O_(2)催化剂...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Ti_(1-x)Sn_(x)O_(2)复合氧化物,浸渍负载质量分数10%的CuO_(x)和FeO_(y)活性组分,制备一系列Cu_(m)-Fe_(n)/Ti_(1-x) Sn_(x)O_(2)催化剂。探究不同Ti/Sn和Cu/Fe(物质的量比)对Cu_(m)-Fe_(n)/Ti_(1-x)Sn_(x)O_(2)催化剂的NH_(3)-SCR反应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Ti_(0.67)Sn_(0.33)O_(2)载体可促进活性组分CuO_(x)和FeO_(y)的相互作用。当Cu/Fe为3∶1时,在300℃下NO_(x)的转化率达到91.3%;向反应体系通入286 mg/m^(3) SO_(2)反应3 h后,NO_(x)的转化率仅下降2.6%。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程序升温还原(H_(2)-TPR)、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和NO_(x)-TPD)的表征表明,CuO_(x)和FeO_(y)之间存在相互作用,与单一的Cu/Ti_(0.67)Sn_(0.33)O_(2)和Fe/Ti_(0.67)Sn_(0.33)O_(2)对比,复合催化剂表面吸附氧浓度相对增加15%~33%,总酸量增大56%,从而提高了催化剂脱硝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H_(3)-SCR Ti_(1-x)Sn_(x)O_(2)复合氧化物 Cu_(m)-Fe_(n)/Ti_(0.67)Sn_(0.33)O_(2)复合脱硝催化剂 抗硫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